农业技术经济学_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1.农业技术经济学?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根据农业的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等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的科学。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问题的提出和兴起阶段(1955-1958)第二阶段:停止休眠阶段第三阶段:恢复和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成熟阶段(八十年代)第五阶段:完善阶段(九十年代至今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要素1技术2经济 3 计量4.农业技术特征◆综合性和关联性◆不稳定性◆地区性◆周期长,难度大◆外部经济特性5.农业技术的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二是社会功能三是经济功能6..农业科技成果定义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7.农业科技进步成果的属性具体表现在:(1)新颖性(2)先进性(3)完整性(4)成熟性8.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式1.师徒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2.父子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3.辐射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4.跳跃辐射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9.农业技术扩散的特点1.农业技术扩散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2.农业技术扩散需要由中介组织的帮助3.农业技术扩散具有较大的风险性4.农业技术扩散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10.农业技术扩散的基本规律农业技术扩散规律由4个阶段构成:①突破阶段;②递增阶段;③递减阶段;④停滞阶段。

采用技术的农户数或比率在这4个阶段上呈“S”型曲线11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是指根据人的行为动机,通过组织教育农民以及有组织的干预,沟通透道推广对象行为自源改变,然后引起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映像农户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生理,心里,文化和整体环境。

12、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涵义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就是农业技术具体运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具体讲就是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农业技术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贯彻及使用时,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静态分析主要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收益,而动态分析则考虑时间因素和折旧。
0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包括对各种农业技术的综合评价、对区域农业
发展的规划评价以及对政策措施的效应评价等。
农业技术的投资决策
农业技术投资的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 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门学科来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项目评估
对已实施完成的农业技术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借 鉴。
农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共赢。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
推动农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生态,促进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二章农业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节农业技术特征和功能第二节农业技术供给第三节农业技术扩散第四节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农业技术特征综合性和关联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这些因素的相互交织作用,反映在农业技术体系中,表现为一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多学科、多部门综合发展的结晶不稳定性:在人类还未能驾驭自然的情况下,农业技术的应用往往因自然界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表现出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地区性: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也极不平衡,必须重视农业技术的地区适应性。

周期长,难度大:农业技术从试验到推广应用,受到生物再生产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一般周期长,难度大,一旦失败,重新试验又需要一个生产周期。

同时,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他们又极端分散,因此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外部经济特性:大多数农业技术具有外部经济特性:首先,农业生产在大田进行,加上我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进行经营的,这种生产方式使得农业技术保密性差,保密成本加大;其次,新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使其尽快地在农业生产中普及应用,所以推广的对象是每家每户,采用新技术的农民也对该技术起传播作用;第三,一些农业技术本身要求广大农民配合,比如病虫害防治技术,如果一个农户防治病虫害而相邻农户不进行防治会影响其防治效果。

农业技术的这种外部经济特性使得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生产、推广农业技术会导致效率低下,严重的情况是有一些技术根本生产不出来。

因此,政府在农业技术进步中承担较大的责任。

二、农业技术功能农业技术进步有三个功能:一是认识功能,它可以丰富人类的知识总量,深化人类对自然界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二是社会功能,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改观;三是经济功能,从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说,农业技术进步系统所体现的主要功能是它的经济功能,即技术进步不仅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还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主导因素。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动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帮助农民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 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农业技 术经济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2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新的农业科技成 果引入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新趋势
01
02
03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 物,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降低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 产的精准监测、智能决策 和高效管理。
可持续农业
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 性,采用生态友好型农业 技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量。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帮助 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 化,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的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为农 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 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第四节 农业与农民、农村
一、“三农”问题的缘由
二、“三农”问题成因
三、“三农”问题的破解
(二)“三农”问题的破解逻辑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 “外部战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 ➢ “内部战略”:改善农业的内部分工,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 具体的解决思路: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谢谢!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
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 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市场贡献; ➢ 农民作为商品提供者的市场贡献;
(三)要素贡献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土地资源;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资金;
(四)外汇贡献
(五)增长贡献
第二节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生态环保功能 ➢ 农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土壤等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经学科 二、中国农经学科 三、现代农经的发展 四、农经研究对象 五、农经研究的内容
农业经济学是在土地、劳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要素的约束条 件下,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出发,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 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P1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

P1~P2 农业技术经济学······物力和财力的消耗.P2 科学技术日益受到重视······重要因素。

P3 科学技术在农业······报酬递减。

P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和兴起阶段。

、P4 第二阶段······技术革段。

P4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

P4 20世纪80年代······的召开。

P4 近年来·····重要的作用。

P5 狭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P5 技术不仅仅·····的结果。

P5 原来的技术·····已经物化。

P5~P6 技术具有·····中介属性。

1.~4.P6~P7 第一级····第二级······第三极······P8 技术进步······的影响。

P9 技术已成为·····再生资源。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然而,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价格相对于土 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来势凶猛的生物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美国的新 契机。
29
日本模式(二)
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从而迫使日 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
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
劳动成果 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劳动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
3
(1)经济效果: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强调在技术上达到
目的的质和量。
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力求统一。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
2024/9/8 33
(生产力系统、组合木桶、均衡、替代)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技术进步的动力?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 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物质基础;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组织保证。
31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 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 到了接近的农业和生产率的增长。
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 小国家的行列。
32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 农民生活到达富裕;
•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
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1、衡量农业兴旺程度的指标
2、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
3、富裕文明的指标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 等国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农业机械化,
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开展可以证实。
3、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 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P33〕
•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开展的高 效系统。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的协调
• 世界性: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
• 历史性:随时代开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 ——国情:工业相对兴旺,劳动力和耕 地资源都不太丰富
• ——二者并举,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 代化并进,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 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
二、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 农业现代化道路
• 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 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 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开展水平 等。
〔一〕生产技术现代化 〔二〕生产手段现代化 〔三〕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1、生 产 技 术 现 代 化
•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 生产率
•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
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 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本课件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本课件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由农业经济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和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得到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最佳统一,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a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b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c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d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e完美阶段【20世纪90年代】。

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要素:技术,经济,定量【计量】4.农业技术经济特征:综合性,计量性,比较性,预见性,实用性,时空性农业技术选择:特定的地区企业或者农户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考虑内外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技术的过程。

农业技术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问题)第二章5.经济效益:就是劳动成果【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间的评价,也可以表述为经济效益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的程度的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农业技术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贯彻及使用时,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价值量比较农业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农业技术经济学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制度的应用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优势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一致性的表现普遍存在,而矛盾性主要表现在1.技术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7.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1.农业技术要素整体原理进行任何农业生产活动,都需要投入各种技术要素,如资本,人力,土地等,这些技术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农产品。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二)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关系
• 在技术经济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果实现的基础,经济 效果是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 1、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一致性 • 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矛盾性 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eg: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但是没有相应的资金 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eg:某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技术上可以满足要求,但是经济效 益却比较差 经济上需要与技术上可能之间的矛盾 eg:粮食需要提高产量,但是某技术尚未突破。
(二)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 经济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社会劳动节约程度、 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程度三 方面的内容。 • ①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支付的有用性成果、收益性成果和 受益性成果的评价。 • ②包括单位资源的投入效率以及替代稀缺资源的考察。 • ③在分析微观和宏观经济效果时,特别找终于投入和产出 最佳比值的研究。 • 经济效益实际上是指盈利或利益,表示产值、成本、利润、 税收等因素之间的联系。 • 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的内容较广,是经 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经济效益包括经济效果
• ①在科学技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报酬递 减和报酬递增都是客观存在的。 • 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革 命,资源投入报酬上升是不容置疑的客观 经济规律。
TC
TR
O

A
B
C
D
E
目标
注:TC表示总成本;TR表示总收入;FC表示固定成本
• 接上图分析 A点和E点是盈亏点或转折点,在经济上引 起质变的点,A点是由亏到盈的点,E是由 盈到亏的点。 A-E是可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区间,因为在AE区间,产出﹥投入 可行性区间〔B,D〕 经济最佳值C点,这是最高产值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3章 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困境_OK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3章 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困境_OK
18
缺水国家的代表:以色列
缺地国家的代表:日本
缺人国家的代表:美国
19
缺钱国家的代表:乌干达
二、农业技术创新的一般模式
美国式道路——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等国 日本式道路——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等国 普鲁士道路——中间型: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美国式道路
20
普鲁士道路
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动力机制
现代农业始终承担着两个基本使命:一个是为 不断增长着的人口提供食物保障;另一个是为 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创造更加多样化和质 量优良的食物及其可供再加工的工业原料。
12
古埃及农业
历史上的农业
两河流域农业
13
农业大国的中国:南北朝发明的耙和唐代的曲辕犁
创新源:供给者与接受者
➢ 农业技术创新是以获得收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农业系统性的技术变革。
高端猪市 场的巨大
空间
专门的养殖基地+ 优良猪种+绿色饲 料+放养模式相结 合→培育出高端的 绿色猪肉,→投放 高端市场
32
3. 联合驱动型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该模式除了指主体包括政府 和非政府机构、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技术发展机会的推力外, 还特别强调非完全市场诱导情况下不同主体间的各种合作技术创新 模式以及各种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决策的行为。
7
3.熊彼得的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一词源于1911年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约 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 Schumpeter)的著作——《经济 发展理论》,该书标志着创新经济学的建立。
8
(1883——1950)
熊彼得创新理论
创新有五种情况,包括生产技术和 组织管理技术: 采用一种新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市场; 获得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PPT课件
5
0.2.1.2 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 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首先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 大化的要求。
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 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 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 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 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PPT课件
25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也以德国农业经营学派 思想为基础,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有关方 面的研究较为活跃。
黑兹(W. M. Hays)、韩德(T. F. Hunt)以 “农家访问法”、“个案法”研究农场管理;
华伦(G. F. Warren)用“调查方法”研究农场 经营成败的原因;
司皮门(W. J. Spillman)应用“统计方法”分 析农场资料;
PPT课件
20
0.3.3.2 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
特奥多·冯·戈尔兹(Theoder Freiherr von der Goltz),他曾任耶拿大学、波恩大学等校的教授, 在李比希影响下研究农学,曾讲授过农业经营学、 土地评价学、农业簿记、农业政策、农业制度、 农业史等,1886年出版了《农业经营学》,他力 图使农业经营学从李比希影响下的农业化学转回 到经济学。
美 国 的 伊 利 ( R. T. Ely) 和 莫 尔 豪 斯 ( E. W. Morehouse)1924年发表《土地经济学原理》, 论述了涉及土地经济学的各种问题,是最早和影响 最广泛的土地经济学著作之一。
泰勒(H. O. Taglot)的《农业经济学概论》和博 伊尔(I. Boyle)的《农业经济学》都是20世纪20 年代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 著作。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课件
1、比较分析各个技术因素产生的效应 查明不同方案各个技术因素的生物效应、生
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查明各个技术因素的 作用性质、作用程度 2、比较分析各个技术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于揭示技术综合作用的实质,以及各个 技术因素在综合利用中所占的地位与作用 程度。 3、比较分析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 目的在于查明各个技术因素在劳动耗费与有 用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的程度。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课件
二、一般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1、经济现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 方法进行。
在经济水平尚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技术经济 分析中通常遇到大量的较为简单的技术经济 问题,因此,用一般分析方法就可以得出符 合实际的结论。
2、一般分析方法具有对数学知识要求不多, 数据容易收集,用常规计算工具的热点,易 掌握、便于推广、花费不大、省力省费用省 时间。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课件
(二)资源的可比性 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评价中,如果是比较 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被研究、考察的资源 必须具有可比性。
(三)技术功能的可比性 如果为了比较某些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技术政策 的技术经济效果,那么,它们在满足经济目标的 功能上必须是相同的,否则,不能进行比较分析。 如:多种土壤耕作方法中,深耕法、浅耕法、少耕 法之间可以对比分析。 耕作技术和灌溉技术不能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技术 的功能不同。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Fra bibliotek件三、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对象与评价内容
(一)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对象 比较分析法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结 构和效益有关的指标的对比和评价。
1、规模 2、水平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5)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5)


1 2
ij ln X i ln X j u
i 1 j 1
26
最小二乘法 OLS
特点 要素弹性不变; 模型形式固定; 计算结果粗略 须事先知道要素弹性 结果中含有其他因素 的作用
侧重于测算技术效率 估计方法复杂
模型形式设定放松; 同时考虑了偏性和中 性技术作用; 估计方法简单
TFP指数法
即:
TFPT st lnTFPst ln( (总 总投 产入 值指 指数 数))sstt
TFPst
1 n 2 i1
(is it )(lnyit
ln yis )
1 n 2 i1
(is it )(lnxit
ln xis )
Ø 总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一
个生产单元(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总产出和总投入之比。它常用作衡量一个行业或地区 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性指标,TFP的增长则是科技进步、效 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提高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与广 义科技进步内涵的相同内容,因此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等同于广义科技进步率。根据定义,时期s、t的总要素生 产率TFPs、TFPt可分别表示为:

2
汤氏指数一般写成对数形式:
ln QT ST

n is
i1
it
2

ln qit
ln qis
这种对数形式为实际计算提供了方便。
33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汤氏指数运用
令x y 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的数量,ω、υ分别表示产出和 投入的价值份额,下标ij分别表示第i种产出物和第j种投入 物,下标st表示不同的时期(或地区、或企业)。在大多数 实证研究中所计算的汤氏生产率增长率的形式为: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 从经济效果的概念和公式可以看出:当有 用效果一定时,经济效果与劳动消耗和劳 动占用成反比;当劳动消耗量一定时,经 济效果与有用效果成正比。因此,生产中 要讲求经济效果,其实质表现在一下五个 方面: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1、Y(↑)=V (↑)/L(→); 2、Y(↑)=V (→)/L(↓); 3、Y(↑)=V (↑)/L(↓); 4、 Y(↑)=V (↑↑)/L(↑); 5、Y(↑)=V (↓)/L(↓↓)。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 一、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 • 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途径
见教材P36-39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一、农业生产资源
• (一)农业生产资源的分类
• 例:有甲、乙两方案,投入、产出各不相同, 试分析两方案劳动消耗一定时的经济效果和 有用效果一定时的经济效果。
指标\方案


投入(成本) 300元
200元
产出(产值) 1000元
800元
劳动消耗一定
有用效果一定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
• 从两个方案分析:甲方案产值高,并且投 入与产出之差为700元,乙方案比甲方案低。 但通过“单位成本产值率”(劳动消耗一定) 和“单位产值成本率”(有用效果一定)指标 的分析,乙方案的经济效果并不比甲方案 差。如果将甲方案的投资转100元给乙方案, 则可能使乙方案获1200元的收益。
• 因此,经济效果的数值范围宽,而经 济效益的数值范围仅仅是经济效果的 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1965-1977 1959-1965
2
Chapter 1 导论
第二节:技术的含义和分类
(一) 技术的含义 ( 狭义 & 广义 & 现代技术概念 )
(二) 技术的属性 (自然属性 & 社会属性 & 多元属性 & 中介属性)
(三) 技术的分类 (三级分类法) (四) 技术进步的作用
3
Chapter 1 导论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3.正确处理技术经济效益中的几个关系
(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
1.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
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
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 一致性和矛盾性
6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
主讲 李世慧
1
Chapter 1 导论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条件
产生 : 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技术活动 & 经济活动)
发展条件 : 1.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2. 科技生产力的显现 & 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
三阶段 :
收入与费用
2.分析图:
TC
A.亏
E.盈

TR

FC
C.经济最佳值
0 A B C D E
目标
3.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8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
(一) 原理 (木桶原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是非均衡的,其能力值大小不同,根据” 木桶原理”,要提高农业生产投入的整体功能水平,必须合理配置各生产要 素,使各生产要素投入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而且重点要放在”最小构 成因子”上.
第三节:
(一) 评价内容 1. 技术评价 2. 生态评价 3. 经济评价 4. 社会评价 1. 技术先进性 2. 经济合理性 3. 生产可行性
综合评价, 方案选优
(二) 评价的一般标准
(三) 技术方案的优选 1. 横向技术经济水平分析 2. 全面评价 (四) 最优方案的实施程序
15
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二)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
1.可控性 / 不可控性 2.贮藏性 / 流失性 3.互补性 / 替代性 4 再生性 / 相对性
(三)边际的概念
10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四)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单项资源报酬形态)
Y 1.资源报酬固定形态 (直线) 2.资源报酬递增形态 (下凹) 3.资源报酬递减形态 (上凸) 1 2 3
第三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三要素: 技术 / 经济 / 计量 技术---硬技术 软技术 经济---劳动节约,经济分析 计量---量化分析 (二) 研究领域的特殊性 (三) 研究对象
(按研究范围) 广义农业技术经济学 理论农 业技术 经济学
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
应用农 业技术 经济学 (按研究重点) 宏观 / 中观 / 微观
(五)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及其原因
Y
Y=f (x)
0
X
Y=f (x)- y0 y0
递减原因:
X
11
0
X0 (拐点)
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制定研 究计划 资料收集, 整理 综合评价, 方案选优
12
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 内容及过程
确定课题项目 拟订课题 研究提纲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各 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学会运用相关的指标来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16
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作用及设置原则
(一) 作用 (二)设置原则 1.科学,实用 2.系统,全面 3.简便,易行
第二节: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4
(四)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
Chapter 1 导论
第四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内容
(一)主要特征: 1.综合性 2.系统性 3.数量性 4.比较性 5.预测性 6.决策性 7.优选性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基本理论:
农业技术经 济效果理论
农业生产要 素组合原理
资源报酬 变动规律
2.系统研究方法: 3.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种植 / 畜牧 / 林业 / 渔业 / 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评估…
5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
物化劳动消耗 活劳动消耗
(一) 经济效果基本概念
1. 经济效果 ----指劳动成果与取得这一劳动成果的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
其实质为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
(三)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和特点
1. 含义----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为基础,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
力和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或技术制度等的劳 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2.特点: 相关性 / 持续性 / 综合性 / 多样性 / 不稳定性
制定研 究计划
明确资料来源
(二) 五个原则
确定课题项 目的研究方 法
13
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一) 重要性和内容 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 抽样调查 调查法 通讯调查 报表调查 实验法 典型调查
资料收集, 整理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实地调查
(三) 资料的整理
14
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途径
1.数量平衡 2.质量平衡 3.时间平衡 4.区域平衡 5.动态平衡
9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一) 农业生产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阳光,风力,雨水,土地,森林矿藏….) 物资资源—人工资源 (加入人工劳动的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人的智慧,技术,科学,管理 …)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
1.表达式: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 或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
经济效益临界=被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0 机会成 本2.分析图:(见下页)
7
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