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_第三章__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_第三章__区域发展战略
LOGO
3、战略目标:是指预期区域在特定时期内应 达到的标准和努力方向。可分近期(5年)、 中期(10年)、远期(20年)。
4、战略重点(实现战略目标的主攻方向和突 破口,特别是重点产业与重点地区)的制定 要考虑的因素:
竟争中的优势领域, 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
使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特征:一般具有二元结构,一部分是传统
的,一部分现代的,依靠本地廉价劳动办与 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发展出口产品。(既有 劳动密集型的又有技术密集型的)。 例子:巴西、亚洲“四小龙” 问题:出口有依附性,工业门类不齐,效 率低。
Your site here
LOGO
Your site here
LOGO
3、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是一种低层次的发展模式,是
经济起飞困难和一般地区的发展战 略模式。 以廉价劳动办开发农、矿、特 产品——换取外汇——进口制成品 (不等价)
Your site here
LOGO
4、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用国内生产去替过去依靠进口 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6、信息化发展战略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特征有: A、经济上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化; B、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发生变化,专业的技术
劳动者占突出位; C、理论知识在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技
术居于社会的轴; 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科
学技术的贡献大; E、通过智力技术,对各项政策作出决策。
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战略概念与内容 二、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三、我国20C80年代至90年代重要的区域空间发展 战略模式 四、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新进展
区域发展战略
精选ppt
(3)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美国经济学家R.戴维《变通发展战略与适用技术》 (1984年中译本) 。
增长(growth)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发展 (development)是指如何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 的状态。发展伴随有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技术进步 等的意义。
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针对“不发展的增长”而提 出来的。它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作为战略目标。它追 求发展,而不追求增长。
精选ppt
4区域发展战略
4.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问题 4.2区域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的确定 4.3区域发展战略的抉择 4.4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1
精选ppt
4.1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问题
战略泛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
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其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 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考虑变通发展战略时,必须强调人民实际收入和生活 质量提高的程度。
27
精选ppt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长期用工 农业产值指标来反映经济状况,强调产值 的增加,产值的增长速度,而不强调生活 消费品的产量、人均消费品的占有量,生 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结构不协调,一个 特重、一个特轻,结果,虽然产值增长速 度不慢,但人民生活实际水平却提高不快。
34
精选ppt
(2)不平衡发展战略
思想基础
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间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因 此,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比别的地区更富裕,一 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企图对全国各 地同等对待,或者对全国各地都投入等量的资本, 若以此来编制规划,无疑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样 的规划违背了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1. 自然环境的保护
-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各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2. 自然环境的利用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
-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流动- 人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人口政策与措施
2. 城市问题
-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分析
- 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 区域的类型与特征
2.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
第四章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1. 全球气候变化
-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
1. 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 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组织形式- 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对于学生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战略,涵盖了东莞、佛山、广州、惠州、江门、珠海、汕头、深圳、中山、澳门和香港等11个城市,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中国境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城市群。
区域规划大湾区的区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空间布局:主要分为城市轴线和城市群。
城市轴线是以深圳为中心向周边推进的纵向城市发展带,包括了深圳、惠州、东莞三个城市。
城市轴线充分发挥了深圳的引领作用,同时又和周边城市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城市群则是以珠江口东岸城市为核心,通过陆海联通的方式向外扩展,包括了珠海、佛山、广州、韶关、湛江、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依托广泛的人文、文化、旅游等资源,形成了一个内部有机联系、外向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群。
二、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四潮流”战略。
“四潮流”战略是广东省和深圳市提出的一项发展战略,包括了先进制造、自主创新、派遣人才和法治建设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深入实施将促进大湾区经济的发展,提升大湾区的竞争力。
三、支持政策:以扩大开放为主要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化、高科技化、创新化等优势,因此,扩大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为了促进大湾区的发展,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减税降费、简政放权、扩大服务贸易、支持教育创新等。
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业基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和创新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已成为了一项战略重点。
未来,大湾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相关产业,提升整个区域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二、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友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大湾区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世界级的机场、港口等设施,同时,与此同时,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第⼀章绪论名词解释:1.区域是⼀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占有⼀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地利⽤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定时空范围内所进⾏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的⼀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研究的⼀门应⽤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然及⼈⽂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体化为⽬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我约束、建⽴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实施、⽣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然资源:存在于⾃然界,能被⼈类利⽤并能产⽣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然条件(或者⾃然、环境要素)。
8.⽣态环境补偿是指⽣态环境和⾃然资源利⽤的受益者⽀付代价,向⽣态环境和⾃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类社会经济活动。
它是⼀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段9.⽣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然资源承载⼒:在⼀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的基本⽣存和发展的⽀撑能⼒。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态环境质量:⽣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态环境因⼦的组合体对⼈类的⽣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PPT完美版课件
均衡
非均衡
1
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PANDUAN
判断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云南等省市,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内部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环境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土地面积
上海
四川
经济
内河
生态文明
1
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PANDUAN
判断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文化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 机制、生态环保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现代经济中,地域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很多国家纷纷着手制定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地域的比较优势,达到更快更有效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考虑地理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其地区内部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其次是要考虑整个国家的战略方向,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投入,使区域经济可以更快速的发展。
最后,还要考虑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制定符合未来的战略方案。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突出重点。
首先需要明确发展重点的时间范围,其次是要选择关键领域并为其制定完整的发展策略,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这样的目标和计划是有可能会调整甚至变化的,但是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才能够随时调整方向,保持调整的高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考虑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战略规划中必须合理考虑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问题。
引进人才可以通过鼓励外来投资、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等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培养人才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等,提高本地区域的人才水平。
此外,在战略规划中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
区域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需要合理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利益。
可以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优惠政策或者加强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更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要注重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制定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往往会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合理考虑各力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对自身优势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劣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层次和利益关系,准确科学地制定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区域发展战略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范文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长期规划,旨在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就业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增长。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发展。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条件存在差异,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才能协调各地区的发展,实现整体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是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区域发展战略还要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提高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通过发展具有竞争力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最后,环境保护是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和项目推进等方面。
政策支持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对地区发展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资源整合也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
最后,项目推进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通过制定具体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推动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
区域发展与规划课件_1绪论
1.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 4.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5.区域系统研究
1.改变了区域资源的观念 2.扩大了区域研究的范围 3.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9
二.区域科学
1.区域科学的定义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 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 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 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 科。
第三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PRED的协调为中心,以为 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区域规划成为当前区 域规划的主流。同时,规划的开放性、系统性也进一步加强。
2020/8/8
14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
基础性 :区域规划应该是在对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
认真调查研究之后制定的;它的制定同时可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可供作为依
区域分析与规划
课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四章 区域发展分析 第五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七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八章 区域产业规划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规划
2020/8/8
当代区域规划导论,崔功豪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6;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吴殿廷编著,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区域经济规划,孙久文编著,商务印书馆,2005;
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顾朝林著,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020/8/8
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2020/8/8
区域发展战略
• 环境保护:区域发展战略保障环境保护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路径: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
径和政策
法
• 战略实施:将战略目标和路径转化为
• 政策:为实现目标和路径提供政策支
具体的行动计划
持
• 战略评估: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监测
和评估
区域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 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政策支持、项目带动、人才培养
• 政策支持: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
• 项目带动: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 人才培养: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提高区域发展的能力
区域发展战略的监测与调整
区域发展战略的监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效果评估
• 数据收集:收集区域发展的相关数据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
• 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区域发展的空间,提高区域发展的质量
新挑战: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区域竞争加剧
• 经济结构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资源环境约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区域竞争加剧: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定、分类指导、动态调整
• 政策支持: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力
• 科学制定:明确区域发展的目标、路
的保障
径和政策
• 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
区域发展战略
四、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机遇与威胁)
(一)区域总体环境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P281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 发展战略的约束 (所谓的应对策略) 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处理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二)产业环境 1、要掌握影响产业发展因素的变动趋势 2、要从多角度(产业结构、生产状况、产品状况、产品 市场、产品生产环境等)分析产业环境 (三)企业或公司环境 1、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 2、注意分析垄断性公司的影响
一、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 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 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 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 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17
(二)辩证对待区域的优势与劣势 1、区内比较时应注意—— 有利条件与区域优势的关系 优势的可变性与转变条件的关系 劣势对优势的削弱影响 2、区际比较时应注意—— 某单项优势并不一定是区域优势; 没有单项优势不一定没有区域优势,即可能存在组合优势 3、区域优势与劣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坚持技术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生态上允许,整体上适宜 4、注意分析区域不同优势(区位、资源、技术、产业等)的 影响差异
“福州市“十五”规划的生态目标”教学资料——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M2以上; 中心城市的空气质量稳定在一级; 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各项标准; 城市区环境噪声值控制在55分贝以下。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区域的概念2.区域研究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区域科学的概念4、简述区域分析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G142第二章区域资源条件分析1、自然资源的概念2、简述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
3、自然环境的内涵4、什么生态环境补偿?补偿主体指的是什么?依据补偿主体的性质,可分为哪三大类。
5、德国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舍尔提出用什么理论取代生化经济的理论在世界上产生深刻影响。
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涉与哪两个方面。
7、人口密度、适度人口、人口容量(或资源承载力)、人口惯性的概念8、简述人口自然增长的四种类型与其特点。
9、育龄妇女的概念。
10、适用技术11、如何认识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1、什么是产业结构?2、依据资源要素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为哪四类。
3、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有哪些?4、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理论、产品循环论4个理论的主要观点。
5、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是什么。
6、什么主导产业?简述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三大影响。
7、主导产业的前瞻、回顾、旁侧影响分别指的是什么。
8、区域分工(或劳动地域分工):。
9、“飞旋镖效应”:或称“反回头效应”,指“新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使原来开发新产品的国家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输出国变成了输入国。
新产品研制国家受到国外竞争压力的威胁,将转向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
10、技术密集型产业11、劳动密集型产业12、雁行形态理论:13、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4、简述库兹涅斯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该理论是如何解释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
第四章区域发展阶段1、国内生产总值(GDP)2、研究与开发(R & 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总量以与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
研发经费反映了一个区域对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
区域规划重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一、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定义—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空间布局的未来发展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区域规划的目的—发挥区域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的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1、自然区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沿海地带规划、海岛开发规划、湖区开发利用规划等。
2、经济区区域规划: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东北经济协作区规划等。
3、行政区区域规划:如省域规划、市域规划、县域规划等。
4、社会区区域规划: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甘南藏区发展规划等。
区域规划的特点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1.目的性:规划是为了未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建设的安排2.前瞻性:规划都是对未来的事情所做出的筹划3.动态性:人对未来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因此针对未来的规划总是要随着认识的不断完善或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做出调整•综合性1.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到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2.规划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的不足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较的结果4.区域规划的工作队伍一般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战略性1.规划时间跨度长,20—30年2.规划关注的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重大问题。
3.规划的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
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方面发生深远影响•地域性(1)规划具有地方特色。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汇总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汇总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愈发重要。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区域内均衡和协调发展。
本文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相关概念、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概念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通常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下的微观细分,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重要性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等措施,引导优势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2.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可以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互补和优化布局,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
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可以通过制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措施,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公平分配和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整体发展。
三、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主要内容1. 制定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政策首先应该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区域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制定发展路径和时间表,推动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2. 促进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应该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延伸。
3.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道路、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活质量。
区域规划中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中的区域发展战略首先,区域发展战略要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此需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可以加大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同时,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不同行业间的融合和协作,提高整个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区域发展战略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
为了打破区域发展的瓶颈,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此外,要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区域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此外,区域发展战略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可以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同时,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此外,区域发展战略要注重公共服务平等化。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发展差异,为了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可以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最后,区域发展战略要注重区域合作与开放。
区域发展往往需要依托外部环境资源和市场需求,因此需要积极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开放。
可以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
总之,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平等配置公共服务和促进区域合作与开放,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发展上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旨在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实现各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短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流动的效率。
例如,不断完善的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让中西部地区能够更便捷地与东部沿海地区连接,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快速流通。
另一方面,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引导,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创新,能够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东部地区可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让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区域协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各区域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site here
LOGO
3、战略目标:是指预期区域在特定时期内应 达到的标准和努力方向。可分近期(5年)、 中期(10年)、远期(20年)。 4、战略重点(实现战略目标的主攻方向和突 破口,特别是重点产业与重点地区)的制定 要考虑的因素: 竟争中的优势领域,
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Your site here
LOGO
背景 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 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 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 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 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 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辽 宁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 辽宁的2倍;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 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在为其 46.2%,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 一。
Your site here
LOGO
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 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 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 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 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 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Your site here
LOGO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Your site here
LOGO
5、出口替代战略 概念:新的产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 使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特征:一般具有二元结构,一部分是传统 的,一部分现代的,依靠本地廉价劳动办与 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发展出口产品。(既有 劳动密集型的又有技术密集型的)。 例子:巴西、亚洲“四小龙” 问题:出口有依附性,工业门类不齐,效 率低。
Your site here
LOGO
i (二)空间发展战略 1、平衡发展战略 A、源于政治上的“公平”、“平等” B、片面理解马克思的平衡发展理念; C、平衡与效益很难统一。
Your site here
LOGO
(二)空间发展战略 1、平衡发展战略 2、不平衡发展战略 3、梯度推移战略
Your site here
LOGO
2010年重大项目 新增 500 万亩退耕还林还 草试点工程,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 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 等。
在机场建设方面,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 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 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 的支线航空网络,逐步形成一个以主要枢纽机场为中 心的轮幅式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Your site here
LOGO
6、信息化发展战略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特征有: A、经济上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化; B、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发生变化,专业的技术 劳动者占突出位; C、理论知识在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技 术居于社会的轴; 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科 学技术的贡献大; E、通过智力技术,对各项政策作出决策。
Your site here
LOGO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 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 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 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目前,《若干意见》确定的社会保障试 点、增值税转型、豁免企业历史欠税、 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支持重点建设项 目、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各项政策已付诸 实施。
Your site here
LOGO
2000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 了“十大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 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 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 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 等。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 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 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 云南宝峰至罗平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 自治区开工建设。 "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各项 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 关键问题
Your site here
LOGO
二、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Your site here
LOGO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1、自主发展战略 2、高速度增长战略(传统战略) 追求总量增加,高速发展——强调 积累,压缩消费品生产,还需要资金、 资源、技术、设备为基础。如战后日本、 德国。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一系列问 题(特别是二元结构).
Your site here
LOGO
4)平衡的动力: a、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技术的自由流 动; b、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扩散与回流两种 效应同时存在。 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 发达地区劳动饱和时——不发达地区 投资回报低了后——不发达地区 倾斜政策 区际联系 d、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调整推动平衡 产品生命周期 发达地区的优势——比较利益,逐步丧失优势— —转向不发达地区
Your site here
LOGO
3、梯度推移战略 1)、经济梯度;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 实力的差距。 我国“七五”的主要依据(80年代)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a、推移的动力——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差距——梯度——转移——利益 b、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 І→→Ш c、推移的途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逐步 转移。
Your site here
LOGO
三、 我国20C80年代至90年代重要的区域 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1、梯度推移论 1982年,夏禹龙和冯之浚在 《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中首先把梯度理论 用于我国的区域发展中。
2、反梯度推移论 梯度推移论提出后,在学 术界引起较大争论。内蒙古学者郭凡生认为, 技术空间转移无论是采取梯度推移还是反梯 度推移的形式,都要遵从提高社会效益的原则 进行,称之为“国内技术转移的遵从效益规律”。
Your site here
LOGO
四、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新进展 1、区域开发的总体构想:区域协调发展 2、西部大开发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中部崛起战略
5、沿海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
Your site here
LOGO
1、区域开发的总体构想:区域协调 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 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 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Your site here
LOGO
5、“九大都市圈”模式 1996年由国家计 委王建提出该模式,即京津冀、沈大、吉黑、 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江中 下游和大上海九大都市圈。 中国在2010年将形成京津唐秦、沈大、济 青、长三角、珠三角、两湖平原、成渝、河 北河南的沿江经济带、东北九个都市圈。
在铁路建设方面,以建设青藏铁路为契机,“十五” 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将高潮迭起。
Your site here
LOGO
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0年到 2030年,在前段基础设施改善、结构 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巩固提高基 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 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 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Your site here
LOGO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 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 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 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 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 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 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战略概念与内容 二、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三、我国20C80年代至90年代重要的区域空间发展 战略模式 四、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新进展
LOGO
一、 区域发展战略概念与内容 1、概念: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 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 义的谋划。 2、内容:制定战略依据、战略目标、 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既 有总体的、又有行业的、空间的。
Your site here
LOGO
2、西部大开发
Your site here
LOGO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 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 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 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 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 28.8%。补充:还有:湖南、湖北等
Your site here
LOGO
6、中心辐射战略 1997年由厉以宁先生提 出。他认为在中国用东、中、西三大地带研 究区域问题过于简单,如果以专区或市为单位, 按人均收入水平,把不同专区或市分为富裕的、 中等的、贫穷的三类。
7、菱形发展战略 :1997年由刘宪法 提出,以京津、上海、穗深、成渝、武 汉作为北、东、南、西、中部的经济增 长极点,连接起来将在地理空间位置上 呈现出菱形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