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道德经 第四十三章

合集下载

道德经下部分注释

道德经下部分注释

《道德经》译文(下半部)《道德经》之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是道这一自然法则使人类认识到了象征整体的数理“一”,这一整体“一”又分成运动关系的阴阳“二”,由阴阳的合并又组成了静止空间“三”的认识。

由这三者形成的自然规律演化了大地上的万物。

万物总是包含着抽象的阴和具象的阳两方面,它们依靠微小的气体达到阴阳的协调。

人类所厌恶的,莫过于孤寡和贫困,然而王侯总是用孤、寡和不谷来称谓自己,究其原因,万物的发展规律或许是只有先损才后有益,或许是先得益而后遭损。

前辈教导我的,我也将教导晚辈: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其英名将长存于世。

我将把这句话视为施教的最高宗旨。

《道德经》之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运用天下最柔弱的自然法则,可以驰骋于极强大的国家,凭借这一点,可以无处不达,无孔不入。

所以我明白了研究无为之道有多么大的益处。

(懂得了道这一自然法则) ,不用教育也可达到教化的功效。

无为之道的益处,天下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道德经》之四十四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哪个最可爱?生命与财产哪个最重要?得与失哪个害处最大?过分地爱恋某一方面,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过多地聚敛财富,必然导致大量地丧失。

懂得满足的人就不会以现状为羞耻,明白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带来危险,就可长存于世。

《道德经》之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总有不足之处,(正是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弥补,整体上) 不至于衰竭;充盈的物质好象总是从空虚开始,(正是这一虚一实相互转变,) 才使整体上用之不尽。

《道德经》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展开全文《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转载——【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之物莫如水,至坚之物莫如金。

但水能贯坚而入刚,无所而不通。

道在天下,无迹无为,至诚至真,无物不随其宜,无时不处于顺,大道的特性就是至柔至顺。

天下至柔之物莫过于大道所生的气、光与水,人与万物皆以空气、水和阳光而养命。

《淮南子·道应训》中曰:“扶桑受谢,日照宇宙,昭昭之光,辉烛四海。

阖户塞牖,……若神明,四通并流,无所不及。

”由此可知,至柔之物可以驰骋至坚之理。

“驰骋”即役使之意。

“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言大道造物之机,皆是阴动为先,阳随其后,静而后生动,动而后返静。

阴阴互动所生的太和之炁,犹如驰骋走马一般,迅速奔腾于万物之间,万物顺其自然之炁而生。

虽无人差遣命令,却犹如有使令一般地瞬息入于无间,准确无误,至诚至坚。

柔与刚相对,此处言至坚而不言刚强,变文协韵也。

万物各异其形,各异其质,有的虽历经寒暑而不变,有的虽经岁月而不坏,有的钻之不易穿,有的屈之而不折。

惟有大道至虚至柔,出于无伦,入于无间,弥纶天地,遍满虚空,无处不是至柔之理,无处不是大道至柔之驰骋。

世人只知以强梁胜人、巧取豪夺为益,而不知得之有“不得其死”之祸,此即是“益之而损”之理。

而道性“至柔”、“无有”之损,却能得大道真炁驰骋能入其内之益,此即是“损之而益”。

由此可知:大道宜弱不宜强,强梁者必死,太上之所以发愿作教父,其意在于使世人明白大道正反之理。

刚柔即阴阳负载在物质世界的物性特征。

自然界以阴阳这两大物质力量造化万物,赋予了万物千差万别的刚柔之性。

万物虽有刚柔之别,但却共存一体,相摩相荡,共同运化,才产生了万物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

至柔之驰骋至坚,犹如人之身影,身行影随,身动影行,寸步不离,穷追不舍,合而为一,分则为二,共同作用于物质的变化之中。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释译,第41-50章(全文81章)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释译,第41-50章(全文81章)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释译,第41-50章(全文81章)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解释】上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努力去实践;中士听了道的道理,觉得好象是有道理又好象没道理;下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所以古人说过:明显的“道”好象暗昧,前进的“道”好象后退,平坦的“道”好像高低不平,崇高的“德”好像低洼的川谷,洁白好象污垢,广大的“德”好像有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是怠惰,质地纯净好像是浑浊。

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边角,重大的器具往往制成得很晚,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无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道”幽隐而无名,只有“道”,才善于使万物得以完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产生统一体,统一体产生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第三者,第三者产生万事万物。

万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它们在交冲中得到和谐。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家”.“寡人”.“不* ”这些词儿。

而王公们却用这些词儿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贬损它,它却得到增益;增益它,它却受到贬损。

人们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

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宗旨。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御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形的力量能进入没有空隙的东西里面。

我因而认识到无为的好处。

无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天下的事很少能够比上得上它。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一句话感悟

道德经一句话感悟

道德经一句话感悟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精髓”,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为主题,探讨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1.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章)这句话是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说,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无法通过外在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第二章)这句话告诉我们,美和丑是相对的,只有在对比中才能体现出来。

如果没有丑陋的存在,美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包括那些看似不好的事物,因为它们也是构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章)这句话告诉我们,了解别人需要智慧,了解自己需要清醒的头脑。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4.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章)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鲜一样,需要细心、耐心和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五章)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地是没有感情的,它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

人类也应该像天地一样,对待万物都应该平等,不应该有偏见和歧视。

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四十四章)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知道满足和适度,不要贪得无厌,也不要过于放纵。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7.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四十一章)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无法用言语和形式来表达的,只有通过内心的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

8.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三十二章)这句话告诉我们,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不要过于追求权力和财富,这样才能让民众安心、和谐地生活。

9.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各章主题思想概述老子道德经全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释义解读

《道德经》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释义解读

第43章无为之益【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注释】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3、希:一本作“稀”,稀少。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导读】本章和十二章同样,都是讲人之尊严的,申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是谓微明”之术。

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

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

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

“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

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

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解读】在前章文字中老子提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观点,告诫人们过于刚强将会导致灾难,保持谦顺才是处世之道。

于是本章中继续论述“至柔驰骋于至刚”的道理,指出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无为、不言的好处是不尽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空气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空气是柔弱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飓风,那种摇山撼地的力量,足可以摧毁任何阻挡之物。

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穿过最坚硬的岩石,在大地的缝隙中不断前进,汹涌的海浪、大江大潮的力量更是足以拍扁最坚硬的钢铁轮船。

光是柔弱的,但将其聚在一起,就能晒焦一切事物,甚至融化钢铁。

刚强和柔弱没有固定的界限,看似至刚的可能不堪一击,看似至柔的可能拥有想不到的力量。

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他们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全天下的人都对其惧怕不已,可是也许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一个伶人就要了他的性命。

历史上有无数的政权,它们占据了广阔的领土,奴役着天下的百姓,可是一声来自百姓的怒吼,就让它们消失得灰飞烟灭。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老子(约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471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二、老子对道的认识1.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本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源头。

2. 道是无形无相的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相的。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说明了在宇宙中最柔软、最温和、最柔顺、最灵活、最能适应变化的东西就是“道”。

3. 道是不可名状的老子认为,道是不可名状的。

《道德经》第一章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

”这说明了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感知。

三、老子对道的理解1. 道是自然之道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之道。

他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说明了人类应该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 道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道是无为而治。

他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道德经》第三七章中写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说明了在治理社会时应该尽量减少干预和控制。

3. 道是返璞归真老子认为,道是返璞归真。

他认为人类应该回归本性、本源、本真。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写到:“绝圣棄智,民利百倍;绝仁棄义,民复孝慈;绝巧棄利,盗賊無有。

”这说明了在生活中应该放弃虚荣、功利和欲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回归本真的自我。

四、老子道的现实意义1. 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老子所阐述的道是自然之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我们要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

2. 建立和谐社会老子所阐述的道是无为而治,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最好的版本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最好的版本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最好的版本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第43章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第43章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第43章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第43章心得体会(精选篇1)《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

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

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

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

“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

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

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学派重要著作。

以下是《道德经》第43章的全文及译文:全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非以其所恶,得之乃足贵。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养生之也。

译文:
道生成万事万物是从“一”开始的,“一”生成“二”,“二”生成“三”,然后“三”生成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都背负着阴气而拥抱阳气,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而达到和谐。

人们所厌恶的,只有孤独、贫困和不良的名声,但王公贵族却把它们作为尊贵的称号。

所以,不是因为它们所厌恶的,得到它们的人才显得珍贵。

因此,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也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并不是保养生命的根本。

请注意,不同的翻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版本,上述译文仅供参考。

4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4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4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量。

上章以柔性贯穿全章,无是至柔。

无形胜有形,有形是子,无形是母。

无形生有形,无生有,道理相同。

万物虽然有形,其母是无形,故万物虽显形具有刚强之性,有道者知其本性依然是柔性,世人眼中的万物与圣人眼中的万物完全不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翠),其死也枯槁”(76章),人活着时是柔软的,婴儿是最柔的,但人死亡时变得僵硬了。

草木生时是柔翠的,但死亡时是枯槁的,枯槁就是失去柔性。

柔是万物生的本性,刚强是万物死的原因。

因此守柔是老子的根本教义,无为就是守柔,柔性就是道性。

不争、无私、善利、无知、无欲、无为、守柔,这是道性的展示。

守柔是上章的全部思想,是有生于无的必然显现。

无的世界中,以气本论来说,元气、阴阳二气、和气都具有柔的特性。

如果问柔性从那里来?柔性从气中来。

气从何来?气从无来,无从何来,无从道来。

天下至柔是什么?在有形世界,天下至柔是水、婴儿。

气可以归为有形世界,但又可以归为无形世界。

和气清气浊气显形时归于有形世界,不显形时归于无形世界。

但气本质上是归为无形世界的,因为气是至柔的,显形是极为短暂的。

在无形世界,无是至柔的。

无能不至柔吗?第四十三章第一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第二段:无有入无间。

第三段: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第四段: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经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王弼注:“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经。

”气可以穿过任何地方,水可渗透到任何缝隙中。

河上公注:“至柔者,水也。

至坚,金石。

水能贯坚入刚。

”至柔的是水,至坚的是金属石头。

水能够贯穿石缝,滴水能够穿石。

一次在一个古老的洞穴中旅游,发现地下的石头有一个大洞,原来上面有滴水,千年的滴水,无坚不摧。

滴水穿石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最好例证。

道德经四十三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及感想总结

道德经四十三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及感想总结

道德经四十三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及感想总结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及感想总结如下: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

自然也,故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皆因我而生,而我不为先。

天地万物,唯我独尊。

译文:
道赋予万物以生命和力量,万物因此得以生长繁殖。

这是自然而然的法则,所以道不会刻意去做任何事情却能成就一切。

天地万物都依赖我而生存,而我却不争先恐后。

注释:
①道生之、德畜之:道赋予万物以生命和力量,意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和主宰者。

德畜之则是指万物在道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②唯我独尊:意思是只有我是最尊贵的存在,强调了道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万物皆因我而生:意思是万物都是由于道的恩惠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而不为先:指道不会刻意去做什么事情却能成就一切,不争先恐后,体现了道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感想总结:
《道德经》第四十三条强调了道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道不会刻意去做任何事情却能成就一切。

这种思想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不要过度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而是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在的品质提升。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道德经》第四十三条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的经典之作,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道德经第43章原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43章原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43章原文及感悟摘要:1.道德经第43章原文概述2.原文中的核心观念解析3.道德经第43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启示4.总结正文:一、道德经第43章原文概述《道德经》第43章是老子的一部重要道家经典,原文如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主要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道家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柔克刚,顺应自然,达到事物的和谐与统一。

二、原文中的核心观念解析1.至柔驰骋至坚:表示柔软的力量可以驾驭坚硬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柔顺的态度比强硬的手段更能达到目的。

2.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过分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管理智慧。

3.不言之教:身教重于言教。

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比用言语教育更有说服力。

4.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不把自己的成果看作是功劳,才能不断前进。

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三、道德经第43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启示1.管理方面:领导者应学会无为而治,让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到不言之教,树立良好的榜样。

2.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处时,要学会以柔克刚,处理矛盾和冲突。

遇到问题时,不要硬碰硬,而是要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3.个人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谦虚低调,不把自己的成果看作是功劳。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受固步自封的限制。

四、总结《道德经》第43章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无论是管理、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运用到其中的智慧。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41-60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41-60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41-60章》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道德经第41-60章先秦-老子第41章:上士闻道,仅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42章: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

人之所恶⑤,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49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50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辟兕虎,人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以柔克刚的诗词

以柔克刚的诗词

以柔克刚的诗词《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一、衍生注释:1.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最柔软的东西。

驰骋,在这里表示自由穿行、驾驭的意思。

至坚,最坚硬的东西。

整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2. “无有入无间”:无有,指无形的东西。

无间,没有间隙的东西。

表示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3.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吾,我。

是以,因此。

无为,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的行为。

这句话是说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

4.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之教,不用言语的教导。

希及之,很少有人能做到。

二、赏析:这一章老子阐述了以柔克刚的思想。

他以一种极为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柔软的力量往往有着巨大的潜力。

比如水,水是至柔的,但它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能在山川大地间自由流淌,改变地貌。

这种以柔克刚的思想并非让我们软弱,而是倡导一种顺应自然、不强行对抗的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急于求成,用强硬的手段去处理事情,却忽略了像水一样慢慢渗透、潜移默化的力量。

这种无为的思想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作为,是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顺势而为。

三、作者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他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知识渊博。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著作《道德经》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对宇宙、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思考,被后世奉为经典,不仅在中国本土,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众多学者研究和推崇老子的思想。

四、运用片段:我有个朋友小明,他性子特别急,做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

有一次他想要说服一个很固执的客户跟他合作,就一个劲儿地给客户讲自己方案的各种好处,用各种强硬的数据和理由去试图说服对方,结果把客户弄得很不耐烦,差点就彻底拒绝了。

我就跟他说:“你知道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吗?有时候你不能这么硬来,你得像水一样,慢慢地渗透。

《道德经》精解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道德经》精解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道德经》精解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原文叙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天下间最为柔弱的东西,可以在天下间最为坚硬的事物上自由驰骋。

无形的事物可以穿透毫无缝隙的东西。

我从其中领略到,无所作为必然是有益的。

不用言语的教化,以及无所作为的好处,天下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认识到。

【精解】这一章,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上来凸显了“道”的特性和功能,着重表达了他“贵柔”的思想,并阐述了“无为”的好处。

“至柔”是“道”的一大特性。

“道”的基本表现形态即柔弱,持柔即是体道、悟道的过程,也是“无为”的表现特征之一。

老子认为,至柔能够战胜至坚,所谓以柔克刚,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无为”的益处的论述,认为这是人们保命、全身、守性的唯一方式。

在老子看来,柔弱者终将取得胜利,柔弱者终将不会受到伤害,柔弱者终将改变坚硬者。

而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水是柔弱者力量的象征:水轻轻地滴下来,量小而微,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天长日久,能在至硬的石头上滴出一个洞来。

水也是老子哲学伟大智慧的体现:水朝着低的地方流过去,包容着一切,滋养着一切,改变着一切。

所以,老子认为水是一切万物中最接近于“道”的一个存在。

老子主张守柔不争,主张以虚无心容纳一切外在因素,水的包容性和通透性也十分形象地印证了这一点。

水体现着“道”性:无为而无所不为,以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静静地流淌,却成就了丰美的土地、繁荣的城镇、稠密的人群,人人都在享受着水带来的好处,却无人去理会它,更无人去赞美它。

水的所作所为,就和“道”创造了一切万物却不将一切功劳占为己有一样伟大,因此老子赞美水、肯定水,其实就是在赞美“道”,肯定“道”。

无形的“道”能穿透有形的“物”,至柔的“道”能驾驭至坚的“物”,这都是因为“无为”所以无所不为,“道”不言而使万物作,这是老子希望每个人都能懂得的道理。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43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第43章全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解析:
天下间最柔弱的东西,能够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没有任何可以进入的空隙,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不言而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能够达到。

解析: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无为的益处。

道德经认为,柔弱的东西能够克服坚硬的东西,这是因为柔弱的东西没有任何可以进入的空隙,所以能够穿越坚硬的东西。

同样地,无为也是如此,它没有任何可以被攻击的弱点,所以能够在行动中取得益处。

道德经还强调了无为的教导方式。

它认为,无为的益处是通过不言而教导来实现的。

这是因为无为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达,它是通过行动和示范来教导他人的。

因此,无为的益处是非常珍贵和稀缺的,很少
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实践无为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无为的益处和教导方式,提醒人们要学会无为,以获得更大的益处。

道德经对于真与假的思考

道德经对于真与假的思考

道德经对于真与假的思考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作者是老子。

在道德经中,对于真与假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道德经认为,真与假是相对的概念,在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中都存在着真与假的问题,而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区分真与假,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道德经指出,真与假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

在第二章中,道德经讲述了道的本质:“有名万物之母”,即道是万物的本源和根本。

而在第三章中,道德经又提到了道的存在方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即道通过超越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使人们能够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种境界中,人们能够超越对真与假的执着和分别,以更加全面和包容的视角看待世界,认识到真与假的相对性。

因此,道德经强调了真与假的相对性,提醒人们要超越对真与假的二元对立,去探寻更加真实和全面的存在方式。

道德经认为,真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境遇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第四章中,道德经讲述了道的无名无形的特点:“无名天地之始”,即道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名称,它是无形无物的存在。

而在第五章中,道德经又提到了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即道在自然界中以无为的方式运行,无所不在。

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中,真实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道德经告诉人们,要认识到真实的多样性和变化性,避免对真与假的过度执着和固化。

道德经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和真实的力量。

在第八章中,道德经讲述了道的柔弱和坚韧的特点:“柔弱胜刚强”,即道通过柔弱和无为的方式战胜了强大和有为的力量。

而在第十章中,道德经又提到了道的无形无名的特点:“视之不见,名曰夷”,即道没有固定的形象和名称,但它却能够渗透到万物之中。

这种无形无名的力量,让真实具有了无穷的可能性和影响力。

因此,道德经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实,以真实为准绳,通过柔弱和无为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世界。

道德经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真实时应该抱持的态度和方法。

理解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理解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天下皆知①美之②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恆③也。

是以聖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④殆⑤,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功成而弗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⑦。

译文天下皆知识美之所以为美,就已经存在了与美相互对立的恶;天下皆知识善之所以是善,就已经存在了与善相互对立的“不善”。

有无之所以相生互存,难易之所以相反相成,长短之所以相互对照,高下之所以互相满足,音声之所以相互附和,前后之所以相互随顺,……皆因恆,皆因对立统一法则。

是以聖人循道循理循法为政处事,推行循道循理循法的政教,万物并作而不殆,生养万物而不妄自占有,为人民服务而不恃才矜贵,功成事遂了而不居功自傲。

因为没有居功自傲故步自封,所以不失。

注释①知:(1)知识。

知识:了解;辨识;指辨识事物的能力;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辨识:辨认识别。

(2)晓得,明了,懂得,了解,理会。

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3)感到,感觉,察觉。

如:感知(感觉);照知(明察)。

(4)识别;区别。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淮南子》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

②之:之所以。

之所以:相当于“……的原因是”。

“之所以”后面马上接问题,这句话结束后接叙前面那句的原因。

③恆:(1)(会意。

从心,从亙。

亙,是太极阴阳图的象形;亙,表示时间或空间延续不断。

本义:对立统一法则,对立统一规律;永久,永恒,永恆)(2)同本义。

恆,常也。

——《说文》恆者,久也。

——《易•序卦传》恆,德之固也。

——《易•系辞下传》又如:恆制(始制,永恆的法则,永久不变的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十三章天下皆知①美之②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恆③也。

是以聖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④殆⑤,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功成而弗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⑦。

译文天下皆知识美之所以为美,就已经存在了与美互相对立的恶;天下皆知识善之所以是善,就已经存在了与善相互相对立的“不善”。

有无相互转生,难易相互转化,长短相互对照,高下互相包含,音声相互和谐,前后相互伴随,遵循对立统一法则。

是以圣人循道循理循法为政处事,推行循道循理循法的政教,万物并作而不殆,生养万物而不妄自占有,为人民服务而不恃才矜贵,功成事遂了而不居功自傲。

因为没有居功自傲故步自封,所以不失。

注释①知:(1)知识。

知识:了解;辨识;指辨识事物的能力;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辨识:辨认识别。

(2)晓得,明了,懂得,了解,理会。

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3)感到,感觉,察觉。

如:感知(感觉);照知(明察)。

(4)识别;区别。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淮南子》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

②之:之所以。

之所以:相当于“……的原因是”。

“之所以”后面马上接问题,这句话结束后接叙前面那句的原因。

③恆:(1)(会意。

金文,从心,从月,从二。

“二”,表示天地。

本义:永久,永恒)(2)规律;法则。

例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3)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法则,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法则。

它揭示,不论是在自然、社会,还是在思维领域,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恆也。

”有无之所以相互转世,难易之所以相互转化,长短之所以相互对照,高下之所以相互包含,音声之所以相互和谐,前后之所以相互伴随,是因为要遵循对立统一法则。

“恆”是太极阴阳图的象形字。

生:转生,转世。

成:变为,转化。

转化,指转变;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

形:对照,比较。

对照,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

倾: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

和:谐调,和谐。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道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近代德国哲学家G.W.F.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④弗:(象形。

甲骨文字形,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绳索束缚之,使之平直。

本义:矫枉,矫正,纠正);不。

“弗”本义是矫正。

《说文》:“弗,挢也。

”“弗”的常用义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广雅•释诂四》:“弗,不也。

”弗,“不”的同源字,不之深也。

不:通“丕”;大。

丕:大。

大:道。

丕:(1)(形声。

从一,不声。

本义:大)(2)同本义。

丕,大也。

——《说文》又如:丕变(大变);丕训(伟大而可为法则的言论);丕业(伟大的事业);丕绩(伟大的功绩);丕显(伟大而显明);丕丕基(极伟大的帝王家业。

指帝王之位)。

(3)尊奉。

如:丕崇(崇奉);丕然(敬奉的样子);丕承(很好地继承);丕应(很好地应和)。

⑤殆:(1)(形声。

从歹( è),台声。

本义:危险)(2)同本义。

殆,危也。

——《说文》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韩非子·三守》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

——《韩非子·扬权》又如:殆危(危险)。

(3)困乏;疲惫。

以有涯隨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向注:“疲困之谓也。

”(4)假借为“怠”。

怠:(形声。

从心,台声。

本义:懒惰);懈;怠慢,慢怠;疲倦,倦怠;使…懒惰;轻漫;骄傲不敬重。

怠慢:懈怠轻忽;轻慢不敬,冷淡。

慢怠:轻忽怠惰;犹怠慢。

轻忽:不重视;不注意;轻率疏忽;轻视忽略;轻率随便。

懈怠:松懈懒散;怠慢不敬;松散怠慢。

慢:(形声。

从心,曼声。

本义:轻慢;对人没有礼貌);怠慢;放纵,没有节制;通“谩”,欺骗;惰,懒惰;骄傲,傲慢。

懈:(形声。

从心,解声。

本义:松懈);怠;疲困;松散。

⑥恃:(1)(形声。

从心,寺声。

本义:依赖,依靠)(2)同本义。

恃,赖也。

——《说文》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又如:仗恃(倚仗);恃固(凭仗地势的险固);恃势(倚仗权势);恃爱(倚仗对方的爱宠);恃险(凭仗地势的险要);恃宠作娇(倚仗得宠而柔媚作态);恃赖(恃凭。

依赖,凭借);恃众(依仗人多势众);恃宠(依仗宠爱);恃才傲物(自负其才,藐视他人);恃功(自负功高);恃功岸忽(自恃有功,傲慢无理);恃才矜己(自恃才能,骄矜自负);恃才矜贵(倚仗自己才高位重而傲慢)。

⑦去:离开;失掉,失去;除去,去掉,除掉;抛弃,舍弃;逃离,逃亡;通“驱”,驱逐。

资料(引自百度百科)辩证统一,也叫对立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

这一词在哲学中出现频率极高。

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辩证统一的。

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

相互排斥体现的是斗争的一面,相互依存体现的是统一的一面。

世上不存在没有对立面的事物,因为任何客观存在在它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它的矛盾对立面,二种对立的存在在从属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发展中互为消长,一方的发达,是另一方的衰亡。

矛盾对立的双方,不但表现为相互对立,还最终会趋向于统一,这种变化源自于它们互相依存的关系。

矛盾普遍存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所以的辩证统一的。

包括了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相互排斥体现的是斗争的一面,相互依存体现的是统一的一面。

世界任何的两个事物,它们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则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事物才能构成统一。

所以说,辩证统一是指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的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对立一面,即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

例如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了障碍,环境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两者是对立的关系。

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

经济发展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朝着良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所以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示例例如,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了障碍,环境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两者是对立的关系;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朝着良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所以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辨证统一如果你觉得难以理解,就把它看成“对立统一”就行了,也就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意思。

2、为什么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统一(1)区别:世界观指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一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定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反映一定的世界观。

比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就是世界观,据此其方法论就是联系地看问题。

世界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原理,每个原理都有对应的方法论。

相关概念辩证统一辩证统一即矛盾统一。

比如说警察和小偷,警察抓小偷,小偷躲警察,两者是互相矛盾的。

但是,如果小偷没有了,警察也就失去了意义,也要随之消失,这又是统一。

比如:矛盾双方(设为甲、乙方)是对立统一的,那么甲方和乙方必然有区别和联系。

但是甲方与第三方事物丙也有区别,也有可能联系;但不一定双方就对立和统一。

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硬币的正反面,他们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又如东与西,南与北,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便没有存在的意义。

区别联系是说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联系,对立统一是放在一个矛盾体里面来谈的。

历史统一历史统一性有“整体性”观点和“共同性”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以一定的时空条件为前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