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与测试卷汇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县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河流为分界线,是模糊的B.以湖泊为分界线,是模糊的C.以公路为分界线,是明确的D.以山脉为分界线,是明确的2.图示区域A.水稻田的空间形态呈面状B.森林公园、河流和湖泊均呈线状C.城镇呈线状,乡村呈点状D.公路呈线状,高速公路呈网格状3.关于英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B.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C.英国很早就是世界著名的海运国D.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生长,乳畜业发达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荒地5.图中我国水田、旱地的大致分界与下列哪个选项吻合()A.秦岭─淮河一线 B.我国二、三两级阶梯分界C.400毫米等降水线 D.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大致分界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推断不正确的是()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B.土地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C.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D.水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下图为中国各省(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7.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值区包括8.下列关于图示各分类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匹配正确的有A.较高值区应努力成为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B.中等值区应着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C.较低值区应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以及产出能力D.低值区应努力成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草原生态经济区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吊脚楼建筑的特点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A.房屋建筑技术高超B.凉爽、多雨的气候C.蚊虫、毒蛇、洪水多D.石材、木材取用便利10.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A.加大了草场资源的压力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易受暴风雪等天气影响D.破坏了沿线森林植被11.目前图中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C.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Word版含答案[www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Word版含答案[www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掌握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点;能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发展的趋势自主预习1.常用指标有: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③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④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⑤地理条件、发展水平、⑥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⑦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合作探究下表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四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表中数据,思考下列各题。

(2)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1)A、B属于发达地区。

两地国内生产总值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2)D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低(3)不正确。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

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反思归纳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2)综合性指标为了全面地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人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同步检测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同步检测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同步检测一、选择题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 a b cB. c a bC. c b aD. b a c2. 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 采矿业B. 食品`工业C. 制造业D. 电子工业3.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答案】1. A 2. B 3. D【解析】a点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最有可能是食品工业。

b点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

c点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的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A.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B.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C. 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D. 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5. 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城市复杂B. 甲区域城市呈岛状C. 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D. 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答案】4. C 5. D【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区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区域之间相互联系,C对;图示反映不出区域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选择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1~3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1.B2.A3.D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热量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5.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4.B5.C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6-7题。

6.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7.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A.非地带变化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6.A7.B下图示意①②两区域河流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市位于三江平原B.乙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C.甲城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乙城市东临太平洋9.图中( )A.①区域农作物一年两熟B.两区域的内河航运较发达C.②区域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两区域内的大河会有凌汛8.A 9.D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复习提纲原题、练习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复习提纲原题、练习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3、案例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案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原因: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精耕细作;③优越的气候条件。

全国“粮仓”原因: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2、遥感(RS):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⑴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⑵特点和优点: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⑶应用:资源调查(找矿、农业估产、病虫害监测)、环境监测(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自然灾害防御监测(水灾、森林火灾、泥石流等)等领域。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2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
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⑤
D.⑤⑥⑦⑧
当地时间 2016 年 9 月 11 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下列各题。
7.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
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18.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北的省区B.辽宁省与韩国隔海相望C.云南省与菲律宾隔海相望D.西藏自治区毗邻泰国“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PS C.GPS、GIS D.RS、GIS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C.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 114.图中 N 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A.365 米 B.395 米 C.405 米D.415 米5.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A.①村 B.②村 C.③村D.④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村位于 R 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B.M 乡地处 R、S 两条河流的分水岭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D.图中所示公路,M 至④间起伏最大“乡堵”指乡村堵车,是重大节假日中乡村爆发的一种“短暂堵”,尤其在每年春节期间更为明显。

十都乡是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偏远小镇,近几年每逢春节,不管乡道还是村道,经常堵得水泄不通,堵车成了过年聚会的热聊话题,百度地图等手机导航软件也成了司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

在车流中除了当地车外,还有很多挂着外地车牌号的车,以浙、闽、粤牌居多。

下图为十都乡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几年,出现“乡堵”的原因可能有①乡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题(含答案)②外出的务工和创业人员驾车返乡过节③乡村旅游的发展,大量外地人口涌入④乡村基础设施较落后,缺乏管理疏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十都乡“乡堵”的外地车以浙、闽、粤牌居多,原因可能是A.地处四省交界地带,大量浙、闽、粤牌汽车从此经过B.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三地的众多企业在此地投资设厂C.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以距离近且经济发达的三地居多D.乡村体验游快速发展,三地居民利用假期到此地旅游9.利用百度地图避开拥堵路段并选择最优路径,主要利用了A.GPRS B.RS C.GPS D.GIS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高中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综合检测

高中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综合检测

高中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B.有一定功能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可能表示城市B.b可能是城市群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3~5题。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3.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 )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C.矿产资源 D.开放政策4.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能耗产业③高燃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6.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②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③所产粮食大量出口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A.②④B.③④ C.②③D.①④2012年8月8日3时第11号超强台风“海葵”在我国浙江象山登陆。

受“海葵”影响,广东、福建、浙江风大雨急。

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8.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9.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获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完成10~11题。

10.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11.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B.甲与丁C.乙与丁 D.甲、乙、丁12.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3S技术的集合B.数字地球只以数字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C.数字地球的信息主要来自于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可用来预测天气的变化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1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测试卷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测试卷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测试卷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地理信息系统即GIS ,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1.GIS 处理的对象是( ) A . 硬件 B . 软件C . 数据D . 人员下图中A ,B ,C 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①①①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

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2.目前该区域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下列措施最好的是( )A . 加大交通建设,从区域外运进原料和燃料,保证加工业的需求B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C . 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D . 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3.数字地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内容不属于数字地球范畴的是( ) A . 远程医疗 B . 网络购物C . 电视会议D . 扑克游戏4.在对西部一些地区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 A . 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B . 可以提供对陆地、天空和地下直接拍摄的图片 C . 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 .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图中A 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

导致A 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①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①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 . ①① B .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 . 遥感(RS)B . 地理信息系统(GIS)C . 全球定位系统(GPS)D . 北斗导航系统(BDS)去食堂就餐用餐卡,去图书馆借书用借书卡,进电子阅览室还需再办一张卡……如今的大学生手里的卡可真不少,使用起来自然也极不方便,山东电信推出的“翼机通”系统已经在全省60多所高校亮相,学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校园内就餐、借书、上网“畅通无阻”。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练习册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练习册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自测]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边界,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读图L1-1-1,完成1~2题。

图L1-1-1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差异是其划分的基础B.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其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

据此回答3~4题。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B.松嫩平原降水较少C.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陆性较强D.松嫩平原更高温多雨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重工业较少B.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C.长江三角洲工业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D.松嫩平原农产品丰富,工业以轻工业为主5.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壤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平坦的地势读图L1-1-2,回答6~7题。

图L1-1-26.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7.下列能够正确体现图乙所示区域特征的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气候大陆性稍强③水稻土广布④水田广布⑤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⑥为综合性工业基地⑦为重工业基地⑧以旱地耕作业为主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8.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的简图(图L1-1-3),回答下列问题。

图L1-1-3(1)甲地区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乙地区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3单元测评: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测评A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3单元测评: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测评A 含解析

第一章测评A(基础过关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完成第1~2题。

1。

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2。

下面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

④解析:本组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的用途,并对照选项中所提到的区域,从而推断考察地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势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进而可以推断出考察的目的地及能够拍摄到的照片。

答案:1.A 2.B(2015·天津高二检测)右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简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

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

整体性 B.差异性C。

开放性D。

阶段性4.下列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内部从西向东的差异主要是由热量引起的B.丙区内部从南向北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引起的C.甲区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D.丙区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解析:我国按照地貌、气候等差异分为三大自然区,由图可知,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乙为青藏高寒区,丙为东部季风区。

答案:3。

B 4.D(2015·山东济南高二检测)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第5~6题。

5.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甲B。

乙C。

丙 D.丁6。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风沙、盐碱、旱涝B。

乙-—洪涝、风沙、低温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解析:甲地处华北平原,风沙、旱涝、盐碱问题突出.乙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章末整合 含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章末整合 含答案

章末整合网络构建整合提升一、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1.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

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

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所示:练习1 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

据此完成(1)~(2)题。

(1)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全年热量丰富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水源充足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④B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B (2)B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第(1)题,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根据河流可推断出该地区水源也非常充足。

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A地区为中国内陆地区,B地区为德国局部地区;A 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影响根据气候、地形以及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分别是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和高寒。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题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题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现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听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空中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假定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空中,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结合图1、图2,回答1~2题。

1.地坑院反映的外地环境是()A.土层深沉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充足答案:A2.图2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答案:B解析: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阻挠在降水时节雨水经过门洞流进家里,对挡风、阻沙、遮阳的作用不大,选B。

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以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继续开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深居内陆,远离陆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消费基地D.石油、自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厚,是我国目前和未来重要的动力消费基地答案:C解析:此题组考察区域开展知识。

A地域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油气资源丰厚,虽然地广人稀,但由于沙漠广布,可垦耕地不多,C选项正确。

4.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开展方向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B地资源丰厚,人口稀疏,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兴旺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树立世界级都市圈B.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开展的压力C.发扬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开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工业D.树立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动力消费基地答案:B解析:B位置于长江三角洲地域,资源缺乏;我国西南及东部沿海地带充沛发扬产业基础优势,停止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密集型和休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域要建成我国的动力消费基地,B选项正确。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1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单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测评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2012年10月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展示了南极的松岛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最近出现的一条大裂缝(如图QZ­2所示)。

该裂缝长约29千米,平均宽约80米,深50~60米,而且正以每天约1.8米的速度迅速开裂扩宽。

据此回答1~2题。

图QZ­21.要监测该裂缝宽度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要想动态显示该裂缝以后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科尔沁沙地,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图QZ­3),完成 3~4 题。

图QZ­33.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渍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QZ­1)。

据此完成5~7题。

图QZ­15.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6.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降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7.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图QZ­4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回答8~9题。

图QZ­48.该企业可能是( )A.制糖厂B.啤酒厂C.钢铁厂D.电子装配厂9.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中心选址,则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水文地质图层②城市规划图层③交通线路图层④农作物分布图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

读图QZ­5,回答10~12题。

高度比率:河段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河段河长与总河长之比长江、黄河部分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QZ­510.关于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三级地势阶梯,所以河段落差大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流速缓慢,泥沙堆积明显,所以河段落差小C.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区降水量比以东河段的大,所以河段落差大D.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人口、城市密集,所以河段落差小11.下列关于黄河河段纵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落差最大的河段是宁夏至包头段B.宁夏至包头河段水流缓慢,易出现凌汛现象C.黄河下游地区水量小,流速慢,易出现海岸被侵蚀后退的现象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泥沙含量最大12.下列关于河流综合开发治理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以整治河道、发展航运为主 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以防洪为首要任务C.黄河宁夏以上河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D.黄河包头以下河段以水电梯级开发为重点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缘,读伊金霍洛旗草场理论载畜能力与实际载畜量动态变化示意图(图QZ­6),回答13~14题。

图QZ­613.下列有关伊金霍洛旗草场理论载畜能力与实际载畜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草场环境压力较大B.理论载畜能力最低值出现在1960年前后C.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后实际载畜量超过理论载畜能力D.20世纪90年代以来,草场超载的状况有改善的趋势14.造成伊金霍洛旗草场实际载畜量动态变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与草场管理、利用水平落后 B.当地群众环境意识淡薄、资源保护观念差C.片面追求畜牧业的高速度发展和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D.过度灌溉造成草场退化图QZ­7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简图。

据此完成15~16题。

图QZ­715.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和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减轻交通压力能源B.减少环境污染交通C.提高能源利用率技术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市场16.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延长产业链B.提高产品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技术(如脱硫技术)。

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图QZ­8),完成17~18题。

图QZ­817.下列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B.煤炭在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市)煤炭资源都很缺乏18.下列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 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图QZ­9为红碱淖区域图。

据此完成19~20题。

图QZ­919.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值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等,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⑥ C. ①②④D.②⑤⑥20.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量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

”历史上图QZ­10所示区域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该地区草地沙化十分严重。

图QZ­10材料二图QZ­11是草原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

图QZ­11(1)将下列内容填入材料二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

(8分)A.过度放牧B.大风季节开垦C.生态环境脆弱D.陡坡开荒(2)结合材料一图中信息,从气候方面分析材料一中图示区域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

(6分)(3)请为材料一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多年的真实写照。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的做法是: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上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

图QZ­12(1)简述塔里木河流域开发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6分)(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6分)(3)简述塔里木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具体措施。

(6分)参考答案期中测评1.C 2.B 3.A 4.A 5.C 6.D 7.A 8.B 9.C10.A 11.B 12.B 13.C 14.D15.A 16.D 17.B 18.D 19.A 20.D21.(1)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是C、A、D、B。

(2)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土壤干燥;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加剧水分蒸发。

(3)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合理放牧、适度耕种;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

22.(1)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特色果品农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水资源稀缺,由此引发了河流断流、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3)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提防,减少水资源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