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六文言文阅读复习鄂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古诗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 分)(一)(6 分)金陵驿二首①(其一)[ 宋]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本诗与《过零丁洋》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两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6 分)吴宫怀古[ 唐] 陆龟蒙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释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

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

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

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同为怀古诗,两首诗歌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三)(6 分)春晚[ 南宋] 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①。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释】①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这首诗的尾联既用典、又是借景抒情,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赏析此联的妙处。

(6 分)(四)(6 分)①漫成[ 唐]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 注释] ①漫成:随手写成。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

②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

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

③拨剌:鱼尾拨水声。

1. 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静”字,其中“ ”句,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金陵驿二首①(其一)[宋]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本诗与《过零丁洋》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两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6分)吴宫怀古[唐]陆龟蒙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释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

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

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

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同为怀古诗,两首诗歌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三)(6分)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分)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四)(6分)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明] 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的态度。

(2分)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进行赏析。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试题汇编.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试题汇编.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试题阅读《曹刿论战》,回答1——13题。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4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8.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战于.长勺______ 公将鼓.之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 遂逐.齐师________10.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 公与之乘B. 公将鼓之C. 公将驰之D. 登轼而望之11. 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12.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阅读《子鱼论战》,完成14-16题14((((((1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②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B、①寡人虽亡国之余②虽及胡耈,获则取之C、①宋人及楚人战于泓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D、①不鼓不成列②鼓儳可也16翻译: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7填空《子鱼论战》中“彼众我寡”与《曹刿论战》中有句句型相同,意思相反的句子是--------------------------------------,它们意思分别是(1 ------------------------(2----------------------。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讲练课件湖北省黄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讲练课件湖北省黄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 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 书法。 C.苏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 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 也用完了。 【解析】结合“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可知,友正 要的绢是白色的绢,他是在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白绢上练习书法,故B项错误。
“老”,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③改兴国军:改任兴国军教授。
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
”过桓了公 很乃长9许一.尽段归时对鲁间之,下侵听列地说。新句来的中博加士学点习黄词老的学说解,不释遵,循礼不法,正他确感慨的叹息一说项:“是这不( 是我A乐意)学(2的分啊。)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闻新博士学黄老
闻:听说
B.与语大说 说:同“悦”,喜悦
C.士而耻此
耻:以……为耻
D.有剽劫者过其门
过:拜访
【解析】过:经过。
6. 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B.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C.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D.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 (2)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把曹沫多次 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归还鲁国。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曹沫的性格特点。(2分)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18《左传》两篇曹刿论战子鱼论战(p)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18《左传》两篇曹刿论战子鱼论战(p)

《子鱼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重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意义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以及组词的方法解决某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通过查字典、进行推测、利用注释等方法来解决疑难字词,顺畅地翻译出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昨天学习了《曹刿论战》,在《左传》中还有一篇有名的写战争的文章,篇名叫〈子鱼论战〉。

二、资料助读1、简介宋襄公争霸始末宋是春秋时期的中等诸侯国,辖境在今河南东北部,东北有齐、鲁,西有郑国,南有楚及陈、蔡等小国;宋襄公(前650至前637年在位)初期,在公子目夷辅佐下国力有所增强。

前642年,宋襄公率诸侯兵伐齐,平定齐的内乱,立孝公为齐君;从此便全力以赴,争当诸侯盟主。

当时齐的霸业已衰,而楚国日益强大,并向中原扩展势力,成为襄公争霸的最大障碍。

前639年秋,宋襄公与楚、陈、蔡、许、郑、曹等诸侯会盟于盂(宋地,现在河南睢县西北),而不以兵车赴会,楚乘机捉住了他;但宋有目夷守国,楚无可奈何,到了冬天又释放了他。

次年夏,宋襄公为了洗雪被捉的耻辱,便率军去攻打郑国。

郑是楚的盟国,楚于是伐宋以救郑──宋楚泓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其时,宋军在泓水北面,楚军须渡河而后战,故课文中有“未既济”、“既济”等字样。

2、背景资料:《子鱼论战》选自《左卷》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前期,从齐桓公思(前643)到晋文公奠定霸业(前632)这期间中原没有霸主。

南方大国楚国邻近的郑国则采取动摇不定的立场以求生存。

当时郑国亲近楚国,为了消弱楚国,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夏,宋襄公攻打郑国。

于是,楚国出兵攻宋救郑。

这年冬天,又与救郑的楚国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西)。

当时的形式是楚强宋弱。

开始,宋兵在军事上处于有力的地位,如果抓住战机,及时出击,可以击溃楚军。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序”这种文体;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训练,提高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积累字词,解决疑难点,把握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1. 介绍作者。

宋廉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

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

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

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著有《宋学士集》。

2. 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18《左传》两篇曹刿论战子鱼论战

初中语文鄂教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阅读以古为镜18《左传》两篇曹刿论战子鱼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设疑。

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朗读。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邹忌劝谏成功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料助读1、作家作品《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

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摆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