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大学外语教学教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外语教学教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外语教学教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1. 引言1.1 概述大学外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外语教育所需要关注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外语教学教案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作用,并提供相关指导原则和实践经验分享,以期给未来外语教学工作带来启示与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结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探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包括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及拓宽学生思维视野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深入讨论语言应用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包括概念特点、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学校培养该能力的责任与作用等问题。

第四部分将介绍大学外语教学方法及教案编写指导原则,包括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对教学方法的影响、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者制定教案的要点与建议。

第五部分将分享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与实践经验,包括营造真实语境以提升交际能力、创设多媒体环境以提升听读能力,以及提供机会和平台培养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主要观点和论证,并对未来外语教学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大学外语教学教案在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有效地引领和指导相关工作。

同时,通过分享策略与实践经验,希望可以为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最终目标是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良好语言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2. 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本节内容将探讨外语教学的三个关键方面: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及拓宽学生思维视野。

2.1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外语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

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宁德 师范 学 院学 报 ( 学社会科学 版) 哲
2 1 年 第 2期 02
( 第 11 ) 总 0期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语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赖 瑞 卿
( 闽西职业技 术 学 院基 础 部 , 建龙岩 福 342) 60 1

要: 良好 的语 言 能 力只 是 成 功 的语 言 交 际 的基 础 , 用 能 力 则 是使 话 语 适 合 语 言 交 际 中具 体 语 境 的 保证 。 语 教 学 中应 当注 重提 高 学 生的 语 用 意识 , 养 学生 的 语 言 顺 应 能 力 , 用 以 交际 能 力 为 目标 的测 试模 式 。 培 使
并不 意味 着就能很 好 地进行 语言 应用. 然而, 长期 以来 的教 学模式和方法使教 师往往 只注重 对学生进行词汇 、 语法 、 句法等语言 内部知识 的培养 , 在教学 中常常 以教师为 中心 、 缺乏真实 的语 言输入 、 忽视汉英文化差异 , 采用以语言能力为 目标
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个方面 。 交际语境是 由以语言 使用者为中心的社交世界 、 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构成
方面 的因素。 语言语 境 , 指的是语言在使用过程 中根
据语境 因素而选择 的各种语 言手段 。 esh ee V re urn指 出 , 语发 出者 (t rr为 了顺 应交 际语 境 在语 言 话 ut e) e 产 生时做 出语言选 择 ,而 话语解 释 者 ( t pe r i e rt ) nr e 则 在理解语言时选择语 言以顺 应交 际语 境 。
迁移 , 意识地套用本族语 的交 际模 式或在 言语 交 无 际 中把 自身的价值观和 信念强加 于对 方 。
例 1( :一位 中 国人 与美 国人 的对话 )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是当前语言教育的热门话题,其关注点集中于促进语言学习者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掌握语言运用中的交际技能和语用知识。

本文探讨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理论和重要性。

1. 交际能力的理论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将交际能力分为结构性交际能力和功能性交际能力两个方面,结构性交际能力包括语法、发音和词汇的学习,功能性交际能力则着重于交际策略、语用和文化、非语言语境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实际运用技能,它强调了语言的功能性。

语用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意义、语用规则、语言习惯等以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Yule, 1996)。

它主要涉及语言的用法、含义和情感等维度,包括语言交际目的层次的理解、对语言使用环境的把握、对语言符号的识别、对语言行为需求的清晰辨析和对观察者的角色认定等。

语用能力的理论主要有Austin (1962)的言外之意和Grice (1975)的合适原则。

言外之意主张人们的语言行为是带有指称性和承诺性的,其表达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的,还暗含了人们的计谋、意图和期望;合适原则则主张当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语言符号的基本意义,还要根据交际情境、对话者和话题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实现交际目的。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应用水平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语言的真实运用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可以使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将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真实、有效。

(2)提高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还可以提高其交际技巧和交际水平,让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3)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外语最终目的是真正地掌握语言并使用它,在这个过程中,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习者更快地实现这一目标。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17
IV. 语用能力现象举隅 语用常用语(pragmatic routines)/语用套语、语块
(pragmatic chunks) 一类: (Kesckes 2007, Wary 2008, Hagiwara 2009)
常见的、具有语用功能的话语。如“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Good morning!” 等,这些属于程式性话语 (formulaic speech)。使 用场合、目的(如建立或维护人际关系)等具有 常规性。
再如:
19
IV. 语用能力现象举隅
A: Are you leaving? B: Yes well I don’t think so.
A: Could you perhaps you know lend me some money? B: Well I mean it depends on how much you had in
12
IV. 语用能力现象举隅
语用隐含信息---言外之意。如:
Two women are discussing their children A: How is Tom going at school? B: Ah, well ... you know what they say: boys will be boys. A: Yeah, but girls are no easier ... you know what Jess did the other day? ...
* “I shall be delighted to go. ”
(=I shall be delighted to go to your house,多用于所
指的第三方地点,表以对方为起点‘离位’,强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要 从 两 方 面 来 看 它 , 方 面 是 单 词 的 本 身 又 影 响 规 范 着 语 言 行 为 。 同 国 家 的 人 们 不 够 全 面 和 完 善 , 今 后 的 教 学 中 笔者 将 一 不 在 意 , 一方 面 是 它 在具 体语 境 中的 含 义 , 另 从 有 着 自己特 有 的 历 史 背 景 和 生 活 方 式 , 这 进 一 步 在 这 个 领 域 进 行 研 究 。
试 都 大 大 增 加 了 语 用 因素 的 比 重 , 的 院 纯 地 把 这 个 定 义 教 给 学 生 , 他 们 读 到 这 他 们 去 体 会 去 学 习 , 以 我 们 不 能 忽 略 学 有 当 所
系甚 至还 单 独 开 设 了语 用 学 课 程 来提 高 语 句子 “o n i l ea f h 的时 候势 必会感 生 在 英 语 学 习过 程 中 的 重 要 角 色 。 些 年 Jh s i i k s 近 言 学 习者 的语 用 意 识 。 我 国 的 英 语 教 学 到 迷 惑 。 个 句 子 可 以 应 用 在 不 同 的 语 境 来 , 老 师 为 中心 还 是 以 学 生 为 中心 的 教 在 这 以 中, 目前 我 国英 语 教 学 界 对 语 用 知 识 在 英 中 , 所 表 达 的 意 思也 各 不 相 同 , 其 而且 没 有 学模 式 一 直 是 讨论 的热 点 。 合 来看 , 师 综 教
除 了教 学 中的 语 境 意 之 外 , 教 学 的 的 特 点 、 出分 析 和 评价 。 此 之 外 , 师 在 做 除 老
1 语用教学的必要性
过 程 中我 们 还 应 该 注 意 到 某 些 音 系 学 的 知 还 应 帮 助 学 生 了 解 这 个 过 程 , 而 使 学 生 从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任何时代,语言都是人们共同的工具。

语言和交流都是很重要的,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语言和交流方式可操作。

语言有很多种,区别于母语,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是需要掌握外语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语言交流的能力,能够达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它包括对句子、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和实际发言能力。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掌握外语的重要技能,它是学习外语的基础。

在外语教育中,强调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不仅是因为口语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因为交际能力也是语用能力的前提。

语用能力是指使用语言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词汇、语法和语言规则等方面。

语用能力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也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学好语用能力,可以提高使用外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帮助学生将语言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对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外语教育,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交际能力是语用能力的实践形式,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以便学生不但能具备外语的基本知识,也能掌握正确、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所想所说的技能。

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一、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学习,灵活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使用交际语块的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实际场合的表达实践,如英语演讲、英语口语比赛、模拟英语沟通等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信、深入沟通和提高实战能力,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二、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慣用法、分辨同义反义词,灵活掌握语言的结构和用法。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视听材料的培训,注重词汇学一步到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知识 ,又 要考 虑使 练 习具有 综合 性 、

握 课 文 的 中心 思 想 和 进 行 听 、 说 、
读 、写 的训练 。 ”教课文 的正 确方 法 应按照 “ 整体— —分 段—— 再 整体 ” 的顺 序进 行 。课 文整 体教 学要 根据 课 文 材 料 的不 同采 用 多种形 式 。我 自开 始课 文整 体教 学的 尝试 以来 ,采用 了
… …
学 生实 际运用 语言 能力 和表 达 能力 的 最佳 方法 ,是 培养 学生 听说 能力 的有 效途 径 。复述 的方 法可 根据 课文 的形 式和 内容采用 多种方 式。 2、加 强 学生 书面 练习 。要 使学 生具 有灵 活处 理语 言信 息和 活用 语言 的 能力 ,仅仅 靠记 住或 掌握 课文 中 的 现有 知识 是达 不到 目的的 。还必 须对 学 生进行 一定 量 的课外 笔头 训练 , 以 逐步 形成 学生 的基 本技 能 。对学 生 时 行训 练 时, 既要考 虑有 利于 巩 固本课
做适 当正确处理 。
成 。因此 ,每 教完 一个 新课 后 ,我常 通过 下列 形式 组织 学生 的言 语 实践活
动。 1、复 述课 文 。复 述课 文是 培养
是 怎么 回事 。新英语 教学 大纲 指 出: 课 文开 始就分 段教 学 ,容 易产 生见 树不 见林 的毛病 ,不 利于 学 生掌

l、简化 课 文听 说法 。就 是教 师
把 课 文 简 化 后 编 成 小 故 事 讲 给 学 生
听。
新颖 性 、灵活 性特 点 ,突 出 “ 用 ” 活
二字 。
2、 问答 法 。英语 的 疑 问句 ,尤

幅 有 关 “ ” 的 简 笔 画 挂 在 黑 板 象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cm e ne 。 际 能力包 括语 言 能力和 语用 能 力 。 o pt c) 交 e 语
用 能力 就 是 指 交 际者 在 话语 过 程 中 根据 语 境 情 况 实 施和 理 解 具有 社 交 得 体 性 的施 为 行 为所 应 用 的 各类
偏差 , 无法 保 证交 际 的得 体 。这昭 示着语 言 教学过 程

要: 语言表 达 的正 确 性并不 能保 证 交 际的得体 性 。 因此 , 言教 学应该 不 只是传 授语 言 知 语
识 的过程 , 而更是培 养 语用 能 力 的过 程 。语 言教 学应该 以语 用 知识 的教 学为核 心 、 以语用 能力 的培 养为 依 9并贯 穿整 个语 言教 学过 程 。 3 -
关键词: 英语教 学; 语用能力 ; 语用 能力培养
中图分 类号 : 3 9 H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98 2 1)3 00 — 5 17— 84(0 10— 180
国 内外 不 少 学 者对 于 学 生 语 言交 际能 力 的 测 试
以理 解 为“ 识别 语境 并在 语境 中准 确地 理解 别人和 得
得 体 的用 语 言 表 达 思想 的能 力 和准 确 理 解 和运 用 语
力 是 实现交 际 能力 的必要 手段 , 成功 往往 不是 取决 于语 法性 (j 话 6 法 标 准 ) 可理 解 性 ( 义标 准 ) 而 是它 在特 定场 合 中 或 语 , 的得 体性 和合 适 性 。 ”3 跨 文化 交 际 中 , 果缺 失 _在 如 语 用 能力 ,语 境 和 语 言 结构 选 择之 间就 可 能发 生错 位 , 用 语 言 失误 (rg a n us cf lr) 社 交 语 语 pa m l gi i a ue 和 i t i

论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论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i hlf h e maae”意为 “ t o o tenⅥ ngr r 让新经理难堪 ,下不 了
台 ” 。 结 合 语 用 规 则 , 行 词 汇教 学 , 利 于 学 生 朋 词 准 确 得 进 有 体。 2 语 教 学 。 授 课 过 程 中 , 师 引 导学 生 进 行 会话 、 . 话 在 教 讨
()ls fm s r d a h t 2Tl i t l o i l a e
要 的是学会如何正确理解和得体使用语言。


语 用 失误
长期 以来 , 国 的外 语 教 学 受 传 统 语 言 观 的影 响 , 学 我 教
pol e pe.
方法落后 , 知识 型” 属“ 的课堂教学。而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却 常因不能 正确理解 和得体使用语言而造成 交际障碍 ,这就
用失 误 。 2社 交语 用 失 误 。 交 语 用 失误 是 指 不 了解 对 方 文化 背 . 社 景差 异 及 风俗 习惯 而 造 成 语 言表 达 有 失 得体 。不 同 的 国 度 、
论, 既要告诉 学生英语 句子结构使用 的一般规律 , 义要教会
他们 活 的语 言 方 式 。例 如 :
“o” ht一词基本 的意 思是“ 热的” 但在上 述句子中却有 ,
着不 同的意思。在第() 中,ht意为“ 1 句 “o” 辛辣的”全 句可 翻 , 译为 : 墨两哥菜辣得够呛。在第() 2句中 , 则有“ 激烈的” 意思, 全句可译为 : 这部电影 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场激烈 的争论 第
( 句 中 的“ o a ” 是 指 “ 话 、 话 ” 在 第 ( 句 中 ,m k 3 ) ht i 则 r 大 空 。 4 ) “ ae
是我 们 常 说 的语 用 失 误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B a s rk t irpinfr os , yHe n e d r2 0 — — lme Ma e su t s” B n yS n e ,0 9 3 7) D o oL
Hale Waihona Puke 总 之 . 了更 好 地 完 成 商 务 英 语 新 闻 的 翻 译 , 用 词 是 值 为 其 得 我 们 重 视 和 研 究 的 ,翻 译 工 作 者 不 仅 要 对 商 业 领 域 的知 识 有 所 了解 和 更 新 , 还需 要很 好地 根 据 源 语 言 与 目标 语 的 特 点 , 灵活地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
4结 语 .
译文 : 巴菲 特 担 心 , 管 机 构 会 为 自 己的 强 硬 立 场 感 到 后 监 悔 。 (1中文 网 , 川 译 ) F’ 怀 例 句 中“ no po in ” 否 定 的 , u cm rm s g 是 i 而译 文 中 作 者 将 其 翻 译 成 肯 定 的 语 气 , 目标 语 言 读者 来 说 更 加 直 接 、 确 。 对 明 ( ) 象 转 换 成 具 体 2抽 例 (4 :I o c e o d 8agsisrnegop ib. 1 )A G,n e h d ’lretnuac u , e t w r s igocdb egvrme tosi fmayo i rw w l n fre y h oen n pno t t n ft co nj e s e s a d wn o n m y o so ea o s ( i n i  ̄ e , A G n id d w a i p rt n : Fn c llm s “ I n f t i a a

识 和 能 力 的运 用 。 吉哲 民 、 冬 梅 认 为 “ 际 能 力 是 指 一 个 人 李 交 运用语言手段 ( 口语 、 面语 ) 非 语 言 手 段 ( 势 语 、 部 表 书 和 体 面 情 ) 来 达 到某 一 特 定 交 际 目的 能 力 ” 吉 哲 民 、李 冬 梅 ,0 I ( 20 : 1— 8 。现 在 . 于交 际 能 力 的概 念 已基 本 达 成 一 致 意 见 : 5 1) 关 交 际 能 力包 括语 言能 力 和 语 用 能 力 两 种 能 力 。 众 所 周 知 , 言 是 社 会 交 际 的 工 具 。语 言 教 学 的 目 的是 语 培养 学 生 的交 际能 力 . 交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离 不 开 语 用 能 力 的 而 培 养 。 照 H me的 观 点 , 个 人 的交 际能 力 是 通 过 他 运 用 语 按 y s 一 言 参 加 社 会 活 动 的 能 力 体 现 出 来 的 。 这 里 面 就 涉 及 语 用 问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出发,指出其语用能力欠缺这一现状。

并针对这一现状,探讨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提出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外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精读教学语用能力英语专业一、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语用能力直接决定其英语水平,而很多学生却只能阅读或应付考试,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中的听、说、译三项非常薄弱。

总的来说,英语专业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与传统教学中重语言能力轻语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关。

传统的英语精读课上,教师热衷于引导学生分析词汇和语法结构,理解全文内容,而忽略了语境与文化导入,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考试背笔记,掌握的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能力,对文化差异也不敏感,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精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传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应该注重相关文化因素的导入。

而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又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点核心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要在精读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和语用差异。

2.1以精读教材为中心,精心组织课堂。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语用能力功底和教学方法对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我们的精读教材也都是依据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的要求和目标来编写的。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以精读教材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帮助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其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

语用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语用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论 ,我 们 可 以 归 纳 语 用 能 力为 学 习者 通 过 识 别不 同 的 交 际 语 究 是离 不开 语 境 的 ,否 则 不 能 恰 当地 理 解说 话 人 在 特 定 语 境
面对 滞 后 的 公 益 文 化 , 府 也 关 注 到这 点 。 0 5 “ 会 ” 甚 至 决 定 一 个 社 会 的 文 化 与 经 济 的 盛 衰 。 天 的 中 国 , 着 高 政 20年 两 今 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温 家宝 总 理 第 一 次 明 确 提 出要 发 展 公 益 慈 等 教 育 大众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 几 年 , 年 高 校 招 生 规 模 达6 0 近 每 0
自2 世 纪 中 叶 以 来 , 言 学 的 研 究 变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 以 则 , 体 、 确 地 表 达 自 己 的意 思 或理 解他 人 语 言 的 能 力 它 0 语 在 得 准
语 言 研 究 为 中 心 的 语 言 学 各 领 域 ,语 用学 研 究 是 其 中发 展 比 是 研 究 在 特 定 情 形 中的 特 定 话 语 ,特 别 是 在 不 同 语 言 交 际 环
主 义 思想 道 德 建 设 和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的 部 署 和 规 划 … . 及 慈 国未 来 社 会 的主 人 , 他 们 既 是 中国 未 来 社 会 财 富 的主 要 创 造 . 普 善教育 , 传播 慈 善 文 化 , 扬 慈 善精 神 ” 弘 。我 们 有 理 由 相信 , 在 者 , 将 是 社 会 财 富 的 主 要 拥 有 者 。倡 导公 益 文 化 , 需要 大 也 就 政 府 有 力的 倡 导 下 , 中 国 的公 益 文化 将 随 着 经 济 社 会 的发 展 学 持 之 以 恒 地 开 展 公 益 精 神 教 育 ,也 意 味 着 在 培 养 着 未 来 ~

语用能力在教学中的培养

语用能力在教学中的培养
惯, 误用 了英语 的其它 表达方 式 ; 者指往往 是 由于交际 中双方 后
学 的根本 目的是使学 生能 以英语 为交际工具 达到交 际的 目的 。 用 语 言进行交 际 , 不仅 需要 知道语言 知识 ,还需要 知道如何 使用语 言 。而语 言的使用在 社会人 际交往 中起着 十分重要 的作用 。 社会 上 凡涉及语 言使用 和语言交 际的场 合都必须 讲究语 用 。 际 中讲 交
【 关键词 】语用能力 文化背景 【 中图分类培养 【 文章编号 】 06 62( 00) 2 04 — 2 10 —98 2 1 0 — 17 0
现 在语 言使用不 得体 , 这种结 果或是 因为学生 不 了解 英语语 用原
则 , 是因学生 缺少对 英语 国家的社 会文化 的 了解 引发母语 文化 或 迁 移 。 用失误 又可分 为语用— —语 言方 面的失误 和社交— —语 语
尴尬。
语用 专 家将 人们 在 言语 交际 中 因没 有达 到完 满交 际 效果 的
差错 ,统称 为语 用失 误 (rg t aue。语用 失误 现象 多表 pamacf l ) i ir
生 的学习 积极性才 能提 高 ,学 习效 果更 加显著 。 3 .虽 然语用 能力 并非 因语 言能力 的提 高而相应 自然 提高 ,
生 动易学 的课件 。
l张 雪峰.ah 中文版 实用教 程 [ ] 北京 : 中国水 利水 电 出 F s8 l M .
究语 用 ,即注重语用 能力 。那么何 为语用能 力呢? 语 用能力 是交 际能 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指人们 在言语 交际活 动 中能够适宜 、 得体 和有效地 使用 和理解语 言 ,实现话语 效能并 达到 交际 目的的能力 。 语用能 力具有 以下特 征 : ①语 用语 言层面 ,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摘要: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语用能力体现,针对学生语用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的现状,阐明了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和语用能力的可教性,并对如何培养语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用能力培养随着语用学学科的孕育、兴起、确立与发展,培养和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理念。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到了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大学英语阶段,应该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一、语用能力二十一世纪初乔姆斯基(Chomsky,1965:3-4), 首次区别了“表现(Performance) 和能力(competence)”,这两个概念由此产生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个概念的发展,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现在已无可非议了。

基于语言学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将对语言结构的描述和解释与语言所要担当的语言功能联系起来。

在功能学派的语言理论的推动下,语用学逐渐产生了。

同时也标志着语言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对于语用能力这一概念人们却常将它与交际能力混淆,语用能力等同于交际能力吗?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是否属于从属关系呢?外语教学中既然要培养交际能力,是否还要培养语用能力呢?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明确外语教学的目的及外语教师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参考巴克曼( Bachman, 1990 ),Bialystok (Kasper & Blum- talk, 1994)和Levinson ( 1983) 对语用能力的解释,作者认为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有其共同之处也有着区别。

二者都涉及到交际双方,涉及到语言的产生与理解,涉及到语境,涉及到话语能力或语篇能力。

但二者之间有着以下几个重要的区别点。

第一,交际能力包含语言能力,而语用能力则不然。

正如H. G. Widdowson (1999) “Usage is one aspect of performance, use is another aspect of performance.”即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得以发展的一个基础,没有语言能力也就不存在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却无法反映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1. 引言1.1 外语教学的背景外语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其他语言,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系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中国,外语教学从小学阶段开始,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阶段,并在职业培训、国际交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语教学的背景无疑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文化、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个人发展和国家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外语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这也正是本文研究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原因之一。

外语教学的背景决定了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这些能力,以提高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的挑战与机遇,将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2 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定义在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交际能力指的是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使用外语来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还包括对语言使用场景的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语用能力则是指学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根据交际目的和场景的需要,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用能力包括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包括言语行为的目的、语境、言语规则等方面的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地运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通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外语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交流环境,增强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理论及其重要性,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启示。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理论,并分析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交际能力指的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语用能力则是指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交际能力是外语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它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最终要达到的能力之一。

一个追求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和沟通。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从学习语法和词汇的层面上,逐渐转移到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层面上。

语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用能力强调学习者要能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恰当地使用语言。

语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使他们能够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在不同的交际场景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避免语言误解和交流障碍。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通过实际的交流训练和语用能力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正确有效的交际方式,增加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自信心。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培养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外语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备了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国际化的语境中,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核心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通过培养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学生可以提高自信心,提高综合语言能力,并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对外语教育的要求。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理论及其重要性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它们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外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和能力。

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的交际中,人们需要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理解他人的意思,并进行有效的沟通。

交际能力不仅仅涉及到语言知识的掌握,还包括非语言因素如肢体语言和语境理解等。

语用能力是指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它与交际能力紧密相关,但更侧重于句子和对话的意义及其背后的语用规则。

语用能力要求学习者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根据不同交际目的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语用能力还涉及到语言交流中的礼貌用语、隐含意义的理解和文化背景的把握等。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关的研究表明,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提高对于外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学习成绩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培养了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加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真实的言语交流中,还能提高他们解决交际问题和应对不同交际情境的能力。

进一步地,培养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学习者需要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的语言环境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中的交际规则和语用规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习惯。

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习交际和语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交际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作者:王辰晖张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摘要】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者和他们受到的限制,及其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研究。

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则是指能够正确理解语用语言行为,并恰当地以目标语生成语用行为的能力。

外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其中包括了语用能力的培养。

生活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学习者往往比传统外语课堂中的学习者更加重视语用问题,但传统外语课堂仍然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在外语课堂的教学中,可以使用翻译活动和意识提高活动作为方法去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语用教学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但语用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用能力 ;翻译 ;意识提高 ;语用教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跨文化语用学理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编号:14G259);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研究”(编号:201114y)。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5-02一、引言Kasper和Blum-Kulka[1]将语用学定义为“对于人们在语境中的语言行为的理解和生成的研究”。

Crystal[2]的定义则更为明确而具体:“语用学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所进行的语言研究,特别是研究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做出的选择和他们所遇到的束缚,以及他们的语言使用对于交际行为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影响”。

正如他们所论述到的,语用学所研究的正是语言使用者,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限制,和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话语或句子以及文本与其意义、语言使用者的意图、以及相关语言使用场合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语用知识使得我们能够创造或解读语篇”[3]。

随着外语交际能力框架的延伸[4] [5],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或者说中介语语用被置于交际语言能力的范畴之内,Bachman[6]将其描述为“由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以及在合适的、语境化的交际语言使用中去实施或执行这一技能的能力所组成”。

Bachman[6]提出,交际语言能力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语言能力、交际策略能力和语用能力;而交际策略能力又可细分为语法能力和文本能力,语用能力又可细分为言外能力与社会语用能力。

Bachman[6]以言语行为和语言功能为参考描述了言外能力,将其功能进一步划分为概念功能、操控功能或交流功能、启发功能、以及想象功能。

对于学习者来说,在二语或外语环境中获得所有这些功能来作为其语用能力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Bachman的体系中语用能力的另一个部分是社会语用能力。

Bachman列举出三种敏感性和一种能力,即对于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差异的敏感性、对于语体风格差异的敏感性、对于逼真度的敏感性,以及解读文化参考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语用能力不仅包括组织能力,还包括各类知识,这些知识被用在语境化表现中,以及在语篇中解读被社会认可的言外行为[6]。

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语用能力指的是,作为听者能够理解语用语言行为,同时,作为说话者能够以目标语言生成语用语言行为,并能够遵守其文化规范,使用说话者自己的目标语言语用知识。

当学习者误解了目标语言说话者的话,或者当他们说出了不合适的表达,无法达到目标语言的语用或文化规范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7]。

二、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外语交际能力并不仅仅是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语法知识能够达到的,同时也与许多其他因素相关,其中就包括了话语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

从这一点来说,语用教学一直是以某些惯例和策略为基础的,而这些管理和策略则是与诸如请求、拒绝、道歉或抱怨之类的特定言语行为有关。

然而,当语用学成为了外语课堂教学所关注的中心时,在教学互动中却并不能发现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部分的存在。

也就是说,惯例与特定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和特定情境中的语境因素一起被考虑到。

生活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语言学习者往往会很重视语用学,例如,和语法错误相比,他们通常会对语用错误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8] [9]。

他们对于语用的高度重视似乎是因为他们和目标语言文化的本地人有着日常的互动。

而对于目标语言文化之外的课堂中学习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则似乎对语言的得体性很不敏感,反而对语法准确性非常重视。

当然,积极性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外语学习者一样能够在相对薄弱的环境中成功地获得语用输入,并设法培养出对于语用的高度敏感。

而且,如Kasper和Rose[10]所指出的,并非所有的外语课堂都无法提供语用信息。

尽管如此,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学习语言往往使学习者变得更加注重语用,因为相关语用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相关实践和练习的机会一般来说要比非目标语言文化中课堂上所能提供的大得多。

外语或二语的环境是否真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获得语用能力呢?并不一定。

有些第二语言学习者也许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对于语用信息和接触,又或者没有什么机会去实践。

然而,在这两个方面上,大多数第二语言环境至少要远比更为传统的外语教学课堂丰富。

而对于社交语用的学习来说,研究则表明生活在目标语言环境中的确要比在外语课堂上有利[10]。

研究表明,即使当外语学习者在完成语用敏感的任务时,他们仍然更加注意要足够明确的传达出题目信息,而不是注意要有足够的礼貌。

其原因可能在于,与母语使用者不同,外语学习者无法进行以自动且无意识的方式完成低级语言规划,这些过程仍然需要他们进行大量有意识的努力方可完成。

这样,其语言处理能力的一大部分被消耗掉了,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过载使其无法去注意到语用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学习环境。

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语用输入或语用练习上都相当贫乏。

传统外语课堂环境中的外语学习者所进行的语言练习任务,往往是命题意义表达得清楚而准确,但人际功能意义几乎没有。

这样的学习环境自然会对他们在语言练习中的侧重有所影响。

他们会逐渐认为命题明确度与准确度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他们在完成人际功能意义更为关键的任务时,同样会去注重命题意义,例如像请求或抱怨之类具有面子威胁的言语行为。

在有些时候,传统外语课堂中的学习者也会表现出准确的社交语用知识,这说明,他们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中还是设法获得了一些社交语用知识的,这是由于他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语用教学。

尽管他们所接受到的语用输入极少,并且只是进行了大致上的练习,但是学习到过的某一特定知识点显然足以使他们完成语用意义建构。

三、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途径1.以翻译为方法提高语用能力如果对于翻译的使用可以完全利用到其语用潜力,我们便可以将翻译作为一种建立功能性语用对等的练习,其方式为,将语言形式作为情境和文化语境中的话语与其交际功能联系在一起。

这样,翻译将在培养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中起到极其有用的作用。

外语课堂中翻译的使用可以扩展到包括大量翻译活动,例如,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对文化现象进行详细而明确的比较;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本的创意制作等。

在这种翻译活动的理念下,交际能力的接受性和生产性两方面都将得到提高。

但是,所有的翻译活动应该只在程度较高的学生中进行,由于他们的交际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他们对于有关的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等关系已经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

如果在翻译活动更加注重语言的交际使用,语言就不再是孤立的主题,而是表现出与其他主题的联动,得以促进语用和跨文化能力。

翻译活动可以和外语、文化等其他主体学习发生融合,以促使所选择的文本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使用。

这将有利于培养充分的外语交际能力。

2.以意识提高方法培养语用能力有很多教学活动可以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这些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旨在提高学习者语用意识的活动,和提供交际练习机会的活动[11]。

其中,意识提高活动是专门设计用于培养学习者识别在语境下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的活动。

通过意识提高活动,学习者能够获得有关语言的语用方面的信息。

例如,在他们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中道歉,分别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与目标语文化相比,在他们本身的文化中哪些表达被认为是具有冒犯性的;在两种语言当中,不同情境下冒犯的程度如何;对话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影响到道歉用语的使用等等。

此类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的语用层面,并给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分析方法,使得他们能够就语境上得体的语言使用做出自己的归纳和概括。

此类活动被设计用作使学习者自觉意识到母语和目标语的言语行为之间的差异。

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差异通常会被学习者所忽略,直到他们被直接教授时才会注意得到[12]。

有几种方法可以被用于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

两种常用的方法为教师对于语用学各方面研究发现的展示与讨论,以及学生-发现过程,即学生通过观察、问卷或访谈以获取信息[11]。

四、结语由于语用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语用教学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然而,语用教学并不是完全不可实现,通过教学,学习者开始意识到其母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语用类似性和差异性。

在接受显性教学之后,学习者对于语用策略的选择较之前会发生变化,其选择会更加接近于目标语言的习惯与模式。

但是,即使在接受教学之后,学习者仍然会保留其母语语用行为中的某些他们非常倾向于使用的文化特征。

此外,学习者的叙述内容会受到所用教材中的例子的影响。

学习者最终创造了自身的中介语,这一中介语既受到教学的影响,也受到学习者民族身份的影响。

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者的言语行为中多个方面的语用意识。

他们会意识到,在语用策略的选择和言语行为策略的语义内容中存在着来自母语的语用迁移,而学习者对于目标语言中语用知识的缺乏,加上他们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会造成误解。

学习者甚至会注意到,理解第二语言话语中的言外之力是相当困难的。

概括起来,一方面,外语教学环境下的语用教学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是因为恰当的语言使用与文化价值观、情境、对话者以及其他变量间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

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教授套话,或者强迫学习者遵从“目标(语言)规范”并不太可能会加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语言意识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使学习者对文化差异和语言使用中的变化变得敏感,也同样有助于学习者自身中介语的创造,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语用选择。

希望学习者在使用不同的语言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能够将在课堂上所获得的语用意识应用于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其他情境。

参考文献:[1]KASPER G, BLUM-KULKA 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2]Crystal 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M]. 2nd ed. Oxford: Blackwell,1985: 240.[3]Bachman L F,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9.[4]Canale M.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pedagogy[M]//Richards J, Schmidt 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 2-27.[5]Canale M,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47.[6]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84.[7]Thomas J A.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2.[8]Bardovi- Harlig K, D?觟rnyei Z. Do language learners recognize pragmatic violations?Pragmatic versus grammatical awareness in instructed L2 learning[J]. TESOL Quarterly, 1998, 32(2): 233-262.[9]Niezgoda K, R?觟ver C. Pragmatic and grammatical awareness[M]//Rose K R, KasperG.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3-79.[10]Kasper G, Rose K R.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 Malden, MA:Blackwell, 2002.[11]Kasper G. 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education[M]//Bardovi-Harlig K,Hartford B. Beyond Methods: Component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McGraw-Hill, 1997.[12]Schmidt R. Consciousness, learning and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Kasper G, Blum-Kulka 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