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它的美在于它的逻辑性和精确性。
但有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此,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数学游戏
游戏是学习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独、华容道等数学谜题游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2. 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学生兴趣和能力提高的方式。
在数学竞赛中,学生可以遇到不同的数学难题,挑战自我,尝试寻找突破口。
通过竞赛,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美感。
3. 实际应用
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数学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周围的数学应用,例如计算行程时间、设计房间面积、统计购物费用等等。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公式和算法。
4. 数学艺术
数学在艺术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在绘画中的应用、对称性在建筑中的应用等等。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和制作数学艺术品,例如华丽的螺旋线、魔幻的空间立方体和多面体搭建等等。
通过艺术,学生可以看到和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总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需要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欣赏能力,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希望我们教师能够用心去试着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美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数学是一门充满着美的学科,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往往只是被公式、定义及求解方法所包围,很少去体会其中的美感。
因此,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美数学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其美感。
例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盖在路上的人行道石,当我们仔细观察时,会发现这些人行道石是由不同几何形状的石头组成的。
这些几何形状包括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等,而这些基本图形正是在数学中广泛研究和应用的。
另外,在温度计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数学美妙的表现。
当温度计上的水银球下降时,温度计上的数字也会随之下降,而这些数字则显示了水的冰点、沸点等数值。
实际上,这些数字是数学中的开氏温度值,而其背后的原理即展示了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游戏可以为学生体验数学美感提供机会。
例如,在一些数学游戏中,玩家需要猜测数字、猜谜语或者解题,这些活动正是体现数学的奥妙。
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数学上的智慧和美感。
另外,数字方块也是一种游戏,它的背后则涉及了数学中的排列和组合。
玩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摆放出数字方块,而这些数字方块中的排列和组合则让游戏变得更具趣味与挑战性。
绘画同样可以为学生体验数学美感提供机会。
例如,欧几里得根据分割比例绘制的黄金分割画法,便涉及到了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
此外,利用计算机绘制图象也是由数学来完成的,这些图象通常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坐标、向量、三角函数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绘画技巧的过程中,也可以深入认识到数学的美妙。
总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数学是一门美的科学,也是一门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和成就感的学科。
很多学生对数学抱有恐惧和厌倦的态度,认为它只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概念。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教师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趣味性的活动来让学生参与数学。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数学竞赛,让学生在赛场上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或者通过数学拼图和解谜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数学探索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运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领学生参观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场所,如天文馆、数学博物馆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
数学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奇妙的性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这些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学难题,让他们通过思考和尝试找出解决方法,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数学实例和故事,让他们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讲述数学家们的故事,介绍他们对数学的贡献和发现;或者讲述数学在艺术、音乐和文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游戏和趣味性的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思考和创造以及数学的历史和应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让他们深刻体验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
生活中的数学美
生活中的数学美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深奥的学科,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
然而,数学之美并不仅限于这些学术领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
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音乐的旋律,从植物的花纹到建筑的结构,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几何之美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图形、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看到几何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比如,一个完美对称的花朵,一条流畅的弧线,一座优雅的建筑。
这些都彰显着几何之美在生活中的存在。
同样,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几何的奥秘。
比如,当我们在厨房烹饪时,调配不同食材的比例,其实就是数学的运用。
又比如,在整理家具摆放的时候,合理利用空间、计算距离,也是数学思维在发挥作用。
植物之美植物玄妙之美也常与数学相联。
例如,一朵花瓣的数量往往符合数学上的规律,如黄金分割比例等。
植物的花纹、叶脉、生长方式等都充满了数学的秩序之美,似乎是大自然对数学的完美诠释。
除此之外,植物的种植、育苗等过程中也充满了数学的精妙。
比如,在园艺学中,种植不同植物之间的距离、地块的面积计算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建筑之美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而其中也融入了数学的美感。
建筑的结构、比例、对称等都是数学的应用。
在古代,建筑师用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规律来设计建筑,以追求完美的比例。
而在现代建筑中,数学更是不可或缺的。
建筑师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结构的强度、设计立面的曲线、规划空间的布局等。
这些数学的应用使建筑更加美观、实用且稳固。
结语生活中的数学美无处不在,它让我们对世界更加敏感、更加理解万物的秩序和规律。
正是数学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
让我们在日常的琐事中,多留意数学之美的存在,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震撼。
愿数学之美,永远伴随我们的生活。
发现身边的数学之美
发现身边的数学之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大到宇宙间的星辰运行,还是小到花瓶上的斜线交错,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响。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洞察事物背后的规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身边的数学之美。
1. 自然界中的数学之美自然界是数学之美的源泉之一,数学规律贯穿于各个领域。
比如黄金分割,它常常出现在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例如,花朵的瓣数、树叶的排列方式、螺旋形的贝壳等等,都是黄金分割的生动体现。
这种比例之美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美感。
另外,自然界中的几何形状也展现了数学之美。
例如,蜂窝状的蜂巢、雪花的对称形状等,都是由数学原理所决定。
这些简单而又复杂的几何形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自然中的精妙应用。
2. 建筑中的数学之美建筑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无论是建筑的平面设计,还是立体结构的构建,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例如,建筑师需要运用几何知识来绘制平面图纸,计算建筑的尺寸比例,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美观。
此外,建筑中的对称性和比例也是数学之美的体现。
对称美是建筑中常见的美学原则,它能让建筑更加和谐。
比例美则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让人沉浸在数学之美的世界中。
3. 经济金融中的数学之美经济学和金融学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些领域中,数学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规律和金融风险。
例如,利息的计算、股票市场的波动、金融衍生品的定价等,都需要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来预测和分析。
同时,数学在风险管理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例如,在保险领域中,数学可以用来计算风险、制定保险费率,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保障。
这些数学应用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4. 艺术中的数学之美数学和艺术看似两个迥然不同的领域,但其实它们在很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数学可以为艺术提供灵感和规律。
例如,画家们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画作;音乐家则借助数学的节奏和音符组合,创作出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
生活中的数学美
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是一门美丽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上的公式和算术题中,更深刻地融
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生活中的数学美,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作,无处不在,让我们身处其中,感受着数学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数学知识。
比如,当我们去购物时,需要计算
商品的价格和折扣,以确定最优惠的购买方案;当我们做饭时,需要根据食谱中的比例和分数来调配食材,确保菜品的口味和营养均衡;当我们规划旅行路线时,需要计算时间和距离,以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和行程安排。
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中,都蕴含着数学的美感,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的智慧和魅力。
而在自然界中,数学美更是无处不在。
从花朵的螺旋形状到蜂巢的六边形结构,从树叶的分枝规律到海浪的波纹频率,无一不展现着数学的奇妙之美。
数学正是这些自然界中的规律和模式的描述者和解释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的神秘和秩序。
在艺术领域,数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常
常运用了数学的几何图形和比例原理,使得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数学的美感在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力量。
生活中的数学美,无处不在,它让我们在日常琐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和智慧,让我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秩序,让我们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和力量。
数学美,如同一首动人的乐曲,让我们在生活的旅程中不断感受到它带来的愉悦和惊喜。
让我们珍惜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日常琐事中也能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力量。
数学与生活让小学生在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
数学与生活让小学生在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数学作为一门普遍存在于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让小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美妙,将其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生活的融合,以及如何让小学生在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
一、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数学的应用。
比如,计算时间、测量长度和体积、解决购物时的找零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在超市购物时,他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减去所拥有的零钱,最后找到合适的零钱数。
这个过程就涉及到了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会逐渐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无趣的学科,而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计算上,它还与几何、代数、统计等数学分支息息相关。
比如,孩子们在玩积木的时候,需要辨认各种形状,这就涉及到了几何学的知识。
当他们在种植花草时,需要计算每株植物之间的距离和花盆的容积,这涉及到了代数和几何知识。
此外,孩子们还可以通过统计自己的身高、体重,了解和分析数据的规律。
二、如何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在实际中体验数学之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数学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比如,通过搭积木来学习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通过数独游戏来锻炼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数学的知识。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比如,在购物时引导孩子们计算价格和找零,通过户外活动中量测距离和时间来巩固数学的应用。
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际价值。
此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创造一些数学化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断接触到数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的应用。
从日常的购物算账,到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数学的影响都是无处不在的。
通过实际的案例和故事,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通过商务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音乐和美术来感受到数学在音乐节拍和绘画比例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美感的兴趣。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美。
数学游戏和竞赛可以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可以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们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和成就感;也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可以通过数学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与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创作出许多美妙的艺术作品。
可以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来给学生们讲解数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和艺术之间的奇妙关系;也可以通过编织、拼贴等手工艺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美。
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验学科。
通过实际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数学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数学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数学的美妙之处;也可以通过数学探究项目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美感。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需要学校和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美感,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数学的美。
希望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
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江苏省清江中学张峥嵘(223001)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江苏省清江中学张峥嵘(223001)【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让学生采集图形、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主要是对称美),这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还原生活,而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学习即生活。
【关键词】认识体验数学美创造生活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初中数学枯燥无味,事实也是如此。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研究了当前教学改革的动向,结合数学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开放型课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基本上克服了数学课的枯燥弱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形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学习数学呢?我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事等,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我都找到了一些感觉,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一、创设生活情景,感受图形美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课前让学生采集生活中可以从数学角度来欣赏的美丽图形或实物或仿画、拓印的几何图形样式,每人剪两个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师:请同学们把课前采集的图形展示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生1:这是一个美丽的图形,我觉得它的外形是正方形,很美.并且我发现连结它的一条对角线,可得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连结两条则可得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生2: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窗格”的样式,它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生3:这是我自己画的我小时候玩过的“风车”的图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但在它中间插一个签子,风一吹就可以转动(如图3).生4:这是《易经》书上的封面图----阴阳八卦图,一黑一白对比鲜明,并且都象两条鱼,很有意思(如图4).生5:我觉得这个图形外观象一个螺丝帽,是一个三角形围绕圆形旋转一周而成的(如图5).生6:这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图标,很美,能绕中间一点不停地旋转,很好玩(如图6).图1 图2 图3同学们展示的实物和图形都很美,有很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但有些不是,却也很美.比如“大风车”的图标,聪明的同学会发现这些实物都能不停地转动,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不停地转动吗?先请大家看老师作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演示:把大风车复印在纸上,然后把它绕一个点旋转180o.)(因为这个实验学生不知绕那一个点,怎样旋转180o,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先示范演示,再让学生模仿实验,才能悟出点道理.)生:又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了!(同学们都很惊奇)师:若我再旋转180o呢?(又重合)师:请你们也在小组中实验一下,看看你手中的图形,哪些绕某一点旋转180o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并且用运动的观点描述一下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生:这些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o,能与旋转前的图形重合.师:这样旋转能重合吗?(演示不在同一平面内旋转)生:应该在同一平面内.师:很好,这一前提条件不能丢!我给这些美丽的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你能类比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说说什么叫中心对称图形吗?生:在同一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中心对称图形.师: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中心对称图形也有对称中心.这个点就叫对称中心,请大家看看下列图形(图7、图8、图9)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前面同学们列举的图1-图6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生兴趣.这里展示学生课前采集的图片,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幅图标“大风车”,教师指导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美的外形及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概念.)二、感受生活数学,理解图形之美师:请大家拿出“大风车模型”,在上面任取两点A 、B ,旋转180o,点A 、B 分别到了点A′、B′的位置.若把AA′、BB′连结起来,并设对称中心为O ,你发现了什么?生1:连结AA′、BB′,我发现它们都经过对称中心O .生2:我猜想,并通过测量,发现OA=OA′、OB=OB′.生3:与轴对称图形一样,A 和A′、B 和B′也是一对对应点.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头脑也很灵活,自觉把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联系起来对照学习,很好!你能结合刚才的操作,类比着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说说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吗?生4:中心对称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类比,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在本质特征,真正体会他们美在何处,体验自己发现的快乐,让他们在亲自实验中,发现这些一下子并看不出来的“真理”,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三、探究生活问题,欣赏图形之美图7 图8 图9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大到一些建筑物,小到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比如:你们经常玩的扑克牌的牌面图形中就有很多,请你们把它找出来,看哪个组找得又准又快?生1:所有的2、4、10的牌面都是的.生2:J、Q、K所有的牌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生3:除方块7外,其余方块的牌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师:在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生:H、I、N、O、S、X、Z.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这些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请大家把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拿出来,选一种(每相邻两组选不一样的),通过实验验证,它们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若是,找出它的对称中心,并在实验过程中,验证它们的性质,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纷纷操作讨论,争论不休)生1:我们组通过实验讨论,结果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通过旋转(演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完全重合,说明它们相等,对角线就是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生2:连结对角线后,发现有两对三角形旋转180o能互相重合,可得内错角相等,从而得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生3:我们组发现正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它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垂直且互相平分,并且我们还发现(演示)正方形,只需旋转90o就能与原来图形重合了,说明它的邻边也相等,综合起来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也相等.生4:我们发现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也能与原图完全重合,这说明它也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因此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师:那么正五边形呢?你还能找到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呢?请同学们课外探究,并互相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运用所学“新”知识,验证己学的“旧”知识,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四、发挥想象能力,创造图形之美师:通过这节课的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中心对称图形非常美丽,其“美妙”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验到,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一个美丽的中心对称图案,然后在全班展示,让我们共同欣赏,好吗?(学生设计,有独立创作,也有合作的,也有借鉴别人,进行再创造的.)部分学生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对这种实践性作业很感兴趣,设计的很多漂亮的中心对称图形,很有创意,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回味、体验数学美,弘扬数学美的文化价值.)反思:数学开放课堂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美,教师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兴趣激发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美是艺术与逻辑的完美结合,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体验数学的美感。
通过观察这些事物,学生会慢慢发现数学的美在哪里,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们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
数学游戏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形式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教师们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美感。
数学建模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参与数学建模,学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体验到数学的美感。
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科普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魄力。
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艺术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艺术是一种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美的表现来展示数学的内在美。
通过数学艺术,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的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一些数学艺术作品,如数学雕塑、数学绘画等,让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数学的美是教师们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和途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感受到无穷的美好,用心去发现数学的美!。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第一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我们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到处都有美的现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感受到美的事物,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呢?一、美在教中教书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比如我在教《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生动手画圆时我更是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与实践中感受到美、受到美的熏陶。
原本抽象的圆的概念,美在我们的敦敦教诲之中,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了出来。
二、美在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让学生在自主地、快乐的氛围中自觉地参与,开心的实践,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去体验美,去感悟美在认知的过程中,孩子们放开了思维,不拘泥于教材,学生在学习认知2的过程中就更有趣了:他们不仅把2说成了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孩子们既学会了知识,又受到了各种美的熏陶,把抽象的数学符号经过动手动脑转化成了他们喜闻乐见、可感可知的具体形象的美的事物,对于我们教学来说真可谓是两全其美。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不断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符号转化成适合各个学段的孩子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接受能力,把真正的美的东西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把“数学”课上成“学数”课,要把数学中蕴含着的一切美的资源深挖出来,加以加工创造,展示给我们一颗颗天真烂漫、幼稚纯真的求知童心······。
第二篇: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本站推荐)我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美美,是一个有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谜。
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了一起,大概所有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要经常谈到美,于是,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等,经常为人所道。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美是指数学中那些符合数学原理且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
结构或形式。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
数学美的存在,如建筑物的对称性、自然界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等。
2. 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数学美:引导学生欣赏具有数学美的艺术
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画作、埃舍尔的画作等。
3. 制作数学手工艺品:鼓励学生参与制作数学手工艺品,如拼图、折纸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美。
4. 探究数学之美:借助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
之美,如黄金分割、数列、对称性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中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
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门艺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一,数学中的对称美。
对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如几何学、代数学等。
在几何学中,正多边形以及各种对称图形都是对称美的体现。
比如,六边形、八边形等正多边形都有旋转对称性和镜像对称性,这些对称性让人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感。
在代数学中,对称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对象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并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称性的存在让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
第二,数学中的规律美。
数学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数学家来说是一种美的追求和发现。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具有美妙规律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分枝结构、螺旋线等,这些都展示了数学规律的美感。
再比如,黄金分割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学比例,它被广泛运用在艺术和建筑中,给人一种和谐、美妙的感觉。
数学的规律美让人们对世界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人们对数学的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第三,数学中的证明美。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证明是数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证明,数学家们能够揭示数学的真理,发现数学中的美。
一次成功的证明不仅仅是一个结论的证实,更是一种思维上的享受。
证明的过程需要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这些因素让证明具有了美感。
数学家们通过精妙而巧妙的推理,将一个个数学难题一一攻克,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四,数学中的数学公式之美。
数学公式是数学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学公式的美在于它们简洁、精确、富有表达力。
比如,欧拉公式是一个闪耀着美光的数学公式,它将五个基本数学常数以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这个公式被认为是数学中最美的公式之一。
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
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数学是一门智力活动,也是一门美学科。
然而,在学生眼中,数学常常被视作一门枯燥、困难的学科,缺乏趣味性。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呢?一、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比如,在一个花坛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的花瓣、长方形的花盆等等,这些都是数学中的几何形状。
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些形状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形态之美的感知。
二、数学中的艺术之美数学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数学中的图形、曲线、等式等,都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通过讲解一些数学中的美妙定理和公式,如费马大定理、黄金分割等,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艺术之美的兴趣。
三、数学中的思维之美数学思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让学生通过寻找不同的解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可以培养他们的灵活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数学证明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推理证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美妙和奥妙。
四、数学中的应用之美数学是一种实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几何学在建筑和设计中的应用,代数在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等。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看到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五、数学中的历史之美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演变,了解到一些伟大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和贡献。
通过讲解数学史故事,如欧几里德和柏拉图的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给人类带来的美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
数学不再是一门乏味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魅力和趣味的学科。
让学生从小就爱上数学,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美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一、数学的精髓
学习数学,人们想到的只是枯燥的“计算”和“证明”,所以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逐步体会到了,只会做题就像机器运转,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本质在于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而在现实中,学数学只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手段,了无生趣。其实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生活中的数学美
对称美-----剪纸图片
对称美----- 京活中的数学美----和谐美
数学中的和谐美来源于实践,和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综 合与实践活动数恰好侧重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 关系。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就是运用数学中 几何图形与代数公式设计建造而成的,许多自然景观无不与数学中 的几何图形相联系,三角形是金字塔的缩影、圆是太阳的象征、形 象逼真的扇形梅花瓣样的组合图形、铜钱式的圆中方,……都显出 几何图形的和谐美。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可以广泛地满足学 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认识美 、发现美、鉴赏美。 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黄金分割”中,组织学生上图书馆,上 网,到生活中去寻找与“黄金分割”有关的知识、图片、音乐、建 筑……,同学们甚至希望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拍摄下体现“黄 金分割美”的照片、录像。然后把素材保留展示出来:
一、生活中的数学美——对称美
活动目的: 1 、了解一些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但又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从而达到增长见 闻的目的。 2 、选定考察对象:由于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的了解并不全 面,所以我们最后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和考察后,我们选定了 生活中的数学美——对称美。 3 、实地考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与对称有关的事 物,并把相关的资料摘抄下来。 4 、资料收集:针对考察对象,我们上图书馆去查找有关的 书籍、文献。但由于资料有限,我们又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剪 纸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编辑。
这几副国旗图案中的五角星是黄金分割的
中国
美国
委内瑞拉
越南
耐人寻味的0.618
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那些好茶产地大多位于 北纬30度左右。特别是红茶中的极品“祁红” ,产地在安徽的祁门,也恰好在此纬度上。这 不免让人联想起许多与北纬30度有关的地方。 奇石异峰,名川秀水的黄山,庐山,九寨沟等 等。衔远山,吞长江的中国三大淡水湖也恰好 在这黄金分割的纬度上。 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 普通树叶 的宽与长之比也接近0.618; 节目主持人报幕,绝对不会站在舞台的中央, 而总是站在舞台的1/3处,站在舞台上侧近于 0.618的位置才是最佳的位置; 生活中用的纸为黄金矩形,这样的长方形让人 看起来舒服顺眼,正规裁法得到的纸张,不管 其大小,如对于、8开、16开、32开等,都仍然 是近似的黄金矩形。
生活中的数学美
生活中的数学美【摘要】这篇文章将探讨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购物计算到时间管理,数学应用无所不在。
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数学规律,如黄金分割比例和斐波那契数列。
艺术和建筑设计中也充满了数学美感,例如对称和比例的运用。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以及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美的探讨,可以启发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数学美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发现身边数学的美丽。
【关键词】引言、日常生活、自然界、数学规律、艺术、数学美感、建筑设计、数学之美、融合、结论、启示。
1. 引言1.1 生活中的数学美概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的美妙之处也渗透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
数学是一门精密而严谨的学科,它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公式和方程,更是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生活中的数学美,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展现在自然界的规律中、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中、建筑设计的结构之中,甚至与我们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相互交融。
数学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美,它让我们感受到宇宙的奇妙之处,在简单的数字和几何形状中发现无限可能。
通过深入探讨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和建筑设计等领域中数学的应用和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生活中的数学美给我们带来了灵感和启示,促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尊重这门神奇而美丽的学科,让我们不断发现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惊喜。
2. 正文2.1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日常生活中数学应用广泛而深入,几乎无所不在。
从日常的购物计算到烹饪食谱的比例,数学贯穿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数学应用,例如测量时间、距离和重量等等。
我们在购物时经常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折扣。
通过使用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金额,避免被商家的促销活动所迷惑。
生活中的数学美
生活中的数学美第一篇:生活中的数学美生活中的数学美通过对数学美的不断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数学无尽的魅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在其中起的作用.可以说,应为数学让我们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美丽.图图1是宋代诗人秦观写的一首回环诗。
全诗共14个字,写在图中的外层圆圈上。
读出来共有4句,每句7个字,写在图中内层的方块里。
这首回环诗,要把圆圈上的字按顺时针方向连读,每句由7个相邻的字组成。
第一句从圆圈下部偏左的“赏”字开始读;然后沿着圆圈顺时针方向跳过两个字,从“去”开始读第二句;再往下跳过三个字,从“酒”开始读第三句;再往下跳过两个字,从“醒”开始读第四句。
四句连读,就是一首好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四句读下来,头脑里就像放电视一样,闪现出姹紫嫣红的花,蹄声笃笃的马,颠颠巍巍的人,暮色苍茫的天。
如果继续顺时针方向往下跳过三个字,就回到“赏”字,又可将诗重新欣赏一遍了。
生活中的圆圈,在数学上叫做圆周。
一个圆周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沿着圆周却能一圈又一圈地继续走下去,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回环诗把诗句排列在圆周上,前句的后半,兼作后句的前半,用数学的趣味增强文学的趣味,用数学美衬托文学美。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而数字就是最常见的。
中国的文学中若缺了数字诗、数字联,只怕会失色不少,而生活中缺了数字的计算,只怕也会将生活弄得一团糟,但是数学绝不是枯燥无趣的,数学有它独特的美,它理性抽象,却也可以缠绵悱恻,就像——卓文君的故事一样。
两千多年前,卓文君以一首《怨郎诗》换的司马相如回心转意,两人终于携手白头,留下一段佳话。
两千年后的我们只知道一曲《凤求凰》,留下无数美好,却不知中间还有这样一首《怨郎诗》。
怨郎诗,是怨是悔已无从知晓,但这首诗将一到十以及百千万镶嵌到诗中,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江苏省清江中学张峥嵘(223001)发现、体验、创造生活中的“数学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案例江苏省清江中学张峥嵘(223001)【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让学生采集图形、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主要是对称美),这种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还原生活,而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学习即生活。
【关键词】认识 体验 数学美 创造 生活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初中数学枯燥无味,事实也是如此。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研究了当前教学改革的动向,结合数学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开放型课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基本上克服了数学课的枯燥弱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形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学习数学呢?我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事等,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我都找到了一些感觉,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一、创设生活情景,感受图形美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课前让学生采集生活中可以从数学角度来欣赏的美丽图形或实物或仿画、拓印的几何图形样式,每人剪两个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师:请同学们把课前采集的图形展示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生1:这是一个美丽的图形,我觉得它的外形是正方形,很美.并且我发现连结它的一条对角线,可得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连结两条则可得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生2: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窗格”的样式,它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生3:这是我自己画的我小时候玩过的“风车”的图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但在它中间插一个签子,风一吹就可以转动(如图3).生4:这是《易经》书上的封面图----阴阳八卦图,一黑一白对比鲜明,并且都象两条鱼,很有意思(如图4). 生5:我觉得这个图形外观象一个螺丝帽,是一个三角形围绕圆形旋转一周而成的(如图5).生6:这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图标,很美,能绕中间一点不停地旋转,很好玩(如图6).图1 图2 图3同学们展示的实物和图形都很美,有很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但有些不是,却也很美.比如“大风车”的图标,聪明的同学会发现这些实物都能不停地转动,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不停地转动吗?先请大家看老师作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演示:把大风车复印在纸上,然后把它绕一个点旋转180o.)(因为这个实验学生不知绕那一个点,怎样旋转180o ,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先示范演示,再让学生模仿实验,才能悟出点道理.)生:又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了!(同学们都很惊奇)师:若我再旋转180o 呢?(又重合)师:请你们也在小组中实验一下,看看你手中的图形,哪些绕某一点旋转180o 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并且用运动的观点描述一下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生:这些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o ,能与旋转前的图形重合.师:这样旋转能重合吗?(演示不在同一平面内旋转)生:应该在同一平面内.师:很好,这一前提条件不能丢!我给这些美丽的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你能类比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说说什么叫中心对称图形吗?生:在同一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o ,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中心对称图形.师: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中心对称图形也有对称中心.这个点就叫对称中心,请大家看看下列图形(图7、图8、图9)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前面同学们列举的图1-图6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生兴趣.这里展示学生课前采集的图片,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幅图标“大风车”,教师指导实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美的外形及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概念.)二、感受生活数学,理解图形之美师:请大家拿出“大风车模型”,在上面任取两点A 、B ,旋转180o,点A 、B 分别到了点A′、B′的位置.若把AA′、BB′连结起来,并设对称中心为O ,你发现了什么?生1:连结AA′、BB′,我发现它们都经过对称中心O .生2:我猜想,并通过测量,发现OA=OA′、OB=OB′.生3:与轴对称图形一样,A 和A′、B 和B′也是一对对应点. 图7 图8 图9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头脑也很灵活,自觉把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联系起来对照学习,很好!你能结合刚才的操作,类比着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说说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吗?生4:中心对称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类比,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在本质特征,真正体会他们美在何处,体验自己发现的快乐,让他们在亲自实验中,发现这些一下子并看不出来的“真理”,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三、探究生活问题,欣赏图形之美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大到一些建筑物,小到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比如:你们经常玩的扑克牌的牌面图形中就有很多,请你们把它找出来,看哪个组找得又准又快?生1:所有的2、4、10的牌面都是的.生2:J、Q、K所有的牌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生3:除方块7外,其余方块的牌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师:在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生:H、I、N、O、S、X、Z.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这些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请大家把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拿出来,选一种(每相邻两组选不一样的),通过实验验证,它们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若是,找出它的对称中心,并在实验过程中,验证它们的性质,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纷纷操作讨论,争论不休)生1:我们组通过实验讨论,结果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通过旋转(演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完全重合,说明它们相等,对角线就是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生2:连结对角线后,发现有两对三角形旋转180o能互相重合,可得内错角相等,从而得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生3:我们组发现正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它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垂直且互相平分,并且我们还发现(演示)正方形,只需旋转90o就能与原来图形重合了,说明它的邻边也相等,综合起来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也相等.生4:我们发现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也能与原图完全重合,这说明它也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因此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师:那么正五边形呢?你还能找到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呢?请同学们课外探究,并互相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运用所学“新”知识,验证己学的“旧”知识,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四、发挥想象能力,创造图形之美师:通过这节课的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中心对称图形非常美丽,其“美妙”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验到,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一个美丽的中心对称图案,然后在全班展示,让我们共同欣赏,好吗?(学生设计,有独立创作,也有合作的,也有借鉴别人,进行再创造的.)部分学生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对这种实践性作业很感兴趣,设计的很多漂亮的中心对称图形,很有创意,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回味、体验数学美,弘扬数学美的文化价值.)反思:数学开放课堂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开放型课堂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
第三是教师学生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这种主动学习,有利于后进生的提高。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为学生的表现感到惊奇;为学生的创造感到诧异.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想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但仔细想,他们的那些“想法”仍然是我设计好的或预想到的.因此每涉及到“偏离正轨”的时候,我总是想方设法牵着他们走向“正轨”,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天这节课,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说感受,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验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没想到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得如此快乐.这样组织教学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感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尤其是不一样的心声.我想:只要你大胆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那时,他们一定会还你无数个惊喜的!参考资料: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3、张奠宙戴再平:《中学数学问题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4、田万年等:《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5、张建良:“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K12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