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A卷人教版)及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A.煤炭B.汽油C.氢气D.柴油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的气味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硅酸钙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4 C.+5 D.-4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B.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C.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

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1 B.2 C.3 D.4。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含参答)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含参答)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菜刀生锈B. 葡萄酿酒C. 食品发霉D. 瓷盘摔碎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生锈的铁钉B. 清澈的泉水C. 寒冷的干冰D. 新鲜的牛奶4. 将CO 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红色—→无色—→紫色B. 红色—→紫色—→无色C. 无色—→紫色—→红色D. 蓝色—→紫色—→无色5. 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 ①③④⑥B. ②③④⑥C. ①③④⑤D. ②③⑤⑥6.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B. 白糖C. 味精D. 花生油7. 有a、b、c、d四支容积相同且密封的试管,分别充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四种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同时拔开胶塞,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 充满H 2的试管B. 充满CO 2的试管C. 充满O 2的试管D. 充满CO的试管8. 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9. 康康同学欲在实验室收集气体X,他查询的信息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是()A. X的气味B. X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 是否与空气和水反应D. X的密度10. 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A. 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B. 反应条件C. 所制气体的性质D. 所制气体的颜色11. 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 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 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12. 很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重庆市2016届中考化学试题(A卷含解析)

重庆市2016届中考化学试题(A卷含解析)

重庆市2016届中考化学试题(A卷含解析)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 1.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汗水的挥发 B.蛋白质的水解 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汗水的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蛋白质的水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有新物质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 B.19% C.25% D.78%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A、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1%,否则人类没法生存,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19%,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25%,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78%,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苏打水 B.冰水 C.石灰乳 D.液氧【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苏打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 B、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 C、石灰乳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 D、液氧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Cl B.O2�C. D.【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答案:C.【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 5.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肥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施用过多对污染土壤,组成土壤板结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A.汽车表面喷漆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储存原理以及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汽车表面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分,选项错误; 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氧气,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是为了隔绝水分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氧气,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储存原理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7.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合各粒子的带电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所带的电荷与电子所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 A、由上述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和中子均不显电性,原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大,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错误.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但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陌生度,如果不能很好的拓展应变,出错的机会就很大,因此要细致的分析. 9.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水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氧气的原理结合发生装置的特点、收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 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应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所以都不会用到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关键是明确制取的原理及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 1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题意,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B、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被酸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肥的种类、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OH B.BaCl2 C.KNO3 D.AgNO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溶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则能存在于该溶液中的是不能与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和水,不可以共存,故错误; 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错误; C、硝酸钾和两种物质都不反应,可以共存,故正确; D、氯化铵和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存在于该溶液中,故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液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B、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有烧纸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浓硫酸欧吸水性,所以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故C正确;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故D错误.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其分子中含有与H2O2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 C.青蒿素难溶于乙醚 D.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 D.根据青蒿素的热稳定性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说明青蒿素能溶于乙醚中,故错误;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由题干信息“其分子中含有与H2O2类似的结构”可知,青蒿素在高温下易分解,所以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T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考点】纯碱的制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 B、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粉判断. C、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钠是反应物,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减少,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aCl�TNaHCO3↓+NH4Cl,该反应生成物是碳酸氢钠是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NH4HCO3、NaCl、NaHCO3、NH4Cl均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均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钠是反应物,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减少,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的特征、过滤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镁、锌金属活动性均比氢强,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由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最终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b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锌与镁均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的含义,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7.人们的吃、穿、行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1)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Ca2+ .(3)以下服装的饰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D (填序号). A、真丝领带 B、真皮手套 C、羊毛围巾 D、尼龙长袜.【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和合成材料的种类进行解答.【解答】解:“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钙离子的符号是Ca2+;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Ca2+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8.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校转化.(1)煤是一种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CO+H2 ③CO+H2O=H2+CO2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ABD (填序号) A、都是置换反应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分析】(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2)反应①是2C+O2=2CO,②C+H2O=CO+H2、③CO+H2O=H2+CO2,由置换反应的特征、还原反应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反应①是2C+O2=2C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C+H2O=CO+H2、③CO+H2O=H2+CO2. A、反应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两个反应中,水都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均具有可燃性,都是可燃性气体;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性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C、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0、+2价,生成物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化合价分别是+2、+4价,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化合;A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煤的气化的原理与流程,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征、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特征、一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磨砺.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之后(填“前”或“后”).(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d+4HCl+O2�T2PdCl2+2H2O .(3)如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银、钯、铂.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银、钯、铂.【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题意,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进行分析解答.(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氧化钯(PdCl2)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强,铂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弱,结合银与Pd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钯,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说明钯不与稀硫酸反应,即钯排在氢的后面,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之后.(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d+4HCl+O2�T2PdCl2+2H2O.(3)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强,铂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弱,则银、铂、钯的金。

重庆一中初2016级初三下半期考试化学试题(word含标准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6级初三下半期考试化学试题(word含标准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6级15-16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剁碎花椒B.鲜榨果汁C.烘焙糕点D.凉拌黄瓜2.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一致的是()A.苛性钠NaOH 碱B.熟石灰CaO 氧化物C.盐酸NaCl 盐D.小苏打NaHCO3 酸3.“庄稼一支花,离不开肥当家”。

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铵(NH4NO3) B.碳酸氢钾(KHCO3)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B.熟石灰可以改良碱性土壤C.盐酸可用于制造氯化锌等药物D.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症状5.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疫苗事件”,小照查阅资料认识了一种生产流感疫苗的原料——莽草酸(C7H10O5),它具有酸的通性,下列关于莽草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B.加入金属铜后产生气泡C.能与氧化铜反应产成蓝色溶液D.加入碳酸钾后没有明显现象6.用水做试剂,不能区分的一组物质是()A.石灰石、烧碱、氯化钙B.植物油、酒精、浓硫酸C.硫酸亚铁、氧化钙、氯化镁D.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7.小雄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了6.8gNaCl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酸碱度为7.5C.用量筒量取了15.67mL水D.常温下,M的溶解度为36g,可配得该温度下36%的M溶液8.小瑶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类,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常见的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火碱B.常见的难溶物:碳酸钙、氯化银、氢氧化钡C.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物: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D.用固体和液体直接混合可制备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9.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A.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B.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盐酸和石灰水C.将10%的KNO3溶液变为5%的KNO3溶液D.稀释浓硫酸10.用Mg、MgO、稀盐酸、Mg(OH)2、CuCl2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得到MgCl2的方法有()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1.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⑤⑥12.根据右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6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只有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乙中含少量甲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乙中的甲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Zn+CuSO4==Cu+ZnSO4B.Ca(OH)2+CO2==CaCO3↓+H2OC.CaCO3+2HNO3==Ca(NO3)2+H2O+CO2↑D.NaOH+CuSO4==NaSO4+Cu(OH)2↓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2SO4、NaCl、HCl B.HNO3、KOH、KMnO4C.BaCl2、Na2SO4、NaOH D.Ca(NO3)2、Na2CO3、KCl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D.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1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17.(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A卷)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A卷)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易拉罐属于()A.B.C.D.【解析】解:铝质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可以回收利用。

所以铝质易拉罐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故选:A。

2.(2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脱离空间站B.自由下落C.外壳烧蚀D.打开降落伞【解析】解: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2分)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

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酸奶B.冰块C.白酒D.食醋【解析】解:A.酸奶中含有酸性物质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冰块是指固态的水,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2分)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Ca3(PO4)2B.NH4ClC.KNO3D.CO(NH2)2(尿素)【解析】解:A.Ca3(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故A错误;B.NH4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B错误;C.K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D.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C。

5.(2分)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A.密度小B.沸点低C.难溶于水D.无色无味【解析】解: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是利用了氮气汽化吸热的性质,说明氮气的沸点低。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参考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参考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21%B.31%C.50%D.78%3.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碘酒C.液氢D.矿泉水4.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5.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A.玉米B.豆腐C.奶油D.黄瓜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Ca(H2PO4)2 C.(NH4)2HPO4 D.KNO37.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8.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中子9.“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合金:生铁、锰钢、青铜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C.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10.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11.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CO2和CO:闻气味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C.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D.BaCl2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加入Na2SO4溶液12.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3.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人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1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1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l、NaNO3B.HCl、NaHCO3C.NaCl、AgNO3D.H2SO4、NaOH 16.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Na 23 Cl 35.5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2.复合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 B.KNO3C.KCl D.Ca3(PO4)23.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4.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牛奶B.米饭C.牛油D.鲜橙汁5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1/5 B.1/4 C.4/5 D.1/26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A B C D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2H+D.2H2O8.下列变化需要消耗空气中氧气的是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B.钢铁在空气中生锈C.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D.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9.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11.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一氧化碳B.硫酸铜C.空气D.铜12.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A.黑色固体B.易溶于水C.有吸附性D.能够燃烧13.2015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

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O2分子间有间隔B.CO2气体较易液化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14.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2B.Cl2C.O2D.N215.在A+B 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A.HCl和NaOH B.CO2和NaOHC.H2SO4D.H2SO4和BaCl2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2分)16.(3分)化学物质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厨房里常用的化学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含答案全解全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冶炼B.高粱酿酒C.雕刻印章D.烧制陶器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45B.15C.34D.143.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豆奶C.碘酒D.冰水4.蚕丝含有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下列物质灼烧时也会产生该气味的是()A.猪皮B.牛油C.青椒D.馒头5.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6.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食盐作为咸味剂B.食醋作为酸味剂C.甲醛作为防腐剂D.小苏打作为膨松剂7.烈性炸药TNT(化学式为C7H5N3O6)广泛用于开矿、修路、兴修水利等,下列关于TNT的说法错误的是()A.TNT是一种有机物B.TNT爆炸后会产生二氧化硫C.TNT由四种元素组成D.每个TNT分子含有21个原子8.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9.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A.KNO3B.NH4HCO3C.KClD.Ca3(PO4)210.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用下列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白酒与矿泉水闻气味B MnO2与碳粉分别加入双氧水C 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分别加入BaCl2溶液D NaOH溶液与Ca(NO3)2溶液分别加入MgCl2溶液12.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1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B.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纸张燃烧。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河水。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玉米。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二、选择题11.若有化学反应4A+B₂=2A₂B,且A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则12gB₂完全消耗时生产A₂B的质量为:18g。

B.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变大,导致汽水喷出。

C.燃烧煤炉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放一壶水在煤炉上能够预防中毒。

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2.(2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A选项滴加石蕊溶液,B选项加入足量的水,C选项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选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为A。

13.(2分)正确的除杂方法是:C选项碳酸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为C。

14.(2分)选项B不正确,因为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

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分)示意图与叙述正确的是B选项,即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

16.(6分)①活性炭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硝酸钾⑤石油⑥盐酸。

答案为:(1)②(2)⑥(3)①(4)④(5)③(6)⑤。

最新重庆中考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最新重庆中考化学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O-16 Mg-24 S-32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2.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B.19%C.25%D.78%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苏打水B.冰水C.石灰乳D.液氧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ClB.O2—C.D.5.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6.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A.汽车表面喷漆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7.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B.质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8.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融化冰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9.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0.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1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B.BaCl2C.KNO3D.AgNO31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 分,与物理共用12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S—32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2.()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9% C.25% D.78%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苏打水B.冰水C.石灰乳D.液氧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Cl B.O2﹣C.D.5.()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6.()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A.汽车表面喷漆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7.()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8.()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9.()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0.()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A.B.C.D.1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其分子中含有与H2O2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C.青蒿素难溶于乙醚D.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15.()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1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20分)17.(3分)人们的吃、穿、行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的排放。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

(3)以下服装的饰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

A、真丝领带B、真皮手套C、羊毛围巾D、尼龙长袜18.(4分)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校转化。

(1)煤是一种(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填序号)。

A. 都是置换反应B. 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C. 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D. 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19.(4分)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磨砺。

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之(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20.(4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21.(5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水。

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

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X溶液的名称是。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11分)22.(5分)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作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B. 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C.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23.(6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4)通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成立。

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24. 工业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对表面生锈的铁件进行酸洗。

某酸洗池里盛有440kg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放入表面生锈的铁件浸泡,浸泡过程中单质铁也有部分损失,假设溶液中只发生了如下反应:Fe2O3+3H2SO4= Fe2(SO4)3+3H2O Fe+Fe2(SO4)3=3FeSO4取出铁件用水冲洗,冲洗液倒入酸洗池中合并共得到580kg溶液,其中只有H2SO4和FeSO4两种溶质,经过测定硫酸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

计算:(1)消耗H2SO4的质量。

(2)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

(3)要使H2SO4的质量分数恢复到40%,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

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A2.B3.A4.C5.D ;6.C7.B8. D9. A 10.C ;11.B 12.C 13.D 14.D 15.A;16.D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20分)17.(3分)(1)二氧化碳(2)Ca2+ (3)D。

18.(4分)(1)不可再生(2)化合反应BD19.(4分)(1)后;(2)2Pd+4HCl+O2═2PdCl2+2H2O;(3)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银、钯、铂。

20.(4分)(1)C;(2)②③;(3)B>A=C。

21.(5分)(1)CaO+H2O═Ca(OH)2,MgCl2+Ca(OH)2═CaCl2+Mg(OH)2↓;(2)H2,盐酸;(3)氯化钙。

三、实验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11分)22.(5分)(1)集气瓶;(2)蓝紫色;(3)2NaOH+SO2═Na2SO3+H2O;(4)B;(5)防止空气污染。

23.(6分)(1)2Al+3H2SO4═Al2(SO4)3+3H2↑;(2)5mL;气泡产生的快慢;(3)C;B;(4)一。

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24.解:(1)消耗H2SO4的质量=440kg×40%﹣580kg×5%=147Kg;(2)设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为x由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FeSO4Fe~Fe2(SO4)3~3H2SO456 294x 147Kgx=28Kg(3)设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为y100%=40%y=350Kg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