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案例 宜兴市桃溪中学 谢洁伟

合集下载

宜兴市升溪中学初一生物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学习法教案

宜兴市升溪中学初一生物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学习法教案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4单元第9章第2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十四中学李晓红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1 课时)第4单元第9章第2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十四中学李晓红【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科学探究中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整堂课始终本着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动静结合,由现象到本质,化抽象为直观的原则,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起来,如对于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身体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然后上讲台利用多媒体拖动进一步熟悉各个结构。

在安排“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这一活动时,教师在课前预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个人设计方案,再在小组讨论交流汇总出小组方案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合作设计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终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愿望,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要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贯穿情感价值教育与能力培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根据新课标结合本课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示,培养相应的观察能力。

2.形成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设计、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_1

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_1

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发布时间:2021-01-22T15:26:26.66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作者:任祥友[导读] 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教育形式,主动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吸收地理知识,将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寺岗镇中学任祥友 465110摘要: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教育形式,主动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吸收地理知识,将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识图能力、策略引言:通过读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学习地理理论知识,地理地图中蕴含了大量地理学知识,通过地图能够将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原本抽象化的地理理论成为具象化的地理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因此,培养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十分重要。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提供有效指导,强化学生读图能力。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意义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得到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试卷题目大多为图文、资料等形式,基本是无图不成题。

地图中能够将各方面地理信息反映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将多种地理现象、特点与规律揭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与分析,也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与观察能力,为学生传授规律性的识图技巧,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习也充满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作者:陈肖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年第4期安徽省濉溪县濉溪中学陈肖一、指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简化处理简化地图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提取法,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信息进行相应简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将较为复杂的图形更清晰直接地展现出来。

将地图进行简化,能使学生对于图形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得更加直观、更方便记忆与理解。

通过简化图形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考试题目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问题。

通过简化图形的方式能让学生将学习的注意点从文字转移到相关的图形与图表,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进行图形简化时可以运用描图法或绘图法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本时将重点转化为地图与文字的结合。

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绘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临摹,尤其是针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地理图形,如太阳光照图、洋流分布图等。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对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挑选一部分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与表扬,对于一些典型的错误,也要进行相应的指正,通过实行奖惩制度来鼓舞学生加强相关训练,同时也能够营造地理教学氛围。

在学生拥有一定的描图能力之后,教师便可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图形的绘制,鼓励学生自行绘制一幅完整的地图,而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是极为有效的。

一般来说,学生在进行一年的学习后都能具备基本的绘图技巧。

在高二或高三,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从而绘制相应的图表,如坐标图、等值线图、饼状图等。

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绘图技巧,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发地从地理素材中提取相应信息,绘制一幅完整的地图。

这样,学生的识图能力便能够得到提高。

二、强调地理学科的区域性教学地理学科中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而高中地理知识所覆盖的范围则更广,与初中地理学科相比,高中地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许多。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孙雪2017年05月“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课题一、本课题实施的意义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工具。

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又用的、对终身有用”地理,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会阅读地图、使用地图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古人用“左书右图”来说明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新课程理念的目标取向是“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初中学生而言,教会他们读图、用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本人确定的研究小课题,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二、正确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地理对初一学生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又是从整体开始,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的难度。

地图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从认识、了解,到会看、会用需要师生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开学初,我将在教室后面悬挂了《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地图。

在复习时,意识到学生接受地图的难度,我会放慢讲课的速度,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到地图上,先指导学生看不同版本、不同图幅的《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再看各大洲图、地区图,城市图,通过反复地翻阅,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大要素,逐渐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同学们对地图也就有进一步的认识。

把地图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无形中会拉近书本与生活的距离。

三、努力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兴趣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案例 宜兴市桃溪中学 谢洁伟模板

———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案例 宜兴市桃溪中学 谢洁伟模板

“非图勿考、图文并茂”———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案例宜兴市桃溪中学谢洁伟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融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于一体,其中初一初二上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值线较难掌握。

而地图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掌握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

一、案例主题: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具有信息包容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

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在试卷上出现,个人认为试卷上如果不出现这样的图这张试卷质量就无法体现,包括在近几年全国地理高考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图,还出现了以等深线图等为背景的题目。

此类题目出现频度高,且常常是地理学科的压轴题,也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老大难,往往因此而失分,并且是连续性的,因为此类题目在试卷中常常是小组题出现。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读图、析图的思维,养成看图的习惯,学会“察言观色”。

等值线图的教学就成为平时地理学习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地理学科的经典,也成为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了。

二、案例过程:在等值线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案例”下进行研究活动,以“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合作”为学生的基本活动,突出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求实效,最终取得双赢的效果。

通过问题来进行教学,可以把问题看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如图2 ,在等高线图中,判断图中A、B 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这个题目的呈现,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入手。

我则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为线索来进行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 放飞学生思维——试论地理教学中“活动”的设计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 放飞学生思维——试论地理教学中“活动”的设计策略

新校园XinXiaoYuan教学研究・86・优化课堂教学 放飞学生思维——试论地理教学中“活动”的设计策略谢利杰(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江苏 无锡 214221)摘 要: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到的地理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影响着初中生今后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改善以往的教学方式,从新教材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教材;课堂活动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以及实践机会。

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只是枯燥地讲授地理知识,很难引起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为此,教师应对课堂活动的设计进行优化,将学生的地理课堂体验放在首位,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探究和发言的机会,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对于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欲望,并且在地理实践活动的角度上对课堂活动进行完善,促进初中生的地理学习。

2.教师没有结合新教材设计课堂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初中地理新教材设计以及编写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沿用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结合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精髓,没有考虑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讲解的时候也没有真正从新教材的角度出发,无法按照新教材的内容以及节奏进行。

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巧妙地应用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为初中生提供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包括地理知识的案例、图像以及地理数据等等,并且在课堂讲解的时候给初中生提供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完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1.完善课堂活动流程在课堂教学时,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对课堂活动的流程进行完善,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有完整的地理学习体验。

为此,教师应当对地理课堂活动的流程进行完善,包括地理课堂活动的准备、课堂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以及课堂活动之后的总结,如此才能够确保地理课的教学活动进展顺利。

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究

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究

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究作者:陈艳峰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1年第1期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望岳校区马小明初中地理是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基础,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较低,沿用与当下教育趋势及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不相匹配的传统教学方法,延误了教学进度,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在新时代下教师应用先进的辅助工具,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一、善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中,多媒体就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

当前,多媒体与课堂教学已经实现深度融合,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趋势的创新型教学方式,更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法宝。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晦涩难懂、抽象模糊的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这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的自然环境》时,就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即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课下自行观看学习。

之后,在课上,让学生提出课下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理解的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予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继而再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一些学习活动,安排综合性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将课上教学与课下练习扭转,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培养核心素养继新课改后,核心素养一词应运而生,它是评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广大教师团体的重要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顺应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课堂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而采用多元丰富的教学方法正是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提升综合能力。

从作用到方法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像教学的一点思考

从作用到方法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像教学的一点思考

512019.02(中)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图像教学,对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地理学习趣味性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本文从开展图像教学的重要前提出发,对其教学方法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图像教学 作用 方法作为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构成部分,教材中的图像,包括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承担了地理语言表达和地理知识传播等功能。

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像教学也就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深化对图像教学的认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必要的。

一、深刻认知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一)图像教学的重要性研读初中地理教材会发现几乎课课有图像、页页有图像。

也就是说,即便仅就篇幅而言,图像也占据了地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图像之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相关地理信息和知识借助图像方式传播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同时,也得以通过图像的方式培养学生识读图像和绘制图像的基本能力。

而站在教的角度,图像的存在以及图像教学的开展,也使地理教学的相关活动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图像教学对学生能力成长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日益被重视。

个中原因,除了将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图像内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感知地理学习的趣味。

第一,直观的图像提供有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像相关地理知识和信息,既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知。

前者,如学习“世界的气候”一节时,对“气候的地区差异”之表述,教材所提供的景观照片就远比抽象的文字表述来得直接。

后者,如学习“地球公转(一)季节变化的原因探索”,对诸多概念的理解以及空间对应关系,结合教材所提供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就较易于理解,且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应有的空间认知。

初中地理“地图化教学”的尝试

初中地理“地图化教学”的尝试

初中地理“地图化教学”的尝试
谢吉松
【期刊名称】《安徽教育科研》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认识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是七年级地理教学所关注的问题,而“地图化教学”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一种趋势.本文谈谈如何以学生亲手画图、解析地图、最终形成完整的“地图式”思维导图为支点,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谢吉松
【作者单位】泰顺县实验中学浙江温州32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在农村初中地理读图教学中,如何把地图活化 [J], 钮朝阳
2.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J], 黄煜
3.在农村初中地理读图教学中,如何把地图活化 [J], 钮朝阳;
4.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J], 刘福佳
5.地图,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助手——刍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J], 杨源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_1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_1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发布时间:2021-06-09T06:18:06.96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6期作者:彭涛涛[导读]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地图,它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它能够直接而形象的将地理知识呈现出来。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兴中镇兴中中学 561508摘要: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地图,它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它能够直接而形象的将地理知识呈现出来。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更容易获取地理知识,比起传统的地理教学来说,其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有趣,学生更不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和畏难的心态,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引言: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是向学生强制性的灌输知识,它的课堂氛围不仅枯燥,还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畏难,教学的效果并不好,而“以图导学”不仅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劣势,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能让学生对地图进行细致的分析,从其中学到地理知识。

这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一、“以图导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利用图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不仅能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更好地传达地理知识。

由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育者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语言将其中抽象的知识表述清楚,即便表述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

因此,利用图像来教学是再好不过的教学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分析图像的能力,能够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1]。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探索意识都比较强烈,运用好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理解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最后,也加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观察力、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跟着得到提升。

二、“以图导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一)利用好地图地图是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联系纽带,利用地图能够了解到各个地形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知识。

浅谈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作者:谢春洁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年第9期重庆市忠县官坝初级中学校谢春洁在学习地理时,地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知识。

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

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探究地图能力,图表的展示不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反而理解地图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通过对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探究地图程序、培养探究地图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地图能力是一个不断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

地图,对于刚刚触及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对于专业地图(比如等高线图)理解更为吃力。

所以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对探究地图能力的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堂之中,有耐心地从基础强抓。

最基本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以及图例注记。

二、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探究地图的根本。

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地图顺利和正确。

在教学中学生清楚扎实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基础后,方能继续深入地理解地图的内涵。

在这一基本训练之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能力。

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

这其中包括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每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探究地图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探究地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

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微课在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18·11
关键词:地理 读图 微课 设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集人 文、自然、生活和区域等多种元素于一身。 地图以符号、图像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大 量信息,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 法。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巧妙借助微课优 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每一位地理教 师要积极思考的。 一、精选微课内容,激活学生读图认知 微课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信 息技术,将一两个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形 式呈现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认知,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微课教学优势明显,主题 突出、内容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传统教 学中,教师借助语言进行知识讲解,课堂 教学氛围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微课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借 助图片、音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学生受 到视觉冲击,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 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教师首先出 示几幅图片:第一幅图片中人们穿着厚厚 的棉衣,带着大棉帽,穿着雪地靴;第二幅 图中人们穿着短裤、背心、凉鞋;第三幅图 中人们穿着薄薄的衬衫和裤子;第四幅图 中人们穿着呢子外套。通过展示这四幅 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四幅图中, 你发现了什么,又看出了哪些地理现象?” 学生认真观看,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说: “这是一年四季人们穿着的变化,如果从 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穿着的变化是因 为天气变化,天气冷了就要多穿衣服,天 气冷了就要添衣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
二、创新微课形式,传授学生读图技巧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新课改 教学理念开展微课设计,创新微课形式。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 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 地图的兴趣最为关键。教师要抓住初中生 好奇心强、喜欢探究的特点,积极引导学 生开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 取知识,掌握读图技巧。部分教师在制作 微课时,仍然以讲解为主,很少设计互动 交流环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交流 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学习《日本》时,教师播放日本优美 的自然景观,导入新课。接着教师引导学 生读教材中图 7.1 和图 7.2。很多学生先 看图 7.2,然后根据日本的形状去寻找日 本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教师及时纠正了 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道:“在读图 时,首先读的是地图名称,地图名称中包 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经过教师的点 拨,学生说道:“图 7.1 的名称是日本在世 界的位置,而图 7.2 的名称是日本的地 形,所以应该先观察图 7.1,然后再观察 图 7.2。”教师继续引导道:“图例是位于地 图一角用于解释说明图片中符号、颜色内 涵的,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认识地图,你注 意到图例了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图 7.2 中的图例。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逐渐 掌握了读图的正确步骤。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设计微课 教学形式时,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角度制作微课,让学生参与到读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3-07-20T02:10:27.35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7月3期作者:王茂利[导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初中地理学习重要工具。

眼中有字,心中有图, 才能清晰、直观的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识图能力教学,从而综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

(四川省什邡市洛水慈济初级中学)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初中地理学习重要工具。

眼中有字,心中有图, 才能清晰、直观的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识图能力教学,从而综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地理;识图能力;识图素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7-013-01中学地理是一门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困难,不知从何处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正确利用地图或者辅助图形,让学生认识到读图的重要性,养成读图、识图的习惯,通过识图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理,掌握地理的真正意义。

1.提高识图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去识图,才能提高识图的效率。

如何让学生喜欢地图呢? 首先,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用动态的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纬线的时候,可以设计让钢笔动起来,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画纬线,并配上萌萌哒的声音作解说,学生兴趣很快就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就更高了。

在介绍中国的地形时,用三维电子图代替二维平面图,形象逼真的高原、盆地、平原、山脉更能让学生感兴趣。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联想。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河流》的时候,引导学生联想河流由陆地向外流入海洋叫外流河,河流没有流出陆地的叫内流河,简单形象化,就能很快的找出规律:通过判断河流是否流入海洋的来区分外流河与内流河。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发布时间:2023-02-17T06:56:06.93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9期作者:许扬[导读] 目前,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扬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太平中学363508摘要:目前,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输出,来充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而忽略了图片、影像等工具对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帮助作用。

再加之自然地理部分有些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传统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作用,这使得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面临着重重困难。

基于此,地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通过“以图导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地理教学的现状问题出发,分析“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策略引言:地理图像是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重要载体。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符合教学主题的图片、影像等,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

以图片为载体,能够通过栩栩如生的图片、影像展示,让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到自然地理活动以及人类活动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进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

一、“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配套设施尚未完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为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贯彻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保障。

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育经费的保障,导致了这些地区教学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使得这些地区的地理教学“以图导学”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学校对于地理课程不够重视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开展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

由于部分省份和地区未将地理纳入中考的考试科目,这便导致了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对于初中地理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时常发生。

用最普通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用最普通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用最普通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获最佳的教学效果晋江市松熹中学许金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目前被公认为最优化的课堂辅助教学手段。

但我以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成本高,普及的力度有限。

我记得多媒体教学手段在8年前就开始兴起了,但是至今还有许多农村薄弱学校欠缺这种设备,当然也有许多的学校投入使用了。

然而,我又以为偌大的一所学校就只那么一间多媒体教室,那么多的学科应付得过来么?舍得去频繁地使用么?我认为,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不很普及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拿最普通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下我以“中国的地势特点”精彩教学片断为例,浅谈上述观点。

一、依据“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改理念设计。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我们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可以使地理课堂更充实,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

地理课是一门文、理综合性学科,有许多知识是需要理解的。

况且理解记忆的效果远比机械记忆要好。

中国地形图是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的必备用具。

二、以《课标》为基准实现“知识迁移”的设计思路。

本知识点《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会学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本段教学过程用到的地理图像有: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板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先总体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再以提问和必要的提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最后再通过读图和动手板图巩固知识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小组讨论、互助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探索性学习的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请同学们打开《地理图册》之中国地形图,结合挂图指导学生阅读“陆高海深”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色彩斑斓的图面上就已经展示出了我国地表的高低起伏,接着就让学生说说我国哪里高哪里低,评价得出我国地势的一个特征——西高东低。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作者:杨世新来源:《中学文科·教研版》2009年第03期目前,我校使用的地理教材是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用的新版地理教材,教材由正文、图像、阅读、活动与思考等内容组成。

教材中地理图像则由地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人物插图等组成。

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语言”。

一幅好的图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地理视野。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一、利用景观图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景观图形象直观,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景观图适合创设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探讨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景观图的阅读方法有:1描述观察景观图片,让学生看景观图后用语言描述。

如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黄土地貌分布广泛。

2回答观察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如传统民居和地理环境的图片。

北方的四合院院落较阔、墙体厚、窗户小,土墙,室内有火炕(利于防寒保暖);而陕北窑洞则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和木材)。

南方多用竹木、砖瓦材料,院落较小,墙体薄、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综合分析。

如学习西北地区,让学生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及景观变化示意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后分组讨论:(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多少毫米?(2)自东向西年降水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3)自东向西植被是怎样变化的?并将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天山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像力与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作者:达娃卓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9期【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所谓的机遇是教学理念实现优化与革新,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逐渐提高;而挑战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地理范畴中其他能力的培养,如识图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地理素养等。

要想促进地理学科的长足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挑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地理综合素养,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识图能力;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引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水平及能力的高低,对提高其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地图、图例等作为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便利了学习条件,地图的运用,能够将所要表述的知识点直观呈现出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识图能力和技巧,对于日后的地理学习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地图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用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识图兴趣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初中地理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入手,培养其对地图的兴趣。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道路的引导者,教师要认识到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授课。

例如,在“中国的疆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一边识图一边对国家领土范围进行了解,同时让同学们注意中国濒临的海洋有哪些,相邻的国家有哪些,指明我国不仅是海洋大国也是陆地大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养成措施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养成措施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养成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3T03:48:02.83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期作者:吕冬梅[导读] 图像作为地理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内容,对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考试中时常考察图像的分析与应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识图能力的影响。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龙桥中学 713800摘要:初中地理是初中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地理学科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本文从现阶段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对初中阶段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识图能力;培养方法前言:图像作为地理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内容,对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考试中时常考察图像的分析与应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识图能力的影响。

地图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分析地形、地势以及人文特征等信息。

因此,加强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生识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一)教学理念陈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一书一笔一板书”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没有“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更无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

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教师只是进行知识传授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也无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整个课堂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手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教师以提高学生分数为教学目标,因此不愿带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探索,学生的知识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且在教学工具及教学方法方面,一些教师既不懂得运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给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生动的展示,也不懂得采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仅仅对书本上的知识直接讲解。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与初探作者:谢怀刚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3年第10期【摘要】新课标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标准、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得到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肯定。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标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24众所周知,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教学为基础,立足于知识的传授而相对漠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有较强的系统封闭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地理是德阳市的中考学科,也是四川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中考高考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把握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我们在实施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流于形式。

对于年长的教师,要多向年轻教师学习与学生的亲和力,肯定孩子们活泼的天性,挖掘和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疑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探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设计好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探究性学习强调了学生自主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初中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上也具有开放性。

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由于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具有多元性,所以活动过程与结果都具有开放性,可以更大限度的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就是把思维的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思维、新创意、新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图勿考、图文并茂”———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案例宜兴市桃溪中学谢洁伟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融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于一体,其中初一初二上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值线较难掌握。

而地图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掌握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

一、案例主题: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具有信息包容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

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在试卷上出现,个人认为试卷上如果不出现这样的图这张试卷质量就无法体现,包括在近几年全国地理高考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图,还出现了以等深线图等为背景的题目。

此类题目出现频度高,且常常是地理学科的压轴题,也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老大难,往往因此而失分,并且是连续性的,因为此类题目在试卷中常常是小组题出现。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读图、析图的思维,养成看图的习惯,学会“察言观色”。

等值线图的教学就成为平时地理学习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地理学科的经典,也成为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了。

二、案例过程:在等值线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案例”下进行研究活动,以“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合作”为学生的基本活动,突出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求实效,最终取得双赢的效果。

通过问题来进行教学,可以把问题看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如图2 ,在等高线图中,判断图中A、B 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这个题目的呈现,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入手。

我则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为线索来进行学习。

首先让学生阅读等高线图,从中获取地理信息。

据图可知,2 条非封闭的等高线数值分别为100m 和50m ,这样就可以从中推出等高距为50m。

要求同学们观察等高线的变化趋势,并思考“A、B 分别在100m和50m等高线内,它们的海拔范围会是多少?”由于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4 人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再经过老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最终得出答案:150m > HA > 100m;50m > HB > 0m。

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一步引导、质疑,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这个等高线地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呢?”通过热烈的讨论,最终学生得出等值线分布的一个规律是:“高高低低”原则。

案例二: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3) ,回答下列问题:1) ①②③④4 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①< ③B. ①< ②C. ①> ②D. ③= ④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的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是乙坡的: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3)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 放牧山羊;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 修梯田,种植水稻;D. 营造混交林由学生仔细阅读地图,分析:本题第1 小题需就图中等高线疏密来判断坡度大小;第2 小题需就坡向判断甲乙两地的气温、降水,根据气温影响蒸发,蒸发影响水分条件来分析;第3 小题涉及到坡向差异和区域整治问题。

运用图像深入分析地理事象,通过对图像显示的地理事象加以分析,把图上的地理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经过思维加工处理,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影响特征和规律产生的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案例三:如图4 ,在等高线较高处向较低处突出的地方(A) 是什么地形?在等高线较低处向较高处突出的地方(B)是什么地地形?从图4 中观察到,有3 条等高线分别为200m ,300m 和400m ,而且等高线是由较高处向较低处突出。

我们怎么根据已知条件判断A 处的地形? 学生开始思考分析,要判断A 处的地形,首先要知道A 处的高度变化,进而思考:“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在A 处画一条辅助线?”通过辅助线分析,图像一下子清晰直观,沿L 线从甲→乙→丙,海拔高度从200m —400m →200m。

显而易见,所在的地形部位是隆起的山脊。

同样道理,让学生分析B 处是什么地形时,,在图上添加辅助线L ,也按上述步骤可以得出:等高线由较低处向较高处突出的是山谷。

案例四: 如:讲世界地理西亚部分的“丰富的石油资源”一段,就充分利用地图册和课本插图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讲西亚是世界上的石油宝库,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接着就让学生在课本上“西亚石油分布图”看西亚石油分布的国家。

用启发式提问,学生就能很轻松的答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除伊朗、伊拉克有富饶的石油宝藏外,向西北延伸到叙利亚东部、土耳其南部;向东南一至延伸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

然后讲到西亚石油的输出问题,指导学生在图上参看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大都通到地中海沿岸。

接着再让学生看“世界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图”从图上粗细箭头的指向,学生们就能准确的指出:从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输送到地中海沿岸的石油是少量的;从波斯湾到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输出的油量是较大的;而大量的输出则是向西,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航行印度洋,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分别运送到西欧和美国去 ;向东,是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横渡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输送到日本或澳大处亚去。

从而引伸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就不言而喻了。

由于充分利用地图本节这两个重点知识,教师不费多少唇舌就能迎刃而解。

三、教学反思:经过这样的地理识图教学,我发现对学生能力发展确实产生了一些积极成效:首先,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信息是探究的桥梁,学生渴望发现新问题,也渴望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

但如果没有相当的智慧和眼力,即便问题就在身边,也难以发现。

所以学生们就注意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教材,为解决问题,学会各种文字、图表的阅读打下基础。

这样,通过识图教学,学生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相互交流活动作为“识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锻炼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创设了非常有利的客观环境。

通过识图教学,学生以试题为切入口,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等值线图的分析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的锻炼,远远大于信息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

第三,有利于培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与现实联系密切的背景材料,学生要解决问题,必须对“地图”材料进行剖析和研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构建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识图教学,使学生学会在等值线图上寻找突破口,进而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总结: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我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

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许多帮助教学的现代化的产品出现了,但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管运用怎样的现代化方法形象的为学生进行解说,其中还是有一样必不可少的要素——地图。

地图的运用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不只是从中获得地理信息,而重在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这将有利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1)、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比较正规的接受地理知识,所以教给他们读地图的方法显的尤为重要。

首先要读图名,了解该图要表示的主要内容;其次是读图例、定方向、确定位置、了解坐标等;第三步才是地理主要分布规律的读取或地理成因的分析等,此时,要特别注意读取图中的各种数据,对于复杂的插图,还要善于将其分解或化简,使之易于掌握。

(2)、紧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

(3)、将地图和课本插图紧密配合进行教学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在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地理简图,变“复杂”为“简单”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紧扣教材,只取其精华,不计细节,增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变抽象为具体的快速反应工具。

它既能充分发挥地图的教学功能,又能弥补教学挂图、地图册、插图等的不足,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理想方法之一。

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绘画简图,以图为线把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克服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5)、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完中国地理“西南三省”后,为了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把西南三省的教学挂图挂在课堂上,指名学生在挂图上“举例说明西南三省地势和气候的关系”,学生直接从图上就能读出:“贡嘎山、峨嵋山和重庆都在北纬30°稍南的地方,但由于贡嘎山海拔7556米,峨嵋山海拔3099米,而重庆海拔仅200多米,由于地势每升高1000 米温度下降6℃,所以贡嘎山气温比峨嵋山低20°,峨嵋山比重庆又低20°,所以说地势同气候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一答案基本是正确的,而且完全是根据地图情况答出来的,这就是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

由于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一旦离开地图,就觉着无法复习和做作业。

正像有些学生所言:“离开了地图,学习地理就觉着捞不着边”。

五、后期培养:“三读、三问”是打开地图的“法宝”通过对现在的初中及高中学生地理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等综合能力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多表现为不会通过读图来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及发展方向,所以有不少高中地理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发出了呼吁:“要切实抓好中学地理教学,夯实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对地图和图表的读与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