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音乐区——好听 好玩 好快乐》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音乐区——好听好玩好快乐年龄班:小班游戏由来在角色区中,孩子们常拿着筷子或调羹在锅碗瓢盆的边缘敲敲敲打打,如在演奏爵士鼓一样如痴如醉;在建构区中常看见孩子拿积木如木匠一样边敲击边建构,偶尔还会无意地敲出了一两个节奏来。
从此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探索欲望,也有较强的演奏欲望。
因此,为了满足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对演奏的渴求,我和孩子们开始创设了音乐区。
环境支持与材料投放孩子们一起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能发出声音的物品,第二周他们带来了锅碗瓢盆、酸奶瓶、酱油瓶、奶粉罐、树叶、石头、木头等。
在美工区内,孩子们通过绘画、涂鸦,把这些自然的乐器装扮得十分漂亮;在操作区中,孩子们又在各种瓶子里装上豆子、沙子、小石头等,把它们变成了摇摇乐器,如拨浪鼓、响瓶等。
游戏进展一:感受不同的声音与节奏,积累演奏经验观察分析【观察】音乐区开展的第一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他们争着寻找敲击的棍子(筷子或音棒等)兴奋地这里敲敲那里打打,经常会相互模仿一起敲打,说说笑笑的,觉得很是好玩。
偶然间,我看琪琪敲敲锅底,再敲敲锅边,觉得挺好听,接着又在锅的这两个部位交替地敲击起来,这两种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煞是好听,其他孩子听了也纷纷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在自己的乐器上探索敲击了起来。
孩子们的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笑容,音乐区中传来的不仅是好听的敲击声,还夹着快乐的笑声。
音乐区开展的第二周,我发现区中孩子的人数少了许多,出现的依旧是涛、凝等一些几个平日里喜爱音乐,爱表现的孩子,且这一周他们仍还拿着筷子、棍子在不同发声物体上不停地敲敲打打,敲打的声音更大了,音乐区显得吵杂,缺少了美感,让人体验不到美的感受。
【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音乐经验较缺乏,如果我们不给予适当的支持来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那么就会造成幼儿在音乐区中不敢表现或者表现水平停滞不前的情况,渐渐地孩子们对音乐区的演奏就会失去兴趣。
如何在集中教学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如何在集中教学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摘要: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在“教育建议”中渗透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幼儿的主体性的尊重。
随着对《指南》不断深入地学习,人们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改变讲解、示范、演示的灌输方式,让幼儿尽量在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活动;体现;主体性1 备课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
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备幼儿的工作做得不够。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教师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拯救冰冻小动物”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
目标一是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与材料相互作用探索将冰融化成水的各种方法,在游戏中知道怎样才能让冰融化成水这个简单的科学小知识。
活动开始了,教师用故事作为开场白,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怎样拯救被冰封住的小动物,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工具,让幼儿自己来实践。
结果多数孩子都选择锤子等坚硬的工具去敲打冰块。
只有一个孩子想到只要天热了,冰就化了。
这是一个小班活动,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从性。
因此,从活动设计来看,教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没有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前首先直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4-5岁孩子的音乐兴趣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4-5岁幼儿的音乐兴趣姓名张蕊完成论文的实践基地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完成时间自 2010 年 06 月至 2010 年 09 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4~5岁幼儿的音乐兴趣摘要:音乐对幼儿身心发展是很重要的,在家长眼里音乐课好像就是唱歌课,幼儿在学习歌曲时也是教师一遍一遍,一句一句的教唱;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很多老师不敢去尝试,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快乐轻松中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对音乐感兴趣,我对音乐教学做了一些改良,让幼儿不光是学了几首儿歌,对古典音乐和音乐理论知识也有一些了解,让幼儿了解音乐不仅仅是唱歌,还有很多的形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4-5岁幼儿音乐教育音乐兴趣一、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4)二、幼儿音乐教育的任务 (4)三、中班年龄阶段(4—5岁)幼儿音乐特点 (5)四、以往的幼儿音乐教学 (5)教师的教法和幼儿的反映 (5)五、针对传统音乐教学问题进行改创 (5)案例实施及分析反思 (5)教案1的实施 (5)教案分析与反思 (6)教案2的实施 (6)教案分析与反思 (6)六、结论 (7)(一)游戏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 (7)(二)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 (7)致谢 (7)注释及参考文献 (7)音乐是国际性的语言,是人类最没有障碍的语言。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而且它的多种实用价值正不断被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人的一生能够懂得一门乐器或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那么他的一生必然与和谐和健康为伍。
音乐以听觉和动作作为感知觉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的一种手段,其意义不仅仅只是发出音响和奏出曲调。
因此,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以及性格的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就是本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浅淡。
一、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语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成人也经常运用音乐来抚慰、教育婴幼儿。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 D )A.艺术性、节奏性B. 感知性、随意性C. 活动性、艺术性D.活动性、实践性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A. 音乐感的发展B. 学习能力的发展C. 全面发展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A. 舒曼B.圣桑C. 丁善德D.汤普森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B )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A.目标和谐B.过程和谐C.方法和谐D.评价和谐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A.动作性B.思维性C.表现性D.抽象性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A. 确定性B.不确定性C.时代性 D.不可塑性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C.铃木 D.奥尔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A. 理解B.表现C.敏感D.创造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学前⼉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的教育⽬标中,最基础的⽬标是( B )。
A.发展幼⼉运⽤嗓⾳进⾏艺术表现的能⼒ B.让幼⼉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感受⾳乐的能⼒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童的⼀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和活动等⽅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的⾳乐教育,其本质是对⼈进⾏(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童⾃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D.奥尔⼆、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类审美活动的⼀种⾼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和构建的⼀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另换地点或由于⾃然⼒的作⽤从⼀地移向另⼀地。
在⼼理学中,它指的是是⼀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指在⼀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范法:⽰范法指⼉童的许多⾏为并⾮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是通过观察、学习产⽣共鸣,从⽽增加良好⾏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为。
5.演⽰法:演⽰法是指教师陈⽰实物、教具,进⾏⽰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段,使学⽣获取知识的教学⽅法。
从头到脚玩音乐——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随笔从头到脚玩音乐——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郭莹摘要: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
应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
”可见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来谈谈以下四点内容: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自主;快乐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依据《纲要》精神,以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
”诸多幼儿教育实例证明。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应关注幼儿真正关心的热点,判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呵护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并通过自主的活动获得全面发展。
一、使幼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以往的音乐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在设计教育活动、制定教育目标、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
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
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了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如何让孩子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现代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强调音乐教育要给儿童更多自己体验、自由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追求形式的成绩,反对勉强儿童机械模仿。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90教育版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幼儿音乐教学要让幼儿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语言充分协调下,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并能够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从而获得音乐艺术的快乐体验。
”因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的作用愈发凸显。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倡导“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
他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辨别自然,辨别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辨别对事物的感知和对自己情感的体验。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音乐教学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充分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是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卡尔·奥尔夫创作的教学方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音乐课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重视了大学生从事高等音乐课程的主体性、主动性、个人特点和创造力。
目前我们己经建立起了较为健全完善的现代化音乐艺术教育制度,对于我们在全球许多国家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奥尔夫所倡导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学",即通过融合音乐、舞蹈、语言、动作等教学活动为一体,让音乐的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融入或运用到原本性的音乐中,倡导"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
它的教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即兴、参与、综合、以及对人本思想的回归。
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是目前最适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音乐教育现状长期以来仍以歌唱和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体的旧模式,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
目前,我国儿童音乐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深刻影响,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幼儿音乐技能的过度要求导致幼儿教育质量低下。
幼儿园音乐课优质教案6篇
幼儿园音乐课优质教案6篇教案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教案的使用可以减少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音乐课优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课优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2.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自制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电脑录制音乐《达板城的姑娘》。
活动过程:1.律动入室,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2.学习新疆舞,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1)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进场时做的动作是哪个舞蹈里的?今天我还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个新疆舞,名字叫《达板城的姑娘》,想看吗?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学过的基本步伐。
在我跳舞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2)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
师:喜欢老师跳的舞吗?刚刚老师跳的舞蹈里哪些是小朋友学过的动作。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全体小朋友练习巩固)(3)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师: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学过的?教师示范一步一点组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旁边点地,好我们一起来一步一点。
(孩子练习动作)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
(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
(孩子练习整体动作)d)听音乐完整地练习。
3.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再次观看教师表演,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这次和上次跳的哪里不一样?还可以替换一些更好看的动作,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
(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习。
以幼儿为本,发挥幼儿主体性
幼 儿 教 育223 都市家教以幼儿为本,发挥幼儿主体性553000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余 茜【摘 要】幼儿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幼儿主体性是教育活动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践中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多样。
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为本,立足幼儿的终身发展,从课程设计策略、活动组织策略等方面入手实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主体性;幼儿为本;发挥主体性策略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它包括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自主性是幼儿自我表达的灵魂,幼儿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
一、为什么要发挥幼儿主体性1.是教育活动的需要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
我们的教育如果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及其内部结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成功的。
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基础、依据和目的。
幼儿的主体性必须从教育计划、教育教学准备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中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幼儿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研究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在研究幼儿如何学习、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再研究教师如何教,在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大成效。
2.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中国,受多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一味被动接受,靠给与与传输,培养出来的人科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极差,导致“中国人热衷于买外国产品”、“山寨货中国造”等现象普遍。
发挥幼儿主体性看似个小小的课程观念,而落实这样的课程观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作用深远而重大,它不仅关乎课程的实施成效,更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如何在课程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如何在课程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摘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打破条条框框,为幼儿提供引导式的教学,通过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出判断,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创设有利于幼儿自由探索的环境,启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注重操作性和游戏性,师生互动,从而生成课程活动网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课程活动;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
新的教育理念主张以幼儿个人为主体,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一个健康的幼儿,他们是一个身心俱全和各种能力在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爱好,能按自己的喜好对外界作出判断和反应,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事物。
因此,我们必须将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作为核心内容,强调从知识技能出发去寻找教育目标,通过搜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朋,从而作出有效的判断,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模式,唤醒幼儿内心创造的潜能,启发幼儿创新性思维,培养幼儿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地促进幼教改革的创新,从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在幼儿课程教育活动中,教师在要灵活地转换教育方法,调整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激活幼儿对事物主动换位思考的源泉,让幼儿生长在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找到获取经验和学习的方法。
下面我就在生成性主题活动课程中,谈谈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现状以及针对问题实施的策略。
一、在当前的课程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现状(一)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把握不到位教师在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通常都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重视能力、态度与情感的培养,而在实际上却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对生成教学的意识比较淡薄,照本宣科地按照教学计划去进行课程教学,没有意识到教学活动是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一个过程,从而成为“计划”的奴隶。
如何在音乐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主体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对于音乐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了,他们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各种音乐游戏。
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呢?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心得。
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喜欢安静地聆听,有的孩子喜欢大声地唱歌,有的孩子则喜欢用动作来表达。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要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如何让孩子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有几个小技巧:1.创设有趣的音乐环境。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道具、图片、视频等,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趣味的音乐世界。
2.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
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往往是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
我们要挑选这样的歌曲,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3.开展互动性强的音乐游戏。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再次,我们要引导幼儿自主创作。
音乐创作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这样做:1.鼓励幼儿改编歌曲。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熟悉的歌曲进行改编,比如改变旋律、添加歌词等。
2.引导幼儿创作歌词。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主题,让孩子们尝试创作自己的歌词。
3.支持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
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引导他们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作。
通过创作,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
音乐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情感的交流。
我们要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情绪。
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自主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021年第17期教学管理288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乔丽盼·安木尔别克新疆塔城市第一幼儿园,新疆塔城834700摘 要: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公认的六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价值与作用毋庸置疑,可谓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学法之一。
在教育事业快速推进的当下,奥尔夫教学法已经走进了幼儿音乐教育课堂,是可以促进幼儿智商与情商发展的,也对幼儿音乐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多益处。
本文我们对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入探究,以求带给幼儿音乐教师教学启迪与灵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有效运用音乐不分国界、人种,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艺术与财富,可跨过多种阻碍与挑战让不同的人产生共鸣,也使得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多可能。
本着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作用目的,需要幼儿教师精心设计奥尔夫教学法应用策略及计划,只有这样,才会使得我国幼儿音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及教育家的卡尔.奥尔夫,属于一个独立的教学理论派系,是以往音乐教学基础上创新得出的新成果,在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上均有所突破。
目前,此教学法已经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和欢迎,且在多个国家应用,对于后世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在奥尔夫教学法未应用到我国幼儿音乐课堂中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接受的音乐教育大多是理论知识灌输、单一的唱歌教学模式,内容、形式皆枯燥乏味,教学成效甚是不理想,严重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需求及感受。
而自从奥尔夫教学法走进了幼儿音乐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幼儿音乐水平直线上升,这对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幼儿的感受、遵从幼儿的自然成长。
在其应用与作用下,幼儿对于音乐及学习有了较大程度改观,在体验与配合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可轻松掌握各类音乐理论、音乐技能,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刻意命令和安排,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给幼儿们带去了更多的欣喜与快乐,价值与应用意义一目了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得主体性幼儿园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得奠基阶段,它往往能为幼儿一生得发展奠定良好得基础,学前教育前辈陈鹤琴曾经说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不仅强调了幼儿教育得重要性,也包含了幼儿主体性得思想。
在幼儿教育中,能否正确认识幼儿得主体性,树立幼儿主体性观念,并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充分贯彻实施,关系到幼儿得发展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关系到幼儿得特点、地位能否得到体现,关系到幼儿得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等一系列有关问题。
一、正确认识幼儿主体性什么叫幼儿得主体性?幼儿得主体性就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得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它包括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得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得体现。
从客观上来说,幼儿就是教育得主体。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不仅仅就是教育得对象,更就是教育得主体,这就是一种不以人们得意志为转移得客观存在。
我们得教育如果无视幼儿得主体地位,不考虑幼儿得内在需要及其内部结构特点与发展水平,就是不成功得。
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以她自己得方式去理解与接受教师对她们得影响并作出反应。
例如: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有得幼儿在认真参与,有得就是不认真参与,尽管反应与表现方式各异,但这并不能就说她们不就是教育得主体。
相反,这就是她们能动性得表现。
幼儿能否成为教师所期望得“好孩子”那都就是幼儿主体性得一种表现形式。
幼儿得主体性就是幼儿教育得必然要求,也只能在幼儿教育得实践活动中实现。
现代教育思潮不断兴起,主体教育得观念也已逐步形成共识,幼儿主体性教育已就是幼儿教育得必然要求。
同时,幼儿主体性也必须而且只能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它必须从教育计划、教育教学准备到具体实践得全部过程中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就是在对幼儿认识、理解得基础上,研究幼儿得需要、兴趣、能力与个性特点等,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在研究幼儿如何学习、获取信息得基础上,再研究教师如何教,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大成效,在教学活动具体实施得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幼儿得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C )的特点。
A.动作性B.思维性 C.表现性D.抽象性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D)。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
A.达尔克尔兹B.柯达伊 C.铃木D.奥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
在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1本次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
在课堂中将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三者融为一体。
赋予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真正做到从“学中玩,玩中学”。
为了能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情景故事导入法。
通过与音乐相符合的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形象,以情景剧的形式生动的导入。
这不仅把幼儿的视,听,动,结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纲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告诉了孩子一些道理。
2、为了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幼儿理解记忆。
所以在本堂课中具体的学法为:游戏法。
幼儿是好模仿的,通过奥尔夫音乐体系中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表现出乐曲。
符合奥尔夫音乐中给幼儿自由进行创作。
3、集体伴奏,这一环节我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给幼儿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
”将幼儿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推向了热潮。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是非常的开心和快乐,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本堂课、也通过鞠躬答谢告诉他们演奏完要谢谢大家本堂课,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将故事教学法渗透在我的音乐中。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接触幼儿机会甚少,对幼儿的理解不够深入。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反思2时间流逝,新的学期已来临,此时,孩子们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学期,我们班又插了不少新生,对于这些刚来幼儿园几天的孩子,大家相互都不是很熟悉。
为了让小朋友之间能够开心玩游戏,本月在主题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安排了《哈罗哈罗》这一音乐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愉悦情绪与同伴之间伴舞的快乐。
刚开始,我以一个娃娃引出话题,“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我们应该怎样向他打招呼呢?”只听到有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说:“你好”,“嗨”。
“小朋友们真是太热情啦,那我也跟他打个招呼把,“哈罗哈罗-----”。
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案例分享及点评
标题:探索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案例共享与点评从简到繁: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介绍对于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即使是葫芦丝乐器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音乐兴趣来合理安排。
教学时需要将葫芦丝音乐与幼儿游戏和课程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方法,如何启发幼儿们对葫芦丝音乐的探索和创新。
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案例共享1. 案例一:《小小音乐家》葫芦丝启蒙课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简单易学的葫芦丝曲目,结合幼儿园常见的游戏和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葫芦丝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课程内容涵盖了葫芦丝的历史文化、音阶练习和简单曲目演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还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创造潜力,让他们在融合游戏中培养音乐天赋。
2. 案例二:《欢乐葫芦丝》音乐启蒙活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葫芦丝音乐与幼儿园日常活动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音乐启蒙活动。
在幼儿园音乐角落设置一个葫芦丝演奏区,让孩子们按照图谱演奏简单的葫芦丝曲目,同时通过唱游、音律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葫芦丝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案例三:《探索音乐乐园》集体合奏体验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一次幼儿园葫芦丝音乐大合奏活动,让孩子们通过集体合奏的方式感受葫芦丝音乐,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通过简单的编曲和指导,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体验合奏的乐趣。
这种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的点评和总结在体验了以上案例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幼儿园葫芦丝音乐教学的魅力。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葫芦丝音乐不仅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魅力,更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音乐教学载体。
通过将葫芦丝音乐与幼儿园综合课程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们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领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 制,对幼儿在艺术领域活动 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
评价。
建议措施
创设情境
为幼儿创设与艺术领域活动相关的情境,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在艺术领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04
活动效果与评价
活动效果
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 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A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艺术活动,幼儿可以自由表达 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从而激发他们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B
C
D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尝试解决问题,例如解 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 问题的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 的艺术活动和媒介,以促进他们的艺术
发展和创造力。
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为幼儿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和支持, 帮助他们发展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鼓励自我表达和想象
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鼓励他们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创设积极的评价氛围
对幼儿的艺术作品进行积极评价,肯 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对艺 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采用观察、记录、问卷、访 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同 时结合幼儿的创作作品和表 现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根据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制 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对 幼儿的表现和进步的要求和 标准。
05
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体现
自主性发挥
01
02
03
自由选择
幼儿在艺术领域活动中能 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活动和材料,不受外界压 力和限制的影响。
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设计意图:表情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的东西,或许作为成人并没有关注这些细碎的东西,但作为幼儿,他们有着剧烈的新奇心,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有着剧烈的爱好。
《表情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幼儿喜爱表现自我的教材,简单引起幼儿的学习爱好。
如今,提倡“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已成为教育工的共识。
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颂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本活动设计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以鼓舞、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使幼儿开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所以这个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是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
活动目标:1。
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学唱《表情歌》。
2。
初步感知** *的节奏型,练习用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动重点: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学唱《表情歌》。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 *的节奏型,练习用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动预备:1。
与歌词匹配的PPT课件2。
伴奏音乐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1〕出示ppt兴奋的小熊,引起幼儿的爱好。
师:今日有两位伙伴来咱们小一班做客,看看第一位是谁?图片上的小熊什么表情?学一学。
猜猜它为什么这么兴奋?你这样兴奋过吗?是什么事情?你兴奋的时候会怎么做?小熊也和你们一样,兴奋的时候会拍手,还一边唱歌,老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学说歌词:我兴奋,我兴奋,我就拍拍手。
〔2〕依据图谱,练习节奏。
〔拍手〕〔3〕出示ppt生气的水滴,知道水滴为什么生气吗?学一学。
你有生气的时候吗?为什么?你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学说歌词:我生气,我生气,我就跺跺脚。
〔4〕依据图谱,练习节奏。
〔跺脚〕〔5〕幼儿完整观赏歌曲。
有小伙伴把兴奋的小熊和生气的水滴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就叫“表情歌”,小伙伴们想不想听一听?在听之前,咱们先来看一幅图,看看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音乐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应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改变过去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具体从四个方面去尝试,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音乐活动;提高;幼儿;主体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音乐教学改革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那种机械的教学模式,真正让音乐活动成为幼儿自我表现的天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幼儿都是被动地学,没有给幼儿自由的表现机会,幼儿的学习往往停留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和以幼儿为主体的目标是不相一致的。
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呢?
1.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个人的情感素质与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个人的情感表露,能使幼儿受之熏陶,为之感动。
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自身情感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因而教师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要投入满腔的热情,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尽情地去感受、表现和创造。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才可能得到真情实感的回报。
如在组织幼儿欣赏乐曲《红绸舞》时,教师要以激动的情绪和幼儿一起回忆过新年的喜悦,激发幼儿去欣赏音乐的兴趣。
如果教师不能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幼儿的情感,音乐欣赏活动也不能进一步深入。
2.设置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动力。
而情境教学恰恰能把教师的传授方式趣味化,让幼儿在设置的情境中体验快乐,获得发展。
因此许向田,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地去探索知识。
同时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它以特定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表现手段,使感情表现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在音乐活动中,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如:在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中,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表演,幼儿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小娃娃坐在地上哭的动作,十分吸引幼儿,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
3.改变教学模式,给幼儿主动学习的空间
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尽可能地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与环境、与同伴、与教师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努力去发现、探索,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歌曲教学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幼儿的模仿为主,而忽视了个体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范唱歌曲一遍--配上歌曲旋律跟念歌词--幼儿分句跟唱--完整跟唱--集体演唱--个别表演唱。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以模仿为主,不能实现自主学习。
由此,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歌曲感受(听)-学唱歌曲(唱)-情感交流(想)-歌曲表演(演)-歌曲创编(创)。
如:在教歌曲《炒鸡蛋》时,我在活动室的一角布置了厨房的场景,并表演炒鸡蛋的整个过程,引导幼儿仔细看,以帮助幼儿了解炒鸡蛋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理解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受,进而产生对唱歌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情境表演,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歌词、熟悉歌曲。
在创编部分,可启发幼儿把创编的事情编成歌词填入曲调唱出,并鼓励幼儿根据创编的歌词创编合适的动作,这样,孩子不仅学习主动,而且很容易就把歌曲学会了。
4.给幼儿自由创作表现的机会,满足幼儿主动学习的需求
由于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个个体能力,兴趣爱好有别,那么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作为教师要为幼儿音乐创作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展示。
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自由选择演唱形式,有自己个人创作等多种机会。
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度大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给幼儿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有自我创造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尽情地去发现,创造、展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