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河谷城镇群空间发展的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以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城镇群为例

河谷城镇群空间发展的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以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城镇群为例
西 段 百 色 、 阳 、 东 等 县 的 主要 矿 产 资源 为煤 、 田 田 石油 等 。
sr cino h c og n io me t tu to ftee oly e v rn n.
“ 前 规 划 分步实施 ’ 超 ’ 的方针 , 高起点 、 高标 准做 好小城镇 的建设 工作 , 并提 出全力打造右江河 谷城镇群 的战 略设想 优 先发 展 右 江 河 谷 , 从 百 色 的实 是
, 。
城镇群为例,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承载力的
基础上 , 出生 态走廊 的构想 , 提 构建该 区域 的空 间生 态格局 ,并为生态环境 的保 护和建设提 出了对 策和
九全 I
月l 暑
看【

点I
捅要: 由于河谷地区自然条件特殊, 生态系统脆弱,
由于河谷地 区 自然条件特殊 , 态系统脆 弱 , 生 承载力较小 , 以其城镇 所
承载力较小,所以其城镇群的规划与发展要充分考
虑 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 。本文以广西百 色右江河谷
群的规划与发展要 充分尊重 当地 的生态环境特征 。近年来 ,广西百色市按
1右 江 河 谷 地 区的 生 态 现 状
11自然 条 件 .
百 色市 右江河谷城镇群根据 整个河谷依形状 可依 次分为百 色盆状 区, 田阳一田东开敞 区, 田东一 平果狭谷区和平果指状伸展 区四个 区域 。该地 区 位于广西西 部 ,约在北纬2 。5 2 1 2 。 O ,东经 1 4 8 5 7 O 。2 1 7 O。
5 之间, 西长10 m, 北宽2 k 4 东 k 南 3 0 m。 该 区 属 南 亚 热 带 季 风 气候 , 热 同 雨
季、 热量丰 富, 夏长冬 无。 地形沿右江呈现不规则带状分布 , 南北两侧为地势 相对陡 峭的山体 , 为喀斯特地岩溶地 貌 , 谷地区 以平原缓丘 为主 , 势相 河 地 对低平 , 且坡度 不大 , 海拔 大部 分在 1 O 3 0 Om 0 m。由于地势相 对平坦 , 可作 为建设 的用地约有 1 0 多平方公里 , 00 其中一 类用地 5 0 0 多平 方公里 , 二类用 地5 0 2 多平 方公里 , 土地可开发潜 力较好。右江河两岸地层埋 藏着 丰富的矿 产资源 , 形成 1 条金、 铝成 矿带。东段平果地 区是主要 的铝土矿开发 区。 6 锑、

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生态农业调研报告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田可持续利用。

为了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我们进行了调研,并就此撰写本报告。

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态农业在保护农田生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报告、研究论文等。

其次,我们组织了对农业专家、农民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听取他们对生态农业的看法和意见。

最后,我们还深入到农田实地考察,亲自观察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实际运作情况。

三、生态农业的特点和优势生态农业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和优势:1. 整体性: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2. 循环性:生态农业通过农产品与农残、农业废弃物之间的资源循环,减少农资的使用量,实现了农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融合性: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等产业结合,形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4. 可持续性: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生态农业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技术不成熟:目前,生态农业的一些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技术水平。

2. 缺乏人才支持:生态农业需要具备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但当前相关人才缺乏,需要加强培养和引进。

3. 市场需求不明确:生态农业的市场需求还不够明确,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相应的市场发展策略。

4. 经营模式创新不足: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还比较传统,需要不断创新,探索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营方式。

百色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养羊技术与效益分析

百色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养羊技术与效益分析

百色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养羊技术与效益分析摘要发展果园种草养羊、推广果园立体种养技术,是发展水果产业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前市场果品竞争激烈、肉食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形势下,果园开发种草养羊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以百色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养羊为例,对果园间套种优良牧草圈养山羊关键技术与效益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果园种草;养羊;百色右江河谷百色右江河谷地处广西西部山区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干热,年平均气温21~2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3.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2~28.6℃,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7 700~7 900℃,无霜期356~361d;年平均降雨量1 100~1 200mm,雨热同季,冬暖春旱,春季回暖快。

右江河谷地区涵盖右江区与田阳、田东及平果3县,盛产芒果、龙眼、柑橙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果园面积达7.83万公顷,是享誉全国的“中国芒果之乡”,现芒果种植面积已达2.67万公顷。

但这些果园大都分布于垦荒坡地红壤地带,年复一年的园地耕除杂草和荒芜,致使水土流失、土地越发贫瘠,果园生产成本有增无减。

2005~2006年,百色市实施”百色右江河谷山羊圈养技术熟化”科技开发项目,其中有42个圈养山羊示范农户在芒果、龙眼、荔枝果园里、园边修建羊舍及运动场,并利用果树隙地种植优良牧草喂养山羊,率先开发利用右江河谷果园种草舍饲圈养山羊,这为广西果园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现实经验,走“果-草-羊-肥(沼)”循环发展模式,对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右江河谷果园种草舍饲养羊技术要点和效益综合分析如下。

1果园种植优良牧草技术百色右江河谷发展果园养羊,主要是利用果园间套种优良牧草、果树疏剪的枝叶和农作物秸秆等饲草资源,不争地、成本低,是生态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1牧草品种选择与栽培利用果园隙地间种柱花草、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和罗顿豆等豆科牧草,经人工翻耕平整地面并沿等高线开行沟深15cm左右,行距为20cm左右,一般在4~5月份条播,用草种约12~15kg/hm2,播种前注意晒种,种子处理视天气情况或灌溉条件而定。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地带是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区域,由于其地处山脉交汇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并且处于富硒地区,因此具备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

然而,由于水稻种植技术尚未达到最佳状态,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不稳定。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一、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质优势水稻品种是保证产量的关键。

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光照时间以及土壤等环境因素选择耐旱、抗病虫害、适应酸碱性土壤和富硒的水稻品种,如广西特早熟稻、巴杂稻等。

二、合理施肥。

土壤中的硒含量不足,容易导致水稻生产中出现品质问题。

因此,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适度增施硒肥。

硒肥中的半胱氨酸可以提高谷物硒含量,并且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排灌。

排水不畅或过度灌溉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当水稻的根系受到不良灌溉或排水条件的影响时,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导致生长迟缓和产量下降。

因此,在水稻生长前期,应注重排灌和浸泡技术,并尽量避免盲目浇水,以免粘土、水淤积而导致氧气不足。

四、合理使用农药。

风吹雨打、虫害侵袭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使用不同的农药,避免滥用农药导致水稻质量问题。

同时,还应注重防治水稻常见病害,如稻瘟病、白叶枯等。

五、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包括各个方面的技术细节,包括水稻疏苗、亩茬稻植株数量、低氮高钾施肥、保墒浇水等方面。

同时还应注意人工操作技术,以防损坏稻根,影响灌溉和施肥效果。

六、合理田间操作。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田间操作,如及时揭膜、中耕除草、摘心抽穗、喷雾保护等。

这些操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广西右江河谷地带的水稻生产,要注意选用适宜品种、合理施肥、科学排灌、合理使用农药、精细管理和合理田间操作等关键要素,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右江河谷乡镇农民增收途径初探——以田阳右江河谷为例

右江河谷乡镇农民增收途径初探——以田阳右江河谷为例

没有连接成 网, 农机不便通行 , 给农机田间作业与运输带来 了很大困难 , 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积极性 , 制约农 村 经济 发展 。
收稿 日期 :0 1 1— 1 2 1 — 2 2 修 回日期 :0 1 1- 9 2 1— 2 2
作者简介 : 叶东明 , , 6 年生 , 男 1 2 9 农艺师 ,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探 讨 右 江 河谷 农 民增 收 途 径 。 关 键 词 :农 民 ;增 收 ;现 状 ;途径 中 图分 类 号 :b 2 . 3 38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3 4 2 1 )2 0 8 - 3 0 34 7 ( 0 2 0 - 0 3 0
田阳县右江河谷土地肥沃、 气候适宜 、 阳光充足 , 无霜期长 , 终年宜耕 , 素有“ 天然大温室” 之称。 近年来 ,
际, 分别对田阳县河谷乡镇农业现状 、 存在问题和农民增收途径加以分析探讨 。
1 右江河谷农业现状分析
田阳右江河谷 乡镇地处右江河谷盆地 中心, 是南百二级公路 、 高速路 、 南昆铁路经过 的区域 , 水陆空交 通十分便利 , 水利基础设施完善 , 土地肥沃 , 年均气温 2  ̄ , 2 年均降雨量 1 0 m , 无 C 0 l年: 霜期 3 2 , 1 5d无严寒无 台风,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 丘陵平原构成了田阳河谷五镇独特的地形地貌 , 亚热带季风气候赋予右江河谷得 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 使河谷一带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 成为全 国著名的亚热带水果基地 、 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和
第2 7卷
第2 期
广
西



21 0 2年 4月
Ap i, 01 rl 2 2
Vo . 7 No2 1 , . 2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右 江 河 谷 作 为 每年 中 国一 东 盟 ( 百 色 )现 代 农 业 展 示 交 易 会 落 户 点 和广 西 百 色 国家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园 区 的 所 在 地 ,作 为全 国 重 要 的 “ 南 菜 北 运 基 地 ”和 “ 冬
菜生产基地 ” 、我 国 著 名 的 “ 芒果之 乡” ,可 以称 得 上 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 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
件 ;要 制 定 优 惠 政 策 ,引进 国 际 国 内优 强 企 业 参 与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鼓 励 集 体 、个 人 和 农 户 增 加 对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的投 入 。 为 进 一 步 完 善 金 融 服 务 机 制 ,各 地
值 3亿 元 ;香 蕉 种 植 面 积 1 8 万 亩 ,产 量 达 2 0万 吨 ,
亩 , 总产 量 2 8 0 万 吨 ,总产 值 1 4 亿 元 ;蔬 菜 种 植 面积 9 0万 亩 ( 含复 种 ) ,总 产 量 1 5 0万 吨 , 总 产 值 2 2 . 4亿
元 ;芒 果 种 植 面 积 达 2 9万 亩 ,总 产 量 1 O万 吨 , 总 产
有关 部 门 的资 金 投 向农 业 产业 化 经 营 ,发 挥 资 金 的综 合 效 益 ;要 充 分 发 挥 金 融 支 持 农 村 经 济 增 长 的 作 用 , 加 大 农 业 信 贷 投 入 ,并 适 当放 宽 贷 款 的担 保 、抵 押 条
发 展 ,重 要 的 是 从 组 织 模 式 ,规 模 化 经 营 、 农 业 功 能 、 农 业 科 技 、安 全 农 业 、 投 资 融 资 模 式 、 劳 动 素 质 提
升 、 市 场 体 系 、政 府 服 务 等 九 个 方 面创 新 。 关 键 词 : 右 江 河 谷 ; 现 代 农 业 ; 发 展 模 式 ; 农 民 收 入 ;倍 增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2 0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1 4 9 4 ( 2 0 1 4 ) 0 2 — 0 1 3 0 — 0 4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广西右江河谷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面临着挑战,如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这些举措不仅能提升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的竞争力,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企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期待各方的合作与努力,共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挑战、科学战略、政策、农业科技、种植业、养殖业、产业结构、农民培训、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完善、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经济发展。

1. 引言1.1 了解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广西右江河谷作为广西的主要农业产区,其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广西右江河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了解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农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当前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方式效率低下,产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配套服务体系,导致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足,难以在市场上竞争。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广西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作者:刘玉曼陈远来源:《桂海论丛》2014年第02期摘要:右江河谷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在当前推进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是从组织模式,规模化经营、农业功能、农业科技、安全农业、投资融资模式、劳动素质提升、市场体系、政府服务等九个方面创新。

关键词: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民收入;倍增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130-04右江河谷作为每年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落户点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所在地,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冬菜生产基地”、我国著名的“芒果之乡”,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

右江河谷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市中部,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和平果县的平原地带,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6万亩,占百色市耕地的27.2%,人口75万。

右江河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

2010年,右江河谷甘蔗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280万吨,总产值1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90万亩(含复种),总产量150万吨,总产值22.4亿元;芒果种植面积达29万亩,总产量10万吨,总产值3亿元;香蕉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达20万吨,总产值3亿元。

蔬菜、水果和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全区前列。

2012年,右江河谷共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30家,总资产33.9亿元,销售收入达42.9亿元,在发展龙头企业过程中组建相关合作社100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联系带动农户31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3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35.1亿元,经营总收入43.4亿元,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右江河谷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利用

右江河谷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利用

右江河谷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利用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大量农药以及农用化工产品的使用带来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权威统计,我国年均农药使用量在近年来已达到175万t,造成的农林牧等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2013年1月,我国农业大省山东省作为被检对象,在农业区的土壤、空气以及水体中检测到农药残留,其中包含法律禁止使用的有机磷等农药共计120余种,对农业生态产生严重影响。

地膜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增加近30%,这一技术的推广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尤其是解决了部分缺水地区农作物种植难题。

但据有关统计,我国至2011年底的地膜使用量在全国范围内达到125.5万t,并且在未来的10a内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由地膜使用引发的土壤肥力降低以及残留污染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现状近年来,针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整改,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对已经发生环境污染或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补偿修复,对尚未受到损害的农业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与环境和谐相处。

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执法问题我国农业生产整体上还存在生产主体,也就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环保意识在农民生产中得不到自觉的建立与维护,我国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来普及并以国家强制性来保证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农业环境监测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来确保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是仍旧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同时在执法力度上存在权力不明,执法力度不够等情况。

农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时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产区配备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但是整体上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利用率低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由于投入资金少,而导致的基础设施维护问题,在道路、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落后,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优质稻米的理想生长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稻米需求的增加,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开始探索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为农民朋友提供相关栽培技术进行参考。

一、土壤改良为了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种植优质富硒稻,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

通过施用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优质富硒稻的生长和发育。

适时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整,保持土壤PH值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富硒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二、种子选择在进行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时,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选择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种子进行播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应选择富含硒元素的种子,有利于提高稻谷的硒含量,增加稻米的营养价值。

三、合理密植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进行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种的特点,合理确定密植密度,保证每株水稻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阳光资源,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种植优质富硒稻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及时补充水稻所需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还可以适当添加富硒肥料,提高稻谷的硒含量。

五、合理灌溉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种植优质富硒稻时,要合理进行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

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要根据需水量进行灌溉,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水稻生长受阻和发生病虫害,保证产量和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在进行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护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七、及时收割在水稻成熟期,要根据稻谷的成熟程度,及时进行收割。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一个气候适宜、水土资源丰富的优质稻区。

而富硒稻是指稻谷中含有较高的硒元素,其具有防癌、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对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

1. 土壤管理优质富硒稻的生长关键在于土壤的管理。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土地和适宜的土质。

建议选择肥沃、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选地时需注意:要远离污染源,如化肥厂、工厂等;避免选用水力较弱,农药残留高的土地,以避免可能对富硒稻造成的伤害。

2. 种植技术2.1 品种选择优质富硒稻栽培中,品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建议选择适宜当地生态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矮秆、宽叶、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建议选择双季稻和单季稻进行轮作种植,以增加产量和效益。

2.2 田间管理在种植中,要注意田间管理,做好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增加适当的水分管理,以保证优质富硒稻稻谷的充实和增加产量。

同时,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3. 施肥管理3.1钙硒肥配合施用富硒稻的硒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和施肥。

建议采用钙硒肥与有机肥或复合肥配合使用。

硒元素需要钙离子的作用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因此,在使用钙硒肥的同时应特别注重钙的补充。

此外,应选择有机肥料,以为肥料发酵周期较长,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更有利于硒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储和释放。

3.2合理控制施肥量对于广西右江河谷的优质富硒稻,施肥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在施肥量的确定上,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种植方式和作物生长特点,认真调查研究,合理控制肥料使用量和肥料种类。

施肥量过多可能导致膨大太快、破皮现象严重,甚至留下硒元素去处,同时会导致肥料浪费和无用硒污染。

结语:综上所述,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土壤管理、种植技术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的掌握是决定优质富硒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稻米富硒的优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

右江河谷是我国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充足的水资源,为优质富硒稻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等方面对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保证土壤的肥力是高产稻米的关键之一。

右江河谷土壤酸性较强,PH值偏低,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常用的土壤改良措施有石灰化和施加有机肥。

石灰化处理是指使用石灰或石灰石等酸性物质来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施加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同时,有机肥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二、品种选择优质富硒稻是指硒含量高且品质优良的稻米。

品种的选择对稻米的品质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在右江河谷,推荐栽培的优质稻米品种有桂优919、桂优9号、桂优11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性强、品质好等特点,适合在右江河谷等地种植。

三、施肥管理稻米的生长需要大量营养,因此施肥也是高产稻米的重要环节。

针对右江河谷土壤酸性较强的特点,应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

一般采用化肥、有机肥和矿质肥的组合添加方式,以深施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为主要施肥手段。

在追肥时,应根据生育期合理配置氮、磷、钾元素,保证营养的均衡供应,促进大产高质稻米的形成。

综上所述,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等密切相关。

要实现高产稻米的目标,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各项栽培措施的协同作用。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不断的实践摸索,可以不断提高优质富硒稻的产量和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食用需求。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地处南方丘陵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适宜稻谷生长的理想区域。

近年来,该地区在稻米种植中探索了一种特殊的栽培技术——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就广西右江河谷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究,探讨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对其栽培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一、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和特点1. 适地适栽:广西右江河谷地处南方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稻谷生长。

该地区土壤富含硒元素,是理想的富硒稻生长区域。

2. 优质高产:富硒稻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稻米品种,其含硒量高于普通稻谷。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富硒稻的种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3. 生态环保: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了生态种植和有机施肥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对环境没有污染,保护了土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透气的土壤,能够保持水分并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

2.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富硒稻种,进行种子处理,进行种衣处理和浸种处理,增强抗病能力。

3. 浸地播种:适时进行秧田处理,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进行浸地播种,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4.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料和绿肥作物进行轮作种植,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和友好微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 灌溉管理:适时进行灌溉,确保水分供应,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7. 种植密度: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控制每亩稻田的株数,适当增加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在南方丘陵地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在其他地区进行了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富硒稻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富硒稻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必将进一步提高。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具备产优质富硒稻的技术优势。

为了实现稻谷高产高质的目标,农业专家与稻农们展开了一系列技术研究,不断探究优质富硒稻的高效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为保证稻谷生长的稳定和高产,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块。

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多为丘陵山地与平原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壤质量差异较大。

因此,在选择地块时,需要根据地势、土壤类型、土壤性质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和筛选,以保证选择的地块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并对植株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品种选择右江河谷的气候条件与温度较为适宜,为稻谷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为了保证田间稻谷的品质,也需要合理选择适宜的稻谷品种。

在这方面,国内的优质富硒稻品种有很多,选用优质、抗逆、高产的品种适宜为主。

3.地力调理在选定好产稼地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基础治理和培肥,用种苗前能够完全完成的精细管理,进一步提高土壤品质。

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并进行施肥,以保证土壤肥沃度的增加和增强稻谷生长的营养吸收能力。

在施肥方面,可以选择肥源环保、发酵好的有机肥,保证其肥效良好。

4.精细管理在田间管理上,除了要注意施肥外,更需要做好精细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注意获水管理,保证稻谷有足够的水分供应,防止气温过高导致稻谷过早成熟。

其次,在除草、杂草管理上,可以选择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种植技术。

再者,对于病虫害的防控上,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方法,不轻易使用化学药剂。

5.收割与加工在稻谷长势稳定和成熟后,需要采取捆扎或插秧等方式进行收割。

对于捆扎方法,可以采用对田间稻秸进行清理和及时收集,以保证稻谷的质量和产量。

最后,稻谷加工要及时进行,以保证干燥及时并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稻谷实现工业化加工,再通过市场销售。

上述方法是根据广西右江河谷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目的是帮助农业生产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优质高产稻谷的培育技术。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是中国稻米主产区之一,素有“稻米仓库”之称。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探索,不断创新稻米种植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富硒稻的种植成为了当地农民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选择。

那么,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究竟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一探究。

一、土壤选择要想在右江河谷地区种植优质富硒稻,选择合适的土壤至关重要。

右江河谷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也多样,但以壤土和红壤居多。

壤土质地较松软,透气性好,排水性也比较强,适合稻米生长。

而红壤肥沃,能储存大量的养分,对水稻的生长十分有利。

农民在选择土壤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选择最适合的土壤进行种植。

二、水源保障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生长。

但要想实现高产,更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首先要做好田间排水系统的设计,排除积水,保持稻田的通风、透光和排水性。

要保证稻田的灌溉水质量,选择清洁的水源进行灌溉,避免由于水质问题导致的稻米品质下降。

三、优质种子选择优质的种子是高产栽培的基础,对于富硒稻来说尤为重要。

农民应该选择具有高产、抗性好的品种,同时要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优质的富硒稻种子供应,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购买。

四、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种植富硒稻时,农民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在肥料选择上,可以选择富硒肥料,以增加稻米中硒元素的含量,提高硒的积累量。

五、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是保证稻米高产的重要保障。

在生长期间,要做好田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稻米的危害。

对水稻的生长周期要了解清楚,做到科学浇水、合理施肥、及时除草,确保稻田的养分供应和生长环境。

六、精细管理在富硒稻的种植中,精细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民要做好稻田的日常管理工作,譬如及时抽取稻田水分,不要使水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免积水过多影响养分吸收。

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

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

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摘要在对右江河谷生态农业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生态农业带来的联动效应;介绍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推广模式;分析右江河谷生态农业中存在的生态农业模式单一、沼气池的规模不合理、沼气利用形式单一、生态农业的视角和功能没有完全体现问题。

关键词右江河谷;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在承认生物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全面认识农业整体的结构与功能而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功能。

李新平等[1]认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

研究、设计适宜于不同区域条件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对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右江河谷概况右江河谷位于广西百色市,包括右江两岸的右江、田阳、田东和平果四个县(区),区域总面积1.1368万平方公里,占百色市土地总面积的31.4%(图1)。

右江河谷,地貌类型为盆地。

右江河谷盆地是百色市的轴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6~22.1℃,年降雨量为1 200mm左右,相对湿度为75%,周围高山环抱,冷空气难以入侵,冬季温暖,春季温度回升快,素有“天然温室”之誉,地势平坦,光热条件优越,四季无冬。

2004年末总人口152万人,占百色市总人口的4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谷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百色市相对发达的经济带,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制糖工业、造纸工业和粮食、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据统计,2004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为205.20亿元,占全市的68.1%,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7.8∶57.2∶15.0,人均达9 230元,高于广西人均GDP 7 196元的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达13.67亿元,占全市的6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6.76亿元,占全市的46.2%。

农业总产值53.15亿元,占全市的55.8%。

右江河谷稻区早稻免耕抛秧试验研究初报

右江河谷稻区早稻免耕抛秧试验研究初报

右江河谷稻区早稻免耕抛秧试验研究初报摘要通过在广西右江河谷稻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免耕抛秧对该稻区早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翻耕抛秧相比,免耕抛秧处理的生长拖后1~3d,但有利于水稻的灌浆结实,为产量打下良好的结构基础,可增产12.5%,同时省力省工,节本增收1 675元/hm2,在该稻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水稻;免耕抛秧;右江河谷稻区水稻免耕抛秧是集免耕、抛秧、除草、节水等于一体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是与传统翻耕完全不同的革命性、方向性、保护性耕作方法[1]。

免耕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国外免少耕主要应用于玉米、大豆、小麦等旱地作物[2,3]。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旱地免耕试验,80年代,侯光炯等科技工作者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但水稻免耕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4]。

1996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开展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试验,但由于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

广西于1997年试验成功,2001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5]。

为进一步探索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对右江河谷稻区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2001~2007年笔者连续7年在该稻区开展水稻免耕抛秧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现将2007年的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以期为该稻区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特优18号,系耐肥、抗倒伏能力强、分蘖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性状较强、品质较优的高产稳产优良品种。

1.2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试验在右江区龙景办事处那毕村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进行,供试土壤为第四季红壤发育而成的潴育性水稻土,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土壤肥力均匀,保水保肥性能较好。

1.3试验设计试验设免耕抛秧和翻耕抛秧2个处理,重复3次,共6个小区,小区面积66.7m2,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1.4试验方法免耕抛秧处理在抛秧前12d,每小区用15g农民乐747对水3kg均匀喷洒田间,施药后3d,稻田回水浸泡7d,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抛秧;翻耕抛秧处理田块则进行一犁两耙,不施除草剂。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作为我国稻米主产区之一的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是优质富硒稻的理想生长地。

在近年来,广西开始大力推广稻米生产,通过优秀的资金、科技、人才等多方面支持,让广西稻米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从广西右江河谷优质富硒稻栽培技术探究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广西稻米生产过程。

一、环境优势说明广西右江河谷的区位优势很明显,它背靠“石景山——麻石岩一线”,与湖南、贵州两省相连。

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境内陆地面积3844平方公里,“水多、土肥、日照足、气候温暖”,全境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有四个明显的季节,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为1100—1200mm。

此外,广西右江河谷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

右江河谷地区“土地广、肥而且多元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有碳酸钙、石墨、硅石、稀土矿等17种矿产资源,平均每亩土地硒含量为0.25 mg/kg,这给广西稻米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养分环境。

二、优质富硒稻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优质富硒稻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这类稻米以广优优761、广优优10号、广优优11号、欧哥米7、欧哥米10号等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稻米为主,具有耐旱、耐涝、疾病抗性强、粒重大等特点,可以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

2.育苗技术在广西,利用水陆涵洞和井筒光照等方式,实现育苗,增加了育苗的安全和效益,有助于加快育苗进程和保证苗期适温、补株整苗质量。

同时还可以利用阳关或移动阳光温室,作为移动生态室内育苗的场所,保温面积可达200亩。

3.田间管理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条件和水稻生长的管理措施。

常规管理措施包括及时肥水管理、定期除草、及时修整沟渠、有害生物防治等。

此外,在田间管理中,还可以利用生殖器官打洞排水、利用生态园林治水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效果,增加稻米产量。

三、适合广西右江河谷生产的优质稻米品种1.广优优761广优优761属于晚稻,既耐旱、耐灾、适应性很强,而且有良好的稳产性和优质性。

右江河谷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

右江河谷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

右江河谷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
黄大猷
【期刊名称】《农业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残留系数及地膜残留状况调查,是制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保障农田环境安全的基础.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百色市右江区共计安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监测点5个,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当季地膜残留在0.9~2.8 kg/666.7 m2,地膜残留系数(%)在18.0~56.4之间,平均地膜残留系数(%)为37.5.
【总页数】4页(P35-37,42)
【作者】黄大猷
【作者单位】百色市右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 [J], 李红梅;宋书巧;张建勇;王晓丽
2.右江河谷稻作区“稻—稻—菜”栽培模式肥料利用率试验 [J], 黄大猷;梁金
3.广西右江河谷2008年芒果低温寒害调查分析 [J], 莫蕤;韦芳;苏春芹;韦金海
4.右江河谷果园土壤肥力与芒果树体营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J], 黄国弟;陆利群;莫永龙;黄尚聪;陈豪军
5.右江河谷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 [J], 黄大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摘要在对右江河谷生态农业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生态农业带来的联动效应;介绍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推广模式;分析右江河谷生态农业中存在的生态农业模式单一、沼气池的规模不合理、沼气利用形式单一、生态农业的视角和功能没有完全体现问题。

关键词右江河谷;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在承认生物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全面认识农业整体的结构与功能而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功能。

李新平等[1]认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

研究、设计适宜于不同区域条件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对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右江河谷概况右江河谷位于广西百色市,包括右江两岸的右江、田阳、田东和平果四个县(区),区域总面积1.1368万平方公里,占百色市土地总面积的31.4%(图1)。

右江河谷,地貌类型为盆地。

右江河谷盆地是百色市的轴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6~22.1℃,年降雨量为1 200mm左右,相对湿度为75%,周围高山环抱,冷空气难以入侵,冬季温暖,春季温度回升快,素有“天然温室”之誉,地势平坦,光热条件优越,四季无冬。

2004年末总人口152万人,占百色市总人口的4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谷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百色市相对发达的经济带,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制糖工业、造纸工业和粮食、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据统计,2004年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为205.20亿元,占全市的68.1%,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7.8∶57.2∶15.0,人均达9 230元,高于广西人均GDP 7 196元的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达13.67亿元,占全市的6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6.76亿元,占全市的46.2%。

农业总产值53.15亿元,占全市的55.8%。

右江河谷地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是全国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其中田东、田阳属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有面积达2.206万公顷的广西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蔬菜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广西重要的甘蔗和蔗糖生产基地。

2004年该区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3.5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08万公顷,产量42.56万吨,占全市39.3%;蔬菜产量111.08万吨,占全市71.2%;糖料蔗产量372.8万吨,占全市的96.9%,水果产量29.3万吨,占全市56.7%;水产品产量2.84万吨,占全市总产量71.2%。

2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2.1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生态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理论逐步形成及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结果。

自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 W提出“生态农业”概念以来,其相应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逐步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2,3]。

中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逐步得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也逐渐被赋予生态经济功能并走向系统化和工程化。

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勾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兆骞等[4]提出生态农业模式是整个生态农业籍以组装和运行的蓝图,是各组成要素在整个系统网络中的地位和相互循环关系的具体表达。

张壬午等[5]认为,生态农业模式可被抽象地认为是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在空间、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最佳组合和选择,或视为某宏观区域内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动态模型。

卢安娜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组装配套技术,以发挥系统功能,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农业系统。

目前全国各地已形成数百种生态农业模式,最为典型的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的10种生态农业模式分别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2.2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模式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模式以“猪+沼+果+灯+鱼”模式为主。

该模式是在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鱼+灯”环节。

除此之外,“稻+猪+鸭+鱼+果”、“猪+沼+果+蜂”、“稻+猪+沼+菜”、“垄稻+沟鱼+免耕+垄稻”、“免耕抛秧(优质稻)+频振式杀虫灯+养鱼”、“四季蜜芒+沟畦养鱼蛙”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右江区四塘镇那利屯实施“猪+沼+果+灯+鱼”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很大的示范效应,又被称为“那利模式”(见图2)。

“那利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果园套种耐旱肥饵兼用绿肥,利用绿肥作饲料养猪;用甘蔗叶喂牛、猪,以牛和猪的粪尿和绿肥茎叶等为原料发酵沼气,解决农民生活能源;沼液、沼渣作为果树的肥料及鱼饲料;同时在房前屋后修建鱼池,在鱼池和果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杀害虫,杀死的害虫作为鱼的饲料。

3右江河谷生态农业效益分析3.1经济效益右江河谷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了农药、肥料、燃料、饲料等的费用;二是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以平果县坡造镇都阳村三板屯为例,一个体积为8m3的沼气池每年可以为农民节约肥料钱200元左右;沼液用来喂猪,三板屯户均饲养生猪4.5头,1a可以节约猪饲料费1 000元左右;以沼液和诱虫灯扑杀的飞虫为鱼饲料,一个20m2的鱼塘1a的纯收入可达800~1 000元;全屯人均种植水果667m2,年均收入1 800元左右。

右江区四塘镇保安村那利屯,从2003年以来实施“猪+沼+果+鱼+灯”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提出了“六个一”目标,即人均667m2(1亩)生态果园、户均1个沼气池、人均1个生态养鱼池、人均1头猪、户均1个生态庭院、户均1个副业项目。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130元,2004年为3 680元,年增长率达到了70%以上。

可见生态农业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2生态效益在实施生态农业以前,该地区年年造林年年荒,封山育林得不到实施,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在实施生态农业以后,农民建起了沼气池,不再用上山砍柴来烧火煮饭。

据三板屯的经验,1个8m3的沼气池1a能够为1个4口之家节约1t左右的木材,使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

生态农业的实施还带来了其他生态效益,如:猪、牛、人粪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不仅减少了粪便污染,保护了环境卫生,减少了疾病传染,而且每年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

由于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化肥用量下降,使逐年板结的土壤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成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沼液用来喂猪和喂鱼,开辟了新的饲料来源,节约了粮食;诱虫灯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的产品(鱼、猪、沼、蔬)无公害,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了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3.3社会效益在实施生态农业之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谋生,大部分青壮年到发达地区打工,而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女、小孩守家,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

在实施生态农业后,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道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显著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

实施生态农业以前鸡、鸭、猪、牛四处放养,尿、粪便到处都是,村庄卫生条件很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建立沼气池后那种到处是尿、粪便的现象不见了,村庄卫生条件明显改观。

实施生态农业后,该地区的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提高了,不仅充实了农村市场,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右江河谷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模式右江河谷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已经成熟,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右江河谷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向百色各市县推广,“那利模式”已经开始向全区推广。

4.1农民的自发性推广模式这个推广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推广、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模式。

主要是通过农户,尤其是村干部或党员中心户以及农村中的能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的利益,把当地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来,自发地组织起来寻找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然后在模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带动全体农民共同发展。

那利屯最初的发展是几个党员中心户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生态农业技术,通过实践取得效益后,其余村民看到了经济利益,在党员中心户的帮助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4.2“农家课堂”的推广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将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的课堂设在农户家中,由“农民培训农民”,先富带后富,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一种推广模式。

首先是选择部分素质高、有培训基地、家中具备接收培训对象的“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为“农家课堂”的培训户;然后让有致富愿望却缺乏技能的农民住到培训户家中跟班学习。

“农家课堂”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实施“菜单式培训”。

培训前,政府有关部门向群众发放培训项目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变以往科技培训的“我讲什么你就学什么”为“你想学什么我就安排什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中,接受培训的农民到培训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由培训户在生产中边操作、边示范、边指导,农业、科技、水产畜牧等部门派专业技术员参与授课和指导示范。

调研中的那利屯的党员中心户的“农家课堂”里配有电教中心,专门的教师指导,配备住宿。

在“农家课堂”里还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电教中心的电脑由政府出资,并配上了宽带网,每年农业局的技术人员都会定期向课堂送上各种有关农业的光碟和定期向农户讲授农业知识。

4.3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广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政府领导的技术推广体系为推广组织,采取自上而下的传递服务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农业推广模式。

主要的形式采取“项目推广与示范辐射相结合”、“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相结合”等方式推广,主要的运行机制由农业科研单位或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广模式。

调研中的三板屯是平果县政府1998年的试点村,由县政府给每个沼气补贴30包水泥,县农业局派技术员不定期地给农民传授农业技术。

5右江河谷生态农业问题分析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在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农业模式单一,影响了右江河谷生态农业的发展。

右江河谷地区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最主要的还是“猪+果+沼+灯+鱼”模式。

在调研中发现其养殖的塘角鱼的价格由原来的24元/kg降到了现在的16元/kg,价格降幅比较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