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城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合集下载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指在道路设计中,根据道路功能要求以及交通安全、交通效率等因素,确定道路的线形设计参数。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设计车速、设计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

首先,道路的设计车速是确定道路几何形状和水平曲线半径等参数的基础。

设计车速是指车辆可以安全、顺畅地行驶在道路上的最高速度。

设计车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道路功能、交通安全和经济因素等,通常分为快速道路、普通道路和低速道路等不同级别,每个级别都由相应的标准规定。

其次,设计几何断面是指道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水平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分隔带宽度等参数的确定;垂直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路堤高度、坡度、路肩宽度等参数的确定。

设计几何断面的确定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交通流组成等因素,以实现安全、顺畅、高效的交通。

曲线半径是指道路的水平曲线,在道路设计中起到引导车辆行驶和保证安全的作用。

曲线半径的选择与设计车速相关,设计车速高的道路需要较大的曲线半径,以确保车辆在曲线行驶时有足够的视距和横向空间来保证安全。

坡度是指道路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率,用来描述道路的爬坡或下坡程度。

坡度的选择应考虑道路的水平曲线、纵坡曲线、视距要求以及排水等因素。

合理的坡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除了以上几个参数外,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道路标线、交通标志、路缘石、交叉口等,以实现道路的安全、流畅和便利。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道路都有相应的线形设计标准,如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每个标准都有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总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它通过合理确定设计车速、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为道路的安全、流畅和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状况、车辆类型、经济效益等因素,以满足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第4章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4.1 纵断面设计的内容4.2 道路纵坡4.3 竖曲线4.4 纵断面线形设计4.5 无障碍步道体系道路纵断面——道路中线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

反映道路竖向的走向、高程、纵坡大小,即道路起伏情况。

城市道路一般以车道中心线的竖向线形作为基本纵断面。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根据道路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竖向设计要求、现状地物、土方平衡等,合理地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的平顺起伏线形。

☐具体内容——沿线纵坡大小及坡段长度以及变坡点位置;选定满足行车技术要求的竖曲线;计算各桩点的施工高度,以及确定桥涵构筑物的标高等。

纵断面设计之《规范》规定:☐道路纵断面上的设计高程一般采用道路中心线处路面设计标高,有中央分隔带时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处路面设计标高。

改建道路设计高程视具体情况也可采用行车道中线标高。

☐道路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城市竖向规划要求,与临街建筑立面布置相适应,有利于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设计纵坡度标准控制。

☐纵断面设计还应考虑下列因素: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

当受规划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2旧路改建应做到宁填勿挖,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3沿河改建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高程。

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

但岸边设置拦水设施时,不受此限。

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高程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各类地下管线最小覆土厚度的要求。

道路纵坡——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包括坡长、坡度和竖曲线)。

纵坡坡长——道路中心线上某一特定纵坡路段的起止长度。

4.2.1 最大纵坡—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各种机动车的动力要求:纵坡过大(8%),爬坡困难,下坡易造成事故。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指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线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道路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和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下面将对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包括城市的总体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等。

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布,确定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位置和数量。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需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速度需求。

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道路所承载的交通流量、道路的设计速度和交通组织方式等。

在高交通流量的道路上,可以采用多车道和分离式交叉口等设计,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需要考虑交通安全因素。

这包括人车分离、减少道路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线等。

为了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应设置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等设施。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城市环境因素。

这包括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等。

通过增加绿化带和设置景观设施,可以提升道路的美观性和环境质量。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提高道路的可达性和可用性,鼓励步行和骑行交通方式,并减少汽车的使用。

通过设计快速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可以促进低碳出行和节能减排。

需要注意的是,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城市其他规划相协调。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进行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模拟和动态优化等分析,以确保设计符合实际需求。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效率、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

道路平面设计之道路平面线形

道路平面设计之道路平面线形

2 h
l
y
=
l3 6R lh

l7 336 ⋅ R 3lh3
l ―回旋线上任一点到 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
R―主曲线半径 lh ―缓和曲线长度
坐标原点在ZH、HZ
(4)在圆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公式
ϕm
=
αm
+
β0
=
90
π
⋅ ( 2lm + lh R
)
x = q + R ⋅sin ϕm
y = ΔR + R(1− cosϕm )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选择
(1)缓和曲线轨迹特点:由直线驶入圆曲线 转弯时,其轨迹上的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其行 程l(自转弯开始点算起)成反比,此轨迹方程 为回旋曲线方程。因此我国《标准》规定缓和 曲线采用回旋曲线。
三. 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一般方程式:
ρ ⋅l = C
(2-26)
为了设计方便,使量纲一致,故令A2=C,则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互相通视的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 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 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 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且容 易造成驾驶操作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一. 直 线
断背曲线
X 直线的计算
一. 直 线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二. 圆曲线
3、平曲线长度(curve radius)
(1)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
① 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要求来 看,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摘 要 : 路 线 形设 计 是 从 道 路 选 线 定 线 开 始 , 终 以 平 、纵 、横 面 所 组 成 的 立 体 线 形 反 映 于 驾 驶 员 的视 觉 上 。平 . 纵 线 形扭 合 道 最 是 指在满足汽车运 动学和动 力学要求 的前提 下, 究如何 满足视 觉和心理方 面的连续 ,舒适 及与周 围环境 相协 调的要 求, 研 并有良好的排 水 条 件 。尽 管 平 、纵 线 形 设 计 均 是按 前 述 标 准 进 行 设 计 的 ,但 若 平 、纵 线 组合 不 好 ,不 仅 有 碍 于 其 优 点 的 发 挥 ,而 且 会 加 剧 两 方 面存 在的缺 点 , 成行车上 的危险 ,也就不 可能 获得最优 的立体 线形 ,平纵 线 形的合 理组合 。 造 关 键 词 : 路 平 面 纵 断 线形 组 合 设 计 原 则 公 中图分类 号 : U41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2 1 ) 2 a-O 4 -0 1 7 - 9 x( o 1 () 0 6 l o
i i 2 圜

道路 平 纵 线形 组 合 设 计 原 则
建筑科学
秦 绪忠 ’ 张旭 (. 1 长春市 公路规 划勘测设计 院有 限公司 吉林长春 1 0 2 ; 2 吉林交通职 业技术学 院 吉林长 春 1 0 1 ) 01 3 . 0 3 2
轻不利的组合 。
1道路视觉分析
() 觉 分 析 的 概 念 : 1视 汽车 在 道 路 上 快 速行 驶 时 , 驾驶 员是 通过 视 觉 、 动 感觉 和 运 时 间变 化 感 觉来 判断 线 形 的 。 路 的 线形 、 道 周 围的 景 观 、 志 以 及 其 他有 关 信 息 , 标 几乎 都是 通 过 驾驶 员 的视 觉 感 受到 的 。 因此 , 视 觉 是 连 接 道 路 与汽 车 的 重 要 媒 介 。 视 觉 从 心 理 出 发 , 道 路 的 空 间 线形 及 其 与 周 围 对 自然 景 观 和 沿 线 建筑 的协 调 等 进行 研究 分 析, 以保 持视 觉 的连 续 性 , 使行 车 具 有足 够 的舒 适 感 和 安 全 感 的 综合 设 计 称 为 视觉 分 析 。 驶 员的 视 觉 判 断 能 力 与 车 速 密 切 相 驾 关 , 速 越 高 , 注 视 前 方 越 远 , 视 角 逐 车 其 而 渐 变小 , 于 快速 道 路 来 说 , 对 驾驶 员的 主要 集中力是观察视点较远 路幅的线形状况 , 必 须使 驾 驶 员 明 白无 误地 了解 前 方 线形 变 化 , 量 避 免 由于 判 断错 误 而 导 致 驾 驶 失 尽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CJJ 19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张琦张欣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徐一峰裴玉龙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2)

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2)

② 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
③ 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④ 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29
第五节: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步骤
1)初步拟定平面线形 根据道路走向,按照拆迁量、工程经济、车辆运行要求、城市未来发展 要求、城市某区块的规划设计思路等基本要求,合理确定平面线形初步 方案。 2)选用弯道平曲线半径 确定道路级别与设计车速;然后初步估算曲线半径;再查阅城市道路平 面曲线参考值,确定应采用的曲线半径。
第四节:行车视距
26
第四节:行车视距
平面线形视距的保证
横净距:平曲线上,行车视距 长度内,行车轨迹线与行车视 距两端点连线间的垂直距离, 其中最大值为最大横净距。
第四节:行车视距
28
第五节: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① 平面线形连续顺势,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行车视距是安全行车必要的保证条件。
按车辆行驶状态要求,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 车视距三种(城市道路设计中通常不考虑超车视距)。

16
第四节: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S停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司机从发现前方障碍物、紧急制动、到 停车后且与障碍物保持一定安全间距,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最短 行车距离称停车视距S停。
四、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二)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1 2 3 4 5
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
平曲线规划设计
路线坐标与方位角计算
行车视距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2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复习:
平面线形三要素包括?
最小平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有哪些,设计要点为何?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道路路线的线形设计对于道路的质量、使用效果以及视觉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路线线形设计,下面将从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概念、目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念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根据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对道路路线进行优化,使得道路的线型更加合理、安全、美观。

二、目的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优化道路线型,使其满足交通运输安全、交通流畅和城市景观要求三个方面的需要。

1. 交通运输安全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考虑到路线的横断面、纵断面、斜交面等多个方面,以保证交通的安全。

在横断面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车道宽度、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人行道等因素,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纵断面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路段上下坡度、垂直曲线等因素,保证车辆行驶的流畅性。

在斜交面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路口的大小、道路的宽度、行人的通行等因素,以保证斜交面的安全性。

2. 交通流畅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考虑到车行速度、车辆流量、车道的数量等因素,以使得路线更加流畅。

在车行速度的设计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的坡度、曲线等因素,使得车辆行驶速度达到标准。

在车辆流量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路段的通行能力、车道数量等因素,以确保路线的流畅性。

3. 城市景观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注重道路的美观,增强城市的形象,体现城市文化。

在道路的纵向和横向设计中,应加强绿化带的设置,营造生态环境;在道路的斜交面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人行道的宽度、路灯的布局、公共设施的设置等因素,使得路口更加美观、舒适。

三、原则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以交通的安全性为前提,保证车辆和行人的行驶安全。

此外,应注重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发生。

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以便捷高效为目标,优化路线线型,保证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流畅。

3. 美观原则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应注重路线的美观性,营造城市的文化及景观。

城市干道设计中线形协调性设计分析

城市干道设计中线形协调性设计分析

城市干道设计中线形协调性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作者总结多年在市政道路线形设计经验,对有关城市干道设计中的线形因素的协调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市立体线形协调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4-0229-011 前言台州市城市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内大城市,城市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而原有的狭窄道路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要,笔者结合近年来设计实践,谈对城市道路线形设计因素的协调性问题的认识,现分述如下。

2 道路设计中线形设计的组成因素(1)线形设计时除考虑规划红线外,应综合考虑原有的建筑、道路桥梁及其他构筑物等对新路布线的影响,在不降低道路的技术标准的前提下。

对上述情况尽可能采取避让、利用及改造等手法.使设计工程量降至最低。

(2)道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又受到地形。

地物排水和地质条件等各项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布线时应强调使所选路线和地形地势相协调。

即使它融于自然,又要设法利用自然,同时还要尽量解决自然中的不利因素。

(3)线形设计时还应考虑道路路线内部平面、及纵、横断面间的协调。

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是保证道路符合技术标准的重要方面,使之能达到行车快捷、安全、舒适、便于集散的目的。

3 路线线形设计因素之间的协调3.1 道路路线是立体线形设计它的轴线是由直线和曲线及横向布置三位一体而构成的。

而直线长短,曲线的大小及形成是为了满足车辆的动力特性和设计车速所决定的。

选择和安排线形要素是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与环境和谐,并能使驾驶员视距良好,行车快捷舒适,横断面上要达到不堵塞,车流畅通的使用目的,因此提供一条安全线路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道路设计先是在合理的纵坡基础上布置平面线路,俗称选好线,然后依据城市防洪排涝最低标高,沿街建筑物地坪标高,排水坡度等。

确定竖向布置,在纵断面和横断面上均要对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土方平衡等方面作适当考虑。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对道路线路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城市环境的美观。

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到道路的安全、便捷、美观等方面,因此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交通的安全畅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中考虋到不同车辆的通行需求,包括小汽车、公共汽车、货车、自行车和行人等。

要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智能系统也需要在设计中得到应用,比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优先交通系统等。

斑马线的设置、行人天桥的设计、道路标识和信号灯的布置等都是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必要内容。

除了交通安全,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通行便捷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的布局和路线走向。

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的分布,进行科学的道路规划,确保城市交通网顺畅。

道路的宽度、弯道的角度、坡度等也需要谨慎设计,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便捷。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环境的美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和城市的发展要求,市政道路的建设逐渐成为城市美化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

在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中需注重道路景观的规划和设计,通过设置绿化带和景观雕塑等方式,提升道路的美观性。

在道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比如在道路两侧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利用生态护坡等设计手法,实现城市环境与道路的和谐统一。

为了满足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的多重需求,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城市功能布局,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时,需要进行思维的跳跃,不断提出新的点子和方案,充分考虑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需要与其他城市规划相协调。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对道路线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道路线形设计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交通的畅通与安全,还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风貌。

良好的道路线形设计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 适应城市规划:道路线形设计应该与城市规划相一致,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方向和要求,与城市的整体风貌和风格相匹配。

2. 保证交通安全:道路线形设计应该考虑交通安全因素,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与畅通。

3. 促进交通畅通:道路线形设计应该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宽窄、弯曲与直线的变化等,以保障交通的畅通和便利。

4. 改善城市环境:道路线形设计应该考虑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美化,合理设置绿化带、人行道和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绿化和美观程度。

5. 服务城市经济:道路线形设计应该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为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提供便利和支持。

1. 路线选择:选择适宜的路线对于道路线形设计至关重要。

路线的选择需要考虑周边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路线。

2. 道路设计: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对道路线形进行设计。

包括道路的宽度、弯曲、坡度、交叉口等方面的设计,确保符合交通需求。

3. 交通设施:在道路线形设计中,应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路灯、交通标志、交通隔离设施、人行设施等,提高交通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5. 管线保护:在道路线形设计中,需要考虑地下管线的保护和排布,避免因建设道路而损坏地下管线,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好。

6. 径流控制:在道路线形设计中,需要考虑径流控制,设置排水系统,保障道路在降雨过程中排水畅通,避免交通积水现象。

7. 交通组织:在道路线形设计中,需要考虑交通组织和交通系统的整合,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

道路工程之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工程之道路线形设计

合成坡度 (%) 10.0 10.0 10.5 10.0 10.5 9.0 10.0 9.5 10.0 9.5 10.0
2.最小合成坡度 各级道路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当合成坡度小于0.5%
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七、竖曲线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的交点为变坡点。为保证行车的
设计线上各点的高程,称之为设计标高。 填挖高度:同一桩号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的差值。
设计线高于地面线的各桩点需要填方,反之需要挖方。
3.纵坡度 路线纵向坡度,简称纵坡度。是同一坡段上两点间的高差
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纵坡有上坡和下坡之分。 坡线的坡度值为
i H2 H1 100% L
式中: i——纵坡度,%,按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H1、H2——按路线前进方向为序的坡线两端点的标高,m; L——坡线两端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作坡线长度,简称坡长,m 。
i合
i2
b
i2

式中:
i合 ——合成坡度,%;
ib ——超高横坡度,%;
i大合成坡度 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
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上安全 而顺适地运行。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n li 1
i1 Li
式中:li ——第 i 坡段的实际坡长,m; Li ——第 i 坡段允许的最大坡长,m。
[例]:V=60km/h时,针对4%、5%和6%的连续上坡,其坡长 设计使用值分别为500m、200m和时,试计算的最大值为多少?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2)对于乡间的公路,由于道路周围的环境过 于单调,如果直线过长,就会使人的情绪受到 影响,驾驶人员就会希望快速驶离直线,这时 极易导致驾驶员超速行驶造成交通事故且事故 危害程度随直线的增长而增大。 (3)对于大戈壁、大草原等地域开阔的地区, 有时直线长度会达数十公里。在这样的地区行 车,驾驶员极易疲劳,也容易超速行驶,但除 了选择直线以外别无选择,如果人为地设置曲 线往往不能改善景观的单调,反而会增加路线 长度和驾驶操作的难度。
第一节 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
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
阶段: (1)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主要是根据
城市主要交通联系方向确定城市主要道路中心线的走向, 并进一步确定城市路网。 (2)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一般 是在上一层次已经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基础上进行的, 需要进一步详细确定用地范围内各级道路主要特征点的 坐标、曲线要素等内容,便于进一步的道路方案设计。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汽车所受的横向力使汽车向弯道外侧滑动,而轮胎和路面 之间的摩阻力阻止汽车滑移,因此,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 的必要条件是:
Y G横
式中
横 ——横向摩阻系数,与车速、路面种类及状态、轮胎状
况等有关。
由于,上式可写成: 横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R
V2
127(横
i0 )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a)弯道内侧
(b)弯道外侧
汽车行驶受力分析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如果横向力系数为0.1,那么就相当于体重为50kg的人,有 5kg的横向力在推他,如果横向力继续增加,那么,人会感 觉不舒服、横向不稳定。因此,横向力系数的大小是判定 道路设计转弯半径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条件,若横向力系 数的大小对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或倾覆,说明道路转弯半 径设计符合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及交通平面设计及线性规划

城市道路及交通平面设计及线性规划

V2 127R
ih
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
平面线规划设计
横向力系数越小,乘客越舒适,燃料消耗与轮胎磨损越少。 表1-4-2、1-4-3.
μ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
横向力系数μ 燃料消耗(%) 轮胎磨损(%)
0
100
100
0.05
105
160
0.10
110
220
0.15
115
300
0.20
120
一、停车视距 1.定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 最短距离。 2.停车视距构成: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ST
反应距离: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 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二、圆曲线半径
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
当设超高时 :
R
V2
127( ih )
式中:V——计算行车速度,(km/h);
μ——横向力系数;
ih——道路横陂
平面线规划设计 二、圆曲线半径
X Fcα o G s α sin
Y
X
X F Gi h
Gv gR
2
Gi
h
G(
v2 gR
ih )
道路为了绕避障碍,以使车辆平顺的由前一条直 线路段转向驶入后一条直线路段,一般采用圆曲 线进行连接
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圆曲线几何元素为:
优点
T
α 易与地形相适应、可循性好、线形美观、易
于测设。
Rtg 2
L π αR 180
α E R(sec 1)

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摘要:道路线形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道路交叉口、道路景观、道路出入口和道路渠化设计。

设计方针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畅通。

城市道路线性。

常常容易被人们关注,但道路线性设计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线形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问题环境景观一、城市道路定线的意义:在总体规划阶段,根据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初步确定路的大致走向、平面主要转折点、干路交叉口的位置或方位坐标,并明确道路的功能性质、路幅宽度,一般称为道路网规划。

在详细规划阶段,一般应进行道路红线设计。

所谓红线设计,主要足根据道路网规划已大致确定的路线走向与道路性质、路幅,进一步确定道路走向、位置、主要控制标高、横断面组合布置以及主要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安排等问题。

此项工作通常在1:2000~1:5000现状地形图上进行。

在规模较小的中、小城镇,上述工作可合并一次进行。

所谓道路定线,就是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除红线设计内容外,还包括路面结构方案、沿线小桥涵造型以及其他构筑物的大致安排、工程量估算等)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而、竖向线形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

它足道路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定线对于城市建没和道路行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要解决道路本身的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道路与周嗣环境、城市建设现状的配合以及道路景观等问题。

道路定线除受城市自然地形、地质和地物以及城市建设现状的制约外,还受到技术标准、国家及城市建设政策、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美学等因素制约。

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定线技巧,通过多方案比较,才能选出理想的定线方案。

道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两个阶段。

初步设计通常采用纸r定线;技术设计则可采取纸七定线与实地定线相结合。

:考试大纸上定线就是在较精确的大比例尺(一般为l:500~1:100O)城镇现状地形图上,根据道路网规划或红线设计拟定的路线走向、技术标准和路线起终点、主要中问控制点的方位坐标及标高,进行道路平、纵线形设计,从而为以后进行施_丁设计、测设放线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6. 7 分隔带及缘石开口…..........................................… 27
7 28 纵断面设计............................................................
7. 1 一般规定 ................................….........….......... 28
8.4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AncilIary Facilities ...... 34 8. 5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 34 9 Road-Road Intersection ..............…...................…… 36
8 Combination of Road Alignment ...... .................. ...... 32
8.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2
8.2 Combination of Horizontal , Vertical and Cross
7.2 28 纵坡................................….........…·…….........
6
29 7.3 坡长................….......….........….................…..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几方面考虑其长度: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一、旅客感觉舒适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 a )将随着缓和 曲线曲率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
舒适的感觉。
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
s
a t

v2 Rt

v3 RLS
0.0214 V 3 RLS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公式:
V3
LS (min)
80
60
50
40
30
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70
50
45
30
25
20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2.3.3 缓和曲线的省略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可不设缓和曲线: 1.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2. 圆曲线半径大于下表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直线与圆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在城市道路上,尤其是城市快速路上,经常存在不同等 级道路的衔接,这些衔接往往对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有较 大的影响,这就需要设置缓和曲线。其目的是通过曲率 的逐渐变化,适应车辆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和路线的顺 畅,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骤增;使离心加速 度逐渐变化;并可作为缓和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从而使 汽车从直线段安全、迅速地驶入小半径弯道。较理想的 缓和曲线应符合汽车转向行驶轨迹和离心力逐渐增加的 要求,可以使汽车在从直线段驶入半径为R的平曲线时, 既不降低车速又能徐缓均衡转向,使汽车回转的曲率半

0.0214
sR
第二节 平曲线规划设计
式中
V——汽车行驶速度(km/h);
R——圆曲线半径(m);
s ——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m/s3)。

城市道路线形

城市道路线形
刹车所必需的最短距离。
S1
S1
s3
S2
S2




会车视距大约是停车视距的2倍
8.1 道路平面规划设计
8.1.3 行车视距
(3) 超车视距
汽车在直线上行驶时,会车视距、停车视距和超车视 距是容易保证的。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树木、路堑边坡及建 筑物等可能会阻挡行车视线,要保证汽车的平面视距,必 须清除弯道内侧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
8.1 道路平面规划设计
8.1.3 行车视距
(1)停车视距
驾驶员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停车所需要的最短 距离。
v

S1

v
t

Vt 3.6
s1
s2
S停
s
3
S2

k
V2
254(
i)
安全间距 S3=5 m
8.1 道路平面规划设计
8.1.3 行车视距
(2)会车视距 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
把上式移项,可得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
式中 V ——计算行车速度(km/h) ——横向力系数。
i0 ——道路横坡。“-”表示车辆在未设超高的曲线外侧车道上
行驶;“+”表示车辆在曲线外内车道上行驶。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道路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 车若沿双向路拱外侧行驶时,路面的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安 全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在计算过程中,公路一般μ 采用 0.035,城市道路一般μ 采用0.067。
8.1.2 道路平面线性设计要素
4. 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
设置目的:缓和离心加速度的急骤变化,且使驾驶员容易做 到匀顺地操纵方向盘,提高视觉的平顺度,保持线形的连续 性。 设置位置: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 间 缓和曲线的形式:回Βιβλιοθήκη 线、双纽线、抛物线、多心复曲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长度不宜过短,以免产生突折感。特别是长直线 末端要避免插入凹曲线,防止陡坡错觉而动力撞坡。
直线与凸曲线的配合则往往导致视距条件差及视 觉的单调,连续可见长度随着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减 小而变短,当视距不良或不足时易出事故,应避免。 平面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比较复杂,一般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线形较均衡。避免“单包双”。平曲线是明 弯时配凹曲线,暗弯时配凸曲线,“明凹暗凸”。
1. 图解法:根据设计路线与地物的相对关系,在实 地先找到参照点后,再据此放线。障碍物较少、相 对位置精准度要求不高时,普遍使用。 2. 解析法(坐标法):预先将JD点和特征点坐标计 算好,再按坐标实地放线。计算工作量较大。
二、城市道路定线的原则
1. 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劣地、少占农田,反对大拆 大建和乱拆乱建。
2. 严格遵循技术标准要求:道路等级与路幅、横 断面、交叉口、坡度等。
3. 正确选定平面、纵断面控制点。 4. 合理布设直线、弯道及其衔接关系。 5. 远近期结合:特别是干道、重要立体交叉口用地
预留、旧城街道拓宽等。 主导纵坡:指道路中心线在结合实际自然地面起伏 、土石方填挖量最少情况下的平均自然坡度。从理 论上分析,就是要求一条干道各路段设计纵坡度的 加权平均值,应当尽量接近该道路起终点之间的自 然坡度。P120
2. 确定道路景观基本特征、基调以及景观环境 气氛: 根据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 合道路历史演变、道路性质与功能以及文化特征, 提出道路空间规划的景观表达意向,包括自然景观、 整体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现代城市景观等。
3. 景观系统的组合 1)外部道路景观系统:城市外围入城道路是观 赏城市整体轮廓景观的重要场所,在选线时要考虑 视觉保护区域,以求最佳观赏效果。
[建筑]城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纸上定线(路线勘测的初测阶段) 在比较精确的大比例尺(1:500—1:1000)
现状地形图上,根据道路网规划或红线设计要求 详细确定每一路段的具体走向、转折地点、弯道 半径、直线与曲线的衔接等。 实地定线(实地放线,路线勘测的定测阶段)
将上面已经确定的道路中心线准确地移到实地 上去。实地定线时,规划设计人员都应会同测量 人员亲临现场,先实地踏勘,然后详细定线。
§6-3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也是城市购物、娱乐、 游憩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 成部分,可以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橱窗”。美国 著名规划学者凯文.林奇著作“城市的意象”将城 市景观分为5种:道路、边沿、区域、节点以及标 志,道路景观和道路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1. 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自然纵坡过大(大 于容许最大纵坡),为减缓纵坡人为地延长道路 起终点之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其设计方法: 首先确定容许的平均纵坡度,然后计算相邻等高 线间应有的长度(等高线间距/平均纵坡),再 按比例尺换算成的缩小长度从起、终点分别向上 下作截距与等高线相交会,最后将各转折点相连 成一转折线并适当调整。
一、城市道路景观要素
1. 山景:山峰及塔、亭、楼等建构筑物。 2. 水景:江河、湖塘、岛屿等水面及建构筑物 3. 绿景:古树名木、绿带、公园等 4. 实景:沿街建筑群、标志性建筑、历史性古
建筑、城门、城墙、雕塑、广场等
二、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思路
1. 确定道路景观要素:结合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历时文化遗产与风貌规划, 挖掘景观资源,确定道路景观要素。
§6-2 道路线形综合处理
道路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之间的组合比较复 杂,道路线形综合处理就是指结合地形、景观,从 视觉方面进行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的协调。
一、道路线形的基本组合
1. 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2. 平面曲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3. 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4. 平面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2)自然与历史道路景观系统:城市生活性道 路和客运交通道路的选线应当尽量将城市自然景 观景点、古树名木和人文景观建筑等组织起来, 形成城市主要景点的观赏性道路空间。如桂林市。
3)现代道路景观系统:城市交通性道路一般 伴随两侧现代化的城市生产、公共建筑群设施或 者现代化交通设施(如立交桥、地铁、轨道交通 等)等,因此,现代化沿街建筑,特别是地标性 建筑,与道路一起构成富有强烈时代感的城市街 道景观系统,如上海浦东世纪大道。
2. 展线分类 自然展线:顺应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 延展距离,路线不重叠、简单,常用。有些地 质不良地段难以避开。 回头展线:当自然展线无法避开不良地段或 者有困难时采用。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 叠,呈“之”字形路线。 螺旋展线:顺着山包盘旋而上,较少采用。 3. 展线实例 人工高差:立交桥,通过展线设置上下匝道解 决城市交通的垂直关系;大型桥梁设置引桥。 自然高差:山城道路。
三、城市道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此组合有利于超车和道路管线敷设,但是当长
度过长时,线形单调易使司机疲劳,依靠路旁绿 化、景观和沿线建构筑物设施来调节。 平面曲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设计中应避免暗弯,由于视距较差,必需加大 平曲线半径,或者减小暗弯边坡高度,改暗弯为 明弯,减轻影响。
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直线与凹曲线的配合有较好视距和效果,但凹曲
P127
二、特殊地段道路线形综合处理
(一)滨河路桥头道路的处理(略) 主要是桥下最小净空高度的保证、跨线桥与滨 河路的衔接(平交或立交)以及人行交通在桥头 处的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行天桥、人行梯道等)。
(二)山城道路的线形设计 山城受地形限制,道路网多采用自由式布局,
在各组团或分区之间以一条或几条交通性干道相 连通。主要交通干道多沿着谷地或较平缓的山岗、 较开阔的阶地布置,其走向尽可能与等高线平 行,或者以较小锐角与之相交。如此布置,既可 减小土石方工程量,又有利于临街建筑物的布局 和出入口设置。但是地形起伏加大,有利地形不 多,而且谷地、阶地之间还需要次干道联系,因 此,必须采取措施克服道路起终点高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