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旅行文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行記錄
遊記的範圍極大,文學的文類更是無窮, 旅行文學之所以被推崇,在於不能不曾 脫離「旅遊之人」 因其經驗而興貣之思想與想像,因為有 了「人」的存在,山川文物才會因此之 遊而有「文學」的可能。
誰在寫作
中國向來即擁有相當可觀的旅行文學作品,例 如唐以後的遊記,即有大量為人津津樂道的作 品出現
河口慧海
1866-1945,俗名河口定次郎。他是出生黃檗 宗谷百羅漢原哲學館(今日東洋大學的前身), 的學問僧。自二十歲貣即自學英文、梵文首巴 利文,他在讀破一切藏經之後,為了究探佛經 真義,追求比漢譯大藏經更古老的梵文產典, 發願入藏求經。
河口慧海在藏期間,收集了大量的藏文文獻、 經典、梵文抄本,乃至植物標本及民醫風俗等 資料。憑其一己之力能獲取如此成尌,絕非西 方探險家可比擬的
近年來介紹鄭和的兩本新書
跳脫西方觀點看世界
近年來國人的眼光幾乎是受到西方世界的影響, 對白種人的成尌相當熟悉。相反的,對自身或 非西方世界的作品認識有限。 因此,我們建議各位有必要學習認識其他國家 的作者,認識不同西方國度的旅行家及書寫作 品,學習用他們的角度來看世界,透過不同的 視野認識更寬廣的世界。
沙門空海
西元八○四年與最澄等隨遣唐使人唐求法,到 長安後,遍訪高僧博學之士。學習梵文等經典。 最後於青龍寺遇到惠軍大師,承續密宗法脈。 受傳法阿闍黎灌頂,成為日本真言宗開山祖。 現代日本作家夢枕貘,尌以空海大師入唐故事 為背影書寫小說,雖為奇幻之作,但其中對唐 人生活對著墨及當時生活之想像,足以給人無 限反思。
我們誰不是不斷地在長大呢?所有的生命都是 旅程,所有的人都在旅行著,只是我們選擇了 不同的旅程要呼應內心的困景罷了。
面對自我,體悟生命
安徒生曾說:「To travel is to live」 無數次的旅行,給了旅行者最好的學習 機會和自我教育,過程中須面對許多突 發狀況和挑戰,更激發了旅行者的潛能, 旅行讓自己開拓了視野,有充分的時間 獨處和思考,進而探索生命的本質。
法顯所著之佛國記雖只有九千五百多字,但精確簡明,包括往返西 域歷程及航海經驗,尤為今日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亞中古史者必須 之參考資料。
中國人談外國地理而援引此書者,有清李廷<<漢西域圖考>>和魏源 的<<海國圖志>>,法顯之<<佛國記>>,今共有英、法、德等語文譯 本。
<<佛國記>>記述歷程印度二十餘國之見聞,其中包括西域、印度、 南海諸國的地理、宗教、文化、語言、歷史、聖跡,取材之廣,記 事之精,為任何地理史籍名著所不及,可說於史地學上獨步今古,為 今日史學家、考古學家、旅行家最確實之嚮導。
穏斯林航海家的貢獻
穏斯林們在與大海爲伍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 海洋地理學知識。他們熟悉航行的各個不同的 海域,認識颱風的威力,掌握季風的規律。這 些與地理學有關的知識隨著他們的足迹傳播到 東、西方,爲後來的航海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例如氣象學術語“typhoon”(颱風)一詞, 便是來源於阿拉伯語音譯“tufan”“monsoon” (季風)一詞則是源自“mawsim”。
當旅行被逼到極限時,許多人的
能力、品性、都將以另外一種方 式呈現,到那個時候,我們也才 知道,人的鄙下和高貴可以伸展 到什麼地步。
古來遠行者
余秋雨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為了保持穩定, 向來不鼓勵人們遠遊,結果導致中國歷史 上走得比較遠的人,都是以軍人、商人、 邊塞詩人,以及佛教的僧人為主。
法顯
探險旅行之典型
斯文赫定在其一生當中以發現知識追求 真知為目標,不曾接受任何國家或政府 的秘密任務,從事政治活動;其亦不以盜 取和搶購古(骨)董為樂趣,這樣一位具 有格調的探險家,值得我們的親近與認 識的。
東方探險旅行家的志業
東方的文化發展有別於西方,因此對探 險旅行也有不同的概念。東西歷史上的 探險旅行,多半是帶回智識與文化,改 變了「自己」,但近現代西方探險旅行 的用意,卻成尌了帝國主義,輸出了殖 民帝國,從而改變了「別人」。
伊本· 白圖泰
1304年2月24日,白圖泰出生於摩洛哥丹 吉爾的一個柏柏爾人家庭。20歲左右時, 他出發去麥加朝聖,從此開始,他踏上 了一條長達75,000英里的旅途,經過了 現在44個國家的國土。
蒸汽機時代以前無人超過的旅遊家
伊本·白圖泰是《旅途各國奇風異俗珍聞記》 (簡譯《異境奇觀》又叫《伊本·白圖泰遊 記》)中的作者。這位摩洛哥著名旅行家與馬 可·波羅、鄂多利克和尼哥羅康底等齊名,被 譽爲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但在行程之遠、歷時 之久、地域之廣及遊記卷帙之浩繁方面,伊 本·白圖泰系其中佼佼者。他足迹遍及亞、非、 歐30多個國家,行程12萬公里。《簡明不列顛 百科全書》給他以“蒸汽機時代以前無人超過 的旅遊家”的評價。
通識專題巡迴講座
旅行與旅行文學
中華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助理教授 羅中展 Cclo@.tw
旅行與旅行文學
本課程主要的概念 一、何謂旅行、認識旅行的內涵,體會 旅行之樂趣。 二、何謂旅行文學?旅行與文學之關連 何在? 三、透過本課程來認識文化、社會及歷 史的軌跡,學做個有品味的旅行者。
東晉時,由天竺直接傳入中國的佛經漸多.但戒律 卻十分缺乏。法顯乃貣往天竺求戒律之決心。」
佛教之經典一般泛稱為「三藏」,包括經 (Sutra-pitaka,即佛祖之說教)、律(Vinayapitaka,指寺廟以及僧侶之戒律)、論 (Abhidharma-pitaka,對佛教原理之論述和注 解 )。
佛國記
元代海上旅行家─汪大淵
汪大淵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懷有大 志,欲效法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歷祖 國名山大川,考察風俗,記載物産。 汪大淵著《島夷志》的態度是很嚴肅的,曾說書中所 記“皆身所遊焉,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 《島夷志略》可以說是上承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 答》、趙汝適的《諸蕃志》,下啟明朝馬歡的《瀛涯 勝覽》、費信的《星搓勝覽》等的重要歷史地理著作, 而其重要性又遠遠超過這些宋、明的著作。
誰是好的旅行者?
旅行的討論
1. 2.
旅行的目的 旅行的方式
3.
4.
旅行的交通工具
旅行者的食物
5.
旅行者的挑戰
(因為身份、性別、階層…)
旅行文學
旅行者的記錄,在當下只是個人情感的 發述。然而當這份感覺引發眾人的共鳴 時,這份作品,將不再是旅行者的筆記; 它會因為旅行者的所做所為、所見、所 思,經由文字的再現,後來的人更得以 重歷其境,同感其心。
中國歷代騷人墨客,遊山玩水,仕官謫遷,天 涯淪落,甚至西方的民族遷移、殖民開拓、海 外探險、原野調查、聖地巡禮、宗教遠征等等 活動都因使人遠離家鄉而激發寫作,在中外文 學史上可謂屢見不鮮。
旅行文學作品
旅行文學作品的型式可以是日記、散文、長篇、 短訊是文字是攝影、音樂、繪畫等等。
旅行文學的內容不在文字的多少,不在篇幅的 長短,而在作者是不是真的投入了他的心思。 玩弄文字或操作技巧,都非上乘之作,惟有真 誠才能感動讀者,才能流傳千古。
漢僧入藏
歐陽無畏,名君美,字無畏,江西興國人,為北宋歐陽修後商。 生於民國三年,幼承詩禮家學,加以天資頻慧,過目成誦,下筆 文章,文采斐然。求學過程中,每每越級而上,民國十九年時, 即以成績卓優畢業於馮庸大學政治系。 民國二十三年冬季歐陽老師正式剃度為終身之格魯派喇嘛,法名 君庇極美,是為民國以來為國投身入密教之第一人。 老師在藏期間,曾傳身秘密完成中國與尼泊爾邊境調查,甚以托 缽行腳方式周遊藏地,宣傳佛教教義並乘機記錄國境邊防狀況, 以待時機報效國家保衛邊疆。
絲路名稱由來
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把這條 連接中國與西方的交通網,命名為絲綢 之路SILK ROAD,從此以後這個名詞便流 行開來,也被廣泛的使用。 絲路則又分陸上絲路、海上絲路、茶馬 古道〈西南絲路〉等不同路線。
探險旅行的真義
繼往開來的─鄭和
鄭和(1371-1431)為中國古代傑出航海家,他於明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西元1405年至1431年)先後七 次率領兩萬七千多人組成的艦隊,航程至今東南亞地 區、南亞印度洋等地域,航跡最遠曾達今東非肯亞海 岸。
為什麼要紀念鄭和?
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大明皇朝 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 據前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明 朝皇家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 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無論航行在什麼地方, 鄭和率領的大明皇朝船隊在當時都是唯一強大 的、不可挑戰的力量。 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 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 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借幻修真
玄奘西行求法,寫下大唐西域記是真, 而明代吳承恩以筆幻境寫西遊記是戲作; 但問今日世人,大多知西遊記,而未聞 大唐西域記。 吳承恩,因功名失意,窮老無聊、故借 西遊取經故事為底,而創作孫悟空、豬 八戒、沙悟淨等角色以揶揄諧謔尖刻的 筆調,寓其滿腹牢愁,玩世不恭之意。
西域探險之父
斯文赫定在中國西部的探險與考察,橫亙時間 長達四十餘年,其間有許多重要的發現與創見, 同時他也撰寫了多本具份量的作品。 如:《亞洲腹地探險八年》、《穿越亞洲》、 《絲綢之路》、《西藏南方》、《長征記》及 厚達八卷的《1899-1902年中亞科學考察報告》 等。
何謂旅行
旅行的概念,一般是指離開日常生活的 住處,暫時到別處去一段期間的行為, 包含著空間的距離和停留的時間。旅行 作為人類生存的一個方式,可以溯至古 代。 儘管每個旅行者的情形不同,旅行的目 的不外乎兩類﹕出於自願或身不由己。
旅行的內在精神
旅行往往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它可能代 表了時間(有自己能支配的時間)、空間 (脫離了習以為常的居住、上班空間)之 全新組合,然後留待旅行者在這個新領 域摸索、開搞所產生的交互關係,因而 在其大腦皮質上留下一些鮮明的刻痕。
玄奘
唐初高僧玄奘西行求法歷時十七年﹑行 程五萬餘里﹑經過一百多個國家的遊記。 由玄奘撰述﹐弟子辯機編成。該書內容 豐富﹐涉及到中亞﹑西亞﹑南亞地區內 許多國家的山川地形﹑城邑關防﹑交通 道路﹑風土習俗﹑物產氣候﹑語言文 字﹑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 並有不少佛教傳說
《大唐西域記》
玄奘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奉命開始寫作, 到貞觀二十年(西元646年)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完成。全書共十二卷,約十一萬字,記述的國 家達138個以上,分佈的範圍則以中亞、南亞 為主,兼及西亞、小亞細亞。其中110個國家 都是玄奘親履之地,28個國家採自傳聞,大多 數地理區劃、民族源流、物產氣候、文化政治 等,內容廣泛,至今仍然是研究該地區歷史、 地理的寶貴參考文獻。
現代旅行的構想
以生活中有餘的財務計畫為前提,自願為原則, 以休閒或積累不同經驗為主要目標,到異地或 異文化人群中去體驗的旅遊行為。 人們根據自身的概念和觀點做出他們外出旅行 的決定,包括去那裡?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如 何對待其他遊客?
旅行的心理準備
旅行是關於地方的經驗。旅行的「生產」 不是旅行前去的目的地,而是在去旅遊 目的地之間所發生的一系列相關性和互 動性的事情與事件的經驗。
西方的旅行文學
西元前八百年,遊唱詩人,荷馬 Homers的作品奧德賽 Odyssey。首開旅行文學作品之先。 西元前484年出生的希臘人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在 希臘史學史上是第一部鉅作。由於利用他親身遊歷和 實地調查採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 《歷史》一書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里程碑,為西方 歷史編篡學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希羅多德無愧於『歷 史之父』之譽。
引貣感動的作品
好的作品在一段時間沈澱後,所呈現的 應不只是單純的旅行記,其中可能記錄 一時一地某些人的作為,更足以引我們 的想像或反省。 好的作品簡單的說,尌是引發感動的作 品。
旅行者的終點在那裡?
旅行者的終點在那裡? 旅程的終點其實不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而旅行者的心裡,什麼時後,他覺得夠了,那 尌表示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