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AlAKlM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古诗文阅读理解必修1-5文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A.静言.思之(《氓》)言:说B.忍尤.而攘诟(《离骚》)尤:责难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离:离开D.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引:带领2.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3分)A.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C.人不敢与忤视。
悟言一室之内D.遂与秦王会渑池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 与“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B.顾.计不知所出耳C.荆轲顾.笑武阳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做《师说》以.贻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弃甲曳兵而.走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何以知燕王?A.子卿尚复谁为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课外文言文段阅读部分(共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7-10小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精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共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4题、第10至第12题、第17至19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其余各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七)(附答案与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七)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形象是由各种符号组合而成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视觉形态。
在本原经验贫乏而伪经验泛滥的现代社会,形象能帮助我们从非意愿记忆的深处打捞经验的碎片,把珍贵的经验以形象的方式还给我们。
我们不禁要问,视觉形象卓然不凡的特征是什么?本雅明的答案是:光韵(aura)。
在1931年《摄影小史》中,本雅明通过解读卡夫卡6岁时的照片第一次使用了“光韵”概念。
照片中的小男孩用神性的眼睛观看世界。
在神性的凝视中,“世界周围笼罩着一种光韵,一种在看向它的目光看清它时给人以满足和踏实感的介质。
这里,导致这种效果的技术安排又是显而易见的。
相片上从最亮光到最暗阴影是绝对地层层递进的”。
“光韵”在此处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它具有神性的来源,是宗教信仰的产物。
Aura由拉丁文演变而来,本意指神像头部或身体周围的光环。
这里指世界在神性的朗照中分享了神的光辉。
其次,伴随世界的世俗化,Aura逐渐失去了神性的根源,在本雅明的经验哲学中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即光韵。
在审美活动中,它是一种浸润在自然之中的生命气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平等的主体间视觉交流时产生的满足感与踏实感。
最后,它与19世纪晚期摄影术的特点和摄影的属性有关。
由于低敏感度和长时间的曝光,照片产生层层递进的明暗效果,使照片中的形象闪烁着朦胧而神秘的质感。
从观看者的视角来说,这种效果也与时空的距离有关,具有此时此地的独特性。
若即若离的时空是视觉感知的前提。
在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中,视觉形象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换言之,它只能观看,不能触摸。
因为不可接近性是神性的象征,是对无法克服的距离的体验。
与技术复制时代的碎片化经验不同,“光韵”是鲜活的、有机的、整体的、富有生命力的。
通过把形象嵌入记忆,这种经验能够在它唤来的气息中返回精神的岁月。
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Ⅰ卷第7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即乡中贤明士绅,是取得了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即学绅)和居乡的官员(即官绅),他们具有很高的声望并受当地人敬重。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士大夫”是指有功名,“居乡者”是其限制条件。
言外之意,乡贤不能是在职官员,而必须是卸任(退休、罢官、丁忧等)回乡的官员。
财富和地产本身不是士绅身份的充分条件,庶民地主不论拥有多少土地也不属于士绅集体。
自秦朝以来,中国历朝都实行郡县制。
在地方政府中,县级衙门就是最小的行政单位;中央王朝向地方派遣的官吏到县级为止,正所谓“皇权不下县”。
理论上讲,知县代表朝廷直接管辖全县所有事务,“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
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但偌大的一个县,地域既广,人口众多,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凭县令一己之力全面管理当然不现实。
因此,借助乡贤之力成为必然之举。
乡贤之所以能成为县令与百姓之间的中间人,不仅因为乡贤拥有崇高的声望,还因为他们具有普通百姓不具备的特殊身份和资本。
首先,“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
与平民百姓不同,士绅可以自由拜见官长,且不必行跪拜之礼。
尤其是官绅,甚至不在当地司法的管辖之下,也不受常规司法程序的约束。
乡贤的特殊身份为调停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提供了便利。
其次,不论是学绅还是官绅,都具有良好的人脉关系。
在科考时代,对于学绅而言,既与考官建立了师生关系,又与同科及第者有同年之谊。
2017年高三适应性语文考试试卷和答案
2017年高三适应性语文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
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
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
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
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五)及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五)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量事实表明,早在宋代,“青梅煮酒”就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词,实际说的是青梅、煮酒两种食物。
青梅佐酒由来已久,宋人这方面的经验更多,李清照《蝶恋花》说“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无论物理功能还是心理感觉都十分搭配,因而以梅佐酒成了生活中的常见情景。
而这其中何以青梅与煮酒佐食言之最多?关键是煮酒成熟的时节与青梅采食季节的奇妙遇合。
煮酒酿成后,要蒸煮泥封贮存数月,一般以“泥之季冬者佳”,也就是说在腊月酿蒸泥封贮存,至暮春、初夏开坛饮用和发售。
宋人有所谓“开煮”之说,是指打开泥封,发售煮酒。
前引宋真宗诏内酒坊法酒库支“煮酒以四月一日”,即指内库四月一日开始发放煮酒。
“开煮”时间大抵在寒食至初夏之间,这与青梅采食的时节正好吻合,两者巧妙相遇,构成了这个时节最当令的食物和家常易行的佐食方式,饱含着丰富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青梅是入春以来最早采食的水果,带着未成熟的青涩酸脆风味,煮酒是带着腊香、久醅新发的醇鲜美酒,这是一个最为美妙的组合。
在宋人大量诗句中,与青梅、煮酒同时出现而经常佐食的还有新茶、蕨菜、新笋、蚕豆等,都是仲春至初夏的时令食物,洋溢着这个季节生机勃勃、清新鲜嫩的气息。
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方夔《春晩杂兴》“青梅如豆正尝新”,都用一个“新”字称赞,强调的就是时新清鲜之意。
在食材内容和食用方式上,“青梅煮酒”既不是烹肥割鲜,更不是钟鸣鼎食,而是家常易得的果蔬与酒食。
正如司马光《看花四绝句呈尧夫》所说,“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须一一具杯盘”,草草杯盘,当令蔬果,简单易行,体现着家常生活的简单和朴素,洋溢着鲜明的乡野气息和田园风味。
从分布区域上说,梅以江南盛产,而煮酒、清酒主要以稻米尤其是糯米酿制,酒户多集中在江南水稻产区,因此江淮以南尤其是江南地区,以青梅佐酒的现象就更为普遍,文人言之最多。
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原创,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有错的一项是()A.白砂糖水来土掩鸭绿.lù江南.nā无.mō阿弥陀佛B.床笫之私老羞成怒择.zhái菜叶.xié韵C.华陀经济治裁踏莎.shā行刀削.xuē面D.诨名穷得当当响抻.chēn脖子曲.qū尽其妙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观赏这山村美景,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在雾气中传来牝鸡司晨....的声音。
B.春节免不了走亲访友,这时候最让人头大的就是那些三姑六婆....,她们一见面就问啥时候结婚啊之类的私人问题。
C.在高考倒计时100天之际,我们除了要加倍努力,更要时刻反思学习方法上的错误,矫枉过正....,才能获得学习上的高效率。
D.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带来大发展、大繁荣,如果胶柱鼓瑟....,就只能落后且永远没有出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俘虏。
B.中国电影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在午餐时,他当面告诉我,他多次参观过中国公安部的设施并和中国公安部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讲座、交流,他发现中国公安部的设备、水准和人才都是第一流的。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八)(附答案与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八)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雅俗观是在王纲解纽、政教分离、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阶段发生的。
虽然以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人格为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倾向,但是,这时的知识分子都仍然将自己的学术和社会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都希望自己的学术成为改造社会政治的指导思想,甚至盼望有君主赏识他们,依靠他们来改良社会政治。
在诸侯们尚无力控制社会力量、需要争取社会支持的情势下,知识分子大都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或“以道抗势”,体现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理想和社会精神的代表者所具有的人格力量。
然而,一旦统治者们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有了规范社会的统一思想,那些希望借助政治力量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统治者合作,为统治者服务,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赴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子所说的一段话表明,他是抱着屈身事主、争取富贵的心态去见秦王的,这与孔子、孟子所主张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而和韩非主张的尊人主之势的思想是一致的,反映出战国末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当国家需要统一,而统一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在主强臣弱、“势尊道卑”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实现文化理想和自身价值,除了依赖于政治权威外也没有其他选择。
于是,知识分子便从幻想中的“为王者师”蜕变为现实中的君王“言语侍从之臣”,文学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崇高勋章,而是为天子“润色鸿业”的漂亮花环,精英文学不得不与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也就与政治雅俗观合流了。
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用铁血手段粉碎了知识分子坚持文化操守的痴情梦幻,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则用绥靖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为政治服务的巨大热情。
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大赋正是在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和“劝百讽一”的文化期待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高三文综适应性月考试题(五)(扫描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2017届高三文综适应性月考试题(五)(扫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2017届高三文综适应性月考试题(五)(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2017届高三文综适应性月考试题(五)(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重庆市2017届高三文综适应性月考试题(五)(扫描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语文试题含答案精品第I 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形象是由各种符号组合而成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视觉形态。
在本原经验贫乏而伪经验泛滥的现代社会,形象能帮助我们从非意愿记忆的深处打捞经验的碎片,把珍贵的经验以形象的方式还给我们。
我们不禁要问,视觉形象卓然不凡的特征是什么?本雅明的答案是:光韵(aura )。
在1931年《摄影小史》中,本雅明通过解读卡夫卡6 岁时的照片第一次使用了“光韵”概念。
照片中的小男孩用神性的眼睛观看世界。
在神性的凝视中,“世界周围笼罩着一种光韵,一种在看向它的目光看清它时给人以满足和踏实感的介质。
这里,导致这种效果的技术安排又是显而易见的。
相片上从最亮光到最暗阴影是绝对地层层递进的”。
“光韵”在此处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它具有神性的来源,是宗教信仰的产物。
Aura 由拉丁文演变而来,本意指神像头部或身体周围的光环。
这里指世界在神性的朗照中分享了神的光辉。
其次,伴随世界的世俗化,Aura 逐渐失去了神性的根源,在本雅明的经验哲学中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即光韵。
在审美活动中,它是一种浸润在自然之中的生命气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平等的主体间视觉交流时产生的满足感与踏实感。
最后,它与19 世纪晚期摄影术的特点和摄影的属性有关。
由于低敏感度和长时间的曝光,照片产生层层递进的明暗效果,使照片中的形象闪烁着膝胧而神秘的质感。
从观看者的视角来说,这种效果也与时空的距离有关,具有此时此地的独特性。
若即若离的时空是视觉感知的前提。
在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中,视觉形象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换言之,它只能观看,不能触摸。
因为不可接近性是神性的象征,是对无法克服的距离的体验。
与技术复制时代的碎片化经验不同,“光韵”是鲜活的、有机的、整体的、富有生命力的。
通过把形象嵌入记忆,这种经验能够在它唤来的气息中返回精神的岁月。
重庆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6题、第13至第15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至第12题、第16至第18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
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
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
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与始于孔子,据《国语》,士鉴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态”等。
但此等教育,并一般人所能接受,仅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接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
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寒,凡缴学费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
以后各家蜂起,竟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
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
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庄子.天下篇》评及儒家,即说:“诗”以道态、“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重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重庆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II卷第7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自汉唐始,中医海外传播的历史,曾毫无争议地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对外辐射能力。
但明清以来,中医成了“一个被动的开放体系”。
当中医的“被动”遭遇西医的强势,直接结果就是中医在海外的弱势。
这种弱势日前还没有根本改观,但情况正在悄然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健康理念上追求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疗法,中医倡导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正在启发人们对中医中药的再认识。
中医的对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当时中原政权与北方匈奴和西域有了许多交流和互动,中医作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开始对外传播。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直至两宋,中医对外传播逐渐达到鼎盛时期,中医在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得到较为系统的传播。
明朝郑和下西洋,可谓中医对外辐射能力的历史绝响。
但自那以后,中医对外传播开始呈现“被动”的特点。
也是从那时起,中医海外传播足迹抵达欧洲,不过推动者不再是中原政权,而是欧洲来华的传教士。
当时中医被介绍到欧洲,更多的是以“文化他者”的身份,传播者甚至带有猎奇的心态。
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中医海外传播的后来者。
虽然中医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随着华人赴美淘金潮传入美国,但中医在美国主流社会“能见度”的提高,最大的推动力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
美国媒体有关中医针刺麻醉在医学上神奇功效的报道,甚至成了美国向中国伸出和解的橄榄枝这一政治行为合理性的注脚,客观上成为了中医在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传播进入新阶段的前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 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形象是由各种符号组合而成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视觉形态。
在本原经验贫乏而伪经验泛滥的现代社会,形象能帮助我们从非意愿记忆的深处打捞经验的碎片,把珍贵的经验以形象的方式还给我们。
我们不禁要问,视觉形象卓然不凡的特征是什么?本雅明的答案是:光韵(aura )。
在1931年《摄影小史》中,本雅明通过解读卡夫卡6 岁时的照片第一次使用了“光韵”概念。
照片中的小男孩用神性的眼睛观看世界。
在神性的凝视中,“世界周围笼罩着一种光韵,一种在看向它的目光看清它时给人以满足和踏实感的介质。
这里,导致这种效果的技术安排又是显而易见的。
相片上从最亮光到最暗阴影是绝对地层层递进的”。
“光韵”在此处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它具有神性的来源,是宗教信仰的产物。
Aura 由拉丁文演变而来,本意指神像头部或身体周围的光环。
这里指世界在神性的朗照中分享了神的光辉。
其次,伴随世界的世俗化,Aura 逐渐失去了神性的根源,在本雅明的经验哲学中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即光韵。
在审美活动中,它是一种浸润在自然之中的生命气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平等的主体间视觉交流时产生的满足感与踏实感。
最后,它与19 世纪晚期摄影术的特点和摄影的属性有关。
由于低敏感度和长时间的曝光,照片产生层层递进的明暗效果,使照片中的形象闪烁着膝胧而神秘的质感。
从观看者的视角来说,这种效果也与时空的距离有关,具有此时此地的独特性。
若即若离的时空是视觉感知的前提。
在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中,视觉形象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换言之,它只能观看,不能触摸。
因为不可接近性是神性的象征,是对无法克服的距离的体验。
与技术复制时代的碎片化经验不同,“光韵”是鲜活的、有机的、整体的、富有生命力的。
通过把形象嵌入记忆,这种经验能够在它唤来的气息中返回精神的岁月。
在精神的岁月中,灵与肉、人与人、人与自然在此时此刻的视觉交流中实现了审美意义上的整合。
当我们凝视自然时,自然宛若人的目光一样也在凝视我们。
“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这是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是生命的气息在相互感应。
可见,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光韵”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在目光上相互吸引、在情感与经验上相互交流的视觉共鸣状态。
它可能是冥思的眼神、凝视的目光,或者纯真的一瞥。
能否获得这种独特的经验是一种观看能力的问题,即,在一定距离之外感知审美形象的神秘性与独特性的能力。
1.下列关于“光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韵”这一概念最初是摄影术语,由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首先使用,后来被人们用来概括视觉形象的特征。
B.“光韵”在照片上反映着从最亮光到最暗阴影的层进变化,让照片中的形象富有朦胧而又神秘的质感,给人以满足感和踏实感。
C.美学概念当中的“光韵”最初具有神性的光辉,后来伴随世界的世俗化而失去了神性的根源,成为一种浸润在自然之中的生命之气。
D.“光韵”在审美活动中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它让审美者在若即若离的时空中通过形象获得独特的体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形象是各种符号组合而成的视觉形态,具有文化的意义,能够唤醒沉睡在记忆深处的经历。
B.“光韵”的产生与摄像者相关,也与观看者所处时空相关,时空改变、光韵效果也全改变。
C.形象通过将碎片化的经验拼接成一个整体,使之富有生命力,来引导人们返回记忆世界。
D.审美范畴的“光韵”是个体对形象的独特体验,它对观察者的观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视觉形象只能被观看不能被触摸,能让人体验无法克服的距离感,这促成了光韵审美效果的产生。
B.审美范畴的“光韵”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紧密关联并进行深度交流的产物.体现着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C.在视觉交流中实现了审美意义上的整合,主体间就可能达到刘勰所谓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状态。
D.审美范畴的“光韵”是一种共鸣状态,它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冥思的眼神、凝视的目光,也可能是默然的挥手、笃定的点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 题。
对饮非鱼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
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
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帝撵回家的。
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他跑起来的样子像被敲了腿的狗,两条腿一撇一撇的。
我大笑着喊娘:你哩亲狗娃又闯祸了。
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
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嗬儿嗬儿地笑:又咋了?你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
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
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成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
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
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
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
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
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身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
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
从什么时候起,这两个暴躁易怒的父子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
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的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
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同样在心脏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
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
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
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我说:三十年西风。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
那个晚上,餐桌上出现了多年前熟悉的一幕。
父亲和大哥,他们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
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9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篇描写的冰天雪地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与后文父亲打大哥时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父子冲突之激烈,气氛之紧张。
B.“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这个细节既说明父亲打大哥是家常便饭,也表明母亲对父亲打大哥的不满。
C.小说人物语言富有特色,如“你皮又发痒了不是”“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等,乡土气息浓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D.从有关父亲和大哥的几个场景看,大哥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苦心,父亲最后问大哥“还疼不疼”,说明他也开始关心大哥。
5.对父亲打大哥的这一行为,应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5分)6.大哥搀着父亲慢慢走向浴室的场景“让我想哭”,请结合小说探究“我”想哭的原因。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连门口卖菜的阿姨都看得津津有味”,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
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
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
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9日,有删改)材料二: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
观察者网推出文章《她出现在昨晚上,诠释了真正的诗意》,介绍了两位出身平凡但挚爱诗歌的选手的故事: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以及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
文中写道:“这些人,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远离书桌的农民,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却始终乐观,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真正的热爱。
”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是传递了温暖与感动。
网友“红松林海”表示,“一些选手的坎坷人生,离不开诗词给予的慰藉和激励,深深打动了我们。
”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选自“中国文明网”《网友热议(中国诗词大会)》)材料三:讨论多,并不意味着真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