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

合集下载

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沉降观测规范要求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监测土地表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规范要求着重规范观测的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的选择、数据处理等各方面,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观测方法1.观测方法应根据工程类型和施工过程中的土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2.观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和需要进行连续观测。

二、仪器设备1.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观测的要求。

2.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和检验,并有相关证书和检测报告。

三、观测点的选择1.观测点应根据工程区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部位,以及周围的监测点。

2.观测点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沉降情况。

四、观测数据的处理1.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方式进行采集和记录,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沉降量等数据。

2.观测数据应进行校正和修正,排除仪器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观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相关图表和图像,以便于观察沉降趋势和变化规律。

五、观测报告1.观测报告应包括沉降观测的目的、观测方法、观测点的选择、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2.观测报告应具备可读性和科学性,必要时还应提出相关改进和建议。

总之,沉降观测规范要求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沉降观测提供了详细、准确的要求和指导。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才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一、前言沉降观测方案是为了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壤沉降情况,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也为工程后续修缮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沉降观测目的本沉降观测方案的目的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监测土壤沉降,掌握沉降的趋势和速率,为工程后续的设计、修缮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

三、沉降观测范围本次沉降观测的范围为工程建设的周围区域,包括建筑物、道路和水系等。

具体观测点的位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沉降观测内容1. 观测点的选择:根据建设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和建筑结构等因素,选择一定数量的观测点。

2. 观测设备的布置:在每一个观测点选取一个合适的地点,安装沉降仪,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内容的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观测,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时间、沉降量、温度、湿度等。

4.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观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沉降趋势和速率的变化情况,提供后续工作的参考。

五、沉降观测设备和工具1. 沉降仪:用于测量土壤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2. 数据记录器:用于记录沉降仪测得的相关数据。

3. 温湿度计:用于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保证观测的准确性。

4. 其他相关工具:如电池、电缆、夹具等。

六、观测频率和时间1. 观测频率: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并进行数据记录,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观测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在白天或夜间进行,但要保证每次观测的时间相同。

七、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1. 数据处理:从沉降仪和数据记录器中获得数据后,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沉降趋势和速率的变化情况。

2. 报告撰写:根据观测数据撰写沉降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以上即为沉降观测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沉降观测,英文名称:settlement observation定义: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所属科学: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沉降观测的实施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建筑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建筑物、重要古建筑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检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测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沉降观测的实施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工作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的原则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

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

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好的埋石点和墙角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

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择在隐蔽性好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

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

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他们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连侧,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

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差异沉降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第五章沉降观测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一)、概念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由于自然条件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土壤的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和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型式及动荷载的作用,建筑物产生均匀或不均匀的沉降,尤其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倒塌。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通过采用相关等级及精度要求的水准仪,通过在建筑物上所设置的若干观测点定期观测相对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的高差随时间的变化量,获得建筑物实际沉降的变化或变形趋势,并判定沉降是否进入稳定期和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

沉降观测的几个主要参数和基本概念:⑴高程的概念①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叫“海拔”。

②建筑标高:在工程设计中,每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都有它自身的高度起算面,一般取首层室内地坪高度为±0.000,单位工程本身各部位的高度都是以±0.000为起算面算起的相对标高,叫建筑标高。

③设计高程:工程设计人员在施工图中明确给出该单位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值,这个确定的绝对高程值叫设计高程,也叫设计标高。

⑤相对高程:当引用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采用假定的水准面作为起算高程的基准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⑥高差: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

⑵水准点(BM):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由测绘部门,按国家规范埋设和测定的已知高程的固定点,作为在其附近进行水准测量时的高程依据,叫永久水准点。

⑶误差的概念①系统误差:在等精度观测中,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或者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②偶然误差:在等精度观测中,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基工程也被广泛应用。

在地基工程中,沉降观测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沉降观测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方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1、沉降观测项目:沉降观测项目一般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的沉降观测。

2、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应明确观测的地点、观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内容以及采用的设备和方法。

3、数据处理:沉降观测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归档、存储和分析等。

二、沉降观测方法1、传统法:传统法主要指利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较窄。

2、测斜仪法:测斜仪法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多点同时观测,测量数据准确。

3、GNSS技术:GNSS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进行大面积沉降观测,但精度相对较差。

三、沉降观测要求1、观测地点:选择观测地点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全面反映工程沉降情况。

2、观测时间:应当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时间规划和进度安排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应根据工程特点、地理环境、监测目的等因素确定。

4、观测内容: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量和水平位移量等数据。

5、设备和方法:应选择适量的设备和方法进行观测,并在观测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沉降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环境:应选取相对稳定、不受人为和自然干扰的观测环境。

2、数据传输和互相校验及保密: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并且数据应有完整性检查和一致性校验。

同时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3、防止损坏设备:要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损坏设备的发生。

4、观测记录和备份:应及时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查询和分析。

总结: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测环境的选择、数据处理和保密、设备的保养和备份等各方面的细节问题,确保沉降观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规范1. 引言沉降是土地或建筑物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地下水开采、地层变形等原因导致的竖向位移现象。

沉降观测是衡量和监测这种竖向位移的方法之一,对于工程建设和地质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沉降观测的操作流程,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观测目标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明确观测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是对一个建筑物进行观测,还是对一个地下水源进行观测等。

2.2 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观测目标,确定需要安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点的位置应该选取在受观测对象周围合适的地方,确保其代表性。

2.3 准备观测仪器和设备根据观测的要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仪器和设备,并确保其状态良好。

常见的沉降观测仪器包括水准仪、GPS测量仪等。

2.4 制定观测计划根据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制定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频率等。

观测计划应该合理,确保足够的数据量。

3. 观测过程3.1 安装观测点根据观测计划,依次安装观测点。

观测点的安装应该符合规范,确保观测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观测点可以通过混凝土桩、测站等方式安装。

3.2 进行观测在观测点安装完成后,按照观测计划进行观测。

观测过程中要注意观测仪器的准确使用,避免外界因素对观测的干扰。

3.3 记录观测数据观测过程中,及时记录观测数据,并保留满足要求的原始数据。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位置、日期、观测结果等信息。

4. 数据处理和分析4.1 数据校核对于观测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校核过程可以通过比对重复观测结果、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

4.2 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去除异常值等操作。

处理后的数据应当可靠、具有代表性。

4.3 数据分析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观测点的沉降量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地质分析方法等。

5. 结果报告根据观测结果,撰写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资质要求

沉降观测资质要求

沉降观测资质要求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沉降问题,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进行沉降观测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条件,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的资质要求。

二、什么是沉降观测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高度。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或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会导致地面或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沉降观测。

三、为什么需要进行沉降观测1. 确保建筑物安全:如果地基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则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2. 评估工程质量:通过对地基及周边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工程质量,并对未来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3. 制定维护计划: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四、沉降观测资质要求1.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沉降观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例如土木工程、地质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同时,观测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 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专业的观测设备,例如自动水准仪、变形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等特点,并且需要经过校准和检验。

3. 观测环境:进行沉降观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位,并且保证周边环境稳定。

例如,在城市中进行沉降观测时,需要避免地铁、桥梁等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干扰。

4. 观测周期:进行沉降观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周期,并且保证连续性。

一般来说,建筑物竣工后要进行至少5年的沉降观测,以确保地基稳定性。

五、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1. 观测设备需要经常校准和检验,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2. 观测点位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且保证周边环境稳定。

3. 观测数据需要及时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沉降观测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例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由于地下开挖、基础施工等原因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沉降观测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开挖对周围土壤和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沉降观测方案,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观测目标1. 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2.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3. 分析沉降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和破坏程度;4. 提供相关数据供工程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

三、观测内容1. 地面沉降观测地面沉降观测是通过在观测点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工程施工的区域,同时考虑周围建筑物等因素。

观测周期为每月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2. 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通过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建筑物主体结构,以及与施工相关的区域。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3. 工程结构变形观测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是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变形测量仪器,测量和记录变形数据,以判断沉降所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法来确定。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四、安全措施1. 在进行地面沉降观测时,要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确保观测点不会对交通和行人造成危险。

2. 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点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观测点的标志物受到破坏。

3. 在进行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时,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测量仪器受到破坏。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规范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规范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是指对建筑物及其周边地面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2 沉降观测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1.3 沉降观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或者专业人员进行,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观测准备2.1 观测方案设计观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设计,包括观测点的位置、数量、观测方法、仪器设备及观测周期等。

2.2 仪器设备沉降观测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仪器设备,并应经过检定和校准。

观测仪器应具备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以满足观测要求。

2.3 观测点设置观测点应设置在能反映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特征的位置,如建筑物的角点、中线、重要支撑点等。

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观测方案的规划。

三、观测实施3.1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可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测量、激光测量等方法。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观测要求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3.2 观测步骤观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测定初始值:在施工前,对观测点进行初始值的测定,作为后续观测的基准。

(2) 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按照观测方案确定的周期和时间点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3) 施工后的观测:工程竣工后,对建筑物和地面进行长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3.3 观测数据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观测值、观测人员等信息。

观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

四、观测成果分析与处理4.1 观测成果分析观测成果应进行分析,包括沉降量、沉降速度、沉降分布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以评估建筑物和地面的沉降状况。

4.2 观测成果处理观测成果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修约、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观测成果的汇总和报告等。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5.1 质量控制沉降观测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观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观测成果的质量审核。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定义、作用、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定义工程施工沉降观测是指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周边环境等进行系统的、连续的、实时的监测,以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作用1. 保证工程质量: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等问题,为施工单位提供调整施工方案的依据,确保工程质量。

2. 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建筑物沉降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因沉降原因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

3.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通过沉降观测,可以了解建筑物的基础沉降情况,为今后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优化建筑设计:沉降观测成果可以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优化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抗风性能。

三、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内容1. 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包括基础、主体结构、屋面等部位的沉降观测。

2. 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包括地下管线、道路、邻近建筑物等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

3. 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包括施工不同阶段(如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等)的沉降观测。

4. 气象因素的观测: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观测。

四、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方法1. 水准测量法:通过高精度水准仪和铟合金尺,测定建筑物沉降点的高程,计算沉降值。

2. 光电测距法:利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测定建筑物沉降点的距离,计算沉降值。

3. 雷达探测法:利用地下雷达探测设备,探测建筑物基础的沉降情况。

4. 倾斜仪监测法:安装倾斜仪,监测建筑物的倾斜程度,判断沉降情况。

5.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仪器,测定建筑物沉降点的声速,计算沉降值。

总之,工程施工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沉降观测原理

沉降观测原理

沉降观测原理一、引言沉降观测是指通过对建筑物或土地的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了解其变形情况和稳定性。

沉降观测原理是指通过测量基准点的位置变化来判断建筑物或土地的沉降情况。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原理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沉降观测原理的基本概念沉降观测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基于建筑物或土地的变形会导致基准点的位置发生变化。

基准点是指被观测物体上的一个固定点,通常选取建筑物或土地的底部或顶部。

当建筑物或土地发生沉降时,基准点的位置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对基准点的位置进行测量和监测,可以判断建筑物或土地的沉降情况。

三、沉降观测原理的测量方法沉降观测原理的测量方法通常包括两种: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

(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的方法。

首先,在建筑物或土地上设置一条水平线,然后利用水准仪测量基准点与水平线的高差。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获得不同时间点的基准点位置信息。

将这些位置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得到建筑物或土地的沉降情况。

(二)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在沉降观测中,全站仪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或土地上的多个测点的位置。

通过对这些测点的位置进行测量和监测,可以获得建筑物或土地的沉降情况。

四、沉降观测原理的应用领域沉降观测原理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一)建筑物工程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原理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及时监测沉降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沉降过大而导致建筑物的倾斜或破坏。

(二)地基工程在地基处理和地基加固工程中,沉降观测原理可以用于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对地基的沉降进行监测,可以判断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或加固措施。

(三)地下工程在地下工程中,如隧道、地下管道等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原理可以用于监测地下结构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地下结构的沉降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沉降引起的问题,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是对地表或建筑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垂直位移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降观测常用于土地沉降、地基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等工程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中。

记录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测点信息:记录观测点的编号、名称、位置、高程等基本信息。

2.观测时间:记录每次观测的日期和时间,并标明观测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两种方法。

静态观测是通过固定测点,采用水
准仪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动态观测是通过安装测点的结构感测器和传感器,实时或定期获取数据进行测量。

4.观测数据:记录每次观测所得到的沉降数据,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数据包括各观测
点的沉降量、测区的总体沉降量、沉降速率等信息。

5.观测记录:记录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和观测环境等相关信息。

沉降观测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监测沉降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
项目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通过长期的观测记录,可以评估地层的稳定性和土地的沉
降趋势,为未来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一、沉降观测内容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应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二、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要求1应能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应顾及建筑结构和地质结构特点。

当建筑结构或地质结构复杂时,应加密布点。

2对民用建筑,沉降监测点宣布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Io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裂缝、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4)对宽度大于或等于15m、宽度虽小于15m但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湿陷性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处;6)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9)超高层建筑或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对称位置。

3对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大型或高耸建筑,监测点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应少于4个。

4对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结构设计及结构监测的要求。

三、对沉降监测点的标志的要求1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宜涂上防腐剂。

2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面、柱面或地面一定距离,宜与设计部门沟通。

沉降观测名词解释

沉降观测名词解释

沉降观测名词解释
沉降观测是一种技术用于对围护结构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

其目的是检测支柱、桩、架桥等围护结构的沉降情况,以便了解结构受到的压力程度。

沉降观测是通过物理测量来反映沉降变化的一种方法。

它最常用的是钢丝千分尺,即通过测量桩和桩顶之间的距离来评估桩沉降量。

此外,也有其他的沉降测量方法,例如激光干涉仪、激光测距仪、测斜仪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更小的变化,因此是更精确的沉降测量方法。

除了沉降测量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可用于评价沉降情况。

例如,混凝土实体抽检法可以测试混凝土围护结构的结构性能,从而监测桩沉降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非物理测量方法可用于评估沉降情况,例如定期取样法、主基准观测法和必要量测量法。

定期取样法通过定期采集、分析振动参数检测沉降;主基准观测法是通过参考内部定位系统或外部定位系统,定期监测沉降情况;必要量测量法则根据桩头磨损情况来判断沉降量。

此外,还有一些计算技术可以用于评价沉降情况,包括结构动力学分析、地震分析和结构非线性分析等,这些计算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沉降情况。

总之,沉降观测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物沉降情况,从而为我们提供有效的结构维护和维护。

通过采用合适的观
测方法和分析技术,能够提高结构性能评估的准确性,为建筑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价指标计算等内容。
02
图表展示
报告中应采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观测数据和成果评价指标,方便读
者理解。
03
结论与建议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给出主体结构安全状况的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的
处理措施和建议,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需指出观测中
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为后续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05
沉降观测案例分析与实 战演练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01
02
03
数据筛选
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筛选 ,排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 的数据,保证数据质量。
数据平滑
采用适当的数据平滑技术 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减 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 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分析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研究沉降变形特征和规律 ,为主体结构的安全评估 提供依据。
沉降观测成果评价指标
沉降观测的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沉降观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桥梁、隧道、堤坝等土木工程结构物的变形监测。特别是在地基条件较差、荷载 较大或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工程中,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高层建筑、地铁工程、大坝等均需进行沉降观测。
02
沉降观测技术与方法
传统沉降观测技术
水准测量法
通过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变化, 计算沉降量。这种方法精度较高
设定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连续的数据采集,并 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
对观测成果进行定量评价,分析隧道的沉降变形特征,采用数 值模型等方法预测未来沉降趋势。
实战演练:沉降观测现场操作
01
02
03
04
仪器准备
准备相应的沉降观测仪器 ,如电子水准仪、测量标 杆、数据传输设备等,确 保仪器精度符合要求。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根据图纸上的观测点的位置,有专业测量单位负责观测,观测点采用先浇筑后钻孔设置,如图所示。

沉降观测的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点,与图纸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及固定人员观测人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规定的日期、方法和线路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规定,基础做好后每施工一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

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质证书的测绘院,按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仪器设备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合金水准尺。

不具备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成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次/30d)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三层为一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必须定期准时进行。

观测点的要求。

观测沉降的方法

观测沉降的方法

观测沉降的方法
观测沉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它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来测量参考点和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并提供了高度准确的数据。

2.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法:GNSS测量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GPS,来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坐标。

通过连续监测这些坐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地面沉降的速率和方向。

GNSS在大范围监测和长期监测中非常有用。

3. 建筑物倾斜仪:建筑物倾斜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仪器。

它可以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位移,并提供即时反馈。

这对于高楼大厦等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进行观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编制的沉降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比较观测结果,若同一观测点间的高差不超过±0.5mm时,我们即可认为首次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在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第二,前后视距≤30m;
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3)计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对弯曲和相对倾斜值。
(4)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和构造图, 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
(5)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其中应附有工程地质和工程设计的简要说明)。
观测要点
水准基点的设置: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
1)水准基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或称水准点)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标高定位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如水准点与观测的距离过大,为保证观测的精度,应在建筑物或构造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
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每一区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水准点,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并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埋设坚固(不应埋设在道路、仓库、河岸、新填土、将建设或堆料的地方以及受震动影响的范围内),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间距为30~50m,水准点帽头宜用铜或不锈钢制成,如用普通钢代替,应注意防锈。水准点埋设须在基坑开挖前15天完成。
水准基点可按实际要求,采用深埋式和浅埋式两种,但每一观测区域内,至少应设置一个深埋式水准点。
2)沉降观测点标志
测定建筑物或构筑物下沉的观测点,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各种不同的类型。观测点标志上部应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观测点标志本身应牢固。沉降观测点应及时埋设,沉降观测点标志应安设稳定牢固,与柱身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能在标志上部垂直置尺。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3√n(mm)的要求;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6√n(mm)的要求。
(n为水准测量过程中水准仪安设的次数)
2)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内进行的沉降观测,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当建筑物和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同时应对裂缝进行观测。
每次沉降观测,应检查每一次观测用相邻观测点间的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如果沉降过大或沉降不均匀,应及时采取措施。
资料整理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的一部分。
(1)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和其逐次沉降量(沉降观测成果表)。
(2)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延续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要求每一观测点均应绘制曲线图)。
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一般认为建筑在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只是整个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变化的。根据工作经验,在施工阶段,观测的频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确定观测周期,或按层数、荷载的增加确定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具体应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如暂时停工时,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工时均应各观测一次,以便检验停工期间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为重新开工后沉降观测的方式、次数是否应调整作判断依据。在竣工后,观测的频率可以少些,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位置,应由设计单位负责确定。对设计未作规定而按有关规定需作沉降观测的建筑或构筑物,其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则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确定。
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至1:500。所有观测点应有编号,以便观测记录。
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的内容为:工程名称、不同观测日期和不同工程状态下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程与其逐步沉降量的记录。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应在裂缝上设置可靠的观测标志(如石膏条等),观测后应绘制详图,画出裂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编号。必要时应对裂缝照相。裂缝宽度可用刻度放大镜观测。
3)其他
观测点编号一栏内各测点的编号应与沉降观测示意图中的编号一致。
工程状态:
对一般民用建筑以某层楼面(或标高)为状态标志;对工业建筑以不同荷载阶段为状态标志。
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测量宜采用精密水平仪及钢水准尺,对第一观测对象宜固定测量工具和固定测时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
测量精度宜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观测时应登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具体建筑确定。在基坑较深时,可考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
3)沉降观测点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沉降的要求,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结构的特点确定。
砖墙承重的各观测点,一般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m设置一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上。当建筑物的宽度大于15m时,内墙也应在适当位置设观测点。
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每一个桩基或部分桩基上安设观测点。具有浮筏基础或箱式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周边设置。新建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烟囱、水塔、油罐及其他类似的构筑物的观测点,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另者,不同周期的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能保证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主观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能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概述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沉降观测应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