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讲义
药合实验2讲义
《药物合成》实验2讲义实验一 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了解药物成盐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2. 掌握对氨基水杨酸钠合成的反应原理二、实验原理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带咸。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中。
本品是抗结核病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各类型结核病,但不做首选药物应用。
特点是结核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速度较慢。
抑菌机制是与结核杆菌叶酸的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结核菌的叶酸合成受阻。
酚是弱酸性化合物,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故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成盐,而羧基酸性较强,可与碳酸氢钠成盐。
OH NH 2COOH NaHCO 3OHNH2COONa三、实验步骤在附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水浴锅的100ml 四口瓶中加入碳酸氢钠6.5g ,水20ml ,亚硫酸氢钠0.04g ,水浴温度控制在40℃,向反应瓶中加入对氨基水杨酸11g ,加料速度以不溢出为宜。
加料完毕,装上温度计逐渐升温使二氧化碳放出,内温升至55℃,如对氨基水杨酸未全部溶解,可提高至60℃,加入适量活性炭脱色,以对氨基水杨酸或碳酸氢钠调节反应液pH9,搅拌15min ,趁热过滤,滤液冷至0℃,析出钠盐结晶,放置使析晶完全,抽滤,以10ml 乙醇分两次洗涤。
得白色结晶,45~50℃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四、注释对氨基水杨酸水溶液不稳定,易脱羧,在还原剂保护下,于温和条件中制成钠盐,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五、思考题1. 本实验中为何加亚硫酸钠?2. 本实验中的碳酸氢钠能否改为氢氧化钠?3. 试比较对氨基水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稳定性。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 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 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醋氨酚,也称扑热息痛,它是—种白色、无臭单斜行结晶。
味微苦,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易溶于热水。
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上课讲义
实验二气垫导轨上的实验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气垫导轨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的装置,来自气源的气在开有密集小孔的导轨表面产生一层气垫。
物体运动在气垫上,避免物体与导轨的直接接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体与导轨表面的摩擦。
利用气垫导轨可以进行许多力学实验,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简谐振动等。
【实验目的】1、利用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学习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
【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气源、气垫导轨、滑块(上面装有档光片)、光电计时系统(光电门、数字毫秒计)组成。
图1 气垫导轨实验示意图实验室用“吹尘器”作气源。
气垫导轨简称气轨,是一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芯轨道,轨道表面分布着许多小气孔。
气轨一头封闭,另一头装有进气嘴,气流从进气嘴流入,通过小气孔喷出,当滑块置于气垫之上时,滑块与轨道之间形成气垫,将滑块浮起,滑块的运动可视为是无摩擦的(气垫的两端装有缓冲弹簧,以免滑块冲出)。
整个导轨安置在矩形梁上,梁下有三个用来调节水平的底脚螺丝。
(3)滑块1m 、2m (1m ~22m )是实验中相互碰撞的两物体,1m 、2m 滑块的内表面可与气轨密切配合;上部装有“凹”字形的档光片,1m 一端装有缓冲弹簧,另一端粘有尼龙搭扣,2m 一端粘有尼龙搭扣,另一端为光滑端。
(4)光电计时测速系统由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包括滑块上的档光片)组成。
光电门是计时系统的信号接收装置,主要由安装在支架上的小聚光灯和光敏管组成,也有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敏三极管组成的光电门。
聚光灯和光敏管对置于轨道两侧,工作时聚光灯发光,光敏管接收光电信号。
利用光敏管所接收的光照变化来控制毫秒计的“计”和“停”,实现计时。
光电计时器在本实验的工作特点是:光敏管第一次被遮光,开始计时,第二次被遮光,计时停止,故计时器记录的是两次遮光的时间间隔。
固连于滑块上的挡光片的有效部分为“凹”字形铝片,当挡光片随同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就使光敏管受到两次遮光,从而使计时器记下一段时间t 与此段图2 档光片运动示意图于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tx=υ (1)x 不大,可将v 近似地视为瞬时速度。
新教材高中生物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1.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材料: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研究的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圆粒和皱粒)。
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分析4.问题提出①F 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 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
(3)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种。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2)F 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型: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②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YYrr 、Yyrr绿色圆粒:yyRR 、yyRr③双隐型:绿色皱粒:yyrr 。
3.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及比例F 2共有__________种组合,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种表型。
(1)基因型(2)表型易错提醒:亲本不同,F2中重组类型及其比例也不同(1)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2)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知识点梳理】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2.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3.提出问题(1)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2)F 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典型例题】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 )对皱粒(r )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 1,其表型如图。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必修2《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知识点回顾: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①有性生殖的生物;②减数分裂过程中;③细胞核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孟德尔设计的实验全过程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6.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及相关比例7.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1)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分类剖析①配子类型问题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b.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②求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基因型问题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Aa×aa→1Aa∶1aa2种基因型BB×Bb→1BB∶1Bb 2种基因型Cc×cc→1Cc∶1cc 2种基因型子代中基因型种类:2×2×2=8种。
实验二 杨氏模量讲义
实验二杨氏模量的测定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是选定机械构件材料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参数。
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在调节、测量以及数据处理方面都有丰富的内容。
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方法。
(2)掌握用光杠杆装置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仪器YMC-1型杨氏模量仪(图3-9)、千分尺、钢直尺、钢卷尺和水平仪。
三、实验原理1.拉伸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要发生形变,撤除外力后物体的形变随之消失,物体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若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撤除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仍有剩余形变,称为范性形变。
本实验仅限于弹性形变内。
设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直金属钢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外力mgF =的作用下伸长了L ∆。
把单位截面积上所受的作用力S F /称为应力(胁强),单位长度的伸长LL ∆称为应变(胁变)。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L L Y S F ∆= 或 LS FL Y ∆= (3-3) 其中,Y 是杨氏模量,仅决定于材料本身性质,是表征固体性质的一个物理量。
在(3-3)式右边各个量中,唯有L ∆用一般长度量具无法测量(如一根长约1m 的钢丝,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微小伸长,约0.2mm 的数量级)。
为此,本实验用光杠杆原理测量L ∆。
12a 3bc 0n 1n O 图3-10 光杠杆1-平面镜;2-后足;3-前足l l ∆ 2.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原理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L ∆其原理见图3-10所示。
设开始平面镜的法线0on 在水平位置,在标尺上的标度线0n 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望远镜的像被观察到。
当金属丝伸长后,光杠杆的后足随金属丝下落L ∆,带动平面镜转一角α,法线o on 也转同一角度α。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α2,于是在望远镜中可观察到标度线1n 的像。
实验2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讲义(FB2l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FB2 1 3型数显计 时计数毫秒仪台 1测试架 台 1 含光电门总成 储气瓶固定杆总成 圆柱形储气瓶只1含橡皮塞1只 空芯钢管2支 球形储气瓶 只 1 含长玻璃管,内装弹簧、不锈钢珠皮 管 根 2 内径6mm ,L=50cmACO 一9602气泵只 1 橡胶垫 块 2 电源线 根 1 实验讲义 (说明书)本1比热容是物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将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测量气体比热容的方法。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分子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γ值。
【实验原理】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p 与定容比热容Cv 之比γ=Cp /Cv ,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
这里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方法,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
实验基本装置如图1所示,振动物体小球的直径比玻璃管直径仅小0.01~0.02mm,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瓶子的壁上有一小口,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储气瓶Ⅱ中。
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直径为d),当瓶子内压力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A 处于力平衡状态,这时2rgm P P L **+=π,式中P L 为大气压强。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管B 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储气瓶II 的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
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简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得。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d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1)因为物体振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绝热过程,绝热方程(2)将(2)式求导数得出:(3)将(3)式代入(1)式得:此式即为熟知的简谐振动方程,它的解为:(4)式中各量均可方便测得,因而可算出γ值。
讲义 实验二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二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的基本概念、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溶液电导率仪的测定及应用,并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常数3、掌握电导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判断终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 HAc电离常数的测定K c= cα2/(1-α) 将电解质溶液注入电导池内,溶液电导(G)的大小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G=KA/l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1m,面积均为1m2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
以Λm表示Λm=k/c根据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不同,它在溶液中仅部分解离,离子和未解离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如乙酸水溶液中,设c为乙酸的原始浓度,αc为解离度,其解离平衡为:电离刚开始时:c0 0电离平衡时: c(1-α)cα cα设其解离常数为K c,则K c = α2/(1- α) ·c/cө(1)由电化学理论可知,浓度为c的弱电解质稀溶液的解离度α应等于该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Λm和溶液在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率Λm∞之比,即α=Λm/Λm∞(2)将(2)代入(1),得:变形后,得:cΛm=(Λm∞)2K c/Λm-Λm∞K c以1/Λm对CΛm作图,斜率为(Λm∞)2K c,即可求得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
(二)未知HCl溶液浓度的测定借助于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而引起的电导值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这种方法称为电导滴定。
以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的电导滴定曲线来看。
在NaOH溶液与HCl的溶液的滴定中,滴定开始时,由于H+的极限摩尔电导值较大,测定的溶液电导值也比较大;随着滴定进行,H+和OH+不断结合生成不导电的水,在H+离子浓度不断下降的同时不断增加同等数量的Na+离子,但是由于Na+离子导电能力小于H+离子,因此溶液的电导值也是不断下降的;在化学计量点以后,随着过量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溶液中增加了具有较强导电能力的OH-离子,因此溶液的电导值也会不断增加。
化学原理Ⅱ试验讲义-石油工程试验教学中心-中国石油
《化学原理化学原理((Ⅱ》)》实验实验实验讲义讲义吕开河 王增宝 于连香 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6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基本技术 (3)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3)1、玻璃器皿的洗涤 (3)2、玻璃器皿的干燥 (3)3、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3)4、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 (3)5、移液管和锥形瓶的使用 (3)6、酸式滴定管的使用 (4)7、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4)二、滴定管及滴定操作 (4)1、滴定管的分类 (4)2、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 (5)3.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操作 (6)三、移液管、吸量管及其使用 (8)1、移液管和吸量管 (8)2、洗涤 (8)3、移取溶液 (8)第二章基础性实验 (10)实验一三组分体系相图的制备 (10)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13)实验三溶胶的制备和电泳 (18)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23)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7)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31)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33)第三章综合及设计性实验 (38)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8)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40)第四章创新性实验 (42)实验十绿色环保型三组分体系的实验研究 (42)第五章附录 (43)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43)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时水的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 (44)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45)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46)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时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47)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48)附录七722型分光光度计 (49)附录八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53)前言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90348-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2》实验讲义(24课时)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2》实验讲义实验1 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和分析一、实验原理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区(200~400 nm)有特征的吸收,为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紫外吸收光谱定性的方法是比较未知物与已知纯样在相同条件下绘制的吸收光谱,或将绘制的未知物吸收光谱与标准谱图(如Sadtler紫外光谱图)相比较,若两光谱图的λmax和κmax相同,表明它们是同一有机化合物。
极性溶剂对有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强度及形状有一定的影响。
溶剂极性增加,使n→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蓝移,而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红移。
二、仪器与试剂1.仪器UV-2401型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带盖石英吸收池2只(1cm)。
2.试剂(1)苯、乙醇、正己烷、氯仿、丁酮。
(2)异亚丙基丙酮分别用水、氯仿、正己烷配成浓度为0.4 g·L-1的溶液。
三、实验步骤1.苯的吸收光谱的测绘在1 cm的石英吸收池中,加人两滴苯,加盖,用手心温热吸收池底部片刻,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空白石英吸收池为参比,从220~360 nm范围内进行波长扫描,绘制吸收光谱。
确定峰值波长。
2.溶剂性质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1)在3支5 mL带塞比色管中,各加入0.02 mL,丁酮,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各自的溶剂为参比,在220~350 nm波长范围内测绘各溶液的吸收光谱。
比较它们的λmax的变化,并加以解释。
(2)在3支10 mL带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20 mL异亚丙基丙酮,并分别用水、氯仿、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相应的溶剂为参比,测绘各溶液在200~350 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比较各吸收光谱λmax的变化,并加以解释。
四、注意事项1.石英吸收池每换一种溶液或溶剂必须清洗干净,并用被测溶液或参比液荡洗三次。
2.本实验所用试剂均应为光谱纯或经提纯处理。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形式,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
本实验讲义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工原理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一:物质的密度测定实验原理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ρ)= 质量(m)/ 体积(V)本实验将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质的密度。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空容器,并称重记录容器的质量(m1);2.将容器装满待测物质,并再次称重记录质量(m2);3.计算物质的质量(m)= m2 - m1;4.测量容器的体积(V),可以通过测量容器的长宽高,并计算体积;5.计算物质的密度(ρ)= m / V。
实验注意事项1.在称重过程中,应注意零点的调整,确保准确度;2.测量容器体积时,应尽量减少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三、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测定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产物浓度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率(v)= ΔC / Δt本实验将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中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步骤1.准备酶的溶液和底物的溶液,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2.将混合溶液倒入试管中,并立即开始计时;3.每隔一段时间,取出试管,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的浓度;4.将测得的产物浓度与时间绘制曲线图;5.根据曲线图上某一时间点的斜率,计算该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实验注意事项1.在混合溶液时,要快速并彻底地混合,保证反应能够迅速发生;2.测量产物浓度时,要注意校正光度计,以消除干扰;3.绘制曲线图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和线条粗细。
四、实验三:蒸馏分离混合物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常用方法。
蒸馏通常包括加热液体混合物,将产生的蒸汽冷凝并收集成为纯净的液体。
实验步骤1.将混合物加入蒸馏瓶中,并安装冷凝管;2.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先蒸发,然后冷凝成液体;3.收集冷凝液体,即得到分离的成分。
新教材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1.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和实验验证 1.验证方法:____________。
2.测交遗传图解——演绎推理3.测交实验结果4.测交实验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____________。
从而产生4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_______时,决定____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1)发生时间:形成____________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____________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4)适用范围: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____________传粉且___________受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③花较大,人工____________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①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有n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的性状组合会有____________种,这是很难统计的。
②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因素(即____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____________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孟德尔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讲义(2)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一、实验学时:3学时二、实验类型:验证性三、开出要求:必修四、实验目的:1.了解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的结构及布线情况。
2.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3.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五、实验原理: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回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改变U g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和转速,以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条件: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CL-32T。
2.MCL—33组件3.MEL—03组件4.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5.直流电动机M036.双踪示波器7.万用表七、实验步骤:(一)安全讲解实验指导人员讲解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的基本要求,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介绍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操作步骤1.电枢回路电阻R的测定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包括电机的电枢电阻R a,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R L和整流装置的内阻R n,即R=R a+R L+R n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可采用伏安比较法来测定电阻,其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将变阻器R D(可采用两只900Ω电阻并联)接入被测系统的主电路,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
测试时电动机不加励磁,并使电机堵转。
NMCL-31的给定电位器RP1逆时针调到底,使U ct=0。
调节偏移电压电位器RP2,使Ud=0。
合上主电源,即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开关按钮,这时候主控制屏U、V、W端有电压输出,调节U g使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 d=(30~70) U ed(可为110V),然后调整R D使电枢电流为(80~90)%I ed ,读取电流表A 和电压表V 的数值为I 1,U 1,则此时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为U do =I 1R+U 1调节R D ,使电流表A 的读数为40% I ed 。
讲义化学实验一、二次
化学实验讲义一、基础知识梳理:1、仪器的用途(1)试管: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考点:加热液体(液体量,预热,45o ,管口方向);加热固体(加热位置,固体用量,管口倾斜);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2)烧杯: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考点:不能直接加热,石棉网(3)玻璃棒:①用于搅拌;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4)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5)铁架台:①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②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操作(6)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7)集气瓶: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坩埚钳.•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2、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触不尝不猛闻;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不回、不带走。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一放、二向、三挨、四流”;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2)药品的称量: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取,精确度:准确称量0.1g。
实验2 电子束的磁偏转与磁聚焦--实验讲义
1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姓名: 专业班级:学 号: 指导老师: 组别:实验地点:070403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实验二 电子束的磁偏转与磁聚焦在近代科学技术应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是许多领域中都经常遇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示波器中用来显示电信号波形的示波管,电视机、摄像机里显示图像的显像管、摄像管都属于电子束线管,虽然它们的型号和结构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产生电子束的系统和电子加速系统,为了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清晰的成像,还要设聚焦、偏转和强度控制系统。
对电子束的聚焦和偏转,可以利用电极形成的静电场实现,也可以用电流形成的恒磁场实现。
前者称为电聚焦和电偏转(上次实验),后者称为磁聚焦和磁偏转(本次实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静电场或恒磁场使电子束偏转、聚焦的原理和方法还被广泛地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回旋加速器、质谱仪等许多仪器设备之中。
【实验目的】1. 学习示波管中电子束的磁偏转及磁聚焦原理,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偏转和聚焦现象,加深对电子束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认识。
2. 测定示波管磁偏转系统的灵敏度。
3. 通过磁聚焦原理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仪器】DH4521电子束测试仪【实验原理】1. 电子束实验仪的结构原理电子束实验仪的工作原理与示波管相同,它包括抽成真空的玻璃外壳、电子枪、偏转系统与荧光屏四个部分。
(1)电子枪电子枪的详细结构如图1所示。
当加热电流通过灯丝时,阴极K 被加热并发射电子,栅极G 加上相对于阴极为负的电压,调节栅极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阴极发射电子的多少,即控制光点的亮度。
电极G 与2A 联在一起,两者相对于K 有约几百伏到几千伏的正电压。
它产生了一个很强的电场使电子沿电子枪轴线方向加速。
因此电极2A 对K 的电压又称加速电压。
用2U 表示。
而电极1A 对K 的电压1U 则与2U 不同。
由于K 与1A 、1A 与2A 之间电势不相等,因此使电子束在电极筒内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发生改变,适当地调整1U 和2U 的电压比例,可使电子束聚焦成很细的一束电子流,使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很小的一个光斑。
加热炉实验一及实验2讲义
实验一热电偶的校验为了保证测温准确,凡是新使用的或是修理后复用的热电偶都应进行校验。
另外,即使是正常使用的热电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热端受氧化,腐蚀作用和高温下热电偶材料发生再结晶、变形等,将导致热电特性发生变化,使测温误差变大,也应该定期校验,以确定其误差大小。
当其基本误差走出允许范围时,就要更换热电偶或重新焊制。
对于工业热电偶,国家计量局规定,非贵金属热电偶检定周期为1~3个月,贵金属热电偶检定周期为3~6个月。
一、实验目的:1.掌握工业热电偶校验方法,确定被校热电偶的基本误差。
2.掌握直流电位差计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热电偶的校验是要确定热电偶的电势也温度的对应关系,校验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比较法”,即用被校验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同时去测量某一测温对象的温度,然后比较二者的示值,以确定被测热电偶的基本误差。
比较法检定热电偶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造成一个均匀的温度场,以使被校的与标准热电偶能处于同一温度;必须有足够大的温度场,以使沿热端的导热损失可以忽略。
目前,常用的能造成足够大的均匀温度场的装置有:液体槽和管状炉。
本实验采用的是管状炉。
三、实验设备及装置:校验装置如图1-1所示。
(1)管状电炉,炉内应有>100mm长的均温区,热电偶的热端即插在此区域内。
(2)被校验热电偶。
(3)热电偶标准,通常是标准二等或三等铂铑——铂热电偶。
(4)补偿导线,必须与所用热电偶配套。
(5)铜质导线。
(6)双刀双掷开关。
(7)电位差计:精度为0.05级。
(8)玻璃温度计:测冰水溶液温度(冷端温度)用。
(9)试管:防止各热偶冷端相碰短路。
(10)冰水混合物,要求有足够多的冰块,以保持0℃。
(11)大玻璃容器(注:当条件不具备,且精度要求不高时,冷端温度可为室温的水或大气)。
(12)自动记录仪:控制调节炉温用。
(13)EU-2型热电偶,测炉温用热电偶。
图1-1 热电偶校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按图1-1装置接线。
数电实验讲义 (2)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万用表及实验箱使用一、万用表使用重点讲解:1、电压和电阻测量2、“HOLD”数据保持按钮3、自动关闭功能4、用完后关闭电源二、示波器的使用由学生阅读示波器使用手册完成1、校准和选择探头(P)2、观察输入信号并调出稳定波形3、精确测量输入信号的幅度、周期和频率三、实验箱的构成1、电源开关2、电源输出:要求测量数据3、数据开关:可输出高低电平。
要求测量数据。
4、逻辑开关:可输出单次脉冲。
要求测量数据。
5、元件区:介绍集成块引脚识别、判断集成块是否插好。
6、电平指示:7、数码显示8、拨码开关:9、导线:要求判断通断四、使用注意事项1、导线插拨方法2、接线和更改线路一定要关闭电源3、注意观察电源指示灯,如接通电源时指示灯变暗,说明接线有短路,应关闭电源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使学生能根据实验结果,利用所学理论,通过分析找出内在联系。
从而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性能要求。
在实验中培养1.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2.3.4.5.6.7.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字迹端正的实验报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培养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特制1.1.1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1.21.31.42.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信无误才能接通电源。
初学或没有把握时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才能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并经指导教师同意才能再继续实验。
如果发生事故(例如元件或设备损坏)应主动填写实验事故报告单,服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对事故的处理决定(包括经济赔偿)5.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及其现象)。
实验讲义-氧化锆的固相合成
实验2 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一、目的和要求1、通过锆盐与氢氧化钠的固相反应,了解固相合成法的特点。
2、掌握固相合成纳米氧化锆的基本原理和制备过程。
二、实验原理氧化锆由于其固有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度等基本性质,因而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热传导系数小、硬度大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陶瓷材料。
普通氧化锆在常温至1170℃以单斜相存在,加热到1170℃~2370℃时转变为四方相,2370℃以上时由四方相转变成立方相(2700℃左右熔融)。
由于纯氧化锆的高温相(立方相或四方相)随着温度的降低会转变成低温相(单斜相)。
要获得室温下稳定的高温相氧化锆,就需要在氧化锆中掺杂某些其它氧化物,如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钪等,形成复合氧化物。
这种掺杂的四方相部分稳定或全稳定的氧化锆在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方面性能优良,具有极高的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
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Y-TZP),当晶体粒度控制在纳米级(小于100nm)时,可能带来材料性能的突变,如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显著提高等。
同时,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还是一种优良的气敏材料(用于氧气传感器)和固体电池材料。
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的方法分液相法和气相法。
其中液相法有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如共沉淀法一般是以氧氯化锆为原料,在锆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得到氢氧化物沉淀,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研磨得到氧化锆粉体。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制得粒度小、成分较易控制的多组分纳米粉末,不足之处是制得的粉体往往存在较多的硬团聚体,影响制品的烧结温度和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粉体的团聚问题,采用加入分散剂并控制温度在乙醇中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低温可烧结的纳米氧化锆粉体。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一般以锆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可制得粒径小、高分散的粉体。
水热法的不足之处是制备条件较苛刻,成本较高,产量较低。
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使用锆的有机化合物,同样存在着原料来源困难,价格较高,水解法反应时间长、产率过低、难以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实验二、DDZ-III温度变送器
实验二、DDZ-III温度变送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温度变送器的用途。
2、进一步加深对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认识。
3、学习如何校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掌握温度变送器与热电阻的配接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DDZ-III温度变送器一台:IET(5351-3)型热电阻温度变送器,0.5级。
2、电阻箱一只:模拟铂热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3、直流毫安表一只:0.5级,用于测量温度变送器的实际输出电流。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主要实验内容是对温度变送器精度进行校验。
温度变送器可与各种热电偶、热电阻配套测温(温度变送器多品种多规格),将温度信号转换成4~20mA DC或1~5V标准统一信号,作为显示仪、记录仪或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实现温度变量的指示记录或自动控制。
温度变送器有三个品种: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直流毫伏变送器(直流毫伏转换器)。
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中采用了线性化电路,是变送器输出信号与被测温度信号呈线性关系。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还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温度变送器在使用中之前必须调零点和量程。
本实验中使用的是西安仪表厂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的IET5351电动III型热电阻四线制温度变送器,配接BA2或Pt100分度号铂电阻,测量范围0~100、0~150、0~200℃等。
既可以输出电流,又可以输出电压,本实验采用输出电流功能。
零点和上限已事先调好了,不必再改变。
该四线制温度变送器,主要由量程单元、放大单元两部分组成。
量程单元由输入回路、反馈回路组成,主要功能是将热电阻输入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线性化、零点及量程调整。
放大单元由直流/交流变换器、整流虑波、电压放大、功率放大、隔离输出等电路组成,主要功能是电压及功率放大、电源输入隔离、电流输出隔离。
量程板尽管可调整零点及量程,但可调范围只有量程的5%,故所需的测量范围相差较大时,要更换量程板。
放大单元通用。
1、按图接线(图见黑板)实验装置结构图RtIo mA电阻箱 温度变送器 直流 (模拟热电阻) (配接热电阻) 毫安表24V DC 电源温度变送器接线端子示意图AF 注意:B B 、F 接热电阻的同一端上侧接线端子排输出下侧接线端子排⑴ A 、B 、F 接线端子:热电阻信号输入端,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B 、F接热电阻的同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低血压为伤口局部加压后引发血管迷走反射所致,少数为硝酸甘油滴速过快引起。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早发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常表现为血压下降伴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出冷汗,严重时心跳停止。一旦发生则立即报告医师,予阿托品1mg静注;静滴硝酸甘油时要严格掌握滴速,并监测血压。
(2)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
(3)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排泄。
(4)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5)于术后4h左右拔除动脉鞘管,若为复杂、严重病变或病人病情不稳定,则保留鞘管至次日晨,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重新造影用。拔除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min以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h,右下肢制动24h。
【护理】 术前与术后护理类同PTCA。但术后还应观察有无二尖瓣返流而造成心脏压塞时,需作紧急引流或外科手术修补。
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是血管再通,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临床应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977年),其后还发展了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1987年又开发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PTCA和支架置人术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3)有临床症状的PTCA术后再狭窄。
4)新近发生的单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
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病变。
(2)禁忌证
1)冠状动脉僵硬或钙化性、偏心性狭窄。
2)慢性完全阻塞性伴严重钙化的病变。
3)多支广泛性弥漫性病变。
4)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或仅有痉挛者。
5)无侧支循环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2.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术方法,对病人创伤性小,疗效也较好。凡中、重度二尖瓣狭窄而瓣叶较柔软,无明显
钙化,心功能Ⅱ.Ⅲ级者可接受此手术。但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和风湿活动、左心房内
有血栓形成或既往有体循环栓塞史者应视为禁忌。
【方法】 利用特制的球囊,从股静脉送入右心房,通过房间隔穿刺,将球囊j
入左心房并到达二尖瓣瓣口,加压后使球囊扩张以达到扩张二尖瓣的目的。
2)穿刺局部损伤 包括局部出血或血肿。预防和处理方法为:嘱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须在术后24h方可活动;病人咳嗽及需用力小便时压紧穿刺点;术后严密观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对于局部血肿及瘀血者,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和吸收。
3)栓塞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致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改变,下床活动后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讲义
教学过程
教学备注
实验二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诊疗技术
一、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常有起死回生之效,故亦称心脏电除颤。
【适应证】
1.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
2.同步直流电复律 适用于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
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洋地黄中毒和低血钾(心室颤动除外)。
【电复律的方法】
1.非同步电复律 仅用于心室颤动,此时患者神志已丧失,病情危急,要尽快操作,无需术前准备。立即将两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区,按充电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将电极板导线接在电复律器的输出端,按非同步放电钮放电,此时患者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如不成功,隔1~2min可再行电击。
2.同步电复律 用维持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心房颤动患者,停用洋地黄至少1d。复律前1d给以奎尼丁0.2g,1次/6h,其目的是使这些药物在血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转复后能预防心律失常再发和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少数患者用药后心律即转复,可免予电复律。术前复查心电图。手术当日禁食,术前1~2h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0.3mg~0.5mg/kg或氯胺酮0.5mg~1mg/kg麻醉,达到患者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与操作程序同前,充电到150~200J(心房扑动者则100J左右),按同步放电揿钮放电。如心电图显示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电功率,再次电复律。心律转复后,宜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律和血压直到苏醒,清醒后让病人四肢活动,观察有无栓塞现象。必要时给予氧吸入。有栓塞史者,术前后宜给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治疗2周,以防新生成的血栓于转复时脱落。
(6)抗凝治疗的护理
1)肝素的使用 于拔除鞘管后观察1h,若确认无出血,开始使用肝素12~24h或术后4~6h开始使用肝素至次日晨,再过3h后拔除鞘管。
2)为保证肝素剂量准确,需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药量,精确配制药液,密切注意注射泵运转是否正常,及时排除故障。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自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
6)造影剂反应极少数病人注入造影剂后出现皮疹或有寒战感觉,经使用地塞米松后可缓解。肾功能损害及严重过敏反应罕见。
7)心肌梗死 由于病变处血栓形成导致急性闭塞所致。故术后要经常了解病人有无胸闷、胸痛症状,并注意有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0)遵医嘱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噻氯匹啶250mg,2次/日,1月后改1次/日,再用1月后停药;阿司匹林150mg,1次/日,长期服用。
(7)术前需训练创伤排尿及连续咳嗽动作;术前6h禁食、禁水;术前必须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噻氯匹啶250mg,2次/日,阿司匹林150mg,1次/日,停用抗凝剂
如低分子肝素;术前半小时予苯巴比妥0.1g,肌注。
2.术后护理
(I)持续心电监护24h,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
【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目前多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放置动脉鞘管,同时注射肝素1mg/kg,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通过造影检查确认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然后将导引钢丝送至病变的远端,再将适当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至待扩张的病变处,造影确认位置无误后,根据病变的性质,迅速加压扩张,此后,通过造影了解扩张的效果,不满者
(3)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反应。
(4)观察电击局部皮肤有无损伤,并给予处理。
(5)注意是否有动脉栓塞、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
(6)病人清醒后给予安慰与帮助。
(7)处理用物,擦净电极板,整理电源线、地线等,并放回原处备用。除颤器保持充电备用状态。
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狭窄的一种非外科手
可再次扩张直至满意或换用其他手段治疗。
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即在PTCA术后将金属支架置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支架的大小依血管直径来选择,以l:1为宜。
【适应证与禁忌证】
1.PTCA
(1)适应证
1)冠状动脉不完全性狭窄,狭窄程度在75%以上。
2)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孤立、向心性、局限性、长度<15mm的无钙化病变。
(1)适应证
1)冠状动脉支起始部或近端病变。
2)由PTCA治疗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膜撕裂和弹性回缩病变。
3)血管直径≥3.0mm。
(2)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但有出血倾向者,血管直径≤2.0mm,主要分支血管
的分叉部、血管严重迂曲的病变不宜选用。
【护理】
1.术前准备
(1)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心导管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要时手术前夜口服地西泮5ms,保证充足的睡眠。
(3)皮肤准备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备皮。
(4)器械和药品准备。
(5)青霉素和碘过敏试验。
(6)穿刺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7)加强生活护理,将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保证病人日常生活需要。
(8)24h后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术后一周内避免抬重物,防止伤口再度出血。一周后有可能恢复日常生活与轻体力工作。
(9)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1)腰酸、腹胀多数由于术后要求平卧、术侧下肢伸直24h的体位所致。应告诉病人起床活动后腰酸与腹胀会自然消失,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严重者可帮助热敷、当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
(11)继续服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PTCA术后3~6个月约有30%左右的病人可能发生再狭窄,故应定期门诊随访。
外科开胸手术患者,用体内操作法。电极板用消毒盐水纱布包扎,置于心脏前后,直接向心脏放电。操作电复律器的过程与体外法电复律相同,但所用电功率,要较经胸壁放电时减少,在60J以下。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24h。
(2)每半小时记录心电监测仪上的心率、心律、并测血压。共重复上述过程6次。监护时间至少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