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和用途,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游戏、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1元、5角、1角、5分、1分等人民币,了解它们的面值和大小。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财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和用途。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财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纸币模板、学习单、卡片等。

学具:人民币实物、学习单、卡片等。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各种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进行小组探究。

2. 小组内讨论: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老师发放学习单,学生根据学习单上的要求,进行人民币的交易活动。

2. 学生模拟购物场景,体验人民币的使用过程。

3.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学生领取家庭作业,进行课后巩固。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其面值和用途。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财观念。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探究学习、实践活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人民币交易,培养了学生的理财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仍有不足,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 课时认识人民币(2)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与作用。

重点: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难点:训练学生灵活运用人民币的能力。

模拟币。

一、新课导入1.1元=()角10角=()元。

2.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学生到台前,边拿边说。

生1:1张5角的。

生2:5张1角的。

生3:50个1分的。

生4:1张1角和2张2角的。

生5:3张1角和1张2角的。

生6:1张1角和40个1分的。

生7:30个1分和1张2角的。

生8:2张2角和10个1分的。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

(1)师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老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用几张?学生把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老师指名让2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思考的过程。

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

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2)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5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张5元和()张1元的。

(3)学生之间进行换钱游戏。

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一张可以换______张。

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

老师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与同桌兑换。

学生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来思考。

20元是2个十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十元。

50元是5个十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十元。

100元是10个十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十元或(2)张50元。

(4)继续想,还可以想到什么?一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1张50元、1张10元和2张20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2)》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2)》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2)》教案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2)》二. 教学目标1. 知道人民币的基本面值;2. 学会用人民币购买物品,并计算找零;3. 认识和记忆不同数额的人民币。

三. 教学重点1. 认识和记忆不同数额的人民币;2. 学会用人民币购买物品,并计算找零。

四. 教学难点1. 学会用人民币购买物品,并计算找零。

五. 教学准备PPT、乐高积木模型、人民币模板、小黑板、彩笔、购物模拟道具。

六.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50元的钱。

”老师再拿出10元、20元、5元、1元的人民币,逐一提问,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讲解与演示(15分钟)①让学生观察人民币模板,带领学生快速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②摆放购物品和标价,引导学生选择要购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计算总价和找零;③手把手演示,让学生体验购买和找零的过程。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购物模拟道具,让学生自己体验购买和找零的过程,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分享经验。

4.巩固(15分钟)在小黑板上出一些简单的买卖题目,鼓励学生手算,再在答案后让学生确认正确性。

5.作业(5分钟)在本课方案中附上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鼓励学生完成本课的作业。

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把手演示和购物模拟道具的使用,让学生实际体验购买和找零的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和掌握了人民币购买和计算找零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二)》人教版教案:《认识人民币(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具体为第七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各种面值的换算和运用。

难点:理解和掌握人民币交易计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教学PPT、黑板。

学具:人民币图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然后,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果你有5元,想买一个2元的文具,你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教学PPT或黑板,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换算关系。

例如,1元可以兑换10角,1角可以兑换10分,以此类推。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如:小明有3元5角,他想买一本7元的书,他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模拟人民币交易的情景,相互练习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换算关系:1元 = 10角1角 = 10分人民币交易计算方法:例题:小明有3元5角,他想买一本7元的书,他还需要多少钱?解答:3元5角 7元 = 3元5角(不够)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道人民币交易计算的题目,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换算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认识人民币(2)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2认识人民币(2)教案
d.带领学生参观银行或货币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货币的发行、流通过程,增强对货币知识的理解。
e.结合时事,关注人民币政策变动,如汇率调整、数字货币发行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金融政策的动态。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认识人民币的课。在课前,我准备了各种人民币的实物和图片,希望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和特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描述各种人民币的特征,然后再由我来进行总结和讲解。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人民币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拓展建议:
a.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收集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观察其设计特点,增强对人民币的认识。
b.开展人民币知识问答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鼓励学生进行人民币相关的创新实践,如设计一套虚拟货币,制定货币使用规则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应用。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人民币实物等。
2.课程平台:学校课程管理系统、数学课程网站等。
b.人民币防伪知识:普及人民币防伪特征,提高学生识别假币的能力。
c.货币知识普及:介绍其他国家的货币特点、货币制度等,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d.金融知识教育: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如储蓄、贷款、投资等,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
e.数学知识应用:提供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数学应用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10角=1元,1角=10分,1元=10角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二)。

教材内容包括:认识五元纸币和硬币,认识十元纸币和硬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五元纸币和硬币,十元纸币和硬币;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五元纸币和硬币,十元纸币和硬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五元纸币、十元纸币、硬币),教学PPT,黑板。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人民币实物,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五元纸币、十元纸币、硬币的名称。

2. 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五元纸币、十元纸币、硬币的图片,讲解它们的特征,让学生区分它们。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五元纸币和硬币一共是多少元?十元纸币和硬币一共是多少元?4. 购物计算: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如:一件商品3元,用一张五元纸币支付,应找回多少元?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五元纸币、十元纸币、硬币的特征,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①五元纸币是蓝色的。

②十元纸币是绿色的。

③硬币有正反两面。

(2)选择题:①一张五元纸币和一枚五角硬币一共是多少元?A. 5.5元B. 6元C. 5元②一件商品5元,用一张十元纸币支付,应找回多少元?A. 5元B. 10元C. 5角2. 答案:(1)判断题:①√ ②√ ③√(2)选择题:①C ②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区分五元纸币、十元纸币、硬币,并能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师课余生活故事瑜伽课和我提及瑜伽课,似乎和我有点不搭。

我这身材,我这年龄,说真的,我不好意思公开我学习瑜伽的事实,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

学习瑜伽是我的一个小梦想,由来已久。

很连年前,我就购买了关于瑜伽的书,厚厚的一本。

去年,我又在网上购买了一个超宽的瑜伽垫。

准备很充分,却只是自学了一个最简单的坐式和树式。

一是没有时间,而是不舍得花钱报培训班。

事实是我已经在瑜伽培训班中学习了三次,区文化馆举行的培训班,免费的。

克服了很多困难,上午十一点半之前做好一家子的午饭,忍住饥肠辘辘(老师教待上课前不用饭,我是一板一眼的坚决执行。

),冒着火热的大太阳在十二点老师开始上课之前赶到指定的地址,到指定的教室,打开随身背着的“大”瑜伽垫,铺好,等着老师上课。

说实话,我都被自己感动了,恍如回到了曾经的学生时期,态度端正,学习一丝不苟。

我很喜欢我的瑜伽课。

上课的高老师中等个子,说话轻轻柔柔的,很资深的瑜伽教练。

本来以为自己会很笨拙,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高老师老是鼓励她的学生,不要着急,咱们不要做高难动作,找到你自己的平衡点,做你自己心灵得守护者,这就够了。

每当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高老师老是说,不要过于和自己的身体较劲,要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

从镜子中看到咱们这帮高矮不一、胖瘦不一、(年龄)大小不一的一群学生做出的各类奇怪的动作,我都会在心里感到不好意思和为难。

有这样的感觉的不止我一个人,高老师老是在最适合的时候用最热情的声音夸赞咱们:“大家做的真好,就像一个真正的瑜伽习者,大家太棒了!”每当高老师这样说,我明明知道我不是,但心里仍然会很高兴,把身体站得更直、做得更端正。

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很快就会结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这次独特的学习经历正在给我带来庞大的影响。

为何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越学越没劲,因为宜久以来咱们都在用同一个标准要求他们。

老师要求他们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向他人看齐,向更高的目标尽力。

有的孩子学着学着看到实在追不上有心的孩子或根本无法企及老师预定的目标,干脆放弃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以及真假币的辨别。

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计算和换算。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理财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人民币的计算和换算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以及真假币的辨别。

2.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计算和换算,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理财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计算和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人民币相关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人民币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民币有什么作用吗?人民币有哪些单位?”,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人民币的单位、面值以及真假币的辨别方法。

同时,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如1元+5角=多少元,5角+5分=多少角等。

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巩固人民币的计算和换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人民币的知识,如模拟购物、真假币辨别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额。

2.能够简单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3.能够初步认识人民币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包含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图片。

2.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

3.学生课桌上,每人发放一些模拟的小面额人民币纸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人民币”的字样,并介绍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让学生讨论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

2.新课讲解
•利用PPT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图片,依次介绍每种面额的特点,例如:一元、五元、十元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辨认各种面额的纸币,并简单解释各种面额的使用场景。

3.活动练习
•老师分发模拟的小面额人民币纸币给学生,要求他们按照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价格买东西,锻炼他们识别面额的能力。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买卖的场景,巩固知识。

4.设计游戏
•安排一个小组游戏:老师出一种商品,要求学生用合适的人民币支付,并找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加深对人民币面额的印象。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了解了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课后作业
1.复习并默写出人民币的各种面额。

2.观察生活中的消费场景,了解并记录与人民币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希望每位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人民币的作用和重要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教案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教学目标】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并明白人民币的功能。

3.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等价兑换货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1角=()分 20角=()元60角=()元 3元=()角(3)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人民币”。

(出示课题)二、教学新授1.教学例3:认识大额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同桌交流,说说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

生集体识别)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我们祖国的尊严!生:我看见人民币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屏幕展示,边辅以说明: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50元的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的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

你们看,这里山环绕着水,水映着山,多美的景色啊!10元的背面是壮观的长江三峡!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同步练习)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教学设计追问:应该怎样兑换呢?小结:分步骤讲解:第一步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5元和1元。

然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思:一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也就是在进行等价兑换。

知道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它们的单位都是元,也就是求5里面有几个1。

最后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1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2.根据前边算出的等价兑换的方法进行等价兑换,先让学生辨认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然后再根据数的组成求10里面有几个1。

3.小结: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20元和10元,然后再求20里面有几个10。

提示: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

4.小结: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50元和10元,然后再求50里面有几个10。

5.元1010元和1元1025币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边学习的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由不同的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联想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求5里边有几个1。

求10里边有几个1。

求20里边有几个10。

求50里边有几个10。

小结: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100元和10元,然后再求100里面有几个10。

因为100里边有10个10,所以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

小结: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100元和50元,然后再求100里面有几个50。

提示:通过这些转换让学生思考,在转换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归纳总结:在等价兑换时,要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然后想数的组成,进行等价交换。

(二)例题讲解典例解析1想一想,填一填。

【解析】1张1元和5角之间的转换,首先还是用开始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先辨认人民币的面值,这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元和角这样的钱该怎样转变呢?可以先把元换算成角即:1元=10角,这样这道题也就可以变为10角=()张5角,求10里边有几个5即可。

后边三个不管是元、角、分,只要前后的单位相同,都可以直接根据数的组成来计102求100里边有几个10。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人民币(二)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人民币(二)

认识人民币(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2.知道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最直接的兑换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模拟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旧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预设:我们认识了面值是1元、5角、1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二)新课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更大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师: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基本可以认出这些人民币的面值依次是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二、探究新知(一)初识面值为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师:你是怎样分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根据上节课认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的经验,学生可能会回答通过颜色、图案等来分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几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

1.认识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师: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

观察一下,5元人民币的颜色及图案分别是什么样的?它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描述出5元人民币的颜色,并且结合学习1元纸币的经验,可以说出5元人民币正面和背面的图案和面值等。

2.认识面值是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师:大家通过观察,说出了5元人民币的很多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轻松找出5元人民币。

那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集体汇报。

师:你们会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吗?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辨认的?预设:从数字、单位、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人民币的认识(2)(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人民币的认识(2)(教学设计)
答案:小华给店员50元,购买了30元的商品,所以店员应该找回给小华20元。
3. 交易题:小强在超市购买了15元的商品,他给了收银员20元,收银员应该找回给小强多少钱?
答案:小强给收银员20元,购买了15元的商品,所以收银员应该找回给小强5元。
4. 应用题:小丽有1个1元硬币、2个5角硬币和3个1角硬币,她想要买一个价值3元5角的玩具,她应该如何支付?
答案:小丽有1个1元硬币,支付1元,2个5角硬币,支付1元,剩下2角,用3个1角硬币支付,正好支付3元5角。
5. 混合题:小芳有1个1元硬币、2个5角硬币、3个1角硬币和4个5分硬币,她想要买一个价值1元5角的物品,她应该如何支付?
答案:小芳有1个1元硬币,支付1元,剩下5角,用2个5角硬币支付,剩下5分,用4个5分硬币支付,正好支付1元5角。
强调人民币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人民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民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人民币发展历史资料:介绍人民币的发行背景、设计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人民币种类和特点。
- 数学游戏软件:推荐一些与人民币计算和交易相关的数学游戏软件,如“人民币计算器”、“模拟商店”等。
详细介绍人民币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人民币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币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与人民币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人民币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购物。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数学计算能力,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但是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对于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直观的认识,并能够理解并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特别是涉及到多种面额的换算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人民币知识;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直观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人民币实物、图片、购物场景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引入人民币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进行一次模拟购物。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实物和图片,介绍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直观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 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继续理解和认真观察人民币的特点和面值;2.能够正确辨认、组合和比较各种面值的人民币;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4.培养学生对钱币的管理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继续教授学生如何认识人民币,并介绍人民币的面值、颜色等多种特征以及如何正确辨认人民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人民币面值、颜色、图案、水印进行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养成良好的钱币管理习惯。

教学方法•观察法:通过对人民币的观察,让学生感受人民币的特点,体验人民币的使用。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面值、颜色的人民币进行比较,让学生快速识别和区分各种人民币。

•组合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组合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加深记忆和理解。

教学过程1. 上课准备•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几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准备观察人民币。

2. 引入新课•教师拿出人民币,让学生观察面值、颜色和图案,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观察人民币上的元素,如国徽、面值、花纹、字样等,让学生对人民币的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从不同颜色的人民币中,让学生区分出不同的面值,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组合和比较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如购物、找零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总结讲解•教师让学生回答如何辨认人民币的方法,如面值、颜色、字样、图案等。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体验使用钱币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根据所学知识,检查自家里有多少元人民币,并正确区分各种面值和组合方法。

2.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完成购物、找零等操作,并记录下自己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币的特点和面值,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钱币的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课程目标•了解人民币的面额和基本单位•能够正确辨认1元、5元和10元人民币纸币•学会对人民币纸币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教学重点•认识1元、5元和10元人民币纸币•培养学生正确识别人民币纸币的能力•认知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教学难点•实现1元、5元和10元人民币纸币的差异化认知•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纸币进行简单数值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7分钟)•老师问学生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复习人民币的基本常识,并介绍本节课将学习人民币的面值和基本单位。

2.认识面值(10分钟)•老师出示人民币1元、5元和10元的纸币,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不同面值的纸币的颜色、图案、数字、大小和形状等差异。

•老师请学生在黑板上描述不同面值纸币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画出不同面值纸币的形状和大小对比图。

3.辨认和计算(20分钟)•老师出示多张1元、5元和10元纸币,让学生逐一辨认并报出面值。

•老师出题让学生进行简单数值计算,比如:小明有3张5元纸币,请问他拥有多少元钱?4.总结(8分钟)•老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合学生的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方法•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面值纸币的颜色、图案、数字、大小和形状等差异,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差异化认知能力。

•互动法: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辨认和计算人民币,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听取学生对纸币差异和不同面值的理解和描述 *查看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后延伸1.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将家中拥有的人民币整理出来,练习对人民币纸币的辨认。

2.老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人民币和金钱的了解和认识。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人民币的面值和基本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简单计算的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案)
(3)30角=(3)元
(4)50分=(5)角
2.换钱游戏。
(1)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0)张1元的人民币。
(2)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4)张5元的人民币。
(3)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20元的人民币和(1)张10元的人民币。
3.给出的钱数能正好买什么?在能买的物品下面画“√”。
二、自主探究,理解释疑。(20分钟)
教师点评和总结: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人民币票样,引导学生辨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
2.教学例4。
(1)提问:5和10元中,分别有几个1?一张5元和一张10元的人民币分别能换多少张1元的人民币?
(2)组织和讨论:20、50和100中分别有多少个10?面值为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分别能换多少张10元的人民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
认识人民币(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根据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了解学生春节期间都收到了多少压岁钱,面值分别是多大的。这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新知的学习构建情感基础。
2.利用数的组成和知识实现迁移,学习人民币的兑换。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应的钱数)
2.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4、5、6题。
1.讨论、交流,并用不同的方法摆出相应的钱数。
2.根据数的组成自主完成填空。
3.独立思考完成,全班集体纠正。
2.掌握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有关人民币的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活动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解决人民币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人民币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课开始之前先来猜一则谜语。

(课件出示)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呢?生:钱。

师:我们用的钱又叫什么?生:人民币。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复习整理1.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认一认,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呢?(学生自由回答)2.通过认一认,你又想到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预设生1:我想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生3:我还想到了1元=100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大家一定要牢记,根据它们之间的换算我们可以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换一换。

(课件出示)(1)换一换。

7元=____角50角=____元7元6角=____角16角=____元____角30角=____分23角=____元____角(2)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一张面值是100元的人民币)①师:你能换成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吗?可以换多少张50元?多少张10元?多少张20元?(可以换2张50元,10张10元,5张20元)②师:一张面值是20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换?生1:可以换2张10元。

生2:可以换4张5元。

生3:也可以换1张10元和2张5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5.认识人民币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5.认识人民币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5.认识人民币5.1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2.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人民币不同面额的纸币与硬币;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内容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信息;2.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纸币与硬币;3.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人民币知识小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试图辨别它们的价值并说出来。

3.2 学习人民币基本信息在黑板或PPT上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提示,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颜色、纹路等知识。

在这个阶段,需要引导学生报出面值和简要的特点,并了解人民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3 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额分阶段,让学生观察并感知人民币纸币与硬币的不同面值,并进行几何形式上的区分。

首先出示人民币纸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辨识,接着出示硬币,讲解硬币的基本知识和分辨方法。

例如:依次出示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面值以及简要的特征。

3.4 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使用物品图片或购物清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计算物品的价格并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场景,让学生自主购物,从而掌握相关的运算方法,学会灵活地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操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4.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2.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人民币不同面额的纸币与硬币;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4.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分辨人民币不同面额的纸币与硬币;2.让学生熟练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五、课堂评估老师可以通过自主购物的形式进行课堂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每种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袋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察认识爸爸妈妈皮夹里的人民币,找找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特点,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正、反面上的图案,颜色,认识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汉字和数字等。

家长还可以上网查找一些关于人民币的设计、质地和发行历史等知识讲给孩子听,丰富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真的人民币而不是模拟人民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以及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与商品交换的作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玲玲陪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妈妈要买好多菜,咱们和玲玲一块儿帮着妈妈付钱,好吗?
1.复习小面值人民币
出示:
1元
师:妈妈买青菜花了1元钱,可以怎样付钱呢?
出示:
师:妈妈买了萝卜花了1元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呢?
2.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出示:
师:妈妈买了1条鱼,付给店家这样两张钱,你知道这条鱼多少钱吗?
出示:
带领学生认识面值5元和1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结合课前实践活动说一说对5元和10元人民币的认识。

出示:
猪肉20元鸡肉50元螃蟹
100元
师:妈妈还买了猪肉、鸡肉和螃蟹。

妈妈买菜花掉的钱小朋友们认识吗?说说怎么辨认这些钱?
图片呈现妈妈付钱的纸币
带领学生认识面值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结合课前实践活动说一说对20元、50元、100元的认识。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大家族里,面值较大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课前实践活动,学生对大面值的人民币已经较为熟悉,能顺利完成对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妈妈买菜的情境也使学生感受到“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单位。


二、教学互动,探究新知
(一)学生自主开展认识人民币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还可以把你知道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告诉给组里其他小朋友。

学生的学具袋里应准备好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从中取出模拟人民币,小组合作再认一认,说一说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使学生能多渠道的获取课内外的知识,人人参与,丰富对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二)购物活动:逛书店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买好菜,妈妈回家做饭去了,我们和玲玲一块儿到书店去逛逛吧!
1.出示书店情境图:
师:书店里有趣的故事书可真多呀!
60元2角 14元8角 36

14元5角 40
元92元2.分组活动:用模拟人民币摆出正好的钱数。

要求:2人为一组(同桌互助),一人先根据书价用学具袋里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正好的钱数,同桌再帮他数一数,看看摆出来的钱数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在他的表扬卡上画一颗五角星。

然后再互换,依次摆出所有书价格的钱数。

比一比,看看谁得的五角星多。

分组活动结束后,再集体汇报不同的摆法。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付钱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人民币。

由于同样的钱数可以通过不同的面值人民币的组合得到,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经历了想一想,摆一摆,数一数等操作过程,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3.比一比,什么书最贵?什么书最便宜?
师: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发现在比较价格时,可以先看元,再看角。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及单位间关系的认识,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兑换活动:去银行
1.出示银行示意图
师:小朋友们去过银行吗?到银行除了可以存款和取款,还可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

2.简单兑换
师:老师做顾客,小朋友们做银行工作人员,请你们帮我换一换钱,好吗?你们现在正在银行工作,小心不要出错了,你们能行吗?
教师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提问:我搭公交车需要把这5元钱换成1元1元的,谁能帮我呢?
学生在课桌上摆出5张1元的模拟人民币,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元币之间兑换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需要。


同桌开展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先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共同完成教材例4。

要求一边换,一边填写结果。

出示教材例4
完成后集体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换。

再出示教材P54“做一做”
可以先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数一数,再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换。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同时加深学生对百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五题
要求:学生在课桌上摆出应付的钱,再同桌互相检查摆出的钱数是否正确,完成后再集中交流。

学生会有不同的摆法,教师让学生说明理由,只要摆放的钱数正确就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学具币,通过购物付钱的形式,提高对人民币面值辨认的熟练水平。


(2)完成练习十二第六题
先带领让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由学生独立算出给出的钱数有多少,再判断能买到的是哪样物品。

【设计意图:借助购物付钱的形式,通过数一数,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加深学生对百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目的。


2.拓展提高
(1)应找回多少钱
这盒巧克力8元,玲玲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
应找给玲玲多少钱?豆豆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
这把小剪刀3元,毛毛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
一个棒棒糖5角钱,东东买了2个,他给售货员阿姨1元钱,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能够借助最熟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并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加深对百以内数概念的理解。

】(2)有一些1元和5元的人民币,老师需要10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把结果有序的呈现出来。

第一种:2张5元
第二种:1张5元,5张1元
第三种:10张1元
【设计意图:通过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在例举所有取法时,指导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材P56“你知道吗?”
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知道用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是多少,会读出这些价格。

课后实践活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块儿逛超市,去看看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牌,记住几样商品的价格。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表示商品价格的另外一种常用的方式,知道用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是多少钱,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使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