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箴言(zhēn)C. 倔强(jué)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捉摸。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话言之凿凿,让人信服。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
B.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锲而不舍。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百折不挠。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13. 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4分)14.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简述。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届应(yìng)该B. 强(qiáng)迫强(qiǎng)迫症C. 模(mó)式模(mú)样D. 角(jiǎo)色角(jué)斗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B. 我们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C. 他总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B.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真是孤芳自赏。
C. 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真是井井有条。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信心满满,真是百折不挠。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
5. 根据题目要求,下面的句子应该填入的词语是:“在这次比赛中,______ 他的表现非常出色。
”A. 尽管B. 因此C. 但是D. 然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
2.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以婉约、细腻著称。
4.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5.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文略)1. 短文中提到的“他”是指谁?(5分)2. 短文中“他”为什么会感到困惑?(5分)3. 短文中“他”是如何克服困惑的?(10分)4. 短文的主旨是什么?(10分)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炯炯有神挑剔无遗B. 殚精竭虑震耳欲聋C. 蹉跎岁月气喘吁吁D. 谈笑风生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活动。
B.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这部电影以我国抗日战争为背景,深受观众喜爱。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问:“你什么时候回家?”B. 我对他说:“你要注意身体。
”C. 她笑着说:“这孩子真聪明!”D. 他问:“你为什么迟到了?”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筹备谋划操劳B. 策略操劳操守C. 筹码策略操守D. 筹码策略操劳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他是个勇敢的战士。
6.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药(yào)材药(yāo)店B. 担(dān)忧担(dàn)保C. 震(zhèn)动震(zhēn)慑D. 担(dān)忧担(dàn)保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座宝藏。
B. 他的声音洪亮,像打雷一样。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8.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操守操劳筹码B. 筹码策略操守C. 筹码策略操劳D. 筹码策略操守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你为什么迟到了?”B. 我对他说:“你要注意身体。
”C. 她笑着说:“这孩子真聪明!”D. 她问:“你什么时候回家?”10.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药(yào)材药(yāo)店B. 担(dān)忧担(dàn)保C. 震(zhèn)动震(zhēn)慑D. 担(dān)忧担(dàn)保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短文的主题是:A.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B. 珍惜时间,努力学习C. 勤俭节约,遵守规则D. 尊重父母,家庭和谐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意思是:A. 环境保护比金钱重要B. 环境美丽就是财富C. 环境问题需要政府投资D. 环境破坏会导致经济发展3. 文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念?A. 故乡B. 父母C. 朋友D. 恋人4.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形容的是:A. 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创造美好世界B. 不同花卉一起开放,春天变得更美好C. 一个人的努力不如大家一起努力效果好D. 春天只有一种花不够美,需要更多种花相映成趣二、填空题1. “汗流浃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哪个词语的意思与“欣慰”相反?A. 麻烦B. 悲伤C. 开心D. 担心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的“初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讲述一次你亲身经历的环保活动,以及你在其中的体会和收获。
2. 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这句成语的意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四、作文题请按照下面提供的思维导图,写一篇文章,阐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思维导图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2. B. 环境美丽就是财富3. D. 恋人4. C. 一个人的努力不如大家一起努力效果好二、填空题1. 汗水湿透背脊2. A. 麻烦3. 最初的信念或初衷4. 为文章或事物增添亮点或关键三、简答题1. (回答因具体经历而异,以下仅举例)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动,我们一起去河边清理垃圾、种植树木等。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十五套)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 (共8页)中考语文模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6道小题。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写;笔答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相应位置作答。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31分】(一)语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6分】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幸福是一种力量,是千锤百炼之后提升出来的一种力量。
一种踏遍阴森荆.棘的勇气,一种翻越陡峭山崖的气魄,一种走过血.雨腥风的从容,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
幸福可以漾在脸上,幸福也可以写在心里,当幸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幸福是灼.人的。
A .jīng xiě yì zhó B .jīn xuè yù zhóC .jīng xuè yì zhuóD .jīn xiě yù zhu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
B. 重峦迭嶂....的西山隐约可见,四周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
C. 处理事情有时候得坚持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面面俱到....,两全齐美....。
D. 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藉....,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庖代,以应殿下之召。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我国将继续加强对城市房地产规则的调控,完善和建立城市建设引导体系。
B .面对全球极端低温严寒天气,使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人类灾难”的怪论蛊惑人心。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黄岛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实用一份
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实用一份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11、书写。
(3分)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请珍惜每一分钟吧!2、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凝望(nín) 恪尽职守(kè) 桑梓(xīn) 狡黠(xiá)B.颤栗(chàn) 谀词(yú) 栈桥(zhàn) 玄虚(xián)C.栖息(qī) 伫立(zhù) 棱角(léng) 脊梁(jǐ)D.强聒(guō) 愕然(é) 锲而不舍(qì) 星宿(xiù)3、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禁棝商酌无与轮比箪食壶浆B.猖蹶襁褓诲人不倦作奸犯科C.镐素亵渎吹毛求疵咨诹善道D.辍耕箫索不求甚解嗟来之食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__父女,三拳打死,为救林冲,大闹。
(3分)6、诗词填空(6分)① ,,人比黄花瘦。
②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③,人迹板桥霜。
④羌笛悠悠霜满地,,。
⑤孟子以取舍关系来精辟阐释生命与道义关系的名句是。
⑥人们常用《出师表》中的“ ,。
”来形容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的人。
7、口语交际(2分)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__,没有__。
(1)面对这样的奇迹,你的感受是:。
(2)面对这样的奇迹,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
8、综合性学习(5分)大自然神奇而美丽,春花烂漫,夏雨洒脱,秋实丰硕,冬阳和煦。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藏(zhù)一模一样(mú)B. 押解(jiě)茅塞顿开(sè)C. 畸形(qí)相辅相成(fǔ)D. 歼灭(jiān)风调雨顺(ti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
B.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C. 春天的衡山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能否杜绝“白色污染”,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
3、下列诗词中,表达送别之情的项是()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骇人听闻迁徙默锲相濡以沫B. 悠然自得嘱咐迥异重峦叠嶂C. 历尽艰辛汲取蓬勃按步就班D. 脍炙人口狡黠绮丽轻飞曼舞5、请根据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事迹,刻画了屈原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此,可以认为《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是()A. 正确的,因为《史记》刻画了屈原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B. 正确的,因为《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事迹,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错误的,因为《史记》虽然刻画了屈原的形象,却也记录了商王的事迹。
D. 错误的,因为《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而不是鲁迅。
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口技(节选)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加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蹉跎岁月畸形发展C. 惟妙惟肖沧海一粟D. 脍炙人口摇曳生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深夜。
3.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组词正确的一项是()A. 陪衬陪送陪审B. 漫步漫延漫长C. 呈现呈递呈送D. 轰鸣轰鸣轰隆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它是一种珍贵的国宝。
B. “你能帮我一下吗?”他问道。
C. 她微笑着说:“我没事,谢谢你关心。
”D. “你喜欢听音乐吗?”我问。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公主。
B. 夜空中的星星,像无数颗钻石镶嵌在黑布上。
C. 她的声音像一阵春风。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6.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操场(cāo chǎng)操劳(cāo láo)B. 船只(chuán zhī)船票(chuán piào)C. 洒水(sǎ shuǐ)洒脱(sǎ tuō)D. 考试(kǎo shì)考验(kǎo yàn)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画技越来越精湛,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 他的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
D. 这场暴雨使城市陷入了瘫痪。
8.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是一本好书。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因为它是一本好书。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是引人入胜的。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完整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恶(wù)意奇异(qí)振聋发聩(kuì)B. 琼楼玉宇(yǔ)瞬息万变(shùn)漫不经心(màn)C. 遒劲(qiú)蹒跚(shān)雕梁画栋(dòng)D. 瑰宝(guī)贞观之治(zhēn)潜移默化(qián)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腼腆恍若隔世艳阳天B. 殷切毫厘不爽翠色欲流C. 沉鱼落雁艳若桃李鹤立鸡群D. 恍若天仙腥风血雨铁马冰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C. 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这次数学竞赛,全班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获奖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炎炎夏日,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把一切都烤得滚烫。
B.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留下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C.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哲理。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良好习惯。
C.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形势,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小草·春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小草虽然柔弱,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无论在高山、平原,还是在沙漠、沼泽,小草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芬芳的香气,却用那绿油油的身躯,装点着大地,为世界带来生机。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题(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徜徉恣意惴惴不安B. 斡旋恻隐谆谆教诲C. 湮没恪守栩栩如生D. 缱绻缄默戛然而止2.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他虽然在比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比赛时还是因为紧张而表现失常,真是()。
A. 功亏一篑B. 功败垂成C. 功成身退D. 功不唐捐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3. 选文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滕子京被贬至巴陵郡后,政绩显著,于是重修岳阳楼。
B. 岳阳楼的美景,前人已有详尽的描述。
C. 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D.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即位于洞庭湖的南岸。
4. 翻译下列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A.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B.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C.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D.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三、作文(共50分)题目:《我眼中的家乡》要求:1. 紧扣主题,内容具体;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3. 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基础题1. C2. B二、阅读理解3. D4. A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天下百姓的关怀之情。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全套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谚语(yàn yu)悠闲(yōu xián)暂时(zhàn shí)B. 翻译(fān yì)骄傲(jiāo ào)草稿(cǎo gǎo)C. 静谧(jìng mì)漫步(màn bù)翻滚(fān gǔn)D. 倾斜(qīng xié)摇曳(yáo yè)蜿蜒(wān yán)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流离失所、不耻下问B. 美轮美奂、人浮于事、弹冠相庆C. 倾国倾城、望梅止渴、津津有味D. 望尘莫及、风驰电掣、自以为是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小说。
B. 他既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又是一个出色的导演。
C. 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每天早上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
D. 我问:“你喜欢吃苹果吗?”“我喜欢吃香蕉。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略知一二C. 画龙点睛D. 水滴石穿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小明是一名初三学生,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一天,老师告诉他:“小明,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你努力发掘,你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
”小明听了老师的话,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
他发现自己喜欢绘画,于是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
在美术课上,他认真学习,虚心向老师请教,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徇私舞弊恣意妄为一愁莫展B. 言简意赅一诺千金一视同仁C. 穿流不息川流不息穿云裂石D. 再接再励再接再厉再接再励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总是喜欢独辟蹊径,不按常规出牌。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C.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因小失大。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仍然谦虚谨慎,不敢妄自尊大。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C.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新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忙碌着。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沉重。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以上都是。
6. 下列关于古代诗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 李白被称为“诗仙”,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B.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C.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平易近人著称。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D. 以上都是。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难道不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吗?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做法吗?D. 以上都是。
语文中考模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心旷神怡B. 筚路蓝缕C. 明察秋毫D. 旁证博引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
“他______地看着窗外,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A. 凝视B. 扫视C. 窥视D. 俯视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D. 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反映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C. 《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孙悟空,他是一位忠诚勇敢的战士。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描写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
5.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杜甫的《春望》。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
7. “______”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______》中的名句。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这句话体现了作者______的高尚情操。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语文中考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迤逦(yǐ lǐ)缄默(jiān mò)B. 箴言(zhēn yán)剽悍(piāo hàn)踌躇(chóu chú)C. 饕餮(tāo tiè)窈窕(yǎo tiǎo)恣意(zì yì)D. 踯躅(zhú zhí)峥嵘(zhēng róng)踌躇(chóu chú)答案:D2.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启发。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答案:C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处处闻啼鸟(2)一览众山小(3)千里共婵娟4.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1)面对困难,我们应该_________,而不是轻易放弃。
(2)他的作品充满了_________,让人耳目一新。
答案:(1)坚持不懈(2)创新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白,那么轻,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飘荡在蔚蓝的天空。
每当我抬头仰望,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
云,不仅仅是天空的装饰,更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5.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答案: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童年记忆。
6. 作者为什么说“云不仅仅是天空的装饰”?答案:因为云对作者来说,还承载着对故乡的深情和回忆。
7.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淡淡的乡愁。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相同音不同调的一对是:A.角色B.干涉C.目的D.呼啸答案:B2.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A.变化、辨舌B.心平气和C.俊杰、祖籍D.领袖、领先答案:C3.在下列加点字中,与其他三个发音不同的是:A.保留B.捕捉C.管弦D.爱护答案:C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论及,变迁B.启封,异常C.奇特,古板D.面孔,交替答案:A5.下列各组词中划线的字为声母是:A.虎骨、家具B.用具、友善C.学校、心情D.卡片、科技答案:D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韵母的一是:A.发晕B.哭泣C.赔钱D.先立答案:B二、阅读理解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完成下列句子。
1.阅读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一谈的是 ______________。
A.乡村的传统文化B.城市的现代生活C.汽车的发展历程D.人与动物的关系答案:A2.第二篇文章通过什么引出文章的话题?A.介绍环境保护B.讲述循环利用C.描写人物形象D.谈论生态平衡答案:B3.文章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A.倡导保护环境B.强调循环利用C.介绍可回收物D.提醒节约资源答案:D4.哪一句最能概括第四段文章的内容?A.“家长都很欣喜,为儿女们的不约而同的变化感到骄傲。
”B.“几个课间,追逐的也还是土地里,嗡嗡飞舞的快乐昆虫们。
”C.“那一片鲜花,是父爱的铺垫,也是学子的自豪。
”D.“它为农村这个正当的舞台,添上了校园的多彩。
”答案:A5.文章中提到“土地里,嗡嗡飞舞的快乐昆虫们”是想表达什么意思?A.校园生活丰富多彩B.大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C.儿童快乐游戏的场所D.农村风景如画,令人向往答案:B三、填空题1.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使我开心不已。
答案:故事2.这间房子(冷)得让人无法入睡。
答案:冷3.工作场合对我们来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地方)。
答案:地方4.几时刻前,答案:几分钟四、改错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错在哪里,写出正确的字。
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中考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语文【模拟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静谧(mì) 蹒跚(pán) 迤逦(yǐ) 踌躇(chóu)B. 蹉跎(cuō) 恣意(zì) 踌躇(chú) 蹒跚(pán)C. 静谧(mì) 蹒跚(pán) 迤逦(yǐ) 踌躇(chú)D. 蹉跎(cuō) 恣意(zì) 踌躇(chóu)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20. (此处省略,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应题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______。
3. 请填写《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______。
”4-10. (此处省略,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应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言文材料略)四、作文(共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2. 内容健康向上,表达清晰;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20. (此处省略,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应答案)二、填空题1. 苏轼2.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3. 城春草木深4-10. (此处省略,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应答案)三、阅读理解(参考答案略,根据实际题目给出)四、作文(参考答案略,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自行撰写)【结束语】本次中考模拟考试题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中考模拟试题四十道语文
中考模拟试题四十道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里划线部分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____。
A. 点心B. 马上C. 愉快D. 讲究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描写了____。
A. 阴雨绵绵的秋天B. 阳光明媚的春天C. 阳光炎炎的夏天D. 阴雨连绵的春天3.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只要我们肯努力都有可能实现理想B. “猴子吃猴子肉” 这个成语是根据一个西游记故事而来的C. 你知道“刻舟求剑”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D. 不要大声喧哗吵到邻居4. 下列标点符号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____。
A. 阳关道上潇潇雨歇B. 一定要准备好—方案C. 手里拿着一把扫帚D. 请你准时—点到5. “邻家有女初长成,庭前花木清昼婵。
”这句诗描写了____。
A. 春天的美好景色B. 冬日里的寒冷气息C. 秋天的落叶满地D. 花灯节的热闹场面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
A. 他的房间里都是书,大约有数百本B. 水面上飘着一朵雪白的莲花C. 听了这番话,全场顿时鸦雀无声D. 先生认为这件事跟我没关系7. “山晚来明镜,水寒清犹寒。
”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
A. 山上有一面明亮的镜子,水很冷B. 山晚则有如明镜,水虽寒还是清C. 山下晚来的明镜,水寒了仍然澄碧D. 山晚水寒,如镜明晰8. 下列词语中,写错的一项是____。
A. 柠檬B. 香蕉C. 西红柿D. 芒果9. 把......的部分圈出来,加以说明的是____。
A. 注释B. 经文C. 诗句D. 段落10. 下列标点符号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终于知道了,原来文字阅读很有意思B. 我玩电脑,我上课,我看电视C. 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他们的到来D. 请你准时上课,不要迟到二、填空题11. “齐鲁风光”中的“齐”指的是____,“鲁”指的是____。
12. 下山途中遇到的是一名____。
13. 采蘋果时需注意____。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 (1)春天的公园里,百花齐放,______了一片生机。
A. 显示B. 显现C. 展现D. 显示- (2)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______,丝毫不显老态。
A. 矍铄B. 矍铄C. 矍铄D. 矍铄- (3)这篇文章______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A. 显示B. 显现C. 展示D. 显露2.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并说明理由。
(每题2分,共10分)- (1)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 (2)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历史、地理、科学等多个领域。
- (3)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3-5题。
《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花儿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翻土、播种、浇水,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放风筝,笑声充满了整个春天。
春天也是变化的季节。
天气渐渐变暖,人们开始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轻便的春装。
大自然也换上了新装,树木发出了新芽,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
3. 文章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句话,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个特点?(4分)4. 根据文章内容,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希望?(8分)5. 文章中提到春天是变化的季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三、作文(共5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能够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答案一、语言知识运用1. 答案:- (1)C. 展现- (2)A. 矍铄- (3)C. 展示2. 答案:- (1)无语病,句子结构清晰,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O一七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后所镇中学赵和云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缄(xián)默迸(bèng)发苗圃(pǔ)津(jīn)津有味B.哀号(háo)溃(kuì)退忐(tǎn)忑长吁(yū)短叹C.哺(bǔ)育诘(jié)问蓬蒿(gāo)歇(xiē)斯底里D.亢(kàng)奋啜(chuò)泣沉湎(miǎn)随声附和(hè)2、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拮据扶夜工匠精神根深蒂固B栈桥睿智轻而易举格物至知C发窘狡黠浮想联翩不求甚解D伦理繁衍趋之若骛味同嚼蜡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A、《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B、古人以九为阳。
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C、“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D、“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我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8、古诗句默写:(6分)①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饮酒》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③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⑤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美景。
⑥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9.名著阅读(4分)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孙悟空的①_________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的②__________(形象特点)。
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③____________(人名);一株生长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了报答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脱去了草木形质化身为一名女子,这名女子就是④____________(人名)10、综合性学习(6分)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九年级(3)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中/华-资*源%库(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2 分)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2分)【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过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你认为应该怎样吸引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一)樵夫词(5分)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分)1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8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得之则.生____ ②蹴.尔而与之____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呼尔而.与之日出而.林霏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治国犹栽树(7分)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征求不已.已 _________ ②惟.欲清净惟 _______18、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艾在端午(7分)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
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
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20、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2、第④段首先采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五)光明行(13分)杨轻抒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
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