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三者各自的地
毛概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题1、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正确答案:又联合又斗争2、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熟的标志性文章是正确答案:《论人民民主专政》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正确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4、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5、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正确答案:井冈山根据地6、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正确答案: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正确答案: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8、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正确答案:武装斗争9、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正确答案:《辛丑条约》10、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正确答案:党的三大1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正确答案:农民问题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正确答案:党的四大14、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最根本原因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15、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正确答案:中国无产阶级16、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正确答案:五四运动17、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的是正确答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答案: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19、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正确答案:党的二大20、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正确答案: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2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正确答案:土地革命22、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正确答案:农民阶级二、多选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正确答案: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正确答案: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3、反对帝国主义基本内涵是正确答案: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正确答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正确答案: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6、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革命有正确答案: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戊戍维新运动;辛亥革命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正确答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8、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内涵是正确答案:允许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引导;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节制或者限制9、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提出的策略思想是正确答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正确答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正确答案: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三、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工农武装割据知识点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知识点总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革命运动中,工人、农民以及其他被压迫阶层组成的武装力量,在一定地区内建立起政权,与现存政府形成对抗关系,对当地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不仅仅是一种暴力行动,更意味着被压迫阶层在争取权利和利益方面的一种有组织的行动。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武装斗争: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是武装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需依赖武装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并以武装力量维护原已夺取的政权。
2. 地方性质:工农武装割据常常局限于特定地区内,形成局部的政治权力。
3. 平民武装: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力量来自工人、农民等被压迫阶层,通常采取平民武装组织。
4. 对抗现存政府:工农武装割据在政治上与原有统治者形成对抗关系,其主要任务是推翻原有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权。
5. 联合斗争:工农武装割据常需与其他革命势力相互配合,进行联合斗争。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工农武装割据的出现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都有过被压迫阶层组织武装割据的案例。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历史背景:1. 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在中国社会是重要的阶层,而农民长期以来受到地主的压迫。
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各地农民纷纷组织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武装割据。
2. 俄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工人和农民就经常组织起义和暴动,形成了若干武装割据。
3. 西班牙内战的历史背景: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许多工人、农民和其他受压迫阶层组织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工农武装割据。
4. 毛泽东时代中国农村的历史背景: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建立了许多农村武装割据。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形式:工农武装割据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形式:1. 农村武装割据:农村武装割据是最常见的形式。
很多国家的农民在遭受压迫后,常常组织武装割据,通过游击战等方式对抗地主或者政府的军队。
红色政权的内容
红色政权的内容,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
但武装斗争不与土地革命相结合,也必然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只有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结合,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保持。
没有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建立和长期存在。
因此,土地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就是红色政权的全部内容。
毛泽东红色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教训,尤其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新鲜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随着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革命实践经验的丰富,毛泽东又把红色政权理论进一步完整地发展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农村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近代史多选题
近代史多选题近代史多选题三. 多选题31.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成立的革命团体有()A. 华兴会B. 科学补习所C. 光复会D. 岳王会32. 1922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A. 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B.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C.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D. 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3. 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来源于()A. 官僚B. 地主C. 商人D. 手工业作坊主35. 1905-1907年间,围绕着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展开大论战的主要内容是(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 要不要社会革命36.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三种主要类型是()A.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B.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C.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3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A. 《南京条约》B. 《望厦条约》D. 《黄埔条约》38. 20 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A. 章炳麟B. 邹容D. 陈天华40. 1939年7月,中共针对当时国内出现的妥协与分裂的危险,明确提出()三大方针。
A. 团结B. 抗战C. 进步31. 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反共方针目的是()B. 为了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C. 从“遏制苏联”这个总的战略考虑和反对人民革命的一贯立场出发,担心“一个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和苏联结成紧密的联盟”,担心中国革命的胜利会对整个亚洲发生深刻的影响D. 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即为了便于使战后的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场所33. 下列对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收入低微,生活极端贫困B. 先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C. 人数不多,但比较集中34.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和发动的起义,有()A. “黄花岗起义”B. 武昌起义35.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B. 批评了“城市中心论”的思想C. 提出了红色政权巩固和扩大的路线D. 强调了坚持农村根据地建设的意义我37.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B. 社会制度的腐败D. 经济技术落后39.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 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 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40. 在中共七大上,分别做了重要报告的有( )A. 毛泽东B. 刘少奇C. 朱德D. 周恩来32.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B. 杨虎城D. 张学良33.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A. 帝国主义的支持B. 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C. 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 袁世凯假意赞成共和34. 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有()A. 李鸿章B. 左宗棠3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有( )A.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36. 对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有()A.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38. 在二十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40)二十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1、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2、“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部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1939年提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一重要思想的是:周恩来;4、“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二十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1、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2、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时期,经改组的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建立的工农民主联合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4、解放战争时期,党建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爱国分子;二十三、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地方实力派、开明绅士;二十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党、广大群众性的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马克思主义的党。
二十五、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1、在党的七大上对党的优良作风第一次作了简明概括的是: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2、是根据党内矛盾的性质来决定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4、毛泽东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进行过阐述的重要著作是:《整顿党的作风》、《学习和时局》;二十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1、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2、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3、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掌握思想教育;4、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的作风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预期奋斗的作风;5、1956年9月中共八大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主要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
宁夏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料(政治理论部分)
宁夏党校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学科,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3)工人运动的兴起。
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持续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1884年爆发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
既扬弃了违心主义,又扬弃了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提纲》中马克思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
人的本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党课实际题目-第05章
第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第1遍-得分:70错题:01.下列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的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位一体是指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卖大葱喽,无土根)武装斗争、人民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党的建设阶级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5.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农民联盟工农联盟工人和贫雇农联盟工商联盟6.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7.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农民军队革命军队正规军队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还将长期存在。
正确错误(改造完就不存在了吧!)9.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也得用专政的方法来解决。
正确错误(内部必须和解,哪能专政啊!)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正确错误11.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实际问题。
正确错误12.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中,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是主要的。
正确错误(只有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工农联盟是主要的。
)13.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只能以和平改革作为主要形式。
正确错误(武装斗争)14.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毛泽东思想复习资料必背诵的问答题
必须背诵的问答题答案:.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和它们之间辨证关系是什么?答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辨证关系: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1.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受封建压迫,没有民主;外部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
所以只能长期的武装斗争。
2.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
3.敌我力量的对比决定的。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第一,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明确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依据。
第二,提出了学习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等新任务,提出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内容。
第三,强调务必防止骄傲情绪和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问题,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沦。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
.为什么说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必须相互配合?答: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就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式。
但是,着重武装斗争,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一)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二)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具体内容: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土地革命(1)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召开汉口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实践:①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
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
③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四)基本依据(1)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和它的政策不错误。
武装斗争的内容和意义
武装斗争的内容和意义关键词:武装斗争的内容和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内容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并且“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影响也越来越广。
这就首先在实践上解决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如何继续革命、如何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
但是,必须看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开创性事业,认识不尽一致。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胜利,也有挫折。
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有些同志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下去,提出红旗打得多久的问题,因而发生悲观的情绪。
所有这些表明,现实斗争的发展要求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理论上回答红色政权的存在问题,统一认识,坚定斗争方向。
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以及同年11月25日,他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回答,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
他说:“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48页。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思想,三者密切结合,是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1)土地革命是这一思想的中心内容。
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红军和革命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
建立革命武装,才能保卫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成果。
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根据地就不能得到发展壮大,土地革命也没有保障。
(3)建立相对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就会成为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无法深入开展。
以上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际上是回答如何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问题,是毛泽东等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它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启示:
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最新精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作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作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思想。
首先,土地革命是这一思想的中心内容。
进行土地革命,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红军和革命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其次,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
建立革命武装,才能保卫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成果。
最后,建立相对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就会成为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无法深入开展。
以上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在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革命理论体系——“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的革命道路。
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且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建设根据地作为我党的工作任务。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农村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史——精选推荐
近代史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的军阀主要有( ①④⑤ )①直系②皖系③奉系④滇系⑤桂系⽑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B)A促进了⼤⾰命运动的⾼涨B打击了⼏千年专制统治的基础C提出了“⼀切权⼒归农会”的⼝号D体现了农民觉悟的提⾼中共七届⼆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C)A如何夺取全国⾰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命遗留任务的问题C党的⼯作重⼼转移问题D民主⾰命向社会主义⾰命转变的问题近代中国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被废除是在(C)A⾟亥⾰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收回C抗⽇战争期间D新中国成⽴以后三⼤战役的主要战果是[参考答案] 国民党军队的主⼒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事件中,没有共产国际代表直接参与的是(C)A中国共产党成⽴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C南昌起义D⼴州起义标志着⽇本侵华战争全⾯开始的是[参考答案] 卢沟桥事变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参考答案] 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1947年制定和通过的《中国⼟地法⼤纲》明确规定[参考答案] 废除封建⼟地制度,实⾏耕者有其⽥的⼟地制度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命终结的事件是[参考答案] 护法运动⼤⾰命失败到⼟地⾰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参考答案] ⼋七会议下列⼟地政策符合1931年⽑泽东制定的⼟地⾰命路线的是()[参考答案] “没收公共⼟地及地主阶级⼟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孙中⼭创建了兴中会、同盟会、中华⾰命党下列条款中赔款最多的⼀个是[参考答案] 《⾟丑条约》抗⽇战争相持阶段,新四军开辟华中抗⽇根据地,以下不属于华中抗⽇根据地范围的根据地是(A)A⼤青⼭B苏北C苏南D皖中近代中国颁布的第⼀部宪法是在[参考答案] 清末新政期间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的纲领性⽂件是[参考答案] 《天朝⽥亩制度》1945年9⽉9⽇,⽇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接受⽇本投降书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是[参考答案] 何应钦抗战结束后,蒋介⽯愿与中国共产党进⾏和平谈判,其⽬的是()[参考答案] 敷衍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诱使中共交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为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制造借⼝争取时间为进⾏内战做准备第⼆次世界⼤战中,被严重削弱的国家是()[参考答案] 法国、英国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式是[参考答案] 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的代理⼈和驯服⼯具镇压中国⼈民的反抗洋务派30多年间举办的洋务事业有[参考答案] 共创办民⽤企业20多个创办了20多个军⼯局⼚创办了海军派遣赴欧留学⽣200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后,着重进⾏了以下⼏个⽅⾯的⼯作:[参考答案]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中去进⾏宣传和组织⼯作进⾏关于党建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作2014年2⽉27⽇,⼗⼆届全国⼈⼤常委会第七次通过决定,将9⽉3⽇确定为中国⼈民抗⽇战争胜利纪念⽇,将12⽉13⽇确定为南京⼤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设⽴这两个纪念⽇[参考答案] 彰显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的伟⼤作⽤是对抗击⽇本帝国主义侵略付出巨⼤牺牲和作出巨⼤贡献的⼈们的敬重和缅怀是对南京⼤屠杀中⼤量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有助于向中国⼈民和世界各国⼈民传播历史事实的真相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参考答案]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盾和相互制约中国⼈民进⾏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争武装⽃争、⼟地⾰命、根据地建设在“⼯农武装割据”中各⾃的地位是()[参考答案] 武装⽃争是主要形式,⼟地⾰命是基本内容根据地是开展武装⽃争和⼟地⾰命的战略依托⼟地⾰命是中⼼⼯作为什么说⼯⼈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命的阶级[参考答案] 是先进⽣产⼒的代表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组织纪律性强。
近现代史多选
1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它们是(ABC)A、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C、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2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BCD)A、群众路线B、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D、武装斗争3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BD)A、外国帝国主义B、买办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4 在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期间出现的王明" 左"倾错误主要体现在(ABCD )A、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B、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C、军事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D、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5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具备的实现的可能性有(ABCD)A、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B、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也难以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C、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榜样作用D、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 ABC )A、建立新式海军B、兴办近代企业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改科举,兴西学7《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其投资项目包括(ABCD)A、争夺矿山利权B、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C、扩大设厂规模D、争夺铁路利权8蕴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思想的文献有(ACD)A、1929年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B、1927年8月八七会议决议C、1930年1月毛泽东所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1930年5月中共中央刊物《红旗》署名信件9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写了( BC )两本小册子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猛回头》C、《警世钟》D、《革命军》1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BC )A、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结构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C、帝国主义D、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兴中会与同盟会誓词的共同内容有( AB )A、驱逐鞑虏B、恢复中华(中国)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下列选项属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背景的是( ABCD )A、人民反抗此起彼伏B、清政府为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C、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D、土地兼并加剧,税赋负担加重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毛泽东撰写的理论著作有(BCD )A、《反对本本主义》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实践论》D、《矛盾论》下列各项关于天京事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CD )A、它发生在北伐和西征之后B、在此事变中,北王和东王先后被杀C、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直接导致了天京事变15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有(ACD)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广东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地D、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我国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有(ABCD)A、规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服从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B、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C、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D、创造了由手工业生产小组到供销合作化,再到生产合作化的逐步过渡形式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BCD )A、黄埔条约B、民族独立C、辛丑条约D、辛丑条约以下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有:( ABCD)A、曾国藩B、张之洞C、左宗棠D、李鸿章在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继续革命,试图挽救共和的努力有(AB)A、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出师北伐B、发动"二次革命"C、举行黄花岗起义D、发起护国运动2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BCD)A、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B、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C、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D、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的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有(ABD)A、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革命派没有先进思想武装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1933年王明" 左"倾错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后,在江西遭受到严厉批判的是(ABCD )A、古柏B、邓小平C、谢唯俊D、毛泽覃在十月革命以前介绍过马克思学说的人物有(ACD )A、梁启超B、鲁迅C、孙中山D、朱执信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有(ABCD)A、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B、在工人中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C、进行建党的讨论和组织工作D、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47年2月到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BC)A、对东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B、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C、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对中原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的三次" 左"倾错误是(BCD )A、"狭隘的经验论"B、"左"倾教条主义C、"左"倾冒险主义D、"左"倾盲动主义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学习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难点: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由此,引入新课。
一、工农武装起义学生阅读课文“工农武装起义”一目,了解“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填写下面的表格:起义时间领导人特点意义以及教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通过展示有关“八七”会议、三大起义的历史图片以及动画《秋收起义》,加深学生对此四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
并引导学生总结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二、井冈山的星火演示动画《秋收起义军进军井冈山》,引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讲解。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扩大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存在?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反革命势力在农村较薄弱,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发生、发展;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南方的革命群众基础有较好;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利于红色政权的发展;三大起义后,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在分析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小字部分,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分析国情,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
这一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通过演示动画《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状况。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粉碎三次围剿的作战方针,和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三者各自的地
题目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各自的地位是
A.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
B.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C.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战略依托
D.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答案解析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台和有机统一。
其中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党当时的中心工作。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