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根本认识针灸周楣声
周楣声著《针灸经典处方别裁》一
周楣声著《针灸经典处方别裁》一手五足一穴组少商鱼际液门合谷曲泽照海识名本方以少商为君,照海为臣,余为佐使,五穴在手,一穴在足,故名。
用途及释义(一)头痛发热,面热,腮颊肿,咽喉肿痛干燥,瘖哑,舌肿舌强,腮颊肿胀,目赤肿痛痒,耳鸣聋,牙疼、鼻血。
手太阴之脉既不上头面,也不过喉咙,而少商、鱼际等穴,对于咽喉病有效,其故安在?因之如单以经脉的行走关系上推理,其功效是很难说得通的。
要知咽喉乃是肺脏的门户,肺脏是咽喉的堂室,故手太阴经之少商等穴对于喉症具有卓效。
《素●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住曰:“三焦心主,脉並络喉。
热气内结故为喉痹。
”张戴人也说,“手少阴,少阳二脉,並络于喉,气热则内结肿胀,痹而不通则死。
”喉咙乃上焦之所起,上焦郁火上升则咽喉鼻舌诸症,均将随之而起。
取曲泽以应液门,则三焦与心主之热结可解。
《百症赋》曰:“喉痛兮液门鱼际可疗。
”《聚英》曰:“咽外肿兮液门攻。
”可见液门对喉病的作用,并不亚于少商。
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扶舌本,取用照海是上病下取及壮水制火之义。
(二)咳喘,心痛心悸,少气短气,咳血咯血,乳痈或乳少。
其治胸部诸病,俱可从经脉关系上作理解。
《干金翼》治乳痈乳痹灸两手鱼际各二七壮。
《资生经》又引《千金》曰:"产后宜勤挤乳,不宜令汁蓄积,蓄积不去,便结不复出,恶血于内引热,温壮结坚,牵掣痛,大渴引饮,乳急痛,手不可近,成妒乳,非痈也,急灸两手鱼际二七壮,断痈脉也,不复恶近手,乳汁亦自出,便可勤捋之,乳汁大出皆成脓状,内服连翘汤,外以小豆薄涂之便差。
”供参。
(三)腹及下腹诸病,如胃脘痛,腹痛腹胀,痞满,呕吐,泻痢或便秘,淋,小便不通,疝,便血,妇女月经不调,难产及阴挺(子宫下垂)阴痛等症。
手部五穴均可对下腹发生作用,义不赘。
用法少商针,曲泽可出血,或点灸。
歌括手部五穴首少商,鱼际液门曲泽当;下肢一穴有照海,头喉胸腹病推详。
转自周楣声著《针灸经典处方别裁》沟谷复溜穴组支沟合谷曲泽委中复溜昆仑识名本方是由支沟,合谷为主,复溜等穴为辅,即jie取各穴之名以名之。
关于灸疗效果要素的认识与实践
关于灸疗效果要素的认识与实践摘要结合康为电子灸疗仪的开发和临床实践,在研读周楣声先生的《灸赋》基础上,提出了获得灸疗疗效的“艾、灼、穴、久、均、传”六个关键性要素。
康为电子灸疗仪具有“有近则深,动态生灼,固有均衡”的特性,能够对人体进行动态、深层、定量化和均衡的刺激,在上千例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主题词灸法疗效电子灸灸法是中医疗法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有数千年历史。
然而,一方面由于晚清西方文化的入侵,灸法同中医药一样,受到冷眼歧视,从淡漠渐至遗忘;另一方面,取得灸疗的效果要素尚未被大多数人掌握及灸疗本身存在的问题,灸法应用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灸疗仪器开发角度看,只有正确认识灸疗效果的要素才能研制出符合灸疗规律的、具有确切疗效的、给出正确使用方法的现代灸疗仪器。
学习周楣声先生《灸赋》并结合电子灸疗仪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对影响灸疗效果要素有了新的、革命性的认识,这里介绍学习心得,算做抛砖引玉,共同促进灸法的应用。
1 灸始于片而归于点“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夫经脉者乃人身之道路,脏腑之钩连,阴阳待之以调理,气血赖之而周旋。
为医家之圭臬,是灸针之蹄筌”。
经络是人身中的大路,它与脏腑相连,运行气血,调节阴阳。
中医针灸治病用经络是必须遵守的法则,只有通过经络上的刺激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灸始于片,针始于点,点片同归一辙”。
一般认为,灸是从灼熏熨蒸等疗法发展而来,所以说灸始于片(面积较大),针尖细小,所以说针始于点。
随着不断的临床实践,针不离点(穴位),灸也不离点(穴位),针灸同归一辙。
“穴为一点,灸针取点,由点方能生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在穴位点的刺激才能通过经络系统(线,感传)控制、改善、调整人体机能状态,向健康强壮方向发展。
灸疗必须点刺激。
2 取得疗效的六要素取得灸疗疗效的六个要素是“艾、灼、穴、久、均、传”。
艾(材料):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夫灸者艾之用也,艾者灸之法也。
黄帝奇灸续写传奇:周楣声教授是我…
黄帝奇灸续写传奇:周楣声教授是我…
黄帝奇灸引爆艾灸产业新科技革命
周楣声教授(1918~2007年)是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他弱冠即施诊于乡里,专门从事针灸,尤其精通灸法,在其名著《灸绳》中记录了一例艾灸百会抢救一脑膜炎患者的精彩病例。
“1985年去砀山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期间,当时砀山医院传染科人满为患,临时搭起的帐篷也不敷应用,在门口走廊边,卧一重病女孩,每次出入必经其旁,因为不是出血热病人,当时也未予注意。
两天后问其家人,偶尔问及女孩的病情,答称:医生说孩子是脑膜炎,牙关紧闭,滴水不入,颈项强直,已昏迷两天,医治无望。
我当时听了一怔,忙去询问经治医生及查看病历,已经做过腰穿,脑脊液为浑浊淡黄脓样物,白细胞计数为58000余,必死无疑,即或不死也将形成终身残废。
出于职业本能,当即找到传染科主任边春和大夫,主动要求对患儿治疗,当得到允诺与支持后,立即用灸架熏灸百会,令其家人守候,日夜不停,连续三日夜,逐次好转,终于使患儿彻底痊愈出院。
”在这一案例中周老是这样总结的:“百会对脑炎、脑炎后遗症及神经、精神诸病,疗效均确切可靠,不论为直接灸与温和灸均可有效。
但时间一定要长,不能更换位置,可收叠加与积累作用,坚持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
红火龙舞起来
——黄帝奇灸养生之歌
历史追溯到三千年前,
你被锁进高贵的宫殿,
为皇子皇孙奉献温暖,
神秘的法术秘不外传;
红火龙,舞起来,温经活络、疏通血脉,红火龙,舞起来,强肾固元、滋养气海;
三千年后的历史变迁,
你从皇宫回归了民间,
大众拥有了奇妙体验,
快活的气血周身流转;
红火龙,舞起来,中医进入崭新的时代,红火龙,舞起来,人类共享温暖的关怀。
周楣声大师关于直灸的八个核心知识点
周楣声大师关于直灸的八个核心知识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远离了书本,顶多是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
这段时间,潇湘君说艾灸聚焦直接灸,以清单体的形式,分别来介绍几位艾灸大师关于直接灸的知识点。
第一篇来自周楣声大师——周楣声关于直接灸的8个核心观点1、在急性病例,如同针刺一样,在急剧强烈的刺激下,每可当即生效。
如不使火力中断,同样能出现循经感传现象。
2、而在慢性病例,则是通过灸疮这种续发性损伤、温和、持续与稳定的刺激所产生的效果。
当灸疮的焦痂形成后,一般在5~7天焦痂开始脱落,有分泌物渗出(并非真正的感染化脓)。
在第二周左右,渗出物最多,此期效果也最好。
3~4周时分泌物减少,开始愈合,效果也就停止或减弱。
可在原穴定期(5~7天)重灸,以加强疗效,或另换新穴。
3、传统直接灸的主要特点,就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慢性及久病具有潜移默化的为他种疗法所不及的优越之处,使疾病的好转和恢复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
4、灸法对很多病菌与毒素,均有直接扑灭与中和的作用,在很多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虫咬等,直接在患处施灸,均有很高的疗效。
5、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均可在身体的某一区域范围之内出现相同和类似的反应,针对其特有反应进行治疗,就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这就是第四、五、六、七、八胸椎,更以第五至七椎及其两侧尤为重要。
古人的四华穴、八华穴,骑竹马灸,灸哮喘,反胃,以及恶疮瘰疬诸症,都是在这一区域内进行的。
而百病皆主之膏肓,也是在这一范围之内。
由于背部的这一区域正在心脏的后方,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笔者把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
以见其地位之重要。
更由于这一区域肌肉丰厚,地位隐蔽,安全稳妥,是化脓灸选穴的最佳处所,值得重视。
6、古人以燃艾一炷谓之一壮,以之作为施灸的作用量的标准和依据,但对施灸作用量来说,无论为间断法、连续法或补泻法,首次均是以造成Ⅲ°烧伤,使灸处皮肤变为焦黑,四周皮肤向内收缩,出现车轮状皱纹为准,古人有几壮或以年为壮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周氏艾灸传承人:“天下艾灸第一人”周楣声的学术背景
周氏艾灸传承人:“天下艾灸第一人”周楣声的学术背景祖父的著作《周楣声医学全集》,曾于上世纪末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
近接家父国内来电,得知祖父的遗著在祖国大陆也将结集出版。
同时,祖父毕生为之奋斗的艾灸,也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
作为这一遗产的继承人,在欣慰之际,不由得想起我的成长过程和我所知道的祖父经历。
我出生在动乱的“文革”初期,我父母亲在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成天忙于开会,没空管我,工资又低,也雇不起保姆,所以我很小就被送回家乡托付给祖母抚养。
“文革”后期,祖父终于刑满回家了。
开始派在田间劳动,因找祖父看病的人太多,后来才被安排到卫生室上班。
卫生室离家不远,我常去那里看祖父给人治病。
病人很多,挤满一屋,祖父总是给远道来的病人先看,因那时乡间交通主要靠步行,让路远的早看、早走、早赶路回家。
祖父下班以后,就坐到窗边的书桌前,忙着看书写作。
乡间住房条件差,冬天很冷,手上冻出冻疮;夏天很热,汗流浃背,祖父都坚持工作。
晚上还守着一盏煤油灯,总要熬到很晚,天天如此。
甚至大年初只要没有人来拜年,也是看书写作不停。
祖父说,要做的事情太多,要抓紧时间,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祖父勤奋刻苦的精神,我仍记忆犹新。
听父亲说,祖父幼承家学,熟读中医典籍,年纪很轻就能独立行医,并以“小先生”之称闻名乡里(祖父的父亲人称“老先生”)。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卫生部在家乡附近举办新医(即西医)进修班,祖父前往接受培训,结业后分配在抗日根据地的大众医院任医生。
抗战胜利后,自开诊所行医。
那时医疗条件差,什么病都治,什么方法都用,无分中医西医,可说是“全武行”。
例如有一次,一个放牛娃玩弄捡到的手榴弹(战争年代,野外偶有遗弃的弹药),手掌被炸烂,祖父为其做了紧急救治,切除手掌。
当时父亲就在一旁,记得很清楚,祖父把患儿手臂神经拉出剪短又缩了回去,说以后碰到创口就不会疼了。
后来祖父还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进行过盲肠切除手术,手术器械是用蒸馒头的笼屉消毒。
周楣声吹灸疗法治疗经验
名&传承中国#间疗&CHINA'S NATUROPATHY,Jan.2021,Vol.29No.1周楣声吹灸疗法治疗经验贺成功1,,龙红慧1,朱才丰1,指导老师:蔡圣朝1,徐斌2(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61;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周楣声教授是梅花针灸学派第6代传人,著名针灸临床专家、教育家,其发明的喷灸仪代替以嘴吹气的火泻灸法,发现灸法“灸感三相”的感传规律,指吹灸疗法具有温泻、温通的效果。
【关键词】灸法;吹灸疗法;吹灸仪;灸感三相;灸具;治疗经验;周楣声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116周楣声(1918-2007),安徽省天长县人(现为天长市),主任医师,教授,梅花针灸学派第6代传人,著名针灸临床专家、教育家,为灸法学科的发展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E。
《灸绳》是周楣声教授灸法临床经验和术的总结,曾作为灸法讲习班的教材囚。
2000年开始学习《灸绳》,并制条吹灸仪,临床疗效显著。
笔者在2017年为筹备周楣声教授诞辰107周年学术研讨会收集了/册手稿,结合周楣声教授的手稿及《灸绳》内容对其吹灸疗法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探讨,以飨读者笔1吹灸疗法源流从可知,吹灸疗法方法及器械变革经历了3个阶段闪笔第1阶段:用嘴吹气操作是吹灸疗法的特点。
吹灸疗法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操作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记载了“火泻”的操作治疗方法:“以火,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将用嘴吹气加速艾的燃烧的操作方法,认为具有“火泻”作用,这是艾灸“火泻”作用最早的文字世针灸医家在方法上均承和创新,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认为吹灸具有开穴的泻法作用,“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明•张介宾《类图翼》记载了化脓灸的方法,“用火泻者可火,传其艾,易于迅速,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
周楣声老前辈治病,最喜欢的五个单穴
周楣声老前辈治病,最喜欢的五个单穴在针灸典籍中均是一穴主数病或是取用一穴可以适用于某一器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灵光赋》早就指出过:“针灸一穴数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
因此在许多针灸名著中均认为“一针有效则不取第二针,第二针有效则不取第三针,三针无效则应另选别法”。
而目前有的针家少者十余针,多者能有数十针或百针者,这在总结经验时必然是茫然无绪,无所适从。
周楣声老师临证选穴精良,疗效显著,深受病家欢迎。
现选取数穴简介如下。
1单穴简介1.1耳尖适应范围:传统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头面诸病。
如头痛、鼻出血、红眼病、腮腺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
但经临床经验表明,可以说是全身百病无所不主。
如呼吸系统疾病:上感、咳喘;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悸(节律不齐);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痛经、尿道炎等等,均皆有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身各部的软组织损伤,尤以下肢软组织损伤,如远近相结合,其功效尤为优异,可以立即控制疼痛与促进血肿之吸收。
古人认为百会、膏肓与涌泉象征天地人三才而百病皆主。
如再加上耳尖,不是可以列为第四,而应跃居榜首。
针灸方法:左右同取,且以右侧为必取,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毫针点刺、麦粒灸、加压均可随意选用。
而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足可取以上各法而代之,更为简便有效。
1.2至阳适应范围:这一孔穴与其周围的邻近区域可以说是全身百病反应集中区与感应灵敏区,也就是说全身的许多病症与病种,均可在至阳及其周围出现阳性病理反应,特以压痛反应而取用至阳或其周围的反应点(穴),每可出现穴病相连的明显治疗效果。
大循环按跷导引术提示古人的四华、八华、骑竹马灸以灸哮喘与反胃诸法,均是以至阳这一区域为基础而灵活运用,特别是在外科化脓性病症中应用尤多。
其实还远不止于此,例如呼吸系之咳喘;循环系之心机能不全;消化系之急慢性多种胃肠病;泌尿系之前阴、下腹诸病;运动系之关节与腰腿诸病等,全身不同器官与部位的病种,均可加作用于这一区域而获效。
针灸名家——周楣声
针灸名家——周楣声周楣声(1917—)主任医师出生于安徽天长市的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周树冬是晚清安徽知名中医,尤以针灸见长。
周楣声自幼不仅接受儒学教育,而且受到祖传中医的熏陶,曾行医于皖东、苏北一带。
1943年参加新四军方毅举办的新医班,学习西医知识,之后在新四军卫生组织的半塔“保健堂”当医生。
1946年蒋军进攻淮南,奉命回家隐蔽,在解放军北撤时脱离了队伍,落伍后当上了国民党乡公所副所长。
解放军渡江前夕,离家出走江南。
南京解放不久辗转在江苏省第七、八康复医院工作。
肃反中,被押送回乡,经查实无民愤,属一般历史问题,管制3年,后又安排工作。
1958年反右运动中,因“历史问题”,赭服加身15年。
直到1979年,调入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
周老在学术上不守旧不畏难,敢于推陈致新,奇思妙想,发明多项专利,痛砭空谈,讲实话,干实事,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尤其在灸法理论和临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整理继承发扬针灸医学精华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学会顾问,安徽省灸法学会会长。
现将其主要贡献介绍如下。
1 注重实践,专于临床研究与灸疗器械创新灸法治病,周老往往出奇制胜,他对癫狂、哮喘、心脏病、癌症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在取得痈疽疔疖等热证施灸经验基础上,他大力提倡热证贵灸。
1985年12月10日,安徽砀山暴发流行性出血热,周老不顾年事已高,毅然来到疫区,运用灸法及火针代灸针对本病的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6个临床分期进行辨证施治,从而截断了本病的6个转变过程,控制了病情变化,促进了疾病痊愈,缩短了病程。
通过对200余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总有效率97.18%的良好疗效,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这是用灸法治疗危重热证的一次成功的探索,从而破除了热证禁灸的陈腐见解,为灸法治疗热性传染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灸各家学说结课论文
周楣声对针灸学的贡献周楣声1918年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博览旁收,通《内》《难》及诸家言,弱冠既施诊于乡里,专从事于针灸,精于灸法,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周氏在针灸学上的重大成就,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周楣声先生自幼研习祖国医学,博览群书,传承家学,潜心医道,勤耕不辍,博学多才,底蕴深厚,从医70余年,救人无数。
周楣声先生毕生致力于弘扬光大祖国医学,授业传道,著书立说,救死扶伤,悬壶济民。
周楣声先生治学严谨,学术上力求精益求精,临床中敢于攻坚克难,特别是在针灸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勇于推陈致新,独辟蹊径,提出许多具有真知卓见的见解,总结出丰富的传世经验,其在灸法的传承与振兴、研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更是造诣颇深,贡献尤大,是一位蜚声中外的针灸大家。
现将其主要贡献介绍如下。
1、注重实践,专于临床研究与灸疗器械创新灸法治病,周老往往出奇制胜,他对癫狂、哮喘、心脏病、癌症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在取得痈疽疔疖等热证施灸经验基础上,他大力提倡热证贵灸。
热证贵灸,是周老对中医与灸法事业的一大贡献,前人乃至今人虽倡议热证可灸,但实施者少。
周老认为要想扭转传统的热证忌灸、禁灸的错误观念,使之转归热证宜灸、贵灸的正确途径,必须亲自实践证实,使反对者心服口服。
周老认为振兴灸法,关键在于灸法改革,灸疗器械的创新,扩大灸法临床适应证。
灸法的许多特殊功效尚未被人们认识,必须努力挖掘与探讨。
自古以来,艾灸都以壮数来计时显效,后来发展成手持艾条灸,但费力费时,弊病多端。
早在铁窗之中,周老就开始了从事艾条熏灸器的研制工作,终于在1978年,研究并生产出省时省力不易烫伤皮肤的艾条熏灸器。
这个小小的发明结束了几千年来浪费人力、时间的传统艾灸方式。
1985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灸法会议上,受到当时卫生部崔月犁、胡熙明两位部长的高度赞扬,为推广灸法提供了方便,在国外也极受欢迎。
周楣声先生艾灸实例——连续施灸三日夜,使患儿濒死复苏
周楣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中医世家,于2007年逝世,享年91岁。
幼承家学,博览旁收,弱冠既施诊于乡里,专从事于针灸,精于灸法,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周氏在针灸学上的重大成就,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周老先生先后编写成《灸绳》、《针灸歌赋集锦》、《针灸经典处方别栽》、《针灸穴名释义》、《黄庭经医疏》、《周氏脉学》、《金针梅花诗钞》、《针铎》、《填海录》、《说灸》等著作。
在这些著作中,均是见解精辟,立论新颖,迥非拾人牙慧者可比,在国内外均享有一定声誉。
《灸绳》有云:“着灸时必须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各项基本规律”。
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还是从周老的艾灸实例来说明。
“连续施灸三日夜,前后施灸200小时,使患儿濒死复苏。
日前有些针灸教材,规定施灸时间为20分钟,故其效果不显也”。
患儿杨某某,女,8 岁,住砀山大寨乡后王庄村,1988 年9 月上旬,高热昏厥,抽搐,经本地医院积极治疗未效,急转徐州某家医院传染科,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住院抢救20 余日。
患儿始终高热不退,大小便失禁,颈项强直,四肢痉挛,手足震颤频繁发作,口噤流涎,吞咽困难,似睡非睡,微有呻吟,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
经该院会诊讨论决定,以为痊愈无望,动员家长带患儿出院。
患儿出院第三天,经人介绍来我科求治。
高热40.5℃,其余症状同前。
当即采用“灸架”取百会穴连续日夜施灸,嘱家长轮流守护观察,始终不更换穴位,各种症状逐步缓解,手足痉挛停止,能吞咽。
灸至第三天的早晨,患儿突然开口叫“爸爸”、“妈妈”,并要东西吃,家长喜出望外。
此后艾灸减量,每天仍继续灸百会,上、下午各3小时。
一周后患儿意识进一步恢复,并能扶物站立。
15 天后,在续灸百会的同时,又加灸左右足三里,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小时。
防止百会穴因灸量太大而引火上行。
首发!周楣声大师临床艾灸经验精髓汇总
首发!周楣声大师临床艾灸经验精髓汇总原标题:周氏灸法临症举隅作者: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炎医院魏从建周楣声主任医师不但精于针、药,更擅用灸。
他以其独特的灸疗方法,显著的疗效而称誉针灸界。
周师常用的针灸方法有:灸架固定温和灸、点灸、火针代灸和直接灸等。
现就这几种灸法的应用,作一简单的介绍。
温和灸以灸架固定艾条熏灸所选穴位(灸架系周师发明),周师认为灸不离艾,热由艾生,灸不离灼,效由灼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灸必须久,效由久生,灸架固定,使艾热长时间的作用于一点,这样才能出现较好的疗效。
此种灸法可以产生灸感。
周师创立的“灸感三相'理论,既可协助诊断,亦可大大的提高灸治的临床疗效,为掌握灸疗的时间和作用量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
这种温和灸疗效胜于手持法温和灸。
适应症:新病、久病、寒病、热病皆可选用。
选穴要点:选穴宜少,每次1~2穴即可,其一可在患处、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离处选穴;其二为远道循经取穴,不宜两经两穴同取。
注意事项:①保持艾的热力持续均衡,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出现灸感。
②在同一病人,由于慢性病发作时间的先后不同,灸感的感传途径及有效穴的位置可能出现差异和移动。
这时可改用同经的其他穴位。
③保持环境温暖安静,患者思想集中,皮肤湿润,则灸感容易出现。
例1蒯某,女,12岁,学生,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伴低热,恶心,因惧怕手术而来针灸治疗。
体检: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阑俞穴压痛明显(腰部麦氏点对应处)。
诊断:急性阑尾炎,当灸至30分钟时出现灸感,热流直灌痛区,疼痛骤减,同时出现肠鸣、矢气,70分钟停灸,右下腹痛、恶心不适感消失,身上津律汗出,热返,但麦氏点压痛仍在。
每日灸2次,连灸6天,疾病告愈。
点灸点灸是周师创用的快速灸法。
点灸所用的周氏万应点灸笔是周师在古代雷火针、观音救苦针、阴症败毒症,以及阳燧锭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创新研制而成的专利产品。
它以选穴灵活、基本无痛、收效快捷、无交叉感染而深受病家的欢迎。
国医大师周楣声:灸小腹上这个穴位,治疗腰痛
周楣声先生在《灸绳》一书里说:在下腹及脐旁诸穴中,特以阴交与中注,对腰骶痛的功效优异。
凡正中痛者以阴交为好,或左右中注同取;如系侧腰痛则以同侧中注为好。
在脐以上的腰脊痛,也以阴交的效果为优越。
阴交穴——隶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例1:李×胜,男,成年。
扭闪腰痛,痛在1~2腰椎之间,不能俯仰转侧已七八天,熏灸阴交,热流自前向后,直达痛处。
下半身汗出津津,全身亦有温热感,汗止后停灸。
痛处之热感持续存在约1小时,腰部运动当即有所改善,痛减。
又续灸3次,痛全止,运动自如。
例2:任×明,男,成年。
腰痛时发作,两股及两膝有酸痛,脊柱无畸形。
熏灸阴交,灸感垂直向下,全腹皆发热。
自觉痛区逐渐缩小。
最后缩小至尾骶处仅有指头大小。
下肢症状亦见轻减。
止痛时间约为4小时。
第2次复灸,止痛作用可达半天。
第3次可维持1天。
共6次,腰痛全止。
例3:许×增,男,成年。
腰及左下肢麻疼,脊柱侧弯,运动轻度障碍。
熏灸阴交,灸感经由两侧腰部向脊柱汇合,如同裤带,脊柱发热发胀。
第1次止痛时间为半天,以后逐步延长,共灸治12次,可以基本保持平静。
停灸后5个月,各症又如初。
例4:郑×,男,成年。
腰痛已3~4年,轻重交替。
拍片证明为第3腰椎压缩性骨折。
熏灸阴交,灸感分向两侧腰部行进而汇合于痛区。
脊柱酸胀,嘱其每日自灸一个月,半年后仍可保持疗效。
例5:谭×英,男,成年。
腰麻后遗有腰痛,运动受限已3个月。
熏灸阴交,灸感自灸处出发,单向左侧腰部行进而传至痛区。
当时痛即缓解。
第2次续灸,感传途径如前。
嘱其每日自灸1~2次,10天后症状消失,一年后偶有腰酸,基本未复发。
例6:冯×俊,男,成年。
腰痛,第三四腰椎轻度凸出,运动受限。
痛剧时则发热(38~C上下),血沉32毫米/1小时,未拍片。
至阳压痛(+)熏灸,灸感久不下传,改灸阴交,灸感仍未见发生,但觉灸处压重感十分明显,诉说好像有一块石头放在肚子上,但腰痛已减大半。
周楣声热病贵灸
周楣声热病贵灸周楣声老师“热病贵灸”理论之我实践体会与启发胡军760506-02 · 针灸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周楣声老师家学源远流长,其家传“梅花派”、“金针梅花派”针灸,迄今已传承八代,200 余年的历史。
我1990年初次认识周老师,之后周老灸法学术思想对我学习灸法推动很大,影响极,深。
尤其是他“热症贵灸”的理论,当时我是初次全面接触,让我兴趣甚浓,非常好奇。
后经细心研读周老著作,再加之三十余年临床实践,真正体会到灸法不但能治寒症、虚症,而且也能治热症。
周老“热症贵灸”的理论,打破了传统以来热症忌灸、禁灸的认识。
周老认为,灸法治疗的特点主要是“对症治疗”,此“热症”是指全身发热症状和疔疖疮疡等所致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其在《灸绳》书一中“热症用灸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发热病例中用灸退热的三种临床表现: 一是当时退热,但必须连续施灸方可巩固; 二是灸时或灸后不久,热度反而上升; 三是热症宜灸,并非说对任何类型的高热,均为唯一的治疗手段。
周老还认为,针灸治症的意义,在于打断恶性循环、稳定内部环境、恢复代偿功能、消除劣行冲动。
但是,辨证治疗亦是针灸的特色,作为医者,也得学会使用多种辨证方法治疗热证证候,“热证贵灸”的观点意由于此。
周老解释,症是征侯,是由病产生,有斯症必有斯病,有斯病必有斯症。
人体在遭受病邪(病理因子)侵袭时所产生的病理反应,不是致病因子本身的具体表现,致病因子千差万别,凭症状不能判定是何种致病因子所致,临床时必须循序渐进,找出致病的根源。
辨证乃是施治的第一步,而辨病才是最后的目的,辨者,分别,评审也,明察也,判定也,所谓辨证就是以不同的病理体征所归纳出的不同的认识体系,为治疗指明方向。
提到“热病贵灸”,就让我想起周老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思维方式,对我启发很大。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中医学“瘟疫”、“温病”范畴,以高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周老将其分为“阳气怫郁,腠理不宣型”、“湿浊内阻,心阳不振型”、“热毒入营,风动水涸型”、“湿热化燥,阴液受损型”、“湿蓄热蒸,经脉阻滞型”、“脾肺失调,气化太过型”六个证型,根据症状确定两个选穴原则: 舍症求穴和因症选穴。
补泻绝技意念运针周楣声
补泻绝技意念运针周楣声三、补泻绝技意念运针周氏不但以灸法见长,对于用针的各项要领尤以针刺的补泻方法,更是独具一绝。
他在临床上的意念运针热补凉泻手法,是酌古融今析以己意独创的补泻方法,既为古之所无,更为今之罕见,是对针术的一大贡献!周氏向不矜技自私,在商得其同意后,特公开介绍如下。
1意念运针的特点:当前针刺的补泻手法是以烧山火与透天凉为代表,在施行传统的这种方法时,必须手持针柄,不断进行出入,左右,轻重,多少等复杂多变的提插与捻转运动,对于老弱妇孺实属痛苦较大而不易忍受。
本法是当植针入穴之后,在指掌远离针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意念,能使针体在肉中自行转动,发挥补则热生,泻则凉至的补泻作用。
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2意念运针补泻歌针道至精妙,是以人治人。
针效在补泻,其用在平衡。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针石道也。
”清·姚止注曰:“治病之法必需针石,是针器也,而有道存焉。
”此之所谓道,是乃用针之妙与用针之巧也。
针虽为器,而用针则在于人,故针刺治病乃是以人治人的一种特殊方法。
针仅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与媒介作用,特别是运用手法进行补泻时,更是针道至精至妙与以人治人的证明。
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有余可泻,不足可补,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例如不论是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针刺三里而收效。
虽不用补泻手法进行协助,同样均可产生效果。
可见这种平衡阴阳的作用,本来就是蕴藏在针刺作用的本身之中,不过在手法作用的协助下,其效果可以加强与更为明显而已。
针术分阴阳,阴阳化水火。
火补热自生,水泻凉可至。
所谓针效是指针刺的一般作用而言,而针术乃是指在运用针刺时之特殊技巧而言。
有了第一卷513针效本身的作用,又有了提高针效的特殊技巧,这就可以加强针刺的临床效果,显示出针刺作用的特殊地位。
针术的阴阳,主要是表现在针刺的补泻之中。
补则热生,热则像火;泻则凉至,凉则像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周楣声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周楣声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蔡圣朝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15)003
【摘要】周楣声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主任医师,行医六十余载,医理明彻,善于辨证遣药,更精于针灸,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常以针药并用,每每获效。
儿童支气管哮喘,多起自婴幼儿期,系禀赋薄弱,脾肾不足,肺气不充,腠理不固,每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或感受花粉,虫螨、寄生虫或过食生冷而诱发,严重者,终年喘息,影响儿童发育。
【总页数】2页(P21,17)
【作者】蔡圣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0.5
【相关文献】
1.周楣声点灸笔灸法治疗经验 [J], 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袁卫华;费爱华;朱才丰;秦晓凤
2.周楣声教授灸法治疗经验 [J], 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徐天馥;袁卫华;朱才丰;费爱华
3.周楣声针灸治疗腰痛八法 [J], 魏从建;周楣声
4.周楣声吹灸疗法治疗经验 [J], 贺成功;龙红慧;朱才丰
5.周耀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经验 [J], 李明;安俊英;赵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历史上冲破艾灸禁忌创新灸疗医术的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冲破艾灸禁忌创新灸疗医术的第一人周楣声,男,汉族,我国著名针灸学家。
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市中医世家,2007逝世,享年90岁。
从医70余年,救人无数。
81岁时,将毕生所学之精华,编成一部《灸绳》传于后世。
先生自幼好学,古典文学基础深厚,能诗能文。
幼年对金石书画,均有涉猎。
幼承家学,博览群书,潜心医道,精通《内经》《难经》及诸家言,弱冠既施诊于乡里,专从事于针灸,精于灸法,著述丰硕,成果卓著。
自1984年开始,受中央卫生部委托,举办过四届全国灸法讲习班,并应邀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举办过三届全国灸法讲习班,以及在国际针灸班与多届全国针灸专长班上,讲授过灸法课程,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老先生人生道路历尽坎坷,在十年浩劫期间,因历史反革命与右派的双重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受管制5年,然身在囹圄却心系艾灸,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研究灸法。
鉴于现实中灸法不兴,热性病不能用灸的禁忌,和针与灸的畸形发展,多年来为振兴灸法而奔走呼号。
在其所撰著的灸法专著《灸绳》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桑榆虽晚,终存报国之心,灸道能兴,愿效秦庭之哭”,可见周老献身灸法事业的抱负与心怀。
1985年冬天,安徽砀山爆发流行性出血热,传染病房已满,还搭了十多间临时病棚,多人死亡,疫情正在蔓延。
当时已近70岁的老中医周楣声在主动要求深入疫区,用艾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并且不要求任何资助,一切责任自负。
许多人认为他年事已高,不宜劳顿,且天寒地冻,危险。
但周先生坦言: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古人以马革裹尸为荣,吾若能为灸法事业而死,死得其所矣! 终于感动了领导。
老先生带弟子一行4人赶赴砀山。
一行人第一天刚到,就得知目前有危重患者4例,一例是低血压休克期;一例是剧烈腰痛少尿期;一例是新入院的高热期;最重的一例是尿闭合并尿毒症,精神狂乱,神志昏迷。
先生首先对尿毒症昏迷的病人会诊,见病人昏迷不醒,牙关紧闭,背肌痉挛,腰背反折,向后弯曲如角弓状,扬手掷足,情形非常吓人,西医已用药但不能缓解,病情危急。
针灸跟师学习心得_学习针灸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针灸跟师学习心得_学习针灸个人心得体会范文那么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苦读数年的莘莘学子,刚刚踏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应该如何来学习呢?1、先要明白,针灸只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体系庞大,如同一颗千年老树,枝蔓众多,而针灸,仅仅是其中的小小分支。
所以,要想再针灸上面有所建树,光在这个小分支上修修剪剪,装饰装饰,搞些表面文章是不行的,唯有在肥沃的土壤上把根扎深,才能日久弥香,长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肥沃的土壤就是中医理论。
就是阴阳五行。
从此入手,学中医,学针灸,方是正道。
本针灸专业奉之如珍宝的是《灵枢》最好是看马莳的版本《灵枢注证发微》是一定要熟读,经典条文要背诵;《针灸大成》中很多经典条文也要熟悉,后面的一些歌赋也是必背,如《玉龙赋》《标幽赋》等;如果有机缘的话,能够遇到真正懂子午流注的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认真学习。
这个要是能有点感悟体会,《易经》是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个也是我实习最大的遗憾,没有珍惜机会。
在学校把基础打扎实,临床跟师,才能有所感悟,当老师随手起沉疴,我们认真总结,提问,老师的只字片语会定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否则,师徒无法共鸣,平白浪费时间,难道还指望天天忙于临床的老师回头来给我们讲最最基础的经文?2、针刺手法的练习。
一个虎背熊腰的北方大汉和一个小巧秀气的江南女子,谁的针刺手法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由此可见,针刺手法不是比力气,而是讲究巧劲。
针刺手法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这个话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也许时下,很多针灸医生不信这个,扎上针后多是直接电针接上了事,我这么说并非是否定电针的治疗效果,说实话,有的时候我自己在是否应该用电针这个问题上也很犹豫。
一方面,临床上我在治疗很多颈肩腰腿痛的患者时候喜欢用电针的,并且觉得用电针比不用电针效果好很多没有严格的统计过,仅仅是凭一些病人治疗效果的反馈。
但另一方面,我又是非常相信手法。
因为读书的时候,亲眼见到1个病人,都是老师的 VIP病人,一侧肢体的酸痛10多年,大关节处尤为明显,RF及HLA-B27,骶髂关节CT这些基本上无异常,基本排除了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根本认识针灸周楣声(一)针灸功效是以阴阳学说为核心1.阴阳平衡是以双相调节为凭证: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不论是生理机能的发挥与病理过程的衍变,都是处于阴阳转化和矛盾对立的运动过程之中,故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的结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指本于阴阳。
因此不论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都是以恢复阴阳平衡为目的。
《灵枢·根结》所说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就是指明针灸作用的最大特点,所谓针灸作用的“双相调节”,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针灸的作用其所以能异病同治与百病皆治,道理即在于此。
有余可泻,不足可补,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有余为亢盛属阳,不足为衰竭属阴,阴阳平衡,健康自可恢复,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正确与针灸疗法平凡而伟大之处。
2.阴阳平衡在针灸取穴上的体现:在针灸临床上左右互取,以及前后上下的颠倒取穴法,也必须根据阴阳学说才能理解。
这在中医理论上就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阴阳互引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就可有许多灵活多变的取穴与配穴法,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侧病而在右侧选穴,右侧病亦可在左侧选穴,从腰以上属天之阳,从腰以下属地之阴,上半身病可在下半身选穴,下半身病亦可在上半身选穴。
腰背为阳,胸腹为阴,前后互取,更为常用。
又如白昼为阳。
黑夜为阴,在白天或夜间定时发作的疾病,而于昼夜相反的时间选穴施治,也是阴阳互相法则的运用。
3.阴阳现象在针与灸的手法上均可显示:再以针刺手法来说,也是和阴阳学说分不开的,针刺的作用如能得到充分发挥,是通过手法的补泻才能显示,手法操作的名称虽多,如通过分解,不外是互相对待的两个方面,没有出就没有入;没有提就没有插;没有左也没有右。
他如多少、深浅、内外都是如此。
没有这些相反的矛盾手法,就不能起到矛盾转化的治疗作用,故针刺手法本身和作用过程,也就是矛盾对立和阴阳转化的过程,而针刺的补泻作用,就是要求通过矛盾的手法运动,以求达到针下凉热的阴阳反应,由此才能使平衡阴阳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发挥。
针效是如此,而灸效也不例外,《灵枢·背腧》以急火为泻与慢火为补之说,由于不能立即出现反应而找不出明显佐证,似乎是属于玄虚,但是如果应用周氏所独创的意念运针补泻手法(见后述)热感自不必言,凉感也能出现。
这说来可能是十分荒唐,听来也可认为是荒诞,在艾火烤灼的情况下,焉能出现凉感?如果手持艾卷,如同持针,充分运用意念,再用手势相配合,就可出现如同针刺凉泻反应。
当艾火将接触皮肤时,即着意在穴上引病气外出,同时指腕外扬,连续不断,则穴上与病处均能出现凉感。
补法则是手持艾条,不断着意用力向内推送。
则感传作用更易出现。
如果说这是气功,但又不是气功,不是气功又与气功十分相近。
这种方法周氏不是出自师传,是他触类旁通的特有心得,也是古今中外针灸文献上从未见有记载的事。
可见针灸这门学问是如何博大而渊深!人体的秘奥决不是机械唯物者所能理解与说得清的。
第一卷482(二)针灸功效是以五行学说为基础1.五行学说是以建立良性循环打断恶性循环为目的:五行体系是中医阴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之作为对脏腑功能的划分,及对生理与病理变化的概括,这不仅是灸针学说的基础,而且更能从灸针作用中得到证明,所谓五行相生就是良性循环,相克就是恶性循环,人体内部各种信息通路(包括经络体系在内)在生理情况下就是互相联系与沟通的良性循环,在病理情况下,就是彼此推移与相克的恶性循环。
灸和针的作用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这种特定因子,促使其发生特定的感应,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
中医治则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就是打断恶性循环的一种手段。
2.神转不回,回则不转,是五行学说的浓缩和升华:在《内经》上有“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的明文,这是对人身生理机能与病理衍变的高度概括,也正是对五行系统与对祝由治病“移精变气”的注解和说明。
顺序为转,倒退为回。
人身机能的气血运行,只能顺序向前,决不能倒退向后。
向前就是相生的良性循环,倒退就是相克的恶性循环,如果恶性循环一经出现和形成则人身的气血运行也就不能正常地运转了。
目前还有人攻击五行学说是玄虚、不科学。
试问这种高度概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见解是真的不科学吗!3.五行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和证明:宇宙和人身都是一种因果推移的转化链,五行则是在这个转化链上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的标志和符号。
在承担疾病的人体说来是一个因果转化链,而在致病的各种因素特以各种致病微生物来说,也是一个因果转化链。
因此不论是改变病人自身或是改变致病因子的因果转化关系,都是一种治病与防病的重要环节。
特别典型的以疟疾来说,疟原虫的生活周期也是一种因果转化的关系,如果在疟原虫的转化周期中,打断其一环,则疟疾的周期发作自然就被制止。
用针灸治疗的道理,就是激起人身内部环境的变化,改变疟原虫的寄生环境,因而达到截疟的目的。
其他可以例推。
周氏应用灸法治疗属于病毒为患的流行性出血热,也是运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打断恶性循环所收到的效果。
可见阴阳五行的学说见解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三)针灸功效是以调和气血为关键1.气血不和是病理变化的普遍机制:气血是中医阴阳学说中的一个具体内容,中医对生理,病理的理解与治疗方案的拟定,莫不以之作为指导与依归。
近代对各种病理变化的研究,早已表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某种组织或器官的三种基本改变所引起的,即代谢改变,机能改变和形态结构改变,而机能与代谢这两种改变,又必然导致其在组织形态上发生异常,而血液的供应和通道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因之不论三者之间是孰先孰后,都是以气———代谢和机能,血———正常的血液供应这两大基本因素的改变为转移。
故《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至真要大论》曰:“调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可见中医对“气血不和”病理机制的认识,以及对解决这种机制的相应措施,不但与近代才被阐明过的三项病理机制相符合,而且更能包括这三项基本变化于其中,这不能不令人叹服!2.针灸调和气血是以异病同治为突出表现:针与灸的治疗作用,早已一致公认其具有调整内部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各个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恢复,促进其第一卷483血流与淋巴流的重新活动,带走有害物质使之无害,使人体基本物质的供应和细胞代谢恢复平衡状态,这和中医所说的“调和气血”基本是一致的。
生理机能的提高,血液供应的改善,这两者乃是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和在治疗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因此针灸功效就可百病皆治与异病同治,而调和气血的作用,也就为阴阳学说提供更好的印证和说明。
由此也可见到针灸调和气血的功效,是以治人为主要手段,而与西医针对病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根本的悬殊。
3.针灸调和气血可从对症治疗中得到证明:临床治疗学,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历来就分为治病与治症两大方面,治病就是针对致病因子进行控制与扑灭,这就是西医所奉行的准则。
而治症就是根据在发病过程中的某种见症,给以缓解和消除。
这被认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拙劣手段,恰恰相反,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以对症治疗这种“拙劣”手段见长。
中西医对症治疗的主要区别,就是在于西医的对症治疗,是用强有力的手段针对某种症状进行抑制,而对疾病本身并无多大作用。
而中医的对症治疗则是以调和气血提高全身机能为前提,从而达到减轻与消除症状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解除症状的同时,对疾病本身还具有治疗作用。
因此不论是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取用三里,不论是外感与内外之咳嗽,均可取用肺俞,不论是肝阳上亢与肾阴不足之头眩耳鸣,均可上取风池下取涌泉,不论是下元亏损与风寒侵袭之腰痛,均可前取阴交后取肾俞。
有某病即可选某穴,而某穴也并不是单主某病,同是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所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
(四)针灸功效是以天人相合为说明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也是中医认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人与周围环境是一种互相感应的整体,因而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自然就会影响到人身内部器官的各种周期性活动,“脏气法时”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不论是在古代与现代,都有着不可动摇的确定地位。
时间针灸学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就是在天人相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干支学说的具体产物。
而在一些定时发作的病症,如运用脏气法时的理论推理选穴,也可获得意外的效果。
例如晨咳的患者,日出为春,春属肝,可以推理为木旺侮金,实泻其子,火为木子,可以在手少阴经选穴施治,也可滋水涵木,在足少阴经选穴施治。
又如日晡腹胀,日晡为秋,秋属肺,可以推理为金气不收,可以在手太阴,或配合足太阴经选穴施治,总之汤液或是针灸功效的发挥,天人相合的学说见解与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五)针灸功效是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人身是由许多局部所组成的整体,而在整体关系当中又寓存着许多的局部,每一局部都是建筑在整体关系之上的。
在生理上局部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赖于全身机能的协作,每一局部与全身其他相应的组织或器官,都可保持着一种息息相关与脉脉相通的明显或潜在关系。
所以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都是全身变化的一种表现,也是全身变化的一种反应,全身的反应和变化,每能导致局部的机能障碍和失调,而局部的机能障碍和失调,也能引起全身的变化和障碍,因此在治疗方法上,更可以从整体关系中影响和作用于局部,反之更可从局部关系当中,以影响和作用于整体。
局部病症如采用药物内服治疗,这就是从整体以影响局部,整体病症如采用局部外用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就是从局部以影响整体。
可见局部与整体的治则是统一的,内第一卷484治与外治的区分也是相对的。
“生物全息论”的出现,对针与灸的作用部位与每一部位共同与不同特点,开拓了广阔的园地。
诸如耳针、鼻针、眼针、舌针、手针、腕踝针以及脚针等等,均可由全息的观点作出说明。
而对传统的循经取穴针灸法,更是一种新的佐证与新的补充,值得注意与重视。
(六)针灸功效是属于生物物理学范畴1.针灸作用本身就是属于物理刺激:物理疗法在天然与人工的两大类别中,品类繁多,但都是运用特有的物理作用引起生物物理反应所产生的效果,针与灸自然是属于人工的物理疗法之一。
许多物理作用,都能使组织温度升高,发生电荷,电位,细胞通透性,胶体状态,酸碱度,酶系统,分子结构,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形成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或类组织胺,乙酰胆碱,以及某些物质代谢产物及内泌素等,从而提高机体调整能力和免疫机制,有利于病理过程向正常方向转化,促使疾病的好转和痊愈。
这些都为针灸疗法所共有。
要想能达到物理治疗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例如应用方式、剂量、时间以及部位等,都需要加以考究,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又完全与针灸疗法的治则相符合。
可见针灸的作用与效果,更为其本身所特有,也为他种物理疗法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