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介绍
北京故宫导游词介绍5篇
![北京故宫导游词介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174fce376baf1ffd4fadd7.png)
北京故宫导游词介绍5篇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下面搜集的北京故宫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故宫介绍(1)各位朋友,穿过午门,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
故宫中这进院落就是太和门广场。
首先我们看到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
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
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内金水河从紫禁城西北角筒子河涵道引入紫禁城,沿紫禁城内西侧南流,至武英殿东向,经武英殿门前,再东经涵道至太和门前。
又经涵道东出至文渊阁前水池,从文渊阁东出经三座门前石桥,后流入午门东侧筒子河,全长2100米。
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宫中营造用水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分隔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跨过金水桥,这片广场曾经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何谓御门听政呢这御门即指太和门,即前朝的正门,初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叫奉天门,明嘉靖年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年后改称太和门。
听政是指听取政事。
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不到百日,三大殿被大火烧毁,朱棣曾在此御门听政,处理国家朝政。
清朝人关后,清世祖福临的登基典礼、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等活动都是在太和门举行的。
太和门东庑中间的门叫协和门,西庑中间的门叫熙和门。
太和门、协和门、熙和门加上前朝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为六和。
在太和门两旁还有两道门,分别为昭德门和贞度门。
过了太和门我们就来到了故宫中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
太和殿广场基本呈正方形,整个院落平坦宽阔,气势非凡。
中间御路铺以青石,两侧青砖墁地。
北有太和殿,南为太和门,东为体仁阁,西为弘义阁,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整座紫禁城面积的1/24。
整个广场可容纳近7万人。
在每年的元旦、冬至以及皇帝登基、大婚、万寿这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大朝礼。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6e7eb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3.png)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中国北京故宫是一座庞大而壮丽的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故宫,原名为紫禁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用于明、清两代的皇帝居住和政务办公。
故宫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基本定型。
在清朝统治期间,故宫一直是中国皇帝的行宫和政治中心,是权力的象征和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二、建筑特色: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皇帝办公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包括太和殿、午门等建筑;内廷是皇帝居住和进行私人活动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等建筑。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以黄色为主色调,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宫墙高大厚实,四周被宽阔的护城河环绕。
故宫的建筑设计精妙,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宫殿建筑以对称、平衡为原则,注重整体布局和空间层次感。
殿宇之间的连廊、庭院和花园等元素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画卷。
同时,故宫的建筑材料采用了石灰、砖石、木材等耐久材料,经过严格的修缮和保养,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三、文化价值: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故宫见证了中国封建帝制的历史,展示了中国皇室的荣耀和权力。
其次,故宫保存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书画、陶瓷、玉器等,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
再者,故宫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的宫廷文化和礼仪制度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目光。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们前来参观,领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故宫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的价值和意义无法估量。
四、保护与传承:故宫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致力于故宫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资料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82643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a.png)
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
下面更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北京故宫的资料:1.历史背景:北京故宫的修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1420年),是明成祖朱棣(即永乐皇帝)下令修建的。
故宫后来成为明朝皇帝的正式宫殿,并在明朝末期和清朝继续使用。
2.建筑规模: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的整体布局为南北走向,由外城、内城和紫禁城三部分组成。
外城包括大门、建筑群和后宫,内城是故宫的核心,包括主要的宫殿和花园,而紫禁城则是内城中的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区域,供皇帝及其家族居住和办公。
3.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古典宫殿建筑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工艺和宫廷建筑艺术。
宫殿建筑严格遵循对称和层次分明的原则,注重色彩的运用。
黄色是主要的建筑色彩,象征着皇权和尊贵,而绿色被用于建筑的屋檐和栏杆,与黄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4.文化遗产:故宫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瓷器、玉器、钟表等,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工艺的精华。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包括故宫瓷瓶、故宫画院藏画和故宫文物图书馆等。
故宫内的文物反映了明清两代的宫廷生活和文化,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5.参观与保护:故宫于1925年对外开放为博物院,现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保护和修复故宫的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在保护方面,故宫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定期巡检、环境控制、文物修复和人员培训等。
同时,限制参观人数和设立保护区域,以减少对建筑和文物的磨损和损坏。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辉煌和庄严。
其宏伟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建筑,更是一座载满历史和文化的宝库,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皇家生活和艺术的机会。
故宫的建筑和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ec49b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0.png)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一、概述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宫殿博物馆。
它建于明代,是中国封建帝王在领袖地位下所居住的宫殿,后又被清朝皇帝作为行宫居住。
故宫是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现存宫殿建筑群,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背景故宫由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它经历了五个朝代,从辉煌到颓废,再从衰败到重生。
经过一百多年的修建和改建,故宫总面积达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大面积的宫殿、门院、台基、花园、街巷等,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杰作之一。
三、建筑特色故宫的建筑特色是对称、规矩、庄严、尊贵。
它所有的建筑都是以黄色琉璃瓦为顶,瓦上饰以天然红色、蓝色、绿色珐琅(fa lang)彩砖,构成了许多精雕细琢的画龙点睛之作。
同时,故宫内修建有整整齐齐的院落,布局合理,且按方位分明建筑风格独特,成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四、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和中国历史文化旅游的象征,其建筑、书画、器物、园林等方面共有一百多万件文物,包括重要的宝物和名贵的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美学的独特魅力。
它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价值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五、遗产保护故宫在长时间的内外侵蚀下,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也持续数百年。
为保护和维护好文化遗产,现在故宫博物院成为国际上最大型的文物修复中心之一。
同时,故宫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文物保护、修缮措施和制度,如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组建文物修缮专业队伍、维修文物器物、保持修建原貌等。
六、结尾故宫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文化、历史的魅力和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同时,它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重要的一员。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好文物保护经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起来。
北京故宫介绍简短
![北京故宫介绍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84a55d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7.png)
北京故宫介绍简短
北京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作,故宫见证了中国封建皇权政治的兴衰和演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历时14年才建成。
整个宫殿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大殿、殿堂、府宇、花园等9999间(含内务府等附属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建筑独特精美,布局严谨有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美和宏伟。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皇帝举行政治活动和仪式的地方,包括午门、太和殿、中和殿等建筑;内廷则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
整个宫殿建筑气势恢宏,装饰华丽,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威严和荣耀。
除了建筑本身,故宫还珍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种类之丰富,举世无双。
其中包括绘画、书法、玉器、瓷器、铜器、珠宝、金银器、漆器等各类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故宫的文物收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深深吸引着无数
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代表,北京故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瑰丽和辉煌。
游览故宫,不仅可以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还可以感受到封建帝王的世俗权威和文化底蕴。
故宫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人前来探寻和品味。
故宫详细介绍
![故宫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d485e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f.png)
故宫详细介绍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以下是对故宫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故宫的建造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即公元1406年,当时的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宫殿,用作皇帝的居所和政治中心。
在明朝时期,故宫曾经多次进行扩建和修缮,直到清朝时期,故宫才基本上定型。
二、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它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包括黄琉瓦、青砖绿瓦、斗拱、飞檐、雕花等元素,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如钟楼、西式花园等。
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包括三大殿和太和殿,内廷则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
三、文化价值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故宫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书画、钟表等,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政治制度。
四、参观方式
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通过购买门票进入故宫内参观,同时也可以参加导游讲解或者自行游览。
在参观时,游客需要注意保护文物和建筑,不得随意触摸或者刻画建筑和文物。
以上是对故宫的详细介绍,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故宫的简单介绍
![故宫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ee881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9.png)
故宫的简单介绍一、故宫的历史背景1.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由正殿、庭院、宫室等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2.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最早是明朝皇帝的居所,后来成为清朝皇帝的宫殿。
•自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开始修建,至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644年)完成。
•故宫曾是中国最高统治者集政治、居住、礼仪、文化于一体的中心。
二、故宫的建筑特点1. 严谨的布局和庞大的规模•故宫整体布局呈南北长方形,南北宽约961米,东西宽约753米。
•故宫由两个主要区域组成,前一部分称为外朝,后一部分称为内廷。
2. 精美的建筑和细腻的装饰•故宫的建筑以黄色居多,被尊称为“黄城”。
•故宫内的建筑丰富多样,包括殿、阁、厅、房等,采用传统的木结构。
•故宫内部的装饰精美华丽,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
3. 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故宫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故宫内收藏了数十万件文物,包括字画、瓷器、古代书籍、珍宝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三、故宫的主要景点1. 外朝景点(1) 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建筑,是皇帝办理重要政务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
•太和殿坐北朝南,三进式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2) 中和殿•中和殿位于太和殿的北侧,是皇帝接待重要宾客和举行招待会的地方。
•中和殿比较小巧精致,是中国宫殿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3) 保和殿•保和殿是中和殿的北侧,是皇帝举行大型宴会和庆典的举办地。
•保和殿的装饰华丽,彰显了中国古代皇家生活的奢华。
2. 内廷景点(1) 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的主要宫殿之一,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居住地。
•乾清宫有七间大殿,包括了宫殿和庭院,体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魅力。
(2) 坤宁宫•坤宁宫是乾清宫的西侧,是清代皇后的居住地。
中国北京故宫简介
![中国北京故宫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63640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8.png)
中国北京故宫简介中国北京故宫简介:一、历史悠久的皇家宫殿北京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14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
故宫共有建筑物9800余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二、充满文化和艺术价值故宫内部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家具、陶瓷、织锦、字画、钟表、器皿、武器等数十万件。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中外游客争相参观故宫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名胜,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故宫中的建筑艺术、园林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珍贵文物等。
四、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200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
同时,故宫也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五、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故宫以黄、绿、红为主色调,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故宫中,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宫廷文化。
六、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故宫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宫廷文化的最高水平。
在这里,游客可以学习到中国古代皇帝以及皇家宫廷内幕,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神秘和神韵。
七、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友人,都可以在故宫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故宫的壮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学者和游客的到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以上便是对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
故宫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旅游业的支柱之一,是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北京故宫简介资料重点介绍
![北京故宫简介资料重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16a5e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0.png)
北京故宫简介资料重点介绍北京故宫简介资料重点介绍北京故宫,也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的景山前,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之内的皇家建筑艺术宝库”。
一、历史沿革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回北京,并兴建了北京紫禁城,初建后多经过多次扩建和改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入关后,皇帝定都北京,继续沿用明朝紫禁城为皇家宫殿。
二、建筑风格北京故宫融合了中国的古代宫殿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建筑风格以黄色琉璃瓦为主,将建筑分为内廷和外廷两个部分,内廷是皇帝和皇室家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外廷则是国家重要仪式和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所。
故宫建筑采取了“单进双院”的设计格局,整个建筑由一系列门厅、殿堂、园林和附属建筑组成,宫殿建筑采用了对称、逐层推进、主次分明的建筑设计原则,各庭院之间有细致的连廊和走廊相连接,在空间上形成了和谐而有序的构架,同时,故宫建筑的主体式样也代表了明清时期的宫廷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
三、收藏珍品北京故宫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收藏珍品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数量达到200多万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丰富、最完整的古代文物收藏库之一。
收藏品包括了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主要收藏品是明清时期之间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宫廷用具(如玉器、铜器、木器、织物等)、书画、陶瓷、珐琅器等。
其中最著名的珍品之一即是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的养子——贡生胞胎模型,这也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四、参观须知1. 办理门票:故宫门票需要提前购买,在景区门口和官网均可购买。
2. 参观时间:周一闭馆,除此之外开放时间均为8:30-17:00。
3. 讲解服务:故宫提供了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的讲解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4. 游览路线:游览路线建议从午门进入,先参观外朝,再参观内廷,最后到神武门出口离开,全程时间需要3-4个小时。
北京故宫介绍资料
![北京故宫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02e8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b.png)
北京故宫介绍资料北京故宫,又称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地理位置优越,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历经500多年风雨洗礼,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巅峰,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故宫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雄伟壮观。
整个故宫由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组成,分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个大殿,以及后三宫、西六宫等多个宫殿建筑。
这些建筑主要以黄色琉璃瓦顶、红色墙体和绿色琉璃瓦瓦背衬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建筑风格。
故宫是中国古代帝王进行政治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它见证了中国明清两代帝王的兴衰荣辱。
在明清两代,故宫共居住了24位皇帝,其中包括嘉靖、万历、康熙、乾隆等众多名君。
他们在这里执掌朝政,举行重大典礼,接待外国使臣,举办庆典活动,以及举办宫廷文艺表演等。
故宫的崩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变革之一,也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故宫的每个角落都透露着古代文化的痕迹,是中华民族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展览陈列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包括陶瓷、绘画、珠宝、家具、文物和历史文献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中,故宫的瓷器和绘画尤为著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参观故宫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帝王的气派和宫廷生活的奢华。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仪式的规范有序,对称的轴线和龙凤图案装饰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参观者可沿着中轴线参观,从午门进入正殿,一路参观,最后从神武门出宫。
在参观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国宝级的文物和古代艺术品,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每天接待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故宫的文物和建筑,参观者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比如不触摸文物,不乱丢垃圾等。
此外,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故宫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确保故宫的永久性保护,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研究和保护工程,以及对故宫建筑的修缮和巩固。
故宫简介-精品文档
![故宫简介-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1d4d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f.png)
VS
游览路线
故宫的游览路线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 选择,一般包括中轴线、西线和东线等。 其中,中轴线是故宫最著名的游览路线, 包括午门、太和殿、乾清宫等主要景点。 西线和东线则分别包括一些较为次要但同 样具有历史价值的景点。
故宫的旅游注意事项与小贴士
注意事项
在游览故宫时,游客需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不要触摸或损坏任何文物;同时,需要遵 守故宫的各项规定,如不得携带危险物品、 不得在禁止吸烟区域吸烟等。
故宫的门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购买,包括在线购票、电话购票、现场购票等。其中,在线购票可以通过故宫官方 网站或相关旅游网站进行购买,电话购票则需提前了解故宫的电话购票热线,现场购票则需在故宫的售票处进行 购买。
故宫的开放时间与游览路线
开放时间
故宫的开放时间因季节和区域而异,一 般来说,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故 宫的开放时间为早上8:30至下午5:00( 最后入场时间为下午4:10),而每年的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故宫的开放时 间为早上8:30至下午4:30(最后入场时 间为下午3:40)。
清朝时期
清朝沿用了紫禁城,并进 行了扩建和修缮。
民国时期
1912年,清朝灭亡后,紫 禁城改为故宫,成为国家 博物馆。
故宫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特点
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宫廷建筑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
文化特点
故宫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03
故宫的文物与文化遗产
故宫的文物收藏与保护
丰富的文物收藏
故宫拥有超过一百万件文物,涵盖了 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铜器、珍 宝等众多类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 的精华。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北京故宫简介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北京故宫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d22b0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a.png)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北京故宫简介中国文化遗产资料北京故宫简介1、北京故宫简介北京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
这座宫殿始建于1406年,建设历时14年之久,共有9800余间房屋。
它曾经是中国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筑特点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基本布局、建筑形制、色彩装饰等方面的三大特点,即严谨、对称、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风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故宫南北长约961米,东西宽约753米,共有四十多个主大殿及数十个次殿,全部都是以建筑对称为主要设计特点。
3、丰富的文化资源故宫的珍宝无数,所蕴含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古建筑和园林,文物和书画藏品,都代表了中国最为辉煌的文化传统。
其中,文物古建筑、书画藏品以及园林建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尤其引人入胜。
在故宫藏品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金银玉器、漆器、佛像和陶瓷器、金石碑帖、玩具等等。
这些珍贵而有趣的藏品,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积淀和历史变迁的承接。
4、独特的红墙黄瓦文化故宫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其红墙黄瓦的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这种特色的建筑风格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体现了建筑学的审美构想和工艺技巧。
5、保护与传承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故宫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故宫历史悠久,战争动荡、天灾人祸,都曾给它带来过不可避免的蹉跎和损失。
1996年,故宫博物院被列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并在此后,得到了更多国内外文化遗产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故宫也开始了一系列建设和修缮的工程,目的是保护好它的文化历史,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和传承其中的文化财富。
总之,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具有高度价值和影响的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故宫的珍宝和文化资源不仅为后人传承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也彰显了民族精神的特殊风格。
今天,人们不仅能在故宫中看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文物藏品,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当今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故宫详细介绍
![故宫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a9f284ccf84b9d528ea7a8a.png)
(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 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 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 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 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 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 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 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自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于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下令仿照南京皇宫 营建北京宫殿,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至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 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 是以皇 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 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 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 高级建筑群。
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 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 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 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 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 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 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 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委员会评价:紫 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 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 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 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现 辟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 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 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 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 有9999个宫殿因为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 殿为了不超越神所以修了9999个宫殿。
北京故宫详细介绍
![北京故宫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d532a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png)
北京故宫详细介绍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帝所使用的宫殿,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紫禁城内。
是中国御族建筑技术与花式工艺的一大代表。
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达720,000平方米,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心。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故宫的详细情况。
一、千年古都的中心——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封建帝王宫殿的代表,是中国“两千年帝王都”的象征和中央宫殿建筑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
故宫的建筑于1406年开始,至1924年完成整修,共历经明、清两代24位皇帝。
故宫曾经是明清皇帝的居所,后来又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中心之一,现已作为博物馆开放给公众参观游览。
故宫博物院现有的450,000多件馆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文化价值最高的宫廷文物之一。
二、故宫的规划和布局故宫紫禁城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
它规划严整、布局合理,有着中央轴线和对称的特征。
中央轴线长达960米,连接了故宫的各个建筑和重要的场所。
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指的是正门之内,也就是向外的一部分,通向城市皇城根的南北两条街上,主要是宴会、会议、祭祀等各种官方活动场所。
内廷则是向内的一部分,是皇帝、皇后及妃子们的居住区域,主要有宫殿、后宫、园林等。
三、故宫的建筑故宫主要由四堵城墙组成,城墙高10米,厚5.5米,内外各有二重,最外墙高14米。
城墙上设有观景台、城楼和角楼。
故宫的主要建筑包括三大殿和六大院,这三大殿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举行宴会和外交活动等的场所。
故宫的宫殿大门朝南,中心是天安门,北面是太和殿,南面是乾清门,左面是武英殿,右面是中和殿。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中心位置,是国家宴会、政治会议、宣布福音、冠礼仪式等重大仪式的主要场所。
太和殿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雕版印刷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四、故宫的作用故宫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象征,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故宫的建筑和艺术装饰,反映了明、清两代皇帝及其世家花费巨资和莫大的人力物力所追求的生活品味和审美要求。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4696a7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a.png)
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北京故宫被誉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由紫禁城和皇城两部分组成,占地72万平方米。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故宫雄伟壮观的建筑、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之下,这里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探访。
第一部分:“紫禁城”紫禁城是故宫的核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
整个紫禁城有5座大门,中间为太和门,面向天安门广场。
太和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品,气势磅礴。
从太和门进入,可以看到中轴线上的三大殿、乾清宫、坤宁宫、护惜遗址、御花园等建筑。
其中三大殿是紫禁城的重要建筑之一,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和中和殿。
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精神和技艺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轴线上的建筑不仅在建筑结构上讲究对称和平衡,还与天文地理、气象风水等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
第二部分:“皇城”皇城位于紫禁城的北侧,是故宫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它也有5座城门,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午门。
午门是故宫建筑群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故宫门楼建筑中唯一的一座三孔五楼门楼。
进入皇城,可以看到人民大会堂、地道战遗址和乾隆花园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领略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第三部分:“文化内涵”故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所展示的文化主题包括历史、艺术、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多个方面。
故宫保存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包括古代书画、宫廷乐器、器物、珍宝等。
这些文物珍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故宫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如皇家御花园,文物讲解、展览和演出等,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总之,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氛围,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北京故宫的主要景观介绍
![北京故宫的主要景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00dc7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3.png)
御花园
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最北端,是皇帝、后游玩休憩的场所。布局对称,有亭台楼阁、水池花木等多种景观元素。
7
神武门
故宫的北门,初名为玄武门,后因避讳康熙皇帝名讳改为神武门。附近有景山公园和钟鼓楼等景点,可俯瞰北京城。
8
珍宝馆
收藏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包括金银器皿、玉器、瓷器、书画等。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3
中和殿
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形状为正方形,四角攒尖顶,曾取名华盖殿。起到缓冲作用,供皇帝休息或接受朝拜。
4
保和殿
故宫三大殿之一,皇帝举行朝会、宴请外宾、颁发进士考试等国家重要活动的场所。建筑风格庄重典雅,内部陈设精致华丽。
5
乾清宫
故宫内廷正殿,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内部布局严谨有序,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档案资料。
北京故宫的主要景观介绍
序号
景观名称
简要介绍
1
午门
故宫的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约35.6米,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之一。正中门洞上方悬挂毛泽东画像,两侧有大幅标语。
2
太和殿(金銮殿)
故宫的核心建筑,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和朝会的地方。屋顶有10个脊,每个脊上有10个神兽,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12
慈宁宫花园
位于慈宁宫西侧,是明清皇家园林之一。设计精巧,以假山、水池、古木、亭台构成幽雅环境,是皇室女性憩息圣地。
13
东西六宫
位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各由六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清朝在雍正朝以后的历代皇后多在此选定寝宫。
9
慈宁宫
故宫中专门为皇太后修建的宫殿,建筑风格端庄典雅,内部陈列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档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介绍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
2019年2月19日-20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将联合于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是故宫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参观。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近十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而且,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可见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
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
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
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
于1925年10月10日宣
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
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
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
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
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
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午门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
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
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有1组建筑。
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
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
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
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
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