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的研究
省课题结题汇报2016.12.15
2
一、研究背景
(一)中职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学模式改革
3
4/18
一、研究背景
(一)中职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学模式改革
示范学校建设的重点
办学模式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评价模式
4
“教学做合一”的探索
5
6/18
一、研究背景 (三)中职财经专业课堂呼唤教学模式改革
听我讲
一起练
看我做
6
7/18
一、研究背景
15
16/18
商贸部“教学做合一”课改活动交流总结
16
四、实施过程
技能大赛 明确“做中学”、“做中教”的重要性
17/18
17
四、实施过程
学业测试
检测财经专业课堂教学的效果
18/18
18
五、研究成果
1.开展调查研究,认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9
五、研究成果
20/18
2.优化教学条件,感知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二)论文获奖
姓名
朱益湘 朱益湘 朱益湘 朱益湘 朱益湘 朱益湘 朱益湘 史永红 史永红 史永红 史永红 丁小艳 丁小艳
论文名称
论浅析中职财经专业“教学做合一”教学模 式 “教学做合一”理论下中职《市场营销》学 科“订单20”教学模式
级别
省级二等 奖 省级三等 奖
新常态下县级职业学校“一带一路”发展战 略浅析 双导师制深度融合下“校企共育人才共培” 新模式
“职业化创新体验”教学让学习真正有效 探究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借鉴中职班级管理浅谈中职学校二级管理的 优化 排球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浅析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中的 应用 教育案例《如何有效地批评“反叛”学生的 顶撞行为》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3)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的。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1.
建
设
目
标
与
思
路
1.1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并坚持每年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面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4000元,其他类≥3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000元,其他类≥1500元。
2.校内实训基地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教学设施,基本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0%,自开率85%以上。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
3.专业图书数量充足,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图书流通率较高。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有企业文化的氛围。
2.比较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较好。
3.专业图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教学经费
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40%。
3.具有相对稳定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于2个),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
2.3专业文化建设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完整的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具有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活动管理办法
XXXX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活动管理办法教研活动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交流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改革,活跃教学气氛,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
为推动学院教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教研活动要求(一)组织要求1教研活动组织以教研室为主,并鼓励跨教研室、跨系部进行。
可以采用集体备课、讨论研究、学习观摩、座谈交流、专题报告、教学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每个教研室全年组织教研活动应不少于15次(包括参加系部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2.教研活动须严格按照《教研活动计划表》(附件1)开展,时间安排在每周三下午(考试、节假日除外),确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时间、内容须经系部主任同意后,提前一周报教务处备案。
3.教研活动要精心组织,主题明确,过程规范,每次活动专任教师必须全员参加,要做好考勤和记录工作。
4.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按照《XXXX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综合评价办法》规定,扣除相应分数。
未经请假不参加教研活动(请假需有书面手续),由教学系部依据《XXXX职业技术学院违反教学常规处理办法》处理。
5•行政兼课教师自愿按所授学科加入相关教研团队。
当学期有课的行政兼课教师应积极参加课程所属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参加次数原则上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一半。
无课的行政兼课教师可不参加教研活动。
6.上多门课且不属于同一教研室的,按轻重缓急参加其中一个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但应向另一个教研室报备,不报备按缺勤处理。
教研室间应互相核实报备情况的准确性。
(二)管理要求1报送教研活动计划。
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各教研室根据学院教学工作重点,结合本教研室实际,由教研室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填写《教研活动计划表》,系部审核通过后报送教务处备案。
教务处按月公布各教研室活动。
7.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安排专人如实填写教研活动记录表(附件2),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教研活动记录要在教研活动结束一周内交所在系部教学干事存档,每学期末装订成册,教务处组织抽查。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钱皓)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doc
(胡长刚)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化工、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和加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修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现代农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等,都是目前我区急需人才的专业。
2011年淮安出台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此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具有淮安特色新型工业化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兴产业完成项目投入超过1000亿元,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建设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个以上。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
调查与预测出淮阴区中职从业人员2010—2015年各专业分布。
1.3。3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解秀锋)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doc
(解秀锋)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doc
1.3。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
(苏建平)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消费导刊2012。3
1。1 理论学习阶段
1。1.1 学习产业结构理论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11〕39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两类专业建设标准均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
“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规范化,是所有专业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相适应,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专业。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编制本地、本校专业建设规划,紧紧抓住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
职校教研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None职校的教研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None职校全体教师及教研部门。
第三条教研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全面成长;2. 以教师发展为重,促进教师专业提升;3. 以教学研究为核心,强化教学实践;4. 以制度保障为基,确保教研活动有序开展。
第二章教研组织第四条 None职校设立教研处,负责全校教研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
第五条教研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教研处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教研处下设各学科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
第三章教研内容第七条教研内容主要包括:1. 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2.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3. 教学方法研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5. 教学资源开发,丰富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求;6. 教学评价研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第四章教研活动第八条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包括:1. 教学观摩课;2. 教学研讨课;3. 教学基本功比赛;4. 教学论文评选;5. 教学课题研究;6. 教学交流活动。
第五章教研评价第九条教研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 教研活动的参与度;2. 教研成果的质量;3. 教师的专业成长;4. 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十条教研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None职校教研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教研活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研活动是职业教育院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我院应高度重视教研活动,将其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条我院教研活动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教育教学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我院应设立教研活动管理机构,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教研活动管理机构应由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
第五条教研活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二)组织教研活动,确保活动内容的充实、针对性和实效性;(三)监督、检查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教研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四)为教师提供教研活动所需的条件和资源;(五)推广教研活动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第六条我院应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教研活动制度应包括: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总结、教研活动成果奖励等。
第七条我院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章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第八条教研活动内容应包括:(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如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二)教育教学实践探讨,如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四)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研讨,如学生素质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
第九条教研活动形式可包括:(一)定期举行的教研活动,如教研讨论会、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二)非定期举行的教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三)线上教研活动,如教育教学论坛、网络研讨会等;(四)跨院、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如教育教学联盟、学术交流等。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1.25•【字号】苏教职[2011]2号•【施行日期】2011.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11〕2号)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厅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研究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已有专业,新设紧缺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推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
第四条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办学条件,设置符合全省和各地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支持和引导学校之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精神,落实省有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政策要求,引导广大职业院校教师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专业实践,提升职业素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结合我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特设立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并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含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开展应用性研究。
第三条设立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组成,负责对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编制课题指南、组织评审立项、实施日常管理、鉴定课题成果、开展成果评奖等工作,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组织实施。
第二章课题设置与申报组织第四条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按专业开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职业培训和综合等五类,分别设立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选题范围主要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法与模式、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保障以及职业培训的项目开发、培训模式、学习方式、培训手段与方法等。
第五条课题申报组织工作每两年一次,主要面向全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院(校)长、教师,以及专兼职教研人员,通常在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向全省发布申报通知和课题指南。
每次课题申报的受理期限为申报通知发布后的两个月。
第六条课题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1.课题申请人原则上为我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有关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在职人员。
2.课题申请人均要求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其中,重点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有两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季宁东赵静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提纲挈领,给力职业教育,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扎实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以创新“五课”、力举“两课”、推广“好课”为切入点推广好课,举措得当,效果明显。
关键词:“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36-0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而我省开展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更为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2011年以来,笔者所在的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学校正以落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活动和“两课”评比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契机,积极探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机制创新“五课”(一)确立标准,“五课”科学化、正态化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全面落实文件精神的实施细则和活动方案,修定了《教学质量标准》,对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分别赋予新的内容和质量标准。
广大教师在把握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五课”、反思“五课”;教学管理部门依据标准,指导“五课”、评价“五课”,保证“做有标杆,评有标尺”,有效推进了学校“五课”教研的科学化、正态化。
(二)健全制度,“五课”规范化、常态化学校相继出台了《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师工作手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手册》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使“五课”教研在制度层面上有明确要求和具体流程。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1.25•【字号】苏教职[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教职〔2011〕3号)各市教育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多样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适合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苏教职〔2008〕6号)要求,规范专业名称,统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201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方案【模板】
附件2201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方案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要求,结合江苏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比赛分组与形式比赛分中等职业教育组(含五年制高职前三年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组(含五年制高职后两年课程)。
比赛实行初赛、决赛两轮赛制。
初赛采取在线评审方式,在线提交参赛资料包括: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课程标准(含授课计划)、参赛教学内容全部教案、教学实施报告等文档资料;教学实录视频(2~3段,每段时长15~20分钟左右,每位参赛者必须有独立的教学实录)。
大赛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课程、专业类分成若干评审组别,进行网络初评。
按初评成绩排序,中、高职组分别以各组别参赛总数的30%、60%确定进入现场决赛名单。
决赛采取现场评比方式。
中职统筹安排若干赛点学校(由各市推荐、省组织遴选,每个赛点承办2个以上组别的赛务工作),决赛选题及范围提前公布,选手现场抽题并借班上课,其中准备时间1小时(可以利用自带资源与网络资源),熟悉授课对象时间30分钟,授课时间40分钟,课后答辩时间5分钟;高职所有组别集中一个赛点学校,选手现场从参赛教学内容中随机抽取1课时的教学任务,准备时间20分钟(可以利用自带资源与网络资源),讲解设计时间8分钟,模拟讲课时间5分钟,答辩时间7分钟。
二、比赛内容1.公共基础课程比赛内容为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中(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应依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关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并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以及省定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
其中,根据《2019-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中职组别规划表》(见附件3),2019年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含体育与健康课程、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物理等6个组别。
2.专业技能课程比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我省已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选择不同专业类的专业技能课程中不少于8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群)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
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3.集团化办学:是指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兼顾各方利益的共同体,集团内成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升办学效益
2.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4个以上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饭厅座位不少于就餐学生数的50%;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1.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2.
3.建筑面积及人均面积(平方米)
4.
5.教学、科研、辅助、行政办公、生活用房面积(平方米)
8.有规范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教材等教学资料。实验实训开出率95%以上
9.能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推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习实训有效对接
10.依托基地开展技能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积极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学生创业孵化项目
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学校资源实际相吻合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学校品牌
2.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向善
7.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总时数(日/年)
8.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教师企业实践数(人/年)
9.校企合作单位接收毕业生就业数(人/年)
10.牵头组建或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数量及名称)
江苏参考资料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多样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适合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苏教职〔2008〕6号)要求,规范专业名称,统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第五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适应全省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与江苏产业发展趋势及各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本匹配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各学校之间专业优势互补、各有特长,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第六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核定学校专业数量。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年度增设专业一般不超过2个,各专业办学点一般不超过1个。
第三章设置基本条件第七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应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符合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
2.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需求。
年招生规模一般不低于40人(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除外)。
3.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专任专业教师均应获得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获得与专业相关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并有一支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专项视导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专项视导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8.16•【字号】苏教职[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专项视导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1〕34号)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规范管理,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经研究,决定于今年秋学期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规范专项视导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视导对象全省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为三星级以上的职业学校。
二、视导依据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试行)》(苏教职[2005]22号);2.2006年以来,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发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有关文件;3.《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视导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视导标准》)(详见附件)。
三、视导方式及时间安排视导工作分为学校自查、市级复查和省级抽查三个阶段。
9月为学校自查阶段。
各校对照《规范视导标准》,开展自查,找出薄弱环节,进行自我评价,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10月上旬至中旬为市级复查阶段。
各市组织专家对区域内所有职业学校(含部省属职业学校)进行检查视导,总结分析区域内职业学校规范管理的典型经验与突出问题,指导职业学校加强规范管理。
10月20日前,各市将视导报告(附每所学校视导得分、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寄至我厅职教处。
10月下旬为省级抽查阶段。
省教育厅将对部分职业学校进行专项视导。
视导名单和时间另行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1.08•【字号】苏教职[2010]2号•【施行日期】2010.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我省自1984年率先进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试点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新和艰苦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发展道路,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促进我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科学发展、彰显特色,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定位和发展原则1、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定位。
五年制高职是以专科学历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
2、明确五年制高职发展原则。
发展五年制高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坚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和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有利于形成五年制高职优势特色。
二、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办学主体和布局安排3、明确五年制高职的办学主体。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承担我省五年制高职办学任务,专门承担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提出办学规划,指导和组织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专业(分院)招生计划,配合职能处室和评估院做好专业评估工作、分院考核工作。
江苏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江苏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为了提高我省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特制定本规范。
技工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是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遵循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按照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特点,总结我省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章基本教学文件与教材管理第一条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是学校最基本的、具有法规性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全过程的依据。
指导性教学计划是国务院各主管业务部门根据技工学校的性质、任务,按照专业(工种)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等要求组织制订的。
指导性教学计划通常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及学制,课程设置(含实习)与要求,教学计划表及说明等要素组成。
2.学校应该按劳动部关于《技工学校工作条例》精神,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以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办好长线专业(工种),办活短线专业(工种),办出学校特色。
实施性教学计划一般由教学业务部门拟订初稿。
经分管校长审定,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执行。
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3.无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新开专业(工种),或因教学改革需要,对原有教学计划作重大调整者,学校应根据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参照同类或接近专业(工种)的试行教学计划,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本专业的(工种)的试行教学计划,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后执行。
4.教学计划必须在新生入学前完备。
教学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但允许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课程顺序和学时安排方面作适当调整。
调整意见由教学业务部门于开学前两个月提出,报分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三课评比五课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三课评比五课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通过评课活动,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三课评比三课评比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优质课评选。
活动期间,各学科组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评比,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2. 五课教研五课教研活动分为五个环节:教学设计、课堂展示、课后反思、评课交流和总结反馈。
(1)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撰写。
(2)课堂展示: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4)评课交流:各学科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5)总结反馈:学校组织专家对活动进行总结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
各学科组根据学校的要求,选拔优秀教师参加评比,并进行了赛前培训和指导。
2. 实施阶段(1)三课评比:各学科组推荐的优秀教师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课堂展示,评委根据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2)五课教研:教师们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课后反思、评课交流和总结反馈。
3. 总结阶段学校组织专家对活动进行总结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活动中的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江苏技工院校精品课程评选标准
总分
注:A级为优秀,符合标准的全部要求。
B级为良好,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C级为合格,基本达到标准的要求。
5
教学手段
运用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网络教学环境和仿真教学环境,积极实施多媒体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
5
四、
教师队伍
20分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应符合江苏省技工院校名牌教师标准,并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影响。
10
队伍结构
专业课教师中一体化教师达80%,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高级技师为兼职教师,并承担适当比例的教学任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设计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6
二、
教
学
内
容
25分
内容选取
突出技工教育技能特色,根据本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
内容组织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转换成教学任务,理论、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为实施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
5
培训质量
积极承担各类社会培训任务,近三年来课程培训合格率95%以上。
5
技能竞赛
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生和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省级比赛前3名,国家级竞赛前6名。
5
社会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校内督导和学生评价结果优良,满意度90%以上。
5
七、特色政策与支持
10分
特色与创新
5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与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的研究作者:徐健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江苏省“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的设计是一种战略创新,执行有力。
针对制度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10-04“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江苏省推出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校本教研形式和教学评比制度。
“五课”是指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以下简称“五课”教研)。
“两课”是指研究课、示范课(以下简称“两课”评比)。
每年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分上半年文化课和下半年专业课评比两个阶段进行。
该制度自2010年实施以来,对于江苏职业教育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制度设计的背景分析:从理念到制度(一)理念引领:突出战略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的一项制度设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职业教育教科研坚持以“探索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重任,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工作和制度创新。
从制度制定的依据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理念。
1.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
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的工作要求。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看,提高质量应成为发展的主题。
江苏省政府转发的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也提出“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策应国家、省政府关于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设计了在全省职业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下同)组织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制度并在全省试行。
2.坚持以科研兴教为理念的职业教育战略观。
教育发展是追求教育质量的社会行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这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追逐的,又是学生及其家长所期望的,也是政府所乐见的。
要形成满意的教育质量,必须坚持科研先行的决策方法,坚持科研伴随的工作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抓科研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科研”的理念,并充分发挥科研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
3.坚持以师能提升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师资教学能力的提升,因为师资队伍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应首先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特别重视。
江苏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就是立足基层职业学校,放眼江苏职业教育全局,将与教学相伴共生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支撑。
实践也表明,只有建设起一支知识全面、技能一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成就有吸引力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二)制度设计:强调顶层抓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先抓职业教学制度的设计。
应该说,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就是从全面提升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局高度,统筹兼顾到省、市、县职业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从而确保了制度可实施、可操作的顶层设计要求。
1.在“约束”与“激励”间寻求平衡。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科研管理手段和制度,“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也在约束与激励间寻求适度的平衡。
其约束性的规定有:一是“五课”教研以职业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并把“五课”教研作为教师教学评优的重要指标,带动教师全员参与。
二是“两课”评比是在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一年一次常规性评比。
按照市遴选推送——省专家评比——结果认定与成果推广的流程组织开展。
其激励性的要求有:一是市级“五课”教研中的优秀教师将作为省级“两课”评比参评人。
二是获得省级示范课荣誉的教师纳入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教师人才库。
2.在“封闭”和“开放”间寻求平衡。
制度的执行需要制度的实施具有闭合性,但江苏的“五课”教研首先在强调基于学校开展教研的同时,还针对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提出“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在校企合作中不断丰富…五课‟教研的内涵”。
其次,在推选各市参加省“两课”评比人选时,“各地可通过现场观摩、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专家评议等手段,以及市县交流、校际互动、成果推广等方式”开展校际、县(区)际间的交流。
第三,凡“两课”评比中获得示范课的教师,其相应成果将通过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网发布。
并且,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还有选择地组织部分优秀选手开展全省教学展示活动,这也进一步放大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教研效用。
二、制度执行的现实描述:从理解到落实(一)制度的理解:基于认同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归宿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就制度的相关主体学校、教科研部门、教师而言,“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也从不同的维度满足了不同主体的多元需求:学校要质量、教师要发展、教研部门要执行制度。
1.“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指向打造有效课堂的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形成的主渠道、主阵地。
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巩固等关键环节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
因此,课堂要高效,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
课堂要有活力,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
要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就需要教师同伴及专家的听课与评课,在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中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面向学校教学常规的教研活动。
就学校而言,“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校本研究活动,所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既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又是基于改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行动研究。
就地方教研部门来看,“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不仅是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也是教研部门服务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着力点。
聚焦课堂,开展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具体形式。
3.“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面向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课改的理念,并深化课程改革的成果。
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就是要引导职业学校教师坚持在岗锻炼和校本研究。
实践也证明,没有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没有教师个人对教学现象和问题的锐意探究,就不可能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制度的落实:归于执行制度只有通过执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制度。
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之所以是一项有效的创新制度,主要体现在制度能被有效执行。
1.活动的常态化。
“五课”教研是以职业学校为单位,基于学校教学实践,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的校本教研。
职业学校已将常规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并通过定期研究与交流活动来巩固。
“两课”评比则是由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牵头组织的常规性(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的省级评比活动。
由于既“顶天”——以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牵头,又“立地”——以江苏职业学校为单位,从而确保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有效开展。
2.执行的组织化。
由于县、市、省等三级职教教研机构的教研力量比较薄弱,为确保“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有效推进,三级职教教研机构都建立了“一体两翼”的职教教研网络,也就是以不同层级的职教教研机构和各类以学科(或者专业)中心教研组为载体的教研共同体,江苏目前共设有14个省级中心教研组。
各县(区)、市也参照设立了若干中心教研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两翼”齐飞,确保“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在不同的层级有运行平台。
3.考核的激励化。
各职业学校针对“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工作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以此激发和推动教师参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积极性。
一是在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中突出“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考核占比。
二是对参加省、市、县(区)“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获奖教师及教师团队给予金额不等的专项奖励。
三是省、市、县(区)等上级教育机构都对下级教研机构以及基层职业学校提出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参赛和获奖的目标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江苏出台的一项教科研管理创新制度,除了制度本身设定的省级“示范课”、“研究课”等荣誉奖励外,一些与职业学校教师相关的荣誉评审以及职称评定制度中皆有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要求。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就明确提出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相当于省级“示范课”)的教师才可以评为正高讲师。
考核后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学校以及各级职教教科研机构参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工作动力。
三、制度运行中的完善:从质疑到重塑(一)质疑:从问题出发1.对制度有关规定的质疑。
(1)参赛项目设计不尽合理。
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共22个组别。
首先是两大组别间有交叉。
譬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同时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类评比。
其次是有些课程分得过细。
譬如德育课程,分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4门,虽然每门只有1人,但一次实际上有4人参赛。
第三是项目参赛选手数的设定不科学。
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每市每门课程推送3人;专业课程的教师,每市每类专业推送不超过3人。
显然,就职业学校教师数量看,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活动省级“研究课”和“示范课”的几率以及获奖选手的含金量不等。
(2)参赛选手资格规定不尽周密。
一是选手参赛要求。
虽然文件规定同一年度一个教师只能参加一门课程的比赛,但有的学校为了得奖,获奖教师连续参赛,成了竞赛专业户,似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之倾向。
原则上连续两年获奖的选手,不得继续参赛。
二是选手的年龄未作适度限定。
虽然制度要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但对获得“示范课”的教师要作适度的年龄要求,因为文件规定“示范课是指已形成教学模式,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年轻教师过早地获得“示范课”的称号,不利于其今后的专业成长。
(3)获奖奖项名称设计不尽科学。
江苏“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奖项分别是“示范课”和“研究课”。
制度就奖项的质性进行了界定,示范课是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研究课是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特色课。
但是,就目前各类比赛结果的设定看,还是用名次奖和等级奖来表述比赛结果较为合适。
2.对制度执行的工作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