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

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

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

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

”“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

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启发者、授之以渔,起到帮扶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方法”,在领悟方法的同时要感悟“过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使其在终身学习中受益。

方法与过程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具体过程讲方法,方法无所谓优劣,离开方法去讲过程,过程无所谓好坏,把过程与方法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举例论述洪振涛的语感教学方法。

语言训练感受为先——浅谈学生
的语感训练
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本文想就对语感的培养问题,谈一点做法。

一、形象思维引路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为图象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例如,我指导学生读《少年闰土》一文中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精彩片段时,先利用课文插图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画面,然后通过音乐烘衬,富有情趣的听读渲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试着让画面动起来。

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听读中,那深蕴在文字中的语言色彩、情境气势,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视像”,少年闰土那勇敢可爱、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极富生活气息的鲜明画面跃然心中。

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不再是单薄、被动、毫无情趣的。

之后的学生感情朗读和当堂背诵环节,充分证明“寻言观象”“意以象生”的道理。

通过语言文字的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品词析句比较
每一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

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有两句话是“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蕴涵丰富的意味和情感信息,如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揣摩、玩味,就会失去一次训练学生语感的契机。

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直觉将无从培养。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驱遣想象,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反复比较,使抽象的语言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象中,去捕捉作者心灵震颤的霎间。

学生终能体会到两个“才”字背后的丰盈的情味,最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在课文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词句有很多。

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采用换、补、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语感不断的增强。

三、感情朗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捷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知的表现。

《只有一个地球》中描写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怎样才能感受到这一点呢?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能突出地球可爱的句子来读一读。

这时的读,学生还只是处在对语言文字表面的感知上。

接着,我演示多媒体课件:茫茫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蓝色纱衣的晶莹透亮的球体。

当学生看到它时,真正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亲切,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激起对地球由衷的热爱之情。

然后,我引导学生自由练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谈谈通过这句话朗读读懂了什么。

在大家畅所欲言后,我顺势而导,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于是,学生把自己对地球
母亲的感激与深情融入了自己的朗读中,师、生和文本之间产生了共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
四、生活经验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

教学时,教师若能够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道:“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蓬松松”“ 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的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雪景来理解。

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更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

如棉花是蓬松松的,但是放到一张白纸上就显得有点沉了,若是撒上一点水就沉甸甸了。

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学生能正确理解: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让人感到沉甸甸。

五、巧加提示入境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

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

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

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

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

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