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合集下载

新闻学概论知识框架

新闻学概论知识框架

新闻学概论
绪论
第一章新闻活动
第二章新闻
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
第七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九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第十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十一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第十二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第十三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十四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十五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第十六章传媒业经营
第十七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第十九章新闻工作者修养
第二十章中国的新闻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影响。

掌握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如官方邸报、民间报纸等。

阐述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步,如申报、大公报等。

分析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后的新闻事业发展。

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事业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文献和新闻报道。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 教学评估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新闻媒体类型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主要的新闻媒体类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

理解不同媒体类型的特点和功能。

掌握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报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

阐述电视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如中央电视台、地方卫视等。

分析网络新闻媒体的崛起和影响力,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

探讨媒体融合的趋势和挑战。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和功能。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新闻报道和媒体素材。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2.4 教学评估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不同新闻媒体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章: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理解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掌握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如真实、公正、客观等。

阐述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如保护sources、避免利益冲突等。

分析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如避免偏见、确保信息准确性等。

讨论新闻职业道德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利用案例分析,分析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9、第八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9、第八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事物有什么样的特性就决定了该事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新闻事业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有五种: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传递信息”而生存的。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第一功能。

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

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主要是两方面提供信息: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

实现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不但通过刊登大量新闻,还通过评论和广告。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

新闻事业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实施舆论监督国家,市场经济,社会生活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不是教科书。

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等,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五种作用可以列表如下: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都可以发挥上述五种作用,但是新闻媒体的特性也限制了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发挥作用的范围。

不能代替法院、党政部门、行政业务部门和学校。

第二节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受到这种消极影响越大。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二、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新闻媒介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

但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之间封闭起来,人和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也拆散了家庭内部。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广播电视所传播的知识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

新闻学概论教案(全)

新闻学概论教案(全)

新闻学概论教案(一)第一章:新闻的定义与功能1.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的定义与特性掌握新闻的功能与作用认识新闻与信息、宣传、广告的区别1.2 教学内容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新闻的特性: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公正性新闻的功能:报道、传递、引导、监督、教育新闻与信息、宣传、广告的区别与联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定义、特性、功能及区别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案例,加深对新闻特性的理解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的功能与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的定义、特性及功能案例分析:评价新闻案例是否符合新闻特性小组讨论:评估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新闻学概论教案(二)第二章:新闻传播与媒介2.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新闻媒介的种类与特点认识新闻传播与媒介的关系2.2 教学内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传播过程、传播模式新闻媒介的种类: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的特点:受众、覆盖范围、传播速度等新闻传播与媒介的关系:相互影响与制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与新闻媒介的特点比较法:比较不同新闻媒介的优缺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传播案例,理解新闻媒介的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与新闻媒介的特点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新闻媒介的优缺点案例分析:分析新闻传播案例,理解新闻媒介的作用新闻学概论教案(三)第三章: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3.1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学会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准备、提问、倾听、观察等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倒金字塔、叙述、议论等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互依赖与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模拟采访:分组进行模拟采访练习写作训练:练习新闻写作,提高写作能力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模拟采访评价:评价模拟采访的技巧与效果新闻写作评价:评估新闻写作的质量和表达能力新闻学概论教案(四)第四章: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4.1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学会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与要求了解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的关系4.2 教学内容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与要求:逻辑性、针对性、准确性等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的关系:相互联系与作用讲授法:讲解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的基本原则、技巧与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案例,加深理解写作训练:练习新闻评论写作,提高评论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案例分析评价:评价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案例的质量新闻评论写作评价:评估新闻评论的逻辑性、针对性及准确性新闻学概论教案(五)第五章: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5.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掌握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认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5.2 教学内容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保密、隐私、避免偏见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加深理解讨论法新闻学概论教案(六)第六章:新闻报道与新闻体裁6.1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类型了解新闻体裁的种类与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新闻体裁进行报道6.2 教学内容新闻报道的基本类型:动态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等新闻体裁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新闻体裁的特点:格式、结构、语言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类型与新闻体裁的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报道案例,加深对新闻体裁的理解写作训练:练习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报道的基本类型与新闻体裁的特点案例分析评价:评价新闻报道案例的体裁选择与运用新闻写作评价:评估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新闻学概论教案(七)第七章: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7.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掌握新闻摄影的技巧与方法认识视觉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客观性、美学性等新闻摄影的技巧与方法:构图、用光、拍摄角度等视觉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图片的选择、布局、搭配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实践操作法:进行新闻摄影实践,提高拍摄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摄影案例,加深对视觉传播的理解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实践操作评价: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与效果案例分析评价:分析新闻摄影案例在视觉传播中的作用新闻学概论教案(八)第八章:新闻机构与新闻业8.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机构的基本类型与组织结构掌握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识新闻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8.2 教学内容新闻机构的基本类型: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演变新闻业的现状与挑战:竞争、商业化、伦理道德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机构的基本类型与新闻业的发展历程比较法:比较不同新闻机构的特点与运作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业的发展案例,加深对现状与挑战的理解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机构的基本类型与新闻业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新闻机构的特点与运作方式案例分析:分析新闻业的发展案例,理解现状与挑战新闻学概论教案(九)第九章: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9.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原则认识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的关系9.2 教学内容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审查制度、版权保护、记者权益等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原则: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采访自由等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的关系:相互制约与平衡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与新闻自由的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的案例,加深理解讨论法:讨论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与新闻自由的原则案例分析评价:评价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的案例处理讨论评估:评估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新闻学概论教案(十)第十章:新闻教育与新闻从业者10.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性掌握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与要求认识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教育的关联10.2 教学内容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写作、新闻摄影等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与要求: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技能等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教育的关联:培养新闻人才、新闻学概论教案(十一)第十一章: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11.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新闻事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1.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新闻事业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新闻事业在社会中的作用:监督、引导、教育、娱乐等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技术进步、市场竞争、伦理道德等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新闻事业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事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案例讨论法:讨论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新闻事业的作用案例分析评价:评价具体新闻事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讨论评估:评估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学概论教案(十二)第十二章:新闻与全球化12.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掌握新闻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与影响认识全球化对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12.2 教学内容新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跨越国界、多元化、传播迅速等新闻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与影响:塑造国际形象、影响国际关系等全球化对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市场竞争、文化冲突、伦理道德等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及新闻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在全球化中的影响案例讨论法:讨论全球化对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及新闻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案例分析评价:评价具体新闻在全球化中的影响讨论评估:评估全球化对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学概论教案(十三)第十三章:新闻业的发展趋势13.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认识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3.2 教学内容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等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拓宽了新闻来源等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等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及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媒体对新闻业影响的案例讨论法:讨论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及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案例分析评价:评价具体新媒体对新闻业影响的案例讨论评估:评估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闻学概论教案(十四)第十四章:新闻实践与新闻职业14.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实践的重要性掌握新闻职业的基本规范认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14.2 教学内容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培养新闻素养、提升新闻技能等新闻职业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及新闻职业的基本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案例讨论法:讨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及新闻职业的基本规范案例分析评价:评价具体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案例讨论评估:评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新闻学概论教案(十五)第十五章:新闻事业的未来15.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掌握新闻事业的发展策略认识新闻事业的发展前景15.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新闻事业的发展策略:创新、转型、拓展等新闻事业的发展前景:影响力、可持续性、社会责任等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闻事业的发展前景案例讨论法: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新闻学概论》共有五个章节,分别是新闻的定义与功能、新闻传播与媒介、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与新闻评论、新闻机构与新闻业、新闻法规与新闻自由、新闻教育与新闻从业者、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新闻与全球化、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新闻实践与新闻职业以及新闻事业的未来。

复旦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自用-拿A神器

复旦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自用-拿A神器
1、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迅速及时.
2、两种新闻的定义及两者间的关系: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发生变动的信息。关系:互为表里,在不同的场合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新闻的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作用: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迅速的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观点。二、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亲身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 优点:
传播信息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缺点:
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3、大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第三章新闻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新闻媒介的所有制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判断不同新闻媒体的性质。
1、私营媒介。一、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的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二、依托财团。三、以营利为目的。四、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五、迎合受众。六、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2、公营媒介。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二、半官方机构。三、以视听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四、强调对公众负责。五、不播广告。3、国营媒介。一、完全依赖政府。二。政府的宣传机构。三、节目严肃但呆板。 2、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4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新闻学概论教案》

《新闻学概论教案》

《新闻学概论教案》第一章:新闻与新闻业1.1 课程介绍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新闻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2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的概念和本质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了解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内容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闻案例,加深学生对新闻概念和特征的理解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新闻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第二章: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2.1 课程介绍了解新闻采访的目的和技巧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3 教学内容新闻采访的目的和技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采访的目的和技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实践,加深对采访和写作技巧的理解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采访的目的和技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课后作业:布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实践作业,加深对采访和写作技巧的理解第三章:新闻编辑与新闻报道3.1 课程介绍了解新闻编辑的职责和技巧掌握新闻报道的类型和结构3.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编辑的技巧理解新闻报道的类型和结构3.3 教学内容新闻编辑的职责和技巧新闻报道的类型和结构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编辑的职责和技巧,新闻报道的类型和结构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编辑和新闻报道实践,加深对编辑和报道技巧的理解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编辑的职责和技巧,新闻报道的类型和结构课后作业:布置新闻编辑和新闻报道实践作业,加深对编辑和报道技巧的理解第四章:新闻传播与新闻影响4.1 课程介绍了解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掌握新闻对社会的影響4.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理解新闻对社会的影響4.3 教学内容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新闻对社会的影響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新闻对社会的影響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闻传播案例,加深学生对新闻传播渠道和方式的理解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新闻对社会的影響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传播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新闻传播渠道和方式的理解第五章:新闻伦理与新闻法规5.1 课程介绍了解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和内容掌握新闻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5.2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和内容掌握新闻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5.3 教学内容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和内容新闻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和内容,新闻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新闻伦理和法规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规的理解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和内容,新闻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违反新闻伦理和法规的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规的理解第六章:新闻摄影与视觉新闻6.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视觉新闻的创意和制作技巧6.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理解视觉新闻的重要性6.3 教学内容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作用视觉新闻的创意和制作技巧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6.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作用,视觉新闻的创意和制作技巧,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摄影和视觉新闻制作实践,加深对摄影和视觉新闻技巧的理解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摄影的意义和作用,视觉新闻的创意和制作技巧,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摄影和视觉新闻制作实践作业,加深对摄影和视觉新闻技巧的理解第七章:新闻评论与新闻分析7.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掌握新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理解新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7.3 教学内容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新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新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评论和新闻分析写作实践,加深对评论和分析技巧的理解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新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评论和新闻分析写作实践作业,加深对评论和分析技巧的理解第八章:网络新闻与新媒体8.1 课程介绍理解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影响掌握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8.2 教学目标掌握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影响理解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8.3 教学内容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影响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影响,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网络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理解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网络新闻的特点和影响,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网络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传播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网络新闻和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理解第九章:国际新闻与新闻报道9.1 课程介绍理解国际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内容掌握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策略9.2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内容理解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策略9.3 教学内容国际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内容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策略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内容,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新闻报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新闻报道角度和内容的理解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国际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内容,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策略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国际新闻报道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国际新闻报道角度和内容的理解第十章:新闻事业与新闻业10.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掌握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10.2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掌握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10.3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事业和新闻业经营管理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新闻事业性质和功能的理解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事业和新闻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新闻事业性质和功能的理解第十一章:新闻报道与新闻叙事11.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和技巧掌握新闻叙事的重要性11.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理解新闻叙事的重要性11.3 教学内容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新闻叙事的重要性新闻叙事的技巧1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新闻叙事的重要性,新闻叙事的技巧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报道和新闻叙事实践,加深对叙事结构和技巧的理解1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新闻叙事的重要性,新闻叙事的技巧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报道和新闻叙事实践作业,加深对叙事结构和技巧的理解第十二章:新闻调查与新闻报道12.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调查的目的和技巧掌握新闻报道中的调查性报道12.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调查的技巧理解调查性报道的特点12.3 教学内容新闻调查的目的和技巧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新闻调查报告的写作1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调查的目的和技巧,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新闻调查报告的写作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调查和调查性报道实践,加深对调查技巧和报道方式的理解1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调查的目的和技巧,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新闻调查报告的写作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调查和调查性报道实践作业,加深对调查技巧和报道方式的理解第十三章:新闻素质与新闻职业道德13.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素质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3.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新闻素质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3.3 教学内容新闻素质的内涵和要求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1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素质的内涵和要求,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素质培养和新闻职业道德实践,加深对新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理解1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素质的内涵和要求,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素质培养和新闻职业道德实践作业,加深对新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理解第十四章: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14.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方式掌握新闻接受的心理学和效果14.2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理解新闻接受的心理过程和效果14.3 教学内容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方式新闻接受的心理学和效果1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方式,新闻接受的心理学和效果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新闻传播和新闻接受实践,加深对传播方式和接受效果的理解1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方式,新闻接受的心理学和效果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传播和新闻接受实践作业,加深对传播方式和接受效果的理解第十五章:新闻教育与新闻发展15.1 课程介绍理解新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掌握新闻业的发展趋势15.2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掌握新闻业的发展趋势15.3 教学内容新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新闻业的发展趋势1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教育和新闻业发展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新闻教育和新闻发展趋势的理解1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讨论新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新闻业的发展趋势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闻教育和新闻业发展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新闻教育和新闻发展趋势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闻学概论教案,包括新闻与新闻业、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与新闻报道、新闻传播与新闻影响、新闻伦理与新闻法规、新闻摄影与视觉新闻、新闻评论与新闻分析、网络新闻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新闻报道、新闻事业与新闻业、新闻报道与新闻叙事、新闻调查与新闻报道、新闻素质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新闻教育与新闻发展等十五个章节。

第8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8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6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要办好新闻媒体,投入的确很大,但如果办 得好,它的利润也是可观的。新闻媒介的五种 作用可以列表如下:
7
8
六、新闻媒体功能的局限性 1.新闻媒体可以起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揭 露、打击敌人,但不能代替枪炮大刀从物质上 去摧毁敌人。批判的武器毕竟不能代替武器的 批判。 2.新闻媒介可以揭露谴责各种不法行为,但 不能代替法院去判决任何人。 3.新闻媒介可以批评各种错误行为,但不能 代替党政部门去处分任何人。
32
名词:创新扩散理论
是指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 发挥的作用的理论。 1973年,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和休梅克在《创新 的传播》一书中对“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 结,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说法:①知晓——个体意识到 创新的存在,并对创新的功能有所了解。②劝服—— 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③决策—— 个体从事于导致对采纳或拒绝创新作出选择的行动。 ④证实——个体谋求加强他已作出的创新决策。西方 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 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 的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 须把大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 33
24
(2)选择性理解,即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 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所接触的信息做出独特的 个人解释,使其与原有的认知相互协调而不是 相互冲突。 (3)选择性记忆,即受众在接触和理解信 息的过程完成后,往往只是记住自己所赞同的 内容,而忘却不赞同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 受众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 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 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 的内容有一种逃避的倾向。选择性理论的存在说 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是有 某种能动性,大众传媒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 左右受众的力量。

第八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八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 《星期评论》 星期评论》 《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的“三大评论” 五四运动的“三大评论”
2、学生刊物的创办
• 1919年1月创刊于北京 1919年
• 国民杂志社的《国民》月刊 国民杂志社的《国民》 • 新潮社的《新潮》月刊 新潮社的《新潮》
• 1919年7月21日创刊于天津 1919年 21日创刊于天津
经验
紧密联系现实进行思想斗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A 紧密联系现实进行思想斗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强调编者、读者、作者的联系。专设通讯一栏, B 强调编者、读者、作者的联系。专设通讯一栏, 通过交流,起到团结作用。 通过交流,起到团结作用。 表现编者为宣传真理,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C 表现编者为宣传真理,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为后人作出榜样。 为后人作出榜样。 形式上,16开本 开本, D 形式上,16开本,为后来杂志形式的定制奠定了 基础。 基础。
• 1919年在孙中山指点、领导下创办。 1919年在孙中山指点、领导下创办。 年在孙中山指点 • 时事政治性评论刊物。后来成为国民党机关刊物。 时事政治性评论刊物。后来成为国民党机关刊物。 • 内容:分析中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新思 内容:分析中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潮。到后期,倾向马克思主义,支持劳工运动。 到后期,倾向马克思主义,支持劳工运动。 • 1920年6月停刊,共63期。 1920年 月停刊, 63期
四、关于五四运动的宣传与报刊的发展
•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4月15日,上海民国日报、北京晨报等83家报纸在 15日 上海民国日报、北京晨报等83家报纸在 83 上海成立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 上海成立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企图以新闻舆论 的力量促使外交上的成功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的力量促使外交上的成功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 5月2日北京《晨报》、《国民公报》最早披露了 北京《晨报》 国民公报》 和会决定将青岛交付日本的噩耗,引起群情激愤。 和会决定将青岛交付日本的噩耗,引起群情激愤。 • 5月3日晚北大学生社团召开学生大会。绍飘萍在 日晚北大学生社团召开学生大会。 北大学生社团召开学生大会 会上讲演鼓动学生“救亡图存,奋起抗争” 会上讲演鼓动学生“救亡图存,奋起抗争”。

新闻学概论期末总结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总结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总结重点2、报纸、广播、电视的定义。

一、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二、广播电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三、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

3、中国官方第一家广播电台:1923年初,美国记者奥斯汀利用华商资本在上海外滩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呼号为ECO,一月24日正式播音,播送音乐和新闻,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4、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发射功率300瓦。

5、世界上流行的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菲律宾、韩国、NTSC。

德国、中国、澳大利亚、英国、丹麦西班牙、巴西PAL。

法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

伊朗、伊拉克SECAM。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1、新闻媒介的所有制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判断不同新闻媒体的性质。

1、私营媒介。

一、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的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

二、依托财团。

三、以营利为目的。

四、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

五、迎合受众。

六、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

2、公营媒介。

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二、半官方机构。

三、以视听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四、强调对公众负责。

五、不播广告。

3、国营媒介。

一、完全依赖政府。

二。

政府的宣传机构。

三、节目严肃但呆板。

2、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

报纸的特点。

一、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可作为长期的资料保存。

二、选择性强,便于读者自由安排时间、自由挑选内容来读。

三、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纵横数万里,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的描绘到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外表到人的内心活动,都可以跃然纸上。

广播的特点:一、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二、渗透性好。

三、对象广泛,群众性强。

电视的特点:一、强烈的现场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原著选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原著选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原著选读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新闻观是认识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运用。

参考答案:对2.新闻理论是新闻观的展开,是新闻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参考答案:对3.新闻观是对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有问题的回答。

参考答案:错4.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与普鲁士专制的书报检查制度作不妥协的斗争中集中阐述他们的自由报刊思想的。

参考答案:对5.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报思想主要是在指导和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过程中得以集中阐述的。

参考答案:对6.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具有始终如一的特点,始终都在回答如何实现完全的新闻出版自由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错7.“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思想是谁提出的?参考答案:列宁8.下列哪些问题是“为什么需要新闻”所回答的问题?参考答案: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事业的地位;新闻事业的性质9.下列属于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是?参考答案: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10.列宁新闻思想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参考答案:以《新生活报》《真理报》为中心的革命时期;以苏维埃报刊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火星报》为中心的建党时期第二章测试1.马克思说,自由报刊是人民观察自己精神的一面镜子。

人民通过它,一方面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一方面保持同国家和世界的联系。

参考答案:对2.马克思说,国家缺乏公开性,会使人民脱离国家生活,对国家生活漠不关心,成为只关心自己私人生活的庸人。

参考答案:对3.如果将新闻出版自由仅仅宣布为新闻出版行业自由,就等于在还没有保护它之前先行将它扼杀了。

参考答案:对4.“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哪篇文章?参考答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5.恩格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的题目是什么?参考答案:《贝都因人》6.“天才的谦逊就是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现出来。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绪论第一节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

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

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

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

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

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新闻学导论 习题

新闻学导论 习题

绪论一、选择题1.我国学者自著的最早的新闻理论是著作是()A.徐宝璜的《新闻学》B.戈公振《中国报学史》C.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D.艾丰的《新闻采访方法论》2.中国的新闻学初步形成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40年代二、名词解释1.新闻学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三、简答题1.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是什么?2.简述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关系?第一章新闻活动一、选择题1.新闻活动是()A.人类传播新闻的活动B.人类接受新闻的活动C.人类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D.人类相互交往的活动2.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的特点()A.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B.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复杂C.传递新闻的手段更加多样D.产生了专门从事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亲身传播B.小众传播C.大众传播D.群体传播二、名词解释1.新闻2.新闻活动三、简答题1.人类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是什么?2.简述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简述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不同渠道的特点。

4.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演进的特点。

第二章新闻一、选择题1.新闻吸引受众归根结底是依靠()A.真实B.新奇C.新鲜D.迅捷2.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A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B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一性 C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二性的 D新闻第一性,事实第二性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亲身传播B.小众传播C.大众传播D.群体传播4.以新闻内容来划分,可分出()A.政法新闻和经济新闻 B.硬新闻和软新闻C.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D.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二、名词解释1.新闻要素2.新闻来源三、简答题1.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简述记者如何寻找新闻?3.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起源的区别。

4.简述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一、判断题1.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有选择的报道。

新闻学概论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学概论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的典雅、庄 重、厚实的风格;
《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的实用、精 致、活泼的风格;
《羊城晚报》:具有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事业既具有 上层建筑的属性,又具有信息产业的属性。
说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是指它 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的共性指整个新闻事业的所共有 的基本特点;
特性指一类新闻媒介较之另一类新闻媒介 的基本特点;
个性指一家新闻媒介较之其他家新闻媒介 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 特性、个性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一般 性质)
首先,新闻媒介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它的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政治活动,对 既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发挥着巩固或动摇 的作用。
这种运行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介于 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特殊模式:
由新闻事业的事业性质,意识形态部门, 决定了它不能象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 入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 政府的领导;
由企业管理又决定了它在管理上采取企业 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 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揭开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从而 了解过去,明鉴现在,预测未来,新闻报道的目 的在于通过及时反映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事实, 向公众展示一幅现实生活的整体画卷,使公众了 解周围环境,为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现实 的行为依据。
昨天的新闻,也就是今天的历史。一个“昨天”, 一个“今天”,使历史和新闻根本区别开来。
这三个属性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相互制 约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和特点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央日报》
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9.15停刊。 1928元旦,上海创刊,潘宜之总经理,彭学沛主 笔,丁维汾社长。 1929.2.1,迁南京,叶楚沧兼社长,1932起,社 长负责制,程沧波社长。后增出《中央夜报》、 《中央时事周报》,南京建大楼,1937.6,开办 庐山版,抗战爆发后,先迁长沙后迁重庆。 1938.9重庆复刊,先后增设长沙版、昆明版等。 1945.9迁返南京,又增设《沈阳中央日报》、 《长春中央日报》。1949.1迁台湾。
(一)共产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救国时报》 1935.12.9,巴黎,中国共产党在海外从事 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发行43个国家及国内各 地,销数达2 万份,影响遍及国内外。该报 是惟一铅印的西欧侨胞的喉舌。
(二)国统区新闻界的变化
1、《申报》改革
2、《大公报》、《立报》等报刊的救亡宣传
(2) 《上海报》
前身《白话日报》,1929.4.17公开出版, 5.19改现名,李求实主编,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江苏省委主持。 以工人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工人运动、 支持工人斗争。 缺点:在很小范围内秘密活动
(3)《红旗》
1928.11,上海,中共中央机关报,周刊→ 三日刊,中宣部主编。 前期注重鼓动性,每周对新发生的政治事件 都发表评论,后期加强指导性,大量刊载党 的文件。 缺点:不能公开发行
(三)抗日救亡宣传的广泛开展
《燕大周刊》
(四)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1、新闻工作经历 2、办报思想和经验
1、新闻工作经历
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开始他的新闻生 涯到1944年病逝,共18年,主编创办过 《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 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后改名 《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 民抗战》、《大众生活》(香港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事业的五种功能、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尤其要重点掌握新闻媒介的几种功能定位,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大众传播理论中几种主要的传播效果的理论。

内容提要:本章涉及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重点、难点:重点是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难点是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几种代表性的传播效果理论。

有关提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事业功能的经典论述。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主要设计:由事物的功能导入对新闻事业一般功能的论述。

对新闻事业功能的观点归纳。

对不同媒体不同功能定位的几种组合方式的归纳。

讲稿内容: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必须发挥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新闻事业是由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反作用,就是它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所能实现的效能。

美国学者唐纳德·肖和米切尔·毕晓普提出“四功能说”:报纸的职能,过去是,现在仍然是:1)报道新闻;2)发表评论;3)供给娱乐;4)刊登广告。

在对商业化新闻事业有所限制的西欧国家,人们更看重的是前三种功能。

日本学者的观点与西欧学者比较相近。

当代中国学者对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理解,除了保留“宣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西风东渐和对本国新闻传播实践不断加深认识的结果,最为一致的认识是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这两种功能,这是新闻事业的核心功能,而在一些子功能(如发表评论与舆论的反映、引导、制造)上,在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上,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二、本教材对新闻事业一般功能的阐述P101~103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后面的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一功能之上。

在前面学过的新闻起源中,新闻本身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信息需求。

新闻事业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职业化的一种表现,它的首要功能仍然是提供信息。

以这一功能来衡量现有的媒介,来评价它在社会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国的媒介影响力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经说过,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

也就是说新华社新闻发布出去后,在全球都有影响。

但是至少我们要参与其中。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新闻媒体告诉我们的,它传达的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进而有我们自己的理解。

这一功能大量通过新闻体现,那么言论中也提供很多的信息。

基本职能,既是新闻事业的基本社会功能,又是新闻事业其它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如引导舆论,传播者虽然可以通过评论,一般文章甚至到刊上的其他非新闻体裁等影响和引导舆论,但主要还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报道反复宣传某种思想观点,倡导某种行为规范,抨击和反对相反的观点和规范,从而达到既定目的。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把社会力量统合在一起,起到凝聚的作用。

任何国家的新闻事业和媒介都是在维护本国的主流价值观,美国媒体对政府说三道四,但批评的是政府在某个方面的问题,但并不反对美国的整个制度。

都是维护主流价值观。

我们国家更多的是第一二条,阐明国家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理想及分析政治经济形势,解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新闻事业与其他意识形态不一样的是,它通过新闻报道,意见的表达,把社会的目光注视到某一方面,起到整合的作用。

舆论反映了人心的向背,马克思把它看做是一种普遍的隐藏的和强制的力量。

反映舆论就是反映群众的情绪和意向。

引导舆论:通过对舆论有选择的反映,起到对自发舆论的集中,放大和强化,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作用。

影响舆论:对不赞成,反对的舆论,给予驳斥,抨击,并以他们所赞成,支持的取而代之。

组织,影响舆论并不等于制造舆论。

制造舆论是无中生有,毫无根据地大肆渲染,人为地制造宣传强势,而组织舆论是扶弱为强,扶小为大,因势利导,上对客观存在的舆论的反映和强化。

宣传活动也是影响,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

新闻事业进行宣传,必经结合新闻活动的特点,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单一的演讲,才能作到“摆事实,讲道理”,收到宣传效果,正确有力地引导舆论。

三、实施舆论监督为什么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的功能之一?作为社会公众有权了解社会运作。

希望大家注意,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首先明确我国新闻媒介属于党领导下的媒介,不是独立的组织,既有媒介自身对社会或者政府运转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重要事件上党和政府的推动。

看党代会的报告,党希望除了司法监督、党纪监督,也希望媒体监督是政府运转的更好。

我国媒介舆论监督来自党的领导和推动。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是说每个事件报道要经过党的批准,而是媒体的这个功能与党和政府的推动分不开的。

实际运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与新闻媒介自身反映人民的要求的客观作用联系在一起,就有了我国的舆论监督。

我国媒体中的记者编辑对这点认识很明确,比如说焦点访谈,如果不是中央的支持,是办不起来,起不到这样作用的。

这点与西方媒体的监督是不一样的,大家对这点要有充分的认识。

此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不违背党的领导前提下,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格外引起公众的关注,赞赏和支持。

如媒体报道了事情之后,地方政府是可以重视起来的。

舆论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职业操作上的规则还不是太明确,如司法审判,个人隐私的问题等等,煤矿给记者封口费的问题。

在现实中,要进行舆论监督的难度是比较大,常常受到外在政府和其他利益部门的压力,记者的很多稿子是无法公开发表的。

当然从反映民意的角度来讲,还有内参这个渠道。

监督环境,监督政府是服务社会最重要的内容。

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扞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施拉姆指出,新闻传播事业的一种最普遍的功能便是监督政府。

梁启超也说过,报纸的功能之一就是监督政府。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新闻媒介主要是与当前有关的新的东西,关注的是最新的进展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去传授知识。

常常是即发性的,让我们已经有相当知识基础的人了解到社会科学最新的进展;如果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是不大容易明白媒介传授的新东西。

比如说最新的火车票新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闻事业是无法取代学校教育的。

提供娱乐,是更多的提供软新闻,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当然在目前的新闻业中,娱乐性可能更指新闻的趣味性。

把新闻用比较风趣引人的方式报道出来。

当然,过度追求趣味性可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闻趣味性,硬新闻当中,如服务社会,指导生活的功能,还大量地体现在为社会,为公正所提供的具体的服务和指导中。

如指导公众如何就业,择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提供法律咨询,购物向导,天气预报等服务。

都市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人民生活的教科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在报道新闻时,加入必要的知识材料,这些材料方面便于受传者更好地理解,领会新闻报道,另一方面也使受传者获得有益的知识,得到一定的教育,这称之为新闻的知识性。

2、新闻媒介中设置专门的知识性专栏和节目,开办知识讲座,或由媒介独立或同其他机构合作开办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辅导培训班等,直接向受众以至社会公众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新闻事业传授知识的功能,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广泛满足各界观众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一所社会大学校。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广告对于传递经济信息沟通产销,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广告费收入,扶持了生产和发展。

第二节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正负效应,是新闻事业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的。

新闻报道零碎片段可能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受到影响,要求我们记者报道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了解全面和报道,受众要多渠道了解事情本身。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服务.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交织在一起。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二、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四、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

消费主义五、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参考: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合着的《大众传播,大众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

( 1948年)重点分析负面功能。

一、媒介具有麻痹精神的消极功能“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产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经理从积极地参与时间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二、持续不懈的媒介宣传使人们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他们指出大众媒介造成了“社会顺从主义”社会学家马尔库塞在《单面人》(1964年)一书中就主要批判了现代文明把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的双面人,变成完全受物质欲望支配的单面人,使过去一向具有批判功能的哲学及学术研究,堕落为与现状协调一致的吹鼓手,造成单面化趋向的二大根源,正在于大众媒介,在于媒介对现状不断地肯定而不加否定。

三、媒介内容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大量复制的通俗产品降低了大众的审美力和知识鉴赏力。

要投合大众的口味,媒介不得不降低艺术品位。

久而久之,这又反过来使人们的审美能力日趋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关于这一点,法兰克富学派作过深刻的批判。

《媒介与社会》四、媒介以低廉的代价占用,剥夺人们宝贵的自由时间资源“多少代以来,人们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而进行斗争,但现在他们在自由时间全是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打交道,而不是跟哥伦比亚大学打交道。

”新闻媒介的巨大功能带给社会的实际影响是有利有弊。

如何兴利除弊,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应用它。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有一句明言:“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

”第三节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目前,新闻业的状况中,不同的媒介对某一方面的功能更加突出,所以,教材上有不同的功能。

比如信息宣传灵敏的媒介,更多的注重宣传;以盈利为目的的,更多的注重娱乐性。

这些不同的功能通过不同的媒体加以表现。

我国的媒体更加注重宣传整合的作用。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

这两种定位决定着一家新闻媒体的内容选择、风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媒体的成败。

新闻媒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本教材概括为五项,而具体到某一家媒介,它在功能的选择上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只能是以几项或者说是两三项功能为主,再兼顾其他。

在稳定基本受众的基础上,再争取其他受众。

有这么多类型的媒介,哪种好?媒体是多样的,功能是多样的。

如果社会中发生重大事情,首先都应该致力于重大事情本身,比如说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