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点易错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点易错题
单选题
1、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冰墩墩B.扫地机器人C.校园内的小草D.钟乳石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冰墩墩、B扫地机器人、D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属于生物;C校园内的小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某稻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
B.图中所含食物链之一为水稻→昆虫→细菌和真菌
C.鸟和青蛙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D.该稻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A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
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
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正确。
B.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太阳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食物链有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鸟,B错误。
C.鸟和青蛙均以昆虫为食,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C错误。
D.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D错误。
故选A。
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
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
(2)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
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
→蛇→鹰,A错误。
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B错误。
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正确。
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
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C。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A.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
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D符合题意。
故选D。
5、张林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他归类的依据是它们的()
A.形态结构B.生活环境C.实际用途D.运动方式
答案:A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据此答题。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因此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面又分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6、菜农在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寒冷的数九天需要点燃火炉。
这体现了生物的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①营养物质;②水;③温度;④空气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生存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农民伯伯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白天将草帘卷起、傍晚将草帘放下,寒冷的数九
天气需要点燃火炉。
由分析可知,要经常给蔬菜浇水,说明蔬菜的生长需要②水分,松土使土壤疏松,利于⑤
空气的进入,为根的呼吸提供氧气,施肥是为蔬菜提供①营养物质,寒冷的数九天气需要点燃火炉天,说明需
要适宜的③温度。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7、用手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自然下垂,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应激性B.繁殖C.新陈代谢D.生长
答案:A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征有:①生活需要营养;②能进行呼吸;③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能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⑤能生长和繁殖;⑥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叶片合拢,是生物的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
故选A。
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B.蜜峰采蜜C.桃树开花D.冰雪消融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
由细胞构成的。
结合分析可知:“蜻蜓点水”、“蜜峰采蜜”、“桃树开花”都包含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而“冰雪消融”不包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
故选D。
9、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
胞构成的。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指生物个体由小变大,并产生下一代,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是指生物都要从外界获取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遗传和变异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及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而杂交水稻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C符
合题意。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有目的的反应,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C.钟乳石D.蘑菇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
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能遗
传和变异。
ABC.机器人、珊瑚、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ABC不属于生物。
D.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D属于生物。
故选D。
多选题
11、下列对于各种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降解污染,被称为“地球之肺”
B.沙漠生态系统之所以生物种类稀少,是因为缺水
C.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氧气是由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
D.城市和农田都是人工生态系统
答案:AC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
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故A错误;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低于250毫米,气候干燥,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动植物种类十分
稀少,故B正确;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
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
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C错误;城市和农田都是人工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选AC。
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D.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答案:BC
分析: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生存的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不符合题意;
B、森林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增加空气湿度,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
真菌和藻类是生物,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
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表明生物影响改变环境,C符合题意;D、雷鸟的体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小提示:此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3、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能进行运动
C.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
由细胞构成的。
AD.由分析可知,能排出体内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D正确。
BC.动物一般能运动,但运动不是生物的必备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
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和微
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可见BC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故选BC。
1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会扫地的机器人B.漂亮的珊瑚
C.无细胞结构的病毒D.优美的榕树
答案:CD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
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遗传和变异。
会扫地的机器人和漂
亮的珊瑚不属于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和优美的榕树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故选CD。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5、下列哪两种生物属于共生关系()
A.犀牛和犀牛鸟B.枯草杆菌和梨
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D.人和蛔虫
答案:AC
分析: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
A.犀牛鸟是捕虫的好手,它们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断地啄食着那些企图吸犀牛血的害虫,而犀牛则为犀牛
鸟提供害虫等食物,显然,犀牛和犀牛鸟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所以是共生关系,符合题意。
B.枯草杆菌是腐生细菌,能分解梨中的有机物,导致梨腐烂,叫腐生,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属于细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符合题意。
D.蛔虫寄生在人身上,能使人患蛔虫病,因此人与蛔虫属于寄生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6、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很多。
例如,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这样不仅可以使土
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下列现象与之类似的是
A.枯叶蝶的形态似枯叶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D.雷鸟的羽毛会随着季节发生变换
答案:BC
分析: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是生物
影响环境。
A、枯叶蝶的形态似枯叶,是拟态行为,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不符合题意。
B、植物茂盛的地方,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所以空气湿度大,是生物影响环境,符合题意。
C、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是生物影响环境,符合题意。
D、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
一种现象,不符合题意。
小提示: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本题解题关键。
1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羊→狼B.草→鼠→蛇→鹰
C.草→昆虫→青蛙→蛇D.草→兔→狐→细菌
答案:BC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B正确。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C正确。
D.细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BC。
18、2020年6月29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正式启动。
本届宣传主题为“绿水青山,节能增效”,旨在提升全社会节能低碳意识和能力。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排放。
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①的生物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参与过程②的生物是生产者
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植被面积的减少也是温室效应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案:BCD
分析:图中的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程;③表示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A.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过程①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
B.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程,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
CD.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多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
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CD正确。
故选BCD。
小提示:“温室效应”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控制“温室效应”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正确分析题图是解题的关键。
19、下图为对草坪、灌木丛和裸地三种不同植被所处环境空气湿度测量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③为裸地的空气湿度
B.该实验应该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测量空气湿度为:灌木丛>裸地>草坪
D.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测量空气湿度为:早晨>中午>晚上
答案:AD
分析: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①灌木丛,而湿度最小的是③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木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
A.植被越茂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裸地的植被最少,湿度最低,据图可知,曲线③代表的湿度最低,所以图中③为裸地的空气湿度,A正确。
B.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错误。
C.植被越茂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这三者
相比,从茂盛程度上看,最茂盛的应该是茂密的灌木丛,其次是草坪,最后是裸地,因此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是:灌木丛>裸地>草坪,C错误。
D.据图可知,早上湿度最大,其次是中午,湿度最小的是晚上,所以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测量空气湿度为:早晨>中午>晚上,D正确。
故选AD。
20、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C.厚度约20千米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答案:B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
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A错误。
B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B
正确,D错误。
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C正确。
故选BC。
填空题
21、影响校园花草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答案: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所以,
影响校园花草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22、生物是指有____的物体。
非生物:珊瑚礁、珊瑚、计算机病毒生物:病毒、珊瑚虫、细菌、真菌、地衣
(藻类、真菌共生体)
答案:生命
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
动物和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非生物:珊瑚礁、珊瑚、计算机病毒生物:病毒、珊瑚虫、细菌、真菌、地衣(藻类、真
菌共生体)。
23、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植物##动物##微生物动物##微生物##植物微生物##植物##动物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根据生活环境可将生物分
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根据用途,可将生物分为家禽、家畜等。
24、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_生态系统。
答案:湿地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
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早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
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25、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___,岩石圈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部。
答案:底部表面水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