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

合集下载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高中语文必修1虚词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1虚词归纳

虚词之1.行李之往来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2.将焉取之指代土地3.而伤长者之意的4.今闻购将军之首的5.可以解燕国之患的6.为之奈何指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7.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的8.取之百金指代“它”{刀}9.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他10.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他11.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的12.秦王闻之,大喜这番话1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此14.愿大王少假借之他15.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的1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于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对2.燕王拜送于庭在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在4.良曰:“长于臣。

”比5.因击沛公于坐在以1.越国以鄙远来2.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来3.臣乃有以报太子来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目的连词,来5.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目的连词,来6.使使以闻大王来7.可以解燕国之患用8.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用9.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因为10.丹不忍以己之私为了11.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通“已”,已经12.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介词,按照,依13.以故荆轲逐秦王因为1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来15.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用16.遂拔以击荆轲目的连词,来1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把18.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19.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20.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用来虽则虽欲尝侍足下即使且1.且贰于楚也并且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3.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而1.今行而无信却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3.而报将军之仇并4.而善见臣因而5.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只要6.图穷而匕首见连词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却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2.焉用亡郑以陪邻何3.朝济而夕设版焉句末语气词4.将焉取之哪里为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做,干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给予3.皆为戮没介词,被4.乃为装遣荆轲准备,打点5.乃令秦武阳为副做6.嘉为先言于秦王替7.愿举国为内臣当8.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对9.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平)相做10.旦日飨士卒,为(仄)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11.皆为龙虎是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平),替,给第二个(仄),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的计策13.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高中文言文虚词18个

高中文言文虚词18个

高中文言文虚词18个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它们是:乎、之、者、也、则、耳、矣、矣、矣、其、于、乃、焉、兮、而、所、曰、为、以。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繁,它们的作用是起到衔接、修辞或语气助词的作用,可以增强表达的凝练性和文雅性。

以下是对这18个虚词的进一步解释和使用示例:1. 乎:用于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如:“人乎,吾何以知之?”(《论语·子张篇》)2. 之:表示代词或名词的所有格。

例如:“子非三思而行之,则必有所失。

”(《论语·为政篇》)3. 者:用于句中,表示引导主语或宾语。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篇》)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确认或疑问的语气。

例如:“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则:用于句中,表示转折或引导下文。

例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则为之矣。

”(《论语·泰伯篇》)6. 耳:用于句末,表示充实语气或陈述的结束。

例如:“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乎君也。

”(《论语·正则篇》)7. 矣:用于句末,表示断定或陈述的语气。

例如:“知之矣,其不言而信者,余之愚也。

”(《论语·为政篇》)8. 其:表示代词或名词的所有格。

例如:“其臭如兰,其味如蜜。

”(《金瓶梅》)9. 于: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或方式。

例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庄子·逍遥游》)10. 乃:表示因果关系或推断。

例如:“巧偷者乃贼也。

”(《庄子·齐物论》)11. 焉:表示所在的位置或引导下文。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焉。

”(《论语·公冶长篇》)12. 兮: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反问或加强语气。

例如:“人皆曰爱人,乃吾所爱者可得而见乎?”(《论语·公冶长篇》)13. 而:表示并列或表示目的、结果等。

例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梳理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或乎即既莫乃其且然若安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例解] 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

作状语。

相当于“怎么”“怎样”。

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4.沛公安在?(《鸿门宴》)[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相当于“什么”“哪里”。

而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例解]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例解] 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例解]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例解]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例解] 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7.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例解]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例解] 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例解]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尔1.尔何知!(《肴之战》)2.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肴之战》)3.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4.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例解] 用作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

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

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

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

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

课内课外兼顾。

散文、诗词兼顾。

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

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而】1. 连词①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成“又”。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②表递进,可翻译为“并且”过“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③表承接,可翻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

例1: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例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

(《师说》)④表转折,“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⑤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如”。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⑥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⑦表因果,“因而”。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⑧表目的。

例1: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例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 代词①第二人称,你,你的。

例: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3. 助词①相当于“以”,表范围。

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③用于句末,相当于“耳”。

如: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4. 动词①如,好像。

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何】1. 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例1: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例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1: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例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 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岂”“怎”。

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在高一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文言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其中的实词和虚词,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提升阅读和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必修一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一、实词1、爱喜爱,喜欢。

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爱护。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2、安怎么,哪里。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被表示被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倍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本来,原来。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6、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7、兵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军队。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8、病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困苦不堪。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9、察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0、朝早晨。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11、曾曾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连……都……,竟。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12、乘驾,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13、诚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如果,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14、除授予官职。

必修一常用虚词归纳

必修一常用虚词归纳

必修一常用虚词归纳总结而《烛之武退秦师》1.表承接“才”:今急而求子/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2.表转折“却”:因人之力而敝之3.表修饰:夜缒而出而《荆轲刺秦王》1.表转折,可是、却: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今日往而不反者/而伤长者之意2.表并列,并且、和:而报将军之仇者/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而秦武阳奉地图匣3.假设关系,如果:今行而无信4.表修饰,着: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和而歌/倚柱而笑/自引而起5.提起连词:而秦法6.表承接,就:图穷而匕首见7.表因果关系:而为留待以《烛之武退秦师》1.来: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2.因为:以其无礼于晋3.把,与“为”连用,以之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荆轲刺秦王》1.介词,因为: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2.目的连词,来: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皆白衣冠以送之/遂拔以击荆轲3.通“已”,已经:日以尽矣4.介词,依、按照:以次进5.因此:以故荆轲逐秦王6.用:可以解燕国之之《烛之武退秦师》1.代词:公从之(代指佚的建议)/许之(代指这件事)/将焉取之(代之土地)/唯君图之(代指这件事)/杨孙戍之(代指郑国)/子犯请击之(代指秦军)2.位于句子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臣之壮也/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3.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之有4.的:是寡人之过也助词之《荆轲刺秦王》1.助词,的:而报将军之仇者/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而伤长者之意2. 位于句子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秦之遇将军3.代词:太子闻之(代指“樊自杀”)/函封之(代指“樊的头”)/太子迟之(代指荆轲)/唯大王命之(代指“燕使来见一事”)/秦王闻之(代指“蒙嘉的话”)/群臣怪之(代指“秦武阳色变振恐”)/愿大王假借之(代指秦武阳)/为之奈何(代指“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秦王购之金千斤(代指“樊的头”)/愿足下更虑之(代指办法)其《烛之武退秦师》1.代词:以其无礼于晋(代指郑国)/君知其难也(指示代词,那)/共其乏困(代指他们)/又欲肆其西封(代指晋国)2.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吾其还也为《荆轲刺秦王》1.介词,被:皆为戮没2.动词,发出:为变微之声/复为慷慨羽声3.动,替:嘉为先言于秦王曰4.动词,当:愿举国为内臣5.动词,做:乃令秦武阳为副6.动词,对:为之奈何7.动词,打点、准备:乃为装遣荆轲为《鸿门宴》1.wéi做、干:客何为者2.wéi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3.wéi是:我为鱼肉4.wéi被,介词:吾属今为之虏矣5.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以为“呢”:何辞为6.wèi替、给,介词:为击破沛公军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1、而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今急而求子:才,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2、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3、之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 提宾标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 代词,指代土地5、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6、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7、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语文文言虚词总结——必修一

语文文言虚词总结——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⑴而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修饰,不译)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承接,不译)3.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不译)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不译)5.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却”)⑵何1.何厌之有:(代词,疑问代词,作宾语,“什么”)⑶乃1.乃还:(副词,表承接,“就”)⑷其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第三人称,“它”,指郑国)2.君知其难也:(代词,第三人称,“它”,指这件事)3.共其乏困:(代词,第三人称,“他们”,指出使的人)4.又欲肆其西封:(代词,第三人称,“它”,指晋国)5.失其所与:(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的”)6.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还是”)⑸且1.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并且”)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⑹若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连词,表假设,“如果”)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连词,表假设,“如果”)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假设,“如果”)4.若不阙秦:(连词,表假设,“如果”)⑺所1.君之所知也:(所字结构,“所……的事”)2.失其所与:(所字结构,“所……的事”)3.君亦无所害:(所字结构,“所……的事”)⑻为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复音虚词,“以为”,把……作为)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实词,动词,“给予”)3.无能为也已:(实词,动词,“做”)⑼焉1.子亦有不利焉:(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2.焉用亡郑以陪邻:(助词,疑问代词,“怎么”)3.朝济而夕设版焉:(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4.将焉取之:(兼词,相当于“于之”,从哪里)⑽也1.且贰于楚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2.臣之壮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3.无能为也已:(助词,句中,表停顿,不译)4.是寡人之过也:(助词,表判断,“是”)5.君知其难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6.君之所知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7.吾其还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8.君之薄也:(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⑾以1.以其无礼于晋:(介词,“因为”)2.越国以鄙远:(介词,“把”)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表目的,“来”)4.焉用亡郑以陪邻:(介词,表目的,“来”)5.阙秦以利晋:(介词,表目的,“来”)6.以乱易整:(介词,“用”)7.敢以烦执事:(介词,“用”)⑿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表依据、方法,“来”)⒀于1.以其无礼于晋:(介词,表对象,“对”)2.且贰于楚也:(介词,表对象,“对”)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表对象,“对”)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表对象,“对”)⒁与1.与郑人盟:(介词,“和”“同”“跟”)2.失其所与:(动词,“结交”“亲附”)⒂之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结构助词,“的”)2.公从之:(代词,“他”)3.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结构助词,“的”)4.臣之壮也:(助词,结构助词,取独,不译)5.许之:(代词,“它”,指郑国)6.邻之厚:(助词,结构助词,取独,不译)7.君之薄也:(助词,结构助词,取独,不译)8.行李之往来:(助词,结构助词,取独,不译)9.君之所知也:(助词,结构助词,取独,不译)10.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11.将焉取之:(代词,“它”,代土地)12.惟君图之:(代词,“它”,代这件事)13.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代词,“它”,指郑国)14.子犯请击之:(代词,“它”,指秦国)15.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结构助词,“的”)16.亦去之:(代词,“它”,指郑国)荆轲刺秦王一·其1.尽收其地(代词,“它的”指秦王的)2.臣左手把其袖(代词,“他的”指秦王的)3.而右手揕其胸(代词,“他的”指秦王的)4.其人居远未来(远指代词,“那个”)5.疑其有改悔(代词,“他”指荆轲)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远指代词,“那”)7.操其室(代词,“它的”指剑的)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代词,“他的”指夏无且的)9.断其左股(代词,“他的”指荆轲的)10.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代词,“他的”指荆轲的)11.尽失其度(代词,“他们的”指秦国的大臣们)二·之1.函封之(代词,“它”指樊於期的头)2.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结构助词,“的”)3.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结构助词,“的”)4.取之百金(代词,“它”指匕首)5.使工以药淬之(代词,“它”指匕首)6.顷之未发(音节助词,不译)7.臣愿得谒之(代词,“他”指樊於期)8.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它”指樊於期的头)9.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结构助词,“的”)10.丹不忍以己之私(结构助词,“的”)11.而伤长者之意(结构助词,“的”)12.愿足下更虑之(代词,“它”,指这件事)13.秦之遇将军(结构助词,“的”)14.今闻购将军之首(结构助词,“的”)15.可以解燕国之患(结构助词,“的”)16.而报将军之仇者(结构助词,“的”)17.为之奈何(代词,“它”,指这件事)18.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结构助词,“的”)19.然则将军之仇报(结构助词,“的”)2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结构助词,“的”)19.然则将军之仇报(结构助词,“的”)2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结构助词,“的”)21.太子闻之(代词,“它”,指这件事)2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结构助词,“的”)23.太子迟之(代词,“他”指荆轲)24.乃复请之曰(代词,“他”指荆轲)25.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结构助词,“的”)26.皆白衣冠以送之(代词,“他”指荆轲)27.为变徵之声(结构助词,“的”)28.持千金之资币物(结构助词,“的”)2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结构助词,“的”)30.比诸侯之列(近指代词,“这样”)31.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结构助词,“的”)32.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结构助词,“的”)33.唯大王命之(代词,“他们”指荆轲和秦武阳)34.秦王闻之(代词,“它”,指这件事)35.群臣怪之(代词,“它”,指这件事)36.北蛮夷之鄙人(结构助词,“的”)37.愿大王少假借之(代词,“他”,指秦武阳)38.轲既取图奉之(代词,“他”指秦王)39.因左手把秦王之袖(结构助词,“的”)40.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代词,“它”,指秦王的胸口)41.而乃以手共搏之(代词,“他”指荆轲)42.乃欲以生劫之(代词,“他”指秦王)三·乃1.乃请荆卿曰(副词,表承接,“于是”“就”)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副词,表程度,“才”)3.乃遂私见樊於期(副词,表承接,“于是”“就”)4.樊於期乃前曰(副词,表承接,“于是”“就”)5.乃今得闻教(副词,表转折,“却”“竟然”)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副词,表承接,“于是”“就”)7.乃为装遣荆轲(副词,表承接,“于是”“就”)8.乃令秦武阳为副(副词,表承接,“于是”“就”)9.乃复请之曰(副词,表承接,“于是”“就”)10.乃朝服(副词,表承接,“于是”“就”11.而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12.左右乃曰(副词,表承接,“于是”“就”)13.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副词,表承接,“于是”“就”)14.乃欲以生劫之(实词,判断动词,“是”)四·则1.则虽欲长侍足下(连词,表承接,“那么”)2.则秦未可亲也(连词,表承接,“那么”)3.然则将军之仇报(连词,表承接,“那么”)五·与1.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介词,“和”“同”“跟”)2.人不敢与忤视(介词,“和”“同”“跟”)3.欲与俱(介词,“和”“同”“跟”)4.待吾客与俱(介词,“和”“同”“跟”)六·以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连词,表目的,“来”)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表原因,“因为”)3.丹不忍以己之私(介词,表原因,“因为”)4.可以解燕国之患(介词,表工具方法,“凭借”)5.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用来”)6.使工以药淬之(介词,表工具方法,“用”)7.以试人(连词,表目的,“用来”)8.日以尽矣(通假字,通“已”,已经)9.仆所以留者(复音,“所以”,表原因,“……的原因”)10.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目的,“来”)11.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连词,表目的,“来”)12.使使以闻大王(连词,表目的,“来”)13.以次进(介词,“按照”)14.以故荆轲逐秦王(“已故”,所以,引出结果)1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连词,表目的,“用来”)16.而乃以手共搏之(介词,“用”)1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介词,“用”)18.遂拔以击荆轲(连词,表目的,“来”)19.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不译”)20.事所以不成者(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21.乃欲以生劫之(介词,表时间,“在”)22.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七·而1.今行而无信(连词,表转折,“却”)2.而伤长者之意(连词,表转折,“却”)3.而报将军之仇者(连词,表递进,“并且”)4.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连词,表承接,不译)5.而右手揕其胸(连词,表承接,不译)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连词,表并列,不译)7.伏尸而哭(连词,表并列,不译)8.而为留待(连词,表承接,“就”)9.今日往而不反者(连词,表转折,“却”)10.荆轲和而歌(连词,表修饰,“不译”)11.又前而为歌曰(连词,表承接,不译)1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13.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连词,表承接,不译)14.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连词,表并列,不译)15.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承接,不译)16.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连词,表并列,不译)17.自引而起(连词,表修饰,“不译”)18.秦王还柱而走(连词,表修饰,“不译”)19.而秦法(连词,表转折,“但是”)20.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连词,表转折,“但是”)21.而乃以手共搏之(连词,表承接,“就”)22.倚柱而笑(连词,表并列,不译)2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连词,表修饰,“不译”)八·为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实词,表被动)2.为之奈何(介词,表对象,“对于”)3.乃为装遣荆轲(实词,“为装”,动词,“制成包装”)4.乃令秦武阳为副(实词,动词,“作为”)5.而为留待(介词,表目的,“为了”)6.为变徵之声(实词,动词,“发出”)7.复为慷慨羽声(实词,动词,“变成了”)8.又前而为歌曰(实词,动词,“唱”)9.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表对象,“替”)10.愿举国为内臣(实词,动词,“成为”)11.前为谢曰(实词,动词,“表达”)九·者1.而报将军之仇者(判断句式,不译)2.人无不立死者(代词,指人,“……的人”)3.今日往而不反者(代词,指人,“……的人”)4.仆所以留者(助词,在动词之后,引出原因)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代词,指人,“……的人”)6.见燕使者咸阳宫(代词,指人,“……的人”)7.群臣侍殿上者(代词,指人,“……的人”)8.而伤长者之意(代词,指人,“……的人”)9.事所以不成者(助词,在动词之后,引出原因)十·也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助词,表判断,“是”)2.则秦未可亲也(助词,表陈述,不译)3.竖子也(助词,表判断,“是”)4.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助词,表判断,“是”)十一·何1.将奈何(复音虚词,“奈何”,怎么样)2.何如(复音虚词,“奈何”,怎么样)3.为之奈何(复音虚词,“奈何”,怎么样)4.无可奈何(复音虚词,“奈何”,怎么样)十二·于1.常痛于骨髓(介词,“在”)2.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复音虚词,“于是”,在这)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复音虚词,“于是”,在这)4.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对”)5.燕王拜送于庭(介词,“在”)6.使毕使于前(介词,“在”)十三·所1.顾计不知所出耳(所字结构)2.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所字结构)4.卒惶急不知所为(所字结构)5.事所以不成者(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6.荆轲有所待(所字结构)十四·乎1.将军岂有意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吗”)十五·因1.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连词,表承接,“于是”)2016天津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整理(必修一)第 4 页鸿门宴因:(5个)1、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趁机,介词)2、不如因.善遇之(趁着,趁机,介词)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连词)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介词)5、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趁机,介词)且:(3个)1、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副词)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表让步关系)3、且为之奈何?(同“1”)则:(3个)1、则.与一生彘肩(就、便,表承接关系)2、沛公则.置车骑(就,连词) 3、则与斗卮酒(同“1”)所:(4个)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与“无”构成“无所”结构,后带动词)2、所.以遣将守关者(与“以”一起表原因,…的原因)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含名词性质)4、若属皆且为所.虏(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何:(5个)1、籍何.以至此(什么,代词)2、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么样)3、客何.为者(什么,动词宾语)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必,表反问)5、大王来何.操?(什么,代词)乃:(3个)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连词)2、良乃.入,具告沛公(就,连词)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才、这才、就,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副词)若:(2个)1、若.入前为寿(你,第二人称代词)2、若.属皆且为所虏(你,第二人称代词)其:(5个)1、此其.志不在小(他的,人称代词,代沛公)2、吾令人望其.气(他的,人称代词,代沛公) 3、其意常在沛公也(他的,人称代词,代项庄) 4、樊哙侧其盾以撞(他的,人称代词,代樊哙) 5、樊哙覆其盾于地(他的,人称代词,代樊哙)乎:(4个)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3、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4、壮士能复饮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而:(7个)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关系,连词)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连词)3、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不译)4、拔剑切而.啖之(承接,连词)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表并列,连词)6、拔剑撞而.破之(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于:(8个)1、贪于.财货(对,介词)2、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向,介词)3、良曰:长于.臣(比,介词)4、于.是项伯复夜去(和“是”表连接,连词)5、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在,介词)6、樊哙覆其盾于.地(在,介词)7、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在,介词)8、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在,介词)以:(13个)1、具告以.事(把,介词)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3、所以.遣将守关者(与“所”一起表原因,…的原因)2016天津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整理(必修一)第 5 页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拿,介词)5、籍何以.至此(凭借,介词)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来,表目的)7、请以.剑舞(用,介词)8、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9、常以.身翼蔽沛公(用,介词)10、樊哙侧其盾以.撞(表承接关系,连词)11、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表目的,连词)12、项王未有以.应(“有以”结构,“有什么办法用来”)与:(17个)1、未得与.项羽相见(和,跟,介词)2、欲呼张良与.(之)俱去(和,跟,介词)3、君安与.项伯有故(和,跟,介词)4、秦时与.臣游(和,跟,介词)5、孰与.君少长(和,跟,介词)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和、同、跟,连词,表并列)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和,跟,介词)8、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和,跟,介词)9、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和,跟,介词)10、君王与.沛公饮(和,跟,介词)11、臣请入,与.之同命(和,跟,介词)12、则与.一生彘肩(给,动词)13、怀王与.诸将约曰(和,跟,介词)14、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和、同、跟,连词,表并列)15、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动词)16、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和,跟,介词)17、竖子不足与.(之)谋(和,跟,介词)也:(11个)1、此天子气也.(表判断)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表判断)3、毋从俱死也.(句末语气词,表祈使)4、秦地可尽王也.(表肯定)5、固不如也.(句末,表陈述语气)6、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句末,表陈述语气)7、出入与非常也.(句末,表陈述语气)8、不义也.(表判断)9、其意常在沛公也.(表判断)10、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句末,表陈述语气)11、窃为大王不取也.(表肯定)为:(19个)1、皆为.龙虎(呈现、成为,动词)2、臣为.韩王送沛公(替、给,介词)3、为.之奈何(对付、对待,动词)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替、给,介词;设计、制定,动词)5、且为.之奈何(对付、对待,动词)6、君为.我呼入(替,介词)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祝愿,动词;结成,动词)8、君王为.人不忍(做,动词)9、若入前为.寿(祝愿,动词)10、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结构表被动)1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作为,动词)12、客何为.者(是,动词)13、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动词)1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二个“是”,后一个表疑问)15、吾属今为.之虏矣(表被动)之:(26个)1、珍宝尽有之.(指代珍宝,代词)2、为之.奈何(指代这件事,代词)3、且为之.奈何(指代这件事,代词)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去、往,动词)5、臣活之.(指代项伯,代词)6、吾得兄事之.(指代项伯,代词)7、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取消句子独立性)8、故听之.(指代鲰生,代词)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取消句子独立性)10、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代“人”,即刘邦,代词)11、不如因善遇之.(指代刘邦,代词)12、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的,结构助词)1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指代这件事,代词)14、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指代项王,代词)2016天津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整理(必修一)第 6 页15、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指代沛公,代词)16、今日之.事何如?(的,结构助词)17、臣请入,与之.同命(指代沛公,代词)18、赐之.卮酒(赐之.彘肩)(指代樊哙,代词)19、拔剑切而啖之.(指代生彘,代词)20、天下皆叛之.(指代秦王,代词)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指代关中地带)2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的,结构助词)2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指代璧,代词)24、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指代玉斗,代词)25、拔剑撞而破之.(指代玉斗,代词)26、吾属今为之.虏矣(指代刘邦,第三人称代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整理虚词是文言文的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中会涉及到很作虚词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实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三)之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

(代靛青)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

(指代知识、道理等)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⑹郯子之徒。

(代词,这)⑺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代词,它)⑼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它们)⑾始指异之。

(代词,它,指西山)⑿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

必修一文言实词、虚词

必修一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文必修一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草创未就(完成)诸侯各就国(回到封地)侯嬴乃谢客就车(登上)就极刑而无愠色(遭受)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为洪亮)4、而致千里(达到)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送到)致意(表达)致食客三千(招引,引来)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牵连)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7、用心一也(因为)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二、虚词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2、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修饰/转折)顺风而呼(修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蟹八跪而二螯(并列)3、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4、之青,取之于蓝(代词)輮使之然也(代词)不如须臾之所学(助词,定中之间,无义)蚓无爪牙之利(定后标志)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译: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二)师说一、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糊涂)3、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常用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2、是故无贵无贱(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4、如是而已(罢了)三、虚词1、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承接)惑而不从师(转折)吾从而师之(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小学而大遗(并列)则群聚而笑之(修饰)2、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取独)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谓取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类,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作《师说》以贻之(代词)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其皆出于此乎(推测,大概)其可怪也欤(多么)吾其还矣(祈使,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一定)其孰能讥之乎(反问,难道)4、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在)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对于)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被)5、乎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 6、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7、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译:2、不拘于时(被动句)译: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

高一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1、木直中.绳:合于,符合2、金就砺.则利:磨刀石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的学习,广博的学习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明:明达5、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6、而见者远: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7、假.舆马者:借助8、非利.足也:使……快9、而绝.江河:横渡;渡10、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性,禀性11、风雨兴焉.:兼词,在这里12、而.神明自得:表因果13、故不积跬步..:半步14、锲.而不舍:雕刻15、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16、用.心一也:因为1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托付古今异义18、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1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受通“授”教授2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21、是故..无贵无.贱:因此无论22、吾师.道也:学习23、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语气,大概2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25、或.师焉,或否焉:有的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27、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28、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29、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30、少焉.:形容词词尾31、纵一苇之所如.:往32、倚.歌而和之:按着33、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意动用法34、顺流而东.也:东下,名词作动词35、固.一世之雄也:本来3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简直37、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38、始指异.之:认为……奇异39、穷山之高.而止:最高峰形容词作名词4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这样以后41、故为之文以志.:记42、萦青.缭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补充:1、輮.以为轮:使……弯曲2、虽有槁暴...:通“又”槁:枯暴:通“曝’晒干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检验反省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形容词作名词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难道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8、而耻.学于师:以……为耻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11、或不.焉:通“否”不从师12、吾子不齿..:不屑一提13、圣人无常.师:固定的14、郯子之徒.:一类人15、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研究,学习1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赞赏赠送17、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越过18、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20、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21、倚歌而和.之:唱和22、正.襟危坐:使……端正整理23、山川相缪.:通“缭”盘绕2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攻下:斟酒横执长矛2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渔砍柴名词作动词28、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29、寄蜉蝣..于天地:像蜉蝣一样30、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轻易得到3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最终3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食”享用3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哀怨。

高一上册文言文虚词归纳

高一上册文言文虚词归纳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助词 2 表被动 八八.乎
1.介词,相当于“于”视情况可译为“在”“对”“对 于”“给”“向”“跟”“比比”等。 2.语气气助词,1 表疑问、反问,可译为“吗”“呢” 等。 2 表揣测、商量量,可译为“吧”“吗”等。 3 表感叹,可译为“啊”“呀”等。 4 用用在句句中停顿处,不不译。 3.作词尾,相当于“然”。
8.用用在后置定语后,相当于“的”。 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十十一一、与
表假设
1.介词(yǔ),引进动作行行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跟” “同”“为”“给”等。 2.连词(yǔ),表示并列列关系,可译为“和”“跟”“同”。 3.动词(yǔ),可译为“结交”“亲附”“给”等。 4.动词(yù),“参与”。 5.助词(yú),通“欤”,表反问、疑问等语气气, 可译为“吗”“呀”“吧”等。
竖子子不不足足与谋。《鸿⻔门宴》 介词,“跟” “同” 秦伯说,与郑人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介词,“跟” “同”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入与非非常也。《鸿⻔门宴》连词表并列列 “和” 失其所与,不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结交” 则与斗斗卮酒。《鸿⻔门宴》动词,“替”“给” 十十二二. 则
良乃入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于是 使杞子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于是,就 六.且
1.连词。 表示并列列、承接、递进、让步、选择等关系,视 情况可译为“并且”“而而且”“又又”“一一边……一一 边……”“还有”“那么”“尚且”“况且”“还是”等。 2.副词。1 动作将发生生,可译为“将”,“将要”。 2 动作的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
焉用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疑问代词 五.乃
1.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 接,可译为“就”“于是就”“这才”。 2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 “却”“竟(然)”“反而而”“才”。 3 表示某种条件下的结果, “才”。 4 对事物范围的一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2.代词。第二二人人称“你”,“你的”。 3.用用在判断句句中,表确认,可译为“是”“就是”。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是高一语文学习的难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一)其:一、用作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或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等。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4.用作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5.用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6.用作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处于此乎?(《师说》)2.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当”。

如:予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3.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

如: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勾践灭吴》)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表示选择,相当于“或者”“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3.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

如: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一.【之】(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三)动词,到……去。

必修一古文虚词整理

必修一古文虚词整理

• B用作副词
不解矣d
• e.表示揣测
•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 f.反问
吾a
• g.期望
•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
• h命令。
•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a
• C用作连词
•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i.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 6.其皆出于此乎j
“是……还是……” 。 •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a,其可怪

• b.判断词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 c.副词,表顺承“于
是”“就”
• d.副词,表转折
“却”“竟然”“反而”
• e.“【无乃】表猜测,
译为“恐怕……”。
.
6
其 • A用作代词。
• a. 第三人称
• 《劝学》
• b.第一人称
• 1.其曲中规
• c.第二人称
• 《师说》
• d. 指指示代词“这”“那”•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
13
以 A介词,
•a.因为 •b从,在 •c拿,用 •d按照、依照 •e依靠 •f凭借 •g跟,同
B连词
•h表目的 •i表修饰 •j并列 •K因为 •所以:l1……的原因;l2用来…… •以为:m1以之为,m2认为 •无以:n没有办法
可以:o1可以用来,o2可以
D动词,p通“已”停止
• 《劝学》
被动。
.
19

• A介词。 • a.比,和……比较。 • b. 和,跟,同。 • B连词
c.“和”“同”“跟”。
• d.句末语气词,表示反
问、疑问或感叹,后作 “欤”,此义项读音为 yú。
• e.【孰与】【与……孰】

必修一文言实词、虚词

必修一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文必修一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草创未就(完成)诸侯各就国(回到封地)侯嬴乃谢客就车(登上)就极刑而无愠色(遭受)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为洪亮)4、而致千里(达到)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送到)致意(表达)致食客三千(招引,引来)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牵连)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7、用心一也(因为)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二、虚词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2、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修饰/转折)顺风而呼(修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蟹八跪而二螯(并列)3、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4、之青,取之于蓝(代词)輮使之然也(代词)不如须臾之所学(助词,定中之间,无义)蚓无爪牙之利(定后标志)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译: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二)师说一、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糊涂)3、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常用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2、是故无贵无贱(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4、如是而已(罢了)三、虚词1、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承接)惑而不从师(转折)吾从而师之(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小学而大遗(并列)则群聚而笑之(修饰)2、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取独)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谓取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类,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作《师说》以贻之(代词)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其皆出于此乎(推测,大概)其可怪也欤(多么)吾其还矣(祈使,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一定)其孰能讥之乎(反问,难道)4、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在)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对于)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被)5、乎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 6、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7、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译:2、不拘于时(被动句)译: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集锦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集锦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集锦文言虚词是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知识点,也是高一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关键,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⑤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吾功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攻之。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识别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

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

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

用汉语翻译文言句
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

能默写文言名篇
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

课内课外兼顾。

散文、诗词兼顾。

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

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

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

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

这样,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复习文言文就不是无的放矢了
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
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文言实词释义九法
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1. 从字形推词义。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

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

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2. 从通假字推字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

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

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

3. 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

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

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

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

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

4. 按互文推词义。

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

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5. 凭对文推词义。

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

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6. 凭上下文推词义。

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

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7. 随文引申推词义。

词有本义和引申义。

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

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

8. 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

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

9. 用析句法推词义。

在文言文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据词类去推求词义。

这种方法,对解释跨几个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

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

上面谈的几种释义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