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六国论

合集下载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国论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全文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优秀PPT课件

《六国论》优秀PPT课件
• 1、暴霜露 “曝”,曝露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倘若 • 3、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勿”,不要
21
古今异义
•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形容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

动词,获得
35
文言虚词
•而 •之 •以 •为 •其 •则 •与
36
文言虚词



(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
在苏洵看来,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
开门见山,直陈观点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7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小邑 得百倍
大城 失百倍
数量上
对 大欲 得难
有限
大患 献易 无厌
程度上
比 奉繁
侵急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8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并不“赂秦”,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48
2024/10/15
49
12
• 老泉论六国之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
而卒亡于此,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八引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苏洵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经典之作,该文呈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学创作的个人见解,而其文言文的写作风格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财富。

下面我们通过原文译文赏析的方式,探究苏洵《六国论》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原文昔齐、楚之争,湘、泗之战,卒使楚灭齐也。

先时周室将微,诸侯恢弘,再以诸夏争分天下:故兵刃挥下,以扫其民。

至如今日,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以弱中国之外,为中原之困。

昔秦之时,可谓兼服天下一统矣。

然其所以失之者,以其政虽独行一域之内,而扩意于万乘之外也。

故文化机宜,不得其宜,而终以陷秦社稷于项籍之手。

汉文帝以外戚执国,教化不修,后世其弊。

东汉之末,四百余年建安之际,天下英才集于此门而撰文奏献,世谓之建安文学。

六朝之际,王褒、何晏之徒,为文骋雄,脍炙人口。

至如唐之盛,杜甫、李白之风,靡不冠绝。

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然则文学之盛衰,固非居散策之难易也,诚味君子矣。

虽然《六国论》乃四言诗,掩盖若隐若现,一丝不露,然而从中可以窥见苏洵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入见解和对文学创作的具体方向。

首先,苏洵认为古代文学的辞藻应该注重表现手法而非词藻华丽,因为文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流传万世,更是要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追求自我表达和独特性,将作者个性和情感注入到文学中,以此赢得读者的称赞和喝彩。

译文古时候,齐国和楚国争霸,湘水和泗水之间的战争最后导致了楚国击败齐国。

当时周室已经大不如前了,各个诸侯势力在不断膨胀,古代中原地区因此分为了多个国家,他们争斗不断,武力扫荡血流成河。

如今的情况更是糟糕,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中原与外族的争斗一直在持续,这让中国更加贫困悲苦。

在秦始皇的时期,中国曾经被统一一统,然而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统治区域虽然大,却想要管理的地方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他的文化政策不得人心,最终导致项籍拿到了秦的内政权。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六国论原文与译文一堂好课的开篇就好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的巧妙导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为文言文教学的开展作铺垫。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把握学生的心理,明确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进而采用巧妙的开篇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李桢(明)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六国论》是苏洵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六国论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韩、魏塞秦之冲()(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秦国通过攻打其他国家,小的时候获得城邑,大的时候获得城池。

与秦国所得相比,通过战胜获得的东西微不足道。

秦国想要的东西,正是诸侯国家最害怕的,就是不战而屈服。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先祖,他们不畏严寒酷暑,砍伐荆棘,只为拥有一小块土地。

然而,我们的子孙却视之为不值一提,轻易地丢掉它,就像丢弃草芥一样。

今天,我们割让了五个城池,明天就要割让十个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

但是,当我们抬头看四周时,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因此,诸侯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野心是无限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屈服于秦国,那么他们的侵略只会变得更加猖獗。

因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经注定了。

最终,颠覆是不可避免的。

古人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为什么齐国从未贿赂秦国,却最终成为了五国之一?这是因为他们与秦国结盟,但并没有帮助其他五国。

当其他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无法幸免。

燕赵的君主一开始有远大的计划,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土,因此没有向秦国贿赂。

因此,即使燕国是一个小国,也最终灭亡了。

这就是战争的结果。

在丹水之战中,XXX的计策导致了燕国的迅速失败。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后来,秦国又两次攻击赵国,但XXX将其击退。

然而,XXX最终被谗言所害,邯郸成为了秦国的郡。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虽然他们善于战斗,但是他们没有坚持到底。

当燕赵处于革命和灭亡的边缘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都很孤立和危险。

虽然他们在战斗中失败了,但是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如果当时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与秦国结盟,刺客没有行动,那么良将仍然存在,胜负之数和生死之理就可以与秦国相抗衡,也许并不会那么容易。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虽然实力比秦国弱小,但也有可能在不贿赂的情况下战胜秦国。

如果要统一天下,就不能采取跟随六国灭亡的旧路,否则又会变成六国的下属。

尽管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但实力相对较弱,或许还有不靠贿赂就能战胜秦国的可能性。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苏辙《六国论》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苏辙《六国论》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苏辙《六国论》原文|译文|作者简介《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这篇古文作者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篇古文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六国论》原文宋代: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及注释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优选六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优选六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优选六篇译文:篇一【注释】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

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体,主要记叙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六国在《史记》里均有“世家”。

②窃:私下。

谦词。

③山西:古地区名。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殽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

④深思远虑: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

亦作“深思熟虑”。

⑤咎:责怪。

⑥郊:邑外为郊。

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下面的“野”也是指郊。

这里是指韩魏境内。

文学赏析篇2《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明确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因此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因此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身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身走向毁灭。

因此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那,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

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

六国论课文原文

六国论课文原文

六国论课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贤士,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知识点六国论文言文内容知识点(2024)

六国论知识点六国论文言文内容知识点(2024)

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对《六国论》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文言文内容以及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正文内容:一、《六国论》的文言文内容1.《六国论》的开篇部分内容:《六国论》开篇是孔子对中国战国时期六个主要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中,孔子通过当时六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2.《六国论》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在《六国论》中,孔子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国君和官员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人物性格特征。

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使整个著作更加生动有趣。

3.《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六国论》中介绍了孔子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包括君主的道德要求、国家治理的原则以及对内外问题的处理方法等。

这些政治理论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二、知识点一:孔子对六个国家的分析和评价1.直言国家的大小、政治利益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2.对六个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行详细剖析,指出其政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3.提出了解决各个国家政治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三、知识点二:对君主的要求与君臣关系1.孔子对君主的要求,包括道德品质、才能和治理能力等方面2.揭示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君主应当广纳贤才,倾听民意,实行仁政等观点四、知识点三:政治治理的原则和方法1.揭示了“治乱之道”和“合国之道”的概念和内涵2.强调政治治理应遵循的原则,如和缓处理内外问题、防患于未然等3.论述了君主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变政治体制、重视教育、推行法治等五、知识点四:孔子对外事的处理方法和对策1.对内外交涉的不同态度和原则进行了论述2.提出外交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国际关系、平等交往等3.探讨对外事的处理方法和策略,如联合中立国、降低对外关系的紧张度等六、知识点五:《六国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1.分析《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对后世政治理论的影响2.引用后世对《六国论》的评价,阐述其在政治学领域的地位和意义3.论述《六国论》的现实价值和对当代政治理论的启示总结:通过对《六国论》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而且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六国论 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 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秦国攻取其他国家,小的时候只拿到城邑,大的时候就能得到城池。

与用战争获得的领土相比,秦国所得到的领土是百倍的。

失去领土的诸侯国家,与在战争中失败而丧失领土的国家相比,也是百倍的。

因此,秦国的野心是诸侯国家的大患,而不在于战争。

我们的祖先们曾经为了一寸土地而经受严寒和饥饿,砍伐荆棘。

但是,子孙们却视之不甚惜,把它们送给别人,就像弃草芥一样。

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再割十座城池,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

但当我们抬头看四周,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因此,诸侯国家的领土是有限的,而秦国的野心是无止境的。

如果诸侯国家服从秦国而不战,胜负已经注定了。

最终,它们也会被颠覆。

古人曾经说过:“向秦国让地,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没有用完,火却没有熄灭。

”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

齐国从来没有贿赂过秦国,但最终还是被五个国家所灭亡。

这是因为它在XXX家和五国之间没有选择立场。

五个国家都被灭亡了,齐国也无法幸免。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一开始有远见卓识,能够保卫自己的领土,不愿意贿赂秦国。

因此,燕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

这说明用战争来保卫领土是行不通的。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后来,秦国又攻击赵国两次,但XXX却连续击退了它。

然而,XXX最终因为谗言被诛杀,邯郸成为了郡城。

虽然XXX是个好将军,但他没有坚持到底。

当燕国和赵国处于秦国的革灭之际,它们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它们虽然在战争中失败而灭亡,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依附于秦国,刺客不行动,好将领还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就可以和秦国相比,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衡量。

唉!如果用拿土地贿赂秦国的这种办法,来封天下的谋臣,来事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一起向西进军,那么我担心秦国人吃不下饭了。

这是多么悲哀啊!有这样的力量,却被秦国的威胁所迫,日渐衰弱。

治理国家的人不能被积累的威胁所迫害啊!六个国家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家,虽然它们的力量弱于秦国,但还是有可能在不贿赂秦国的情况下战胜它的。

苏澈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苏澈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曾经读《史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世家,私下奇怪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诸侯以五倍于敌的地域,十倍于敌的军民,奋发向西而进,去攻击崤山之西不过千里之大的秦国,却没能免于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他们深刻地考虑,认为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能保全自己的计策。

因此不得不责备当时的谋士们防备祸患之策的疏漏,目光看不到长远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大势。

人教版高二语文六国论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六国论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六国论知识点及练习题《六国论》是中国古代实用主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荀子的一篇著名文章。

文章通过对六国战国乱争的分析,总结出了政治上的一些理论,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实践性。

以下是《六国论》的一些重点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一、思想核心:1.政治利益至上:《六国论》强调“解生民之顾”,即国家利益至上,政治利益要超越个人利益。

2.外交策略:设害人之心,需久而难变的外交策略。

文章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该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中心,对待外部势力要有久远而稳定的判断。

二、核心观点:1.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做事必须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即考虑到环境和条件的三因素。

2.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安全措施在一国政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安全才能使国家有发展,掌握安全则能掌握政权。

三、相关练习题:1."六国论"的作者是谁?写出他的哪一派思想。

(3分)2.“五兵卒加亡主”是《六国论》中的哪一部分,它的含义是什么?(3分)答:这句话出现在《六国论》的“内篇”,即“兵势篇”,意思是指五个危害君主的人,分别是大臣、将军、朋友、妻子、士人。

3.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政治利益应该超越什么利益?(3分)答: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政治利益应该超越个人利益。

4.在《六国论》中,荀子对外交策略有何要求?(3分)答:荀子在《六国论》中对外交策略的要求是需要设害人之心,要有久远而稳定的判断。

5.写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

答:天时地利人和是指考虑到环境和条件的三因素,即根据具体的时代、地域、社会条件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策和行动。

6.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什么对政治最重要?(3分)答: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安全措施对政治最重要。

7.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一个国家最需要实行的是什么措施?(3分)答:在《六国论》中,荀子认为一个国家最需要实行的是安全措施。

以上是对《六国论》的一些重点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及创作背景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及创作背景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及创作背景《六国论》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文章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层层解剖,鞭辟入里。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及创作背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苏洵作品)—搜狗百科

六国论(苏洵作品)—搜狗百科

六国论(苏洵作品)—搜狗百科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六国论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六国论主要内容

六国论主要内容

六国论主要内容《六国论》是儒家学派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六国志》中撰写的有关六国分立地区的有关理论。

其受传统儒学思想影响,集中反映了一代学者们走出西周政治地理思想框架,构思古代中国社会采用“六国分章”政治制度的思想。

《六国论》指出,六国分立制度,既是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于中央王室统治协调下的分立、独立的基本结构。

它强调国家的历史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变化,大势必然要求国家所有的分化、分立的形式发展,以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六国论》指出,六国分立制度,既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在中央王室统治协调下的分立、独立的基本结构。

它强调,国家的历史变化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改革,大势必然要求国家各种形式的分立和分立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

《六国论》还提出六国分立制度的一些理论基础,如统治制度的动态变化、政治体现、文化交流等。

它认为,这种制度包括政治和社会两个部分,如果政治制度在每个国家都以一种有序稳定的方式运行,而社会则按照特定的文化传统来实施,从而使国家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各方面的和谐也得以实现。

此外,《六国论》也提出,六国分立制度要依靠中央政府来指导和调节,以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

它认为,由六国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在统一的协调下,实现“六国之和”的目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六国论》被认为是儒家学派思想家在从传统儒学思想中走出西周政治地理思想框架,构思古代中国社会采用“六国分章”政治制度的尝试。

它不仅聚集了大量儒家经典思想,而且还以某种程度上构思了中国今天使用的行政区划制度。

在志学、思想史和地理学上,它都曾受到过重要的学术认可,成为指导中国社会组织形式的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六国论》是儒家学派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六国志》中撰写的有关六国分立地区的有关理论。

其受传统儒学思想影响,集中反映了一代学者们走出西周政治地理思想框架,构思古代中国社会采用“六国分章”政治制度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正确译文。

2.掌握“论”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1.厘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学习独到的立论角度和借古讽今的写法。

情感目标:1.能结合《六国论》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增强忧患意识。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本文“以史实为据,叙史高度概括”的史论内容。

2.结合其他史论文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对象相同,角度不同,观点有异。

教法学法1.教法:点拨法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删减质疑法教学设想1.设计自读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分四组布置任务:第一组网上搜集整理关于作者苏洵的资料及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第二组上网搜集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上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第三组借助工具书,阅读苏辙的《六国论》,提炼观点。

第四组借助工具书,阅读清代李桢的《六国伦》,提炼观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①自然段。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导读”,初步明确课文内容,把握赏析思路,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

(一)关于“课文导读”的内容“课文导读”共4 小段。

首段介绍了赏析古文的思路和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

第2小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

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阅读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阅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阅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自读提纲。

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导读”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谗()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⑥()笑大方(3)学生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练习与思考三”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盖失强援()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③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或曰:“六国……”()或未易量()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附〕自读提纲参考答案:(1)①sàng shuài②pù bào③jì chán④shù shǔ⑤cóng zòng(2)①嬴②赢③羸④殆⑤怡⑥贻(3)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迅速,快。

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爱惜吝惜②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③弊病困顿(失败)④有人或许⑤像还(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②诸侯;秦。

③刺秦王;抗秦之。

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简介背景学生结合上网所查资料介绍,教师补充。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

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

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四、研习新课(一)关于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听配乐朗诵课文,学生分析讨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

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导读”,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 个自然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斜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A.①②/ ③/ ④⑤B.①②③/ ④/ ⑤C.①/ ②③/ ④⑤D.①/ ②③④/ ⑤(二)学生朗读课文第①自然段,思考: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怎样的?(三)“课文导读”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A.第1句B.第6句C.第1、6两句D.1—6句E.1、2、4、5、6句(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课文导读”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一)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一、二、三。

(二)朗读课文,背诵第①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课文第②至第⑤自然段,落实教学目的第3、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作业重点检查背诵、朗读。

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

关于“练习与思考”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二、学习课文第②自然段(一)学生齐读第②自然段,口译本段内容,教师订正。

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

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

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自读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2.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

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

兹不赘述。

)(二)“课文导读”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阅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

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1)作者用______和______相比较,______和______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诸侯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证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2)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______与明日______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____________;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