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预设: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西湖边;“醉书”是指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可见这首诗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这天,饮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三首》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三首》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3 古诗词三首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女生男生赛读。

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初步认识诗与词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3、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词。

1、同学们,都说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相信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唐诗。

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瞧,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首诗?(出示图)《咏柳》、《山行》、《江雪》(评价:学而不忘好习惯)2、这三首唐诗中,有描写春景的《咏柳》,还有描写——(秋、冬) 唯独缺少描写--------(夏)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乡村夏夜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齐读课题)4、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词”吗?(预设)1、关注课后连接或查阅资料了解。

评价:你预习得真到位,连课文链接都关注到了。

听了他的介绍,你捕捉到了哪些关键信息?看来你已经学会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真不错!2、未预习评价:没关系,让我们打开书读读课文链接,看看你从中捕捉到了哪些关键信息?5、老师不得不夸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捕捉到了关于“词牌”的介绍。

为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词牌,老师请来一位博士为大家深入介绍。

(二)解词题1、是的,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而夜行黄沙道中才是这首词的题目。

2、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什么意思?你说——3、不错,解读得很准确,那辛弃疾在黄沙岭欣赏到了怎样的风景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三)读词(1)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

来,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

(抽生读)2.掌声是大家对你的认可,(他字音都读准了吗?)(强调“见”)这一个字是一个古今字,读现的音,是出现的意思,这一个字在学过的一句诗中也出现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附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附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重点、难点重点:1.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突破方法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来记忆诗句;借助图画,帮助想象,理解诗意,促进表达。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突破方法通过师生对话,多种形式朗读,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心境。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点拨法、问题导读法。

学法: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作者及创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

一、观看插图,初游建德江师:看第1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否用几句话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说话内容相机导人:这幅画描绘的正是《宿建德江》这首诗的情景。

(板书课题:宿建德江)二、字字落实,读通诗歌(一)自由读师:前两遍读准字音,把你觉得要注意的音节圈起来,争取做到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诗句读通念顺。

(二)准确读“泊”在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念作bó。

“泊烟渚"的“渚”读zhŭ。

“德”:书写时注意不要丢了右边中间的“一”。

(三)有节奏地读。

师: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1.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般是: 2/2/1或2/1/2。

例如:“移舟/泊/烟渚”为2/1/2。

2.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

每行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老师读。

然后交换读。

三、走进诗境,感悟情感(一)许多古诗都有“诗眼”,它就像诗的“眼睛”,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人教部编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体会诗句的语言美,感悟比喻的妙处。

3、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二)、教学重点1、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三)、教学难点1、想象西湖晴雨的变幻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2、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中华传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文字线索题导入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3、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4、他的诗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流传千古的名句1、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猜出这个人是谁吗?(苏轼)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题)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件)(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西湖边上的望湖楼醉酒题诗)3、那么苏轼在望湖楼上题了怎样的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齐读)3、读得真不错,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响、读准,更要读出诗的节奏,(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由练读一下这首诗。

4、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好(如果读不好,师范读,再指名读)5、男女生赛读。

三、检查预习,提出疑问1、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学习古诗仅仅会读还不行,我们还得理解诗中意思,品读诗中的意境。

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不懂或者难懂得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相机指导回答)2、相信解决了这些重难点词,你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现在再读这首诗,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带着你们的理解在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四、整体感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大、快、急、来得快、去得也快)五、品读诗句1、这真是一场奇特的雨啊!你从诗中得哪些字眼或诗句中感受这场雨的奇特呢?请默读诗歌,并从信封中取出“共学单”,认真完成。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古诗词三首(含第4课)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古诗词三首(含第4课) 部编版

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德”“鹊”“蝉”三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默读《花之歌》,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和第四课《花之歌》。

(二)想象诗景,感知诗情1.比较阅读,共赏月色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那它们表达的情感是不是相同呢?(1)秋江暮色,感受愁绪①正音正读首先,跟老师一起读《宿建德江》这首诗。

注意把“渚”字的读音读正确。

渚,指的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烟渚”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

②所处之境,所感之情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想象一下,此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夕阳西下,飞鸟归林,行色匆匆的路人纷纷归家。

再远处,江面上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停泊着船只,一位孤身的旅人举目四望。

旷野无边无际,天比树还低,江水清清,明月和人相亲相近。

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的你一定会想到,孤寂、忧愁、凄凉,老师和你们想得一样。

同学们发现了吗?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情感。

对,第二句中的这个“愁”字,正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人是因何而愁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的?从“日暮客愁新”,感受到作者羁旅他乡的惆怅;从“野旷天低树”,感受到作者孑然一人,只有树相伴的孤独之愁;从“江清月近人”,感受到作者看到皎皎明月,却不能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无尽的愁绪。

此处,“客”指的就是孟浩然自己。

面对黄昏落日,悠悠江水,诗人为什么又说他的心里涌起了“新愁”呢?其实,孟浩然曾经多次参加科举,但屡屡失利。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 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 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4.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炼诗眼1.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PPT:醉)生猜猜得真准(这是“醉”)。

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常有出现(PPT)请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生读)2.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杰出诗人苏轼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生齐读。

3.这里的“醉”是什么意思?(喝醉)生答(看来同学们课前认真预习了,真棒!)据说苏轼一生有三大爱好:下棋、喝酒、写诗。

这首诗就是苏轼在喝醉酒之后写下来的。

(板书:酒)从诗题中你还能知道什么?(时间、地点)4.读了诗题,你最想了解什么?(生答)是啊,诗人为何而醉,让我们赶快走进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PPT)谁能正确朗读这首诗?老师相信认真预习了的孩子一定会自信地举手!诗中有个生字(PPT:遮)齐读一遍,谁来组组词?(遮挡、遮盖、遮羞)同学们体会一下,此处用哪个词解释更合适?(遮挡、遮盖)2.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将“遮”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谁愿意?(两名学生)其他同学将书本打开到133页,先描红,再在旁边仿写一个。

(师巡视)写完的同学看看黑板上的字写得如何?谁来说说。

(生评价)3.之前欣赏了XXX同学的朗读,字正腔圆,真棒!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同意吗?请认真听!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读出了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有些特别!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边读边划分节奏。

(PPT)齐读。

读着读着,你发现苏轼醉酒后写的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说说。

(望湖楼天气的变化莫测)4.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小组合作,共享智慧!请看小组合作要求:(PPT)自己将要求读一遍。

同学们,合作前老师送你们8个字:友好交往、互通有无。

5.同学们讨论得这么热烈,相信一定信心十足了!哪一组先来汇报?(指名)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看看是否需要修正或补充。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3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3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四)明诗意
过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读诗,那么诗人孟浩然到底写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理解诗意。
同学们知道怎么来理解一首诗的诗意吗?(指名说)
是的,要想理解诗意,我们必须要知道每个字或者大部分字的意思,然后加上我们的想象和推测来串词成句就可以基本掌握诗意了。下面老师给你们找到了部分词语的意思,我们看一看,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串词成句理解诗意。
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3、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反馈
1、指名读古诗,师指导节奏等。
2、指名结合所学介绍作者。
师出示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曾任杭州知州,整治西湖。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有创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对后来很有影响。
3、指名理解诗意。
出示诗意:
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湖面平静得好似蓝天。
过渡:同学们自学的不错,下面老师来补充几点。
三、教师点拨
1、读了全诗,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好?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第3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3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语文六上一单元《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任务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比阅读、任务驱动、联想和想象,从阅读中想开去,感受月色在不同作者笔下情感的不同。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任务驱动、联想和想象,从阅读中想开去,感受月色在不同作者笔下情感的不同。

教学过程:导语:诗中有情,画中有意;琴声悠悠,千古绝唱。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诗词品鉴会,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活动一:读“月”诗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诗词,和古人一起赏月。

读着这些诗句,你想到了什么?1.读“月”诗句,铺垫情感预设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从这句诗中,我想到了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和家人的情景。

预设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从这句诗中,我想到了山河的美丽。

预设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是一轮边塞之月,望着这轮月,我想到了战士们生活艰苦。

预设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一轮松间之月让我想到了闲适、安宁。

2.聚焦课题,导入新课师:古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明月,很多诗人喜欢以月写诗,我们今天所学的《古诗词三首》中,其中有两首写到了月亮,预习过的同学知道是哪两首诗吗?(《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

师:结合课前预习,汇报你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根据预习汇报:“宿建德江”(“宿”——住宿;寄宿。

“宿建德江”——在建德江上过夜。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夜晚行走在黄沙岭的路上。

活动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要求:(1)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

(3)结合资料,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2.《宿建德江》自学成果展示。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部编版(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词。

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

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

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通——与文本对话课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1、语言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2、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对作者的了解等)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三首》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2.掌握三首古诗词的词意,能够准确地朗读诗词;3.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4.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配合实际场景,创作符合现代生活视野的古诗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首古诗词的词意,能够准确地朗读诗词。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三首古诗词的词意;3.三首古诗词的修辞手法;4.仿写古诗词。

教学方法1.讲解法:介绍《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2.朗读法: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3.辨析法:通过辨析三首古诗词中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掌握其精华;4.创作法:让学生在学习三首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图片或朗读三首古诗词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介绍古诗词背景和作者教师讲解《送元二使安西》、《登鹳雀楼》、《春夜喜雨》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三首古诗词。

第三步:朗读古诗词老师先带领全班学生读古诗词,然后分组或个别学生读古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步:辨析古诗词教师通过辨析三首古诗词中的词意、词句以及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第五步:课堂仿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的内涵及修辞手法,仿写自己的古诗词。

第六步:课堂分享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七步: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题、判断题、解释句子等。

五、教学反思结合现代生活,将古代诗词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含问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含问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含问题答案)教学目标:1.认识“渚”、“轼”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个生字。

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XXX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

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研究第3课——《古诗词三首》2.师板书课题3.古诗词三首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以是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研究《宿建德江》。

1.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XXX:XXX(689-740年),湖北襄阳人。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

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XXX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XXX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

『puXuewang.com』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部编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讲课稿一一、说教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宋朝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上饶时的一篇名作。

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给我们显现了一幅鲜亮逼真的野外风光图。

我对这节课的定位是:以朗读来“帮助”分析。

二、说教课目的:本课的教课目的归纳起来为三个字,即:读、品、悟从教课目的的三维目标形式来说,即为: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2、经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述的境界。

3、经过朗诵,感觉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盼望丰年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难点:感觉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想象词句所描述的画面,领会词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怀。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六年级学习诗词的要求:“经过诗文的腔调、节奏、想象等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考虑到今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课中,我把“读”贯串于整个讲堂。

讲堂活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合点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品读词文,通过想象,把平面的词句想象成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幕立体的场景,从而理解词句的内涵,领会词中的感情。

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此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

五、说教课过程:联合《课标》要求、我假想了五字讲堂教课模式。

1、导经过曲调《破阵子》和《西江月》的对照,使学生认识词牌名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

选择什么样的词牌名就决定了词的风格。

2、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看见”另一片天空,在频频吟诵的基础上实现对古诗词粗心的掌握。

此外,悟诗人之情,要读懂诗词的景,词的意境就表此刻眼前了。

3、赏赏析古诗词,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以朗读想象来“帮助”赏析,带学生感觉词的境界美。

4、悟在赏析中,领会这人对景的喜欢之情和期盼丰年的愉悦之情。

5、写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做到文景合一,身临其境。

六、说板书:依据板书的科学性、直观性、艺术性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部编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是辛弃疾被贬江西时所作。

它将视、听相结合,既写景又抒情,为读者呈现了农村夏夜清新自然、丰收在望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此刻怡然自得的心情。

面对高年级学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理解,更应该多从词人本身以及其语言背后的意蕴进行挖掘,从不同维度引领学生体会夏夜黄沙道之美,感悟宋词之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并背诵全词。

2.通过诵读,体验古诗词的节奏美及内蕴美。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想画面,品诗情,悟诗境的方法。

4.以这首词为媒介,走近辛弃疾,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想画面,品诗情,悟诗境的方法。

2.通过诵读,体验古诗词的节奏美及内蕴美。

【教学难点】以这首词为媒介,走近辛弃疾,体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2.学法指导:朗读法【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PPT2.教具学具:无【教学过程】一、回顾学习方法,导入课题1.引语:同学们,在古诗三首中,我们跟随着诗人孟浩然一同夜宿建德江,与诗人苏轼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还记得我们怎么学习的吗?2.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齐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用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宋词,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1.(出示黄沙岭图片)介绍黄沙岭:这就是八百多年前的江西上饶附近的黄沙岭,这里啊,有山岭,有农田,有茅店,有潺潺的溪流。

据说,辛弃疾常常在这里漫步,对这里非常熟悉。

一年夏天,作者又一次(夜行黄沙道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进这首词里。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强调易错字音:路转溪桥忽见3.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意思,读准节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3.根据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4.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悠悠中华文明五千年,古代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

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古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看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先来看一位老朋友(出示辛弃疾的图片)这是谁?对,那谁能谈谈你知道的辛弃疾?辛弃疾,他出生时家乡已被今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他曾遭贬闲居江苏上饶多年,今晚,月光如水,清风拂面,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词——齐读,板书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二)初读感悟。

请大家自读,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抑扬顿挫。

指名读。

看来大家都预习的很充分,词读的那么流利,那意思明白了吗?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把你读懂的地方跟大家说一说,不懂的地方请教一下周围的同学。

全班交流。

你能不能结合对字词的理解,把整首词的意思说一说?(三)再读感悟。

你喜欢作者描绘出来的画面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相关诗句和你的想象谈谈想法。

是什么人在说丰年?会说些什么?丰年与稻花香、蛙声有什么关系?是什么样的心情?作者看到“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时会怎样想?怎么做?从“旧时茅店社林边”和“路转溪桥忽见”两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案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案与反思

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

(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开始吧!(自学)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2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

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3 古诗词三首 精华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3 古诗词三首 精华版教案

3 古诗词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诗词的魅力,激发传承中华文化的理想信念。

语言运用:三首古诗词主题明确,能借此欣赏古人是如何通过精炼的诗歌语言表达观点、营造情境的。

思维能力:学习诗人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法,赏析诗歌淡而有味、耐人咀嚼的意境。

审美创造:三首古诗词都触景生情,托景抒情,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课前解析】关注内容:《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中一个小洲时的愁苦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下雨前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闲居时,夜晚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

关注作者: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

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教学目标】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德”,正确朗读古诗。

2.了解诗人孟浩然、苏轼。

3.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词三首》,一起来欣赏月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山村夜晚的景色吧。

二、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

(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开始吧!(自学)
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

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此时,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然而,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全诗回读,情感回顾
让我们再读读古诗,体会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

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互相传诵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有时雨还在下着,太阳就出来了。

这就是夏天的阵雨的特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里忽雨忽晴的天气的。

(板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写诗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
二、初读释疑,理解诗意
(一)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

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指跳动的水珠。

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小声跟读。

4.比赛朗读古诗。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赛读。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题。

(教师强调读准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如何理解诗题?(这首诗是在望湖楼酒醉之后所作。

)
这个“醉”有似醉非醉之意。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由交流。

三、咬文嚼字,感悟诗境美
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思考: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

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
3.师:这首诗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仗:“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
四、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课件出示)教师指导朗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齐读古诗。

(注意朗读节奏)
3.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词人简介。

(出示词人辛弃疾的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3.上节课我们跟随苏轼去西湖游玩了一番,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辛弃疾去欣赏黄沙岭的风光吧。

(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正音,齐读。

(2)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课件出示字词)
3.自由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词句。

师: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有疑问、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
(2)指名说句子意思。

(课件出示句子意思)
4.重点指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是谁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它会说些什么呢?又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四、感悟词情
1.思考,指名回答: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2.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情感。

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2)按照停顿和重音的提示,指名读,尝试背诵,师生评议。

五、总结拓展
1.多么迷人的景色啊,齐读。

(配乐师生合作串读)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他词。

3.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教学板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泊、旷、低、近
孤寂、愁闷、思乡、旅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黑云未遮山
雨中:跳珠乱入船
雨后:景色水如天
句句写景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人民生活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我把读准字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忧愁孤独的心情作为教学重难点。

我力求通过图片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对诗的意境心领神会。

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字词,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

再对词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中描绘的景色,感悟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