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凝状态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

一、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ADP受体,从而阻止ADP 对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则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更加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临床研究证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名为OASIS-7的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梗、卒中和心脏再血管化等。

另一项名为PLATO的研究发现,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同时减少出血风险。

这些临床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优越性。

2.安全性和耐受性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尽管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可能引起出血风险,但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并不增加出血风险,甚至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安全。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耐受性也较好,老年患者通常可以很好地接受这种联合药物治疗,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

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效果比较冠心病是一种与心肌供血不足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冠心病患者通常会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这两种药物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长期使用效果有何异同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长期效果的比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推荐用量为每天75-150毫克,口服。

通常,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或者结构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的情况下,阿司匹林会被长期使用。

相比之下,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断血小板聚集。

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能够更加强力地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预防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的推荐用量为每天75毫克,口服。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脑血管手术(如支架植入)或者心肌梗死后,氯吡格雷会被长期使用。

然而,虽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能够预防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但它们的长期使用效果有所不同。

一项名为CAPRIE的研究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长期效果。

该研究共有19,185名患者参与,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比,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效果更好。

首先,氯吡格雷能够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CAPRIE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相对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相对危险度为0.92),包括心肌梗死、心脏病死亡和卒中等。

其次,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死亡率。

CAPRIE研究显示,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总死亡率较低(相对危险度为0.94),这与阿司匹林的效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氯吡格雷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摘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二者联合应用时的联合作用。

随后介绍了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并详细总结了研究结果及分析。

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于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也表明该治疗方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治疗效果、安全性、作用机制、联合作用、临床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加。

冠心病通常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阿司匹林则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来预防心血管事件。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本研究旨在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冠心病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而该群体由于年龄大、合并疾病多、生理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和耐受性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此研究旨在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药物间的联合作用,以及通过临床研究设计和方法评估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药物选择

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药物选择

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药物选择引言:冠心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病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预防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原理、常用药物以及药物选择的相关因素。

一、抗血小板治疗的原理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血小板功能靶点,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二、常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产生TXA2为主要作用机制。

它通过不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酶,阻断TXA2生成的关键酶,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凝集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与其受体P2Y12的结合,阻断ADP信号转导通路,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聚集,从而达到抗血小板的效果。

3. 波立维:波立维是一种磷酸二酯酶-3抑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的cAMP水解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凝集功能。

三、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因素1. 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是首选;而对于非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常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或波立维。

2. 防止再发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患者伴随有高度或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高血压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通常会更加积极,如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血压和血糖的综合管理。

3. 个体化治疗:选择抗血小板药物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胃肠道道病变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应慎用氯吡格雷和波立维,因为他们更容易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积聚。

四、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出血风险: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导致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特别是伴有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 成,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
率。
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 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 发生。
降低心肌耗氧量
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 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心肌梗死的 发生。
03
阿司匹林在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02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 防中的作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01
02
03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 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预 防血栓形成。
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炎症反 应,减轻血管内膜损伤,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抗氧化作用
阿司匹林能够清除自由基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 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基于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方案探索
联合用药
个体化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可以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 药效或降低副作用。例如,与氯吡格雷联合 使用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调整阿司匹林的剂量和使用
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详细描述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实现。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够引 起神经元放电的物质,因此阿司匹林能够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阿司 匹林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险。
胃溃疡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 取2 O 1 1 年1 月至 2 0 1 2 年1 月 在 我 中心 诊断 冠心 病患
者3 0 0 例 ,其中男性 1 7 8 例 ,女性 1 2 2 例 。并对 其进行调查 是否有 长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 已有 1 0 0 多项关 于阿司 匹林在 冠心病 中 的防治作用 的研 究 ,结 果
几乎存 在所有的 细胞 中,细胞 中不存在 C O X 一 2 ,但 可 由炎性 因子刺激 产生 。 阿司 匹林 的乙酰 基与 C O X 一 1 的活 性部 分丝 氨酸 发生 结合是 不 可逆 的 ,导致 C O X一 1 永久 失活 ,从 而抑 制花 生 四烯酸 转变成 前列 环 素 ( P G I )和 血栓 烷 ( T X A ) 。满 意血栓 烷就 无法促 进血 小板 的聚 集 ,因此无 法形成血栓 】 。这 一过程对血 管疾病 发挥 很大的作用 。 有 报道 已经证 实 ,每天服用阿司 匹林7 5 - 1 0 0 m g ,并长期连续服用 1 年 以上 ,能有 效防治冠心病 ] 。本 次研究结果 也表明 ,实验组 患者在 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 的情 况下 ,患冠心病 的 比例为6 6 . 6 7 %,明显 低于对 照组患者未 长期服用阿 司匹林 ,患冠 心病 比例7 8 . 0 0 %,有显著差 异。
【 关键 词 】 阿 司匹林 ;冠 心病 ; 防治
中 图分类 号 :R 5 4 1 . 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5 - 0 1 7 5 - 0 1
冠 心病 ,也称 冠状动 脉性心脏病 ,其发病 的主要 因素 是由于脂质 的代谢 出现 不正常 ,导致血液 中脂质在光滑 的动脉 内膜上 发生沉着 ,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导 致血管狭 窄和粥样硬化斑 块破裂导致 急性血栓形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导致心脏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中,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一、抗血栓治疗抗血栓疗法是冠心病治疗中的基础,它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抗血栓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和华法林等。

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对于冠心病的稳定患者来说,口服阿司匹林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一般剂量为75-150毫克/天,可根据具体病情调整剂量。

2. 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可以延缓血液的凝结,减少血栓的形成。

对于冠心病的急性期患者来说,静脉滴注肝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剂量和滴注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3. 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可以长期预防血栓的形成。

对于冠心病合并有心房颤动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来说,口服华法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心脏的作用。

剂量需要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一般维持在2-3之间。

二、降脂治疗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地改善血管功能,并减少冠脉的粥样硬化,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一般剂量为晚上口服,具体剂量需要根据血脂水平和病情进行调整。

2.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是一类能够通过阻断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药物,从而降低血脂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贝特类药物有贝特妥和非诺贝特等,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3. 阿司匹林:除了作为抗血栓药物外,阿司匹林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脂作用。

对于冠心病的稳定患者来说,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u r g lf n o h go e sn c n e t g e z me h mo o u p e u a o ft e a i tn i o v r n n y o lg e ACE i n i 2 C r u ai n 2 0 1 8 1 07 i lt , 0 3, 0 : 7 c o
板抑制相反的作用 。因此 , 理论 与临床实践中都支持使用 从
小剂量 。就副作用发生的频率 , 也倾向于小剂量。因为剂 量 减小, 副作用亦减少。一天中服用阿司匹林 的时间对其效应
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 : 高危患者( 高血压病 、 妊 娠高血 压) 晚间服用能降低血压 , 晨服却无此作用 。但就
[ 3 钟久昌, 东阳, 2] 黄 余细 勇.高血压 大鼠 A E C 2的表达及 其与一氧 化 氮相 关性 分 析. 高血 压 杂志 ,0 59 1 ):6 20 。( 3 54 [4 L q eM, at M r lN,t E eto cpor le — 2 ] uu M rnP, atl e . fcs f at ir a dt i i e p l t on e
丝氨酸发生 不可逆结合 , 使其 乙酰化 , 而导致 C X一1的 从 O 永久失活 , 由此 抑 制 P I G2的生 成 特别 是 T A X 2的 生成 J , TA X 2促进血小板聚集 , 因此促进 血栓形成 , 阿司 匹林抑制这

理因素。斑块的破裂是瞬间发生的, 血栓的形成是在数十秒 内完成 的, 以很多患 者可 以多年无 症状 , 所 而就在瞬 问或数
[4]im n ,e e S WevrB e alIcesd ag t s ( 1 Zs a K lrR , ae ,t nrae n i e i 1— l l onn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

阿司匹林的剂量及使用时间的选择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抗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的选择对于阿司匹林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剂量以及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时间选择,以帮助专业医学人员更好地指导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剂量及其应用场景:1. 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中等剂量阿司匹林(325毫克/天):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情况下,中等剂量阿司匹林可以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然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使用。

3. 高剂量阿司匹林(>1000毫克/天):高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急性风湿热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在这些情况下,高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疼痛。

然而,高剂量阿司匹林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胃肠道反应等,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疾病进行合理安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司匹林使用时间选择的原则:1. 心血管疾病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阿司匹林的长期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低风险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而没有明显的益处,因此需要个体化评估和决策。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严重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比较进行探讨。

我们来介绍一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阻断血栓形成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而氯吡格雷是一种嘌呤类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ADP受体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这两种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情况下的抗血小板治疗。

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有所差异。

我们来看一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心梗、中风和血栓性疾病等。

而氯吡格雷也被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氯吡格雷单药或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选择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适合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用于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患者的长期治疗。

而氯吡格雷一般适合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或者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于有高危险性的患者来说,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司匹林在几种特殊人群中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

阿司匹林在几种特殊人群中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

阿司匹林在几种特殊人群中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途径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现该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逐渐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已经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临床试验的证据并没有覆盖所有人群,部分患者如高龄,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等并没有包括在内,因此根据这些临床试验结果制定的指南并不一定都适用于这些人群。

阿司匹林在这些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高龄患者对80岁以上,没有明确危险因素的患者是否应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流行病学资料表明65—85岁患者每年各种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44/1000—50/1000人左右。

而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使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5%,而老年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最令人担心的是其出血并发症。

对于高龄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直接的临床资料来证实。

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作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可以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

2 消化道出血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在ACS治疗中的地位已经明确,而且在AMI患者中使用二联或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一科常规治疗手段。

但这些强有力的抗血小板治疗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而使ACS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

此外,阿司匹林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促进消化性溃疡形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在AMI的患者中,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率在2.8%,这些出血的患者年龄偏大,病情相对较重,多数经过介入治疗,且消化道出血是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的重要决定因素,而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可以明显减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常常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酶阻断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口服方便等优点。

大量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作率,还能有效预防再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

阿司匹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和过敏反应等。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断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更强,并且具有更持久的作用。

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和血栓性事件的发生风险。

氯吡格雷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多个血小板活性酶,而氯吡格雷是一种特异性的ADP受体拮抗剂,只能抑制ADP受体。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而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比较常见且轻微,而氯吡格雷具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出血、过敏反应、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

两种药物在降低心肌梗死和血栓性事件方面具有相似的功效,但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效果和持久性方面更优。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优缺点,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的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的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社 区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阿 司 匹林 的合 理 使 用情 况 分 析
陈楚 纯 , 刘 冈
( 广 东省珠 海 市第五 人 民 医院 , 广东 珠海 5 1 9 0 5 5 )
[ 摘 要] 目的 对 社 区 老年 冠 心病 患 者 阿 司 匹林 的合 理 使 用情 况进 行 探 讨 研 究 , 并提 出合 理 建 议 。方 法 分 析 2 2 8例 老年 冠 心 病 患 者 的 阿 司 匹林 使 用情 况 。结 果 阿 司 匹 林 抵 抗 ( A R) 的发生 率为 1 4 . O %, 阿 司 匹林 敏 感 ( A S ) 的 发 生率为 5 0 . 9 % 。A R 组女 性 患 者 比例 为 4 6 . 9 %, 明显高于 A S组 女 性 患 者 比 例 ( 2 5 . 9 %) ( P<0 . 0 5 ) ;A R 组 糖 尿 病
[ 8 ]
第 四橱 脑 皿 管病 学 术 会 议 .脑 卒 中 患 者 临 床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分 标 准 ( 1 9 9 5) [ J ] . 中华 神 经 利・ 杂志, 1 9 9 6, 2 9 ( 6 ) : 3 8 1—
3 8 3
[ J ] .A J N R A m J N e u r o r a d i o l , 2 0 0 3 , 2 4 ( 6) : l 1 1 4~l 1 1 6 [ 1 2 ]L e e S J , C h o S J , Mo o n HS , e t a 1 .C o mb i n e d e x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d i n t r a e r a — n i a l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i n K o r e a n p a t i e n t s [ J ] A r c h N e u r o l , 2 0 0 3 , 6 0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替格瑞洛(Ticagrelor)与阿司匹林(Aspirin)联合应用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对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的机制替格瑞洛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它可以与ADP受体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血栓栓塞作用,减少血栓的形成。

由于两者都可以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因此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血栓的形成。

二、临床研究的结果1. PLATO试验PLATO试验是一项广泛关注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比较了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结果表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中风和死亡率,而且在减少心源性死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这一结果表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在冠心病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

2. PEGASUS-TIMI 54试验三、应用效果分析1. 优势(1)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可以联合作用,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减少心源性死亡率:临床研究显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心源性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长期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2. 安全性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临床研究显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四、临床应用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临床应用建议:1. 对于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方案中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对照组11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糖治疗、降脂治疗及降压治疗等,实验组117例患者在对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需持续治疗5年。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5-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2±1.03)年,其中对照组心脑血管发病49例,心脑血管发病率为42.24%;实验组心脑血管发病20例,心脑血管发病率为17.09%,实验组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溃疡病、出血性疾病及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类(nsaids)。

早先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后发现它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1.2方法对照组11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糖治疗、降脂治疗及降压治疗等,实验组117例患者在对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即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由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其国药准字为h37023270)75mg,口服,每日1次,需持续使用5年。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5-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2±1.03)年,其中对照组116例患者中,心脑血管发病49例,心脑血管发病率为42.24%;实验组117例患者中,心脑血管发病20例,心脑血管发病率为17.09%,实验组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等,是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简单有效地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减少50%的致死率或致残疾。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回顾性研究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回顾性研究
时间≤1 ; 有 患 者均 接 受 冠状 动脉 造 影 术 或 年 所 经皮冠 状动脉支架 植入术 , 录检查结 果 。 记
3 讨

13 统计 学分析 .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 ( ±s 表示 , 用 ) 采 S S 30统计 软 件分 析 资 料 , 量 资 料 比较 采 P S1 . 计 用 t 验, 检 计数 资料采用 检 验 。
丁红梓 ,朱春 霞 黄 , 进 ,汤 涌 ,陆治平
( 江苏省南京 市胸科 医院 , .药剂科 ; . 1 2 心血管内科 , 江苏 南 京 , 10 9 2 02 )
关键词 :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阿司匹林 中图 分 类号 : 5 1 4 R 4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7—33 2 1 )5 0 -2 622 5 (0 0 1 - 80 01
22 . 2组患者 冠状动脉 造影 结果
10例 接受冠 状动 脉造影 的患者 中 , 1例患 4 4
者阴性 , 阿司匹林 服 用 组 阴性率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 P<0 0 ) 两 组 患者 中 C G 阳性结 果 显示 , .1 ; A 左
女 1例, 6 平均病程( . ±1 6 年 , 4 2 . ) 经常规降糖治 疗, 血糖控制基 本正 常。
指数 、 空腹血 糖 、 脂 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 ( P>00 ) 见 表 1 .5 , 。
表 1 阿司匹林服用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 比较{ ±S )
可使 患者 受 益 J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江 苏 省南 京 市胸科 医 院 10例行冠状 动脉造 影术 患者应用 阿 4
由于无 核 的血 小板本 身不 能合成 C X 1 O 一,因此 只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9-03-04T16:19:29.5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李存东[导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的作用,尤其对于适龄人群来说,能起到很大的影响,值得在冠心病临床防治中进行推广使用。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从中抽取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110例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为观察组;另外100例未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54.55%)明显低于对照组(79.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的作用,尤其对于适龄人群来说,能起到很大的影响,值得在冠心病临床防治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冠心病防治;应用价值冠心病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内膜上发生脂质沉着,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然后随着脂质沉着的增多,引起动脉腔狭窄,使血液流动受阻,从引起心脏缺血,出现心绞痛,长此以往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冠心病的防治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

在目前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是最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10例患者,对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选 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行冠状动脉造影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n=110)与对照组(n=100)。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发生于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在发作期间常感到胸部疼痛、胀闷、压迫感,甚至伴有胸闷、气喘和恶心。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脏受损,需要及时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肌梗死发生。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其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动性,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风险。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对其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机制与疗效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能力显著下降,血栓形成风险降低,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阿司匹林肠溶片还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能够减轻心绞痛发作时的炎症反应,缓解胸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机制与疗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选择性P2Y12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ADP对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

它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能够有效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减少血小板活化,从而预防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在联合使用时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的效果,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使用还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使用方法 • 2004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
心脏学会(ACC/AHA)联合发布S 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治疗新指南,在该指南中,对STEMI 不同处理阶段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均有明 确描述。
• 1.在院前急救阶段,对于疑诊为STE
MI的胸痛患者,若无阿司匹林过敏史, 急救医疗服务提供者甚至急救运送人员 应立即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62~32 5 mg,嚼服。最好使用非肠溶制剂, 以便于快速吸收。(推荐级别:Ⅰ~Ⅱ a;证据水平:C)

•最 新 的 A T T 研 究 结 果
尽管近年来新的抗血小板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预防与 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却仍不能动摇。 • 关于阿司匹林在血管(血栓)事件高危患者中 的循证医学证据,最具影响力的是抗栓试验协 作组(ATT)的荟萃分析报告。
• 根据最新的ATT研究报告,阿司匹林
• 3.采用溶栓治疗的患者,若存在阿司匹
林过敏或胃肠道不能耐受时,可以使用 氯吡格雷替代(推荐级别:Ⅱa;证据 水平:C)。
• 4.对于行诊断性导管检查并计划施行P
CI的患者,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每日 75~162 mg外,还应同时使用氯 吡格雷每日75 mg,裸支架置入者至 少用1个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者则至 少应用数月(西罗莫司支架3个月,紫 杉醇支架6个月),出血风险不高的患 者可以用12个月。
• 指南推荐阿司匹林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中的应用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则多有冠状动脉的固 定性病变(包括斑块),在炎症、血流 动力学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冠脉病变可 以变得不再稳定,继而发生斑块破溃及 血栓,最终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因此,阿司匹林
• 2002年ACC/AHA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患者治疗指南(修订版)推荐所有无禁忌证的 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用以预防心肌梗死 和死亡(推荐级别:Ⅰ;证据水平:A)。对 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若既往有心肌梗死 病史,推荐服用阿司匹林(推荐级别:Ⅰ;证 据水平:A);无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也建议 服用阿司匹林(推荐级别:Ⅱa;证据水平: B)
• (推荐级别:Ⅰ;证据水平:B)。对于有抗
凝治疗适应证者(如合并房颤、左室血栓、脑 栓塞或广泛的室壁运动异常),应加用华法林, 维持INR 2~3(推荐级别:Ⅱb;证据水 平:C)。此外,如果计划施行PCI(无论 放不放支架),还应在术前尽早使用血小板糖 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 (推荐级别:Ⅱa;证据水平:B);或考虑 使用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 (推荐级别:Ⅱb; 证据水平:C)
CP)抗栓与溶栓治疗会议循证指南,也有针 对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专门描述。对于NS TE-ACS患者,推荐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并 每日维持口服治疗(推荐级别:1A级)。对 于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则推荐服用氯吡格雷。 对于中高危的NSTE-ACS,推荐在阿司 匹林和肝素的基础上早期应用GP Ⅱb/Ⅲa 受体拮抗剂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推荐级别: 1A级)
• 显然,对于冠心病患者,无论是ACS,还是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国际循证治疗指南一致推 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基本的抗血小板治疗 措施。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 由此导致了更多致死、致残事件的发生。抗血 小板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这一有效、廉 价的药物在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 远远不足。临床医师应当科学借鉴国际指南, 充分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 5.
对于拟行CABG手术的患者, 可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 雷,但需在搭桥术前5~7天停用(至 少5天,最好7天),除非紧急搭桥的 益处超过大出血的风险(推荐级别:I; 证据水平:B)。
• 6 .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阶段,包括
心脏监护病房(CCU)及过渡病房, 仍应使用阿司匹林每日75~162 m g。(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A)。 仅在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不能耐受时 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替代(推荐级别: I;证据水平:C)。
• ACP指南也推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
司匹林75~325 mg作为起始治疗,随后 每日75~162 mg维持治疗(推荐级别: 1A级)。 • 2004年10月,最新发布的美国医师学会 (ACP)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 初级保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急慢性缺血 性心脏病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只要没有禁忌 证,都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每日75~325 mg治疗。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 者中的合理应用
• 自20世纪60年代,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作用被发现至今的40年里,阿司匹林在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为人 们所熟识。循证医学的大量研究显示,阿 司匹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和不稳 定型心绞痛以及冠脉血管重建(PCI及 CABG)均可使患者受益。现已明确,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肌梗 死的危险。对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阿司 匹林可以减少发展为症状性冠心病的风险。
• 2.在急诊室,对于那些尚未服用阿司匹林的S
TEMI患者应立即给予阿司匹林162 mg 推荐级别:Ⅰ;证据水平:A 至325 mg(推荐级别:Ⅰ;证据水平:C),嚼服。 最好使用非肠溶制剂。在162 mg或更大剂 量时,阿司匹林可以立即并近乎完全抑制血栓 素A2的生成,从而产生迅速的临床抗栓作用。 所有疑诊为STEMI的胸痛患者,若无阿司 匹林过敏史,都应当立即使用阿司匹林16 2~325 mg,维持量为每日75~162 mg。无论采用何种再灌注策略(溶栓或PC I),无论是否使用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都 应当使用阿司匹林。
(或其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对绝大多 数闭塞性血管事件的高危患者具有保护 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主要为阿司匹林)1个月,严重血管 事件的绝对危险每1000人减少38 (±5);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治疗2年,每1000人减少36(± 5)。
• 高危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使任何严
重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四 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三分之 一,血管性死亡减少六分之一。研究显 示阿司匹林仍为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每日75~150 mg 与更高剂量等效, 而小于75 mg 效果不确定。
• 7.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后防止再梗死的治疗
(即二级预防)中,新指南继续沿用AHA/ ACC冠脉及其他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建议 2001年修订版中的内容,推荐若无禁忌证, 每日使用阿司匹林75~162 mg,作为抗 血小板治疗措施(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 A)。若存在阿司匹林过敏不能使用时,可以 采用氯吡格雷75 mg/天或华法林(维持I NR在2.5~3.5之间)替代(推荐级别: I;证据水平:C)。
• 阿司匹林应不超过100 mg,以减少
出血风险。对于ACS伴TnT或Tn I升高,拟行血管重建者,推荐在阿司 匹林和根据体重调整的小剂量肝素的基 础上,使用静脉的GP Ⅱb/Ⅲa受体 拮抗剂(证据水平:A),伴糖尿病的 ACS患者也推荐联合使用GP Ⅱb/ Ⅲa受体拮抗剂和阿司匹林。
• 2004年第七届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