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子为将“五德”之意蕴及当代启示

合集下载

从孙子“将帅五德”看军校素质教育-5页精选文档

从孙子“将帅五德”看军校素质教育-5页精选文档

从孙子“将帅五德”看军校素质教育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

军人素质,是军人为适应特殊使命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的综合体。

孙子在《始计篇》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

虽然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但是,孙子强调的“将之五德”仍然是我们今天对将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军校教育对将帅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孙子的“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1),将帅是国家的辅佐。

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

他在《作战篇》中指出“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进一步强调了熟知战争规律的将帅主宰着百姓的生命、国家的安危。

孙子将“智”列为五德之首,是因为战争与其说是两军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军将帅智谋的较量。

作为将帅,从心理素质上看,应该是智力超群、勇敢、刚毅、果断、具有积极情感的人。

孙子要求将帅要能“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即正确判明敌情,制定取胜计划,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

“凡此五者(指《计篇》中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即只有深刻理解这五个战略要素,才能取得胜利。

而孙子将帅统军思想中以“信”、“仁”为本的“道”,被孙子列为“五事之首。

他认为有了清明政治的“道”,才能“令民与上同意。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为将带兵应严守信义,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赢得部属的信任,增强军队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提高战斗力。

孙子要求将帅具备的另外两个重要标准是“勇”和“严”。

在战时,“勇”是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在平时,就是率先垂范,模范带头。

孙子指出,“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能源动力类1004班候伟峰《孙子兵法》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它的意思是将领要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毅果敢、军纪严明!自古就有商场如战场的比喻!同样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相当于在战场上的一个将军,“五事具备”,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鱼得水,所向披靡!智乃五德之首!同样在现代管理之中它也是重中之重!一个有才能的将军可以根据战局的变化推断出下一步的部署,甚至操控整个战争的胜利!也可以以最小的损失来赢得胜利的结果,打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在现代管理者之间,智主要表现为一种眼界和眼光,他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隐藏的市场来创造不菲的财富,也可以在商场中与对手在“对弈”中取得先机,并操控商场的运转,赢得胜利!智还体现在巧妙地与员工和上级处理关系之中,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会让自己在企业和公司中左右逢源,从而做事干脆利落、井井有条!并且它可以很好的组织大家,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显得生机勃勃!可以说智决定一个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信是为大将者必不可少的品格之一!“言必行,行必果”。

“赏罚有信”和“军纪严明”是治军的根本,“爱抚士卒”、“勇毅果敢”则是对将领品德、作风的要求。

在现代管理之中,诚信也占据这极其重要的成分!是否讲诚信决定一个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对内部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和处理与下属和上级的关系,对外会影响客户和合作商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诚信,对内会是管理者失去人心和员工、老板的信任,激化企业内部矛盾,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公司的正常运转,危及公司利益!对外会失去消费者和合作商的信任,从而大大减少了企业产品原料输入和商品输出,失去广大的消费市场,损害企业利益与荣誉!这样的企业必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可以看出,诚信是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赢得市场和正常用转的重要因素之一!说完信,轮到了“仁”,仁指仁爱、仁慈!纵观历史上优秀的军事指挥家都有着爱民如子,惜兵如弟的博爱精神!与士兵同生死共患难,大将霍去病更是把御赐美酒倾入河中,全军共饮!全军上下无不感激涕零,是势必为之出生入死,全力以赴!一个优秀的现代管理者更要有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当今社会哪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是在取得成绩之后把财富投向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要知道我们所创造的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不仅会给企业上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可以为全社会树立利国利民的榜样!这样的企业必将受到消费者和合作商的喜爱!从而赢得广阔的市场,形成长久良性循环!为企业和公司赢得巨大的利益!勇,是大将五德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品质!孙子在《地形篇》中就指出:“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在《九地篇》也指出:“要有大将风度,沉着老练,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谈《孙子兵法》的将帅修养与提高大学生素质

谈《孙子兵法》的将帅修养与提高大学生素质

谈《孙子兵法》的将帅修养与提高大学生素质摘要:“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是我们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的之路明灯。

它不仅仅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这五种品质,更包涵政治品质,军事素质,知识才力,道德修养等方面。

我们大学生必须在这些方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

关键字:孙子兵法将之五德大学生素质《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军事理论著作,它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我们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更为我们现代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指明了道路。

开篇《计篇》中,孙武就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足见其重要性。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杰出的将帅必须具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这五种品质,但是通读《孙子兵法》全书,其内涵远比字面上要丰富。

它包括政治品质,军事素质,知识才力,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

这些也正是我们大学生需要自我审视的地方。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是最根本的方法。

对于现在像“我爸是李刚”的事件,我不敢苟同,也不想多说,但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事件频发,只能说明我们自身素质较低。

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迫在眉睫!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将之五德”对我们大学生我哪些要求。

首先,道德修养。

我们都知道,法律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受道德的约束,因为道德无处不在。

当我们随便扔垃圾时,我们的道德修养也被抛弃了;当我们随口吐痰时,我们的道德修养也被吐了;当我们破口大骂时,我们的道德修养也没了。

或许你会说,这些都是小事,根本就不能对一个人的品质下定论,而且只要在正式场合做好就行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大事;平时都做不好的事情,到了正式场合真的能做到吗?显而易见的,不太可能!所以,还是日常生活中就做一个有修养,有文明的,到了正式场合才不必扮演“伪君子”的角色,不必那么辛苦,不必害怕露馅。

真真实实的做自己感觉是最好的。

或许又要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是细细想来,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是心细如尘的。

孙子提出了将帅应当具备的五种德行

孙子提出了将帅应当具备的五种德行

孙子提出了将帅应当具备的五种德行
孙子提出将帅具备的五种德行是智、信、仁、勇、严。

在《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领是指有: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的一个人,这就是五德兼备,方可为将的最佳人选,能具备这五种德行的人方可为将,否则任何一个条件都会造成满盘皆输的悲惨结局。

后人对孙子的评价: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兵家至圣)等。

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

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孙子兵法》将帅素养理论对领导者的启示

《孙子兵法》将帅素养理论对领导者的启示

《孙子兵法》将帅素养理论对领导者的启示古人说:《孙子》可为王者“师”,其实也可为现代领导者之“师”。

综观孙子的思想,可以发现其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就是“知兵之将”。

他在兵法中全面论述了有关“将帅五德”、“将有五危”、“静幽正治”、“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等思想,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将帅理论体系,尽管这一理论受其时代的限制有其自身的局限,但从指挥者素质和修养的角度看,其普适性和超越性对现代领导者又不无启示。

一、以智为首的五德兼备理论《孙子兵法?计篇》有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此即后人总称的“将有五德”,它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一名将领的素质修养,抓住了一个优秀将领最基本的评价标准,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五德的顺序排列中,孙子将“智”列为第一。

兵家尚智是应对残酷战争现实的需要,战争是人类最复杂最具有迷惑性的人类活动之一,战争的瞬息万变和重重迷雾要求战争指挥者必须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有意思的是,孔子也曾将“智”列为第一优先,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中国古代文武二圣都如此重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而值得分析的问题。

照逻辑来说,所谓“不惑者”就是对于所面对的问题有彻底的了解,对于所遭遇的情况有完全的掌控,这样遂自感到一切都有把握,没有疑惑,无疑惑自然也就无忧惧之必要。

所以,智者不仅能“仁”,而且也必有“勇”,“智”实为仁、勇的先决条件。

这样的思路,对于身处市场经济时代的领导者而言,又何尝不是良好的启示。

现代商业环境,动荡不安,扑朔迷离,各种商机稍纵即逝,唯有大智之人才能真正成为生意场上的主宰者和胜利者。

所以,我们强调和呼吁现代领导者要特别重视智力竞争,提高和强化自身的智能素质。

在这样一个思维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胜人的智谋和战略头脑是一名领导者首先应具备的大素大养。

“信”也很重要,孙子在将帅五德中将其列为第二位,可见其对“信”的重视。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就是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张预说:“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

”关于“五德”,梅尧臣有一个经典的解释:“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孙子兵法》强调靠智慧取胜,所以孙子对将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智”。

我们常说,一念之差,决定战争胜负。

这个“一念之差”,反映的就是决策者战略素质的高低。

许多重大危机和濒临绝境的险情,往往会由于优秀将帅的正确处置而得到化解,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也有许多高明的战略计划和即将到手的胜利,却因为某个昏庸将领的失误,或是一个愚蠢的决策,为敌人所乘,由安转危,由胜转败。

一把好牌,却打烂了。

孙子把“智”作为将之五德的第一要素。

与孙子同处春秋末期的孔子也讲“智”。

但是,在孔子那里,“智”排在第几位?仁、义、礼、智、信,智在第四位。

为什么?因为两个人讨论的主题不同。

孔子讨论的是治国,所以他更强调伦理的作用;而孙子讨论的是战争,只有在这样充满对抗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智慧的价值才可以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商场如战场。

这两个领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也都是充满智慧对抗的领域。

中国人喜欢讲智勇双全,所以我们打破孙子的顺序,接下来看一下“勇”。

什么是“勇”?“勇”就是勇敢、不怕死吗?不是的。

对于一般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来说,当然要勇敢,要不怕死。

但对于将军来说,不怕死是远远不够的。

“勇能果断。

”勇,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决断力。

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担责任,甚至敢于冒风险。

吴子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一场战略性决战。

袁绍为什么失败?曹操为什么获胜?袁绍“多谋少决”,而曹操“得策辄行”。

官渡之战前,曹操面临的形势是:袁绍大军压境,而依附曹操的刘备又突然起兵反曹,夺占了下邳,屯据沛县,并与袁绍联系,准备合力攻曹。

曹操一下子被置于两难境地:如果不打刘备,一旦刘备趁袁曹大战之机袭击许昌,曹操就必败无疑;如果东击刘备,一旦袁绍袭击许昌,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从《曾胡治兵语录》看将之五德

从《曾胡治兵语录》看将之五德

从《曾胡治兵语录》看将之五德摘要:《孙子兵法》提出考察“将孰能之”的五个标准—智,信,仁,勇,严。

本文将结合《曾胡治兵语录》进一步理解这“将之五德”在实际中如何被认知。

关键词:《孙子兵法》,《曾胡治兵语录》,智,信,仁,勇,严。

一.引言《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经典,《四库全书总目》说它是“百代谈兵之祖”,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自不必说。

在《孙子兵法·计》中,孙子提出考察“将孰能之”的五个标准,即将之五德。

但是对此却没有过多的论述,世人多从管理学角度去理解这五个标准,笔者总觉得这些解读过于简单粗暴。

蔡锷辑录的《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

蔡锷认为曾胡治军思想主要来源于《孙子兵法》中的论将五德,即智,信,仁,勇,严。

我们可以从《曾胡治兵语录》为切入点,从曾国藩和胡林翼,甚至蔡锷的经验看将之五德,看其在实际中是如何被认知的。

二.将之五德—智《孙子兵法》在《计》中提到定计时要注意五事七计,其中要求“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曾国藩也认为“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才不外乎‘智’,‘勇’二字”。

用李零的话说,“兵法是斗心眼的学问,第一重要是智”。

为将者,主要面临三方面关系,首先他从“上”得到授权,要忠于国家和君王。

得到授权后,他要招兵和练兵,这是治兵。

最后,他要领着军队去与敌方作战,这是用兵。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孙子兵法》这本极具哲理的兵书,向世人强调了在战争中的变幻。

形,势,虚实,军争,行军,九地,九变等篇章,展示的其实就是哲学中的矛盾和运动在战争中的体现。

孙子认为为将者要有“智”,恰是因为战场上的一瞬万变。

结合《孙子兵法》全书,我们会发现对“智”的能力要求范围十分广泛和复杂。

如作为将领,要懂得正确估计双方实力,做出战略安排;要懂得以奇正之道用兵,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要懂得如何行军来抢夺先机;要懂得利用地形和士兵的心理来用兵和带兵……每一步行动都微妙,精细,复杂而神秘,遵循着战争自身的法则,但这些法则是什么,谁也没办法说自己了解,甚至是语言所不能表述的。

《孙子兵法》的“五德”与现代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孙子兵法》的“五德”与现代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孙子兵法》的“五德”与现代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作者:编辑01|来源:本站|时间:2008-07-29|收藏推荐]【大中小】[摘要]《孙子兵法》中主张用将重“五德”,即智、信、仁、勇、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商场如战场。

管理者作为将帅之才,其综合素质不仅是履行职责的保障,而且对整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作为现代管理者也必须具有“五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关键词]《孙子兵法》;“五德”现代管理者;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10-0136-03(一)众所周知,《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在世界军事文库中也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它被誉为“历来兵家之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对现代管理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以至于美国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甚至说:“你若想成为管理人才,就必须读《孙子兵法》。

” 孙子非常重视将帅的素质和修养,他认为将帅担负着事关国家和人民生死、安危的重大责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孙子兵法》中主张用将重“五德”,即智、信、仁、勇、严。

他认为将帅乃胜利之本,首先必须具有“智”,有智慧、有才能、善于用兵。

即面对瞬息万变的兵战。

既要有先见之明和洞察力,能够透过各种复杂问题的表象,抓住其本质,又要多谋善虑、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策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还要“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冷静、善思、讲求理性,切忌感情用事。

其次,为将者必须具有诚信和人品,信者口令一也。

在任何情况下,对待任何人和事都必须言行合一,讲求信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再次,作为带兵用将之人,应当具有“仁义”之心,胸怀宽广,体谅下属,理解其需求,仁者惠抚恻隐,得人心也。

结合孙子“智,信,任,勇,严”的“将之五德”思想,谈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结合孙子“智,信,任,勇,严”的“将之五德”思想,谈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信第二。信是诚信,是言而有信,是履行诺言的能力。如今在金钱的召唤下,在社会整体浮躁的意识环境中,人们对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兴趣格外大,而对品格的修养和扎实的工作却兴致不高,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不例外。面向职业经理人出版的管理书刊读物也是多得数不胜数,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鼓吹速成技巧的,甚至对某些以谎言解决问题的事件冠以“智慧故事”的美誉,某种程度讲,已经造成了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危机。
勇第四。此勇是勇敢,而不是胆大。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知道怕,而是知道怕还要去做。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胆大与勇敢的区别。“见辱则怒,拔剑而起,血溅三步”,勇是够勇,但只是匹夫之勇,而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有句成语叫“大智大勇”,我认为非常有道理:非得先有大智慧,才会造就大勇气。
严第五。这个严,我看就是原则性。为将者,或者说作为管理者,必须有极强的原则性。此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含混不清之处。一旦在原则上不清明,就会给团队的发展方向带来误导,导致团队成员无所适从,从而引发混乱。古语有云“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如果赏罚不严明,人们会认为你要打击善而鼓励恶,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出现问题,团队中就没人愿意去冲锋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许多学者商家都把现代商业竞争与战争类比,现代管理中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与军队选拔将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对职业经理人素质要求越来越多,但也没有超越孙武选将这五个方面的范畴。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能保持这五个方面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相信也能保持事业上的无往不利。
智第一。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或团队的首脑人物,他的才智如何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成长空间,把“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第一素质来考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虽然现在各个企业在选拔培养上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和试题在不断地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才智的测试,我仍然觉得无法通过试题来完成对“智”的测评。

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著作,它的思想理念不仅在军事战
争中有重要的应用,而且还对人文价值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其强调了伦理道德、人民利益和智慧
战略等方面。

首先,它强调了军队必须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如忠诚、
勇敢、正义和正直等,以便在战争中赢得胜利。

其次,它提倡的是保
障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以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

最后,孙子兵法以其聪明智慧和深思熟虑的战略思想,引导人们在生
活和社会中遵守策略,勇敢创新,找寻人生道路。

孙子兵法对当代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第一,追求道德才能取得胜利,道德离不开真诚、勇敢、宽容、公正和同情等品质,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拥有最强大的力量。

第二,强调既要保护国家的利益也要优先
考虑人民的利益,在推动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
面的利益,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最后,孙子兵法的智慧战略可以为我
们在不断变换的时代变革中,寻求最优而又最恰当的方案,以应对各
种风险和挑战。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更是一部具有重
要人文价值的作品,它对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具有重大
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不断
提高我们精神道德素质和智慧战略能力,以达到成功的目标,在新时
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和谐发展。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孙子兵法》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46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华夏与周边民族冲突与融合不断发生。

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76年,“尊王攘夷”的旗帜已经黯淡,中原大国争霸战争进入尾声,出现陪臣执国命。

所以说,《孙子兵法》的产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阶级社会发展的产物。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演进到一定阶段在理论方面的结晶。

春秋时期是人才辈出、学术兴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管子、孔子、老子等都是春秋时代着名的思想家。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他们之间既共同学习与探讨、又相互攻击与批判。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得治”和“仁政”来保持国家的稳定。

所以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育的结果。

“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共有200多个国家,春秋时期前后长达240多年,这个时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在这240多年中,就有483次大的军事行动,平均每年两次以上。

任何一种重要的军事理论,都是来自最现实的战争实践之中。

因此,《孙子兵法》这种非凡的历史巨着的产生,与当时的那种极其频繁的兼并战争实践是分不开的。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一)重战、备战、慎战的战争观战争决定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政治、民心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话既是《计》篇的纲领,也是《孙子兵法》全书的纲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子同样把战争看成国家大事,把战争看成是是国家行为,是政治行为,不是个人行为,不是国君、更不是将领的个人行为。

“兵着,国之大事”决不能把战争看成个人行为,战争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决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察”.对于战争的发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敌我双方状况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准确无误的判断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的基本条件,总之,孙子提倡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倡重战、备战、慎战,要求明君、良将时时刻刻将“国家安危”、兵民生死系于心上,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五德”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三大奇书之一,是我华夏民族军事智慧的魁宝,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其战争的哲学思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虽然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孙子提出的“将之五德”,仍然是我们今天对将帅的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现代管理中对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是孙子提出作为优秀的将领所必备的五种品德:智谋才能、赏罚有信、仁爱士卒、果断勇敢、军纪严明。

所谓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达变也;所谓信者,号令一也;所谓仁者,惠抚恻臆,得人心也;所谓勇者,恂义不惧,能果毅也;所谓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德相须,缺一不可。

现代经营者,也要去刻意修为五德,将者有五德胜敌,经营者有五德赚利。

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言而有信,赏罚必从,仁爱惠众,深得人心,勇于决断,坚毅顽强,严于律己,宽待于人,严明纪律,严明制度。

这是现代的孙子五德,也是五德之精髓。

所有这些,对于选拔培养以及使用管理者有着借鉴作用。

“智”,智谋才能,指将帅的智慧,处事的技巧、谋略及胆识,以及把握全局动态的能力。

孙子将“智”列为五德之首,是因为战争与其说是两军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军将帅智谋的较量。

作为将帅,从心理素质上看,应该是智力超群、勇敢、刚毅、果断、具有积极情感的人。

现代军事教育不仅注重军人的体能训练,更要重视智能训练,这一点就很好地体现了五德中的“智”在现代军事管理中的合理运用。

“信”即诚信,言而有信。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是企业最高领导人(执行层面)的价值观、世界观、理念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

一个言出必行的领导者,会淘汰现有的管理队伍中言而无信的人,在面试和试用中合理运用就会引进言而有信的人,会影响既不是言而有信也不是言而无信的人。

既不言而有信也不言而无信这类人是最多的,然而当最高领导言出必行时,他们势必会受到影响,自然也会慢慢地偏向言出必行。

孙子的帅德行观的主要内容

孙子的帅德行观的主要内容

孙子的帅德行观的主要内容一,为将之道,重在“智”、“勇”双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选将用将,历来被作为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被关注。

孙子在兵法中把选用将的标准概括为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曹操称此为“五德”。

孙子吧“智”放在将帅“五德”之首,足见孙子对将帅智力才能的重视。

"智”就是智慧,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敌对势力的能力。

孙子认为为将者首先要有“智”。

作为将帅,必须要有智慧,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以“智”取胜。

孙子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预知胜负的能力;二是多谋善断的能力;三是临机应变的能力。

同时孙子还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要“知天知地";二是要“知己知彼”;三是要知道士卒是否“能用”"将领是否"有能”;四是要知“战道”,即要知道战争规律。

“两强相遇勇者胜”。

孙子言智,也言勇,“勇"就是果敢,锐意进取,不避风险,不怕牺牲,尽守职责。

“勇”在兵站中起决定胜负的关键。

为将者要有勇于面对风险,并有敢于承担风险和敢拍板的胆略。

如“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刚魄毅勇,只有存在了"勇"才能当机立断。

但有“勇"还要有“谋”,兵站必须要以“智谋”为基础,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蛮干,有“勇”无“谌”,只会坏事。

孙子主张将帅具备高超智禁的同时,也应具备非凡的气概和胆略,应当智勇兼备,孙子在兵法中所倡导的“勇”不是只知斗力而不知斗智的匹夫之勇。

而是勇于决断,勇于承担责仟的大智大勇。

换句话说,将帅要有独自见解,勇干在重大问题上果断决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决断。

智而不勇、谋而不决的将帅并不是好的将。

帅,吴起曾经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可见,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将帅之勇的特殊要求。

敢于决断、善于决断并不等于蛮横专断,更不等于盲目拼命。

“为将五德”领导者适用的智慧

“为将五德”领导者适用的智慧

“为将五德”——领导者适用的智慧《孙子兵法》的《计篇》中讲过“为将五德”,对领导者很适用,“五德”即“智、信、仁、勇、严”五个字。

对兵法而言,如果这五个字都能做得好,基本上就能成为大将。

智“智”有两个意思,一为大智,二为小智。

小智即小聪明,耍口舌,只看眼前,不看长远,自作聪明。

因此,我们要摒弃小智而提倡大智。

虽然大智有时候会漏掉一些东西,但就像“大礼不辞小让”一样,以大局为重,虽然会舍掉一些东西,但它定会争取到更好的结果。

自古有云:“智者不惑”。

如果你有智慧,便不会被迷惑,你知道何时该争取,何时该退让,因为你不可能全部都争取得到,也不可能全部都让步,所以,你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

这种选择就是“智”的表现。

信“信”就是说话或办事,不管是对上、对下或者对其他人,都要言而有信。

“信”不分大小,有一句话讲得好:“信者无怨”。

作为领导,如果我们讲信用,下属将愿意听从照办,便不会对我们有怨气,更不会为些许小事而埋怨我们,我们作为领导者的威信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

仁“仁”可以分为大仁与小仁,所谓大仁,就是做好事,做大大的好事,小仁就是小恩小惠。

在中国古代,小仁一般指妇人之仁,因为妇人地位低下,只能做一些对大局没有太大影响的小事。

怎样区分大仁与小仁呢?例如,如果我们对下属要求严格,总是不断地鞭策他、批评他,让他有进步,这是大仁;下属进步之后,他自己能将工作做好,而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又可以给他奖金以示再次鼓励和肯定,这也是大仁。

而小仁只是做一些小事来安抚他,并没有使他有所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有大仁之心。

常言道:“仁者无忧”。

如果你真正对别人好,帮助他人成长,那你也不会有太多的忧虑。

勇“勇”也有大勇和小勇之分。

小勇只是匹夫之勇,大勇才称得上真正的勇敢。

如果明明知道整个客观现实和所有的具体形势都比对手强,才敢于向其挑战,这只能是小勇。

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大勇,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讲,叫做“勇者不惧”,真正勇敢的人,是什么都不会害怕的。

五德之智学习有感

五德之智学习有感

《孙子兵法》之将帅五德之智学习有感
孙武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通过对孙子兵法五德的学习以及结合自己工作,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对将帅五德之智的认识。

“智”是指将帅要具备高超的预见性、分析头脑、谋略水平和变通权衡能力。

作为一名工程管理者,要带兵打仗,面对多变复杂的工程环境,在质量、进度和成本面前,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要准确的掌握和判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全面的掌握各类信息,只有全面掌握,再加上严密的思考和一些经验,才能对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恰到好处。

而要真正做到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知道自己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故而将帅的智需要勤奋的学习和经年不断的积累才能到达。

大智若愚方为智者的最高境界。

同时,一个人的智慧能否为企业发挥作用,是要看其态度,即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只有高度认同企业文化,与企业融为一体,其智慧才能为企业发挥作用。

为将“五德”与为人之道

为将“五德”与为人之道

为将“五德”与为人之道作者:四重自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所谓智,就是善于变通,善抓机遇,适时权宜。

所谓信:就是信赏必罚,也就是说该奖赏的一定要奖赏,该处罚的一定要处罚,让全军上下不疑惑。

所谓仁,就是爱惜士兵,爱惜民力,爱惜物力。

这种将军才不至于滥用武力,保存实力。

所谓勇,就是战机到来,要当断即断,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所谓严,对内也严格要求,以军法整肃三军。

其实,为人之道,也不就如此吧。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追求自身才能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气质与修养,洞察先机,抓住机遇,敢于冒险,当然还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差不多和这五德一一相对。

智: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是为人处世技巧,是“方圆”人生中的“圆”。

掌握“方圆”的技巧,人生才能无往不利。

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大叛离亲。

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

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阴阳有实之谓实。

”“信”即信用。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人际交往维系的重要德行。

然而,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伪善欺诈,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严重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坦白,和睦友善的关系,从而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

我们要做到“信”,真诚待人。

不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仁:视人如己,以心渡之。

置身其境,体恤其心。

可谓仁。

曾国藩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人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将之五德——精选推荐

将之五德——精选推荐

将之五德所谓将之五德是指作为将领应该具备的五种优秀品质,即智、信、仁、勇、严。

这是判断一个将领、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一个管理者是否具备作为领导者素质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将是孙子兵法五事之一,也即是军事的五大事务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执行者。

除了道的最大执行者是国君之外,这五项都是要由将来执行和运筹。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位置何等重要自是不言而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五事的穿针引线者,是五事之纲,其他的都可以算是“目”了,纲举而目张,所以对于具体的军事行动而言,他是最核心的部分了,这个位置不可不慎,也不得不慎。

选拔将帅之才,对于一个国家和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性命攸关的部分。

宋朝的张预讲“凡举兵伐罪,庙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时之顺逆,次审地形之险易,三者已熟,然后命将征之。

兵既出境,则法令一从于将,此其序也”。

由此益加可见将领之重要了!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即智慧、威信、仁德、勇敢和严格。

唐杜牧对此有非常好的解释,“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能机权,识变通是需要足够的知识底蕴的,一个人不可能在对眼前的事务茫茫然无所知觉的情况下识机权之变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只有在掌握了事物的深层次内涵和运行规律和机制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之末,而巧于驾驭。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现者彰”,也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生动说明。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而刑赏正是制度和规则,要想做到令行禁止,那么法令就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贯彻,如果制度不能被有效地执行就无异会形同虚设,不如没有。

规则只有在被执行的时候才能产生效益,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孔子讲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当一个人的讲话不被认可,别人再也不信任他的话时候,他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了,当一个人没有朋友的时候他还能做成什么呢?所以法令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强有力的执行性。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浅读将帅“五德”与大学生人生修养《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此为将帅五德。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在五德里面,我们要首推智,无智,后四者则成愚信,妇仁,匹夫之勇,苛严;次为信,无信不立,说赏不赏,有仁亦假仁假义;仁要爱兵,人知其勇不为争功,严不为利己;无勇者智无可施,严无可立。

“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也”。

“智”这个字,现在已不是什么学历智商,而是更高一个层次,能够在种种复杂的情形下,能认清形势,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能够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而找到解决事情的最佳办法。

而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这种能力,我们常常因小失大,没有看清事情的全部,只在意小的事情,而没有注意到整个事情的发展,或者是由于我们不能够灵活巧妙的处理事情,最后导致失败的结果。

我们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还不接受后天的培养,那我们也只能停驻不前。

就如同仲永,他是一个天赋极佳的文学天才,但是由于后天教育的不足,导致他最后的默默无闻。

大部分都不是拥有天赋的人,但是很多人都会去接受教育,学习技巧,学习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有自己的解决事情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来解决事情,这就是“智”,只属于自己的智。

“信”即诚实和信用。

何为信?信为立足之本,孔子云:“民无信不立”。

信是立身的根本。

无论古今,为将者要取信于士卒,为政者要取信与民,才可得军心、民心,以此为制胜之道。

对于我们而言,信则是非常重要的。

与人交往,若是没有诚信,言行不一致,那么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人会愿意与一个无信之人交朋友。

在团队合作的时候,若决定总是在改变,那么便会打乱计划,这便意味着,以前的辛苦工作全部白做了,没人会喜欢这样的。

诚信一旦被打破,再想建立起来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要把诚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慎重作出决定,严格要求自己。

“智”与“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大学生现在要拥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孙子为将“五德”之意蕴及当代启示作者:刘宏宇张楠来源:《知与行》2017年第08期[摘要]孙子阐述了“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观点,吸收并继承了“五德”的思想精髓,并针对为将的要求和标准加以论述。

孙子认为,一个优秀将帅必须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诸侯之谋”;必须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精通各种机变的能力,还要精于庙算和间谍的使用。

将帅必须做到取信于国君,取信于民,所谓“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号令三军。

“爱抚士卒”“勇毅果敢”则是对将帅品德、作风的要求。

通过善待士卒,使士卒忠于将帅,达到“上下同欲”的目的。

“赏罚有信”“军纪严明”是治军的根本,也是取得胜利的前提保障。

此外,孙子还要求将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处事不惊,等等。

除此,孙子的“五德”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为将五德;意蕴[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8-0026-04成书于2 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史上的一部传世巨著,在中外军事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被公认为是“兵学圣典”“天下第一兵书”,书中系统地阐释了古代战争的哲学思想,揭示了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其影响已超出了国家和时代的界限,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

纵观《孙子兵法》通篇的核心思想,即一个字“胜”,如何取胜,如何获得最后胜利,取决于“将”。

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

”为将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等五个方面要素,曹操把它归纳为“五德”。

本文就孙子的为将“五德”作如下探讨。

一、“智”的内涵、应用与启示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

即所谓有智慧的人,应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地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敌方的能力。

1.孙子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谙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应将保全百姓的生命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作战前应先做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形篇》)强调了掌握天时、地利等作战环境和条件,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谋攻篇》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更进一步阐明只有完全了解、掌握敌我双方的各类信息并加以比较,才能保证在战场上的绝对胜算。

这两点是作为一个高级将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要求将帅要多谋善断,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预测战事变化。

要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敌人的能力,具体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始计篇》)同时要求将帅还要把握“水因地而制留,兵因敌而制胜。

兵无常态,水无常形”(《虚实篇》)的用兵法则和科学常识。

在《九地篇》中进一步强调了将帅要有“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的聪明才智和“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的气魄,从而达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也”(《虚实篇》)的高超指挥艺术。

在《谋攻篇》中,孙子提出谋划战争的“上兵伐谋”重要思想。

所谓“上兵伐谋”,实际就是追求在诉诸武力之外,能够找到解决战争危机的方法,尽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的爆发,以减少士卒的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也就是孙子所崇尚的“兵不顿,而利可全”(《谋攻篇》)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孙子梦寐以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的最高理想境界。

为了达到这一制胜目的,孙子提出在开战前,要不惜重金收买间谍,为我方收集敌人的情报,及时掌握敌方的兵力部署、将帅的指挥能力和后勤保障等。

在如何使用间谍上,孙子告诫君主及将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但“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用间篇》)。

在战术问题上孙子指出,将帅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条件下要看到有利的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被敌人所歼灭,从而战胜敌人。

例如:战国时期,楚国攻打韩国的雍氏城,韩国遂向西周调兵征粮,周天子深感憂虑,便和苏代商量。

苏代便安慰到:臣不但能使韩国不向西周调兵征粮,还能让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城。

于是苏代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韩国这时向西周借兵征粮,就暴露了韩国国库的空虚,军队已失去战斗力,那么楚国不出一个月,就能占领雍氏城。

接着他劝说韩国把贫困的高都城送给西周,显示自己国富民强,不惧怕楚国,同时笼络周王朝,加深相互的友谊,从而破坏楚国和西周的关系。

于是公仲侈决定不但不向西周调兵征粮,并且把高都白白送给西周,楚国也就退兵而去。

3.作为军队的优秀指挥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要学习现代高科技知识,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还要善于治军、善于带兵;在不断提高军事理论水平的同时,要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作为优秀指挥员,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为老百姓打造平安的生存环境。

不但要有战场实战经验,而且还要有时刻准备打仗的意识。

在战斗中,要有多谋善断、敢于亮剑和勇敢担当的精神,这是对一个优秀指挥员的基本要求,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也如此。

这是孙子“为将之道”衡量将才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重用人才的重要启示。

二、“信”的内涵、应用与启示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

凡讲诚信的人,言出如山,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1.孙子要求将帅要有高尚的品德,必须要讲诚信,必须要忠于国君,这样才能得到国君的信任,国君才能把军事指挥权交付于你。

在管理部队、管理士卒的问题上和如何树立将帅的威信时,孙子指出,要使士卒奋勇杀敌,就要激发他们同仇敌忾的士气;要使士卒勇敢夺取敌军的军事物资,就要奖赏首先夺取敌人物资的人。

把在战场上缴获的敌军战车更换成我军的旗帜,混编到我军的战车行列,这叫作“胜敌而益强”(《作战篇》)。

如果将帅违背了赏罚原则、不讲信誉,将士兵冒死掠夺的财物变为将帅个人的财产,或贪天之功为己有,那就没有人愿意为你冲锋陷阵,也许真的会出现《火攻篇》警告的“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

”的悲惨结局。

所以,当军队制定了法律法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因人而异。

将帅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使自己在部下和士卒中失去威望,导致军队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不讲信用是绝对不行的。

2.作为一名优秀将帅,还要杜绝个人的名利得失,一旦因指挥失误,就应主动承认错误,不要把责任推到部属身上,这样做就会得到部下和士卒拥戴。

在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孙子强调要善待俘虏,要优先保障他们的生活供给,并耐心地做好俘虏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被感化的俘虏进行收编整训,以扩充自己的军队。

如诸葛亮在对孟获的问题处理上,做得非常得当。

当第一次双方交战时,蜀军就擒获了孟获,诸葛亮带他参观了军营后,放走了他。

当晚,孟获带领几百名壮士又来偷袭蜀军大营,没想到又被蜀军擒获。

诸葛亮以礼待人,款待孟获后,又把他放了。

诸葛亮为了能安定南方,利用捉放的手段,以信当头,一连七次放走了孟获。

孟获通过七次捉放,对诸葛亮的为人也看得一清二楚,最后甘愿称臣。

于是诸葛亮任命孟获为蜀国的高官,负责管理南方各部族,发展了农业,安定了生活。

3.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公民与公民之间要讲诚信、讲友善,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和睦相处。

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首先表现在爱民,给民众造福祉。

对民众要讲诚信,让民众充分地相信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言必践,功必赏,过必罚。

其次要考虑人民群众的自我需要,如个人收入、社会地位和安全因素能够得到保障,并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尊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没有后顾之忧,必然会与管理者“上下同欲”(《谋攻篇》),向着宏伟目标共同奋进。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人民群众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热爱自己为之奋斗的工作,才能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三、“仁”的内涵、应用与启示仁者,愛人悯物,知勤劳也。

所谓仁,就是爱人如己,珍惜他人生命,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

1.《始计篇》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为《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开篇语,孙子告诫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与研究的问题。

从战争对国家利益的角度去考虑,就是没有益处不要采取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要用兵;不到危急关头不要发动战争,因为战争不但要损耗器械、金钱,更是要牺牲士卒,一旦全军覆没,将导致国家的灭亡。

所以说,作为国君不要因为一时的恼怒就发动战争,三军统帅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懑而出阵迎战,盲目的发动战争,百姓就会生灵涂炭,这就是对百姓的不仁。

如果说:“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火攻篇》)的话,那么,真的到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火攻篇》)的地步又将如何呢?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所以,作为国君,就应该对自己的百姓施以仁爱,要对自己的爱将施以仁爱。

作为将帅不但要对士卒施以仁爱外,更要爱国君、爱国家。

2.孙子在《用间篇》中多次强调,将帅对间谍要施以仁政,即说话要做到,言而有信,这样间谍才会信任你,才能把真实的情报交给你,使得我军能够提前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受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

”(《用间篇》)在如何关爱士卒这个问题上,孙子特别强调将帅要对士卒关爱有加,在《地形篇》中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

吴起主张关爱士卒,他能用自己的嘴吮士兵的脓,这是一般常人做不到的。

将帅关爱士卒、体恤士卒,士卒在战场上必然会拼死效力、英勇无比。

3.“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这是孙子爱兵思想的重要体现。

强调将帅对士卒要满怀爱心,通过广施仁爱,使士卒心悦诚服、听从指挥。

作为教育管理者,对学生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再有,关爱学生坚决杜绝顺从纵容,要坚持原则,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要引导他们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除此,作为优秀的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入,以平等、友善的心态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四、“勇”的内涵、应用与启示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