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_专题训练
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
天目初中测定氧气体积比实验练习班级姓名一知识点:1测定原理:偏小的原因:对反应物选择的要求:二练习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② .3.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5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例题1右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概要
第⑷小题图第⑸小题图练习 1(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右图)。
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 (填“准确”或“不准确”),请说明原因 。
2如右图是用排水法收集的两瓶氧气,分别敞口放 置30 秒,用带火星的 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 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 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 ① ; ② 。
2右图是西文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性质的实验操作 图,做实验的时候她在集气瓶底部先放少量的水,这 样做的目的是 ,西文同学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 的状态,然后放入氧气的集气瓶中,但是几次她都没有 看到明显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同组小彤同学拿来一根光亮洁净的细铁丝,先在细铁丝的底部绑上一根火柴棒,引燃火柴棒,再将细铁丝放入另一个氧气的集气瓶中,于是两位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果然看到了预期的现象,你认为他们看到的现象是 ,两位同学认真反思实验的过程,觉得如果在将细铁丝放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时,需要在火柴棒将燃尽时再放入,才可以确保看到比较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
3⑴原始大气中的气体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气等,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慢慢转化为现代大气的成分。
原始大气中的氨气(NH3),你认为最有可能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
⑵下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它由两个注射器组成密闭系统,其中留有30mL空气。
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支注射器中,请据你的理解回答:①实验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你认为方法是②如果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为题,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有:空气样品、真空泵、氧气传感器、采样瓶、气密密封装置、气体分析仪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a. 确保实验环境干净无尘,并关闭与实验无关的设备。
b. 确保仪器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氧气传感器需要校准,气体分析仪需要调零等。
2. 采集空气样品:a. 打开采样瓶的气密密封装置,将采样瓶放入所需采样位置。
b. 打开真空泵,将空气抽入采样瓶中,保持一定时间,以保证样品充分混合。
3. 测定氧气体积分数:a. 将采样瓶与氧气传感器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b. 打开气体分析仪的电源,并根据仪器说明书操作,选择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模式。
c.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显示稳定的氧气体积分数数值。
4. 记录实验结果:a. 将实验所得氧气体积分数数值记录下来,并标明测定时间。
b. 可以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0.9%。
这是因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占据主要比例。
然而,在特定环境下,如高海拔地区或密闭空间,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可能会有所变化。
通过进行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环境下氧气的含量,以便更好地了解空气组成的变化情况,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环境的干净和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实验中的仪器和设备要根据操作说明书正确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结:通过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了解不同环境下氧气的变化情况。
这对于环境监测、气象预测、生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实验环境的干净和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2.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进行组装;张强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将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实验中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底部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一点),张强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至少答一点)。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
①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为:;实验结论是。
①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 选用足量红磷进行实验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4)装置G 的实验目的是 ;试管b 中的气体是 。
(5)H 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木炭必须由上往下缓慢的伸入,原因是 ;检验生成物的操作是 。
3.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①.高炉炼铁(1)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炼铁得到的是 (选填“生铁”、“纯铁”或“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焦炭能在炼铁过程中提供热量B .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矿石中杂质C .排放的高炉气中含量最高的是2CO①.模拟工业炼铁【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八年级上册化学氧气体积分数测定训练题
八年级上册化学——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确保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药品只能氧气发生反应而不和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②药品须为固体;③生成物应为固体,或者生成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或能被某种液体吸收;④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⑤药品须足量,以保证装置内氧气被完全消耗掉;⑥实验结束时,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开始读数。
下面介绍两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一、利用加热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原理]利用某些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容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即是氧气的量。
例1.小红和小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 mL室温下的空气。
[问题]1.如果他们的实验很成功,出现的现象是:细铜丝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冷却后,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
2.小红在做实验时,发现橡皮管被烤焦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发现自己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二、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原理]利用物质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例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专题练习
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各种考试中经常考到,从普通的单元测验到竞赛都会经常涉及。
下面从几方面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实验:一、测定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是:选择一种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如红磷、白磷等),利用过量的该物质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的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1.所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必须是固体(因此碳、硫不可选用)【注意:若生成物为气体,也可将水换成易吸收该气体的液体,如氢氧化钠溶液】。
2.所选物质必须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铁不可选用)。
3.所选物质应过量,使氧气完全反应。
利用所选物质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
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常见实验装置和方法:【装置一】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1.实验现象:(1)钟罩内充满浓厚白烟;(2)冷却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2.实验结论:(1)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氮气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且氮气不溶于水。
3.实验注意事项:(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因生成气体)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
(2)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保证把钟罩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3)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4)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专题训练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专题训练一、基础知识1、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O 5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 2、CO 2和稀有气体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5、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②③④6、如图,钟罩内的红磷燃烧停止直至完全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 ,这个实验说明了 。
在此实验中,如果把燃烧的红磷放入钟罩里时,发现有少量气体从钟罩底部冒出,则测定的结果会 (填偏大或偏小),如果像皮塞漏气,会造成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初中化学空气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空气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题(共10题)1、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1 )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_______ 。
A .反应物是固体B .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 .燃烧有明显现象D .生成物不是气体( 2 )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
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 。
A .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B .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C .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D .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3 )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填空:玻璃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结论反应前反应后_____ ml 40ml 30ml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2、如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分别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 )在反应条件上,三个实验都要 _____ 。
( 2 )在 ____ 变化上,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
( 3 )在反应基本类型上,三个反应都是 ____ 反应。
( 4 )乙中生成物的状态为 ____ 。
甲反应中观察的实验现象为 ____ 。
( 5 )还可从中发现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 。
写出丙反应中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 。
3、小华同学打算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 25mL 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注射器 ( 注射器的容积为 40mL ,且润滑性很好 ) 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 20mL 刻度处。 (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则说明 ______ ;(2)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会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至 _______ mL 刻度处停止;(3) 若始终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直至燃烧结束,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 ;最后注射器的活塞停留在 _______ mL 刻度处。(4) 小华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装置比课本上“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 _______ 。 ( 答两点 )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 50 的硬质玻璃管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铜粉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硬质玻璃管,通过导管与实验容积为 60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上海市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专题
②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设计图1实验。
Ⅰ.红磷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通过对BC段的分析可知广口瓶内的温度___________(“升高”或“降低”)。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一或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1)在装置二中,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0mL
10 mL
5 mL
____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
C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D汞的沸点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但现在实验室的模仿研究却不用“汞”的原因有:__________。
③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的微观过程如下:
根据图示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若要实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碳粉代替红磷B.装置气密性要好C.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可以任意量D.红磷一熄灭就可以打开夹子2.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足量的白磷和装置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B.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3.利用如图3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可以用碳粉代替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4.用如图4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 C.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注射器活塞开始停在50mL刻度处。
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温度,使白磷燃烧;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白磷足量,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30mL附近。
以上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为“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左右两边活塞距离为20cm,活塞可以自由移动(密闭体系内除空气外其他物质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后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氧气含量指的是“氧气质量分数”C.实验结束后活塞之间的距离约为4cm D.缓慢来回推动活塞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7.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可以代替红磷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铜粉 B.木炭 C.蜡烛(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中考化学复习《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练习1、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几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已知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0%,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②加入铜丝量太少;【实验二】:小红采用B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用放大镜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2)根据实验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实验三】小华同学打算采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5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注射器(注射器的容积为40ml,且润滑性很好)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20ml刻度处。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2、某实验小组对教材内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改进,并取得成功(装置如图)。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可以代替红磷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铜粉 B.木炭 C.蜡烛(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知识要点及专项练习-含答案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物质应满足的条件:①此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②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
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
③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一般不用木炭,硫代替红磷。
2.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①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
②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③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1.测定原理:(1)红磷(白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通过测定容器中的水的量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2)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刻度器上的活塞移动,测出氧气体积。
2.装置3.实验现象(1)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a中睡眠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1/5b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c中活塞移动到4处d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e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f中右侧的活塞会左移4.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5.注意事项(1)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2)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果气密性不好,外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
(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白磷)。
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体积几乎不变,因此密闭空气内水面不上升。
案例5 《快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创新
装置
实验
一块白磷,用滤纸擦干水,立即放入准备的试管里,塞上带乳胶管和弹簧夹的橡胶塞密封(如图3所示),试管在酒精灯上稍作烘烤,白磷就燃烧起来,振荡试管,防止白磷粘在试管壁上。
2.1min左右试管内不再产生白烟,撩起擦洗试管4~5次,试管温度迅速降到室温。
3.把试管倒插入硫酸铜溶液里(如图4所示),打开弹簧夹,硫酸铜溶液立即沿乳胶管进入试管(如图5所示),捏住乳胶管,把试管从硫酸铜溶液中取出,正立试管观察,液面高度大约是试管空间高度的1/5(如图6所示)。
案例5快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创新
作者姓名
陈人昌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县教研室
实验名称
快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创新
实验目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原理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硫酸铜溶液进入试管中,通过上升的液体体积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仪器
及药品
一支18×180mm的试管、单孔橡胶塞、一根3cm长的短玻璃导管、一段4cm长的乳胶管、弹簧夹、500mL烧杯、200mL浓度大一些硫酸铜溶液,500mL水、一盏酒精灯、5克白磷。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白磷在燃烧时一直在密闭的试管内进行,绝无热空气外逸;
2.白磷的着火点很低(40℃),即使在燃烧熄灭后仍在发生氧化反应,几乎把试管内的氧气消耗尽,硫酸铜溶液不仅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而且能把试管里没反应的白磷蒸汽吸收,完全符合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训练案
一、选择题【】1.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3.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
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A.1︰2 B.1︰5 C.1︰4 D.21︰79二、填空4.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海水⑵二氧化碳⑶矿泉水⑷酒精⑸氧气⑹铜丝⑺蒸馏水⑻冰水混合物⑼澄清石灰水⑽碳酸氢铵⑾氨气⑿洁净空气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可得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集气瓶底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4)(用“偏大”“偏小”“不变”)填空:①小明一开始实验时,导管放入水中,忘记关闭止水夹,他的实验结果是()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③用锥形瓶代替集气瓶()④实验前玻璃导管中没有充满水()6..下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A.HCHO B.CO2 C.NH3 D.CH4【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
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
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
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
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
在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
【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征,应该是分解反应。
【答案】:C。
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例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解析】:物质的分类要熟悉:按照物质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酸、碱、盐、氧化物。
判定物质的分类主要看模型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集团的种类,前者代表了元素的种类,后者代表了物质的种类。
本题中A中每个集团中有两种原子,且整个中只有一种这样的集团,所以它是化合物,B和C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个集团,属于单质,D是B和C那样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例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解析】: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
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答案】:C。
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解析】:水电解是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它的过程应该是:水分子先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后后氢原子向负极移动,氧原子向正极移动,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大量氢分子聚集在负极,大量氧分子聚集在正极,且体积比为2:1。
【答案】:A。
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2H2+O2=2H2O B.2CO+O2=2CO2 C.N2+O2=2NO D.N2+3H2=2NH3【解析】:如果简单的判定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有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那这个题仍然没有答案。
再进一步判定反应前是两种单质,仍然有ACD三个答案。
其实微观模型除了告诉物质种类外,还表示了反应前后粒子的个数关系,这是根据模型寻找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
本题中反应前后两种双原子单质与生成的化合物的个数比是1;1;2.符合这个关系的方程式只有C。
【答案】:C。
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A.B.C.D.【解析】: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就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它们的数量关系。
此题反应前都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没有差别,因此要看生成物。
由反应知道生成物应该是HCl,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且每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要生成两个HCl分子。
正确表了生成物是氯化氢,数量比是1:1:2的就只有C。
【答案】:C。
十、比较模型微粒的质量和半径例10: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
如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
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____m(Na+);(2)r(Cl)___r(Cl-);(3)r(Na)___r(Cl);(4)r(Na+)_____r(Cl-)。
【解析】:此题形式新颖,别致有趣。
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图形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电子质量所占很小,得失对原子影响很小。
那么钠原子和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的质量就几乎相等。
半径要看清模型: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钠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钠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
【答案】:≈;<;>;<十一、说明模型图示的微观意义例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解析】:一个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除了能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外,还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由图示可知:物质Ⅰ、物质Il分子、物质Ⅲ分子个数比是3:1:2。
只有符合这个结果的微粒数量都可以,所以BCD正确。
A错误的把粒子个数比等同于质量比,实际上质量还和每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系。
【答案】:A。
十二、确定模型图示的构成例12: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解析】: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数以及科学的叙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也是中考的出发点和归宿。
本题就是这样的一个好题。
丙氨酸分子中的确有氢、碳、氧、氮四种原子,但正确的说法是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每个丙氨酸分子由四种原子构成。
看图可知丙氨酸分子的化学式应该是C3H7O2N,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各个原子中子数之和,应该是44,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7就是2:1。
【答案】:C。
十三、计算质量、质量比例13: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解析】:由模型可知:反应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水,由生成44g二氧化碳可计算出反应前有碳元素的质量是12g,氧元素质量是32g,9g可计算出氢元素质量是1g,氧元素质量是8g。
A的质量是44g+9g—40g=13g,A物质中有12g碳,1g氢。
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
【答案】: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13g ②A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
十四、化学反应模型图示的规律或结论例14: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学反应的模型就是表示了一个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所以只要和这个反应有关的信息都可以作为它的结论,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其重要的部分。
如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分子种类要变,原子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不变,每两个氧化汞分子分解生成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汞原子等。
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合理均可。
【答案】: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⑵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十五、完成模型、写出反应例15: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
A.B.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反应有三个分子,反应后剩余一个,则反应了两个,反应前有一个分子,反应后没有,则参加了反应,反应后应该生成了两个分子,所以应再填一个。
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
注意没有反应的不要影响思维,当成了两种生成物。
要写符合图示的反应,就要能总结出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两种双原子分子,单质,这样的物质一般是气体,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且个数比是1:2:2。
在初中化学中比较熟悉的就是氢气燃烧。
【答案】:(1)C(2)化合(3)2H2+O22H2O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