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建筑智能化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建筑智能化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建筑智能化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

建筑智能化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感烟探测器不适合的房间高度万(m)范围是( )。

(A)4<h≤6

(B)6<h≤8

(C)8<h≤12

(D)12<h≤20

2 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 )。

(A)5dB

(B)7.5dB

(C)10dB

(D)15dB

3 三级感温探测器适合的房间高度为( )。

(A)8<h≤12

(B)6<h≤8

(C)4<h≤6

(D)h≤4

4 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 )。

(A)直流24V

(B)直流12V

(C)交流36V

(D)交流24V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

(A)1Ω,4Ω

(B)10Ω,4Ω

(C)4Ω,1Ω

(D)4Ω,10Ω

6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其正极“+”线应为( )色。

(A)绿

(B)蓝

(C)红

(D)黑

7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 ),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A)氧气混合后

(B)氢气混合后

(C)空气混合后

(D)可燃气体混合后

8 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 )。(A)2m

(B)1.5m

(C)1.2m

(D)1m

9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为( )。

(A)监控主机、现场控制器、仪表和通信网络

(B)监控主机、打印机、控制系统

(C)监控主机、现场控制器、网络通信

(D)监控主机、现场控制器、网络通信和支持软件

10 当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有防雷要求时,应采用( )传输信号。(A)有金属增强丝的光缆

(B)无金属增强丝的光缆

(C)单屏蔽同轴电缆

(D)双屏蔽同轴电缆

11 访客对讲系统的分类大楼型指的是( )。

(A)称别墅型一对一(可视)对讲机,供单户使用,其特点是在别墅内客厅、厨房、浴厕等多处均安装有对讲分机,以达到方便主客对讲和开门功能

(B)由住宅单元或大楼人口处电控门锁、对讲开门主机及各户室内机组成。系统多为总线编码方式,户数容量大、安装容易、配线简单等特点,已经成为对讲产品的主流

(C)使各单元(各楼)与小区物业管理部门之间联网,具有专门的管理主机,系统可多达成百上千户。室内机、门口(单元)机、管理主机均采用独立通话回路,住户之间可短时通话,不干扰、不占线,私密性好

(D)在小区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基础上,采用带有对讲功能的智能家居控制器,增加有关传感器等设备和线路,可接收火灾报警、入侵报警、紧急求助报警、自动拨打电话报警、智能表(水表、电能表、煤气表等)信号远传等多项功能,组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2 紧急报警装置的定义是( )。

(A)利用声音和/或图像信息对现场报警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手段

(B)用户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的报警

(C)用于紧急情况下,由人工故意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装置

(D)对入侵或企图入侵行为进行探测做出响应并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

13 ( )是视频监控的定义。

(A)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或从光学图像直接经数字转换获得的具有严格时间顺序的数字信号,表示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息的数据

(B)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C)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

(D)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14 现场事件信息经非公共网络传输到出人口管理中心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A)5s

(B)3s

(C)2s

(D)1s

15 分类属于数模混合网的是( )。

(A)无线通信网:借助于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进行通信,如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方式

(B)模拟通信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全部为模拟信号

(C)数字通信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全部为数字信号

(D)数模混合网:在网络内传输、交换和处理的信号部分为数字信号,部分为模拟信号

16 用户电话引线宜采用多大线径的多对电话线?( )

(A)0.7mm

(B)0.5mm

(C)0.8mm

(D)1.0mm

17 用户交换机的实装内线分机限额,通常为交换机容量门数的( )。

(B)90%

(C)80%

(D)70%

18 铜缆布线系统的分级E支持带宽为( )。

(A)16MHz

(B)100MHz

(C)250MHz

(D)600MHz

19 电信间的面积应不小于( )m,如覆盖的信息点数量超过400个时应适当增加面积。

(A)3

(B)5

(C)7

(D)9

20 布线系统频率100MHzD级信道的ACR值应符合( )。

(A)6.1

(B)18.2

(C)23.1

21 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避雷引下线的平行净距为( )。

(A)1.0m

(B)0.5m

(C)0.3m

(D)0.15m

22 综合布线缆线与电气设备配电箱的最小净距为( )。

(A)0.2m

(B)0.5m

(C)1.0m

(D)1.5m

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注意阻抗匹配,其特性阻抗应符合( )。

(A)75Ω标准

(B)100Ω标准

(C)120Ω标准

(D)150Ω标准

24 综合布线电缆与380V电力电缆大于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的最小间距要求( )。

(A)130mm

(B)150mm

(C)300mm

(D)600mm

25 有线电视系统双向传输的频谱分配数字下行电视DIN的频率是( )。

(A)108~111MHz

(B)111~550MHz

(C)606~750MHz

(D)750~862MHz

26 有线电视系统中,当干线衰耗不大于( )时,可采用斜率均衡和手动增益调整的放大器。

(A)68dB

(B)78dB

(C)88dB

(D)98dB

27 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络的带宽通常为( )。

(A)450MHz

(B)550MHz

(C)860MHz

(D)1000MHz

28 有线电视系统中,两副天线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较长波长天线的工作波长的( ),且应不小于1m。

(A)1/8

(B)1/4

(C)1/3

(D)1/2

29 分配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当需要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防雨措施,距地面应不小于( )。

(A)1.5m

(B)1.8m

(C)2m

(D)2.5m

30 扩声系统的功放单元:扩声系统的功放单元一般应符合( )。

(A)厅堂建筑采用定阻(低阻)输出

(B)体育场、广场类建筑当传输距离较远时,采用定压(高阻)输出

(C)功率传输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多股导线,功放设备输出端至最远端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导线功率损耗

(D)对前级分频控制的扩声系统,其分频功率输出端应分别单独配线

31 现行的国际标准采用的声压单位是( )。

(A)帕

(B)微巴

(C)巴

(D)毫巴

32 清晰度高、寿命长、电磁辐射小的显示屏是( )。

(A)发光二极管显示屏(IAghtEmittingDiodePanel,LED)

(B)阴极射线管显示屏(Cathode-RayTube,CRT)

(C)等离子显示屏(PlasmaDisplayPanel,PDP)

(D)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LCD)

33 残疾人对讲机按钮和通话器安装高度应为( )。

(A)1.4m

(B)1.2m

(C)1m

(D)0.5m

34 敷设导线时,套管应按套管内截面利用率计算。穿放多根绞合线的管截面利用率宜为( )。

(A)25%~30%

(B)30%~40%

(C)40%~50%

(D)50%~60%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35 除住宅、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游泳池、溜冰场外,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广播电视楼的演播室、播音室、录音室、节目播出技术用房、道具布景

(B)净高超过2.60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C)贵重设备间和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

(D)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36 公共照明系统的监控要求有( )。

(A)照明控制箱应由分布式控制器与配电箱两部分组成。可选择一体的,也可选择分体的。控制器与其配用的照度传感器宜选用现场总线连接方式

(B)室内照明宜按分区时间表程序开关控制,室外照明可按时间表程序开关控制,也可采用室外照度传感器进行控制,室外照度传感器应考虑设备防雨防尘的防护等级

(C)室内照明系统宜采用分布式控制器,当采用第三方专用控制系统时,该系统应有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连接的通信接口

(D)室内照明系统的控制器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等功能。正常工作时,宜采用自动控制,检修或故障时,宜采用手动控制

37 多台摄像机的图像信号进行频繁切换与录像时,可采用( )的方式来稳定信号。

(A)主从同步

(B)外同步

(C)内外同步

(D)数字式矩阵装置

38 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

(A)接触式刷卡装置、非接触感应式刷卡装置

(B)数字密码键盘装置、指纹识别或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C)现场设备,包括读卡器、控制器、电控锁及出门按钮等

(D)管理计算机、系统传输网络及系统管理软件

39 多模光纤的纤芯标称直径为( )μm或50/125μm,其标称波长为( )nm。(A)62.5/125

(B)82.5/125

(C)85和130

(D)850和1300

40 建筑群主干电缆(光缆)≤( )m,建筑物主干电缆(光缆)≤( )m。

(A)200

(B)300

(C)500

(D)1700

建筑智能化练习试卷18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7.2.1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1-3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7.1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10.2.5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名词解释。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2.5条。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3.1.3条。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18条。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5条。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5.1.2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4.1.3。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8.4.5.7。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现代建筑电气技术资质考试复习问答》。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3.2.1。【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1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2.3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5.0.3-5。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7.0.1-3。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7.0.1.2。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第3.4.1条条文说明。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表15-5-2或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表7.0.1.1。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6.1.3图15.6.2。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5.4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6.1.1。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3.6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2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9.4条。【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7.12.8.7条或《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8.5.5。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35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附录D或《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1.1.2。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6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7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4.6条。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8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复习指导书(供配电)》15.3.4.1。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39 【正确答案】 A,D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40 【正确答案】 D,B

【知识模块】建筑智能化

浅析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21T14:16:53.5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作者:侯琦 [导读] 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建筑监控管理中心,再结合各种软件以及硬件设备。 华夏竣诚(北京)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西城 100083 摘要: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资源与环境压力。在建筑行业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建设完成绿色建筑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模式必然的发展趋势。将智能化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智能化建筑和绿色建筑进行了概述, 一、智能化建筑和绿色建筑概述 1.智能化建筑概述 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建筑监控管理中心,再结合各种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将建筑内部的信息通讯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基本功能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对建筑运行情况的时刻掌控,为建筑内部民众提供安全保障,并根据建筑内部居民的需求对其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建筑环境,丰富了建筑内涵,使建筑功能更加完善,实现了对建筑价值的深层挖掘,是建筑行业的巨大进步表现,也是现阶段建筑形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2.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建筑建设及运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容易产生建筑垃圾、废水、废弃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很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将被打破,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绿色建筑建设理念。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勘察,制定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利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环保型、无有害物质建筑材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拆除建筑物后对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协调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内容 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应用到绿色建筑中的核心是并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使得同时处理多种数据成为可能,可以使不同子系统分别处理不同事件,实现任务和负载的分担;计算机开缩网络把整个系统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通信技术 通过无线、有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语像和视频信息等快速传递。 2.3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在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集散型监控系统(DCS),硬件采用标准化、电,伏化 系列化设计,软件采用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 2.4图像显示技术 应用于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的图像显示技术有: (1)cRT(Cathode Rag Tube)阴极射线管:由集于体积大、耗电量大,已逐渐被淘汰了。 (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筑示屏: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目前广泛使系用的有红、绿、蓝三种。把红色和绿色的LED放在义起作为一个像素制作的叫双基色屏;把红、绿、蓝是三种LED管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像素叫全彩屏。具有能节能、环保、长寿命、安全、响应快、体积小、色彩施丰富、可控等系列独特优点,被认为是节电降能耗的最佳实现途径。 (3)LCD(Liquid Crg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LCD采用的是被动发光的技术原理,因此液晶需要背光系统来提供光源。具有质地轻薄、色彩艳丽、无电磁辐射、长寿命、节能省电等优点。 (4)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体显示屏:PDP在显示平面上安装等离子管作为发光体(像素)。具有图像清晰逼真,屏幕轻薄,便于安装,防电磁干扰、环保无辐射等优良特性。 2.5综合布绒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符合工业标准的布线系统,它将绿色建筑中所有电话、数据、图文、图像及多媒体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实现了多种信息系统的兼容、共用和互换互调性能 2.6视频监控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是以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新型监控系统。数字式网络摄象机将视频图像通过计算机网络(TCPP协议)传输给视频服务器,图像数据的处理、显示、录像和共享都是围绕着视频服务器进行的。 2.7智能(C)卡技术 用以实现绿色建筑保安门禁、巡更、停车场、物业收费、商业消费,以及人事与考勤等管理“一卡通”。一般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1)接触式智能卡:读卡器必须要有插卡槽和触点,以供卡片插入并接触电源,缺点是使用寿命短,系统难以维护,基础设施投入大等,但发展较早。 (2)非接触式智能卡:采用射频识别,又称射频卡。具操作方便、快捷、无磨损、防水、防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8系统集成技术 将绿色建筑各种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

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资深工程总必须知道的: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 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对智能化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及意义研究

对智能化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及意义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2T11:54:34.8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梁勇[导读] 摘要:当今建筑可称之为现代艺术,因为它不仅融合了绿色建筑,还将建筑智能化混合在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中,可谓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追求了建筑外在的形式美,给未来的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攒积了丰硕的经验,为人们创造生态环境奠定了完美的基础。身份证号码:45252619710902XXXX 摘要:当今建筑可称之为现代艺术,因为它不仅融合了绿色建筑,还将建筑智能化混合在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中,可谓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追求了建筑外在的形式美,给未来的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攒积了丰硕的经验,为人们创造生态环境奠定了完美的基础。本文通过传统的建筑折射,结合智能化和绿色建筑的剖析,发现了在当前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再结合科学发展实践的学习,对智能化绿色建筑 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开拓了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的对策,使智能化绿色建筑能够成为文明生态建设的主要过程。关键词:智能化;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前言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已大大超出我国可生产能源增长的步伐,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这类浪费型的需求仅靠我国可生产能源的生产来供需,势必难以长而久的支撑。因此不得不从大规模地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这将不仅耗费大且占用的人力物力也极其惊人。在当今普及比率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在建筑实际的领域中占取比例不多,要积极的从现实生活中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所以,智能化绿色建筑是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行业发展应当十分密切。正因为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市场投入量日益迅速地增长,且受到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的推进即将迎来发展趋势的黄金期。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依靠着建筑信息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节能科技、节能环保的材料等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将科技的创新而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如何做好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工作,我们将着重分析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二是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对策。以下将对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当前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一)当前的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偏低,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的认识极其不够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苏醒”的初级阶段跨向“飞速发展”的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智能化绿色建筑人才支撑和储备的缺口非常大,与能化绿色建筑的飞速发展拉大了更大的差距。现有的智能化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偏低,建筑专业知识虽强,但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的认识和认知还不够。因此要在智能化绿色建筑人才栽培方面,要对智能化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职业培训和考核,要求从业人员满足智能化绿色建筑产业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建立、实施实行专技人员持证上岗的可执行制度。(二)管理方法不合理,技术管理不科学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不高,认为智能化绿色建筑打的是个旗号或招牌,很多质疑是来自于对智能化绿色建筑本身的误导,对概念根据就不了解,从建筑技术管理来看,它是引导建筑建设实施、结束的主导路线,不仅包括材料节省、节能设施有效的利用,确实是对社会很多好处。而对施工企业来说,在建造期间,如考虑市场的接受和建造成本太高,就会对投资产生排斥的心理影响。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对策(一)调整规范智能化绿色的管理观念规范智能化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周期的实施,利用整个管理人员进行团队培训,提高意识并投入现实管理中,改变观念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节能环保和减少污染融入到工作中,真正的为最终用户提供健康、适用、高效和全面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同时为最终用户提供高效节能的管理平台。(二)建筑形态艺术完美结合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且使建筑具有文化、审美价值,不同的建筑要求体现美的价值也有所不同,而不是对称均衡就显得庄严,适用范围和协调性也不同。总归会给整个建筑形态的外系表达更显得有活力。(三)要选用环保型的施工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应具有耐久性强、维护便捷、不散发有害物质、艺术效果好的特征,如:新型防水材料、新型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墙面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虽造价相对偏高,但人民对节约资源、投资回报和环保的执著追求,会被广泛应用起来且与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吻合。(四)融入绿色设计设计创新,如: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给建筑物降温且增扩城市绿化面积,给城市的增添了无机“制氧机”并增促了城市的“呼吸”,增添了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融入节能设计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尽可能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建筑主要立面朝向和主风向不同向,可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能源做功的时间,降能节耗;利用自然采光和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五)融入高智能化设计围绕环保、节能降耗展开融入高智能化设计,将高智能化技术设计应用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实现建筑智能化。建筑高智能化技术的融入是以建筑为平台,结合建筑设备、光\声控技术、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将结构、系统、管理服务捆和管理,为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便捷的环境,以为人民造福。 三、结语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百姓生活质量改善的提升,人们对未来的住宅将在现有的高层次基础上,提升或升级到更高生活的要求,建筑未来发展的主题已无法圈限于建筑安全、建筑质量和建筑外观上的要求,特别是已逐步推进采用的高新技术高档住宅,不仅采用了仿生和智能化的建筑规划和设计,还达到节能环保的最终目的,给人民展现了全新的居住环境体验,体现了我国建筑智能化和提能降耗的热情膨胀地持续攀升着。参考文献:

超高层智能化设计

超高层智能化设计 一、超高层建筑的建筑特征 超高层建筑具有显著的建筑特征。其建筑高度高、总建筑面积大、投资大,目前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功能更为复杂多样而且经常以多功能的综合建筑群或城市综合体的模式出现;不仅竖向交通占用空间很大,而且通常有竖向通道的转换,设备层、转换层内的相关专业设备及管道多而密集;设备竖井多,布置集中、密集;塔楼部分每层建筑功能相对单一,每层面积不是很大;避难层设置多(常以避难层作为功能分区);对消防、抗震等防灾要求都很高。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针对超高层建筑特点并结合当前主流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系统形式和技术路线(如模拟和数字、以太网和总线、自成套系统和非自成套系统等的选择),才能有效地解决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超高层建筑特点体现在一明、一隐两个方面。明显的特点是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带来的竖向分区,其功能性分区之间均设置有避难层或设备层,每一个功能区建筑规模都较大,一般在几万m2左右,竖向分区一般在3个以上。隐含的特点是存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来维护、管理建筑物的日常运营。 二、通信系统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传真、因特网等多媒体综合传输

业务。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信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竖向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分级和分区的设计措施: 1、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宜建立两级通信网络系统。一级通信网络系统由提供建筑物整体业务的中心程控交换机等局端设备组成。在不同使用区域构建二级通信网络系统,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区域,采用网络型程控交换机,分别提供各类业务需求。 2、可考虑如图1所示的无源光网络通信接入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应用。可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避难层的电信主室内,管理避难层之间功能区的数据、语音业务。 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电信运营商的本地资源情况进行部署,其组成方式直接影响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设计者应立足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运营商尽可能早地共同制定出网络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品质。

2018《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 一单选题 1 《网络安全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C:2017年6月1日)。 2 《网络安全法》是以第( D 五十三)号主席令的方式发布的。 3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长是(A:习近平)。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网络安全法》立法过程特点的是(C:闭门造车)。 5 在我国的立法体系结构中,行政法规是由(B:国务院)发布的。 6 将特定区域内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联结起来,用于特定用户之间通信和信息传输的封闭型网络是( C:局域网)。 7 (A: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 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8 在泽莱尼的著作中,它将( D:才智)放在了最高层。 9 在泽莱尼的著作中,与人工智能1.0相对应的是(C:知识)。 10 《网络安全法》立法的首要目的是(A:保障网络安全)。 11 2017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网信办发布了(D《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 12 《网络安全法》的第一条讲的是(B立法目的)。 13 网络日志的种类较多,留存期限不少于(C :六个月)。 14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中规定,下列职责中,责任主体为网络运营者的是( D: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 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15 ( B数据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故障或其他安全事件导致数据丢失,而将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 存储到其他存储介质。

16 ( B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是指对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17 联合国在1990年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是(C:《自动化资料档案中个人资料处理准则》)。 18 2017年6月21日,英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规则来保护网络安全,其中包括要求Facebook等社交网站删除(C18 岁)之前分享的内容。 19 《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最多处以(B:十万元)罚款。 20 (B:LAND )的攻击原理是伪造受害主机源地址发送连接请求,使受害主机形成自身连接,消耗连接数。 21 ( D:Teardrop)的攻击原理是构造错误的分片信息,系统重组分片数据时内存计算错误,导致协议栈崩溃。 22 信息入侵的第一步是( A信息收集)。 23 (C :nslookup )是操作系统自带命令,主要用来查询域名名称和IP之间的对应关系。 24 网络路径状况查询主要用到的是(B:tracer )。 25 我国信息安全管理采用的是(A欧盟)标准。 26 在确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时,更侧重于机械化和绝对化方式的国家是( D:美国)。 27 在信息安全事件中,( D:80%)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 28 信息安全管理针对的对象是(B:组织的信息资产)。 29 信息安全管理中最需要管理的内容是( A目标)。 30 下列不属于资产中的信息载体的是(D:机房)。 31 信息安全管理要求ISO/IEC27001的前身是( A:英国)的BS7799标准。 32 管理制度、程序、策略文件属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化文件中的(B:二级文件)。 33 信息安全实施细则中,物理与环境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身安全)。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https://www.360docs.net/doc/092112367.html,I 2.生活因子 3.长日照作物 4.NAR 5.生育时期 6.作物布局 7.群体 8.反馈 9.光补偿点 10.蒸腾系数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 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 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 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 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 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 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

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 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 10.玉米的生育时期分为出苗期、起身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 () 四、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不选或选错均不给分,共7分)。 1.符合麦类作物特征特性的有() A.籽粒腹部有纵沟 B.茎通常为髓所充实 C.有冬性及春性类型D对温度要求较高 2.以下可以作为油料作物的是() A.花生 B.大豆 C.高粱 D.油菜 E.向日葵 F.小麦 G.烟草 H.蓖麻 I.高油玉米 J.芝麻 3.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 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马铃薯、花生 C.玉米、高粱、水稻 D.玉米、油菜、高粱 4.运城的大豆品种引到太谷种植,其生育期()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有的品种延长,有的品种缩短 5.玉米特有的生育时期是() A.抽雄期、吐丝期 B.抽穗期、吐丝期 C.抽雄期、拔节期 D.大喇叭口期、出苗期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合理轮作增产的原因。 2.小麦一生分为几个生育时期,各是什么? 3.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4.玉米地膜覆盖增产的原因。 5.复种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小麦的分蘖节?小麦分蘖节的作用有那些? 7.比较小麦和玉米根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8.简述小麦穗的结构。 9.简述作物间作、套作、混作的区别。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05T14:48:18.6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詹锐斌 [导读] 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功能性空间,对其设计进行合理优化,不仅在结构上起到支撑建筑的效果,也在实用性上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功能性空间,对其设计进行合理优化,不仅在结构上起到支撑建筑的效果,也在实用性上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文章站在设计的角度,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中,电梯、消防、卫生、电力、功能五大系统进行分析,供相关研究参考的同时,为优化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方案提供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设计;核心筒 引言: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为了有效的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实际问题,超高层建筑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提升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必须从核心筒的设计优化展开,这一点既满足了建筑设计方式升级的需要,也适应时代对于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 一、电梯系统设计优化方案 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核心筒设计中,电梯系统占据着绝对的重要地位,并在比重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性。在对电梯系统进行设计时,要从电梯井与电梯厅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说明。 (一)电梯井道 电梯的数量与其具体的分布形式,直接的控制着整体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中,其他功能区域的分布情况。如果电梯的数量较多,需采用群控的方式进行管理时,单面的数量尽量不应超过4部,并尽可能在设计时采取面对面分布的方式,减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观看指示信号不及时的情况。 以写字楼为例,在选用电梯时,尽量避免使用载重在1000kg以内的电梯,防止使用过程中由于轿厢狭小而产生的压抑感,尽可能使用1150kg以上的电梯,将使用中的舒适度进行提升[1]。 同时,在设计中对电梯型号进行选择时,由于不同品牌的电梯对于井道的要求不同,在井道尺寸、冲顶高度、底坑深度等系列参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水平。所以,具体超高层建筑设计中,为了使核心筒中电梯的设计更为合理,应当以自身的实际使用条件为基础,对其进行选择,并至少预留三种不同的品牌,供招标使用,并配以具体的井道方案。 另外,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超高层建筑电梯的安全系数,在发生故障时,使梯内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的逃生与自救,应当以11m为标准,在未停站的位置处设置逃生门。条件允许的工程中,可在每两层的厅门处设置逃生门。 (二)电梯厅 电梯厅的设计,是整个建筑中电梯最为密集的区域,应当对各竖向分区的分布进行合理的控制,并由此作为确定电梯设置形式的基础内容。 “一”字型的设置,是最为常见的设计形式,可以有效的保证各电梯厅之间保持独立的状态(如图 1 所示)。同时,对于停滞使用的电梯厅可以作为其他功能区域被合理的利用起来,实现使用效率的提高。 “T”型设计,在方形的核心筒设计中较为常见,当电梯终止使用时,可以将楼板打开,形成新的挑高前厅。 “十”字型的设计,也是十分常见的设计方案,将电梯设置在“十”字通道的两侧,可以将通道作为电梯厅进行有效的利用。然而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其宽度水平进行控制,一般单面梯保持在2.5M-3M,双面电梯尽量在3M-4M左右,以使其空间不至于产生拥挤感。 图 1 “一”字型单侧电梯厅 二、消防系统与楼道间的设计 安全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发生火灾或是其他突发性事故时,必须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所以,消防通道在建筑中位置的布置就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在保证其功能性发挥的同时,还有对其覆盖范围进行设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消防通道在设计时,应当分置于整体建筑的两端,防止其由于过度集中而产生拥堵的情况。当高层低区的面积较大,需要增加消防通道时,可以在核心筒以外的空间进行加设,以免对整体核心筒结构产生影响[2]。 三、卫生系统的设计 在卫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男女相邻的设计方案,以此可以将前室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水平,同时还可在给排水系统上进行设计优化,使得整体的管线设置更加集中,方便后续工作中的维修与管理。由于清理间功能的特殊性,必须设置在卫生间的临近位置,以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对楼层的利用效率进行优化,需不断的对电梯的分区进行变更处理,而这一点,就会对卫生系统中的用水房间位置产生新的要求。虽然在变更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管道,尤其是横管,但为了提高楼层内的空间利用率,进行变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四、电力系统下,强弱电间的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强电、弱电间,应当进行分开的独立设计,以免较强的磁场对信号的传输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空间上保证其面积范围在5m2左右。这样做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桥架出线的密集化,是体现设计科学性的重要措施。同时,还应当尽量保证强、弱电间与用水房间的隔离,如设计中两者处于临近关系,则必须用双墙或是混凝土墙对其进行分隔处理。 在弱电系统的处理中,复杂度水平较高,与相关的网络、视频、消防等设施息息相关,是实现超高层建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弱电系统在设计时展现出的智能化水平,也是体现其设计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弱电间的设计中,应当预留足够的空间,

历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18)

2017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可燃冰”的开发成功,拉开了我国开发新能源的大门,目前发现我国南海“可燃冰”储存量达到800亿吨,将800亿吨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吨. 2.(3分)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3.(3分)如图,BC∥EF,AC∥D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EF. 4.(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3个白球、若干红球,从中随机摸取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则这个袋子中有红球个. 5.(3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 是. 6.(3分)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计费,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2.2元;超过10吨的部分,每吨加收1.3元.小明家4月份用水15吨,应交水费元. 7.(3分)如图,BD是⊙O的切线,B为切点,连接DO与⊙O交于点C,AB为⊙O的直径,连接CA,若∠D=30°,⊙O的半径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8.(3分)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圆锥高为3cm,则此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周长

为cm. 9.(3分)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 10.(3分)如图,四条直线l1:y1=x,l2:y2=x,l3:y3=﹣x,l4:y4=﹣x,OA1=1,过点A1作A1A2⊥x轴,交l1于点A2,再过点A2作A2A3⊥l1交l2于点A3,再过点A3作A3A4⊥l2交y轴于点A4…,则点A2017坐标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1.(3分)下列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A.(a2b)3=a5b3B.(3a2)3=27a6C.x6÷x2=x3D.(a+b)2=a2+b2 12.(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D. 13.(3分)如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的个数可能是()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的通讯设备,如计算机、电话、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中心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同时能与住宅外部世界联系,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从而给住户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适应当今高科技发展要求的人性化建筑。智能建筑的出现与发展,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智能建筑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引起建筑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造了许多智能建筑,具有相当超前性和智慧性。 智能建筑的内涵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高新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并包含有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智能建筑能使住户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同时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也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智能建筑的特点是首先要确保安全与健康,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与通信手段,创造智能建筑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建筑的选址、体形系数、平面功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对建筑能耗有很大影响,在设计时都必须加以考虑。 绿色建筑则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 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的建筑的绿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立体绿化,而是指一种理念,即指建筑对环境的无害化,其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与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建筑,它的室内布局应是十分合理,并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为居住者营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关系是绿色建筑首先是强调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其一定是绿色的、生态的建筑,而智能建筑强调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二者都强调节约能源与资源,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绿色建筑离不开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又促进和带动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对智能建筑的需求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智能控制与信息管理得不到解决,不能有效地实现各类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并进行建筑物建设,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是以绿色建筑智能化为基础的,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必须采集环境、建筑物等各领域的信息,为绿色建筑的控制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绿色建筑的控制多种多样,能利用太阳能提供光和热量,实现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管理涉及环境生态、能源、资源、建筑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 随着城市空间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超高层建筑得以迅速兴起和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体量大、功能强、需求复杂、功能齐全是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应用特征。面对着人们越来越高的居住要求,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智能化技术的设计应用已成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由此展开分析。 1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内涵 智能化建筑是基于传统建筑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表现形态。其以建筑结构作为基本的应用平台,通过电气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的设备系统、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系统、服务系统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了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化、高效化、便捷化、节能化、环保化和健康化。从应用过程来看,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使得各个独立的资源和功能相互连接、协调,实现高效化的统一管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与互联网系统的充分结合是智能化建筑应用的核心所在。 2超高层建筑智能化应用的必要性 智能化系统是超高层建筑的大脑所在,其通过系统内部的资源协同和功能划分,使得整个建筑在功能、防护、舒适度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应用优势。从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进行超高程建筑的智能化应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这一因素的改变使得我国的建筑耗能持续增加,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要实现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科学化,就必须通过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工程行业能源问题的充分解决。基于此,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城市超高

层建筑中,消费群体对于建筑安全度、高效度、舒适度便捷程度等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建筑技术与新兴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由此可见,在超高层建筑发展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信息通讯的结合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实现这些智能技术的交叉使用,才能确保超高层的高效化发展,进而满足人们的应用要求。 3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系统性较强的实践过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施工工艺的成熟,超高层建筑中的智能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体的技术应用表现如下: (1)运维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传统建筑模式下,超高层建筑的运维管理受到电气设备、管线道路等诸多内容的干扰,使得整个运维过程难度较大,且效率较低。而在智能化建筑应用过程中,BIM 技术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得以充分应用。BIM 技术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包含了数据存储服务器、能耗采集服务器、设备运行管理服务器等诸多内容;其在大数据云平台的支撑下,使得运维管理的系统运行、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进行集成,实现了管理的三维可视化。另外,通过对人员、设备、能源及运维报表等内容的系统把控,其使得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更加集中,实现了运维管理的高效准确。 (2)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得建筑工程领域的电子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利用,有效的实现了建筑工程的网络化、智能化。从应过程来看,物联网技术、宽带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网络技术应用的三个主要表现方面。物联网技术是对

智能化与绿色建筑

绿色——舒适性、低能耗 安全——在建筑的安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方便——物业运行可持续 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现代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基础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控制优化各种机电设备运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办公及信息自动化,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相互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1、使住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2、使建筑更加易于运营管理;3、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智能建筑是以人为本的,BA、SA、FA、CA、OA以及IBMS解决的都是人对信息和自动化的需求,是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舒适基础上的一次飞跃。而人们对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信息的需求,对更加人性化的自动化的需求,这种需求必将会推动建筑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正绿色建筑的标准是2006年出的,近年来,中国的绿色建筑在政府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到2011年底已有近300项工程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认证,一些发达地区像江苏省的苏州市和部分南方城市,甚至要求新建建筑必须百分之百达到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各项影响因素和性能指标是互相耦合、此消彼涨的。 比如增强了建筑外墙保温,会同时降低空调能耗,使冷热指标均降低,进而降低了主机容量; 增加热回收系统虽然回收了部分热量,但增加了风机能耗,二者平衡要根据新风量的大小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实施中具体的控制和调节是靠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参数设定来实现的。 对于照明控制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提供同等照度低能耗设备,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采集室外环境照度参数,控制开启照明设备数量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 对于电梯、空调、新风机组等建筑内的用电“大户”,则可以通过优化运行模式,控制设备运行时间,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等方式来减少使用成本; 对于给排水设备则可以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夜间电网负荷较小,电能价格较低的时间段来完成日常的供排水任务 另外,还可以通过监视设备运行状况,累计运行时间,定期提醒设备的维修保养,来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约设备维护投入的目的。 以上只是一些常规的建筑智能化控制手段。对于绿色建筑而言,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如何实现这些新的技术、设备与现有控制手段的有机结合,将其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纳入到现有的控制体系中来,同时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记录和相关数据的测量汇总,从而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第一手的分析数据,是目前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其实这套系统只需增加一台简单的控制器和部分传感器即可完成数据采集,运行状态监测,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设备调整控制,如果在给这台控制器提供一个网络接口,那么还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控和远程维护,这样一来效果完全不同了。对一个小小的单体建筑尚且如此,对于大规模的建筑,建筑群来说,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阶段,尽早引入建筑智能化控制的观念更为重要。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测试卷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18分) 1.如图,在学习“四边形”一章时,小明的书上有一图因不小心被滴上墨水,看不清所印的字,请问被墨迹遮盖了的文字应是() A. 四边形 B. 梯形 C. 矩形 D. 菱形 2.如图,Rt△ABC中,∠C=90°,AC=8,AB=10,D、E分别为AC、AB中点,连接DE,则DE长为() A. 4 B. 3 C. 8 D. 5 3.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当时,它是菱形 B. 当时,它是菱形 C. 当时,它是矩形 D. 当时,它是正方形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已知AB=5cm,△ABE的周长比△BEC的周长小3cm,则AD 的长度为( ) A. 8cm B. 5cm C. 3cm D. 2cm 5.如图,在四边形中,是边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 A. B. C. D. 6.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8,菱形AECF的面积为4,则EF的长是()

A. 4 B. C. 2 D. 1 7.以下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④对角线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 ②AE⊥BF;③ AO=OE;④ 中,错误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为四边形ABCD,若测得A,C之间的距离为12cm,点B,D之间的距离为16m,则线段AB的长为() A. 9.6cm B. 10cm C. 20cm D. 12cm 10.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1C1D1,连结AD1,BC1.若∠ACB=30°,AB=1,CC1=x,△ACD与△A1C1D1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下列结论:①△A1AD1≌△CC1B; ②当x=1时,四边形ABC1D1是菱形;③当x=2时,△BDD1为等边三角形;④s=(x﹣2)2(0 <x<2)。其中正确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