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讲话:管理者的18种堕怠行为
管理故事-任正菲对管理者的十大训诫
任正菲对管理者的十大训诫■文/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1、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
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2、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的看法,也是历史规律。
3.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各部门、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薄弱环节。
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符合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不断优化你的工作,提高贡献率。
4.现在流程上运作的干部,他们还习惯于事事都请示上级。
这是错的,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不必请示,应快速让它通过去。
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就是对事负责制。
事事请示,就是对人负责制,它是收敛的。
我们要简化不必要确认的东西,要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否则公司怎么能高效运行呢?5.在本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敢于负责任,使流程速度加快,对明哲保身的人一定要清除。
华为给了员工很好的利益,于是有人说千万不要丢了这个位子,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利益。
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
在去年的一年里,如果没有改进行为的,甚至一次错误也没犯过,工作也没有改进的,是不是可以就地免除他的职务?6.他说他也没有犯错啊,没犯错就可以当干部吗?有些人没犯过一次错误,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
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管理的部门人均效益提升很大,我认为这种干部就要用。
对既没犯过错误,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13-82. 任正非眼中管理者的18种堕怠行为
82.任正非眼中管理者的18种堕怠行为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
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任正非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警惕员工惰怠的蔓延和泛滥。
以下这篇文章是华为CEO徐直军在2011年5月10日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谈的正是管理者的惰怠行为。
华为眼中管理者的18种堕怠行为: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03.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很多时间,搞很多人做胶片。
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如果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如果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任总的所有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完华为18条惰怠行为后,作为一个基层员工,我认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克服惰性心理,这样才能卓而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哪怕只有一点。
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
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正确认识整个过程。
2.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
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工作中当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左思右想。
4.大事化小
当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
点,马上开始行动。
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克服惰性心理,首先学会合理安排任务,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工作,同时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严守承诺及纪律,享受提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PMC惰怠行为18条
PMC惰怠行为18条“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
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PMC管理者的18条惰怠行为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3、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很多时间,搞很多人做胶片。
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如果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如果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任总的所有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 (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
)成员的意见,让大家看写得对不对。
我们的主管就不能向任总学习吗?你要汇报的胶片,能不能自己写?写完了,可以像任总一样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评审。
惰怠是最大的腐败——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
惰怠是最大的腐败——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我好几年没涨工资了,为什么别人涨不给我涨”在你企业混日子的员工还经常忒么地理直气壮,不小心你做为老板还真被员工给唬住了,为了天下太平,加吧,加吧。
于是老板无意识中怂恿了员工的这种混日子的惰怠行为。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成功企业,还是半死不活的企业,都难免寄生了这一类人。
学华为的反腐反惰怠是可以很快产生效果的。
惰怠行为在每个公司都大量存在,而这种时常的对照和警醒,可以很好地帮助管理者和员工逐步形成自我检讨、自我担责的风气,而不是“堰塞湖”式的搞一堆的管理制度。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对《华为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做了如下定义和解释: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3、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4、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找周边的原因5、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6、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7、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8、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从来不推动流程改进9、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10、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11、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12、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从不去解决问题13、只顾指标不顾目标14、把成绩透支在本任期,把问题留给下一任15、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16、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业务能力下降17、不敢决策,不当责,把责任推给公司。
公司是谁18、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克服惰怠,给自己一个小目标 (华为眼中的18种惰怠行为心得体会)
克服惰怠,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所有成功的企业、人生,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方向性,也就是始终都有一个目标,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
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而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轮船没有舵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不断惰怠,搁浅在海滩上。
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正是因为有任正非这样的人,始终都有明确的目标,始终警惕员工惰怠的蔓延和泛滥,华为团队才会一直都具备强大的生存和战斗力。
学习了华为CEO徐直军所谈的管理者的18中惰怠行为,受益匪浅。
反思自身,这18种惰怠行为多多少少在自己的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且随着工作时间越久,体现的越明显。
此次学习,犹如醍醐灌顶,再一次重新审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激励自己前行。
就拿推卸责任来说吧,工作久了,很多人面对问题时就已经形成了习惯,首先分析是不是别人的问题,并且从各种角度去寻找别人的问题,从而开脱自己。
那样不仅把责任抛出去了,也就不再去整改问题,工作就会很轻松,其实也就是内心的惰怠思想在作祟。
在之前的工作经历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同事,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在每天开生产调度会的时候,汇报工作报喜不报忧,特别喜欢提出别的部门问题,从而转移目标,说起来别人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初次接触感觉很有能力,久而久之,便发现说得多,自身做的少。
而那些踏实勤奋的人,反而在会上暴露的问题多,遇到问题不推卸,揽的责任也多,但通过持续不断的暴露问题,不回避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勤奋的人,工作只会越来顺利,用数据证实结果,自身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更能得到领导的赏识。
很荣幸能够来到高能环境,来到新沂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是实现儿时梦想、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我出生在新沂,学习在新沂,也热爱着新沂。
从16岁外出学习开始,便离开了家乡,毕业后就在电力系统工作,就这样一直在外,曾经多少次梦想家乡能建一座电厂,当今天坐在新沂高能项目部办公室的时候,才发现不经意间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所以非常感谢高能环境给予我的机会,那还有什么理由惰怠呢?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已很完善,也有很多都是约束员工行为的制度,如果我们都被制度牵着鼻子走,被动去工作,那么就会很累,但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树立一个小目标,围绕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工作,就会主动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当实现目标的时候,也就是收获喜悦的时候。
华为18条惰怠行为(权威解读)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权威解读)演讲|徐直军(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在前两天公司干部大会上,在我负责的九个小组里,我要求每个小组都讨论一个问题:管理者的惰怠行为。
当时,在每个小组讨论时我都问“在座的有没有惰怠者?”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自己是惰怠者,我想大家肯定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惰怠者。
那我们换一个问法“我们的管理者有没有惰怠的行为?”肯定有。
那能不能把管理者的惰怠行为讨论出来,然后每一位管理者再对照惰怠行为来照照镜子。
查钧在小组讨论完后,问了所有小组成员“在座的能够保证每一条都不违反吗?”没有一个人回应能全不违反。
那就是说,在座的所有管理者都是存在惰怠行为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要通过不断地每日三省吾身,去把我们的惰怠行为消灭掉。
站在这个角度,我来回应今天PSST 干部大会上讨论的管理者当责的主题。
如果我们首先把惰怠行为识别出来,再把这些行为消灭掉。
那我们肯定就当责了。
任正非评价徐直军:总能先于他人闻到机会首先,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惰怠行为。
我期望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对照惰怠行为,做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对照这些行为看自己有几条需要改进、怎么改进,还要针对选出来的几条,举例来支撑。
我们要深刻地剖析自己,要敢于自我批判,敢于与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华为眼中,管理者的18 条惰怠行为: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03、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04、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身原因,只找周边原因05、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06、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07、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08、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从来不推动流程改进09、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10、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11、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12、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从不去解决问题13、只顾指标不顾目标14、把成绩透支在本任期,把问题留给下一任15、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16、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业务能力下降17、不敢决策,不当责,把责任推给公司。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完华为18条惰怠行为后,作为一个基层员工,我认为工作中
最为重要的是要克服惰性心理,这样才能卓而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哪怕只有一点。
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
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正确认识整个过程。
2.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
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工作中当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左思右想。
4.大事化小
当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
点,马上开始行动。
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克服惰性心理,首先学会合理安排任务,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工作,同时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严守承诺及纪律,享受提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惰怠是最大的腐败——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
惰怠是最大的腐败——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我好几年没涨工资了,为什么别人涨不给我涨”在你企业混日子的员工还经常忒么地理直气壮,不小心你做为老板还真被员工给唬住了,为了天下太平,加吧,加吧。
于是老板无意识中怂恿了员工的这种混日子的惰怠行为。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成功企业,还是半死不活的企业,都难免寄生了这一类人。
学华为的反腐反惰怠是可以很快产生效果的。
惰怠行为在每个公司都大量存在,而这种时常的对照和警醒,可以很好地帮助管理者和员工逐步形成自我检讨、自我担责的风气,而不是“堰塞湖”式的搞一堆的管理制度。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对《华为管理者惰怠行为18条》做了如下定义和解释: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3、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4、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找周边的原因5、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6、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7、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8、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从来不推动流程改进9、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10、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11、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12、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从不去解决问题13、只顾指标不顾目标14、把成绩透支在本任期,把问题留给下一任15、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16、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业务能力下降17、不敢决策,不当责,把责任推给公司。
公司是谁18、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警惕员工惰怠的蔓延和泛滥。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
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任正非”这篇文章是华为CEO徐直军在2011年5月10日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谈的正是管理者的惰怠行为。
华为眼中,管理者的18条惰怠行为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3、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很多时间,搞很多人做胶片。
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如果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如果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任总的所有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
最新:《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读后感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读后感华为CEO任正非曾说过:“人啊,只要心生向前的决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
唯一要注意的是内部滋生出的惰怠与腐败。
我们要杜绝腐败,因为置公司于死地最致命的毒剂便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作为房地产公司一名运营管理者,在学习《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之后,不禁心生些许感触,现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简单谈论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首先在阅读这18条惰怠行为之后,短小精悍是我的首要看法。
全文明确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惰怠行为进行了统一概况。
在通读细化内容之后,更是深有感触。
其中第5条: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及11条: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
让我深受感触。
这一现象其实反应着很多企业管理者的一种通病。
例如有什么任务指示,或是工作问题,总是存在人传人的现象,要求还不说清楚,只作任务的发布者。
这种模式下,问题又怎会得到切实解决呢。
这一观点我深表认可,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坚持做到的。
记得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一文中写过这么一个事例,在日本,管理者在下达任务时通常会告知五遍,而中国管理者常挂在嘴边的是“我还说一遍。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我觉得讲清条例是更为重要的,而并非是布置了,剩下的结果听天由命。
第7条写道,要勇于淘汰惰怠员工,一视同仁,对待工作不要感情用事。
这一点其实我觉得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转变思维,去尝试解决调解员工的问题相对来说可能效果更好。
因为对于企业来讲,老员工就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应该被酌情对待。
这一点阿里巴巴做的就比较好,例如当员工离职之后,会保持长期联系,为后续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
也并非是说华为这点说的不对,但我觉得应当不独断,要有缓和余地。
作为公司和项目计划的编制、审核、监管者。
在学习这18条例之后,也使得我对一切个人情况有了明确了解与看法。
例如第18条写道,做事不要只顾过程,只去把过程做的漂亮,更应当重视结果,去把工作当做整体;其次作为企业运营管理者,一定要勇于担当责任,敢作为。
管理者的18种惰怠行为心得
管理者的18种惰怠行为心得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当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确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假如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晰,什么事情都讲得井井有条,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应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状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良?3、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此时此刻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许多时间,搞许多人做胶片。
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假如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索、去探讨、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假如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假如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任总的全部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托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
)成员的看法,让大家看写得对不对。
我们的主管就不能向任总学习吗?你要汇报的胶片,能不能自己写?写完了,可以像任总一样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评审。
你要自己写的话,我坚信不会超过许多页,也不会弄得花花绿绿,搞得那么美丽了。
为了美化、格式好看,而奢侈下属和你自己大量的时间,这是不增值的。
不能以领导为核心,我们首先不要组织大队人马来写汇报胶片。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强烈推荐收藏转载,读后十分受益)
华为管理惰怠行为18条(强烈推荐收藏转载,读后十分受益)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警惕员工惰怠的蔓延和泛滥作者:徐直军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公司干部大会上,在我负责的九个小组里,我要求每个小组都讨论一个问题:管理者的惰怠行为。
当时,在每个小组讨论时我都问“在座的有没有惰怠者?”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自己是惰怠者,我想大家肯定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惰怠者。
那我们换一个问法“我们的管理者有没有惰怠的行为?”肯定有。
那能不能把管理者的惰怠行为讨论出来,然后每一位管理者再对照惰怠行为来照照镜子。
查钧在小组讨论完后,问了所有小组成员“在座的能够保证每一条都不违反吗?”没有一个人回应能全不违反。
那就是说,在座的所有管理者都是存在惰怠行为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要通过不断地每日三省吾身,去把我们的惰怠行为消灭掉。
如果我们首先把惰怠行为识别出来,再把这些行为消灭掉。
那我们肯定就当责了。
首先,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惰怠行为。
我期望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对照惰怠行为,做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对照这些行为看自己有几条需要改进、怎么改进,还要针对选出来的几条,举例来支撑。
我们要深刻地剖析自己,要敢于自我批判,敢于与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管理者的18条惰怠行为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03、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04、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身原因,只找周边原因05、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06、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07、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08、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从来不推动流程改进09、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10、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11、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12、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从不去解决问题13、只顾指标不顾目标14、把成绩透支在本任期,把问题留给下一任15、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16、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业务能力下降17、不敢决策,不当责,把责任推给公司。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完华为18条惰怠行为后,作为一个基层员工,我认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克服惰性心理,这样才能卓而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哪怕只有一点.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正确认识整个过程。
2.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
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工作中当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左思右想。
4。
大事化小
当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
了。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点,马上开始行动。
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克服惰性心理,首先学会合理安排任务,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工作,同时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严守承诺及纪律,享受提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管理者的 18 条惰怠行为
管理者的 18 条惰怠行为引责任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管理者被授予权力的同时,应该对组织或团体的命运负有相应的责任,对组织或团体的成员负有相应的义务。
以下是我整理的管理者的 18 条惰怠行为,欢迎参考!0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02、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03、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很多时间,搞很多人做胶片。
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如果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如果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任总的所有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
) 成员的意见,让大家看写得对不对。
我们的主管就不能向任总学习吗?你要汇报的胶片,能不能自己写?写完了,可以像任总一样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评审。
你要自己写的话,我相信不会超过很多页,也不会弄得花花绿绿,搞得那么漂亮了。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华为惰怠18条行为》心得体会
读完华为18条惰怠行为后,作为一个基层员工,我认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克服惰性心理,这样才能卓而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哪怕只有一点。
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
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正确认识整个过程.
2。
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
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
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工作中当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左思右想。
4。
大事化小
当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
了。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点,马上开始行动。
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克服惰性心理,首先学会合理安排任务,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工作,同时不断提醒自己必须严守承诺及纪律,享受提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正非讲话:管理者的18种堕怠行为任正非曾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
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
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警惕惰怠的蔓延和泛滥。
2011年5月10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了主题为《谈管理者的惰怠行为》的讲话,时隔8年,2019年12月06日,任正非将该讲话内容签发为总裁办电子邮件,鼓舞全体员工勇于自我批判、敢于与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封邮件的详细内容。
在前两天公司干部大会上,在我负责的九个小组里,我要求每个小组都讨论一个问题:管理者的惰怠行为。
当时,在每个小组讨论时我都问“在座的有没有惰怠者?”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自己是惰怠者,我想大家肯定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惰怠者。
那我们换一个问法“我们的管理者有没有惰怠的行为?”肯定有。
那能不能把管理者的惰怠行为讨论出来,然后每一位管理者再对照惰怠行为来照照镜子。
查钧在小组讨论完后,问了所有小组成员“在座的能够保证每一条都不违反吗?”没有一个人回应能全不违反。
那就是说,在座的所有管理者都是存在惰怠行为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要通过不断地每日三省吾身,去把我们的惰怠行为消灭掉。
站在这个角度,我来回应今天PSST干部大会上讨论的管理者当责的主题。
郭老师跟何庭波是从正面来讲了管理者的当责,我就反过来讲,如果我们首先把惰怠行为识别出来,再把这些行为消灭掉,那我们肯定就当责了。
首先,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惰怠行为。
我期望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对照惰怠行为,做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对照这些行为看自己有几条需要改进、怎么改进,还要针对选出来的几条,举例来支撑。
我们要深刻地剖析自己,要敢于自我批判,敢于与自己的惰怠行为做斗争。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明哲保身,怕得罪人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胶片。
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胶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所以任总说,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临时通知,别为了他要来听一次汇报,要来看一看,下面就花费很多时间,搞很多人做胶片。
丁耘的检讨和承诺里加了一条“本系统将停止向领导汇报使用胶片模式”,我想说的是,对做胶片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
如果说,我们做胶片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胶片的过程是增值的;如果连这个过程都不要了,那也太教条了。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胶片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
按道理来说,主管自己的汇报,最好是自己来写胶片。
我在EMT汇报的胶片大多都是我自己写的,一般也就是几页,把我想讲的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
我自己想、自己写、然后自己去讲,逻辑也会保持清晰一致。
任总的所有讲话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从来都不让别人写,他写完后再征求EMT成员的意见,让大家看写得对不对。
我们的主管就不能向任总学习吗?你要汇报的胶片,能不能自己写?写完了,可以像任总一样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评审。
你要自己写的话,我相信不会超过很多页,也不会弄得花花绿绿,搞得那么漂亮了。
为了美化、格式好看,而浪费下属和你自己大量的时间,这是不增值的。
不能以领导为核心,我们首先不要组织大队人马来写汇报胶片。
我们要做增值的部分,坚决不做不增值的部分。
“不以客户为中心”讲得多了,就不多讲了,上一次封闭在酒店研讨了两天“以客户为中心”。
软件公司在AIS做BSS就是典型的“不以客户为中心”的案例。
客户要的东西,本来都已经投标了,满足了客户需求。
后来我们自以为是,把它换掉了,结果导致了客户的不满,这是典型的不以客户为中心的案例。
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找周边的原因马电案例反映出,面对问题,部分高级主管已经形成了习惯:首先是搞清楚是别人的问题,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如果发生任何事情,主管都习惯性地先看自己有什么问题,都先把自己的原因找出来,那么真正的原因就出来了。
但我们最习惯的却是先找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担心别人做不好,不担心自己做不好。
昨天讨论会上,有个很生动的案例,有个主管在答疑时说“我怀疑以后这个政策的执行,别人会做不好”,我当场就回复他,你应该先想想你自己怎么做好。
所有主管都应该先把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做好,先把自己的心操好,先不要去操别人的心。
现在很多人,很习惯去讲一大堆别人的问题,从来不讲自己的问题。
发现问题不找根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当多的管理者,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出了什么事情,打个电话“你搞定”;上级领导问他“你抓了没”,他说“抓了”。
这一点,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讲,我们要向董事长孙总学习。
孙总遇到事情,要么不管,要管就一定会刨根问底,一定要把最核心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再去解决。
马来的事情是这样的,AIS也是这样,出了问题后整个过程中就是投诉,就是指责,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邓飚是亲自到现场以后,把AIS BSS 项目过程全部复原,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们各级主管发现问题以后,有没有找到根因?或者说我们根本没有去找,我们只是打了一个电话,或者批示了一下,这样怎么能够把事情搞透彻,怎么能够找到解决办法?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有些主管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明明知道影响公司利益,明明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要求,却在下面想方设法,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搞他的小九九。
尤其涉及到我们有业务拆分和整合、团队和人员要划分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其实这些行为,上级领导都是知道的。
你这样做,公司怎么敢交给你更大的责任。
如果你的责任更大,你更以局部利益为主的话,那以后公司的整体利益谁来保证?你不要以为自己在下面做的小九九别人不知道,总有两方人嘛,总有人会说出来的。
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其实主管对他的下属有没有惰怠的很清楚,就是拉不下面子去处理,尤其是对老员工,有些还是自己的老领导或自己老同事,更拉不下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淘汰,你不拉开差距,你就是对那些高绩效者、对那些优秀者不尊重。
这几天一直在举一个案例,有个部门坚定不移地把一个惰怠的员工淘汰了,大家都觉得做得很好。
但在我们身边,惰怠的员工比比皆是,那我们敢不敢给他降级、降等、降薪?我就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当时某个员工是18级,不符合岗位要求了,因为级别较高,主管不敢降,不知道降多少,我就把主管叫过来,说:那你就在团队里把所有员工排个序。
排完了我就问他,这位员工上面的员工是多少级,下面的员工是多少级?主管说“上一个人是15级,下一个人也是15级”。
那我就说了,这个员工恰好就是15级呀。
方法很简单吧。
面对这些你不知道要把他定成多少级的员工的时候,你就排序,排完序以后,看他上面和下面员工的级别,那你不就知道该定多少级了嘛?我们各级主管对那些能力不强、贡献已经很小的员工,不符合任职要求的员工,做了排序没有?排完序以后你就能知道他该定多少级。
尤其是13~17级这一块,我们还没有按岗位来定级。
如果把职级降下来,最大的影响是把饱和配股的饱和值降下来了。
我们原以为降1000-2000元工资对他有多大刺激,其实没有多大刺激,但通过把他的职级降下来,最大的刺激就是把他的饱和值降下来。
你们能不能在这次饱和配股之前,把所有该降级的先降下来,降了级以后,员工饱和值不但升不了,可能还会降下来了。
每个团队,都可以适当排序,尤其对那些惰怠了的员工,在整个团队里排排序,看看他应该在哪个位置,然后给他合理地定级,该定多少定多少,该降多少降多少。
如果还愿意干他就干,不愿意干他可以离开。
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却从来不推动改进有主管经常抱怨流程多、流程复杂,并且时时挂在口头上。
如果真发现流程有问题,一定要指出哪里流程多、哪个流程有问题。
我们希望所有觉得流程有问题、流程多的人,要给所在组织的质量与运营组织、QA提出来,这样我们才好改进。
我们一直希望大家能反馈问题,但很多人就只抱怨,而且最后都成了口头禅,动不动流程很多、流程很长、流程阻碍了发展,但从来不去推动流程的改进,从来不指出哪里流程多了,哪个流程长了,哪个流程有问题。
那怎么改进呢?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在研发还好一点,因为没有哪个地方很差。
但也有主管不想去新领域,不敢接受挑战。
今年一个很重要的导向就是希望干部、骨干能到新领域去,有人就怕这个怕那个,患得患失。
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有的主管怕为被冤枉的员工说句公道话,因为说了,可能就会被公司“戴帽子”。
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个员工被冤枉了,为什么不敢说呢?要么你根本就不对这个员工负责任,要么就是怕说了以后被主管批评,怕得罪人。
但如果你都不敢说话,那又如何保护他们?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有很多主管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
任何地方来了事,他立即就传下去了,不管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要不要做,反正不是自己亲自做,这样一来就让下属苦不堪言,不能聚焦工作。
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从不去解决问题很多主管讨论存在问题的时候,都是洋洋洒洒,能道出具体问题来,但从不去解决问题。
无论是PSST的潜规则还是流程问题,或者是现在政策执行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主管,如果能够把你们授权范围内能解决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那么很多问题就没有了,特别是潜规则。
对于你解决不了的,不在你授权范围内的,若你不去推动解决,那怎么能够解决?只顾指标不顾目标2008年开始PSST体系进行绩效管理优化,强调不要为了指标而忘了目标。
PSST体系最主要的目标,是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和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在我们当中,存在一些主管只关注KPI的完成,但不知道KPI完成得很好是为了什么。
比如某个平台,每年的考核指标都很好,因为考核指标都是质量、进度、网上问题,但慢慢把自己做没了。
华为到底是为了追求一个卓越的、有竞争力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还是仅仅为了追求网上没事故?当然网上没事故也是应该的。
因此各级干部都要思考,我们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几个考核指标。
仅仅为了考核指标工作,就是不当责。
当责的干部是有清晰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