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_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_李维安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范文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财务报告中,审计意见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正性的权威性判断。
盈余管理则是一个企业在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框架内,为达成特定的目标(如增加短期利益或保持股价稳定等)而对财务报告的会计策略进行调整的行径。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审计和财务报告的监管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关于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
一方面,有研究指出,企业为了获得理想的审计意见,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调整财务报表数据;另一方面,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理论分析盈余管理的目的和手段多样,可能是为了改善业绩指标、稳定股价、实现某些投资计划等。
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企业有时会利用这些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而审计师则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评估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此过程中,审计师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持有不同的态度和判断,进而影响其审计意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审计意见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企业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企业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以及审计师对此的反应和判断。
五、研究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具体来说,当企业进行较为显著的盈余管理时,其获得的审计意见往往偏向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如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
这表明审计师在审查过程中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盈余管理行为上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其获得的审计意见类型。
六、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和治理机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盈余管理;其次,审计师应提高审计质量,严格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盈余管理行为;最后,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以遏制企业的不当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自2001年开始,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情况,审计收费引起了资本市场广泛而高度的重视。
那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是否以及怎样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呢?我们的假设是: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所支付的年度财务审计费用越高。
研究选取了深市A股市场2002及2003年度按证监会要求披露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样本筛选和数据分析发现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之一—|非经营性收益与净利润的比例|≥50%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年度财务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支持原假设;而当20%≤|非经营性收益与净利润的比例|<50%时,对年度财务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审计收费;盈余管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zing About Audit Fe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ZhouBing and YangHuiLi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bstract: From the year of 2001,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required that all 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 thEir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dit fees they paid to CPA firms. Audit fees are paid significant attention to by capital markets. Are theissu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being noticed by external auditors and further affect their audit fees? Our hypothesis: the deeper the exten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audit service. Our research chose samples of audit fee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from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A share in 2002 and 2003. By sor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we get the conclusion: at the remarkable level of 10%, when the non-operating income to net profit ratio is no less than 50%, earnings management cause significance to audit fees; when the non-operating income to net profit ratio is between 20% and 50%, there is no obvious impact to audit price. Key words: Audit fees, earnings management, empirical analyzing, research results.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实证分析目录摘要————————————————————————————4 引言————————————————————————————4 文献回顾——————————————————————————5 研究设计——————————————————————————7 研究假设————————————————————————7 模型设计————————————————————————11 样本选择————————————————————————11 统计结果————————————————————————11 结论————————————————————————————13 主要参考文献------------------------------------------------14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周兵杨荟琳[1] [摘要]自2001年开始,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情况,审计收费引起了资本市场广泛而高度的重视。
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和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概要
刘雪妮许珂: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和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和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刘雪妮许珂(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摘要:本文在公司规模、事务所特征、审计意见类型等因素基础上,着重考虑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两方面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审计收费存在很多潜在影响因素,为制定市场发展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审计收费logistic回归一、引言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文化和制度等,使财产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良好运转并延续和发展。
公司治理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盈余管理可以从契约和财务报告的两个方面来看。
从契约角度看,在合同为刚性和不完全时,盈余管理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用以保护公司免受未预期到的现实状态的影响:从财务报告的角度看,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的股票价值。
但是,都可能存在滥用盈余管理,以牺牲其他方的利益为代价增加自己的利益(Scott,2005。
审计收费是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在履行经济责任契约时从接受审计服务的企业获取的报酬。
但现实中这一报酬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公司治理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以操纵会计盈余为手段,从事务所那里恶意购买审计意见,不但侵蚀了审计独立性,而且使审计费用人为地提高或降低.由此可见,研究审计收费,就应该考虑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两方面的因素。
其中公司治理是影响审计收费的直接因素,而盈余管理是影响审计收费的潜在因素.二、文献回顾(一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关系国外学者Ferdinand A。
Gul(1998、Sahlstron (2004、Sullivan(2000等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数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国内学者刘明辉、胡波(2006,张晨宇、赵晶、肖淑芳(2007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个数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盈余管理会影响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会影响审计意见作者:金玉娜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05期摘要:研究发现,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是影响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重要因素。
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随着公司两种方式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大,出具更差类型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审计意见;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0042-04一、引言盈余管理包括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通过会计方法(政策、估计等)的选择实现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通过构造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盈余管理。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受制于以前各期应计水平的高低,较易被察觉。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之相比更不易被察觉,空间更大,但具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将直接造成公司价值的减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对两种方式盈余管理进行选择,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健全,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公司将更倾向于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 [1] 。
已有研究都集中在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且存在较大分歧,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还尚未涉及。
研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已有关于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基本都借鉴Lennox[2] 的方法,将审计意见简单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
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简单两分的方法可能导致信息利用不足,降低解释能力。
将审计意见简单两分,只能检验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是否具有更高的概率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不能区分具体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无法检验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具体类型是否因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更高的盈余管理是否更容易被出具更差类型的审计意见。
本文在对审计意见细分的基础上,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检验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审计师是否能够依据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出具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情况及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比例进行分析,以盈余管理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讨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
注册会计师不能够完全识别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执业质量有待提高。
一、引言资本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中存在相当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蒋义宏,1998;陆金海,1999)。
比如,为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及格线的要求而通过各种会计的(如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与费用)或非会计的(如通过与母公司之间进行价格不公平的资产置换)方式,增加报告当期的利润。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揭示,而重要性原则是以不会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为标准。
当盈余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时,它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之间也就存在相应的内在联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认为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其内在的风险将会增加,从风险导向型审计来看,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样,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审计质量研究的一个中介或桥梁,审计意见是否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性,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标准之一。
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切入,研究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识别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已有的文献已经从各种角度研究了这个问题(章永奎;夏立军;Chen,2001),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200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假设本文假设:具有边际ROE(ROE落在配股政策下限如[10%,11%]中)的上市公司比不具有边际ROE的上市公司更容易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
三、样本选择本文以2004年沪深市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观察样本。
样本选择的起点为截至2004年底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492家公司。
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探索
摘要:盈余管理的存在, 财会毕业论文使得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加强,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加大。
那么,审计师是否更可能会对存在较多盈余管理的公司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后称非标意见), 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呢?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由于企业管理盈余的手段很多,本文集中关注中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来管理盈余的行为。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意见。
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的实证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支持原假设。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不同。
关键词:盈余余管审计意见非经营性项目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作为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外在监督手段[1],审计从其一诞生开始,就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起着重要的审核作用[2]。
审计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审核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性,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不对称。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而中国的独立审计市场,也刚刚经历施行新的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虽然较之先前,审计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审计师①执业质量,仍然不断受到指责与批评。
特别是近些年的琼民源、四川红光、银广厦等事件,更是大大损害了审计师的形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一直是审计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虽然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②,但无论在规范分析方面,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
由于代理关系[1]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这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企业管理当局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采用一定方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人为干涉盈余的产生和报告过程,使结果向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
虽然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或者有害的,但往往会误导投资者,使其对公司的真实盈余情况不能形成客观认识。
盈余管理的存在,将会增加审计师的风险。
盈余管理与审计关系实证研究综述
6年第6期总第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盈余管理与审计关系实证研究综述□谢景芳摘要近年来,由于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因而对盈余管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的意见关系、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盈余管理与其他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进行回顾,并提出了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实证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本文采用的是Healy 等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即当公司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行为。
对盈余管理主要从可控应计利润、非经营性项目等来衡量。
本文涉及的审计是指广义上的审计,包括鉴证的审计业务和其他审计业务。
二、盈余管理与审计的关系文献回顾(一)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关系。
1.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早已开始了研究。
Ferdinand 和Judy (1998)首先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联系起来。
其潜在逻辑是:盈余操纵扭曲了会计信息,增加企业的可能风险;在有效的审计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应能审计出企业的盈余操纵情况。
因此,他们研究结论为企业盈余操纵程度越高,被出具有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越大。
Francis 和Krishnan (1999)认为,具有较高应计利润的公司,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通过对大样本美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他们找到了支持其论点的证据。
Jenkins 等(2006)对90年代后期注册会计师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可控的应计利润和盈余管理反应系数的降低,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降低,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效性受到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2.国内实证研究综述。
(1)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及其审计意见的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具备有效监督作用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 不仅有利 于深入分析上 市公 司盈余管理行 为 , 审计师 的独立 验证 审计监督作用 , 也会对如何通过外 部审计来约束盈余管 理行为有所借鉴 。所以提出以下假设 : H1上市公司 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 : 越有可 能被 出 具非标准无保 留审计意见。 近年来我 国审计 师对上市公司 出具审计报告时 , 往 往会运用说 明段来改变审计意见倾 向, 即给公司 出具带 说明段 的无保 留意见 。其原 因一方面是为 了保 住客户 , 妥协于上市公 司的要求 和压力 ; 另一方 面 , 也给 自己留 出了后路 , 规避风险逃避责任 。盈余 管理往往并不 明显
虽然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 害的 , 但是大规模 的 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 给投 资者带来严重 损失 。 许多国内外上市公 司的丑闻已经很深刻地说 明了
这一点 。而作 为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独立第三人 , 审 计师 的职责便显得格外 重要。审计师 在出具审计意见 时 ,是否充分地考虑到了上市公 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 也 就是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 响 , 并且本文是 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 系统的论证 。
I I 圜 l 圈
- _ √
胡伟 清 意 见类型 的影 响
一
、
问题的提 出
盈余管理 是2世 纪8 年代 中后期 兴起 的实证 会计 0 0
研究 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它是指 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 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 , 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
( 李维安等 ,0 5 。 20 )
关于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 的关系 , 西方学者早 己进 行 了研 究。 i t19 ) H r (9 4 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调增应计利 s 润和调减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都会做 出反应 。Ei l , Fri a 和Jd (9 5 发 现企业盈 余操 纵程 度越高 越 ed nd uy 19 ) n 可能被出具有保留意见。Fac 和K i nn 19 ) r i rh a (9 9 的研 ns s 究则发现具有较高应计利润 的公 司, 更有可能被出具 非 标准无保 留意见 。 特殊的制度背景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 独特 的盈余管理特征 , 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的情况进行 了研究 和验证 , 所选样 本和研究方法 各不相 同 , 结果 也 与国外不尽一致 。 hn C e , u 20 )夏立军 、 C e ,hn 和S (0 1 , 杨海 斌 (0 2认 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 20 ) 越容易被 出具非标准 审计意见 , 市公 司的盈余管理行 为受 到监 管政策 的影 上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
-÷ p 0
门 一 1
力 一I
4 - ( p 1 )
~l
其 中, ^ 4 为第 一期 的非 操纵 性 应计 利润 ,T为事 件期 年 r 份 ,4一 为第 T期的期初总资产,△ 为第 T期的销售收入增 船 加额, 足 为第 T期的应收账款增加额 ,暇 △ 为第 一期的固定 r 资产 原 值, 征 参数 p 、 p、 p 的估计 值 根 据如 下 模 型 ( 进 特 。 。 : 2)
余 管理 ,即盈余 管理 与审 计意 见呈 正相 关 关 系。 关键 词 :盈余 管理 ;审计 意见 ;相 关性
1引言
关于 盈余 管 理 的定 义 , 目前 学术 界 尚 未形 成 统 ~ 的认 识 , 但 国 内外 一 系列 令世 人 瞩 目的会 计 丑 闻 的频 频 出现使 大 家都 普 遍认 同 了盈 余 管理 行 为的 存 在。 由于 “ 济 人 ”的 自利 行 为和 经 两权 分 立导 致 的信 息 不 对 称 ,为盈 余 管理 行 为 的 发 生提 供 了必 然 性 和 可能 性 。企 业 管 理 当局 为 了获取 个 人 利 益和 局 部 利 益 而 采取 一 系列 活 动 ,人 为地 干 预 盈余 的产 生和 报 告 过 程 。虽 然 盈 余 管 理 不都 是 违 规或 有 害 的 ,但 大 规模 的盈 余 管理 会误 导 投 资 者 的投 资决 策 ,使投 资者 、 公 司员 工 及其 他 利 益相 关者 遭 受 巨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对于 上 市 公 司进 行 的 盈余 管 理 行 为 ,外 部 使 用 者 只 有寄 希 望于 有 “ 济警 察 ”之称 的注 册 会计 师 ,期 望 其 能 经 通 过 出具 审 计 意 见报 告 对 财务 报 告 重 大 方面 的合 法 性 、 真 实性 和 一 致 性进 行检 查 和 验 证 ,从 而 抑 制 企业 的 盈 余管 理 。 有 效 的 外 部 审计 ,应 该 能通 过 出 示 不 同审计 意见 ,对盈 余 管 理 起 到 一 定 的监督 作 用 。 因此 ,有效 的审 计 意见 与 盈 余 管理 之 间 应 该具 有 一定 的相 关性 。 那 么 ,本 文 研 究 的主 要 问题 就 是 :注 册 会计 师审计 意见 能 否揭 示 出 上市 公 司 的盈 余 管 理? 也 就 是 审计 意见 与 盈余 管理 是否 具 有相 关性 及 具 有何 种 方 向 的相 关 性 ?对 这一 问 题 的研 究 能够 为会计 信 息 使 用者 客 观 评 价注 册 会 计 师 的 审计 质 量 ,判断 公 司管 理 层 提供 的财 务报 告 的 可靠 性 提 供 方 向 性指 导 ,也 为进 一步 提 高 会计 师事 务所 的审计 质 量 ,从 而 抑 制上 市 公 司盈余 管理 行为 起到借 鉴作 用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也逐渐扩展多种视角,目前主流的方法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法、特定应计利润法、盈余分布法,以及收入模型法,但完美的计量方法并不存在。
本文通过对各种计量方法的研究现状与优缺点的综合梳理,提出对中国特有环境下应采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应计利润一、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简述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盈余管理已受到会计文学和大众媒体的相当重视。
盈余管理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其研究的关键是如何计量盈余管理程度,从近20年的研究看,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并不单一。
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在盈余管理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主要有四种计量易于管理的模型,他们分别是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盈余频率分布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收入模型。
1、应计利润分离模型。
卡普兰认为一个好的计量模型应该具备可以从总的应计利润中分离出由外在经济因素决定的正常性应计利润的能力。
剩下的那一部分就是所谓的可操纵的应计利润,它也是评价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指标。
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在实证研究中被用得最多。
因为它能够从总应计利润中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分离出来。
其所用的原理是将非操纵的应计利润看成总应计利润模型的数学期望。
另外,将总应计利润与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两者相减,得到的差作为操纵性应计利润。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大量的检测盈余管理的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有海利模型、德安杰罗模型、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等。
德安杰罗模型和海利模型是最早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
前者将应计利润的变动额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标,而后者利用总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
Jones认为应该将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看成是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和其销售收入增加额两者的函数。
他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相比的增加额和固定资产两者的函数。
然后,求出这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以此回归系数便可求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再将总应计利润与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作差便可得到操纵性应计利润。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研究
转换 公司债券 ,要求最近 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 均净 资产收益率 平均不低 于 6 %。上 市公 司为 了满足这些条件达到筹资 目的 , 就 要对 公司的财务报 告进行包装 , 盈余 是衡量财务 的重要指标 , 进 行盈余管 理是管理 当局采取 的必要手段。 ( 4 ) 逃避政府监 管 。一个 公司 的上 市地位并 不是一成 不变 的, 我 国《 证券 法》 规定 , 上 市公 司连 续两年 亏损将被特 别处理 , 连续 三年 亏损暂停上市 , 连续 四年亏损终止上市。上市公司如果 遭 到上述处罚 , 那么公 司高管 、 投资 者 、 债权 人和其 他利益关 系 人就将受 到相应 的经济 损失 , 一些上 市公 司为了防止被 s T特别 处理 、 暂停上市或终 止上市进行盈余管理 。 二、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 系 审计是在 两权 分离的情 况下产生 的,注册会计师作 为独 立 的第三方 , 通过对公 司财务报告合法 性和公允性的审核 , 应该 能 够识别财 务报 告中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从而发表恰 当的审计 意见 , 使 财务报表使用者作 出正确 的决策 。 审计 意见是 审计报 告的组成部分 ,是注册会计 师审计工 作 的最终成果 。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意见类 型有明确 的规定 , 财务报 表使用者通过对 审计 意见的类型可以初步判断财务报告 的可 信 度, 然后 结合 自身 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作出相应的决策。财务报 告 是决策者 获取企业信 息的重要来源 ,会计信息 的可靠性 和真 实 性将直接影 响投 资者作 出的决策 ,上市公 司管理层 为了某种 特 定 目的进行 的盈余管理将扭 曲财务信息 , 导致 财务报告失真 , 误 导广大 中小投资者。独立性是 注册会计师最核心 的属性 , 失去独 立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将 没有 意义 。 注册会计师应秉着公平 、 公 正 的原则 和专业怀 疑态度 ,客观独立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 行审计 。笔者对 2 0 0 9年和 2 0 1 0年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 的 上市公司审计情况进行了统计 , 如表 1 。
谈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谈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摘要:盈余管理作为一种粉饰财务报告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管理层运用。
随着我国独立审计事业的发展,被称为当代“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不规范盈余管理的识别和控制也在逐渐加强。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和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怎样的联系,哪些盈余管理手段会对审计意见造成影响,这些问题都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特征、手段及动机的说明,结合审计意见出具的标准,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审计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意见审计质量1 盈余管理的特征、动机及手段分析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一直以来皆无定论。
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将盈余管理看成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表现。
一旦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能够令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雪普则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中的一些人为获取私利而对财务报告有意识地进行控制的行为,也就是“披露管理”的过程。
1.1 盈余管理的特征盈余管理的主体一般多为企业的管理者,包括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控制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并且对公司盈余更能施加影响,也更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尽管动机可能不完全一致。
盈余管理在客体上表现为企业对外的盈余信息报告,主要指企业对外披露的报表。
但是目前,也有很多上市公司不采用利润操控和会计信息变更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而是通过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这就弱化了企业的违规风险。
盈余方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运用会计或是非会计手段,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控制;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未达到盈余主体在利益上的最大化。
1.2 盈余管理的动机综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来看,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于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以此保住来之不易的上市资格。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起源于西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盈余管理由于是运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及其选择性进行盈余的调节,这看似是合法且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获取信息的报表使用者来说,它显得极不合理。
财务报表的存在意义在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可是企业运用盈余管理行为来美化修饰企业的财务报表以满足企业上市、配股以及其他私人目的,这必然导致财务报表中存在水分,即财务报表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传达的信息并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由于大部分的财务报表使用者非企业内部人员,都是身企业外部环境中,他们无法识别企业是否运用了盈余管理行为,这时他们希望外部监督者—注册会计师能够帮助他们识别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证明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中所传递的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从而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的研究目的,即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同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涉及十几种行业类型,每种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同,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环境更是千差万别,这使得每个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于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所需要关注的信息不同,而他们对信息需求的不同导致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关注点不同,对于注册会计师所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盈余管理的方式去掩盖和修饰,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可能就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发现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即有的行业注册会计师更容易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迹象,有的隐藏较深,发现比较困难,考虑到不同行业的自身经营及环境特点,必然导致对于注册会计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因而提出针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的研究观点。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探析22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第一,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根据有关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且公司预期利润率要达到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这一限制性条件是许多企业无法达到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筹备上市和发行股票的公司往往采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进行包装,以骗得上市资格。
第二,配股动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由于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意愿大多十分强烈,多数公司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但是配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几经改变,但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标准。
二、盈余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会计界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定论。比较权威的概念有两种,一种由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 K. Scott)提出,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种由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chipper)提出,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对称的条件下,由于管理层和股东总是拥有部分私人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几乎不可能被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因此盈余管理行为将会长期存在。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范文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财务报告制度下,盈余管理是企业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其目标是影响或改善公司的报告盈余,但不一定改变实际的经济收益。
审计意见作为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评价,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一方面,盈余管理可能会影响审计师出具的意见类型;另一方面,审计师在出具意见时也会考虑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具体影响机制和路径尚需进一步探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某一时段内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财务数据和审计意见数据。
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与讨论1.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具体表现为,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可能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表明审计师在出具意见时,会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存在较大盈余管理空间的企业持谨慎态度。
2.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治理结构等。
其中,企业规模和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较为显著。
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低。
3. 审计质量的作用审计质量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出具更为客观、准确的审计意见。
因此,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范文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财务报告的日益复杂化,盈余管理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审计意见作为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评价,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影响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审计师、投资者、监管机构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估计或实际交易等手段,以达到预期的盈余目标的行为。
然而,盈余管理可能涉及不当的会计处理和舞弊行为,因此审计师需要对其予以关注。
在现有研究中,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失真,增加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
另一方面,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据此形成相应的审计意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研究背景和问题。
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选取适当的样本和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四、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了某一年度内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当企业存在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时,审计师更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此外,我们还发现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审计机构声誉等因素对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五、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主要因素。
首先,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规模较大、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容易被审计师发现,从而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于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证券市场上爆发的一系列恶性会计盈余操控事件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恶劣,作为外部监督重要部分的注册会计师也受到牵连和指责。
由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调节公司的利润,因此其操纵的结果会反映在财务报告里,有效的外部审计应该能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而外部审计的最终结果就是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分为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记盈余管理,目前对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无充分关注真实盈余管理,其审计意见是否有效识别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本文试图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来验证和讨论审计意见是否有效识别和反映了盈余管理。
本文选取的案例是A公司,通过对A公司基本情况的介绍,认为A公司2019年在面对退市压力并且盈利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其完全具备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的动机,并且通过分析发现A 公司的确存在通过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的可能。
通过对该案例真实盈余管理的剖析和审计意见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注册会计师可以识别部分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监督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持忽视和容忍的态度。
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公司内部治理能力,监管部门加强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监督,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环境和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审计意见盈余管理检验审计质量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关于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国内外通过盈余管理虚报利润的公司屡见不鲜,从国外的安然事件累积虚报利润6亿到国内的万福生科累积虚报利润7.4亿,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者操纵公司利润的工具。
盈余管理的存在使得公司财务报表丧失了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投资者不能根据客观公正的财务报表进行合理投资,从而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
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审计收费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使用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初始样本,采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此外,公司的资产规模、审计意见类型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也显著影响着审计费用。
关键词:审计费用;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众多会计丑闻的相继曝光,人们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和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质量问题。
DeAngelo(1981)认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错报和报告错报的联合概率。
发现错报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而报告错报则要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由于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它受到外界干扰而影响发挥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审计独立性作为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它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却较大。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会选择与上市公司合谋,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视而不见,这就损害了审计独立性。
在独立性受损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诉讼风险和审计失败风险。
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然会要求与其所承担风险相应的审计收费溢价。
有鉴于此。
本文从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人手,重点研究盈余管理和审计费用的相关关系。
二、文献综述国外关于审计费用的研究比较多。
Simunic(1980)运用最小二乘法来研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了10个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即公司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目、涉及行业类型、资产负债率、前两年的盈利状况、审计意见类型和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成本等。
DeAngelo(1981)认为。
当被审计单位雇佣会计师事务所时,会计师事务所会产生巨大的启动成本,因此会获得具体客户的准租,所以审计师初次接受审计业务时会采取低于成本的收费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11期财经研究V ol130N o111 2004年11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v12004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李维安1,王新汉1,王威2(11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天津300071;21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人力资源教育与开发系,16802)摘要:文章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活动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会影响其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后称非标意见)的可能性。
我们的假设是:盈余管理越高的公司,收到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我们选取1998~2001年3009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支持原假设。
我们进一步还对非标意见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仅仅会增加收到/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0的可能性,而对其他类型非标意见的出具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意见;非经营性收益;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4)11-0126-10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对于盈余管理,虽然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¹,但无论在规范分析方面,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
由于代理关系(Jensen和M eckling,1976)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这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企业管理当局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采用一定方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人为干涉盈余的产生和报告过程,使结果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虽然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或有害的,但往往会误导投资者,使其对公司的真实盈余情况不能形成客观的认识。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公司往往通过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已经比较规范,对于企业资产交易、关联交易等有较为严格的规范,收稿日期:2004-08-17作者简介:李维安(1957-),男,山东青岛人,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新汉(1973-),男,河南安阳人,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威(1976-),女,辽宁锦西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人力资源教育与开发系博士生。
##126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企业一旦违规,会有严重后果。
以美国为例,凡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都要停止交易接受调查。
而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制度相对不够完善,在较强动机»促使下,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其中一个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非经营性收益来调整利润,非经营性收益主要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等,包含了资产买卖、置换等活动。
比如有些公司可能会用劣质资产置换母公司的优良资产,从而改善绩效等。
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反映在财务报告之中。
作为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外在监督手段(Jensen和M eckling,1976),审计从其诞生开始,就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起着重要的审核作用(Watts和Zimmerman,1983)。
因此,有效的外部审计,应该能够通过出示不同的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而这种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反应,也恰恰体现了审计师¼的谨慎性½。
因此,有效的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的独立审计市场刚刚经历了施行新的独立审计准则、会计事务所脱钩改制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虽然较之先前,审计质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审计师的执业质量仍然不断受到指责与批评。
特别是近些年的琼民源、四川红光、银广厦等事件,更是大大损害了审计师的形象。
那么,中国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备有效的监督作用?换句话说,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是否具有相关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验证审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同时也会对如何通过外部审计来约束盈余管理行为有所借鉴。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原假设,以待进一步实证检验:H1:盈余管理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二、文献回顾目前盈余管理问题正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研究。
蒋义宏(1998)认为,在EPS 略高于盈亏临界点的上市公司中,可能存在利润操纵的行为,并通过实证研究获得了相关证据。
陆建桥(1999)通过对上交所包含22家亏损公司的样本和相对应的控制样本的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和扭亏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陆宇建(2002)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发现了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和略高于10%的区间的证据。
Jian和Wong(2003)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肖虹(2001)也发现了与此一致的证据。
关于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的关系,西方学者早已进行了研究。
Francis和Krishnan(1999)认为,具有较高应计利润的公司,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127财经研究2004年第11期保留意见¾,通过对大样本美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他们找到了支持其论点的证据。
Bartov等(2001)也验证了可控应计利润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所选样本和研究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致。
李东平等(2001)选定2000年34家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以及34家控制样本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指标(应收账款变化率、存货变化率和非核心收益率)之间并无显著关系;Chen等(2001)则选取1995到1997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保牌0(净资产收益率大于零小于1%)和配股(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小于11%)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其结果表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和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章永奎和刘峰(2002)选取1998年128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和128家对照公司,通过横截面扩展琼斯模型计算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指标¿,发现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相关性;徐浩萍(2004)则选取了1998~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448家公司,通过不同组别之间的t检验,发现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具有一定鉴别能力。
李东平等(2001)和章永奎、刘峰(2002)的研究,由于选定特定公司和相应对照组作为研究目标,可能会存在选择性误差,而且其样本容量较之总体偏小,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其结论的推广性;Chen等(2001)的研究样本较早,其后审计市场发生了脱钩改制等重大变化,因而其结论具有历史局限性;徐浩萍(2004)的研究没有控制影响审计意见的其他因素,只做了简单的组间t检验。
而且,以琼斯模型为代表的应计利润模型,在西方国家的会计研究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而在制度不健全、盈余管理手段更为多样化的我国资本市场上,其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三、研究方法11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基于前面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文献,并针对这些研究的缺陷,我们设计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在模型设计方面,我们基本参考了以前的研究,将审计意见作为因变量,而盈余管理作为实验变量,并加入其他一些控制变量,构成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
通过非经营性活动来操纵利润,特别是调高利润(非经营性收益为正)是我国上市公司一项重要的直接的盈余管理手段。
因此我们选择非经营性收益占总利润的比例(EM)作为盈余管理指标,该比例越高,公司通过非经营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
具体来讲,如果非经营性收益小于等于零,则EM为零;如果非经营性收益为正,且总利润为正,则EM等于两者比例;如果非经营收益为正,总利润为小于等于零,则EM等于1 (100%)。
与其他研究相同,当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审计意见变量(AO)为零,其他情况(即非标意见)下AO等于1。
基本模型如下:##128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AO=B0+B1YearOld+B2LnA+B3ROE+B4TurnOver+B5DebtR+B6CashR+B7Oshr+B8AvoidLoss+B9Rights+B10Lagloss+B11LagAO+B12Big10+B13JVCpa+B14AudLoc+B15AudChg+B16Imp+B17EM+E其中,AO为因变量,EM为实验变量。
其他控制变量说明如下:YearOld:公司上市年限;LnA:公司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ROE:净资产收益率;T urnOver:资产周转率,销售额与总资产之比;DebtR:负债比率,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CashR:现金比率,现金及其等价物与总资产之比;Oshr:哑变量,是否海外上市;AvoidLoss:哑变量,避亏动机,是否0[ROE[0101;Rights:哑变量,配股动机,对于1998年,如果0110[ROE[0111,则为1,否则为零;对于1999~2001年,如果0106[ROE[0107,或者ROE>0106且过去三年平均ROE在0110与0111之间,则等于1,否则为零;LagLoss:哑变量,去年是否亏损;LagAO:哑变量,上年度审计意见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等于零;否则为1;Big10:哑变量,审计师是否属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上市公司客户资产总和排序;JVCpa:哑变量,审计师是否为中外合资会计师事务所;AudLoc:哑变量,审计师属地如果与客户相同,则为1,否则为零;AudChg:哑变量,上年度是否发生审计师更换;Im p:客户重要性,公司总资产与其审计师所有上市公司客户资产总和之比。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研究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于台湾TEJ数据库,审计数据来自于巨潮信息网(http://w ww1cninfo1com1cn)和上市公司年报。
所用分析软件为SAS8102。
从1998~2001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共有3944个公司/年观测点À,从T EJ数据库获得的初始样本共3523个观测点。
我们剔除了67个净资产为负的观测点,因为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都会具有特殊性;由于控制变量的计算,要求所有观察点必须具有以前连续两年的数据,我们又排除了447个不满足此条件的观测点。
最后样本为3009个观测点,占总体的7613%,占初始样本的8514%,其四年的分布分别为710家,699家, 801家和799家。
##129四、结果分析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关于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的统计描述,参见表1。
从1998~2001年,各年非标审计意见数量分别为133,143,142和110,占当年比例分别为1818%,2014%,1717%和1318%,四年总数528份,占总体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