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轮复习题型集训 专项1 热点题型模板练 题型4 图示图解类解题模板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题型4 图示图解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该类试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学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多是通过图形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或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

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审题图·获信息理知识·找联系深思考·定答案
要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中每一个过程,识别各部分名称,挖掘隐含信息,寻找突破口。

理清图解涉及知识点,思
考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
联系、相同与不同等,找
到本质上的联系。

针对设问,反思图像和题干信
息,充分运用所学生物学的基
本原理或概念准确作答。

(2014·重庆,9节选)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激素处理――→
24 h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位于第四果枝节主茎上30 min ――→
24 h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
图1
图2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_________组。

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思维导表
审题图·获信息
(1)棉花幼铃为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2)
图1和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
物调配的影响。

(3)由图1可知,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然后要测定叶片和
幼铃等的放射强度。

(4)由图2可知,图中的数据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总
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A、B、C三组处理方式的区别为A未
处理、B激素处理整个植株、C只处理幼铃。

(5)A、B、C三组中幼铃和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相对大小关系:
幼铃为C>A>B;叶片为B>A>C。

理知识·找联系
(1)写出产物是葡萄糖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并标出元素的来源
与去向:
(2)幼铃葡萄糖主要是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输入。

深思考·定答案
(1)由A组和C组对照可说明该激素能够促进光合产物输入到
幼铃中,由B组和C组对照可说明该激素能够抑制光合产物
输出叶片。

(2)所以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C组,若增设D组
(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
序是C>A>B>D。

答案
解析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的,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百分比最高,因此幼铃脱落显著减少。

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百分比较多,即光合产物输出减少。

由图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中有机物的输入,则D组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中有机物输出明显减少,且小于B组,则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1.(示意图)下图表示某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单链)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数字为氨基酸序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的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B.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分别指导合成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C.基因E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基因E和基因D均发生基因突变D.基因J突变后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会改变
答案D
解析基因的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A正确;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分别指导合成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B正确;基因E的碱基序列包含在基因D的内部,所以基因E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基因E
和基因D均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J突变后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会改变,例如碱基发生替换但是蛋白质并没有改变,D错。

2.(2015·福建,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A
解析X探针能与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故X探针必定与X染色体DNA上杂交单链的互补链有一段相同碱基序列,A正确;据图可知妻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但X染色体数目异常未必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B错误;妻子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其双亲可能正常,患病原因可能是双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异常,产生了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卵细胞或精子,C错误;遗传时染色体数目异常并不与性别相联系,故选择性别并不能降低发病率,该夫妇生女儿也可能患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错误。

3.(流程图)细胞呼吸包含复杂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图示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中
部分代谢过程,①②表示不同反应步骤。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
B.有氧呼吸中发生过程①②,无氧呼吸只发生过程①
C.过程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过程①中ATP的分解
D.完成②后,ATP和C3H4O3只含有C6H12O的部分能量
答案D
解析过程①、②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发生过程①②,B错误;过程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葡萄糖的分解,C错误;完成②后,葡萄糖没有彻底氧化分解,且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ATP和C3H4O3只含有C6H12O的部分能量,D正确。

4.(概念图)下列选项符合该概念图的是( )
A.若X是内环境,则a~d代表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B.若X是免疫调节,则a~d是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C.若X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a~d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若X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则a~d是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不包括细胞内液,A项错误;免疫调节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项正确;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D项错误。

5.(遗传系谱图)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Ⅲ-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C.在人群中出现的乙病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
D.如果Ⅲ-2与Ⅲ-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16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病具有世代连续性,为显性遗传,又因Ⅱ-2为甲病男性,而Ⅰ-1为正常女性,所以甲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项错误;Ⅱ-3和Ⅱ-4均不患乙病,且Ⅱ-4无致病基因,他们的儿子Ⅲ-4为乙病患者,据此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乙病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C项错误;若只研究乙病,由Ⅲ-4为乙病男性,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X B X b,又因Ⅱ-4无致病基因,可判
断Ⅲ-3的基因型为1/2X B X B、1/2X B X b,若只研究甲病,由Ⅱ-3为甲病女性,Ⅱ-4为正常男性,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Aa,两病综合在一起,Ⅲ-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B项错误;Ⅱ-1为正常女性,Ⅱ-2为甲乙病兼患的男性,据此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为AaX B Y,Ⅲ-2与Ⅲ-3婚配,若只研究甲病,则Ⅲ-2与Ⅲ-3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3/4,正常的概率为1/4,若只研究乙病,则Ⅲ-2的基因型为X B Y,Ⅲ-3的基因型为1/2X B X B、1/2X B X b,其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8,正常的概率为7/8,将两病综合在一起研究,Ⅲ-2与Ⅲ-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3/4×7/8+
1/4×1/8=11/16,D项正确。

6.(调节机制图)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下图表示位于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

请回答:(1)促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它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推测“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_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

上图的作用机理也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①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功能蛋白A起催化作用,说明功能蛋白A基因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分子量变小,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则功能蛋白A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上相应的位置碱基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已知谷氨酸密码子:GAA、G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答案(1)垂体细胞间信息交流
(2)甲状腺激素靶器官、靶细胞
(3)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4)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C→A(或CTC→ATC或CTT→ATT)
解析(1)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产生分泌的,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进而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分析图示可知,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与位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甲状腺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而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由此推测:图中“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其作用机理也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成源于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①过程是转录过程,由于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进行①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4)若该功能蛋白A起催化作用,说明该
功能蛋白是一种蛋白质类酶,进而说明该功能蛋白A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依题意,某些功能蛋白A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说明该功能蛋白A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的相应位置上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

分析比较谷氨酸密码子(GAA、GAG)与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可发现mRNA相应位置上的碱基由G变成了U,再依据转录过程,推断出功能蛋白A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上相应的位置碱基发生的变化为C→A(或CTC→ATC或CTT→ATT)。

7.甲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

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如图乙所示(●、○表示阴、阳离子);在轴突a兴奋前,先使轴突b兴奋,则会引起神经元e的兴奋性降低,甚至不发生兴奋而出现抑制效应。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内的____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
____________。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

在突触间隙中的部分递质可通过
____________方式返回d内而再利用,结构①是____________。

(4)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

究其原因是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增加/减少),导致________内流量减少。

X能够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对突触后膜无作用,其原因是X特异性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突触小泡胞吐(2)由负变正(3)离子通道主动运输载体蛋白(4)减少钠离子只存在于突触前膜
解析(1)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内的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2)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即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释放的递质可使阴离子内流,所以仍为外正内负。

在突触间隙中的部分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返回d内而再利用,图中结构①是载体蛋白。

(4)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可能是因为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减少。

X能够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对突触后膜无作用,是因为X特异性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前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