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期末考试总结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网期末考试总结2
第一篇:通信网期末考试总结2
C1
1通信网类型的划分
通信网是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功能的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设施。

通信网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虚拟专用网;根据子网的功能可以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根据子网的位置可以将通信网分为用户网、接入网和核心网。

2固定电话网的分级
固定电话网是采用固定终端的一种业务网络,可以分为本地网和长途网。

根据服务区域的大小,传统的电话交换局可以分为一级中心、二级中心、三级中心、四级中心和五级中心,即C1、C2、C3、C4和C5。

其中C1、C2、C3、C4为长途转接局,C5为端局。

随着电话网的数字化进程的实现,C1、C2合并为一级,即DC1,C3、C4合并为一级,即DC2,我国的电话网从五级网演变为三级网
3什么是PDH和SDH,PDH中E1和T1的速率?SDH中STM-1的速率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E1=2.048Mbit/sT1=1.544Mbit/sSTM-1=155Mbit/s
4什么是电信支撑网?包括哪几种类型的网络?
电信支撑网是指对电信网的正常运营起到支持作用的一类网络,包括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5下一代传送网的特点
(1)高速率、大容量(2)多业务能力(3)传送网的智能化3G 标准有哪些?
W-CDMA、CDMA2000和TDS-CDMA
C2
1程控交换机的结构
程控交换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硬件部分包括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运行软件和支援软件
2数字交换的两种方式
数字交换可以通过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这两种方式来实现。

3程控交换机的接口
主要分为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两类,每一类接口又分为用户线侧和中继线侧两部分 4电话网中的分级路由选择
① 基干路由。

② 低呼损直达路由。

③ 高效直达路由。

首选高效直达路由。

GSM的网络结构 MSC VLR HLR
我国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为三级结构,交换局可以分为:大区移动汇接中心(一级汇接中心);省移动汇接中心(二级汇接中心);本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移动端局)。

GSM系统主要由3个相关的子系统组成,它们是网络子系统(NSS)、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和基站子系统(BSS)。

MSC:(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 center)是网络的核心,它提供交换功能及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的接口功能,把移动用户和移动用户、移动用户和固定用户互相连接起来;MSC可以从VLR、HLR、AUC获取处理用户位置登记和呼叫请求所需的全部数据,反之,MSC也可根据其最新获取的信息请求更新数据库的部分数据;MSC还可提供电信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支持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等。

VLR(来访位置寄存器visit location register):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是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储着该HLR控制的所有存在的移动用户的相关数据。

GSM中常用的三种接口?
Um接口:连接移动台和基站收发信台,它用于移动台和基站子系统之间的互通。

Abis接口:连接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它是通过标准的64kbit/s或2.048Mbit/s PCM数字传输链路来实现
BTS与BSC之间的互连。

A接口:连接基站控制器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它是通过标准的2.048Mbit/s PCM数字传输链路来实现BSC与MSC之间的连接。

GSM中,MS的组成部分?
移动设备和用户识别模块(SIM)
C3
1相对于X.25,帧中继的优点?
① 减少了网络互连的代价。

② 网络的复杂性减少但性能却提高了。

③ 由于使用了国际标准,增加了互操作性,帧中继的简化的链路协议实现起来并不难。

④ 协议的独立性。

2帧中继的拥塞控制是怎么进行的?CIR起的作用?
1)帧中继的拥塞控制实际上是网络和用户共同负责来实现的。

帧中继使用的拥塞控制方法有以下3种:① 丢弃策略② 拥塞避免③ 拥塞恢复
2)承诺的信息速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其单位为bit/s。

CIR就是对一个特定的帧中继连接,用户和网络共同协商确定的关于用户信息传送速率的门限数值。

作用是流量控制ATM 信元的结构?首部分为那些字段?各有何用处?
ATM信元由首部(5字节)和有效载荷(48字节)组成,共53字节
ATM信元有两种不同的首部,分别对应于用户到网络接口(UNI)和网络到网络接口(NNI)。

① 通用流量控制(GFC):4bit字段,通常置为0。

在共享媒体上进行接入流量控制,类似于MAC子层功能。

② VPI/VCI:即路由字段,总共24bit。

从一端点路由数据到另一个端点,用来标识该虚连接。

③ 有效载荷类型(PT):3bit字段,用来区分该信元是用户信息或非用户信息。

此字段又称为有效载荷类型指示(PTI)。

④ 信元丢失优先级(CLP):1bit字段,指示信元的丢失优先级。

⑤ 首部差错控制(HEC):8bit字段。

HEC是首部的第5个字节。

HEC只对首部的前4个字节(但不包括有效载荷部分)进行循环冗余
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放在HEC字段中。

C4
1什么是MPLS,什么是FEC,什么是LDP,什么是LSR?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le Switch);FEC:转发等价类(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是在转发过程中以等价的方式处理的一组数据分组,一条路由对应一个FEC;LDP: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SR:标签交换路由器(Label Switching Router)是MPLS的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它提供标签交换和标签分发功能。

2目前MPLS的两个主要应用方向?
MPLS VPN,MPLS 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IP网络与PSTN/ISDN网络互通的几种方式?
1)利用接入服务器2)利用IP电话网关3)利用软交换设备
C5
1SDH中,什么是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 X/Y的含义?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简称DXC)允许接入不同等级速率的数字信号,能对接入信号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交叉连接(静态交换),也能从高阶信号中分出和插入低阶信号。

我国最常用的DXC设备有DXC4/
4、DXC4/1和DXC1/0,一般可以表示为DXC X/Y,其中X表示接入端口数据流的最高等级,可取0、1、2、3、4,其中0为64kbit/s端口,1~4为相应的PDH端口速率。

Y表示参与交叉连接的最低级别,可取1、2、3、4,代表PDH的1~4次群。

SDH中,容器,虚容器,支路单元,支路单元组,管理单元,管理单元组容器(Container),C-nx(n = 1~4)
虚容器(Virtual Container),VC-nx
支路单元(Tributary Unit),TU-nx(n = 1~3)
支路单元组(Tributary Unit Group),TUG-n(n = 2、3)
管理单元(Administrative Unit),AU-n(n = 3、4)
管理单元组(Adminstraive Unit Group,AUG)SDH的复接时的间插方式?
复用是指几路信号逐字节间插或逐比特间插合为一路信号的过程。

在SDH中基本采用逐字节间插。

SDH的STM-N的帧结构?
它由9行×270 N列(字节)组成,每字节8个比特,一帧的周期为125ms,帧频为8kHz(每秒8 000帧).由段开销(SOH),管理单元指针(AU PTR),通道开销(POH),和净负荷4大块组成5第一代MSTP中引入了那些新技术?
1)虚级联技术的引入2)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技术的引入3)数据的封装 6 RPR的故障恢复能力?
内嵌弹性分组环(RPR),是为了传输数据业务而提出的组网方案,但是它具有50ms电信级故障恢复能力以及带宽公平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C6
1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经管理接口(Q3)进行配置和管理,因此接入网可由3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2有线接入网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有线接入根据使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3类,即铜双绞线接入、光纤接入和混合接入。

3HDSL、IDSL、ADSL的特点?
1)HDSL(High-data-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即高速率数字用户线,是一种上、下行速率相同的DSL技术,在两对电话铜线上的两个方向上均可达到1.544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于T1线路。

若是使用三对电话铜线时,速率还可以提升到E1(2.048Mbit/s)的传输速率。

传输距离可达3km~6km。

常用于中继线路和专用数字线路,一般终端用户环路不采用该技术。

2)IDSL(ISDN Digital Subscriber Loop)即综合数字业务用户环路,它也与HDSL基本相同,但双向只能提供144kbit/s的传输速率,与其他对称DSL相比低许多。

最远可以支持7km。

因为它把16kbit/s的D信道用于传送数据,而不是建立呼叫,所以它比标准
ISDN(速率为128kbit/s)多提供16kbit/s。

但IDSL与ISDN完全不同,ISDN是交换技术,IDSL不支持模拟电话,而且信号不能通过电话网交换。

但因为IDSL采用和ISDN相同的2B1Q线路编码,所以ISDN用户能够利用现有设备(ISDN BRI终端适配器和路由器)连接到IDSL。

它可以提供ISDN的基本速率(2B+D)或基群速率(30B+D)的双向业务。

3)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是一种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技术,用户线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不同,上行速率低,下行速率高,特别适合传输多媒体信息业务(VOD等)。

ADSL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线资源,在一对双绞线上提供上行16kbit/s~640kbit/s,下行1Mbit/s~8Mbit/s的带宽,有效传输距离在5.5km以内,从而克服了传统接入方式在“最后1km”的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接入。

4什么是FTTH,FTTC,FTTB,FTTO
光纤到家(FTTH)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楼(FTTB)和光纤到办公室(FTTO)5 EPON的基本概念和其上下行传输方式?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方式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6什么是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LMDS),高频段(24GHz以上),具有更高的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以提供多种宽带的交互式数据业务及语音和图像业务;LMDS是面对用户服务的系统,特别适合于突发性数据业务和高速Internet接入,但由于工作在较高频段(24—39GHz),受气候影响大,抗雨衰性能较差,因此技术较复杂,成本较高。

C7
1网同步的方法?同步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网同步的方法可以分为准同步和同步两大类
同步又可分为主从同步、等级主从同步、外基准同步和互同步。

2位同步,帧同步,网同步的概念。

位同步是指通信双方的位定时脉冲信号频率相等且符合一定的相位关系。

帧同步是指通信双方的帧定时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

网同步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时钟信号的频率相等。

3时钟信号源的类型。

铯钟铷钟晶体钟 GPS接收设备
4时间同步的作用?
时间同步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通信网中有时间标记需求的各网元时钟使用同一时间参考体系——UTC,同时考虑到所处的时区,使各网元的内部时间保持一致。

5NTP的工作原理?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系统时钟同步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 客户机发送一个NTP消息给服务器,该消息带有它离开客户机时的时间戳T1。

② 当上述NTP消息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加上自己的时间戳T2。

③ 服务器再发送这个NTP消息给客户机,此时再附加上它离开服务器时的时间戳T3。

④ 当此NTP消息到达客户机时,客户机记录此时的时间戳T4。

根据上述过程时间关系可得T2=(T1+θ)+ δT4=(T3-θ)+ δ,可求得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时间偏差θ、两者之间单程的网络传输时间为δ:δ=[(T2-T1)+(T4-T3)] / 2,Θ=[(T2-T1)-(T4-T3)] / 2.据此,客户机即可通过这4个时间戳计算出的时间偏差Θ和网络传输时间δ去调整本地时钟。

C8
1根据信令与话路的关系,可以将信令分为哪几种?
根据信令的功能可分为监视信令、地址信令和操作信令,根据信令的应用区域或区间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和网络信令。

27号信令网从功能上分为几级?
7号信令系统的协议划分为2个部分、4个层次。

2个部分包括用户部分(UP)和消息传递部分(MTP),其中MTP划分为信令数据链路级(相当于OSI中的物理层)、信令链路功能级(相当于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信令网功能级(相当于OSI中的网络层)。

4个层次为信令数据链路级、信令链路功能级、信令网功能级、高层用户部分。

第二篇:通信网总结
第一章通信网概述
1.1 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六部分。

信源:产生各种信息的信息源。

变换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按传输媒质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电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传输。

反变换器:将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噪声源:系统内各种干扰。

1.2 现代通信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效果传输网内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

1.3 试述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

硬件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由: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1.4 分析通信网络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

答:基本组网结构:
网状网:优点:①各节点之间都有直达线路,可靠性高;②各节点间不需要汇接交换功能,交换费用低;缺点:①各节点间都有线路
相连,致使线路多,建设和维护费用大;②通信业务量不大时,线路利用率低。

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1/2*N(N-1)。

Ø 星形网:优点:①线路少,建设和维护费用低;②线路利用率高;缺点:①可靠性低,②中心节点负荷过重会影响传递速度。

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N-1。

Ø 环形网:同样节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比网状网少,可靠性比星形网高。

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N。

Ø 总线形网:优点:①节点接入方便②成本低,缺点:①传输时延不稳定②若传输总线损坏,整个网络会瘫痪。

非基本结构:Ø 复合网:吸取了网状网和星形网的优点。

Ø 格形网:由网状网退化而成,线路利用率提高,经济性改善,但可靠性降低。

Ø 树形网:星形网拓扑结构的扩展。

与星形网相比,降低通信线路成本,但网络复杂性增加。

Ø 蜂窝网:无线接入网的常用结构。

1.5 试述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答:①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②信息传输的透明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③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1.6 什么是三网融合?技术基础是什么?
答: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在高层业务应用上的融合。

主要表现为:网络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

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和IP 协议是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

第二章传送与交换
2.1 有线传输媒质包括哪几种?及应用场合。

答:对称电缆(双绞线)市话用户线路,局域网。

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天面馈线。

光缆:大容量、长距离数字信号传输。

均衡器、再生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中继传输系统。

2.2 无线传输信道有什么特点?从技术角度看,无线通信技术可分哪几类?按功能,无线通信系统分哪几类?
答:特点:(1)频谱资源有限(2)传播环境复杂(3)存在多种干扰(4)网络拓扑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技术角度:移动通信,微波通
信,卫星通信;功能角度:信息传输系统:地面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接入系统:陆地移动通信系统(PLMN),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3 信道复用的原理,及信道复用的各种方法。

答:原理:将一条线路分成多个子信道来传送多路信息,各个子信道彼此正交。

主要方法: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
2.4 时分复用分哪几种方式?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同步时分复用 STDM 和异步时分复用 ATDM。

STDM:固定分配时隙对多个输入设备的信号进行组合。

采用固定帧长,存在空闲时隙。

ATDM:动态按需分配时隙。

无空闲时隙,效率比 STDM 高。

2.5 传输系统包括哪几类设备?作用?
答:传输设备: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于传输媒质上进行传输的信号的设备。

传输复用设备:将多路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复用的设备。

2.8 简述用户接入网络的两种方式。

答:多址接入方式:网内不同地址的用户独立地访问公共媒质或公共信道,通过某种方式区分不同的用户,实现用户间通信。

动态分配接入方式:通过非竞争信道访问机制(控制接入)或竞争信道访问机制(随机接入)来访问信道。

2.10 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 交换异同。

答: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在物理层上的复用),通信时双方之间需要建立专用的电路(路径)作为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线路,帧长固定。

分组交换:将较长的报文信息分成若干短的分组,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在网络层的复用)和存储-转发方法,分组长度可变。

ATM 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用技术,属于快速分组交换,ATM 的分组单元长度固定。

2.11 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虚电路:需要端到端的连接,仅在连接建立阶段需要目的地址,分组按顺序发送到目的地址,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通信子网负
责。

适合长时间的数据交换。

数据报:不需要端到端连接,每个分组都有目的地地址,分组可能不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地,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主机负责。

适合军事通信、广播通信。

2.12 说明逻辑信道和虚电路的区别。

答:逻辑信道是 DTE 和 DCE 之间的一个局部实体,它始终存在,可以分配给一条或多条虚电路,或者空闲。

虚电路是由多个不同链路的逻辑信道连接起来的,是连接两个 DTE 的通路,DTE 之间通信结束后,虚电路随之拆除,而逻辑信道永远存在。

2.13 给出接入网定义,列举三种接入网技术。

答: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有时也称用户网。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光纤到户(FTTH),卫星通信。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
3.1 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答:现代通信网结构复杂,要实现不同网络、不同制造商设备在不同层次上的互联,就需要整个通信网必须有一个体系结构,使得在这种体系结构下的设备,只要在某一共同的层次上遵守相同的通信协议,就可以实现该层次上的互联互通。

3.2 画出 OSI 参考模型,并简述各层主要作用。

答:(1)应用层:用户接口、应用程序(2)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压缩和加密(3)会话层:会话的建立和结束(4)传输层:端到端控制
(5)网络层:路由,寻址(6)数据链路层:保证无差错的数据链路(7)物理层:传输比特流
3.3 比较 TCP/IP 体系结构与 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异同。

答:相同之处:
1、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2、协议栈中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3、根据网络不同的功能对网络分层;不同之处:
1、OSI 参考模型明确了服务,接口和协议3个概念;
2、OSI 参考模型是在协议发明之前就产生的,而TCP/IP 模型是在协议后出现的,TCP/IP 模型只是这些己有协议的一个描述而己;
3、层次的数目不同(OSI参考模型有7层,TCP/IP 模型只有4层,它们都有网络层丶传输层和应用但其它的层不同)
3.4 简述 TCP/IP 体系结构及各层功能
答:TCP/IP 体系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事实标准,整合了 OSI 模型的高三层功能。

(1)网络接口层:TCP/IP 的最底层,提供数据的传送方法,将IP 地址映射为网络使用的物理地址。

(2)互联网层:负责将数据报送到目的主机。

(3)传输层:负责应用进程间的端-端通信。

(4)应用层:TCP/IP 协议族的最高层,规定应用程序怎样使用互联网。

3.5 试举例说明为什么一个传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

答:TCP 连接通过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的正确建立,同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TCP 窗口大小信息。

以下步骤概述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计算机联系服务器计算机的过程:,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SYN 置位的 TCP 报文,其中包含连接的初始序列号 x 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客户端上用来存储从服务器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②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SYN 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 SYN 和 ACK都置位的 TCP 报文,其中包含它选择的初始序列号y、对客户端的序列号的确认x+1 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服务器上用来存储从客户端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③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 SYN+ACK 报文后,向服务器端返回一个确认号 y+1 和序号 x+1 的 ACK 报文,一个标准的 TCP 连接完成。

TCP 使用类似的握手过程来结束连接。

这可确保两个主机均能完成传输并确保所有的数据均得以接收。

3.6 文件传送协议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FTP 协议需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两条 TCP 连接,一条是控制连接,用于传送各种FTP 命令,一条是数据连接,用于文件传送。

服务器端根据客户端传递过来的 FTP 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3.7 分组话音、文件传送、远程登录,选择哪种 TCP/IP 传输协议
(TCP 或 UDP)较为合适?答:分别用 UDP、TCP、TCP。

第 6 章电话通信网
6.1 什么是长途网?画图说明我国二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答:由多个长途编号区的本地网所构成通信网,可称为通信网。

图见书图 6.7。

6.2 长途网中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和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长途两级网将国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用DC1 表示,和地(市)交换中心,用DC2 表示。

职能:DC1 主要是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业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DC2 的主要是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设置原则:ü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 DC1(含 DC2功能)ü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 DC1(含 DC2 功能)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 和若干个DC2.ü 地(市)本地网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6.3 什么是本地网?画出分区双汇接网络结构示意图,并指出采用分区双汇接结构的原因。

答:本地网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居间中继线、接入电路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图见书图6.4.分区双汇接结构比分区单汇接的可靠性高,当网络规模大、局所数目多时比较适用。

6.4 试说明国际网的网络结构。

答:国际电话网是由各国(或地区)的国际交换中心(ISC)和若干国际转接中心(ITC)组成的。

国际电话网通过国际转接中心ITC1、ITC2 和国际交换中心ISC 将各国长途电话网进行互连,构成三级国际长途电话网。

各 ITC1 之间以网状网互连,ITC1 与所属的 ITC2、ITC2 与 ISC 以星形方式连接。

6.5 什么是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和最终路由各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