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篮球-课改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案-篮球-课改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3.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
1.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防守
2.团队配合:进攻战术、防守战术
3.竞技体育道德:公平竞争、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术、团队配合
2.教学难点:战术运用、竞技体育道德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篮球运动的现状。
(2)引导学生关注篮球运动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技术教学
(1)运球
教师示范,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2)传球
教师示范,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3)投篮
教师示范,讲解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4)防守
教师示范,讲解防守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3.团队配合教学
(1)进攻战术
教师讲解进攻战术的基本原则和配合方法。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2)防守战术
教师讲解防守战术的基本原则和配合方法。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4.竞技体育道德培养
(1)教师讲解竞技体育道德的基本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竞技体育道德的认识。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建议。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程度。
2.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
3.学生竞技体育道德的表现。
六、课后作业
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家长监督学生练习篮球基本技术,拍摄视频,下节课展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改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篮球运动能力。
课后,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配合不够默契,竞技体育道德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术、团队配合
在教授投篮技术时,重点强调投篮的手臂角度和手腕的使用。
比如:“同学们,注意看我的手腕是如何在投篮瞬间给出力量的。
现在你们来试试,小华,你来说说看,手腕应该是怎样运动的?”
在团队配合的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配合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如:“小明,你作为进攻方,要如何判断时机将球传给空位的队友小丽?”
2.教学难点:战术运用、竞技体育道德的培养
战术运用方面,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理解。
例如:“假设我们现在在比赛中,对方防守很紧,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挡拆来为队友创造投篮机会?小王,你能演示一下吗?”
在竞技体育道德的培养上,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如:“同学们,如果比赛中对方球员摔倒,我们应该怎么做?小刘,你是怎么看的?”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篮球比赛吗?最喜欢哪位球员?”
2.基本技术教学
运球练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如:“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绕杆运球。
”
3.团队配合教学
进攻战术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配合练习,想想看,如何通过传球和移动来打乱对方的防守。
”
4.竞技体育道德培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如果在比赛中对方犯规,我们该如何保持冷静,继续比赛?”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通过这些补充,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和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篮球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要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
2.在技术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细节,及时纠正错误,防止形成错误的运动习惯。
3.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实践,避免长时间的理论讲解,让实践成为学习的主角。
4.篮球运动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教学中要强调安全意识,做好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运动器材。
5.对于团队配合的训练,要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6.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7.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体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