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上)期末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云霄城关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含葡萄糖的是
A.蔗糖B.淀粉C.纤维素D.油脂2.将肥皂溶于热水中,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A.硬脂酸钠B.甘油C.硬脂酸D.食盐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A.饱和(NH4)2SO4溶液B.浓硝酸
C.95%酒精D.乙酸铅溶液
4.工业上生产乙烯最主要的途径是
A.乙炔加氢B.乙醇脱水
C.石油裂解D.煤炭干馏
5.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6.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溴苯、乙醇、乙酸
7.下列反应不需要
...水浴加热的是
A.苯与溴的取代反应B.苯的硝化反应
C .酚醛树脂的制备
D .乙醛的银镜反应
8.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滴入石蕊试液后不变色,若加入少量NaOH 溶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则红色消失。
这种有机物是
A .甲酸
B .乙酸
C .甲酸甲酯
D .乙醛 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 .C 5H 10 B .C 7H 8O C .CH 4O
D .C 2H 4Cl 2
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硝化甘油、火棉、TNT 都是硝酸酯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1.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OCH 3
O
O
O OH CH 3
O
A .即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
B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 NaOH 反应
C .即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即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1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甲苯
B .硝基苯
C .2-甲基丙烯
D .2-甲基丙烷 13.乳酸在发生下列变化时所用的试剂a 、b 分别为
CH 3CH(OH)COOH
−→
−a
CH 3CH(OH)COONa
−→
−b
CH 3CH(ONa)COONa A .Na 、NaOH B .Na 、Na 2CO 3 C .NaOH 、NaHCO 3 D .NaOH 、Na 14.CH 3CH(C 2H 5)CH(CH 3)2的名称是
A .1,3-二甲基戊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
C .3,4-二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戊烷
15.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 2和H 2O
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2H4B.C2H4、C4H6C.C3H8、C3H6D.C6H6、C2H2
16.已知某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且氧的质量分数约为0.5,则其分子中碳的个数最多为
A.5个B.6个C.7个D.8个
云霄城关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答题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3分)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1)中选择试剂,在(2)中选择操作的方法。
填表(填入序号):
(1)A.NaCl细颗粒B.NaOH溶液C.水D.CaO
E.饱和Na2CO3F.溴水G.KMnO4溶液
(2)①变性②渗析③蒸馏④分液⑤结晶⑥洗气⑦过滤。
物质加入试剂操作方法
苯(苯甲酸)
肥皂(甘油)
乙烷(乙烯)
18.(7分)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二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中和NaOH,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则可以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1)请评价上述二个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甲:,。
乙:,。
(2)在上述二个方案中,能否对某个方案稍作改变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如需要改进,请指出
进行改进的方案和改进方法。
19.(8分)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主要酸性物质
为苹果酸。
苹果酸在分离提纯后的化学分析如下:①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50,完全燃烧 后只生成CO 2和H 2O ,分子中C 、H 质量分数分别为w (C)=35.82%、w (H)=4.48%;②1 mol 该酸与足量的NaHCO 3反应放出44.8 L CO 2,与足量的Na 反应放出33.6 L H 2(标准状况 下);③该分子中存在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氢原子也处于四种不同的化学环境。
回 答下列问题:
(1)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分子中有 个羧基。
(2)写出苹果酸的结构简式 。
(3)苹果酸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上述条件②的有(写出其中任一种的结构简式):。
20.(10分)某有机化合物X(C 7H 8O)与另一有机化合物Y 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 11H 14O 2):
X +Y
Z +H 2O
(1)X 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X 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 是 (填标号字
母)。
A .
CH 3
B .
CH 3
OH
C .
CH 2OH
D .
COOH
(2)Y 的分子式是 ,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和 。
(3)Y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E 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酸化可得到
F(C 4H 8O 3)。
F 可发生如下反应:
F
O
O + H 2O
该反应的类型是 ,E 与银氨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浓H 2SO 4
△
浓H 2SO 4
(4)若Y 与E 具有相同的碳链,则Z 的结构简式为: 。
21.(14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
是 。
(3)反应后,干燥试管a 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4)试管a 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
有 。
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 .氯化钠溶液
B .苯
C .碳酸氢钠溶液
D .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鼓入空气
无水乙醇
水
铜网
试管a 水
甲 乙
22.(10分)化合物A 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
A 的
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R-CH 2CHO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分子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 的结构简式是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5)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E
催化剂 聚合
稀H 2SO 4
△
① 稀H 2SO 4
△
Cu(OH)2 △ ②
云霄城关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C
B
B
A
C
C
A
D
D
D
D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6小题,共52分)
17.(3分)(各0.5分)
B ④ A ⑦ F
⑥
18.(7分)
(1)甲:不合理 , 若是水解反应也有类似实验现象。
(2分)
乙:不合理,Br 2与NaOH 溶液也发生反应使溴水颜色退色。
(2分) (2)乙方案作改进。
(1分)
先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中和碱至中性,再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变浅或退去,即可验证发生了消去反应。
(2分)
19.(8分)
(1)C 4H 6O 5 (3分)
2(1分)
(2)CH 2CHOH
COOH COOH
(2分)
(3)C CH 3O H COOH COOH
或CHCH 2OH COOH COOH
(2分) 20.(10分)
(1)D (2分)
(2)C 4H 8O 2 (1分)
CH 3CH 2CH 2COOH 、CH 3CH(CH 3)COOH (各1分) (3) 酯化反应(或消去反应) (1分) CH 2OHCH 2CH 2CHO+2Ag(NH 3)2OH
CH 2OHCH 2CH 2COONH 4+3NH 3+2Ag ↓+H 2O (2
水浴加热
分)
(4)CH 2O C O
CH 2CH 2CH 3
(2分)
21.(14分) (1)2Cu + O 2
△
2CuO 、C 2H 5OH + CuO
△
CH 3CHO+ Cu +H 2O (各2分)
放热反应(1分)
(2)加热使乙醇气化(1分)
冷却使乙醛液化(1分)
(3)CH 3CHO 、C 2H 5OH (2分)
N 2(1分)
(4)CH 3COOH (1分)
C (2分) 蒸馏(1分)
22.(10分)
(1)C 4H 6O 2(2分) (2)CH 3CHO +2Cu(OH)2
△
CH 3COOH +Cu 2O +2H 2O (2分)
(3)CH 3COCH O
CH 2(2分)
(4)
CH 2C H OCCH 3O
n +nH 2O
CH 2C
H OH
n
+nCH 3COOH (2分)
(5)HOCH 2C C CH 2OH (2分)
△ 稀H 2S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