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息二则
01积累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kuì tuì)。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xiè qì)。

(3)我已歼灭
..(jiān miè)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4)控制江阴要塞
..(yào sài),封锁长江。

2.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我军以摧枯拉朽
....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

B.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
....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船在月光和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我倾听着那微风细浪的絮语,心情无比舒畅。

D.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
....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解析:D.“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为褒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
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我们要养成阅读新闻,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修改意见:在“新闻”后加上“的习惯”。

(2)阅读新闻,能帮助我们快速、大量、准确地获取信息,并促使我们关注身边的生活变迁和时代变化。

修改意见:将“变迁”和“变化”调换位置。

4.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性,前者要求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后者则要求用事实说话。

(2)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3)消息的“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一个H”是:How(如何)。

这构成了新闻的“六要素”。

5.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张家口19个县区旅游局年内开通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石少华、王雪威) 笔者从近日召开的张家口市旅游新媒体宣传营销工作座谈交流会上获悉,今年,全市19个县区旅游局将全部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以此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该市旅发委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张家口旅游政务网、张家口旅游资讯网、张家口旅游英文网、官方微博、“张家口微旅游”官方微信号,整体运营良好,与粉丝互动频繁,在游客和市民中拥有良好口碑。

在此基础上,该市旅发委要求各县区旅游局年内都要注册自己的官方微信,并正式上线运营;已经注册的要及时更新内容。

为了更好推进这项工作,该市旅发委还将对各县区的新媒体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并要求各县区及时上报涉旅方面的最新信息资讯,便于让广大游客第一时间了解到张家口旅游的最新动态。

02课内精读
阅读第二则消息,回答问题。

6.这则消息的“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部分是第①②
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③-⑰句。

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锐不可当。

7.如果将第⑤句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句中的“至发电时止”“三分之二”“余部”都比改句中的“现在”“一大半”“剩下的”表达更精准、专业,这也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简明、易懂的特点。

8.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⑯句。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气概。

尤其是“控制”这个动词,十分准确地表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而且被我军操纵,正因为如此,长江才能被“封锁”。

9.“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30字以内)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

10.找出选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它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第⑧句和第⑨句;背景;分析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03拓展阅读
莒南村民讲述渊子崖保卫战:
“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本报记者王洪涛本报通讯员徐德理陈德溪
①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莒南县渊子崖村村民林祥松感慨,这个纪念日太有意义了,要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

②“我们得吸取教训,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说到这儿,67岁的林祥松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渊子崖村的抗日保卫战。

渊子崖村,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保卫战被称为“村自卫战的典范”。

③林祥松说,1938年,渊子崖村为了避免兵匪的骚扰、掠夺,在村子四周建起了4米高的城墙和炮楼。

1941年12月的一个早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的1 000多名日军,包围了渊子崖村。

“一看鬼子围过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枪、土炮,在炮楼上对着鬼子打。

”林祥松说,“鬼子就用小钢炮炮轰城墙、城门,最终将村子西北部的城墙炸了一个半人高的洞,一看破了洞,就有五六个人拿土枪过去封堵,离洞最近的林九兰,从家里拿来了铡草用的铡刀,蹲在洞的旁边,钻进来一个铡一个,一共砍死了7个鬼子。

后来,鬼子就调整了小钢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弹刚好落在城墙里边。

林九兰就这样牺牲了。


④在老辈们的述说里,林祥松印象深刻的还有林庆一、林庆海两叔兄弟。

“鬼子进村之后,就到处放火。

躲在柴火垛里的两兄弟,一下子被鬼子点了,两人蹿出来之后,和四五个鬼子赤手肉搏,最后,两人一人抱了一个鬼子,跳进火堆里,同归于尽。


⑤依靠“以死的精神来抵抗”,渊子崖村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军。

战斗从清晨一直到傍晚,渊子崖村民和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12人,同时也有140多名村民和40多名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牺牲。

⑥“虽然参加这场战斗的村民都一个一个离世了,但这段历史,我还要不断地讲给村里的小一辈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林祥松说。

1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点明写这篇通讯报道的背景与机缘,(1分)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1分)
12.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第③—⑤段的内容。

(3分)
第③段:全村抗敌,林九兰壮烈牺牲;第④段:两叔兄弟抱住鬼子同归于尽;第⑤段:渊子崖村民配合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3分,言之成理即可)
13.林祥松不断地把这段历史“讲给村里的小一辈听”的目的是什么?(2分)
让村里的小辈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4.自国家公祭网开通以来,海内外网友纷纷参与在线公祭并留言。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