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在软弱地基处理上的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在软弱地基处理上的施工工艺、经济
效益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以配电管理综合楼桩基工程为例,在处理淤泥、淤泥质黏土层软弱
地基时分别采用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施工,对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施工工艺、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桩基工程;泥浆护壁法;长护筒法;施工工艺;经济效益
1.引言
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都是桩基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宜
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分化岩层。
长护筒能适应大
部分砂卵石、回填土、淤泥、流沙,对软基地层切断护筒内外水力联系、稳定流塑、软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2.工程概况
配电管理综合楼二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根据参考地勘资料,基底落在场平回
填土上,拟采用φ800mm灌注桩基础,桩长约16.00m。
2.1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参考地勘,基底落在淤泥层;基底高程为16.000m~14.000m,根据参考
地勘,基底落在淤泥层或淤泥质粘土层;拟采用φ800灌注桩,桩长约16m。
2.2工程水文
地表水及水位:
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小水沟,水量不大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
人工排放补给,受气候及人工活动影响明显。
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部分钻孔中见有地下水,本场地分布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1)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
变化,在丰水季节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充分时有一定水量,无统一水位。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5~1.2米。
3.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工程水文情况,现场拟采用泥浆护壁方式法和长护筒法
两种施工法。
成桩过程: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杂填土层、淤泥、淤泥质黏土层太厚,多次调节泥浆性能,泥浆护壁法孔壁难以自稳,时常发生塌孔现象,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后改用长护筒法施工,打、拔护筒采用HD820R震动打拔机,使护筒贯穿整个淤泥质土层,维持孔壁稳定,一次开挖到底,钢筋笼现场制作,汽车吊50T进行吊运下放钢筋笼,单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然后在混凝
土初凝之前拔出钢护筒。
整个成桩施工过程在30分钟以内。
4.工艺对比
4.1工艺上:长护筒跟进法属于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属于湿作业法,下图分别为为长护筒法和泥浆护壁法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1)干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图(2)湿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图
4.2工艺对比:
泥浆护壁法对泥浆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容易发生缩颈、塌孔等现象,成孔;
需要二次清孔,对沉渣控制要求高,需要调节泥浆性能和保障清孔效果,施工工
序多,施工周期长;过程中需要生产泥浆及泥浆处理处理,对地下水质及周边环
境有影响。
泥浆性能、泥皮厚度、沉渣厚度、清孔厚度等成桩质量影响因素多。
而长护筒法施工效率高,无泥浆产生满足高环保要求,护筒土体清理较干净,成
桩质量可靠。
5 经济效益分析
5.1 成本分析
项目对两个施工方法中的材料、设备以及劳务费用进行了收集,下表分别为
采用泥浆护壁法施工和长护筒法施工的成本汇总表。
表一泥浆护壁法施工成本费用
单位:元
表二长护筒法施工成本费用
单位:元
5.2 结算总价
本工程是采用清单计价,依据清单计价规范和相应定额,结算总价为下表。
表三结算总价
单位:元
5.3 经济效益对比
由利润率=(结算总价-成本)/成本*100%,结合表一、表二、表三数据分别计算出泥浆
护壁法和长护筒法利润率分别为1.2%、3.4%。
由此可知长护筒法比泥浆护壁法的利润率要很多。
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扩孔系数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的因素,由于本工程是工期紧张,在加工长护筒时,为方便施工护筒筒径要为1000mm,相较设计桩径要大很多,实际中长护
筒法的扩孔系数=实际灌注方量/设计灌注方量=12/8=1.5,相比的泥浆护壁法的扩孔系数1.3
要大。
后期类似工程中可以在护筒和钻头上多加实践分析改进以控制扩孔系数来来降低成本。
但是长护筒成本由于钻进过程中了孔径固定不会发生塌孔、扩孔等事故,不确定因素少,成本易于控制。
6 结束语
对泥浆护壁法和长护筒法的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长护筒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成
桩质量高、对环境污染少的施工工艺性能,成本较易控制,利润高的经济效益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孙加保.高层建筑施工 [M].化学工业出,2005(2).
[2]叶书麟,韩杰.叶观宝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 葛怕声.高层建筑基础的实用设计方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