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自然之道》教学反思【1】
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教学效果。
因此每上一节课前,我都努力做到心中首先明了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课。
我教《自然之道》前,把感悟“自然之道”,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定为了基本学习目标之一。
在具体目标实施上,我是这样做的:
1、上课开始,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找出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为主线感悟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的这种想法。
2、向导极不情愿的抓起那只我就抓“极不情愿”解读向导为主线,引导学生辨析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冲突时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
3、“蠢”不只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还有怎么救的问题。
要么不救,要么选择正确的方式救。
不救,绿龟会有自己的自保方式,我们遵守这个“自然之道”,它们或许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食肉鸟也自能按弱肉强食的原则觅食;如果救,也得要看清情况,了解清楚规则,顺应“自然之道”,选择正确的方法。
我们不是不能改变事实,而是要依照规则改变。
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制定清楚,在自己心理形成一定的框架,上课的时候就能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有重点有难点的进行教学了。
课堂上,学生兴奋,老师激情,这样的上课真的是件乐事。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
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
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
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
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
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
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
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
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
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
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
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
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
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
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3】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向导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海时发生的事: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让向导救下一只是“侦查兵”的幼龟,导致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为了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本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以多层次多角度指导学生朗读为载体,理解故事、感悟道理、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为落实以上教学思路,本人设计以下板块教学活动:活动1.通读全文,了解
故事内容。
活动2.细读波澜,弄清原因结果。
活动3.品读结尾,感悟自然之道。
这样设计是为了体现余老师的板块教学理念“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板块之间呈现出由浅到深、由感到品的逻辑关系;板块活动要以任务为表现形式、以学法指导为实施途径”。
为此,设计以下学法指导:
在活动1.“通读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这个版块中,我设计了“多角度多方
法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的学法指导,让学生
1.中速深情地读,换位体验当作者,回忆自己经历的事。
2.快速流畅地读,换位体验做幼龟,回想自己经历的事。
3.浏览跳跃地读,换位体验当嘲鹰,回忆自己经历的事。
在活动2“细读波澜,弄清原因结果”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的学法指导,为让学生读好波澜段落,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用声音传递出情感。
在活动3“品读结尾,感悟自然之道”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体验式品读”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带着深深的自向人们诉说惨痛的教训。
通过以上阅读活动和学法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从重点的波澜段中弄清了原因和结果,从最后的结尾段感悟到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和品读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本课的板块式思路设计是本人的第一次尝试和挑战,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驾驭课堂方面还需要熟练和提高。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地感到板块设计能够创造性的处理教材,能够使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品读细腻、活动充分,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尝试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挑战自我,寻找教学的快乐和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