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前物理复习.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期中考前)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力的单位:生顿,简称牛,符号为匹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No
® 重4 9 ON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只兔子
B. 一个中学生
C. •-只大象
D. 一只西瓜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一阵风把灰尘吹得漫天飞舞;②篮球撞
,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捏小皮球,皮球变瘪了;④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退动状态的是()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人游泳时,人在对水施力的同时,水也对人施加了一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A.都相同 B.作用点相同 C.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相同
4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1线段的长度用来表示力的大小(同一图中约长力越大);
%1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
® [例6】如图所示.放在斜而上的物块受到4N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和8N的重力作用.用力的示意
图法在卜-闻图形中表示出这两个力。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有施力必然受到反作用力——桌子和手);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1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磁铁);
1 -+iJ3JMn/Jr . 心H土益1+ 曲如FH若且曲一您一坦1右, + 伽佐甫]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有力的作用
2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加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第2节弹力
一、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
%1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1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称为弹性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弹性限度,否则会损坏它们(不可修复)。

®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趋势方向一致。

4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常用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F=W o
Z左牖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
“两看”: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量程[(测量范围),加
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
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认清每一个小
格表示多少牛】。

“一调”: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
调节指针归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
显簧浏力苛
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此外,用弹簧测力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②测时.拉力的方面沿着瞳警的铀线方面一以布柱钩杆与外高夕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几次
C.使用前应较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第3节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葺亲格疝驶1最的星场侏击岳雷占心+爪胴疗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
比A.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单位为N),”表示质量(单位为
k fc.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D.物体上抛时重力变小
弁9.8N/cg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在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
取弯雌力的方向,下列表不正确的是投篮球时,当篮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 A史7的的溟叩'是只受到手的推力B-受到重力和推力
以磨桌G J" : C.只受到重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夕卜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质地不均匀或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找到重心。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均匀铁圆环的重心在
A铁环上B圆心处C距圆心有%。

的圆上D都不对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解释:“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任何运动)的物体将以力消失瞬间的速度沿力消失时的方向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

二、惯性
1、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惯性只与物体的Jg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而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3认识身边的惯性现象,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

®洗手后用力也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水具有的缘故
某人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满尽全力也没有推动,木箱的状态
不能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原因是()
A.木箱具有的惯性太大
B.木箱所受的重力跟推力大小不等
C.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摞力
D.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叩擦力
第2节二力平衡
1、概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合力为零。

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两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
同: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异:"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西个物体上。

® 关于平衡力"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第3节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大小:摩擦力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如右图甲所示,完全41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L,仲2N的水平拉力F,作
用下,A. B—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 N;若将A. B V
紧靠者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弟疡互玖『
则推力F,= ____ N. 乙
4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以下措施可以增大摩操的是()
A. 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了滚动轴承,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B. 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休使摩擦面脱哀接触
C. 在机器摩擦部位加润滑油
I).下雪天,在马路路面上撤-些灰渣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一、压力
1、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方向)压在物体表面(作用点)上的力。

2•方向:总是与被压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表面。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受力物体)。

4压力有时由重力引起,这时它的大小与重力有关;有时不是由重力引起,它的大小与重品无关。

(某些选择题的运用原理在此)
5.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致 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C.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D.压力就是压强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佚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如图所示.物体重G=10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40牛.且F与璀|~I(F
壁垂宜.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H Q
A、10 牛. B. 40 牛。

C. 30 牛. D. 50 牛.
二、压强
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K宽/分别为5 5、IS" W5的块砖.物年为G.将它分切K放、侧放、肾放
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压强之比为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F
&压强公式为,(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歹表示压力,单位为牛
(N);藤示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展示压强,单位为牛即方米(N/布3,牛汗方米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4增大压强的方法:
%1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
%1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
® 如图,小方桌分别放入砂盘中.观察桌脚陷入砂中的深度.图(1)与图〈2)相比.
图_____ 中陷入较深;图(2)与图(3)相亍亍JL
比,图_____ 中陷入较深。

由此得出结论:|—】L一U |—j f 11 II—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 _____ 有七 n * n
关.还跟受压的有关。

从而在物理(1)(2)(3)
学中引入了概念。

上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的一端被削街很尖
C. 刀、斧、乾的刃都磨得很薄
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
第2节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同一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么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公式为p = pgh ,其中g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方米(炫折);g为常数,一般取9.8 N/kg h表示液体深度,即自由液面到所求液体压强处的距离,单位为米(m);展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6.
J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容器的横截面积粗细痔因素无关。

© 如图7F所不.中、乙是西艾相同的试管,芥摧有质量相同的不//I I
同种类的液体,且当甲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N M
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目§
A.甲管中大
B.乙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
如图7-16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伊乙容浩比较粗。

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群底的压强小些
B. 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C.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
D.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希甲、乙、丙三
个底而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 三个容器底部所
B.乙最大 D ・一样的压力()
A.甲最大
C.丙最大 二、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 应用:茶壶的壶身与壶嘴组成连通器,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水塔与自来水 管组成连通器,此外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道理工作的。

第3节大气压强
一、 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是由于气体受 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二、 大气压的测量
1、两个著名实验:
%1 世界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者是德国马德堡市市 长奥托•格里克。

%1 第一个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者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2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两种,氧气瓶上的气压计 就是一种无液气压计。

&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得的水银柱高度为760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气压叫 做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 水银柱汞柱)=L013x 105P&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 气压的值可以取105 Pa
® 做托里拆利实驶时.如果管内水银的上方涌进了少许空那么,所测得的大,压
值将会〈).
A.比实际气压小
B.比实际[压大
C.与实际气压一样
D.以上三
种情况都有"J 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
B. 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1OOC
C. 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
D. 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
三、 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体稀薄),但减小是不均匀的。

在海拔 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 Pa
2大气压与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原上气压 低,水的沸点低于100C,所以烧饭要用高压锅。

3. 大气压与天气有关,一般情况是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4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 种液体的沸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与().
A.液面的气压大小有关
B.大气压的大小有关
C.加热的火焰大小有关
D.加热的时间长短有美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 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甲十 乙/
丙/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吨)g(克)mg (毫克)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Cta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1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1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拓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石去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镶子向右盘里加减缺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透:中砥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1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R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瑟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石去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
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p=m/V
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i3,常用单位这两个单位比较:"m3单位大。


位换算关系:1加3=103坷血3 1^3=1^^113,水的密度为LOX 103k^h3,物理意
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OX 103kg
⑷理解密度公式:
⑸密度随温
%1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 不变(m 与V 成正比);
%1 物体的密度P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1
不同物质,质昂: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1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昂:大的密度大。

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特性。

⑹图象:左图所示:Q 甲卫乙
⑺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1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1 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 〕Ml 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 原理:原理:Q=m/v
%1 方法:a 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I ;
c 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d 得出固体密度
e ^n/(V2V ])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 法。

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测液体密度:
%1 原理:Q=m/v
%1 方法:a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l ;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d 得出液体的密度Q = (ml-m2) /V
(10)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1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gV 算出它的 质量。

%1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算出它的 体积。

%1 判断空心实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