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论坛
Chinese Cadres Tribune
56
2020.10持,修订政府采购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通过重大科研项目试点示范视同为业绩、设立重大示范工程专项基金等措施。

对于特定疾病的基因筛查等成熟的原创技术,建议中央政府考虑集中采购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惠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和农村地区。

建立新兴产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广机制,加大政府对新兴产业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力度。

修订完善招投标相关法律,鼓励招标单位优先采购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

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消除把产品进口作为质量免责条件的误区。

七是实施全球技术移民行动计划。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要树立“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抓住当前世界经济低迷、衰退迹象明显,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社会环境安全有序的机遇,从国家层面制定引进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和技术移民的战略,建立对接全球科创领军人才数据库,出台鼓励外国人才技术移民政策,建立技术移民便利化通道,简化国外人才技术移民国内手续,重点面向外籍大学生制定和完善留学、签证、绿卡、入籍之间的衔接机制。

进一步加强国家移民局在国际人才信息库、海外国家猎头、国际人才研究方面的功能建设,鼓励地方根据需要设立国际、国内流
动人才统管的管理机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新兴产业是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具有成长速度快、牵引能力强、辐射水平高的特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如何把握新兴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刘立权(中国安能建设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兴产业发展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兴产业初步具备向中高端迈进的基础和优势,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需要突破的人才要素、制度瓶颈。

在新时代下,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类挑战,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充分发挥我国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打通新兴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提升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稳定性与竞争力。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
合国产业分类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
个小类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已建立了全球最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为我们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与现代工业体系的融合度还有待提升,仍存在新兴产业布局与传统优势产业脱节的问题,新兴产业发展对现代工业产
业链优势的利用程度相对不足。

在新时代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我国工业产业链优势,利用好现代工业生成的产业基础和累积的风险资本,在现代工业的技如何应对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All Rights Reserved.
治理论坛
Chinese Cadres Tribune 57
2020.10术、资本、产品、市场积累基础上,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调节新兴产业与现代工业的连接度,重视现代工业体系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工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通过新兴产业赋能现代工业,扩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机遇,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第二,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市场需求。

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能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需求支撑,这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

新兴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消费增长点展开,特别是在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新兴产业发展要着力于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抓住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机遇,带动新兴产业供给能力的持续增强,以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和刺激新的消费增长点。

当前,要充分发挥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在于扩大国内市场对新兴产业产品的有效需求规模,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促使国内新兴产业提高供给水平。

同时,发挥好政府性投资在促进新兴产业大规模市场上的作用,加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投资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投资领域。

加大制造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技术改造更新的投资力度,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需要新兴产业的支持,通过加大传统制造业升级投资,扩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

第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提升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新兴产业发展必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

当前,绿色、健康、
智能逐渐成
. All Rights Reserved.
治理论坛
Chinese Cadres Tribune
58
2020.10《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抢占经济新动力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发展新兴产业的主要经验?任洪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各国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争夺。

高度关注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及特点,学习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强化战略引领,明确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

用中长期规划指引新兴产业发展,是发达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出台并不断修订《国家创新战略》,确定先进制造、精密医疗、大脑计划、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欧盟引导资源向低碳绿色产业、信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英国政府着力发展健康医药、人工智能、
清洁能源、未来材料。

日本“增长战略”基本方针聚
焦环境及能源、医疗及护理等六大新兴领域。

我国也高度重视战略引领,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锁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培育产业。

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国外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我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代表性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一些薄弱环节还需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加快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一方面,要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通过放松限制,提高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促进科研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匹配。

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在直接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政府性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大幅提升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增强地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导,避免新兴产业雷同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中央规划指引,地方积极执行一直是我国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体制优势,新时代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这一优势。

目前,各地对发展新兴产业都有很大热
情,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但是,地区间新兴产业趋同,重点项目重叠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针对当前各地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趋同问题,在鼓励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对地方新兴产业规划的引导,充分吸收多方意见,扎实论证,形成符合地方资源禀赋优势且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项目。

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在新兴产业布局上的沟通与合作,围绕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统
筹规划,形成区域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新兴产
业链。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