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三第一章第三节南、北方发展差异与西部大开发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题5:
南、北方发展差异与西部大开发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王国平
【学习目标】
1。
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2.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具体措施。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东部季风区是一个区域,本身具有整体性,但这一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根据热量和水分差异,东部季风区分为南方与北方。
阅读课本P20—21第一至三段,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1。
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2. 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地,这条地理界线大致是我国哪些自然和人文地理界线呢?
3。
查找有关资料,完成课本P21表格。
活动二:
阅读课本P22—23第一至二段,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具体措施。
1.请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标注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 查阅相关资料,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哪些方面?3。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等,请填写下表。
背
景
目
的
范
围
优
势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劣
势
意
义
活动三:
分组讨论,完成课文P23活动题1、2两题。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1-3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三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B.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
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2.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基()
A.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D.丙、丁两省煤炭丰富、粮食不能自给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
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4。
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动力基地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5-6题. 5。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6。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二、判断题
7.北方地区跨越暖温带、亚热带,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
()
8.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十个以及中、东部的内蒙古、桂等共十二省、市、区。
( )
9.西部矿产、水能、土地等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
三、综合分析题
10.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经济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
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经济带中,发展最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靠
铁路交通发展起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水运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各经济带的经济中心,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是两大经济带的交会城市,该城市以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最为著名,请分析该城市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甲是我国未来的一条经济带,目前该经济带上主要的基础城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制约该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中a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顺序是()
A。
沿海——沿江-—沿边——沿陇海-兰新线
B。
沿江—-沿海——沿陇海-兰新线-—沿边
C。
沿海——沿江—-沿陇海-兰新线——沿边
D。
沿海-—沿边——沿江-—沿陇海-兰新线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
A。
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B。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3。
西部地带的开发开放,利用的优势是( )
A.交通优势
B.人才、技术、资金优势
C.矿产、油气、水能、土地优势
D.少数民族优势
4.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一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5.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沿海、沿江和沿铁路干线形成了主要经济带
B .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C 。
区域社会经济呈现出均衡增长的发展特点
D。
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不断增多
6。
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境内无大江、大河B。
河流水期长,不利行通航
C.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二、判断题
7.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
8.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一致.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9.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方水资源、有色金属矿丰富,北
三、综合分析题
1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E、F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F省东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M河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流域内的农业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位于该河与长江汇合处的著名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_,经过该省的铁路干线有()
A.京沪线
B.京广线C。
京九线 D.焦柳线 E.陇海线 F.浙赣线
【参考答案】
课题5:南方与北方发展差异
活动一
1. 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⑤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⑥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⑦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3.南方和北方比较表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活动二1。
略
2。
(1)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2)加强基础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建
设;(3)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
活动三
1.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
2.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C 4。
C 5. B 6.C
二、判断题
7.╳8.√9.√
三、综合分析题
10.(1)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
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或a) 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或c)、陇海—兰新沿线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经济带(或d)、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或e) 沿海经济带(或a)、沿江经济带(或b)
(2)上海北京广州重庆
(3)钢铁纺织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其周边地区煤炭、
铁矿、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武汉也是
我国华中教育中心,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4)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等。
(5)我国沿海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担负着对内提供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引进外资和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信息的重任.
【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C 4。
B 5. C 6。
C
二、判断题
7.√8.╳9.√
三、综合分析题
10。
(1)水土流失植被破坏、黄土疏松、降水适中、夏季多暴雨太行山绿化工程
(2)汉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武汉(3)豫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