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复习教案-字形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结构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和书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书写规范。
3. 汉字的结构规则和比例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构规则。
2. 难点: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书写规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练习来掌握字形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构规则,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字形知识。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构规则,并进行示范书写。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书写练习,互相观摩和讨论,纠正书写中的错误。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书写规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辨别和纠正错误。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一些拓展练习,巩固学生的字形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书写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字形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书写能力的发展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构规则,进行示范书写。
2. 书写练习:学生进行书写练习,练习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观摩和纠正书写中的错误。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书写规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辨别和纠正错误。
5. 课堂小测: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字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结构规则。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2. 提高学生对形近字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
2. 形近字的识别和运用。
3. 书写规范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形近字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形近字的区分和正确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比较形近字,让学生识别和区分它们。
2. 练习法: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和审美意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等教学材料。
2. 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3. 形近字卡片或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汉字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汉字形体的兴趣。
2. 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回顾:引导学生复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进行巩固。
3. 形近字识别与区分:展示一组形近字,引导学生识别和区分它们,分享识别方法。
4. 形近字运用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形近字。
5. 书写规范与审美意识培养:讲解书写规范,引导学生注意字体美感和间架结构。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形近字识别和区分的练习题。
2. 选择几个形近字,练习书写,注重字体美感和间架结构。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形近字的识别和运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和审美意识?九、课后辅导:1.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他们在形近字识别和运用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2. 鼓励学生参加书写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书写兴趣和自信心。
十、课程评价:1. 学生形近字识别和运用的测试成绩。
2. 学生书写规范和审美意识的展示。
3. 学生对字形学习的反馈和意见。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补充和说明:在形近字识别与区分环节,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如形近字接龙、形近字猜谜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字音字形复习教案
字音字形复习教案2)字体大小要一致,不要有大小不一的情况出现。
3)笔画要连贯,不能断笔、乱笔或者重复笔画。
4)字形要清晰,不能模糊不清。
5)字与字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不能挤在一起或者拉得太远。
二)汉字的音形义1、认读汉字的音1)认读汉字的音,要注意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正确发音。
2)常见的声母有b、p、m、f、d、t、n、l、g、k、h、j、q、x、zh、ch、sh、r等。
3)常见的韵母有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等。
4)声调分为四个,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认识汉字的形1)认识汉字的形,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的规范。
2)常见的汉字结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品字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等。
3、掌握汉字的义1)掌握汉字的义,要注意理解字义的多义性和引申义。
2)汉字的多义性指一个汉字有多种不同的意思,而引申义指一个汉字在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四、练方法1、认真听讲,及时复课堂内容。
2、多读多写,积累常用字词。
3、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4、参加课外活动,增强语言环境的熏陶。
五、小结汉字的音、形、义是研究汉语的基础,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我们要通过认真研究和实践,掌握常用字的音形义,规范书写汉字,做到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从而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在复阶段,我整理了初中语文课本中常用但容易误读、写错的字词,制作了复资料,并搜集了一些经典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汉字的书写和认读虽然主要依靠识记,但适当的技巧点拨也可以事半功倍。
在汉字的认读上,我指导学生从意义、用法、词性等多个方面考虑,以义定音;同时,声旁也能给我们识记字音提供帮助,以声记音;在识记字词读音时,记少不记多,以少带多。
在识记字形时,通过比较找出差别,就容易记住字形。
学汉字是学好汉语和汉文的第一步。
高三语文总复习《字形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字形专题》教学设计人教版近几年来,字形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易混字,特别是易混字,即因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常见、常用字。
考查的重点是音形相近易混的词语、成语或熟语。
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
造成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因字形相似而误用。
这类词语以形声字居多。
如:“针灸”的“灸”误为“炙”、“草菅人命”的“菅”误为“管”、“联袂”的“袂”误为“抉”等。
(二)因音同或音近而误用。
如:“松弛”的“弛”误为“驰”、“出奇制胜”的“制”误为“致”、“掉以轻心”的“掉”误为“调”等。
(三)因字义相近而误用。
如:“天花乱坠”的“坠”误为“堕”、“膨胀”的“胀”误为“涨”、“销声匿迹”的“销”误为“消”等。
(四)综合原因。
如:“萎靡不振”的“靡”误为“糜”,“趋之若鹜”的“鹜”误为“骛”,“精雕细琢”的“琢”误为“啄”等,两字形体、读音均相近。
【解题方略】高考中要想提高字形题的得分几率,必须重视积累,掌握与高考要求的数量大致相当的汉字。
由于考生平常已经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高三复习时,如果加强记忆,仍然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字库,以应对考查。
识记汉字要音、形、义三者结合,识记和辨别字形不能离开字音和字义。
识记和辨别字形可采取以下方法:1.据“义”记“形”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近的字“对号入座”。
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融会贯通”不应写作“融汇贯通”。
因为“融会贯通”的词义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这里需要有“体会”,所以是“融会贯通”。
再如“脉搏”有“血脉跳动”之意义,所以不是广博的“博”。
再如“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
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所以不是“凭”。
2.据“义”推“形”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字是形声字。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字形的概念与分类1.1 字形的定义:介绍字形是指汉字的外部形状,包括笔画、结构、部首等要素。
1.2 字形的分类:讲解汉字字形的分类,如规范字形、简化字形、异体字形等。
1.3 字形的变化:分析汉字字形在历史演变中的变化,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第二章:字形的演变与规范2.1 字形的演变:介绍汉字字形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2.2 字形的规范:讲解国家对汉字字形的规范,如《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等。
2.3 字形规范的应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规范汉字,提高字形美感。
第三章:字形的结构与笔画3.1 字形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的特点,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3.2 笔画的变化:讲解汉字笔画的变化规律,如省略、重复、变形等。
3.3 字形结构的运用:培养学生掌握字形结构,提高汉字书写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章:字形的部首与组合4.1 部首的概念:介绍部首是汉字分类的一种方法,是汉字结构的基本元素。
4.2 部首的组合:讲解部首的组合规律,如何书写部首清晰、结构合理。
4.3 部首的应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部首组合,提高汉字书写质量和美观度。
第五章:字形的书法与审美5.1 书法的基本概念:介绍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是汉字字形的美化。
5.2 书法的风格与特点:讲解不同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5.3 字形的审美:培养学生的字形审美能力,欣赏和创作优美的汉字书法作品。
第六章:常用字形辨析6.1 形近字的区分:分析形近字的差异,如部首、笔画、结构等方面的区分。
6.2 音近字的区分:讲解音近字的区别,如何根据音、形、义等方面进行准确记忆。
6.3 形声字的识别:介绍形声字的构成规律,如何判断字的形声部分及其意义。
第七章:字形在语境中的应用7.1 词语中的字形:分析词语中汉字字形的应用,如成语、俗语等。
7.2 句子中的字形:讲解句子中汉字字形的运用,注意字形的正确性和美感。
高考复习教案-字形(生)
复习教案-字形——以义定形 纠正积累一、考纲要求: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考纲阐释: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二、考试规律1、考查的形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考察以形声字为主,主要由于形旁没有正确辨认而带来使用上的错误。
3、同音带来的误读,例如:是与事、捡与拣、灌与贯等。
这些错误都与我们平时使用汉字时马虎、满足于一知半解有关。
三、纠正错别字的方法(1)注意字形。
一是要注意形体相近的偏旁部首。
例如:讠——氵辶——廴礻——衤卩——阝幺——纟户——尸可以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
如“廴”偏旁的字常用的只有“建、延、廷”三个,只要记住三个基本字,其余的多数字自然就是从“辶”了。
二是要记清字的笔画。
例如:戊——戌——戍——戎——戒(2)注意字音。
一是利用字音分析形声字的声旁。
有些形声字,声旁近似,但读音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区别声旁近似的字。
例如:叚jiǎ 假、葭、暇、遐、瑕段duàn 锻、煅、椴、缎今jīn 矜、琴、衾、吟、贪、岑、含令lìng 零、岭、龄、铃、领、翎、瓴、囹、聆、玲、羚(邻、怜例外,为前鼻音)二是读准字音。
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
例如:同仇敌忾kài(不读气) 如火如荼tú(不读茶)病入膏肓huāng(不读盲) 毋庸赘zhuì(不读熬)言狙jū(不读阻)击敌人 入场券quàn(不读卷)一蹴cù(不读就)而就 侥jiǎo(不读尧)幸生还赤裸裸luǒ (不读果)(3)注意字义。
不少错别字是由于对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义理解有误而产生的,了解这些字义,对纠正错别字很有帮助。
例如:原形毕露 毕,都,皆。
不是“必”。
不胫而走 胫,小腿。
不是“径”。
墨守成规 墨,墨子。
不是“默”。
川流不息 川,河流。
不是“穿”。
轻歌曼舞 曼,柔美。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笔形等基本知识。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辨认常用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对汉字字形的理解和书写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字形知识,解决实际中的读写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基本笔画的掌握。
2. 汉字的笔形教师讲解汉字的不同笔形,如方块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正确书写不同笔形的汉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游戏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字形的认识和经验。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笔形等知识。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
3.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彼此的书写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积极发言、主动练习等。
2. 书写能力:通过书写练习,评估学生的字形掌握情况,如笔画顺序、笔形正确性等。
3.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字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教师可以参考教材或教辅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2. 书写工具:学生准备笔、纸等书写工具,进行书写练习。
3. 教学课件或黑板: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笔形等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汉字字形的特点和规律。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字形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书写方法。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对字形的理解和记忆。
七、拓展与深化1. 汉字演变游戏:教师设计汉字演变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字形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字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字形;(3)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字形辨识能力;(2)运用练习、讨论和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字形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字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概念: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2. 字形的分类:部首、笔画、结构、比例等;3. 字形的辨识: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字形的特点;4. 字形的运用:字体设计、书写规范和创意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概念、字形的分类和辨识、字形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字形的辨识和运用,特别是对于特殊字形和创意字形的理解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分析:通过观察不同字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字形辨识能力;2.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和运用;3. 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字形创作,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2课时:介绍汉字的基本概念和字形的分类;(2)第3-4课时:练习字形辨识,分析比较不同字形的特点;(3)第5-6课时:学习字形的运用,进行字体设计和书写规范练习;(4)第7-8课时:进行字形创作练习,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字形辨识能力:通过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字形辨识能力,包括对不同字形的特点的识别和区分。
3. 字形运用能力:评估学生的字形运用能力,包括字体设计、书写规范和创意表达。
4.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字形创作能力,包括创作的创意性、技巧性和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字形教材,提供系统的字形知识。
2. 示例字体:收集不同风格的字体样本,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字形考试的要求和特点。
2.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知识的掌握。
3. 提高学生对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考语文字形考试的要求和特点2. 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的复习3. 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三、教学过程1. 导学:讲解高考语文字形考试的要求和特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知识。
3. 课堂讲解:讲解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并通过例题进行分析。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2. 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参考资料:相关的高考语文字形复习资料3. 练习题:相关的高考语文字形练习题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高考语文字形错误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字形错误的原因和影响。
2. 强化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字形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学习字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借鉴和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语文字形考试的要求和特点,复习和巩固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知识。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时分配:第1-2课时:讲解高考语文字形考试的要求和特点第3-5课时:复习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知识第6-8课时:讲解词语搭配、成语运用、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第9-10课时:练习巩固和教学评价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练习环节,及时收集学生反馈,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字形复习教案【复习重点】1.音同致误的别字;2.音近致误的别字;3.形近致误的别字。
【复习难点】音、形、意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
【课时安排】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读。
《考纲》对字形考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通行的汉字规范的书写形式。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
四、高考命题特点。
1、考查的范围以3500个常用字(即国家语委规定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一般是课本上曾出现过的。
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其中词语和熟语中的易混常用字为考查重点。
2、以考查别字为主,很少考查错字。
3、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同音或近音易混字、形似易混字、意义相近易混字,其中同音字和形似字是考查的热点。
4、将容易写错的字放在词语或句子中来辨析,社会流行流行语中的字形和成语中的字形不能忽视。
5、考查的形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为主,分值为3分。
一般在第Ⅰ卷中单独设一道选择题,考查学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另外,这一考点在名篇名句默写中和作文中也有所体现,名篇名句默写如错一个字就不能得分,作文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直至扣完规定的分数为止。
因此其分值远超过3分,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6、选择题的设问形式主要有四种:选出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
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教案 字形全国通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教案字形“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常考点,命题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形词整理表》为依据,重点考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写错的字。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考点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是:①形近字,如“惦〞〔念〕与“掂〞〔量〕;②音同音近字,如“投机倒把〞的“倒〞误写为“捣〞;③音同形近字,如“国籍〞的“籍〞误写为“藉〞。
试题备选项中一般涉及对16个字的正确识记。
要求选全对的,选有错的,选错一个或错两个的。
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为3分。
“据义辨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少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为形声字。
而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
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中某处语素的意义来判断该语素〔汉字〕的字形是否正确。
例如:同音字〔枪〕“杆〞、〔麻〕“秆〞与〔竹〕“竿〞,“杆〞从“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秆〞从“禾〞,指“某些植物的茎〞;“竿〞从“竹〞,指“竹竿子或类竹竿的东西〞。
形近字“赝〞〔品〕与〔义愤填膺〕,“赝〞从“贝〞,指“伪造的物品〞,“膺〞从“月〞〔肉〕,指胸。
因此,在汉字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字义理解记忆。
平时要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有些字之所以认不准,往往因为对它不熟悉,甚至从来没见过。
没有一定数量的字词识记,是不可能形成语文能力的。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兼形近字、不写错别字等,不死抠生字、难字。
识记字形一定要与理解字义紧密结合,可以借助造字法,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借助词语结构、典故出处、历史文化常识、生活经验等来推敲词义,进而记住字形。
在汉字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字义理解记忆。
平时要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有些字之所以认不准,往往是因为对它不熟悉,甚至从来没见过。
《语文基础知识-字形》教案
《语文基础知识-字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度。
3. 培养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正确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复杂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以及书写时的规范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字形知识。
2. 以多媒体教学辅段,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汉字笔画和笔顺示意图。
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兴趣。
2. 讲解基本笔画:介绍汉字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折等,并讲解各自的特点。
3. 讲解笔顺规则:讲解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练习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书写汉字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
2. 讲解汉字的构造原理,如六书造字法,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汉字,提高他们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给出的汉字,正确书写它们的笔画和笔顺。
2. 选出每组中书写正确的汉字,并说明理由。
3. 请用所学生字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八、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2. 制作汉字笔画和笔顺的手册,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
3.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汉字字形教案设计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文写作、阅读和理解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汉字是提高汉语水平和语文学习的关键,教学中汉字的字形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构造。
2.能通过对汉字结构和韵律的观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3.学会运用生字、常用字的好词好句,能够顺利地阅读、写作和理解文章。
4.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信心,拓宽视野,开拓思路,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1.“组、分、描”法。
通过对汉字的组成部分的解析,分析每一笔的笔画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形,记忆于心。
2.“朗读、感受、品读、模仿”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并感受汉字,将汉字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中。
深入阐述每个汉字造型的艺术美感与意义,引导学生模仿和运用。
3.“联想、背诵、练字”法。
将汉字与学生已知的知识、经验、想象等联系起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适当地进行背诵、练字,提高汉字的书写质量。
三、教学内容1.生字教学。
生字教学是汉字课程的基础性内容。
老师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分配生字,生字数量宜适量,生字应多涉及日常生活、读物中常见的字。
2.常用字教学。
常用字教学是汉字教学中的重点。
教师应通过讲授与巨资相结合,以轻松愉悦的方式,鼓励学生成绩提高,并引导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推陈出新。
3.语文常识的融合。
教师可以将汉字教学与语文常识的交互融合,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单个汉字与词语的意义,时间轴以及背景知识等。
4.生活中的汉字。
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通过在社会活动中用到汉字,增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对语言表达和书写的热情更加高涨。
四、教学形式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1.课件、仿真课件展示。
将汉字的书写方式、韵律、结构等可视化呈现,使学生更清晰了解汉字的构造和书写技巧。
2.口头讲解和解释。
教师可以结合大屏幕或板书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高三语文字形教案1
高三语文字形教案1教案名称:高三语文字形教案1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形态特点和运用规律。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语言文字的形态特点:字形、字义、词义、词形、句法结构等。
2. 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修辞手法、修辞效果、文体特点等。
3. 语言文字的创作:写作技巧、写作风格、写作素材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画或播放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并发问学生对图画或视频中的语言文字有何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语言文字的形态特点,包括字形、字义、词义、词形和句法结构等,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语言文字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形态特点和运用规律。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创作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题目或素材,进行创作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写作要求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评。
教师可以提供评价的标准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作品。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资源:1. 图画或视频素材2. 语言文字案例3. 创作题目或素材4. 评价标准和指导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学生的创作作品质量和创新程度。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 组织写作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3.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些语言文字创作项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形态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009年高考复习教案-字形
2009年高考复习教案-字形——以义定形纠正积累一、考纲要求: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考纲阐释: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二、依据高考,掌握规律学生完成2004——2007的高考题,增加积累,寻找规律。
历年高考字形题全集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吉林、黑龙江、云南)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答案:D( A班→般,B巢→窠,C挺→铤)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案:B ( A竞→竟 C耸→悚 D随→遂)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答案:C(A喧→暄 B园→源 D头→投)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青海)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集思广益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答案:D(A组中“各行其事”中的“事”是错字,该成语的意思是各做自认为正确的,本字应为“是”。
B组中的“翻云复雨”的“复”错,应为“覆”,这两个字的词义不同。
“复”的意思是“再一次”,而“覆”的词性是动词,从词的构成可以判断出该用“覆”字。
C组中的“璀灿”的“灿”错了,应为“璨”。
只有D组没有错字,故选D)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北京)A、临摹变换莫测脉络融会贯通B、竣工仗义直言姆指荒谬绝伦C、影牒旁征博引辞书沓无音讯D、裨益湮没无闻坐落矫揉造作答案:B(A换→幻B直→执 姆→拇C牒→碟 沓→杳)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天津)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C、偏袒蒙昧重蹈覆辙积腋成裘D、学藉暴躁浮想联翩山清水秀答案:A(B事→是 C积→集D藉→籍)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重庆)A、零售语重心长直抒胸意礼义之邦B、怠慢励精图治以德抱怨语无轮次C、枢纽夜郎自大招致非议五色斑斓D、敲诈变本加厉风餐露宿挑肥捡瘦答案:C(A意→臆 义→仪B抱→报轮→伦 C捡→拣)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广东)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答案:B(A闻→文 C挺→铤 D驽→弩)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福建)A、赔偿 娇揉造作 寥廓 闲情逸志B、煦暖 绵里藏针 靓丽 待价而沽C、寒怆 得鱼忘筌 俾益 正襟危坐D、谗言 死心踏地 深邃 黄梁美梦答案:B(A娇→矫志→致 C怆→伧(碜)俾→裨 D踏→塌梁→粱)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南)A、彗星白炽灯莘莘学子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艺苑入场券如雷灌耳万事具备,只欠东风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D、精湛孵化器洞若观火瓜熟缔落,水到渠成答案:C(A诫→戒 B灌→贯具→俱 D缔→蒂)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北)A、恣意虎视眈眈迁徒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蛮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骛远松弛如火如茶答案:B(A. 暴殄天物 C. 烦躁 D.好高骛远)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浙江)A、耗费坐标系仗义执言忧柔寡断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志大才疏答案:D(A忧→优 B晨→辰事→是 C漉→辘)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江苏)A、晦涩待价而估茶毒生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杜撰杀一儆百欲盖弥彰胜不娇,败不馁C、斑驳集腋成裘毛骨悚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D、端祥轻歌曼舞焕然一新玉不琢,不成器答案:C(A估→沽,B娇→骄,D祥→详)14、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辽宁)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人里,发人深思。
语文字形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 能正确书写指定数量的汉字,并能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规范性和美观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汉字的结构和演变。
-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 正确书写指定数量的汉字。
2. 教学难点:- 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演变过程。
2. 演示法:通过示范书写,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汉字的特点。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错别字,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规范性。
四、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基本笔画和结构。
2. 教学字帖:提供规范书写示范。
3. 书写工具:铅笔、橡皮、田字格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提问:同学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展示正确的书写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基本笔画和结构。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汉字进行观察、分析。
2. 各小组讨论并总结汉字的结构特点,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常见错别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书写指定数量的汉字。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六)总结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书写规范性和美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复习教案-字形——以义定形纠正积累一、考纲要求: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考纲阐释: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二、依据高考,掌握规律学生完成2004——2007的高考题,增加积累,寻找规律。
历年高考字形题全集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吉林、黑龙江、云南)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答案:D( A班→般,B巢→窠,C挺→铤)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案:B ( A竞→竟. C耸→悚. D随→遂.)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答案:C(A喧→暄B园→源 D头→投)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青海)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集思广益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答案:D(A组中“各行其事”中的“事”是错字,该成语的意思是各做自认为正确的,本字应为“是”。
B组中的“翻云复雨”的“复”错,应为“覆”,这两个字的词义不同。
“复”的意思是“再一次”,而“覆”的词性是动词,从词的构成可以判断出该用“覆”字。
C组中的“璀灿”的“灿”错了,应为“璨”。
只有D组没有错字,故选D)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北京)A、临摹变换莫测脉络融会贯通B、竣工仗义直言姆指荒谬绝伦C、影牒旁征博引辞书沓无音讯D、裨益湮没无闻坐落矫揉造作答案:B(A换→幻B直→执姆→拇C牒→碟沓→杳)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天津)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C、偏袒蒙昧重蹈覆辙积腋成裘D、学藉暴躁浮想联翩山清水秀答案:A(B事→是C积→集D藉→籍)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重庆)A、零售语重心长直抒胸意礼义之邦B、怠慢励精图治以德抱怨语无轮次C、枢纽夜郎自大招致非议五色斑斓D、敲诈变本加厉风餐露宿挑肥捡瘦答案:C(A意→臆义→仪B抱→报轮→伦C捡→拣)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广东)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答案:B(A闻→文C挺→铤D驽→弩)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福建)A、赔偿娇揉造作寥廓闲情逸志B、煦暖绵里藏针靓丽待价而沽C、寒怆得鱼忘筌俾益正襟危坐D、谗言死心踏地深邃黄梁美梦答案:B(A娇→矫志→致 C怆→伧(碜)俾→裨 D踏→塌梁→粱)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南)A、彗星白炽灯莘莘学子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艺苑入场券如雷灌耳万事具备,只欠东风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D、精湛孵化器洞若观火瓜熟缔落,水到渠成答案:C(A诫→戒 B灌→贯具→俱 D缔→蒂)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北)A、恣意虎视眈眈迁徒暴殓天物B、陨落蓬荜生辉针砭流言蛮语C、赡养毛骨悚然烦燥蓬头垢面D、寒暄好高骛远松弛如火如茶答案:B(A. 暴殄天物 C. 烦躁 D.好高骛远)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浙江)A、耗费坐标系仗义执言忧柔寡断B、疏浚度假村良晨美景各行其事C、渲染编辑室饥肠漉漉枉费心机D、弹劾协奏曲融会贯通志大才疏答案:D(A忧→优 B晨→辰事→是 C漉→辘)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江苏)A、晦涩待价而估茶毒生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杜撰杀一儆百欲盖弥彰胜不娇,败不馁C、斑驳集腋成裘毛骨悚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D、端祥轻歌曼舞焕然一新玉不琢,不成器答案:C(A估→沽,B娇→骄,D祥→详)14、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辽宁)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人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
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答案:A(B 依→一 C易→宜 D橙→澄)2005年高考字形题全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浙江)A、葱茏绊脚石怨天尤人一如既往B、迄今名信片提纲挈领老成持重C、幅射照相机有恃无恐竭泽而渔D、气概座右铭满腹经纶世外桃园答案A。
(B、名——明。
C、幅——辐。
D、园——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天津)A、飘摇妨碍沧海一粟察颜观色B、贸然蔓延水泄不通备尝艰辛C、震撼幅射一切就绪乔装打扮D、涵概毛躁投机倒把贻笑大方答案B。
(A项中显然认为“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这是很多高考复习题中常考的知识点,但是,成语字典中同样有“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便相机行事”的解释。
所以此选项不够严谨。
C 项中“幅射”应为“辐射”。
D项中的“涵概”应为“涵盖”。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南)A、福祉梗概耳提面命钟灵毓秀B、箴言幅射蜂拥而上博闻强识C、摄取颓唐金壁辉煌夙兴夜寐D、恪守荧屏厚积薄发异曲同功答案:A (B、“幅射”应为“辐射”。
C、“金壁辉煌”中的“壁”应为“碧”。
D、“异曲同功”应为“异曲同工”。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组是(广东)A、坐镇辩证法入不敷出循私舞弊B、帐篷金刚钻计日程功夸夸其谈C、翱翔烟幕弹唇枪舌箭前倨后恭D、沉缅暴发户甘拜下风举棋不定答案:B。
(A、“辩证法”应为“辩证法”,这是形同音同而误。
“辨证”是“辨明是非,改正错误”的意思,“辩”有“辩论”之意。
“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这是音同义近而误。
“徇”是“曲从”之意,“徇私”就是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
而“循”是“遵守”、“沿袭”等意思。
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这是音同而误。
“枪”、“剑”在这里形容言辞的锋利,而“箭”作比喻意的时候,常作“快速”之意。
D、“沉湎”应为“沉湎”,这是音同形近而误。
“沉湎”有“沉溺”之意,而“缅”为“遥远”的意思,如“缅怀”、“缅想”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江苏)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B、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就贸然作判断下结论,那么,这种判断和结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C、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答:B(A 箭——剑 C拢——笼 D 阵——镇)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全国一)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答案:B。
(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
A 项中“蜚然成章”的“蜚”应为“斐”。
“蜚”有二义,一指蝗虫一类的昆虫,二相当于“飞”,无论哪个义项,都不能用来修饰文章。
而“斐”的意思正是“有文采的样子”。
C 项中“烦燥”的“燥”应为“躁”。
“燥”指缺少水分,与人的心理活动没有关系。
“躁”指性急、不冷静。
D 项中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中的“负”应为“副”。
本词的意思是指人空有其名,实际能力与名声不相符合。
“负”没有符合的意思,“副”才有。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湖北)A、边陲船仓放空炮高朋满座无心插柳柳成阴B、沟通赋与唱双簧有恃无恐有缘千里来相会c、稼穑皇历跑龙套记忆尤新壶里没酒难留客D、通缉砂糖碰钉子披星戴月有一利必有一弊答案:B(A“船仓”应为“船舱”;C“赋与”应为“赋予”;D“记忆尤新”应为“记忆尤新”。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重庆)A、帐篷跚跚来迟对簿公堂恃强凌弱B、肤浅出神入化衣衫烂褛韦编三绝C、赐予耳鬓厮磨切中肯綮蛛丝马迹D、逡巡裨官野史方枘圆凿戛然而止答案:C (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
A 项中“跚跚来迟”的“跚”应为“姗”,“姗姗”意为: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B项中“衣衫烂褛”的“烂”应为“褴”。
D 项中的“裨官野史”中的“裨”应为“稗”。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辽宁)A、努嘴白内瘴信而有征怵目惊心B、保镖入场券味同嚼蜡按迹寻踪C、寒暄无明火虚左以待五行八作D、缘份胡萝卜所作所为俯拾即是答案:C(C项中的“无明火指怒火,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
A 项中的白内瘴应该是白内障这个词的含义是:病,症状是眼球的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信而有征”这个词的含义是:可靠而且有证据。
B项中的按迹寻踪应该是按迹循踪,要注意分析这个字的形旁。
D项中的缘份应该是缘分。
这道题虽然有五行八作”这样比较偏的词,但实际上考察的还是一些常见字,只是有的平时没有认真注意到,但在考试时候我们可以从字形分析和组词考虑。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川、云、黔、陕)A、切磋洽谈会悬梁刺骨覆水难收B、气概水笼头风雨如晦落荒而逃C、招募度假村有恃无恐试目以待D、怅惘挖墙脚功亏一篑矫枉过正答案:D(骨-股,笼-龙,试-拭)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江西)A、禅让震撼针砭惩前毖后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C、糟塌疲惫寒暄标新立异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答案:A。
(B项中的“蕴籍”应该是“蕴藉”这个词的含义是:宽和有涵养。
C项中的“糟塌”应该是“糟蹋”,要注意分析这个字的形旁。
D项中的“痉孪”应该是“痉挛”,应该从字形和常见组词分析。
这道题实际上考察的还是一些常见字,只是有的平时没有认真注意到,但在考试时候我们可以从字形分析和组词考虑。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北京)A、辍学既便耳濡目染不孚众望B、海涵连锁截长补短美轮美奂C、切身特聘专程谒见义气相投D、申说回馈禁止赌搏征稿启事答案:B(A项中的“既便”的“既”应为“即”。
C项中的“义气相投”的“义”应为“意”。
D项中“禁止赌搏”的“搏”应为“博”。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山东)A、勘察前仆后继提纲挈领揠旗息鼓B、慰藉优柔寡断穷兵黩武明火执仗C、脉博同仇敌忾利令智昏沽名钓誉D、赧然贻笑大方提心吊胆日没途穷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