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缺陷B型套筒修复焊接及无损检测技术现场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管道缺陷B型套筒修复焊接及无损
检测技术现场应用
王常顺4
国家管网集团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部
【摘要】:我国输油气管道输送的介质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大部分油气管道因建设时间早,运行时间较长,管道输送距离长、运行条件复杂,管道铺设时条件恶劣,焊接质量等因素难免产生大量缺欠及缺陷,多年高压运行缺陷逐渐扩大,经内检测初步检测后通过开挖验证发现大量不可接受的缺陷,因此近年长输管道的缺陷修复的数量大大增加,缺陷修复主要采取的方式为换管或B型套筒修复,本文主要介绍B型套筒焊接及其无损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

关键字:油气管道;B型套筒;焊接;无损检测。

对于高钢级长输管道缺陷修复,前期国内管道B型套筒普遍采用钢级较低的Q345R,但因管道承压要求其B型套筒厚度较大,从而增大了焊接的工作量大,且易产生各类焊接缺陷。

如今现场一般采用X65、 X70 钢级的B型套筒及其配套技术,其高钢级的优势可使套筒壁厚降低20%左右,减少现场焊接工作缩短修复时间。

一、B型套筒焊接
B型套筒通常针对管径DN600~DN1000的管道进行修复,因其焊缝结构一般采用SMAW手工电弧焊,焊条采用Ф3.2mm E9018-GH4R焊条。

如今B型套筒自动焊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在高压、高钢级管道上,其具有表面成型好、焊接质量高、减少劳动强度、节省焊接用时等诸多优点。

焊接前注意事项:1)对焊接位置对应的原始管道位置进行壁厚测量,保证其壁厚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B型套筒焊接为在役焊接,应调节管道运行压力符
合GB/T 36701-2018附录A带压施焊的压力相关要求;3)调节管道内介质的流
速至工艺要求范围内;4)套筒母材坡口面应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以防止坡
口面存在影响焊接的缺陷。

B型套筒组队完成后应对其焊接位置进行预热,一般采取的方式为火焰加热
或者中频加热,加热温度应符合相关工艺的要求,如在焊接过程中中断,继续焊
接前应重新加热至要求的温度。

焊接使用的低氢焊条在使用过程中存放在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焊条应在烘干后 4 小时内使用,超过 4 小时的低氢焊条应重新
烘干后使用。

焊接时采用分区分段的对称焊,可以两人或四人同时焊接,焊接顺序应按照
工艺要求执行。

焊接时应在主体管道上焊接垫层,当垫层完成后,焊接回火焊道,回火焊道即是盖面焊道的一部分,垫层(或预堆层) 尽量接近护板,但不能与护
板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回火焊道及垫层焊接
退火焊道的焊接应在填充焊完成 30%~50%时进行,宽度距离坡口边缘小于
3mm,退火焊道选用直径3.2mm 焊条,焊后打磨至1mm 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盖面焊接及焊接顺序
在焊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坡口和每层焊道上的锈皮及焊渣,在下一步焊接前应清除干净,否则容易出现夹渣、气孔等缺陷。

焊接过程中发现的层(道)间焊接缺陷,应采用打磨、焊接等方式立即进行修补。

焊接完成后应对套筒进行热处理,防止快速冷却造成的氢致裂纹等问题,一般采取中频保温,温度及时间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

二、B型套筒的无损检测
现场B型套筒焊接完成后,一般采取超声、磁粉及相控阵对套筒角焊缝及纵焊缝进行无损探伤。

磁粉检测对焊缝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相控阵通过焊缝结构的建模对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对于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的结果进行超声波复核。

检测时机一般为焊后、焊后24及48小时分别进行检测一次。

焊缝表面由于焊工水平、电流等因素会导致角焊缝及纵焊缝存在外观上的一些缺陷,如外观成型不良、咬边及表面气孔或者未熔合的缺陷,若焊后热处理不规范,甚至可能会导致表面裂纹的出现,这些缺陷在磁粉检测前应进行外观检测,发现后应及时打磨消除。

针对某处B型套筒修复后纵缝及角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焊后),相控阵发现下游角焊缝上存在2处超标缺陷见表1,相控阵检测图谱见图3、图4。

表1 相控阵检测结果
图3 1#缺陷相控阵图谱图4 2#缺陷相控阵图谱
由缺陷评定结果来看,该B型套筒下游角焊缝上存在的2处缺陷,依据标准SY/T4109-2020,2处缺陷均为波幅高度超过80%的线状缺陷,故评定为IV级。

由相控阵扇扫图可以看出第一处缺陷是从套筒侧检测出来的,缺陷位于角焊缝内部;第二处为原始管道侧检测出来的缺陷,缺陷位于打底焊接部位。

现场对2处缺陷进行返修,均发现缺陷,如图5、图6所示。

图5 1#缺陷返修
图 图6 2#缺陷返修图
由图可见,第一处缺陷为类似夹渣的条状缺陷,第二处为密集气孔,且气孔直径较大,引起焊接缺陷的原因可能是层间的清渣不够彻底,焊条受潮等原因,应在后期的焊接过程中引起注意。

在对缺陷进行返修后应当对返修后的焊口进行超声、磁粉及相控阵复检,为预防产生延迟裂纹,应在返修后24小时及48小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三、小结
B 型套筒在油气管道缺陷的修复中有大量的优势,如管道无需停输,对管道正常运行影响较小,施工量小,成本低等优点,在现场管道修复中使用较多。

SY/T 6649―2018《油气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技术规范》及GB/T 36701―2018《埋地钢制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指南》等相关规范,B 型套筒已可作为永久性修复方式,
适用于包括泄漏及环向缺陷在内的多种管体和环焊缝缺陷修复。

但在现场焊接中,应对焊接工艺及人员做到现场监督,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雷宏峰,油气管道B型套筒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管道保护,2022(5)21
[2]黄磊,李亮,李汝江,张鸿博,张奕,刘琰,姚欢,孙少卿.B型套筒搭接焊缝的
相控阵超声检测[J].无损检测,2021,43(05):49-53.
[3]陈磊磊,杨永锋,冯挺,焦巍,张文星.油气管道B型套筒补强中角焊缝无损
检测方法研究[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30):114-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