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基础知识 (2)
民政基础知识考试题
![民政基础知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55acb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民政基础知识考试题一、选择题1. 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C. 维护社会稳定D. 增加政府收入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下列哪项不是婚姻自由的原则?A. 自愿原则B. 一夫一妻原则C. 男女平等原则D. 种族平等原则3. 社区服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社会福利服务B. 社会治理服务C. 环境保护服务D. 个人财富积累4.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和运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盈利性原则B. 非营利性原则C. 自主经营原则D. 政府主导原则5. 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救助仅针对城市居民B. 社会救助只提供物质帮助C. 社会救助是一种临时性措施D. 社会救助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二、填空题1. 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保障公民的________权。
2. 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________的行为。
3. 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________内的人民,具有共同的________和利益,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4. 社会福利包括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________福利等多种形式。
5. 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应当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基础。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描述社区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阐述社会福利制度对于提升社会整体福祉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某市民政部门在进行低保审核时,发现一位申请人提供的收入证明与实际情况不符。
该申请人声称自己家庭困难,但无法提供其他有效证明。
民政部门在调查中了解到,该申请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但并未给予申请人经济支持。
问题:1. 根据上述情况,民政部门应当如何处理该申请人的低保申请?2. 该案例反映出社会救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3. 为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民政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五、论述题论述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民政工作常识
![民政工作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5dbb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2.png)
民政工作常识民政工作常识一、社工是?社工就是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而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就称为“社工”,即社工的全称是(Socialworker),他们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工作。
其基本特征是专业化和职业化。
主要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社工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可粗分为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对案主(Client)提供服务时使用的工作方法称为直接工作,反之则为间接工作。
直接服务又可细分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
间接服务的层面较广,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议题倡导、社会政策与立法游说等。
三、社工的工作区域:社会工作常依照案主群的特征区分工作领域,常见有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身心障碍者、劳工、原住民等等;或是依照实施的场域,例如政府部门、学校、医院、监狱、司法立法诉求等等,在此时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其它专业(例如教师、医师、司法官)等顺利履行其工作义务。
四、社工的价值观社会工作发源于人道主义和***意念,其价值观建基于尊重全人类的平等、价值与尊严。
自个多世纪前发轫以来,社会工作实务即聚焦于切合人的需要及发展个人潜能。
人权和社会公义是社会工作行动的动机和理据。
为了提倡社会共融,社会工作专业致力团结身处不利处境者以减轻贫穷,解放受伤害者和受压迫者。
而社会工作价值观则体现于各国和国际的专业社会工作守则中。
五、社工专业理论社会工作的方***是根据一套源于研究和实务评估,包含本地和本土化的知识,并以证据为基础的知识系统。
社会工作也确认人与环境间复杂的互动,以及人的能力会因其身、心及社会因素的多元影响而改变。
社会工作专业本于人类发展和行为以及社会系统等理论去分析复杂的处境和促使个人、组织、社会和文化的转变。
民政综合知识
![民政综合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c4a3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2.png)
民政综合知识我理解您的要求,以下是关于民政综合知识的文章:民政综合知识一、民政的定义和职责民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负责管理和监督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层自治、民间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它的主要职责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优抚安置、婚姻登记、基层自治、志愿服务、民间组织管理等。
二、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对生活困难、无法自行维持生活的人员进行经济支援和帮助的行为,包括提供低保、救助临时困难、孤儿寡妇抚养等服务。
而社会福利是指通过提供教育、医疗、就业、居住等服务来保障社会成员的权益和提高生活质量。
三、社会保障和优抚安置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社会成员在享有基本权益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保障的措施。
优抚安置是指对军烈属、伤残军人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给予经济、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婚姻登记和家庭关系婚姻登记是指夫妻在婚姻法所规定的条件下,向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取得法律婚姻关系的行为。
婚姻登记是保障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婚姻家庭权益的重要环节。
此外,民政部门还负责处理离婚、涉嫌家庭暴力等问题,以保障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基层自治和志愿服务基层自治是指在民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依法管理和发展城乡社区、村庄自治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
志愿服务是指公民自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无偿提供服务和支持。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民间组织管理民间组织是指由公民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民政部门负责对民间组织进行登记、监督、指导和管理,以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民政综合知识涵盖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基层自治和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公民权益保障的重要工作。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履行社会责任,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民政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政知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1840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民政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社会救助B. 社会福利C. 社会管理D. 国防建设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民政工作的内容?A. 婚姻登记B. 收养登记C. 殡葬服务D. 税收征管答案:D3.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什么?A.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B. 促进经济发展C. 提高就业率D. 增加财政收入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民政工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职责?A. 儿童福利B. 老年人福利C. 残疾人福利D. 环境保护答案:D5. 我国民政部门负责的哪项工作与社会保障体系无关?A. 养老保险B. 医疗保险C. 社会救助D. 社会福利答案:C6. 我国民政工作在灾害救助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灾害预防B. 灾害评估C. 灾害救助D. 灾害赔偿答案:C7. 我国民政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社区绿化率B. 增强社区凝聚力C. 提升社区治安水平D. 增加社区商业设施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民政工作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职责?A. 社会组织登记B. 社会组织监管C. 社会组织评估D. 社会组织税收征管答案:D9. 我国民政工作在优抚安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退役军人安置B. 退役军人培训C. 退役军人就业D. 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答案:A10. 我国民政工作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慈善组织数量B. 增加慈善资金总量C.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D. 扩大慈善事业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民政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包括哪些内容?A. 城乡低保B. 临时救助C. 灾害救助D. 医疗救助答案:ABCD2. 我国民政工作在社会福利方面包括哪些内容?A. 儿童福利B. 老年人福利C. 残疾人福利D. 妇女福利答案:ABCD3. 我国民政工作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包括哪些职责?A. 社会组织登记B. 社会组织监管C. 社会组织评估D. 社会组织税收征管答案:ABC4. 我国民政工作在优抚安置方面包括哪些任务?A. 退役军人安置B. 退役军人培训C. 退役军人就业D. 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答案:ABCD5. 我国民政工作在慈善事业方面包括哪些目标?A. 提高慈善组织数量B. 增加慈善资金总量C.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D. 扩大慈善事业影响答案:ABCD结束语:以上是民政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政工作的相关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民政专业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民政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6f8b48a1c7aa00b52acb9d.png)
民政业务知识收养登记1、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的条件为:(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
2、哪些人可以作为被收养人按照《收养法》规定,被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3、哪些人可以作为送养人按照《收养法》规定,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可以作为送养人。
4、收养法规定在什么情况下不能送养(1)生父母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不得送养其子女。
(2)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被送养的,不得送养。
(3)未成年人的父母显然已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只要不是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
(4)孤儿的其他监护人不同意送养的,不能送养。
(5)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死亡一方的父母不同意送养的不能送养。
(6)禁止转送养。
5、收养法对于收养人收养的人数有何规定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1名子女。
6、收养法对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有何特殊要求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7、法律对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如何规定的按照《收养法》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婚姻法》对父母子女关系规定是: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与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等。
8、对于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亲属和朋友来抚养,这种抚养关系与收养关系有何不同收养是变更人身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民事法律行为,而抚养是指对未成年人有抚养义务的亲属或其他人对未成年人承担供养、保护和教育的责任。
9、收养法对有配偶者收养子女,有何要求按照《收养法》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民政基本知识考试题库
![民政基本知识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18109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c.png)
民政基本知识考试题库是针对民政工作领域的从业人员、学生和研究人员等进行的综合性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民政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本文将根据民政工作的主要领域,分别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婚姻家庭、基层治理等方面,给出一些常见的考试题目,并对每类题目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民政基本知识。
一、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定义是什么?其基本原则是什么?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人群?社会救助的形式主要有哪些?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是什么?针对不同类型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措施有哪些?如何做到精准救助?社会救助中涉及到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哪些?如何加强社会救助的监管?解析: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慰藉和其他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其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基本生活、鼓励劳动自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
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贫困家庭、残疾人、失业人员、自然灾害受灾者、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等。
社会救助的形式主要包括:现金救助、物资救助、精神慰藉、提供服务、政策扶持等。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其救助标准通常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和生活水平制定,救助程序则一般包括申请、审核、批准、发放等环节。
对于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措施应该有所区别。
例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则可以提供养恤金、助学金、免费医疗等。
要实现精准救助,需要建立完善的救助申请人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在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社会组织的法定责任、个人的法律责任等。
要加强社会救助的监管,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二、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定义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常见的社会福利项目有哪些?其服务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福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估社会福利项目的效果?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解析: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总称。
民政工作应知应会
![民政工作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a65e81442b160b4e767fcf0f.png)
民政知识应知应会1、新中国何时开始设立国家民政部?答:新中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开始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2、民政部门在政府中的职能定位是什么?答:民政部门是国家政务部门中主管社会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
3、最基层的民政管理机构设在哪里?答: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是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最基层组织,乡镇(街道办)民政办公室(民生服务中心)是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最基层民政管理机构,县(市)、区民政局是审批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主要民政管理机关。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遵循的原则、方针是什么?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应具备条件?答:城市低保对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持有户籍所在地常驻城市户口;(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3)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如何筹集管理?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7、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家庭实际收入进行调查核实,可采用哪些方式调查核实?答:一是入户调查,二是走访调查,三是信函索证,四是部门配合,由民政部门与劳动保障、工会、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金融等部门配合调查,五是跟踪调查,六是群众评议,七是社会监督。
8、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是指什么?答: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共同生活人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主要包括如下:(1)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其他劳动收入;(2)离退休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3)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4)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其孳息;(5)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予;(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应当计入的其他收入。
最新民政基础知识
![最新民政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0978e624431b90d6d85c705.png)
民政基础知识一、“民政”概念据考证,民政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
许多民政业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就有领土疆域划分、基层行政组织设置、调解民事纠纷、救灾救济等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古称“民事”。
但“民政”一词的出现和民政概念的形成则是在唐宋时期,唐代有“安民立政”之说,北宋有“修治民政”之论,“民政”一词逐步在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
自古以来,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主张当政者应考虑民众的愿望,办理民众事务,予民以利,惠民利民而安民,也就是所谓“为民行政”。
这就是中国民政的由来和最初的涵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政的内容也常有变化。
但变中有恒,一些基本的事务始终未曾间断,历代相承,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正式设立地方各级民政管理机构,经过近60年的历史演变,目前,民政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民间组织登记、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区划地名管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社会救助、殡葬管理、老龄工作、社会工作及福利彩票发行等工作。
二、国家民政部的设立新中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开始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三、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概括地讲,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四、民政部门职能定位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民政部门是国家政务部门中主管社会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
五、民政工作包含内容1.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政包括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行政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老龄工作等。
民政基础知识试题
![民政基础知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f35e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b.png)
民政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我国民政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和谐B. 促进经济发展C. 维护国家安全D. 保障社会稳定2. 我国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哪项?A. 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政策B. 管理国家财政资金C. 负责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工作D. 负责国家教育事务3.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B.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C.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事务D. 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事务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A. 男22岁,女20岁B. 男20岁,女18岁C. 男22岁,女22岁D. 男18岁,女18岁5. 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A. 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B. 有稳定的收入来源C. 身体健康,无传染病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6. 我国民政部门的职能包括以下哪些?A. 社会救助B. 社会福利C. 社会事务D. 社会服务7. 以下哪些属于民政工作的内容?A. 社会救助B. 婚姻登记C. 殡葬服务D. 社区建设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 获得精神慰藉的权利C. 获得医疗保健的权利D. 获得社会服务的权利9. 以下哪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A. 老年人福利B. 残疾人福利C. 儿童福利D. 妇女福利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教育权利B. 劳动权利C. 文化生活权利D. 社会保障权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11. 我国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国家财政资金。
(对/错)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
(对/错)13.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
2016民政面试基础知识
![2016民政面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b516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2.png)
2016民政面试基础知识一、民政概述民政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部分,具体负责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
在中国,民政主要职责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事务、社区建设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2016年民政面试中常见的基础知识。
二、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民政的核心职责之一。
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那些生活困难、无法自给自足的人群。
社会救助的内容包括救助对象的认定、救助标准的确定、救助方式的选择等。
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了增进民众的福祉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在民政的工作中,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等。
民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济和社会支持,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四、残疾人事务民政部门在残疾人事务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残疾人事务包括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民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援助。
五、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民政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六、民政面试常见问题1.请介绍一下民政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请介绍一下社会福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4.残疾人事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5.请谈谈您对社区建设的理解和看法。
6.在社区建设中,民政部门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和任务?七、总结以上就是2016年民政面试中常见的基础知识。
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事务和社区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民政考试知识点总结
![民政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c8d0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4.png)
民政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民政的含义和特点民政是指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是指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民政的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宗旨,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由自愿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社会组织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主体,承担了社会服务、慈善事业等多项社会福利活动。
1.3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利用社会资源,对因生活困难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人员进行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社会救助是民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使用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福利权益。
1.4 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指各类组织和个人,出于慈善目的,为帮助弱势群体或公益事业,进行的捐赠和公益活动。
慈善事业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组织和引导社会资源,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和支持。
二、政策法规2.1 民政工作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法》是我国民政工作的基本法规,规定了民政职责和权力,明确了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慈善法》等也是民政工作的重要法规,保障了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规范进行。
2.2 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规,规定了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资金使用、信息公开等规定,保障了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社会组织年检暂行办法》等也是社会组织管理的重要法规,促进了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
2.3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基本法规,规定了社会救助的范围、对象、标准等,保障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城市低保办法》、《农村五保办法》等也是社会救助的重要法规,保障了城乡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2.4 民政工作指导文件《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民政部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指导意见》等是民政工作的指导文件,规定了社会组织的年检程序、慈善事业的开展范围等,促进了民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民政基础知识.docx
![民政基础知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3028a4cfad6195f302ba640.png)
民政基础知识一、“民政”概念据考证,民政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
许多民政业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就有领土疆域划分、基层行政组织设置、调解民事纠纷、救灾救济等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古称“民事”。
但“民政”一词的出现和民政概念的形成则是在唐宋时期,唐代有“安民立政”之说,北宋有“修治民政”之论,“民政”一词逐步在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
自古以来,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主张当政者应考虑民众的愿望,办理民众事务,予民以利,惠民利民而安民,也就是所谓“为民行政”。
这就是中国民政的由来和最初的涵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政的内容也常有变化。
但变中有恒,一些基本的事务始终未曾间断,历代相承,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正式设立地方各级民政管理机构,经过近60年的历史演变,目前,民政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民间组织登记、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区划地名管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社会救助、殡葬管理、老龄工作、社会工作及福利彩票发行等工作。
二、国家民政部的设立新中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开始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三、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概括地讲,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四、民政部门职能定位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民政部门是国家政务部门中主管社会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
五、民政工作包含内容1.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政包括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行政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老龄工作等。
民政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民政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38c9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b.png)
民政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何时起施行?A. 2020年1月1日B. 2021年1月1日C. 2022年1月1日D. 2023年1月1日答案:B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的法定年龄是?A. 男22岁,女20岁B. 男21岁,女19岁C. 男20岁,女18岁D. 男18岁,女16岁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社会救助的范围?A. 低保B. 临时救助C. 医疗救助D. 教育救助答案: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享有的权益包括以下哪项?A. 财产权B. 劳动权C. 受教育权D. 选举权答案:A5.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国家残疾人联合会C. 国家教育部D.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答案:B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可以从事以下哪项活动?A. 经营性活动B. 政治活动C. 宗教活动D. 社会服务活动答案:D7.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多少岁?A. 22岁B. 24岁C. 26岁D. 28岁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的殡葬服务项目?A. 遗体捐献B. 遗体火化C. 遗体解剖D. 遗体防腐答案:B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经济效益优先B. 社会效益优先C. 环境保护优先D. 资源节约优先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A. 未成年人B. 老年人C. 残疾人D. 妇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以下哪些属于社会救助的对象?A. 低保家庭B. 特困人员C. 残疾人D. 失业人员答案:ABCD12.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老年人享有以下哪些权益?A. 受尊重权B. 受教育权C. 参与社会活动权D. 财产权答案:ACD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可以从事以下哪些活动?A. 募捐B. 投资C. 社会服务D. 经营性活动答案:AC14.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以下哪些条件是收养人必须具备的?A. 年满28岁B.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C. 无传染病D. 无犯罪记录答案:BCD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 社会效益优先B. 环境保护优先C. 资源节约优先D. 经济效益优先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男女双方自愿结婚。
民政工作基础知识
![民政工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d366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b.png)
民政工作基础知识第一篇:民政工作基础知识一、“民政”概念据考证,民政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
许多民政业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就有领土疆域划分、基层行政组织设臵、调解民事纠纷、救灾救济等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古称“民事”。
但“民政”一词的出现和民政概念的形成则是在唐宋时期,唐代有“安民立政”之说,北宋有“修治民政”之论,“民政”一词逐步在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
自古以来,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主张当政者应考虑民众的愿望,办理民众事务,予民以利,惠民利民而安民,也就是所谓“为民行政”。
这就是中国民政的由来和最初的涵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政的内容也常有变化。
但变中有恒,一些基本的事务始终未曾间断,历代相承,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正式设立地方各级民政管理机构,经过近60年的历史演变,目前,民政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民间组织登记、优抚安臵、救灾救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区划地名管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社会救助、殡葬管理、老龄工作、社会工作及福利彩票发行等工作。
二、国家民政部的设立新中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开始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三、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概括地讲,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四、民政部门职能定位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民政部门是国家政务部门中主管社会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
五、民政工作包含内容1.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分,在我国,民政包括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臵、救灾救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行政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老龄工作等。
面试民政知识问答题
![面试民政知识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84b7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f.png)
面试民政知识问答题问题一:什么是民政?民政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手段,组织、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民政工作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民政部门是负责具体实施民政工作的机构。
问题二:民政工作的职责是什么?民政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救助:负责组织和实施社会救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提供临时救助和长期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2.社会福利:负责管理和分配社会福利资源,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等社会福利项目。
3.社会管理:负责管理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监督和指导社会组织的活动,维护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良性发展。
4.社会治安: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和预防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5.社区建设:负责推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问题三:民政部门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民政部门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中央民政部门和地方民政部门两个层级。
中央民政部门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部门领导、各司局和直属单位。
部门领导由部长、副部长等组成,负责制定和解释民政政策法规,指导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民政工作。
各司局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如社会救助司、社会福利司、社会组织司等。
直属单位包括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等,为民政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地方民政部门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层级。
省级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本省范围内的民政工作,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民政工作,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基层民政工作。
问题四:你所了解的民政领域的政策和法规有哪些?民政领域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工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策和法规:1.《社会救助法》:规定了国家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制度和政策,明确了社会救助的范围、标准和程序。
2023年长沙民政考试大纲
![2023年长沙民政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275b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a.png)
2023年长沙民政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长沙民政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在民政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拔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推动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考试科目
2023年长沙民政考试共设三个科目:
1.民政基础知识
2.法律法规与政策
3.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民政基础知识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民政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民政工作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
1.民政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职能;
2.民政工作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3.民政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4.民政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法律法规与政策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民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
具体内容包括:
1.宪法、法律、法规中有关民政工作的规定;
2.民政工作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
3.民政工作涉及的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
1.民政工作的基本实务操作技能;
2.各类民政业务案例的分析与处理;
3.民政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
民政所人员业务知识考试二试卷
![民政所人员业务知识考试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c7cc8b6195f312b3169a5c5.png)
民政所人员业务知识考试二试卷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民政所人员业务知识考试姓名:得分:一、填空题(50分)(每空一分,共50分)1、、和是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2、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3、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要以自行选择或形式。
鼓励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选择形式。
4、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因患病住院,不限病种。
其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部分给予100 %救助,年累计救助封顶线 8 万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后,自年月日起施行,该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周岁以上的公民,并定每年的农历为老年节。
6、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2.43亿,2025年将突破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7、办理收养的程序为——————。
8、婚姻登记需出具的材料:、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9、收养人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双方年满 30 周岁。
10、自然灾害种类:指等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任写三个即可)11、自然灾害救助申请办理程序:个人申报受理——村(居)委会初审——乡镇(街道)审核——县民政局审批——下拨救助款物。
12、发生自然灾害时,行政村应灾害发生后的 1 小时内上报乡镇,乡镇在接到灾情后半小时内汇总上报到县民政局。
13、三属优抚对象类别是烈士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14、领取定期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金的人员死亡时,除发给死亡时应领的定期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金外,另增发 6 个月定期定量补助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民政基础知识
一、“民政”概念
据考证,民政工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
许多民政业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就有领土,只工作。
二、国家民政部的设立
新中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开始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三、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
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概括地讲,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四、民政部门职能定位
根据民政部全国门户网站关于“机构概览”的表述:民政部门是国家政。
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是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最基层组织,乡镇(街道办)民政办公室是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最基层民政管理机构,县(市)、区民政局是审批群众申请办理民政事务的主要民政管理机关,具有重大影响的民政事务审批事项依法由市一级民政局或自治区民政厅负责审批。
九、民政系统最高荣誉奖
孺子牛奖。
“孺子牛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最高荣誉奖,于1986年11月设立。
该奖取名于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旨在体现、弘扬一往无前、踏实苦干、不图名利、勇于献身的精神。
“孺子牛奖”主要授予全国民政系统中成绩卓著、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堪称典范的工作人
“孺
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1)直白的解释则是:“低保”等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
(2)实现“全民低保”重点:是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难点是建立
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着力点是加大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
十一、民政部通讯地址
十二、村五保概念
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
《
、
年1
1997年3月,民政部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和供养服务。
这两项法规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随之调整。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供养经费又调整为主要从上
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
救灾救济制度
一、发放救灾款程序
《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9]7号)规定程是: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
号)
救、
五、灾毁坏耕地面积的确定
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指标解释第23条规定,毁坏耕地面积指因灾导致被冲毁、掩埋、沙砾化等,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耕地面积。
六、受灾人口的确定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指标解释第10条规定,受灾人口是指本
行政区域内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人口数量,包括非常住人口。
七、饮水困难人口的确定
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指标解释第16条规定,饮水困难人口是指因灾饮用水困难的人口数量,含非常住人口。
八、农作物绝收面积的确定
10月31日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四、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概念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51条规定:带病回乡退伍军是指在服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五、现役军人死亡性质分类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7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性质为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三种。
六、现役军人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12条规定:
增发;(3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14条规定:
第一顺序: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和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
第二顺序: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故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
妹。
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15条规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1.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