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4--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 1.4 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7·济宁) 小可对生活中的几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 . 投入水中的石块下沉,说明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
B . 离平面镜越近,看到的像越大,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有关
C . 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说明焦耳定律不适用于导线
D . 放在条形磁体周围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不再指南北方向,说明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 (2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种类液体,现用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正常工作,给液体加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实验中两种液体的初温必须相同
B . 通电相同的时间,升温较高的那种液体吸热较多
C . 通电相同的时间,升温较高的那种液体比热容较大
D . 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通电时间越长的液体,比热容越大
3. (2分)(2018·金山模拟) 下列事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⑴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⑵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⑷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 . (1)与(3)
B . (2)与(4)
C . (2)与(3)
D . (1)与(4)
4. (2分)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应该选用音叉做声源
B . 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 . 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D . 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5. (2分)下列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 汤姆逊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B . 卢瑟福发现了中子
C . 查德威克发现了摩擦起电
D . 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
6. (2分) (2018八上·大石桥期末)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八年级的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于是,她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猜想假设
B . 进行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分析论证
7.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论证
8. (2分)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B .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小
C . 若V甲=V乙,则m甲:m乙=2:1
D .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9. (2分)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 . 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
B . 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 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10. (2分) (2018九上·鼓楼期中)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灯 L1 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 6V、1.5V
B . 7.5V、1.5V
C . 1.5V、7.5V
D . 1.5V 6V
11. (2分) (2016八·东台月考) 2010年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交流与合作
12. (2分) (2016九上·临清期中)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锯木板时锯条发烫
B . 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
C . 双手因摩擦而发热
D . 古人钻木取火
二、实验题 (共7题;共21分)
13. (3分)(2017·江阴模拟) 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2牛的压力就缩短1厘米,并且轻弹簧在受到撞击到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1)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小球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_kg,全过程中,弹簧中弹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N.
(3)如图,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_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态.
14. (4分)(2017·江都模拟) 2016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歼20”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 如图所示,意味着“歼20”和“辽宁舰”舰机合练的技术条件已具备,“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辽宁舰”排水量为65000t(排水量指满载时航母排开水的质量),则该航母满载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N;舰载机为了顺利升
空,最好是________(顺/逆/无)风时起飞;起飞后航母上的指挥部通过________与舰载机上的飞机员进行联系;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5. (3分)(2018·肇源模拟) 童童和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哪哪些因素有关”时,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童童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________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童童通过观察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选填“是”或“否”),请你说出理由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童童联想到压强知识,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以下两空均选填“>”、“<”或“=”);
①b,d两图中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1、P2,则P1________P2;
②b,c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3、P4,则P3________P4。
16. (3分)(2018·平邑模拟)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
钩码。
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2)比较________,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
(3)比较b、c、d,可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17. (2分) (2016八上·深圳期中)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8. (4分) (2017八下·红桥期中)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进行甲、乙、丙、丁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丁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
(3)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19. (2分)(2018·南开模拟) 小红和小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p酒精<p水<p盐水
(1)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为了研究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2)小黄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下面是小黄为了记录实验数据画出的表格但信息不完整。
①请你帮他把表格中(a)________、(b)________两处的信息补充完整:
②表格中“液体深度h/cm”数据填写时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由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或“无要求”)。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实验题 (共7题;共21分)
13-1、
13-2、
13-3、
14-1、15-1、15-2、15-3、16-1、16-2、16-3、17-1、17-2、18-1、18-2、18-3、18-4、19-1、
19-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