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 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学习目标] 1.理解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2.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一、产生时差 自主预习
1.原因:由于地球的①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②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③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④较早。
2.地方时
(1)含义:因⑤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2)特征⎩⎪⎨⎪⎧
经度每隔⑥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⑦相同 3.区时
(1)时区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⑧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⑨24个时区。
(2)区时的规定:每个时区⑩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区时的换算:同一时区内各地采用相同⑪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⑫1小时,同一时区内⑬东早⑭西晚。
(4)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⑮180°经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要⑯加一天。
合作交流
读“理论时区图”,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下列问题。
(1)若北京时间(120°E)为10月1日8:00时,计算下列经线上的地方时:
139°E________________;20°E________________;
139°W________________;20°W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世界时(中时区)为子夜(24时),找出下列城市所在的时区,并计算区时:
纽约:________时区,区时________;北京________时区,区时________;
开罗:________时区,区时________;东京________时区,区时________。
(3)人为划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是哪条经线但不完全吻合?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是如何变化的?向西呢?
(4)当北京时间为2015年10月1日8:00时,全球处于2015年10月1日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答案(1)10月1日9:1610月1日1:209月30日14:449月30日22:40
(2)西五19:00东八8:00东二2:00东九9:00
(3)180°经线;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减去1天,即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晚24小时;向西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加上1天。
(4)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0月1日8:00时,0°经线为10月1日0时所在经线,这是自然日界线,而国际日界线大致是180°经线,从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10月1日,180°经线向东到0°经线为9月30日,占全球的1/2。
反思归纳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相交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②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即“同减异加”。
(3)光照图上地方时的判断
光照图上有这样四条经线对地方时的计算帮助很大:地方时0时、6时、12时、18时的经线,
其中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该经线即是太阳直射的经线;6时经线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经线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找出其中的一条,即可进行地方时的计算。
2.区时的换算方法
(1)时区数的确定
公式:所求时区数=某地经度÷15°
说明:①所得数值采取四舍五入取整数的方法。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7.5°W为中时区,172.5°E~172.5°W 为东西十二区)
(2)区时的计算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时区差
说明:①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②两地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将大数减小数;如果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将两时区数相加,即“同减异加”。
③求得的时间是0时至24时,为当日时间。
24时也可写作次日零时;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明天,因此,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昨天,因此,时间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天。
④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即大小平闰要弄清(月份大小:7月前单大,8月后双大;平年2月份28天,闰年2月份29天;平年是不能被4整除和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3.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的不同
(1)国际日界线的特征
(2)日期的自然界线:除日界线以外,还有一条日期的分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即0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
(3)日期的范围: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不同。
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
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处在同一日期,即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
(4)图解日期变更
a.经线展开图
b.极地投影图
注意:①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
②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此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点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点。
练习巩固
萨摩亚是位于太平洋南部的群岛国家,萨摩亚政府决定把时区从西12区调整到东12区,从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9日24时开始实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3年12月31日生日的萨摩亚人,将不能庆祝生日
B.萨摩亚进入2014年新年时,北京时间是2013年12月31日20时
C.调整时区的那天,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D.调整时区后,萨摩亚的日期将提前一天,区时也提前一小时
答案 B
解析萨摩亚进入2014年新年时,为当地时间零时,根据时间计算可知,北京时间是2013年12月31日20时。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自主预习
1.产生原因:受⑰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⑱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⑲右偏南半球向⑳左偏
○
21赤道上不偏转 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及教材图1-2-5“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示意”,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物体水平运动不断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因法国科学家科利奥利首先发现,也称科氏力。
公式为D =2υωsinα(υ为物体运动的速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α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从公式中可看出,当物体静止时,地转偏向力等于零。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南北两极点最大,赤道为零。
(1)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2)据教材图1-2-5分析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是什么?
(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假若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该如何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呢?
答案 (1)运动的物体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使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物体不发生偏转;在南、北半球,无论是沿经线运动的物体,还是沿纬线运动的物体以及沿其他方向运动的物体都会发生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在北半球向右偏。
(3)建在南岸比较合理。
因为长江为北半球的河流,河水自西向东流动,地转偏向力使长江下游的河水向右偏,侵蚀南岸,南岸河水较深,因此利于港口建设。
(4)C
(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将向左偏,南半球将向右偏。
假如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将更为明显。
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偏向将不太明显。
反思归纳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
(1)受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如下图所示:
(2)可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物体的偏转方向。
(3)应用
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练习巩固
右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2)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答案(1)D(2)A
解析第(1)题,就图中河流流向而言,EF断面的E处应是河水冲刷较严重处,剖面较陡,F 处较和缓,故D剖面图符合EF断面的情况。
第(2)题,河港应选在水较深的地方,利于通航,同时E处冲刷强,泥沙不易淤积;河港应选在港湾处,利于停泊船只,故河港应选在E处。
此图中有两个弯曲的地方,都是流水冲刷形成的,一个在右岸,一个在左岸,不能准确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还是向右偏,故不能判断南北半球。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并于6月26日结束15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面,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据此回答1~3题。
1.“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旧金山(西八区)地区的华人激动不已,当地的区时是()
A.12日9时38分B.11日1时38分
C.10日1时38分D.11日9时38分
2.“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北京(40°N,116°E)的地方时是()
A.17时38分B.17时54分
C.17时D.17时22分
3.神舟十号发射时,全球新一天的经度范围大约()
A.等于38°B.小于110°
C.等于225°D.大于320°
答案 1.B 2.D 3.D
解析第1题,旧金山(西八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相差16个小时,理论上又在东八区的西侧,即区时应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B选项正确。
第2题,东八区使用120°E的地方时,比116°E的地方时早,北京的地方时为17时38分-4°×4分/1°=17时22分。
第3题,当北京时间为17时38分时,0时经线为144°30′W,则新的一天的范围是144°30′W 向东到180°的范围,为324°30′的范围,大于320°。
4.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后的方向)()
答案 B
解析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相对于原方向向右偏转。
5.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半球。
(2)A、B、C三地,地方时较早的是________,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3)当A地为18时时,C点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4)该图中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________(方向)偏移。
答案(1)北(2)A C(3)122(4)右(西)
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为北半球。
第(2)题,地方时东早西晚,自转线速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第(3)题,根据经度差计算时差,再根据东加西减得出时间。
第(4)题,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根据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1~2题。
1.A点的区时是()
A.某日8时B.某日6时
C.某日10时D.某日16时
2.“北京时间”是()
A.某日16时B.某日18时
C.某日14时D.某日12时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A所在经线是0°经线,其与赤道的交点在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
第2题,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
3.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记录。
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
这说明“青岛号”()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答案 A
解析由于东12区比西12区的日期早一天,“‘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说明先在东12区,然后进入西12区。
结合时区分布,西12区在东12区的东侧,故应该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进入西12区。
下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
读图回答4~5题。
4.甲地的地方时为()
A.15时B.9时
C.8时D.16时
5.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A.2∶1 B.1∶2
C.1∶1 D.3∶1
答案 4.B 5.A
解析第4题,由北极点判断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若阴影区为黑夜,则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由自转方向确定OB为晨线,OA为昏线,OB地方时为6时,OA地方时为18时,而甲在晨线以东45°,则甲地地方时为9时。
第5题,已知北京时间为12时,可知OC为120°E,OD为60°W,为0时经线,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为(60°+180°)/(180°-60°)=2∶1。
6.读下图,若甲船于3月18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3月18日11时40分B.3月19日11时40分
C.3月17日8时20分D.3月17日11时40分
答案 D
解析甲船出发前位于东12区,向东越过180°经线后进入西12区,时区数不变,可能向东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1天,故选D。
7.下图是“某河流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A.赤道上B.南半球
C.北半球D.回归线上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由图可知,该河流右岸侵蚀的较为严重,说明该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因而可以判断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8.一个国际地理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实验:一个底端带孔的水杯,用木塞塞住,装入适量水,水面上漂着一朵花。
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方向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方向转动
C.在赤道上,观察花朵做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两种运动
D.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 D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直接影响了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注意在赤道上的物体无偏向。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____极为中心的光照图,A、C在________(晨昏线)上。
(2)此时A点是______时,B点是______时,C点是________时,D点是________时。
答案(1)南晨线(2)31561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计算能力。
根据图形中条件可知,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表明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A、C在晨线上。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和45°W,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因45°W经线地方时为12时,所以A点应为3时,B、C、D点时间可以推导得出。
10.为了研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决定观察河流水的运动,他们选择
了一条河流(如下图,该河流上游流经一金矿矿床)。
根据对河流的观察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河中发现了一些漩涡,漩涡中水的运动是()
(2)河流中沙岛最终会与________岸相连接。
(3)当地居民在河沙中淘金,提高了经济收入,请问在哪一岸淘金?如果要建一港口呢?
(4)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改为自东向西,那么(1)、(2)、(3)题的结论将________。
答案(1)C(2)左(北)(3)左岸(北岸)淘金。
右岸(南岸)建港口。
(4)相反
解析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漩涡中水的运动应是逆时针旋转。
河流右岸被侵蚀,陡岸水深,可建港口,左岸泥沙淤积可在此岸沙中淘金,小岛最终会与淤积的一岸相连。
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则物体偏转变为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则第(1)(2)(3)题的结论与现在正好相反。
[能力提升]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12.成功对接时,在美国纽约(74°W)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A.3日12时36分6秒B.2日22时36分6秒
C.3日22时36分6秒D.2日12时36分6秒
答案11.A12.D
解析第11题,根据北京时间东经120°E的地方时是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可推算6时的经线在180°附近,故选A。
第12题,纽约在西五区,和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且在西侧,3日1时36分6秒减去13时为2日12时36分6秒。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13~14题。
13.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15时20分
B.9月23日8时
C.9月23日3时20分
D.6月22日7时
1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A.20°W→160°E B.0°→180°
C.70°E→180°D.110°W→180°
答案13.C14.C
解析第13题,东半球经度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故图中靠近180°经线一侧的分界线为160°E。
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是增大的,故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图中晨昏线左为晨线,右为昏线。
据160°E地方时为6时可推知,北京时间为3时20分。
晨昏线通过极点,则日期为二分日。
第14题,此时,0时所在经线至180°经线的范围与北京属同一日期。
15.下图中太阳直射甲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共跨的经度是________度。
(2)乙地的时刻为________时。
(3)甲地向东运动的物体会向________(南或北)偏转,所以,我国长江下游________(南或北)
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答案(1)180°向东至60°W120(2)4(3)南北
解析太阳直射甲点,则甲所在经线120°E为12时,丙所在经线60°W为24时,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向东至60°W。
乙地与甲地经度相差120°,区时相差8小时。
北半球向东运动的物体会向南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