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第8次课--内脏总论+消化管(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毗邻: 胃底贴膈、脾。胃前壁贴邻肝、膈、 左肋弓和腹前壁。
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
三、胃壁的结构
胃壁分4层。 粘膜层在小弯
侧形成的皱襞间的 沟称胃道。
幽门瓣(pyloric valve):是覆盖在幽门括约肌
表面的粘膜形成的环状皱襞,并突向十二指肠腔内即称 之为幽门瓣。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作用。
咽提肌收缩时, 上提咽和喉,舌根 后压,会厌封闭喉 口,食团越过会厌, 经喉咽入食管。
第三节 食 管(esophagus)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食管为一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 为消化管全长中最狭窄部分。 食管全长约25cm,按行程可分为颈部、
胸部和腹部三段。
二、食管的狭窄部 The narrows of the esophagus 第一个狭窄 at its commencement,15 cm from theupper
一、唇(lips)
分上唇和下唇
主要结构:唇红, 口角,上、下唇系带, 人中,鼻唇沟。
二、颊 (cheeks)
平对上颌第 二磨牙牙冠相对 的颊粘膜处有腮 腺管的开口
(腮腺管乳 头papilla of
parotid duct)。
三、腭(palate)
硬腭(前2/3)和软腭(1/3) 硬腭由骨腭表面覆盖粘膜而构成,软腭由肌、
十二指肠大 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距中切 牙 75 cm,是肝 胰壶腹
(hepatopancrea tic ampulla)的 开口部位。
(三)水平部 horizontal portion
自十二指肠下曲起始,向左横行到第3腰椎 左侧续于升部。
(四)升部 ascending portion
一、十二指肠 (duodenum)
25cm, 呈“C”型包绕 胰头,可分为:
(一)上部 sup. portion
左侧接幽门的一段(约2.5cm)称十二指肠球, 肠壁薄,管腔大,粘膜平滑无环状襞。转折处称 十二指肠上曲。
(二)降部 descending portion
起自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内侧缘下降, 至第三腰椎水平,弯向左侧移行为水平部, 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降部粘膜形成十 二指肠纵襞,襞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major duodenal papilla)。
又称蚓突,一般长6-8cm,根部固定。通常 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较多。
三条结肠带 均汇集于阑 尾根部,故 手术时沿结 肠带向下追 踪,是寻找 阑尾的可靠 方法。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为:
①麦氏点(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 线的中、外1/3交点处。
②兰氏点 (Lanz 点):左、 右髂前上 棘连线的 右、中 1/3交点 处。
(三)喉咽 (laryngopharyn x)
主要结构有:梨 状隐窝(piriform recess)
交通:向前通
左右鼻腔、口腔、 喉腔,向下通食管, 向两侧由咽鼓管咽 口经咽鼓管通中耳 鼓室。
(四)咽壁肌
由咽缩肌和咽提肌两组横纹肌组成。
吞咽时各咽缩肌 自上而下依次收缩, 即将食团推向食管。
肌腱和粘膜构成。
主要结构:腭帆、 腭垂(悬雍垂)、 腭咽弓、腭舌弓。
咽峡(isthmus of fauces):
由腭垂、腭帆游 离缘、两侧腭舌 弓及舌根共同围 成,是口腔和咽 之间的狭窄部分, 也是口腔和咽的 分界。
四、牙(teeth)
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 音的功能。
五、舌 (tongue)
(一)舌的形 态:
舌分为舌体、 舌根两部分。 两者在舌背以 界沟(terminal sulcus)为界
(二)舌粘膜
位于舌背面的 舌乳头按形状分
为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轮 廓乳头和叶状 乳头等四种。其
中后三种含有味 觉感受器(味雷 taste buds)。丝 状乳头则只有一 般感觉。
下腹部:右腹股沟区( 右髂区),腹下区,左腹股 沟区(左髂区)。
第五章 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
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alimentary canal):口腔、咽、食管、
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 肠、直肠和肛管)。
消化腺(alimentary gland):消化腺包括大消
(一)腮腺
(parotid gland)
最大,位于外 耳道前下方,分 浅部和深部,其 导管开口于颊粘 膜平对上颌第二 磨牙牙冠处。约 35%的个体有副 腮腺。
(二)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位下颌骨下 缘的深面,下 颌下三角内。 导管开口于舌 下阜 sublingual caruncle。
胃的肌肉有三层,即外纵、中环、内斜,环 层最发达。
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由胃
壁环形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有延缓胃内容物排 空和阻止肠内容物逆流入胃的作用。
第五节 小 肠 (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中最长 的一段,成人 约5─7米,上起 幽门,下接盲 肠,分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 肠三部分。
(stomach)
3.胃的分型 通过深入分析X-线钡餐,可将胃分 为3型:钩型胃、角型胃、长胃。
二、位置
1.位置 中等充盈时,The stomach lies in the epigastric, left hypochondriac regions of the abdomen. The cardiac orifice situates at the left of the eleventh thoracic vertebra. The pyloric orifice lies to the right of the level of the first lumbar vertebra.
(三)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位于舌下襞深面,大导管(1条)开口于舌下 阜,小导管数量多(5-15条),开口于舌下襞 sublingual fold表面。
第二节 咽 (pharynx)
一、咽的位置的形态
上窄下宽, 前后略扁的 漏斗形肌性 管道,长约 12cm。其内 腔称咽腔。 位于1-6颈椎 前方。
空 肠(jejunum)
位 置 腹腔左上部
长度
近侧2/5
管径

管壁

血管
丰富
粘膜皱襞
密而高
淋巴滤泡 孤立淋巴滤泡
回 肠(ileum) 腹腔右下部 远侧3/5管 小 薄 相对较少 疏而低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Meckel憩室:2%成人出现。在距回肠末 端0.3-1m范围的回肠对系膜缘上,有长2 -5 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之。
三、ending colon)、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和乙状结 肠(sigmoid colon)
4部分。
(一)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 长15cm,以结肠右曲移行为横结肠。 (二)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 约50cm,以结肠左曲向下续于降结肠。由
二、咽的分部
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为界分为三部分:
(一)鼻咽 (nasopharynx)
主要结构:咽 鼓管咽口 (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 咽鼓管圆枕tubal torus、咽隐窝 pharyngeal recess、 咽扁桃体 pharyngeal tonsil。
(三)牙组织
牙由牙质 (dentine)、釉 质(enamel)、 牙骨质 (cement)和牙 髓(dental pulp) 组成。
(四)牙周组织
包括牙龈 (gingiva)、牙 周膜 (periodental membrane)和 牙槽骨 (alveolar bone) 三部分。
对牙起到保护、 固定和支持作 用。
central incisor teeth.
第二个狭窄 It is crossed by the left bronchus, 25cm from the central incisor teeth.
第三个狭窄 It passes through the diaphragm, 40cm from the upper central incisor teeth. Foreign matter is easily blocked and tumors are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these narrow areas.
舌下面的 主要结构:
舌系带、 舌下阜、 舌下襞。
(三)舌肌 (lingual muscles)
①舌内肌:起止 均在舌内,收缩时 能改变舌的形态。
②舌外肌:起于 舌周围各骨,上于 舌内,收缩时改变 舌的位置。临床上 以颏舌肌 genioglossus较为重 要。
六、唾液腺(salivary gland) 分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两类。
(二)口咽(oropharynx)
主要结构有: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s、舌会 厌正中襞、会厌谷。
咽淋巴环(tonsilar ring ):由咽扁桃体、
两侧咽鼓管扁桃体tubal tonsil和腭扁桃体、舌扁 桃体lingual tonsil共同围成,它们围绕在口、鼻 腔与咽腔连通处,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人的一生中有两组牙发生,即乳牙和恒牙。乳 牙 20 个,恒牙 28 ~ 32 个。
恒牙为尖牙、切牙、前磨牙、磨牙。
牙式:“ ”分4区,乳牙用罗马数字,恒
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牙的形态
牙的外形: 每个牙分牙 冠(crown)、 牙根(root)和 牙颈(neck)三 部分。
化腺(大唾液腺、肝、胰)以及散在于消化管管壁内的 许多小消化腺。
功能:摄取食物、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
物残渣。
上消化道:
口腔到十 二指肠。
下消化道:
空肠以下 的部分。
第一节 口 腔(oral cavity)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 和固有口腔。
当上、下牙弓咬合 时,两者借第三磨牙 后方的间隙相通。
系统解剖学-第8次课--内脏总论+消化管(一)
二、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 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3部9区法)
上腹部:右季肋区, 腹上区,左季肋区 。
中腹部:右腹外侧区( 右腰区),脐区,左腹外 侧区(左腰区)。
一、盲肠(cecum)
回盲瓣(ileocecal valve):回肠末端向盲肠的
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覆以粘膜 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
作用是控制小 肠内容物进入 盲肠的速度, 以便食物在小 肠内充分消化 吸收,同时又 可阻止盲肠内 容物逆流入回 肠。
二、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第六节 大 肠
large intestine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等部。1.5m.
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结肠和盲肠的三个特
征性结构是结肠带(taenia coli)、结肠袋 (haustrations)和肠脂垂(epiploic appendices)。此外结肠腔内可见结肠半月襞。
三、食管壁的结构
具有消化管典型的4层结构。食管壁 的肌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 滑肌。中1/3段由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 成。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1.形态 胃是一个肌性 囊,可分为前、后二 壁,大、小二个弯和 出、入二口。
2.分部 分4部:即贲 门部cardiac part、 胃底 fundus胃体 body 、幽门部 pyloric part、。
最短,其末端称行为空肠,与空肠转折处
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suspensory lig. of duodenum):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
段表面的腹膜皱襞构成,临床上称为Treitz韧带,
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作用,同 时也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二、空肠和回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